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为垃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垃圾渗滤液指的是在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液体,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本文将讨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

1. 生物法处理生物法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添加大量的微生物群落来分解有机物和重金属,并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生物法处理的好处是处理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无需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建立微生物生态系统,处理过程较慢,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来维护好微生物群落。

2. 化学法处理化学法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破坏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化学键,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化学法处理的好处是处理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渗滤液。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处理成本较高,而且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3. 物理法处理物理法处理是利用物理手段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蒸馏、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物理法处理的好处是处理过程简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可以同时处理多种有害物质。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可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处理成本较高。

4. 综合法处理综合法处理是将以上三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利用它们的优点来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例如,可以先使用化学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然后通过生物法处理剩余的有机物,再用物理法处理重金属等难以降解的物质。

综合法处理的好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缩短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综上所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是多种多样的,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到成本、效率、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效果。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雨污分流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雨污分流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雨污分流方案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在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由废水、降水和垃圾中的含水部分形成的一种废水。

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可以采取雨污分流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1.雨水和废水分流: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和废水进行分流,并分别进行处理,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和污染。

2.雨水处理:收集生活垃圾填埋场降水形成的雨水,通过沉淀、过滤、氧化、消毒等工艺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以保证雨水的质量达到排放标准。

处理后的雨水可以进行回用或者直接排放。

3.废水处理:收集垃圾填埋场生活废水,通过初沉池、生化池和二沉池等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处理后的废水可以经过消毒处理后,作为灌溉水用于植物种植,也可以排入河流或者土壤中。

4.渗滤液处理:收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过混凝、絮凝、沉淀、生物处理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处理后的渗滤液可以通过消毒处理后,作为灌溉水用于植物种植,也可以排入河流或者土壤中。

5.循环利用:处理后的雨水、废水和渗滤液可以进行回用,用于灌溉、清洗等用途,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依赖。

6.监测和管理:对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排放标准。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维护和保养处理设施,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运行。

以上就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雨污分流方案的简要介绍。

通过雨污分流,将雨水和废水进行分流和分别处理,可以有效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和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同时,对处理后的雨水、废水和渗滤液进行循环利用,也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及解决方案0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典型处理工艺0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解决方案04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典型案例介绍05结论及建议0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1、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2、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现状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废水,称之为垃圾渗滤(沥)液。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有四个来源: (1)垃圾自身含水;(2)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3)地下潜水的反渗;(4)填埋场内降水的地表径流。

1.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为改良型厌氧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受垃圾成分、填埋年限、填埋高度、季节气候、地理位置、填埋作业、雨污分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较大,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

垃圾渗滤液水质成分复杂,既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也有金属、无机盐类、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

夏季渗滤液产生量大,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冬季渗滤液产生量少,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填埋年限越长,有机污染物浓度越低、氨氮浓度越高。

不同地区的填埋场、同一填埋场不同季节的渗滤液水质水量的差异也较大。

◆污染物浓度高。

填埋初期渗滤液COD浓度一般在10000-30000mg/L,高的甚至达到50000-60000mg/L;填埋中、晚期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降低,可生化性降低,BOD/COD<0.3,而氨氮浓度则逐渐升高,氨氮浓度一般在1000-3000mg/L,高的甚至达到4000-5000mg/L。

◆盐分含量高、毒性大。

垃圾渗滤液含有大量Cl-、Na+、Ca2+、SO42-、Mg2+、CO32-、NH4+等无机盐离子,电导率一般在10-30ms/cm,高的甚至达到40ms/cm以上。

◆营养失衡,处理难度大。

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物、氨氮浓度高,磷浓度较低。

垃圾填埋场渗漏处理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漏处理方案

垃圾填埋场渗漏处理方案方案一垃圾填埋场渗漏处理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垃圾填埋场在垃圾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渗漏问题却像一颗“不定时炸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填埋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填埋场建设初期的设计缺陷、施工质量问题或者长期使用后的自然老化等,渗漏现象时有发生。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止住垃圾填埋场的渗漏,防止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地下水以及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这意义可重大了,就像给大地穿上一件防护服,保护土壤的肥力,避免地下水变成臭水,保障周边居民的健康,那可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大事。

