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原理人体工学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理论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理论工业设计是一门涵盖多个学科的设计,旨在为产品提供一个完美的外观、使用和用户体验。
人体工程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产品在人体使用过程中的适应性和舒适度。
在工业设计中运用人体工程学理论,可以使产品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以提高它的设计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人体工程学理论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心理和工效学等在现代工业化工作场景下的应用学科。
它从人体的结构、力学、感觉和认知等角度出发,研究人体和工作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解决人类与工作的不适。
其中有以下主要原理:1. 人体尺寸和人体比例:男女身高、肢体长度、体重和身体轮廓等人体尺寸数据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框尺寸和形状。
因此,设计师应该了解该产品的目标用户,并通过对人体尺寸的深入研究设计相应尺寸的工业设计意向。
2. 人体动作和力学:人体设计原则是围绕人体动作、姿态和力学行为而展开。
通过研究动作和力学行为的原理,设计师可以为产品提供更人性化的设计,例如提供更好的保持人体平衡的重心,加强产品的支撑能力和减少人体的压力,降低对人体肌肉和骨骼体系的损伤。
3. 人体感官:感官需要合理、高效和安全地接触和使用产品。
人体工程学原则要求产品为人体感官提供安全且醒目的反馈。
例如,产品操作者应该利用触觉、声音或视觉感知来监测设备运行的状态。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科学的人体工程学化设计能够大幅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设计中运用人体工程学有以下优势:1. 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 在产品的设计中,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姿态动作,从而使得产品效率变高。
在传统的厨房产品设计中,链式射流出水器开关与液体龙头紧挨在一起导致使用者的手无法完全挤进开关附近,但经过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开关位于水龙头最上方,易于控制水温、流量,也更符合使用者的习惯。
2. 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利用人体工程学可以使得产品更加符合人体结构特征,使得产品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
例如,在人体工程学儿童课桌椅的设计中通常会规划可调节的脚板,距离座位较短,这种设计提供了椅子的舒适性和支撑度,避免儿童用桌椅时压迫身体。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学原理探讨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学原理探讨工业设计是一门关注人与产品之间交互的学科,人体工学(ergonomics)原理在工业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体工学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能力和限制,以此为基础,提供指导工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工业设计中应用人体工学原理所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人体工学原理是以人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为基础,将人的需求和能力纳入设计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安全性和人机互动的舒适性。
在工业设计中,人体工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家具、工具、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各个领域。
首先,人体工学原理可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通过研究人体的尺寸、比例和活动范围,设计师可以确保产品的尺寸与人体的适配度。
例如,一个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办公椅应该具有可调节的座椅高度和扶手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此外,产品的操作界面也应遵循人体工学原理,确保用户可以轻松地使用产品而不需要过多的肌肉力量。
人体工学原理的应用使得产品的使用更加便捷和舒适。
其次,人体工学原理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通过了解人体工学原理,设计师可以避免产品设计上的潜在风险和危险。
例如,一个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刀具应该具有舒适的握柄,并且刀刃的造型应该减少意外伤害的可能性。
人体工学还可以提供关于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的指导,如正确的姿势、合理的工作空间布局等,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身体损伤风险。
然而,要在工业设计中应用人体工学原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人体工学原理的应用需要与其他设计要求进行平衡。
例如,为了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可能需要增加产品的尺寸或重量,但这可能会降低产品的便携性或美观性。
设计师需要在满足人体工学原理的前提下考虑其他因素,以取得最佳的设计结果。
其次,人体工学原理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个性化调整。
人体的尺寸、力量和灵活性在不同人群间存在差异,所以同一个产品可能无法完全适应所有用户。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人体工学原理和用户研究数据,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产品能够适应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
现代家具中的人性化设计与人体工学原理

现代家具中的人性化设计与人体工学原理当谈到现代家具设计时,人们不仅关注外观美观,还追求舒适性和实用性。
为了满足人们对家具的需求,设计师们注重将人性化设计与人体工学原理应用于家具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现代家具中的人性化设计与人体工学原理,并讨论其在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
一、人性化设计原则1. 良好的人机交互性人性化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良好的人机交互性。
家具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身体尺寸和动作习惯,使其能够自然地与人体进行交互。
例如,椅子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坐姿习惯和背部的支撑需求,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坐姿体验。
2. 简单易用的操作方式人性化设计还体现在家具的操作方式上。
设计师们注重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实现家具的操作,让人们能够轻松掌握和使用。
比如,现代床上的升降机构通常设计为一键式操作,方便用户调整床的高度。
3. 安全性与可靠性在人性化设计中,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家具的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例如,儿童家具通常会加入防撞角设计,以减少家居事故的发生。
二、人体工学原理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1. 身体姿势的支撑与舒适度人体工学原理指导着家具的设计,以确保身体姿势的正确支撑和舒适度。
通过科学的人体测量数据和人体动作分析,设计师们可以确定最佳的坐姿、站姿和躺姿,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椅子、桌子和床等家具。
