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横河镇简介 概况 介绍
博罗谢远区简介

博罗谢远区简介博罗谢远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是该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
该区总面积约为1600多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多个镇和乡村。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博罗谢远区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博罗谢远区地理位置优越。
该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临江门市鹤山市,南接惠州市博罗县,西靠清远市连州市,北界韶关市曲江区。
博罗谢远区地势较为平坦,属于低山丘陵区,境内有一些小山丘和河流。
气候方面,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博罗谢远区人口众多。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该区人口约为30万人,以汉族为主,同时也有少数民族人口。
近几年来,随着惠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博罗谢远区定居和工作,人口数量呈现增长趋势。
经济发展是博罗谢远区的重要支柱。
该区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农业方面,博罗谢远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特别是水果和蔬菜产业发达。
工业方面,该区有一些重点企业,主要涉及纺织、电子、机械等领域。
服务业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博罗谢远区的商业、旅游等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博罗谢远区还有丰富的文化特色。
该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有一些古老的庙宇和古迹,如龙塘古寺、谢远禅院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该区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活动,如陶艺、刺绣等,展示了博罗谢远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了提升博罗谢远区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目前,该区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方便了居民和外来人员的出行。
同时,环境保护工作也得到了重视,一些生态公园和绿化景观的建设也成为该区的亮点之一。
总结起来,博罗谢远区是一个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特色丰富。
相信在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博罗谢远区将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博罗概况

优良的投资环境。近10年来,全县共投入了近50亿元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5国道、324国道和京九、广梅汕铁路,以及正在兴建的广惠、惠河高速公路都在博罗境内交汇,水泥大道贯连22个镇,是全国交通先进县。博罗超前发展了通信、供电、供水事业,早在1994年已进入全国通信百强县。博罗不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全县对外资企业实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对外商的投资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博罗县已构筑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投资环境。
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博罗将继续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外商的各项工作;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深化对外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特别希望能与广大商家在高科技产业、旅游、“三高”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编辑本段]
1862年,法教士始设“天主堂”于县城北上塘街。县内之传教地则有八处,共有信徒1600多人,其中柏塘、泰美约500人,公庄、显村、黄麻陂500多人,县城、仍图、黄塘500多人。柏塘天主教最大,信徒300多人。
这些传教士,披着慈善家的外衣,在各地恣意横行,搜集情报,干预地方行政、霸占房屋田产,甚至非法组织教会武装,欺压百姓。此外,还屡屡怂恿包庇入教地痞流氓、土豪劣绅,大肆鱼肉乡里。庞大的教会势力与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相互配合,给博罗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故19世纪后,当广东潮州、佛山、南海等地(计33处)群众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驱赶传教士,焚烧、捣毁教堂的浪潮时,柏塘群众对一向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法国传教士早以切齿痛恨。
博罗简介介绍

教育状况和教育资源
教育水平
博罗县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 其基础教育质量在广东省内享有
盛誉。
教育资源
博罗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 一流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教育 设施,以及多元化的课程设计。
特色学校
博罗县内有多所特色学校,如注 重艺术教育的艺术学校、强化科 学教育的科技学校等,这些学校 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
THANKS
感谢观看生态多样性博 Nhomakorabea地处生态多样性丰富的区域,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和动物物种。这里的 自然保护区是观赏和拍摄野生动植物的理想场所。
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
古迹遗址
博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保留了大量古代建筑、碑刻和文物,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机会 。
休闲度假
博罗的温泉、度假村和主题公园等休闲设施丰富多样,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游客前来度假放松,享受愉快的时光 。
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
博罗县的医疗卫生事业发达,拥有多家现代化的医院和诊 所,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居民提供了高质 量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
博罗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 等多方面的保障,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社 会保障。
健康生活
博罗县还积极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如推广健康饮食 、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等,旨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 健康水平。
。
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
文化设施
博罗县的文化设施完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为居民提 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场所。
文化活动
博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常年有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 演等,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气质。
广东省博罗县横河钠长石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机理