要是不处理好,周边的环境就会变得臭气熏天,谁也不想住在这样的地方,对吧?二、具体目标1. 在三个月内将填埋场渗漏点的渗漏量减少50%以上。

2. 一年内实现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正常运行,渗滤液收集率达到90%以上。

三、现状分析- 内部情况:- 很多填埋场的防渗膜可能已经破损,也许是被尖锐的垃圾划破,也许是因为时间久了自然老化。

而且填埋场内部的渗滤液收集管道可能堵塞或者损坏,导致渗滤液不能及时被收集起来,只能四处渗漏。

- 垃圾在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程度不均匀,也可能造成局部压力过大,对防渗结构造成破坏。

- 外部情况:- 降雨是个大麻烦,雨水进入填埋场后增加了渗滤液的量,加大了渗漏的风险。

而且如果周边的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水不能及时排走,就会在填埋场周围积聚,进一步威胁填埋场的防渗结构。

- 从管理方面来看,部分填埋场可能存在管理不善的情况,缺乏对渗漏情况的定期监测,发现问题也没有及时处理。

四、具体方案内容1. 查漏补缺- 首先要对整个填埋场进行全面的渗漏检测。

可以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像雷达探测之类的,就像给填埋场做一个CT扫描,精准找出渗漏点。

一旦发现渗漏点,标记好位置。

- 对于小的渗漏点,如果是防渗膜破损,可以采用补丁修补的方法。

把破损处周围清理干净,然后贴上专门的防渗补丁,就像给衣服打个补丁一样。

污水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污水处理方案-----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设计、安装及调试方案 1.项目情况概述Xx 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

渗滤液经管道系统收集后, 排入渗滤液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 的调节, 调节池容积约 2400 M 3。

调节池利用地形以土坎砌筑而成, 池底铺设 2M 厚 HDPE 防渗 膜,在防渗膜下铺设一层 20CM 粘土保护层;在场区四周沿周边道路设置截洪沟,将地表水汇 集至南区排放。

调节后的渗滤液提升至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

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1.1.1.现有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 PH 调节+絮凝沉淀+UASB+SBR+氧化塘的处理工 艺。

工艺流程图如下:干泥回填垃圾场1.1.2.存在的问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废置, 渗滤液无法达标排放。

作业面积过大, 每逢下雨, 渗滤液产生量很多, 原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量 (75m3/d) 不足, 收集池有满溢外排隐患。

1.1.3.原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该类污水必须有效治理, 必须达标排放 。

应主管部门的 要求, 防治垃圾填埋场造成的环境污染, 落实渗滤液达标排放刻不容缓 。

因此, 对原系统做 升级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2、设计处理水量、水质和排放标准 2.1 设计处理水量设计处理水量: Q=100m3/d厌氧池 SBR 池污泥干化场絮凝沉淀污泥浓缩池接触池氧化塘达标排放调节池剩余污泥集泥池渗滤液平均流量:设计流量:q=4.5m3/hq=5m3/h24h 计2.2 进水水质指标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典型水质如下表:序号项目排放浓度1 pH 6~92 BOD5 300~20003 COD 1000~50004 氨氮 1000~30005 悬浮物 200~1000注:表中除 pH 值和色度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 mg/l。

