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识语翻译现状看海南国际化语言环境的建设
《海南省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解读

《海南省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解读近日,我省公布了《海南省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求,公共服务窗口、应急避难场所等七类公共场所,应当同时设置、使用外语标识。
推进外语标识规范化建设,是对标国际标准营造优良语言环境和营商环境,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的重要举措。
就公共场所外语标识问题,专门出台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充分反映出该项工作的重要性。
公共场所标识标牌,是一个地方的“门面”“脸面”,是人们对该地最直接、最直观的认知,既关系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也关联着一地的文明程度、服务水平以及发展形象。
就海南而言,建设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需要拓宽视野、对标一流、接轨国际,着力构建国际化的语言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这其中,推进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既体现了对在琼外国人的关怀和尊重,也可有效提升海南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改善海南形象,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有着深刻而重要的积极意义。
小标识,大形象。
事实上,外语标识在海南不少场合已早有设立,可问题是,具体的应用场景有限,没有做到全面铺开,同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精细化的管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设置外语标识上不够科学、严谨,导致外语标识常常出现语法差错、语句不顺等问题,非但没能起到外语标识设立的作用,反而贻笑大方,有碍地方形象。
而今,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外语标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需要在加强规范有序管理的基础上,在全省尽快全面铺开,而此时《规定》的出台,可谓正逢其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此次发布的《规定》,从制度和标准层面明确了外语标识“如何设置、设在哪里、谁来监管、如何处罚”等问题,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的设立作出了具体规范,明确了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可有效规避以往的问题短板,让外语标识建设更高质量地推进。
当然,部署能否有效推进,关键看作风、看落实。
看似小小的一个标识牌,真正做起来,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责任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协调配合。
海南省东部地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三亚 5 7 2 0 2 2 ) ( 琼州学院外 国语学院 ,海南
摘
要 :本文 总结 了海南 东部地 区公示 语 的英译 现状调查结 果 ,分析 了调查发 现的英译 问题 ,并提 出了应
对措施 ,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促成此类问题 的解决。
关键词 :海南省东部地区 ;公示语 ;英译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H 0 5 9 文章 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0 0 8 -6 7 7 2( 2 0 1 3 )0 1 — - 0 1 0 2 —O 2
程 度也较 高。而高速 公路 和旅游景 区指示牌 的英 译标 准化 程 度相对较低 。星级酒 店 的英译标 准化程度 是星 级水平 越
要任 务是用照 相机拍摄 收集公示语 图片 ,对 照国内外标 准 译法 ,分析这些公 示语英译 中存在 的 问题 ,为 纠正公示语 英译 问题 以及 正确使 用公示 语 做些基 础性 的工作 。另 外 , 也希望通 过这样 的翻译实践 活动提 高和加 强学生 的语 言知
游 客 和定居 者会越 来越 多 ,公示 语 的需求 量会 越 来越 大 ,
为 了弄清海南 公示语英译 现状 ,笔 者带领 外 国语 学 院四名 学生 于 2 0 1 2年暑期 中组成 了公示语 英译调查小组 。 由于资 金 和人员 有 限 ,本次 活动 只能 调查 海南旅 游 景点 较集 中 、
结果 显示 :公示语 英译 准确率 总体较 高 ,但 仍存在 种种 问
题 ,不过各地略有差异 。问题 如下 : ・
到” ,而酒 店 、机场 或 车 站卫 生 间 的地 面 不 能 称 为 r o a d ,
部五个重要的旅游 目的地 三亚 、海 口、琼海 、万 宁和陵水 ; 主要调查 对象是这 五个地方 的车站 、机场 、高速 公路 、街
城市名片英译有效性的实证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关键 词 : 海南 ; 城 市名 片 ; 英译 ; 有 效性
中 图 分类 号 : H 3 1 5 . 9 文 献标 识码 : A
城市名 片 , 本研究中指的是最能体现城市 自然 , 人文特 色的宣传语 。城市名片 的意义体现在 它能够准确反 映城市
的灵魂 , 强化城 市精 神 , 提 高城 市 知名 度 , 扩 大城 市影 响。 作 为一种重要 的城 市宣传工 具 , 存 在于 中 国的广大 大 中小
城市 当中 , 对我 国城市物 质文化 , 精 神文化 , 制 度文 化和 生
一
个有效性 的调查 , 对 于分 析现有译 本 中存 在 的 问题 非常
一
具有 现实意义 。
、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 . 数据来源
本 文所 收集 的数 据 , 即建 设 国际旅游 岛标语 口号 及其 英译 均来 自海南 省旅 游局 的英文 版 , 海 南省 官方 的对外 的 旅 游网站 , 海南 日报等 官方 的报 纸杂 志。这些 标语 口号涵 盖了海南省建设 国际旅游岛 , 建设海南经济特 区, 宣传绿 色 生态农 业 , 各县市打造 的 中英 文 的城 市名 片等 。这 些标语 口号集中反 映了海南省及其各 县市建省以来为宣传海南最 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 打造 国际旅游 岛所做 的努力 。
有两种 以上的译文 。对于只有一种译文 的在译 文后 给出选