造 体系 发育 , 南北 向压 应力 、 东西 向压 应力 ( 1 持 图 ) 续 交替作 用 , 不仅 宏 观 区域 性 东 西 向和南 北 向构 造 形迹 和产 物 显 示 清 晰 , 观 构 造 形 迹 也 很 醒 目( 微 图
摘 要 : 过 对 广 东 省 博 罗 县 横 河 超 大 型 钠 长 石 矿 床 、 铌钽 矿 化 带 和 金 矿 化 带 野 外 勘 查 和 室 内微 观 分 析 , 现 岩 通 锡 发
浆 随 着 构 造 演 化 而 分 异 自交 代成 矿 的 特 殊 新颖 现 象 。 研 究 表 明 该 矿 区 在 不 同 的 构 造 旋 回 中 构 造 应 力 场 的 主 压 应 力方 向不 同 , 续 构 造 压 应 力 作 用 下 发 生 不 同 构 造 序 次 , 浆 也 随构 造 应 力 场 的 演 化 而 分 异 。 燕 山构 造 旋 回控 制 持 岩 的早 期 第 三 阶段 岩 浆 , 晶 分 异 和 气 液 分 异 导 致 强 烈 岩 浆 自交 代 形 成 超 大 型 钠 长 石 矿 床 ; 山 构 造 旋 回 控 制 的 晚 结 燕
成 矿作用 强烈 , 成 矿有 利地 区 。 是
先 ,9 8 。东 西 向线 性 构 造 主 要 发 育 于 沙 帽 顶 岩 19 ) 体中, 一般 较短 , 续 性 差 , 西 向线 性 构 造 主要 发 连 北 育 于第 三 系 以前 地层 中 , 迹延 续短 , 形 规模 小 。 总之 , 区显示 南 岭 纬 向构 造 带 构造 应力 场 演 本
代 至 热 液 蚀 变 演 化 系列 成 矿 机 理 。
关键词 : 造岩浆 ; 化分异 ; 构 演 岩浆 自交 代热 液成 矿 中 图分 类 号 : 5 2 P 8 P 4 ;5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1 5 ( O 0 0 —0 10 10 —5 2 2 1 ) 10 7 — 7
健康村典型案例

健康村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健康村是指在农村地区实施的一种健康促进计划,旨在提高农民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行健康村建设,通过整合资源、改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多方面措施,促进农民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健康村案例——浙江省宁海县横河镇。
二、地理位置宁海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最大的岛屿——舟山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舟山本岛上唯一的县。
横河镇位于宁海县西北部,距离县城约70公里。
三、历史背景横河镇原为一个以种植桔子和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小镇。
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加上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地农民收入较低,生活条件较差。
四、项目启动在2016年初,宁海县政府启动了“健康宁海”建设工程,其中包括“健康村”建设。
横河镇被选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成为宁海县重点打造的健康村。
五、项目实施1.环境整治横河镇政府投入资金对当地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
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污水处理、道路修缮等方面进行了改善。
政府还采取措施加强农田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
2.健康教育横河镇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定期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当地农民逐渐认识到了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健康知识。
3.医疗服务政府加强了当地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并引进了优秀的医疗团队。
政府还鼓励当地民间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村”建设工作。
4.文化活动为了丰富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政府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戏曲演出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六、项目成效经过几年的建设,横河镇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健康村。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健康意识提高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当地农民逐渐认识到了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会了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健康知识。
据调查显示,当地居民的健康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2.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加强了当地卫生院的建设和管理,并引进了优秀的医疗团队。
生态休闲小镇横河

生态休闲小镇横河作者:感恩向文来源:《源流》2014年第05期横河镇地处罗浮山的北麓,是博罗县最大的山区镇,老区人口占全镇人口的75%。
走进横河,满眼皆绿,空气清新,心旷神怡。
多年前,博罗县委、县政府要求横河镇“不能引进工业污染项目,走绿色发展之路”。
根据这一指示,镇委、镇政府制定了“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战略目标,并且明确提出:宁可发展步子慢一点,也绝不追求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指标。
10多年来,横河镇的党政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不管怎么“换”,“绿水青山,不愁金山银山”的理念没有“换”。
“生态立镇”、“美化横河”的理念,并没有影响横河经济发展的步子,生态红利逐渐变成横河镇发展经济的主动力。
2013年,该镇在全县17个乡镇人均总产值的排名,从倒数第一跃升到第7名。
根据“美化横河”的思路,横河镇委、镇政府把横河定位为罗浮山的后花园、生态休闲小镇、养生福地、4A级旅游景区。
如何将生态旅游建设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是镇委、镇政府领导经常考虑的问题。
两年前,该镇花园村“试水”油菜花种植,当年便大获成功。
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玩拍照,村民种植的蔬果被蜂拥而来的游客一扫而光。
据统计,最高峰时游客达到每日8000人次。
油菜花种植的成功坚定了横河镇建设“品牌村”的设想。
何家田村的梅园,盛开时节一片香国雪海,漫山遍野的梅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而600多亩的枇杷园,去年共收获枇杷6万多斤,仅是卖给慕名而来的游人已供不应求。
此外,横河镇还建设了茶园、桔园等项目。
正是:罗浮山下横河镇,雪梅枇杷次第新。
同时,为了提高接待能力,镇政府积极协助村民申报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争取扶持资金,创造星级农家乐。
据统计,2013年全镇农家乐平均接待旅客18000人次,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横河镇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价格高、销路好的柑橘种植和茶叶种植。
湖镇概况

