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白血病知识总汇)
【练习题】西医内科学—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上)

西医内科学——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上)1、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中属粒细胞破坏过多的是A、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B、脾功能亢进C、苯中毒D、应用抗肿瘤药E、恶性肿瘤2、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最常见的是A、咽峡炎、口腔炎B、泌尿道感染C、皮肤感染D、肺部感染E、肛周炎3、最常见于儿童的急性白血病是A、急单核白血病B、急巨细胞白血病C、急红白血病D、急粒白血病E、急淋白血病4、急性白血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严重感染D、严重贫血E、大出血5、急性白血病常见的首发表现是A、关节疼痛B、脾肿大C、发热及感染D、贫血、出血E、淋巴结肿大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破坏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发生粒细胞减少,见于严重败血症、慢性炎症、脾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和药物所致免疫性粒细胞减少。
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急性白血病发生感染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肺部感染、肛周炎及皮肤感染也较常见。
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成年人最多见的急性白血病是急粒白血病;儿童最多见的是急淋白血病。
二者可比较记忆。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严重感染可致菌血症或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
发热程度不同,多因感染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五鉴别诊断再障须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或粒细胞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相鉴别。
要点六病情评估1.查明病因,判断病因学类型(1)遗传性再障如Fanconi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等,详细询问家族史,可以提供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表现为一系或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等,有可能发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各类肿瘤性疾病。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篇一1、贫血:(1)概述:掌握诊断贫血的标准,尤其是贫血程度的划分。
知道关于贫血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大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等。
临床表现分为一般表现和各系统的表现,这些了解一下即可。
治疗方面主要是了解有哪些治疗的方法,具体内容会在各个章节分别讨论的。
(2)缺铁性贫血:掌握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生化检查,但是参考值范围可以不用记。
重点是治疗,尤其是铁剂治疗的疗效判断,常会考问答题的。
另外,还要注意1个名词解释: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inson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但是考试曾经出现过。
(3)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解骨髓象的特点、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以及治疗的方法。
本章考试涉及的不多。
(4)溶血性贫血:本章是一个难点。
重点掌握一下几个试验: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其他内容大致了解一下即可。
2、白血病:(1)急性白血病:掌握其临床表现,尤其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曾出过简答题)。
还有就是确诊的骨髓象的标准和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很重要)。
在治疗方面要知道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具体方案不需要掌握。
此外,注意几个名词:类白血病反应、“裂孔”现象、Auer小体。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了解分期,还要知道慢粒可以急变,转为急淋或急非淋。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熟悉诊断标准,其他一般不会考。
3、淋巴瘤:熟悉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知道霍奇金病的治疗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点掌握诊断标准(曾在多次考试中出过简答题)。
熟悉治疗原则。
了解其临床表.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篇二急性中毒:(1)概述:掌握中毒的机制,熟悉诊断的方法(病史很重要)。
重点是治疗的原则。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掌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大蒜味、流涎、多汗、肌颤、瞳孔缩小、肺水肿)以及治疗措施。
内科学笔记第五章:第六节 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白血病为重点内容)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其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一)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
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名词解释,考生需牢记)。
1.临床表现起病急缓不一,病人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贫血往往是首起表现,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由于正常RBC生成减少。
(2)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
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
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病人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
(3)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
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最主要原因。
(4)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
轻度中度脾肿大,无红痛。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
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
非慢性粒细胞的病急性变可见巨脾。
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
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绿色瘤,很重要的名词解释)。
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常发生在缓解期。
以急淋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
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Ø 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
Ø 贫血:多为正常细胞性
Ø 血小板减少: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
60×109/L
13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 骨髓象
Ø 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 Ø 增生多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Ø 约10%的AML患者骨髓增生低下,称低增生性
AML Ø 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
7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AML的FAB分型
❖ 1976年由法-英-美协作组提出 ❖ 以骨髓形态学为基础 ❖ 共分8型 ❖ 原始细胞比例下限为 30%
8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类型
简称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M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1
原始细胞 (占NEC比例)
>30%
≥90%
其他
MPO阳性;髓系抗 原可呈阳性,淋系 及血小板抗原阴性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 M2 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M3
30% ~ 89% 早幼粒细胞≥30%
其他粒细胞≥10%, 单核细胞<20%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红白血病
M6
≥30%
原、幼单核≥30% 单核系≥80% ≥30%
内科学主要理论第九章白血病
发病情况
❖ 发病率约为3-4/10万 ❖ AML最常见,其次为ALL、CML ❖ CLL少见,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是AML,儿童则为ALL ❖ 占我国恶性肿瘤所致死亡率的第6位(男性)和第7位(女性) ❖ 占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
关于白血病的知识