例如,人体工学椅子通过合理的背部曲线和座面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腰部和背部支撑,减少了长时间坐着的不适感。
2. 动作范围的考虑人体工学原理还关注动作范围的考虑。
设计师们需要确保家具的设计不会限制人们的日常活动,如站立、伸展、躺卧等。
例如,现代办公桌设计通常会考虑到人们需要伸展和活动的空间,提供足够的桌面面积和腿部空间。
3. 使用便捷性和可调节性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家具的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和可调节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对家具进行调整和个性化设置,以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学原理分析

工业设计中的人体工学原理分析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工业设计中,人体工学原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体工学原理是指以人体结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机界面的设计,以达到人机协调的目的。
二、人体工学原理的分类1. 人体结构学人体结构学是人类身体各种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其空间位置等的研究。
在工业设计中,人体结构学可以用来确定人体各关节的弯曲角度和自然弯曲半径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产品。
例如,在设计人体工学椅子时,设计师需要考虑人体脊柱的生理曲度特点,将椅背与腰部贴合,使得使用者的脊柱得到充分的支撑和放松。
2.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状态下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动力学和静力学。
在工业设计中,力学可以用来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使用者疲劳、降低操作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在设计鼠标时,理解使用者手掌的手势和动作特点,设定鼠标按键的行程和压力,以确保操作者不会感到手臂疲劳和鼠标按键按压力度过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习惯。
3.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机能和生物学过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工业设计中,生理学可以用来设计人体工学产品的体现,比如人体工学床垫,可以按照人体的曲线特点设计出适合人体的床垫,保证人体在睡眠中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放松。
4. 知觉学知觉学研究人类以及动物的感知方式和机制。
对于工业设计来说,其主要活动就是设计感知器官接触产品时所产生的各种感觉和情感的体验。
如:设计一个笔,需要考虑笔的重量,笔尖的顺畅度、抵抗力,笔杆的手感等等,以提升产品质量,使得用户感受更加舒适和顺畅。
三、人体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接口。
在工业设计中,人机界面设计的目标是为了使产品的使用者感受到更加自然和顺畅,特别是在人机交互上要做到相互协调并更好的吻合产品的功能特点。
室内设计原理-人体工学

生理测量:
目录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第四节 人体基础数据
1. 人体构造 2. 人体尺度:
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一。 下图是我国成年男女中等人体地区的人体各部分平 均尺寸。
下图是人体的骨骼组成示意图
目录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第六节 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
目录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一. 心理空间
人们并不仅仅以生理的尺度去衡量空间范围,对空 间的满意程度及使用方式还决定于人们的心理尺度,这 就是心理空间。
1.个人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的周 围的空间,通常是具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 “闯入者”进来。它可以随着人移动,它还具有灵活的收 缩性。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 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要求的科学参数后,在 设计时就有可能有正确的决策。
四. 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 学依据
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 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 域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目录
绪论 总则 空间 家具 陈设 照明 装修 室内外色彩 自然景物
人体工程学也叫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 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等。
它研究人在某种工作中的解剖学、生理 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 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 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应用

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在工业设计领域,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产品、设备、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创造符合人类需求和人体特征的产品和设计方案,以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工业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人机工程学原理1. 人体工学原理:人体工学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研究人体结构、生理特征以及人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
设计师需要了解人体的尺寸、肌肉力量、视觉和听觉特性等,以确保产品的人体工学适应性。
例如,在设计办公椅时,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身高、体型和习惯,可以调整座椅高度、背部支撑和坐垫倾斜度,提供舒适的工作姿势。
2.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人机界面是指人与机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界面。
界面设计需要考虑人们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和反馈能力。
设计师可以利用图标、颜色、声音等元素来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在智能手机设计中,通过直观的图标和简单的动作操作,用户可以轻松地使用手机功能。
3. 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在工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和反应模式,以便设计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例如,通过研究用户的认知和感知特点,设计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字体、颜色和排版,以提高产品的可读性。
4. 功能布局原理:功能布局是指在产品设计中合理安排各种功能组件和控制元素。
设计师应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易用性要求,以便使产品的功能操作更加便捷。