湖镇始建于唐朝,据说唐皇姑南巡至此,被当地景色所迷,遂于此建一小城,小城三面湖水环绕,故名湖镇。
湖镇位于博罗县中部,S244线(广梅公路)东横跨全镇,镇中心距324国道、广惠高速12公里,东距博罗县城18公里,惠州市区34公里,西面紧临岭南第一山——罗浮山,距广州60公里,深圳86公里。
地处惠州经济发展圈,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的重点工业卫星城。
湖镇自然环境优越,全镇总274平方公里,下辖35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6万人。
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四面高山环绕,中间属冲积平原,平坦开阔,土地肥沃,素有“四山五水一分地”之称,境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沙河环绕全镇。
湖镇地处北纬22°33′、—23°57′、东经113°49′,—115°25′,具有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特征,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714毫米,年均气温22。
C,湖镇镇水资源丰富,辖区有集雨面积1万亩,蓄水量1.2亿立方的显岗水库,镇内有全县最大的沙河贯穿全镇,淡水量全县第一。
电力充足,辖区拥有110KVA、500KVA的变电站3座,实行敞开用电,是我县实行城乡农网改造同网价的试点和最低电价的乡镇之一。
湖镇工业发展迅速,全镇的企业已达到151家,其中已投产的有86家,包括华通电脑、创国五金机械、联合铜铂、宝利得层压板有限公司等,正在筹建的有65家企业。
有两个高档的住宅小区,两个大型的农贸市场,配套的步行街,集生产于娱乐一体。
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旅游业也迅猛发展,其中包括两个投资1.5亿的罗浮山山水渡假村和客家文化村。
目前的湖镇政通人和,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湖镇人深信: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和投资环境的日臻完善,将有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湖镇的建设。
湖镇人将一如既往,以“诚”、“信”和优质服务,热烈欢迎海内外人士前来湖镇投资置业并取得满意效益,共创湖镇美好的明天。
莲塘工业园位于湖镇的莲塘村,在广梅公路边上,交通生活非常便利,距离镇中心区3公里,距离广惠高速博罗县罗浮山出口、罗阳出口约12公里,距离粤湘高速(博罗至深圳段)出入口2公里,距离博罗县城约15分钟的车程。
清水治污溯源头