关于白血病的知识
白血病是一种由恶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异常增殖而引起的血液癌症。
白血病会导致身体产生过多的白血病细胞,而抑制正常血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容易感染和出现其他健康问题。
白血病被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
病(CLL)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急性白血病通常
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而慢性白血病则较为缓慢。
白血病的症状可能包括体重下降,疲劳感,发热,易出血或淤血,骨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
诊断白血病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查,骨髓穿刺和组织检查来确定。
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放疗(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白血病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健康供体的干细胞替代不正常造血细胞)等。
治疗方案因白血病类型和个人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
白血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和某些遗传疾病有关。
白血病的发病率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年轻人和儿童更常见急性白血病,而老年人更常见慢性白血病。
预防白血病的方法尚不确定,但可以采取一些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减少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保持健康体重等来降低患病风险。
及早发现并及时接受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血液内科学(医学高级):白细胞疾病

血液内科学(医学高级):白细胞疾病1、单选?女性,20岁。
间断发热3周,左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查体:左颈部一4cm×3cm淋巴结,不活动,表面无破溃,肝、脾不大,胸片未见异常。
骨髓像正常,淋巴结活检:正常淋(江南博哥)巴滤泡结构被破坏,可见R-S细胞患者治疗首选()A.放疗,扩大照射B.放疗,全淋巴结照射C.化疗,口服丙卡巴肼(甲基苄肼)D.放疗-化疗综合治疗E.自体干细胞骨髓移植正确答案:D2、单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首选治疗药物是()A.柔红霉素B.CB1348C.干扰素D.羟基脲E.CTX正确答案:D3、单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磷酰胺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B.柔红霉素心脏毒性作用大C.门冬酰胺酶过敏反应多见D.ATRA可严重抑制骨髓E.长春新碱周围神经炎多见正确答案:D4、单选?男性,68岁,发热1周。
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L,血小板45×10/L。
骨髓检查原粒细胞占50%,治疗首选()A.放射治疗B.血浆交换C.联合化疗D.干扰素治疗E.造血干细胞移植正确答案:C5、单选男性,36岁,患慢粒3年,用干扰素治疗。
效果较好、近期出现乏力、低热、盗汗,脾肋下4cm,血红蛋白70g/L。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A.合并肺结核B.慢粒急变C.骨髓抑制D.急发细菌感染E.急性溶血正确答案:B6、单选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症状体征消失B.血常规恢复正常C.白血细胞分类未见幼稚细胞D.血红蛋白>100g/LE.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稚细胞10%正确答案:E7、填空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配伍题男性,36岁。
发热伴皮肤出血2周。
查体:肝、脾轻度肿大,牙龈肿胀。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65%,POX(+),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反应可被NaF抑制。
内科学白血病

4.遗传因素
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 人。当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发生白血病时,其近 亲发生白血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4倍。单卵双 生中如一个患急性白血病,另一个发生率为20 %~25%。以上事实提示白血病的病因可能与 遗传有关。 近年研究证实,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易 位、倒臵、缺失等结构异常,使基因的结构、 表达异常。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 是细胞恶变的基础之一。
5
2.化学因素
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 般人群。 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 诱发白血病的报告也可见到,但还缺乏统计资 料。 某些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 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公认有致白血病 的作用。 乙双吗啉
6
3.放射因素
有确实证据可以肯定各种电离辐射条件可以 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率与吸收辐射的 剂量呈正相关。 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原子弹后,受严重辐射 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未受辐射地区的17~30倍。 爆炸后3年,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7年 时达到高峰。至21年后其发病率才恢复到接近于 整个日本的水平。 放射线工作者、接受放射线诊断和治疗可导 致白血病发生率增加。
15
采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结合的分型,即MICM分型。
16
临床表现
1、贫血 贫血往往是首发表现,呈进行性 发展。半数患者就诊时已有重度贫血。
17
2、发热 半数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 热,亦可高达 39℃一 40℃以上、伴有畏 寒、出汗等。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18
19
3、急性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
内科学-急性白血病