例如,在汽车仪表盘的设计中,将常用的控制按钮放置在驾驶员方便触达的位置,以提高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方便性。
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1. 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可以指导工业设计师设计出更简洁、易用和舒适的产品。
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设计师可以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调整产品的尺寸和造型,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此外,人机界面设计原理可以优化产品的操作界面和控制方式,使用户能够更快、更方便地操作设备。
2. 软件界面设计: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也可以应用于软件界面设计中。
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

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泛,包括艺术史、设计原理、材料科学、人体工学等多个学科。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
首先是艺术史。
艺术史是工艺美术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理论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艺术史,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及其演变过程,从而对各类艺术形式有全面的了解。
对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史是培养审美意识、了解传统工艺的起源和发展、拓展设计思路的重要学科。
其次是设计原理。
设计原理是工艺美术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它包括了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的表现手法等,对于掌握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非常重要。
设计原理的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形状、色彩、线条、比例、构图等基本元素的运用,以及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通过学习设计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设计创作,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表现力。
材料科学也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理论学科之一。
材料科学涉及到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在工艺美术专业中,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同时,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特性,可以提升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作水平。
此外,人体工学也是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之一。
人体工学是对人体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对于我们设计和制作人体使用的工艺美术品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人体工学,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尺寸、比例、姿势等,从而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性和人体工程学原理,提高作品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了艺术史、设计原理、材料科学、人体工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掌握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理论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工艺技艺,创造出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创新性的工艺美术作品。
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工学设计原理

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工学设计原理人体工学设计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学设计原理是一种将人体特征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充分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行为,设计师可以创建更加适合人们使用的产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人体工学设计原理的应用已经成为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人体工学设计原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着重介绍人体尺寸、姿势和力学等方面的相关原理。
人体尺寸是人体工学设计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产品的尺寸应根据目标用户的平均尺寸进行设计,以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和易用性。
例如,在设计家具时,设计师应考虑人的身高、坐姿和腿部长度等因素。
座椅的高度、椅背的角度和扶手的位置等都应根据人体尺寸进行调整,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舒适度。
除了人体尺寸,人的姿势也是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人体工学设计原理强调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姿势应符合人体的自然姿势,以减少不适和疲劳。
例如,在设计电脑椅时,椅子的背部应适当倾斜,以支持用户的脊柱。
键盘和鼠标的高度也应使用户手腕保持自然放松的姿势,以减少手部疲劳和关节疾病的风险。
力学原理也是人体工学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力学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在设计手持工具时,需考虑到用户手部的握力和手臂的运动范围。
合理的握把形状和重量分布可以减轻用户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通过应用力学原理,设计师可以实现产品的合理平衡和优化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体验。
除了人体尺寸、姿势和力学原理,还有一些其他的人体工学设计原理也值得关注。
例如,人的感知和认知特点对产品的设计也有重要影响。
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形状来引导用户的注视和分辨。
人体工学设计的原理也应用于人机界面的设计,以提供直观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
这些原理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人体工学设计原理在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理解人体结构、功能和行为,设计师可以创建出更适合人们使用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不同地区人体各部分平均尺寸
表 2—1
较高人体地区 中等人体地区 较低人体地区
编号 A B
部 位
人体高 度 肩宽度 肩峰至 头顶高
(冀、鲁、辽) 男 1690 420 293 女 1580 387 285
(长江三角洲) (四川) 男 1760 415 291 女 1560 397 282 男 1630 414 285 女 1530 385 269
名 称
公众距离 (>3.6m)
间
距
接待厅
表
现
接近相(3.67.5m)
主要表现在自然语言的讲课,单相 交流的集会、演讲、正规而严肃地
远方相
(>7.5m)
借助姿势和扩音器的讲演,大型会 议室等处,会表现出这样的人际距
离
.