清水治污溯源头作者:郑秀亮来源:《环境》2016年第01期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上良村,在村子前方的一个小型花园,青草依依,月季、铁树等植物茁壮成长,花园外围用白色木栅栏围起来,配合附近的群山、碧水与小洋楼,宛如置身于欧洲的小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花园底下就是该村的污水处理设施。
据统计,经过一年的努力,2015年惠州市新建成类似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23座,总建成数达到369座。
随着这些设施的投入运行,惠州广大农村河道逐步实现“不黑不臭”,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画卷徐徐展开。
清水治污,构筑水污染防线2015年3月9日,新年刚过不久,惠州市人民政府出台《惠州市“美丽乡村·清水治污”活动实施方案》,一场席卷惠州广大农村的“清水治污”行动拉开帷幕。
“目前惠州还有超过半数行政村和少数乡镇没有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一些建有大型污水处理厂的乡镇,也未实现管网全覆盖。
”惠州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然而配套的治污设施并没有跟上。
特别是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作的缺失,使农村环境不断恶化。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是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开展清水治污活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幸福美丽惠州的重要举措。
”在随后召开的现场会上,惠州市副市长邓庆忠明确提出,各级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化认识,扩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
很快,惠州市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财政局、发改局、环保局等9个部门为成员的市农村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政正职责任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
工作进度缓慢的地区,市政府直接约谈当地相关的官员。
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惠州也深谙此道。
为此,惠州出台了《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惠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市级财政资金补助方案》,市、县、镇按照不同比例分别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费用实施补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河镇简介
横河镇位于广东省博罗县西北部罗浮山东北麓属罗浮山山脉、“珠三角”内边缘山区是罗浮山和南昆山中间的一个重要驿站。
全镇共有19个村(居)委会户籍人口2.8万人辖区总面积240
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平方公里。
横河镇优越的自然、地理、区位环境决定了横河要发展生态旅游业。
首先横河镇有着广袤的土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并且有着纵横的河川汇溪、河、湖、瀑、泉、林、寺、田园、水库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资源最难能可贵的是横河是珠三角地区唯一的一个零工业污染乡镇。
横河镇水资源丰富是广东省一级水源涵养区水中贵族、亚洲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景田百岁山矿泉水厂就坐落于此。
其次横河镇在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范围之内距博罗县30公里惠州市50公里深圳市95公里东莞市65公里广州市40公里。
镇内县道X223南可连接罗浮山、广汕公路、广惠高速北可连接龙门麻榨镇到南昆山;县道X217可
连接广梅公路、博罗中部通道、广惠高速、广汕公路到博罗县城。
每一个出口都可快捷地融入珠三角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最后横河镇除了自己定位发展生态旅游业博罗县和惠州市也都将横河镇定位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横河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纳入罗浮山风景旅游区乃至博罗县旅游规划版图。
而且横河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规划版图之内是“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功能分区。
所以横河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优势。
一、横河镇旅游业发展规划
根据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潜力构建“一核两带四区多点”的旅游产业格局。
(一)一核。
即横河区以镇区为空间核心各个景区分布在四周构成东南西北中的空间结构通过
两条旅游带与各个景区密切联系。
镇区一方面作为旅游服务接待的中心配套发展相关旅游设施另一方面也是作为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乡村生活体验等旅游发展区。
(二)两带。
即自南向北贯穿显岗水库旅游度假区、镇区和横河谷生态度假区突出横河山水、
田园风光特色的山水田园风光旅游带;由西向东贯穿嶂背畲族风情旅游区、镇区和花园客家乡村度假区突出横河民俗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带。
(三)四区。
即显岗水库旅游度假区、横河谷生态度假区、花园客家乡村度假区和嶂背畲族风
情旅游区。
(四)多点。
即显岗水库景区(休闲度假、观光)生态谷景区(山地度假、观光、生态旅游)白马山景区(山地度假、观光、生态旅游、宗教旅游、农业旅游)花园村景区(乡村度假、观光、农业旅游)畲族村景区(乡村度假、观光、农业旅游)嶂背老村景区(民族文化、山地观光、生态旅游)鸡鹅坑书库景区(湖滨度假、生态旅游)芹菜塘景区(宗教旅游、生态旅游)横河区(接待地、美
食购物、休闲度假)何家田(红色旅游、农业旅游)东角村小布坑景区(生态旅游、农业旅游)龙
潭村景区(生态旅游、农业旅游)。
二、横河镇旅游业发展思路
依据横河镇的特点与发展目标对其总体形象定位为:“罗浮后山、横河景区”、“林海香泉、养
生福地”。
(一)罗浮后山、横河景区
罗浮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风景审美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也是以古观、洞天、奇峰、瀑泉、飞云为特色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主兼科普、科研及登山运动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而横河镇也被纳入到整个罗
浮山的旅游规划体系当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功能上担负着“罗浮后山”的作用;同时区域范围内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品质也为横河自身旅游体系的建设和打造提供了前提。
因此不能孤立地将“景区”的范围集中在镇区范围内或者镇域范围内的某一点而是应当在整个横河镇域甚至更广范围内去将横河镇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统筹布局结合镇域外围罗浮山、南昆山旅游开发着力打造和完善横河镇自身的旅游体系和旅游产品同时应避免同罗浮山、南昆山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二)林海香泉、养生福地
林海是横河镇以“山地、林地”为依托的生态基底;香泉是今后着力打造的旅游休闲资源。
香泉的意韵体现在横河镇的休闲农业、饮食文化以及今后的林海香泉意境展现出“山水林泉”的美好景观意象。
集住宿、度假、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区。
旅游区内有丰富多样的温泉露天泡池、室内SPA养生体验、高品位风情酒店、温泉全宴、运动、娱乐、购物等立体的产品体系来实现生态旅游功能。
以生态休闲为核心扩展到包括森林观光休闲、郊野运动休闲、商业休闲等在内的常规旅游休闲度假功能是横河休闲度假区的基础功能也是扩展市场、增加人流量、提升区域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加快促进农村“三变”在旅游业发展中实现惠民利民。
利用横河的生态优势、农业优势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和绿色崛起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普遍惠民的产业让全民参与到横河的生态旅游业建设上来。
(四)尽快建立旅游产业链。
当前主要是旅游公司、旅游服务中心运营起来并结合横河实际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本镇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方式让我镇的乡村旅游尽快建立起来并形成一条集餐饮、住宿、休闲、特色绿色农业、旅游特产、旅游文化等行业于一身的旅游产业链。
(五)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旅游业是我镇的主业因此除了维持正常运行其他财政收入都要用到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景点建设维护上来。
投入到旅游开发上的资金要占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以确保横河的旅游开发早日出成效。
(六)继续引进旅游项目维护好现有的旅游项目。
继续引进心得旅游项目以项目为亮点带动本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构建旅游产业链。
除此之外要维护好现有的旅游项目让现有的旅游项目出效益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信心。
(七)探索科学的客源体系。
我镇现有的客源都是自驾游居多但这部分客源目标不定来了之后在短期内再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在开发设计时要向吸纳不同层次客源的方向思考将附近乡镇工厂的工人都吸收过来以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客源实现我镇旅游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