项d o y o u l i k e t l l i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G i v e y o u r r e a s o n s . 对于有两种 译文 的给 出选择 问句 : w h i c h o n e d o y o u l i k e ? y ?然 后在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摘要】Abstract: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ourist attractions in Sanya City.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of the public signs is analy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are discuss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lans are proposed. In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of the survey are presented, and future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signs in tourist areas in Sanya City and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to better serve international tourists.【关键词】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翻译质量、存在问题、改进建议、实施方案、调查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anya, a popular destination in China,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With an increasingnumbe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s visiting the city, 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clear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language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tourism sector is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and notices in tourist attractions.1.2 研究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ourism signage in Sanya,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n these signs, identify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behind them,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propose an implementation plan. By conducting this research, we hope to shed ligh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public signage in Sanya's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enhancing the overall tourist experience in the city. Ultimately, the goal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ore informative,user-friendly,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signage system that will better serve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visitors to Sanya.2. 正文2.1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现状调查Three Sanya tourist attractions were visit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public sign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although most attractions had English translations on their signs, the quality varied significantly. Some signs had accurate and easy-to-understand translations, while others had awkward or incorrect translations that were difficult for English speakers to comprehend.2.2 公示语翻译质量分析在三亚市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从公示语翻译角度看语言生态环境建设

意, 如路牌 、 招牌、 广 告语 、 海报 横 幅 、 宣 传 口号 等 。
际功 能决定 , 而不 是 由原 文及 其 功 能 决 定 。“ 目的
论” 是 功能 理论 的核 心 。 它 是 由“ 功能学派” 的 创
公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 牌上 向人们 传递告示 、 指 示、 提示 、 警示 、 标示 、 请求等信息 ( 吕和发 , 2 0 0 5 ) 。 它广泛存在于人们 的生活 中, 如公共设施、 公共场
示语一般是制作在标牌上 , 其语言必须简洁明 了, 通俗 易 懂 , 且 多用 名词 、 动词 、 名词短 语 、 动词 短 语 , 避免使用完整的句子。 国 内一 些研 究 公 示 语 的学 者 提 出公 示 语 主要
态环境 的途 径 。
[ 关键词]公 示语 ; 翻译 ; 语言生态环境 [ 作者简介 ]张冬贵 , 江汉大学外 国语学院英语副教授 , 武汉市翻译协会会员,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9
[ 中图分类号]H 0 5 9
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2 7 2 8 ( 2 0 1 3 ) 0 3 — 0 1 3 2 — 0 4
二、 公 示语特点及 功能
公示语 ( p u b l i c s i g n ) , 又名揭示语 、 标识语 , 是 种常见于公共场所 的特殊文体 ( 杨全红 2 0 0 5 ) ,