2.3 处理后出水水质经过渗滤液处理系统后的排水应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标准限值,如下表:序号项目排放浓度限值序号项目排放浓度限值1 CODc 100 9 六价铬 0.05r2 BOD 30 10 总砷 0.13 SS 30 11 总铅 0.14 氨氮 25 12 总汞 0.0015 总氮 40 13 色度 40 倍6 总磷 3 14 粪大肠菌群 10000 个/l7 总铬 0.1 15 PH 6-98 总镉 0.01依据 (GB16889-2008)中表 2 的标准注:表中除 pH、色度和粪大肠菌群除外,其余指标单位均为 mg/l。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方案2023年4月24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1 工程范围和内容 (1)1.2 设计依据 (1)1.3 设计原则 (2)1.4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 (2)第二章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5)2.1 设计规模 (5)2.2 设计进水水质 (5)2.3 设计出水水质 (6)第三章垃圾填场渗滤液特点分析 (7)3.1 渗沥液的水量特点 (7)3.2 渗沥液的水质特点 (8)第四章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选择 (11)4.2 碟管式反渗透技术介绍 (12)4.3 工艺选择 (16)第五章处理工艺设计 (18)5.1 工艺流程 (18)5.2 工艺流程描述 (19)5.3 各工艺单元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预测 (23)第六章主要设备清单及性能描述 (27)6.1 主要设备清单 (27)第七章水质水量变化措施 (31)7.1 水质变化 (31)7.2 水量变化 (31)第八章节能环保措施 (32)8.1 通风 (32)8.2 噪声控制 (32)8.4 节能措施 (32)第九章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34)第十章总平面布置 (35)10.1 设计原则 (35)10.2 平面布置 (35)10.3 高程设计 (35)10.4 站区管线设计 (36)10.5 其它 (36)第十一章电气设计 (38)11.1 设计范围 (38)11.2 设计规范标准 (38)11.3 供电设计 (38)11.4 照明 (39)11.6 电缆敷设 (39)11.7 通讯 (40)第十二章自控设计 (41)12.1 控制系统的组成 (41)12.2 膜处理设备控制方案 (41)12.3 系统主要控制功能设置 (42)第十三章 DTRO系统运行工况 (43)13.1 环境条件 (43)13.2 电力条件 (43)13.3 运行效率 (44)第十四章投资与运行成本分析 (45)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本项目日处理垃圾渗滤液2000 吨,处理工艺采用单级碟管式反渗透的核心工艺,渗滤液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要求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入口水质标准(规定的排放标准见下文),浓缩液进入公司的超临界装置进行处理。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范文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范文
6.次生级生物处理:将中级处理后的污染物进一步送入生物膜反应器中,利用膜过滤技术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处理,达到极高的净化水平。
三、精密过滤
精密过滤是指通过一系列过滤技术将生物处理后的水体中残留的小颗粒物和微生物等进行分离,以达到净化目的。具体流程如下:
7.粗过滤:将经生物处理后的水体通过滤网或滤芯过滤,将大颗粒物进行拦截,以免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损坏。
1.混凝剂投加:根据垃圾渗滤液的特性,选用适当的混凝剂投加,如聚合硫酸铁(FeSO4)、聚合氯化铁(PAC)等。混凝剂的投加量应根据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状况和处理需求进行计算。
2.搅拌混合:将混凝剂和垃圾渗滤液充分混合,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反应。
3.絮凝: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混凝剂和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凝聚成大颗粒物,然后通过沉淀等方式分离出来。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
简介
垃圾渗滤液是指在垃圾填埋场内,由于天气、垃圾压缩等原因,垃圾中的水分逐渐被挤出并渗入地下,产生的废水。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COD、BOD、氨氮等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处理流程
一、物化处理
物化处理是指通过混凝和絮凝等化学反应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凝聚成大颗粒物,便于后续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15.设备日常检查:每日对混凝池、沉淀池、生化池、接触氧化池、生物膜反应器和过滤设备进行巡检,保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16.设备养护:对设备的电源、管线、电器控制系统等进行定期养护和维护,保证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17.设备保养: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防腐和更换损坏部件等工作,确保设备和配件的良好状态和寿命。
11.生化池:用于处理混凝沉淀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初级生物处理。

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方案 (2)

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方案 (2)

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方案引言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填埋场中产生的液体废物,通常由降雨水进入填埋场并与垃圾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

垃圾渗滤液具有高度的污染性和毒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垃圾渗滤液的应急处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伤害。

1.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垃圾渗滤液的特点是其具有高度的污染性和复杂的成分。

主要特点包括: - 高浓度有机物质和重金属 - 高酸碱度 - 高COD和BOD值 - 高盐度2. 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方案为了应对垃圾渗滤液的应急情况,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方案。

以下是一个常规的应急处理方案:2.1. 预警机制建立一个垃圾渗滤液的预警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填埋场的降雨量、垃圾渗滤液排放量等参数,及时发现潜在的应急情况。

预警机制可以包括以下措施: - 安装降雨监测设备 - 定期监测垃圾渗滤液排放量 - 建立紧急响应团队,确保快速响应应急情况2.2. 应急响应一旦发生垃圾渗滤液的应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应急响应的主要步骤如下: - 切断渗滤液排放源 - 迅速清除和处理渗滤液 - 阻止渗滤液进一步扩散 - 监测环境变化和污染物浓度2.3.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质,如利用活性污泥法或厌氧消化法。

- 物理化学处理:包括沉淀、吸附、氧化等方法,可以去除重金属、颜色和浑浊物质。

- 浓缩与减量:通过蒸发、结晶等方法将垃圾渗滤液浓缩,减少其体积和污染物质量。

- 中和处理:针对酸碱性较高的垃圾渗滤液,可以采用酸碱中和的方法来调节pH值。

3. 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测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需要付诸实践,并进行监测评估。

