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教学设计
练习反馈并
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一.光合作用
原料:水、二氧化碳产物:氧气、有机物
光合作用
条件:光场所:叶绿体
反应式:
二.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教学反思: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节内容应该是两个课时完成,为了本人的需要,对标题进行了修改,修改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只需一个课时完成。

本节课始终紧紧围绕“光合作用”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首先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科学家们的经典实验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然后进一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尤其是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增加了课堂活跃的气氛,也启迪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不断创新。

接着,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表达式,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最后,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具有很强的思维挑战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册第3单元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册第3单元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第1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归纳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技能方面:(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情感态度方面:(1)在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2)认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

2、难点: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1、教法:启发法、演示法、讲授法2、学法: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今天来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得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说起。

【导入新课】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仅为21%左右,而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二、自主学习,认知体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古代,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的增重完全来自于土壤,因此植物增重多少,土壤就减轻多少。

你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吗?【海尔蒙特的否定】海尔蒙特质疑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因此设计了著名的“柳树实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1页“想一想,议一议”分析:1.实验前后柳树苗和土壤的重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海尔蒙特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3.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17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是由于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后来在1773年,普里斯特利又做了一个经典实验。

请同学们观看课本122页,图3-33普里斯特利实验分析:1.该实验装置中玻璃罩有什么作用?2.有几组对照实验?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空气的成分,直到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这一结果。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
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
光照,又互不遮挡。
(√)
2. 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
条件、场所和产物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淀粉等)和氧气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
3. 右图是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
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
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
大棚中这种仪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 物的产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 原料之一,所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 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 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化碳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1.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金鱼藻在光合作用下释放氧气。
2. 如果这个实验在黑暗中进行,是否能看到这一现象? 不能,金鱼藻只有在光下才能够产生氧气。
由此可见,光合作 用的产物除了有机 物外还有氧气
阳光
二氧化碳 水
氧气 有机物
光合作用实质上绿色植物 阳光 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1.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实验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二
将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 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
蜡烛__熄__灭__, 小白鼠__死__去___
植物能够更 新由于蜡烛

将点燃的蜡烛和植物
蜡烛
_一__同___放到பைடு நூலகம்闭的玻璃罩 _没__有__熄__灭___,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植物是地球上生物体中唯一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

光合作用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植物通过它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这个过程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至关重要。

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步骤和许多生化反应。

首先,植物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这些色素位于植物叶子的叶绿体中。

光能的吸收刺激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发生跃迁,产生高能态的电子。

接下来的步骤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它在叶绿体的内膜中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高能态的电子被用来产生能量丰富的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以及还原剂—辅酶NADPH。

这些化合物在植物细胞的其他地方用于产生有机物。

最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分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糖化作用,也是植物生长和生存的关键。

通过这个过程,植物能够利用阳光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在光合糖化作用中,植物将二氧化碳固定成有机分子。

这个过程中,植物使用ATP和NADPH作为能量和电子供应,将二氧化碳还原成葡萄糖。

葡萄糖不仅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还可以用来合成其他有机分子,例如脂肪酸和蛋白质。

除了二氧化碳的固定,光合作用还产生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物,那就是氧气。

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时,氧气被作为副产物释放出来。

这个过程对于维持地球上大气中氧气的浓度至关重要。

氧气在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多种生物体进行呼吸过程所必需的,包括动物和其他生物体。

除了维持生物体的呼吸需求外,氧气还在大气层中形成了一层保护性的臭氧层,起到过滤紫外线辐射的作用。

因此,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对于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对于控制地球上的温室效应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现象,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实质和过程。

2.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实质。

难点: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观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提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如何利用光能的?(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

2.理论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讲解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转化,即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3)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3.实验观察(1)实验一:观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①准备材料:绿色叶片、清水、二氧化碳溶液、小烧杯。

②操作步骤:将绿色叶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清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观察现象:叶片逐渐变为绿色,说明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2)实验二:观察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①准备材料:绿色叶片、清水、澄清石灰水、小烧杯。

②操作步骤:将绿色叶片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清水,置于阳光下照射。

在叶片附近放入澄清石灰水。

③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说明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

4.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结论。

(2)讨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强调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3)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过程。

2.分析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3.查阅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导学案

初中生物《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学习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第一课时【预习新知】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1.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排出________,但是,我们却没有感到缺氧。

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_______,从而维持了大气中______的平衡。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实验一: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不久蜡烛会,小白鼠会_______,因为缺少_________。

实验二:点燃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与一盆植物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____,小白鼠______。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知识点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在盛有金鱼藻的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立刻猛烈地燃烧,说明金鱼藻在_________下产生了____________,该气体是由金鱼藻__________产生的。

2.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_和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_______的过程。

3.光合作用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达标】任务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一、海尔蒙特实验---柳苗生长(书本61页)1.普利斯特利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能够空气。