范没 有 明 确 统一 的标 准等 诸 多方 面 ( 冯广艺 , 2 0 0 9 ) 。本文所讨论 的语言生态 环境主要是 指语 言的规范性 、 得体性和经济性 , 即用正确、 简练、 合 适 的语言给受众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和心理上的愉 悦 。但是 , 在一些公共场所 , 语言生态环境污染的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1. 引言1.1 背景介绍One important aspect of enhancing the tourism experience is the use of signage and public information within tourist attractions. These signs, known as public notices or public information plaqu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oviding visitors with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attractions, including historical facts, safety regulations, and guidelines for behavior.2. 正文2.1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现状调查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ourist attractions in Sanya City is crucial for enhancing the overall tourism experience and promoting the city's image. A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igns in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visitors and conveying important messages.2.2 公示语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三亚市旅游景区的公示语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景区的特色和服务理念。
常见的公示语包括景区介绍、安全提示、文明行为规范、服务指南等。
这些公示语通常采用中英文双语对照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

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而其中更多的游客选择了三亚这座美丽的城市。
作为中国南海边际城市和旅游业重镇,三亚市各景区的公示语对于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对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现状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服务,提升三亚市旅游业的品质和效益。
本次调查从三亚市景区公示语的语言、内容、形式、布局等方面入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70份有效问卷,现场走访了五个景区,包括海棠湾、大小洞天、蜈支洲岛、天涯海角和亚龙湾等。
1. 语言不够简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三亚市旅游景区公示语中的语言普遍存在过于复杂的问题,尤其是词汇量较大的句式和长篇幅的语句,使得外国游客难以理解。
举个例子,天涯海角景区的一个公示标语为“远离喧嚣,走进宁静,体验大海的恬淡之美”,如果将这个标语转换为简洁的语言,例如“享受海洋之美”的话,外国游客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句话。
2. 内容不够具体许多景区的公示语内容过于抽象,没有具体的提示和指引,难以给外国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大小洞天景区的一个公示标语为“山过人过,水过洞过”,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毫无意义。
因此,公示语中应该具有更加具体的描述,例如“欣赏洞天中的钟乳石景观”,这样的描述能够更加吸引游客,激发其参观景区的兴趣。
3. 国际化意识弱在公示语的制作上,许多景区没有考虑到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使用过多的中文或拼音,或者有单一或者混乱的译文,难以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蜈支洲岛的部分公示语过分依赖中文,对外国游客毫无帮助,例如“壶能海险”,需要加强国际化意识,采用更加规范和易懂的英语译文。
4. 布局单调三亚市部分景区的公示语布局单调,缺乏美感,难以为外国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样式单一的公示语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所以公示语应该注重视觉效果,采用多种颜色和图案以及合理的层次结构来提高其美观性,像海棠湾的一个公示标语“赏美景、游美海、尽享美好时光”就采用了多种颜色的设计,形式更加精美。
浅谈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对策_翻译策略

浅谈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对策_翻译策略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公共标识语英译的现状及对策以及翻译策略。
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公共标识语的定义,然后结合现实的情况来分析当前的英译情况,并且探讨应对这种现象的对策,最后,总结出如何采用有效和精准的翻译策略去提升翻译效果。
关键词:公共标识语、英译、翻译策略正文公共标识语,是指使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环境下的术语、名称、标号、标识等表达方式,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之间无缝对接而制定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标识语需要翻译成其他语言,尤其是英语,所以英译的翻译现状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公共标识语出现的背景和语境都比较特殊,如果仅仅采用英语字面意思来翻译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就使得传统的翻译策略无法满足公共标识语英译的要求。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重视诸如语言文化、政策环境、文本格式等方面的因素,以此来提升翻译效果。
此外,翻译任务的内容结构也很重要,只有熟练掌握相关语言的文体表达,才能使译文意思更加准确,更具实用性。
在公共标识语英译中,不同的地方也应选择不同的策略,如直译、音译、意译等。
总的来说,公共标识语英译应该采用可靠、准确、有效的翻译策略,从其背景和语境出发,以求最大效果,以保证最好的翻译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在进行公共标识语英译时,我们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首先,文本格式和词汇要与原文保持一致。