注:接近相是指在范围内有近距趋势;远方相是指相对的远距趋势。以 上人际距离的大小是适应在不同空间中人际交往的尺度衡量标准。同 时也是交往空间的大小和家具设备布置的依托。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私密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换的时间、方式、程 度的需求。它主要以独居、亲密、匿名和保留四种形式出现。私密性 是人的本能,人们可以在自己的空间中表现自己。同时,私密性也是 在人际关系中形成的人际距离.即(信息关系、情感距离等)。如:个 人的居所、银行的取款一米线等都充分的考虑并运用到人的私密空间 概念。为了保护自身的私密性,人在公众空间中总会趋向尽端区域。 所谓尽端,是指空间中人流较少且安全有一定依托的地方,通常表现 为室内靠墙的座位、靠边的区域等。如:餐厅内卡座的设立,就是为
我国不同地区人体各部分平均尺寸(mm)
表 2—1
文艺复兴时期基本尺度的构想
图 2—2 ,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理想而完美的人体比例图,也正是人类 对人体基本尺度的构想。
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人体基本尺度
图 2—3 是在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的人体基本尺度,这些基本数据的使 用,将为设计师在室内空间功能的设计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门的高度、楼梯扶手高度应采用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加上一 定的活动余量等。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当人在相应的室内空间中活动,个体心理与行为虽然彼此间存在着差异,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具有共性,这也就是我们要对其进行研究的前 提和基础。 在室内环境中,人们心理需求与行为会有怎样的变化,现将根据我国心 理学普及的情况和室内设计专业的需求,作以下必要的基础知识简介。 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我们今天所谈的领域则确切指人为了某种需求而占据着一定空间范围。 人对领域空间的占有与支配,是生命的渴望和本能。因此,在个人的 环境生活、生产过程中具有自我保护和防止干扰的能力。所以,在不 同的活动中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在室内空间中个人环 境常需与人进行交流、接触时,要进行人际距离的选择。因此对不同 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所以应采取的人际
远方相(1545cm)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表 2—10 )
名 称
个体距离
(0.45-1.2m)
间
距
表
现
接近相(0.45- 这是亲近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谈话 0.75m) 的距离,仍可与对方接触,这是在
家庭餐桌上的人际距离
远方相(0.75- 可以清楚地看到细微表情的交谈。 1.2m)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3.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图2—9 人体活动所占空间尺度(单位:毫米)
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室内空间可分为大空间、中空间和小空间等不同的活 动空间范围。
3.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1)大空间指公共行为空间,如:体育馆、营业厅、商场 等,其特点是易于处理好个体行为的空间关系,在这个空 间里个人空间基本是等距的,空间具有尺度大和开放的特 点。 (2)中空间指事务行为空间,如:办公室、教室等,空间 即开放又具有私密性,在以满足个人空间的前提下,设计 公共事务行为的空间。 (3)小空间是个体行为的空间,如:卧室、书房、经理室 等,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和小空间的特色,主要以满足个体 的行为为目的等。 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活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因此,在室 内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中,将要充分考虑人在空间中的行 为表现、活动空间尺度范围、分布状况、知觉要求、环境 可能性,以及物质技术要求等因素的研究确定。
310
238 196 1397 869
293
220 184 1295 795
308
238 192 1379 843
291
220 178 1278 787
307
245 190 1345 848
289
220 178 1261 791
L
600
561
586
546
565
524
我国不同地区人体各部分平均尺寸
M N O P 臀部宽度 肚脐高度 指尖到地 面高度 上腿长度 307 992 633 415 307 948 612 395 309 983 616 409 319 925 590 379 311 980 606 403 320 920 575 378
室内设计原理
一、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
人体工学我们将以解剖学、测量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为研究基 础,了解并掌握在室内环境空间中,人的活动能力和极限,熟悉人体 功能相适应的基本尺度。