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与监测措施: - 确定实施责任人和团队 - 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 监测处理效果和环境变化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评估结论垃圾渗滤液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方案二〇一六年三月一、工程概况1、项目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国务院(98)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有关法规的规定,需对生产和生活垃圾进行有效治理或综合利用。

在睢县城建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决定对睢县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渗漏废水对附近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改善人类的环境卫生条件,使其达到2008年4月2日国家重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后排放,故提出此方案。

设备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

对垃圾渗滤液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

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垃圾渗滤液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不受垃圾渗滤液影响,针对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2、设计要求: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的制定的法规、标准及规范,服从单位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方案设计原则:1. 水质工程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2. 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范,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

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

采用一套50t/d渗滤液处理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7)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3. 设计范围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包括方案、建筑、设备、工艺配管、照明、仪表自控等整体工程设计、运行费用成本分析等)。

二、工程项目主要内容1、工程现状垃圾渗滤液来源本系统的渗滤液主要来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水量根据设计单位估算,平均排水量为50吨/天,则本方案按一套50吨/天;垃圾渗滤液设计处理运行。

渗滤液处理工程进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应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GB16889—2008 表2)2、工程的规模和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建设范围包括工艺及建筑物等设计、设备采购、各类管网、电器设备及管线采购、配套土建工程施工、设备、电器安装及调试和人员培训等整体工程。

根据目前垃圾填埋场情况,渗滤液的排放量约为50吨/天,因此以这一流量作为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工程的设计流量。

出水水质必须达到2008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版新标准表2中的排放限值。

针对该垃圾渗滤液具体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成熟,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

3、工程采用的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CECS《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厂区污水排放情况,2010年3月厂区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情况,2010年3月《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2000年《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三、项目采用的主要工艺技术1. 渗滤液水量与水质情况分析本项目渗滤液来水不均匀程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KZ=2.0),由于水量与水质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必须考虑设置均质均量的调节池。

根据工程前期主管部门的相关批复,本项目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工程设计采用预处理+硝化+反硝化+MBR+NF+RO处理工艺。

根据环保部门对垃圾渗滤液排放的要求,本污水处理工艺应使出水达到渗滤液处理标准要求。

2.工艺流程说明来自填埋场调节池内的渗滤液,首先由泵提升进入预处理系统,通过加入特定的专用药剂并加搅拌,使进水和药剂充分反映,来去除胶体悬浮物以及Hg、Gr等重金属,减少对后续生化系统的抑制,对后续的NF/RO膜有一定的保-N,减轻对生化系统护作用,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去除40%左右的NH3的负荷,达到生化系统运行标准。

沉淀池出水自流至外置式的MBR系统,外置式MBR系统包括A/O生化脱氮系统、斜板沉淀池以及超滤膜膜系统,其中A/O生化脱氮系统由反硝化池、硝化池组成。

A/O生化脱氮系统即“缺氧反硝化-好氧硝化”,在缺氧硝化区中,反硝化菌将回流来的硝酸盐还原为氨气排除,在好氧硝化区中,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态氮氧化为硝态氮,然后回流至反硝化区还原,完成脱氮过程。

斜板沉淀池主要使硝化池出水中的污泥进行沉降,降低后续系统进水的SS,防止对超滤膜的堵塞。

沉淀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反硝化池保证前面生化脱氮系统内有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脱氮的效率,,一部分外排至污泥池进行处置。

外置式的MBR超滤膜将斜板沉淀池出水中剩余的SS截留,通过MBR膜孔径的截留,出水水质好,满足进入下一工序纳滤反渗透系统的要求;外置式MBR的出水进入纳滤系统,由于纳滤对一价盐离子不作截留,盐份随出水排出,这样纳滤系统需要的高压泵能耗较小,可以将COD、BOD、二价离子截流率在90%以上,纳滤系统后设置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系统可以截留纳滤系统无法截留的一价盐离子,如前处理没有处理完全的氨氮、COD、BOD、一价离子等,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标准排放限值。

纳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浓缩液进入浓缩液储存池内储存后回罐至填埋场。

根据工程前期报告及相关批复,为便于工程操作运行并节省工程用地,睢县垃圾处理厂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改造项目采用集成式处理设备,整个工程按功能需求分为A段、B段和C段。