如果原文采用大写,那么译文尽量也采用大写;如果原文有特定的词汇,那么译文也尽量使用对应的词汇。
这不仅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也可以避免理解上的误区。
其次,要注意地方特色及文化差异。
有些公共标识语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而在它们的英译中,必须尊重这些文化背景,并将它转化成翻译者所使用的英文表达。
比如“春节”的英译,应该是“Chinese Spring Festival”,而不是“Spring Festival”。
再次,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
在一些政策、法律等文件中,每一处的翻译都必须精确无误,也可以在多处使用相同的翻译策略,以保证整体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标识语翻译现状看海南国际化语言环境的建设作者:李世民来源:《教师·中》2019年第11期摘要:标识语可视为城市的语言名片,标识语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国际形象。
文章以三亚市为例,调查分析了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旨在更好地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化语言服务环境。
关键词:标识语;翻译;语言环境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9-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2-0111-02一、标识语的含义公共标识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学术概念界定,标识语通常又称公示语,指的是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以及与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息息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1]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国际游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等行为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围之内。
[2]城市的标识语功能主要体现在既能为到访的游客提供导向服务,又能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在一个城市建设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标识语的表述要正确才能保障其服务作用和提升形象的功能,标识语的翻译往往是容易出问题的方面。
2017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为交通、旅游和文化娱乐等13个服务领域常用的公共服务信息提供了规范译文,为我国对外服务的语言环境建设提供了语言文字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二、三亚市公共标识语翻译现状三亚作为中国的热带门户,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吸引着众多国际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为了国际游客出行便利和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景区、酒店及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都设有双语或多语标识。
笔者实地调查了一些景区、道路、公园及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的标识语翻译现状,发现由于翻译水平参差不齐和参照标准不统一,三亚公共标识语的英文译写仍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得体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词不当在三亚市区一家大型超市的停车场出口处的指示牌上标的英文翻译是“Export”,此处翻译明显是由工作人员随意翻译。
鹿回头风景区售票处窗口上的标示的“散客窗口”和“团队窗口”的翻译分别是“Bulk Window”和“Team Window”,“Bulk”和散客意思无法对应上,笔者认为应译成“Individual Ticket”。
另外“Team”意思主要指为某一目标一起合作的团队,此处应译为“Group Tickets”,意思才清楚和明了。
[3]很多公共场所的洗手间里都标有这样的标语“来也匆匆,去也冲冲”,但在英文翻译上经常存在歧义,如很多地方照字面直译为“Come in hurry, Go in hurry”。
这样的译文并没有把原意表达出来,可按标识语表明的目的直接译为“Please flush after use”;还有的版本译为“Come in a rush,leave with a flush”,这样会产生歧义,正确应译成“Come in in a rush,go out after a flush”。
(二)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标识语译文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即把源语言每个字或词语直接翻译成相应的译语并简单堆砌,不管英文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这样的译文常常会令外国游客“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例如,在三亚一些公共场所将“小心滑倒”译成“Carefully Slide”或“Carefully Slippery”;“凭票入内”译成“LET TICKET ENTER”;“不讲价”译成“Don't talk about price”;“欢迎下次光临”译成“You are welcome again”等。
如此翻译与源语言的意思大相径庭,为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小心滑倒”应译成“Caution!// Wet Floor.”;“不讲价”应译成“No Bargaining”;“欢迎下次光临”应译成“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三)译文不一致为统一译名,表达规范,国家标准委已于2013年开始陆续发布了13个公共服务领域常用服务信息的英文译写规范,提供了有3500余条标识语的推荐译文,但一些城市并没能彻底完成该方面规范化的整改。
如著名景区“大东海”的译名就出现“Great Eastern Sea”“Da Donghai Sea”“Greater East Sea”等版本,让国际游客难以分辨。
高速路上的标识也出现不统一的译名,如有的指示牌将“高速”译为“EXPWY”,有的译为“GAOSU”;地名“五指山”有的译为“Five Finger Mountain”,有的译为“Wuzhishan”。
