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班安全活动《我家的食品真新鲜》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次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食品安全教案幼儿园小班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以及安全标志。

2、能仔细观察、分析哪些食品时安全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3、在生活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克制自我,少吃零食。

活动准备1、各种食品包装袋及瓶、罐。

2、霉变及变质的食品若干。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谈话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安全信息呢?在正规超市买的食品外包装上会有生产日期和安全标志,你们明白吗?2、活动展开:观看教学挂图。

(1)观看教学挂图,认识生产日期和安全标记。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的生产日期及安全标志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认。

教师提问:图中的食品包装袋和牛奶瓶上有什么数字和图案?它们有什么用?②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这是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安全标记。

它们能够告诉我们所购买的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可不能够放心食用。

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时安全的,过了保质期就坏掉了,吃了可能会生病。

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没有安全标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

和爸爸妈妈去买食品,能够提醒他们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

如果你不会计算保质期到什么时候,能够问问身边的大人。

(2)观看教学挂图,学习分辨变质食品的正确方法。

①教师出示挂图上其他三幅图片。

教师提问:面包上方有什么,还能吃吗?开封后搁了一段时光的食品怎样才能明白有没有变质呢?牛奶、豆浆能在温室下放很久吗?②请幼儿回答,大家评论。

③教师小结:在吃食物之前,我们要确定食物是不是安全的,能够先用眼睛仔细地观察一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能够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

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精选9篇)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育》篇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正确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的正确方法。

2、理解词:“细嚼慢咽”。

二、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吃东西的时候》,操作卡片《吃东西的时候》三、活动过程:1、讲故事,让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小动物们发生事故的原因。

(1)讲故事的前半段。

(2)请幼儿看操作卡片1、小猫为什么会被鱼刺卡住?2、谁来熊猫医院看病?3、小狗为什么会被小骨头呛着呢?(3)讲故事的后半部分。

2、了解安全进餐的方法,初步学习吃鱼吃蛋黄等的正确方法。

(1)请幼儿看挂图:熊猫医生提醒小猫、小狗在吃东西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怎样吃煮鸡蛋的蛋黄?(2)教师:鱼是我们小朋友喜欢吃的食物,但是它的身上有许多鱼刺,怎样吃鱼就不会被鱼刺卡住呢?四、小结:在吃鱼的时候,要把能看见的鱼刺先取出,然后吃进嘴里,当你感觉还有鱼刺时,要慢慢吐出。

饭和鱼不混在一起吃,便于取出鱼刺。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探究活动,有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仔细观察、记录的方法发现食品袋上的信息,认识食品袋上的防伪条码、保质期、生产日期,以及与身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3、有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的好习惯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带一袋有包装袋的食品。

2、幼儿记录信息表、水彩笔、自制挂历卡3、幼儿掌握一些文字、年月日的表达方式活动过程:一、幼儿自主观察食品袋,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幼儿自主观察食品袋。

师:今天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带了一包食物,但是我们今天不是参加品尝大会,而是参加一次发现之旅,去发现食品包装袋上的秘密。

现在就请你们仔细看看到底包装袋上都有那些秘密?2、提问: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出示大的记录纸,教师将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3、进一步发现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

小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

小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

小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案1活动目标1、使幼儿建立食品安全意识。

2、知道吃绿色食品对身体好。

3、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1、兔子宝宝住院图片,以及各种粮食、蔬菜、水果图片和零食垃圾食品图片若干张。

2、绿色食品(水果、蔬菜、干果)和垃圾食品(火腿肠、方便面等)若干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播放兔子宝宝住院图片)老师认识一位叫兔子宝宝的小朋友,瞧,今天它也来到了我们班。

但是兔子宝宝好像住院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为什么住院了呢?你觉得兔子宝宝怎么了?(幼儿自由发言和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哦,原来是这样啊。

原来昨天兔子宝宝吃了好多好多东西,突然觉得肚子疼了起来。

(继续播放零食等垃圾食品图片)看,兔子宝宝吃了好多零食,还有烧烤还喝了碳酸饮料。

难怪它肚子疼呢。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样的垃圾食品我们能不能吃得那么多?那每天我们应该多吃什么东西?应该少吃什么东西呢?(幼儿思考举手表达观点。

及时鼓励和表扬幼儿。

)2、区分垃圾食品和绿色健康食品小朋友们想一想,每天我们应该多吃什么样的食物?少吃什么样的食物?不吃什么样的食物?(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等。

多吃主食少吃零食和烧烤等东西。

不吃变质的过期的食物。

)播放图片,请幼儿认识营养丰富而且健康的粮食、蔬菜等。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食品,如:烧烤、加工零食、油炸食品等对我们身体的危害3、强化饮食安全中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小朋友们除了辨别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之外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吃饭或吃别的东西前一定记得要洗手,生吃蔬菜水果时一定洗干净了再吃。

另外,家里的剩饭菜一定要加热了以后再吃,变质食物和过期食物不能吃。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健康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我们的身体需要什么”和第六章“食品安全”两部分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标签、了解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安全存放、材料安全)、学习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品标签的基本信息,能识别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食品安全五要点的良好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食品安全五要点,学会识别食品标签。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食品、食品标签、安全标志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各种食品,引导幼儿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等,激发幼儿对食品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买的食品都是安全的吗?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讲解食品安全五要点,让幼儿了解并掌握。

(2)教师展示食品标签,讲解如何识别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食品标签,让幼儿自己识别关键信息。

