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结构图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0课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11张)

唐朝进入鼎盛
经济的繁荣
曲辕犁与筒车; 蜀锦冠全国、越窑邢窑、唐三彩闻名世界; 长安国际性大都会
盛 唐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民族交往与交融 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气
象
开放的社会风气 风气开发、兼容并蓄、尚武之风盛行一时
多彩的文学艺术 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 画家:阎立本、吴道子
忽必烈 行汉法 行仁政 不嗜杀
元朝建立 1271年 忽必烈
元朝灭南宋 1276年 文天祥、陆秀夫 抗元
元朝统一全国 1279年
玄奘西
游天竺
西
《大唐
西域记》
唐朝对 外友好
往来
东
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
文化传播到日本
鉴真东渡日本
文化 发达 国力 强盛
对外 政策 开明
交通 便利
开元盛世
承 上 启 下
贞 观 之 治
唐朝建 立618
李李
武
唐
世
则
玄
渊民
天
宗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唐朝灭亡
北宋建立 960年 赵匡胤 结束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
从 李渊
建立唐朝 618年 长安
贞
吸取隋亡教训、勤政任贤;完善三
观 之
唐太宗
“贞观之治”
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完善科举严格考查官吏政绩;减轻
治
人民负担。
到 开
武则天
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元 唐玄 盛宗 世
“开元盛世”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建立:581年 杨坚 长 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结构图示

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隋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_南北重都城:__________新统一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隋朝的繁荣:_______(皇帝)时,出现“___________”盛世局面。
一与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运河大运河时间:_________年开始的开通皇帝:__________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南到_______,全长_______千米。
作用:。
时间:_________唐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_都城:__________唐太宗治国经验:帝王要 ________,大臣要 ________,政府要 _______。
与贞观贞观之治任用贤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治政治: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90年称帝,改国号。
女皇帝肯定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史称她的统治为“”。
武则天任用贤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出现了新的农业工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手工业越州的青瓷“________”,邢州的白瓷“__________”。
(陶瓷业)唐三彩:以____、____、____(颜色)为主。
唐玄宗表现与开元大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世商业从事商业活动的场所:在城市的叫“___”,在乡村的叫“___”或“____”。
七年级下期历史知识点图表

七年级下期历史知识点图表2021年,七年级的下学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我们整理了下表,详细列出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知识点。
时间|知识点|简要描述---|---|---公元前1600年|夏商周三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包括夏、商、周三个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以秦始皇为代表人物公元前202年|汉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公元618年|唐朝|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以玄宗为代表人物公元960年|宋朝|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峰之一,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1279年|元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外族政权,以成吉思汗后裔忽必烈为代表人物1368年|明朝|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以太祖朱元璋为代表人物1644年|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满洲族为主要统治阶层除了掌握各个朝代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之外,七年级学生还应当了解以下知识点:1.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如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等。
同时,亦需对并存于当代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金庸武侠小说)有所了解。
2.世界古代文明世界上许多文明在古代就已经诞生,其中像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文明的知识,七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对世界发展的巨大作用。
3.现代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七年级学生应当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领会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关注社会变革、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国家发展的了解。
总而言之,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七年级学生应当注重将历史知识点与现实联系起来,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了解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培养对国家的热爱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意识。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与北宋 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灭西夏与金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科技名著 明长城和 北京城 小说和戏剧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巩固西北边疆 清朝的疆域 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 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课件(共69张PPT)

东汉-蔡伦
北宋-毕昇
炼丹
沈括《梦溪笔谈》
初一历史思维导图—朝代史 北宋科技 印刷术的发展1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术 毕昇 北宋 木活字印刷术
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印刷术
《金刚经》
初一历史思维导图—朝代史 北宋科技 印刷术的发展2
活字印刷术排版方法
泥活字版
排版方式
活字印刷术先是胶泥刻 字,然后烧制字模,再 是排字固版,最后印刷 拆版,然后又可以再次 排版,依次循环。
理宗赵昀
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之 子赵德昭九世孙。
(1224-1264年)
高宗赵构
孝宗赵昚 (shen)
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
初一历史思维导图—朝代史 赵匡义
北宋—政治
(927-976年)
陈桥兵变 960年
加强中央集权
削实权 制钱谷 收精兵
939—997年
宋徽宗 长安。
1.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3.606年创立 科举制
5.614年,杨广第三 次发兵进攻高句丽.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
衡制度;
2.创立三省六部制,加 强中央集权,提高行 政效率。
影响:隋朝成为疆域辽 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初一历史思维导图—朝代史
618年,李渊 称帝,建立 唐朝,定都 长安。
造船业
造船业世界领先; 世界最早的船坞
都市商贸 海外贸易
大规模的都市; 街市、早市、夜市、草市、市镇的出现
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货币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发展集中的区域 苏州、湖州等
福建、成都平原等
四川、江浙、 海南岛
江西、江南地区 广州、泉州、明州
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思维导图知识点结构图都在一张纸上2018年最新人教版

,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 盛唐气象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 6北宋的政治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8金与南宋的对峙9宋代经济的发展10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元朝的统治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4明朝的统治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 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的政策契丹族与党项族 辽与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与北宋 南宋的偏安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灭西夏与金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元朝的疆域 行省制度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发达的中外交通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科技名著 明长城和 北京城 小说和戏剧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巩固西北边疆 清朝的疆域 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昆曲与京剧艺术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北周建隋朝长安为都, 废除门第,用考试选人才。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隋炀帝:1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全国的统治。
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消极影响: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