2.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原理:_________能吸收二氧化碳。

淀粉遇_____变蓝。

实验变量:_________。

实验过程:将甲、乙两装置(如图)放在______一昼夜,然后移到____下数小时。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在碳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和一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而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相互联系,共同参与了地球上碳元素的循环。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吸收后,通过光合色素激发,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驱动二氧化碳的固定和有机物的合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能量需求,还可以用来构建生物体的组织结构。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则被释放到大气中,为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氧气。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化学能的过程。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质(如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将有机物质逐步氧化,最终产生能量。

这个能量可以用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合成新的有机物质、维持细胞分裂和运动等。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碳循环过程。

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而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

这样一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了一个循环:光合作用中固定的二氧化碳被细胞呼吸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再次释放出来,从而完成了碳元素的循环。

碳循环对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起到了调节地球气候的作用。

其次,细胞呼吸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再次固定为有机物质,保持了地球上有机碳的稳定储存。

这样一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共同维持了地球上碳元素的平衡。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在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而细胞呼吸则将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

七年级上册 生物 人教版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七年级上册 生物 人教版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初中生物学科集体备课活页纸由普利斯特利结论,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环节1:师友解惑】3.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根据你的经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做出什么假设?(2)根据问题和假设,你设置的变量是什么?(3)根据教材P123提示和普利斯特利实验,你如何设计实验装置用以控制变量?(4)参照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过程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并小组讨论可行性。

(5)确定实施你的探究计划需要哪些实验器材?(6)根据实验方案实施探究过程。

(7)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环节2:教师点拨】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2.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3.制定计划:师友交流:①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②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③如何设计对照组?实验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4.实施计划:(1)在装置一中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在装置二中放清水。

(2)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

(3)几小时后,各取一二装置中的一片叶子,分别放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然后用清水漂洗。

(4)分别向两片叶片滴加碘液,观察现象。

5.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6.表达和交流:(1)如何控制空气流动?(2)若没有阳光,实验现象是怎样的呢?(3)如果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怎么办?探究任务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环节1:师友解惑】教师出示新课互助提纲,师友先自主学习,再互助交流。

基础知识,友说,师补充。

拓展知识,师引导友探究。

标记疑问所在。

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阅读教材123页--124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演示实验:金鱼藻在光下是否有气泡产生?2.收集气体并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检验该气体,观察现象并分析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1.结合上节课所学,分析整合光合作用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光合作吸收二碳化碳释放氧气课型:新授课时:2
课程标准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普利斯特斯实验以及演示实验一,说明并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通过金鱼藻演示实验,说明氧气光合作用的产物。
3、通过以上学习,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质,认同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评价设计
1、通过对微课学习单的批改,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
2、通过习题的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




教学活动
环节目标
环节评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对微课内容讨论
课前已经让大家对照微课学习单学习了视频呢——普利斯特里的实验,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讨论不会的问题,一会我们进行交流。
1、蜡烛为什么熄灭,小白鼠为什么死亡?
2、蜡烛为什么没有熄灭?植物为什么活着?
3、小白鼠为什么活着?
小结:通过普利斯特里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过渡:由于知识的限制,当时人们并不知道空气的组成成分,现在大家可以大胆推测:被植物更新了的是空气里的什么成分?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二)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1、回顾实验探究的六大步骤,针对刚才的发现,大家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作出什么样的假设?
2、针对我们提出的假设,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呢?翻开课本63页,阅读演示实验一,思考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2)哪个装置有二氧化碳?
(3)怎样检验实验结果?
(4)预测实验现象
先自己思考2分钟后,小组讨论交流。
大家的猜测到底正确与否,我们通过实验共同检验以下吧。
(演示课本实验,从脱色步骤开始)
小组合作讨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观看演示实验
观看实验,思考问题
学生说明答案交流




教学活动
环节目标
环节评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超过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在实验中我们只用到了植物、空气和水,别无他物,因而他断定,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不仅需要二氧化碳,谁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金鱼藻有什么现象?
2、对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管口,有什么现象?
3、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回到演示实验一,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
那么,二氧化碳是不是光合作用唯一的原料呢?如果是,两侧的物质应该是等量的。但是在1804年,瑞典科学家索热尔对光合作用进行了首次的定量分析,他的结果是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和释放的氧气总量要远
注:脱色时间较长,脱色同时,继续讲解下一知识点
(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除此之外,再有没有其他产物的生成呢?我们再通过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
描述:在一个烧杯中装满水,里面放入金鱼藻,将一个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漏斗上方再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观察:
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与修改
(四)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
1、通过以上探究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是光合作用吗?
2、你能家的学习结果。
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
A只在白天
B黑夜无光时
C只在黑夜
D有光时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氧气和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水和二氧化碳

中会考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