AML FAB分类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HEMATOLOGY
AML(ANLL):Acute myeloid leukemia,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原始细胞 >30% 原粒 >90%NEC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 )
其他:BM培养、生化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HEMATOLOGY
外周血特点
血象多呈2低1高:血色素、血小板低
下,白细胞增高。可以是全血减少。
高白细胞白血病:
WBC >100×109/L。
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WBC <10×109/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HEMATOLOGY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此类细胞在非 红系细胞中≥30%。可查到染色体t(15;17)易位和 PML/RARα融合基因。 M3a:粗颗粒型 M3b:细颗粒型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为主,各类单核细胞 ≥30%(NEC)。 M4b: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 ≥20%(NEC)。 M4c:原始细胞既具有粒细胞又具有原始细胞形态特 征>20%(NEC).。 M4Eo:除M4各特点外,嗜酸性粒细胞在非红系细胞 中≥5%。可查到inv/del(16)。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造血原料组 ...
一.单项选择题
1.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造血原料组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大量出血 e.正常红细胞生成减少
2.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
a.白血病细胞增多 b.继发性营养不良 c.成熟粒细胞缺乏
d.长期贫血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e.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3.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是
a.肝脾是否增大 b.起病缓急 c.白细胞剧增程度
d.贫血严重程度 e.骨髓幼稚血细胞成熟程度
4.有关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下列哪项不妥
a.骨骼和关节疼痛 b.肝脾轻度至中度肿大 c.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d.淋巴结肿大多数无压痛 e.皮肤、牙龈、睾丸等不会被侵润
5.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呤醇的目的是
a.抑制尿素的合成 b.加强化疗药的疗效 c.抑制尿酸的合成
d.加强尿酸的排泄 e.加强尿素的排泄
6.白血病细胞浸润部位中最难控制的是
a.肝脏 b.脾脏 c.骨骼 d.淋巴结e.脑膜及脑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正确的有
a.药液必须新鲜配置 b.呕吐后鼓励进食 c.严密监测血象变化
d.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疗 e.患者常有呕吐,故应少饮水
2.输血可引起下列哪些反应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c.过敏反应
d.传播爱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e.细菌污染血液引起菌血症
三.填空题
1.急性白血病化疗可分为( ) 、( )两个阶段,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标准是( ) 、( )消失,( )、( ) 基本正常。
2.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白血病是( ),其临床分期为慢性期、( )和急变期三期,90%以上的病人血细胞具有( )染色体。
3.急性白血病进行骨髓移植前对患者用大剂量环磷酰胺和放疗或口服白消安进行预处理,其目的是杀灭( )、抑制患者免疫反应、避免输入的骨髓细胞受排斥,预处理期间的护理主要是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和( ),因此需嘱病人多饮水,并大量输液。
五.论述题
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余入院。
曾用青霉素治疗,体温下降后又回升,最高达40℃。
查体:t39℃、p100次/分、r25次/分,精神萎靡,贫血貌,未见皮下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胸骨下端明显压痛,心肺(-),肝脾均肋下2cm,无压痛,余(-)。
化验:血wbc110×1/l,hb65g/l,血小板计数70×1/l。
外周血中可见到原始及早幼粒细胞,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为确诊需要做什么检查?
2.若该病人选用da化疗方案,写出化疗药的主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3.写出该病人的三个主要护理问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e 2.c 3.e 4.e 5.c 6.e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三.填空题
1.诱导缓解巩固强化白血病症状体征血象骨髓象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 ph
3.白血病细胞,尿酸肾病放疗反应
四.名词解释
1.白血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其特点是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弥漫性恶性增生,浸润破坏体内脏器和组织,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等表现,外周血液中可出现幼稚细胞。
五.论述题
1.为进一步确诊,应做骨髓检查。
2.⑴首选化疗方案为da方案(即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
⑵常见不良反应及措施:
①局部反应(静脉炎):柔红霉素等化疗药多次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炎,故在静脉注射化疗药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以减轻刺激,若发生静脉炎需及时使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或冷敷、休息数天直至静脉炎痊愈,否则会引起静脉闭塞。
静脉输注时,轮换使用血管,严防化疗药物外渗,发生外渗的处理同静脉炎。
②骨髓抑制: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均会引起骨髓抑制,化疗期间必须定期检查血象、骨髓象,以便观察化疗效果及骨髓受抑制情况。
③消化道反应:阿糖胞苷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反应,故病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必要时应给止吐镇静剂。
④柔红霉素有心脏毒性,用药时应注意缓慢静脉注入,必要时做心电图。
⑶该病人的主要护理问题:
①体温过高:与白血病引起机体感染有关。
②活动无耐力:与贫血、高热有关。
③疼痛:胸骨下端痛:与白血病引起的骨膜浸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