(2)教师设置情境,让幼儿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2)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安全存放、材料安全2. 食品标签识别: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观察家里的食品标签,记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根据食品安全五要点,列出家里的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2. 答案:(1)生产日期:20年月日;保质期:个月。

(2)注意事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彻底煮熟、安全存放、材料安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食品安全教案(5篇教案一:认识食品安全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第12章2. 内容:认识食品安全,了解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饮食习惯。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重点:掌握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安全图片、食品样本、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食品的特点。

2. 讲解:讲解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如新鲜、无污染、煮熟等。

3. 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食品,体验食品制作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食品安全2. 基本要求:新鲜、无污染、煮熟3. 安全标准:无毒、无害、无过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食品安全海报2. 答案:海报上要包括食品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标准,以及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是否让孩子们充分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和安全措施。

教案二:食品包装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第34章2. 内容:认识食品包装,了解食品包装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食品包装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2. 培养孩子们正确的食品包装使用意识和习惯。

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食品包装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重点:掌握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品包装样本、食品安全宣传册。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食品包装的特点。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6篇

小班食品安全教案6篇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幼儿园小班中开展食品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本教案将提供20个针对幼儿园小班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并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应能够:1.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常见的食品安全知识。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三、教学活动活动1:认识食品安全(适合第一周进行)目标: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颜色的食物。

2.引导幼儿思考食物的来源以及食物如何保持新鲜。

3.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吃干净健康的食物?活动2:食品探索(适合第二周进行)目标:认识常见的食品1.带幼儿参观幼儿园食品库房,展示不同种类的食品。

2.通过观察、闻味、尝味等方式,让幼儿认识不同食品的特点。

3.组织幼儿进行食品分类游戏,将相似的食物放在一起。

活动3: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适合第三周进行)目标:掌握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1.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向幼儿展示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

2.提问幼儿如何避免食品受污染、如何正确使用刀具等。

3.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并解答幼儿的疑惑。

活动4:食品安全小达人(适合第四周进行)目标: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1.将幼儿分为小组,要求他们设计一个饮食卫生海报。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餐前洗手、正确使用筷子等。

3.每个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设计的饮食卫生海报。

活动5:食物安全游戏(适合第五周进行)目标:巩固食品安全知识1.设计一个食品安全游戏,让幼儿通过问答、配对等方式进行。

2.游戏结束后,对幼儿进行奖励,并总结游戏中出现的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和正确答案。

四、评估方法通过观察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参与度以及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采用记录观察表、幼儿作品等方式进行。

五、拓展活动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食品安全规则,并进行签字。

小班安全活动食品安全优质教案(5篇

小班安全活动食品安全优质教案(5篇

小班安全活动食品安全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安全活动》教材第五章——食品安全,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食品标签,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以及探讨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合理饮食,增强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重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食品标签的认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食品,食品标签,计时器。

学具:笔记本,笔,食品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食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些食品是安全的,引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2. 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认识食品标签,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食品样品,让学生分组讨论,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并分享辨别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饮食情况,制定一份合理饮食计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调查家里的食品,辨别其新鲜程度,并制定一份合理饮食计划。

2. 答案:(1)食品新鲜程度的辨别方法:a. 观察食品的颜色、气味、质地等;b. 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c. 注意食品的存储方式和时间。

(2)合理饮食计划:早餐:牛奶、鸡蛋、面包、水果;午餐:米饭、鱼、蔬菜、豆腐;晚餐:面条、瘦肉、蔬菜、豆制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对食品新鲜程度的辨别还需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本教案中,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辨别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6篇(小班食品安全教案)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6篇(小班食品安全教案)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6篇(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下面是收集的食品安全小班教案6篇(小班食品安全教案),以供借鉴。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食品污染的知识,使学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关教育知识。

2、教育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对食品污染和中毒的预防。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

(有腹泻、腹痛、呕吐等)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优良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认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预防食物中毒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优良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4)尽量不吃剩饭菜。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总结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食品安全小班教案2小班安全体验课程——病从口入一、活动名称:病从口入一、活动对象:小班幼儿(3-4岁)三、活动目标1.知道发霉、变质、过期的食品不能吃,会通过颜色、气味、性状辨认发霉、变质、过期的食品;2.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3.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安全活动《我家的食品真新鲜》
小班安全活动《我家的食品真新鲜》
活动领域健康、语言
活动目标
1、初步树立食物的保质概念
2、学习一些食品的保存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有包装的食物、牛奶箱一个、蔬菜和奶制品及肉类的图片、有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我家的食品真新鲜
出示冰箱图片以及各种食物,请几位幼儿扮演妈妈,把蔬菜等食物放到冰箱里。

师幼一起检查,看看哪一位妈妈做得最好。

根据幼儿的摆放情况,复习、巩固幼儿对冰箱的冷冻室和冷藏室的认识。

2、冰箱里的食物可以一直保鲜吗?
食物只要放在冰箱里就一直可以吃吗?
怎样才能知道食物有没有变坏?
3、认识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了解食物的保质概念。

出示牛奶箱上的表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数字,请幼儿观察、思考这些数字表示什么?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手中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教师将幼儿找到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在黑板上。

4、认识生产期和保质期的含义。


2018∕9∕1 生产日期是指食物生产出的日期
45天保质期是指食物从生产到最后可以食用的天数
所有食物都必须在保质期规定的时间内吃,超过保质期的天数就不可以吃了。

5、推算保质期
生产日期加上保质期就是食物最后可以食用的日期。

教师提供一种食物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引导幼儿一起算一算。

幼儿分组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