实用标准文案大全3.工艺流程简图四、产品质量及技术参数4.1垃圾渗滤液调节池(甲方提供)配套提供(1)渗滤液提升泵型号: ZW65-10-32形式:自吸泵流量: 10m3/h扬程: 38m功率: 4.0kw数量: 2台材质:过流部件不锈钢(2)电磁流量计规格: DN65测定流量: 0.3~15m/s数量: 1台5.2 一体化装置5.2.1 预处理装置,首先由泵提升进入预处理系统,通过加入特定的专用药剂并加搅拌,使进水和药剂充分反映,来去除胶体悬浮物以及Hg、Gr等重金属,减少对后续生化系统的抑制,对后续的NF/RO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同-N,减轻对生化系统的负荷,达到生化系统运行标时能够去除40%左右的NH3准。

材质:碳钢内外防腐处理配套提供(1)搅拌器型号: XLED42-187-0.75功率: 0.75kw数量: 4台材质:不锈钢(2)加药装置药剂类型:专用药剂规格: 9.6L/h数量: 1套搅拌机功率: 0.55kw数量: 1台材质:不锈钢溶液箱规格:Φ500数量: 1只材质: PE计量泵型号: J-JXM100/0.5流量: 9.6L/h(3)斜管填料规格:Φ35/50数量: 8m2材质: PE4.2 A/O系统本次改造使用我公司真对垃圾渗滤液专门研发的新型高效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能够快速适应渗滤液水质,大大缩短调试周期,减少调试时间成本,同时能够极大提高微生物的处理能力,使出水达到后续处理标准,降低后续系统的处理负荷。

反硝化菌的适宜PH值为6.5~8.0;最佳温度为30℃,当温度低于10℃时,反硝化速度明显下降,而当温度低至3℃时,反硝化作用将停止。

生物脱氮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其处理效果稳定,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不产生二次污染,而且比较经济,但有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易受有毒物质影响且运行管理比较麻烦等缺点。

常见的生物脱氮流程可以分为三类。

多级污泥系统:多级污泥系通常称为传统的生物脱氮流程,此流程可以得到相当好的BOD去除效果和脱氮效果,其缺点是流程长,构筑物多,基建费用高,需要外5加碳源,运行费用高,出水中残留一定量的甲醇等。

单级污泥系统:单级污泥系统的形式有:前置反硝化系统,后置反硝化系统及交替工作系统。

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流程,通常称为A/0流程.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相比,A/0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基建费用低,不需外加碳源,出水水质高等优点。

材质:碳钢内外防腐处理配套提供(1)水下搅拌器型号: QJB1.5/6-260/3-960/C叶轮直径: 260mm电机功率: 1.5kw转速: 960rpm数量: 1台叶轮材质:不锈钢生物硝化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如果反应完全,氨氧化成硝酸盐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使氨氧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菌属于强好氧性自养细菌,利用氨作为其唯一能源;第二阶段,在硝酸菌的作用下,使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硝酸菌是以亚硝酸作为唯一能源的特种自养细菌。

虽然有些异养生物也能进行硝化,但硝化中最主要的生物是亚硝酸菌属和硝酸菌属。

硝化最佳pH值为8.4,当pH在7.8~8.9范围时,为最佳速度的90%。

当温度从5℃提高到30℃时,硝化速度也随之不断增加,一般温度应维持在20℃~40 ℃为宜。

反硝化就是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和NO3-还原为N2的过程,其过程的电子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

同时投加消泡剂,使硝化池曝气时水面气泡减少,使空气与水完全混合。

材质:碳钢内外防腐处理配套提供(1)微孔曝气器规格:Φ215空气流量: 1.5-3m3/个·h数量: 230套(2)罗茨鼓风机型号: BR125风量: 10.31m3/min风压: 39.2KPa功率: 11kw(3)混合液回流泵型号: WQ25-12.5-1.5 形式:潜污泵流量: 25m3/h扬程: 12.5m功率: 1.5kw数量: 2台材质:不锈钢(4)污泥回流泵型号:WQ13-12.5-1.1形式:潜污泵流量: 13m3/h扬程: 12.5m功率: 1.1kw数量: 2台材质:不锈钢(5)消泡剂投加装置药剂类型:消泡剂规格: 9.6L/h数量: 1套搅拌机功率: 0.55kw材质:不锈钢溶液箱规格:Φ500数量: 1只材质: PE计量泵型号: J-JXM100/0.5流量: 9.6L/h数量: 1台4.3 MBR板式膜装置(1)膜分离技术介绍膜是一种清洁生产技术,主要起分离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