天涯海角景区内的“历史名人雕塑园”也有两种不同的英译“Historic Sculpture Garden”和“Historical Figure Statues Garden”。
这样会使国际游客难以分辨译名所指是否为同一地方,也会致使标识语失去信息指示的功能。
(四)忽略文化差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4]标识语翻译要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提供信息导向服务,译者除了要做到语言和语用层面上的正确传递外,还需了解两种文化及思维上的差异,避免出现误解和文化冲突,礼貌得體地再现源语言信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例如,三亚一些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标识牌写的是“W.C”,这一用语在英语中类似于中文的“茅房”或“厕所”的意思,较为粗俗,建议使用“Restroom”或“Toilet”,这更符合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
再如,有的公交车上“爱心座椅”的标注说明译为“For the old, Sick,Disabled and Pregnant”。
在中国文化中的老者通常是尊称,是“智慧、经验和能力”象征,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是忌讳“老”这个字眼的,意味着“风烛残年,体弱衰朽”,很多老人是不服老的。
所以西方老人也不喜欢被称为“old people”或“elderly people”,一般西方人习惯用“senior citizens”来称呼上年纪的人。
所以公共场所的这类“爱心座椅”通常译为“Priority Seating”或“Courtesy Seat”。
标识语本身言简意赅,若要兼顾文化因素和礼貌原则,会给译者带来更大挑战,但若忽略了文化因素就会导致交际的误解。
三、有效促進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的对策虽然调查对象是三亚市标识语的翻译现状,但所提及的问题在海南其他城市也是普遍存在甚至是更为严重的。
标识语的翻译在城市语言环境建设中是举足轻重的,往往作为国际游客对该城市的第一印象。
为提高标识语翻译质量,促进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实施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为实现语言环境建设的规范化,先要统一管理机构和标准。
标识指示牌的管理负责部门不同,会造成执行的管理标准也不同。
如在海南,路面上立着的路牌和天桥牌由地名管理办公室负责,马路上悬挂的交通指示牌由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红底旅游景点指示牌则是旅游局立的。
于是海甸岛人民大道的路牌上写着“RENMINDADAO”,而马路上悬挂的交通指示牌则用英文标示“RENMIN AVE”,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国家标准委已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规范,接下来有关部门则成立统一的机构认真贯彻和执行,为涉外受众的工作、生活和旅游提供规范易懂的指示服务。
(二)健全和完善海南公共场所双语或多语的标识语语料库建设当前海南公共场所标识语翻译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早在2011年由海南省质量监督标准与信息提出,并联合各个相关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制定出台了《公共场所信息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的地方标准,为进一步完善海南的城市标识信息系统,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形象和建设海南国际化语言服务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标准结合海南公共场所标识语的译写实际需要,除了提供通用标识信息的译写准则外,还较为详尽地为海南地方特色的标识信息制定了英文译写范例,例如,大东海旅游区译为“Dadonghai Bay Tourism Resort”,抱罗粉译为“Baoluo Rice Noodles”等。
2016年海南被确定为我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以来,旅游景区的开发已呈现崭新的面貌,相应的国际化语言服务水平也迎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标识语也在变化发展,所以相关部门仍需跟紧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健全各类信息标识语的双语或多语译写的语料库,助力海南国际化语言环境的建设。
(三)建立监督机制和纠错机构语料库的建立能保证翻译标识语时有章可循,避免犯错,但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也难以保证不会出问题。
有时翻译人员并没有依照规范而想当然地完成译文,或标识牌制作人员粗心大意造成拼写、误用等低级的错误,从而导致出现种种难以预料的问题,还有就是标识语翻译中有些旧的用法和明显的错误因缺乏监管而长期存在没有得到及时整改。
所以有关政府部门亟须建立监管机制和纠错机构定期检查公共场所的标识语译文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时亦可借鉴其他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如开设一些大众都能参与的标识语纠错热线栏目,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图文上传纠错,扩大监督范围,这也能提升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笔者及项目组成员通过对三亚市公共标识语翻译的走访调查发现,近些年三亚市标识语翻译的质量是不断在提升的,尤其是机场、五星级酒店和景区的标识语翻译质量为佳。
但在地面交通、购物中心和全域旅游项目推进中的一些县域、乡域的景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标识语翻译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欠缺规范等问题。
公共标识语的译文质量直观体现了海南国际旅游岛语言环境的建设状况,只有积极探讨有效的对策,对标识语翻译予以足够重视,制定统一标准和完善监管机制,才能有效提高海南的国际形象,促进海南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1]吕和发,单丽平.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3]陈露芸.海南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例析[J].文教资料,2018(25):229-230.[4]刘玉娟.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J].北方经贸,2018(8):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