1.人体基本尺度
人体基本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它主要以人体 构造的基本尺寸(又称为人体结构尺寸,主要是指人体的静态尺寸。 如:身高、坐高、肩宽、臀宽、手臂长度等)为依据,在于通过研究 人体对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和适应力,分析环境因素 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人在生活、生产和活动中 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所进行的系统数据比较与分 析结果的反映。因国家、地域、民族、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 的差异(见表 2—1 )。如:日本市民男性的身高平均值为1651mm, 美国市民男性身高平均值为1755mm,英国市民男性身高平均值为 1780mm。
距离各有差异。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根据人际 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即分类为:亲密距离;个体 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见表 2—10 )。
名 称
亲密距离 (0--45cm)
间
15cm)
距
表
现
接近相(0—
这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亲密以及 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具有辐射热的 感觉,这是在家庭居室和私密空间里 会出现这样的人际距离 可与对方接触握手
C
度
正立时 眼的高 度 1553 1474 1547 1443 1512 1420
D
我国不同地区人体各部分平均尺寸
E F 正坐时眼 的高度 胸廓前后 径 1230 200 1140 200 1181 201 1110 203 1144 205 1078 220
G
H I J K
上臂长度
前臂长度 手长度 肩峰高度 1/2上个 骼展开全 长 上身高长
5、虽然测量值因其动作的目的不同,故测量的功能尺度亦不相同。但是, 人在处于不同动作姿态时,总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我们正是根据
此种相对静态的测量与分析(见图 2—8 )。
3.人体活动空间尺度
人体活动空间的尺度是适应行为要求的室内空间尺度,是相对的概念,亦是动态 的尺寸。对于活动空间尺度来讲是一个整体的范围,它主要包括满足人在空 间不变的前提下,使涉及到的环境行为的活动范围得以合理的规划,创造出 适应人们生理需求、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空间范围。(见图2—9)
2、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2.坐椅姿势:依靠、高坐、矮坐、工作姿势、稍息姿势、休息姿势等。 (见图 2—5)
2、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3.平坐姿势:盘腿坐、蹲、单腿跪立、双膝跪立、直跪坐、爬行、跪端 坐等。(见图2—6)
2、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4.躺卧姿势:俯伏撑卧、侧撑卧、仰卧等。(见图 2—7)
2、人体基本动作尺度
(表 2—10 )
名 称
社会距离
(1.2-3.6m)
间
距
表
现
接近相(1.2- 在社会交往中,同事、朋友、熟人、 2.1m) 邻居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
远方相(2.13.6m)
交往不密切的距离,这在旅馆大堂 休息处、小型会客室、洽谈室等处, 会表现出这样的人际距离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表 2—10 )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4.从众与趋光心理
从众心理: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种归属的表现形式,它在室内设计中也有突出的应 用。如在开阔的公众空间中,人们总是选择趋向众人聚集的地方,这会给人 以相应的安全感。又如,在商场、展览馆或是娱乐场中,当突发事件(火灾、 地震或危险等)给人群带来不安与流动的同时,人们则会忽略指示标志的作 用,而会在不考虑对与错的情况下,选择跟随人流行动,这就是从众心理表 征现象。 趋光心理:是人类的本能。人类离不开光,并在光环境中成长。在黑暗中人类具 有选择光明趋向。是光给人带来了希望,是光增加了安全感,当光给予人类 温暖的同时,更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样,人在 室内空间环境中,也不能忽视光的指向作用。如:在各种紧急出口处,都以 设置灯光的形式为人引导方向。以上事例都是在充分考虑人们的从众和趋光 性的心理作用而进行的功能完善设置。
创造更多的尽端区域,用以满足人们在公众空间中心理和使用的需求。
二、心理需求与室内空间
3.依托与安全感 人们在满足自身生活、生产和活动中的使用功能之外,在开阔的公众空 间中,不一定标志着空间的开阔是人们的趋向。相反,在流动的空间 中,人们则往往会寻找有依托的、安全性高的区域。 所谓依托:在室内设计中主要表现为空间的构架支柱、实体或稳定的壁 面。如:人们在商场、娱乐场、候车厅内聚集的区域等依托性是人心 理的欲求趋向,是安全感存在的基础。 所谓安全感:是人在社会中的心理需求,如人在办公室的设置中,常会 选择靠近实体墙壁的面为主要的办公座位。所以,只有在满足安全感 的前提下,人们在空间生活中才能实现各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