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论文
小学地理论文8篇

小学地理论文8篇
1. 世界地理简介
地理是一个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本文简要介绍了地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构成和形状,不同地理特征的分类,以及地球上的大洲和海洋。
2. 我的家乡
本文介绍了我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
还探讨了家乡的自然资源以及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3. 大自然的奇观
地球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
本文列举了其中的一些,包括大峡谷、瀑布、火山等,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 城市和乡村的差异
城市和乡村是地理上重要的概念。
本文比较了城市和乡村在人口密度、建筑风格、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讨论了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
5. 气候与气象
气候和气象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解释了气候和气象的区别,介绍了不同气候类型和气象要素,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6. 动植物的适应能力
动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
本文讨论了动植物的适应机制,并以一些典型的适应案例为例进行说明。
7.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环境的建议。
8. 重要的地理发现
地理学家通过不断的勘探与研究,不断发现新的地理现象和知识。
本文介绍了一些重要的地理发现,包括新的地理特征、地理理论和技术创新等。
以上是我为您准备的八篇小学地理论文的标题和简要内容概述。
每篇论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研究。
希望对您的写作
有所帮助!。
地理论文三篇

地理论文地理论文三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将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地理论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德育渗透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摘要】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的社会市场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
根据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部分初中的地理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初中地理教学实效不如人意。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插入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德育,就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一些思想道德素质知识传递给学生。
【关键词】德育;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和三观树立的关键时期,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才智的培养,却忽视了品德的教育。
所以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还应该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
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浅谈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如何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做好言传身教,从生活中小事做起韩愈《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这句话用现代文来理解就是“教师,是指能够为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并能解答疑难困惑的人”。
而这句话将“传道”放在了第一位,可见“传道”是为师者的首要目标。
古语还有云“为业师易,为人师难”,也能看出对为师者而言,“立德树人”也是最难以实现的一个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做好德育知识的传达首先自己就应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做起。
这就需要我们的初中地理老师能够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显而易见的是,这样持续下去,学生不仅能够在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师的帮助之下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还能够拥有美好的人格,这其实是学生人生中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挖掘地理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初中地理教材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部分,主要认识不同国家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地理小论文六篇_3300字

关于地理小论文六篇_3300字关于地理小论文六篇【一】如何才能学好呢下面我就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首先,应当结合课本中的地图以及有关地图的介绍进行记忆。
记好地图,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可以根据地图进行形象记忆。
以中国地理为例:心中有地图,我们就可以记住自西到东分别是新疆、西藏、青海、四川黑龙江。
要让脑中有个立体图像,便于记忆。
其次,可以借助大的河流来进行记忆。
大江大河的流域都很广,记住它们流经的地方,就可以记住相应的地名。
例如,南美的亚马逊河,横穿了南美洲北部的广大地域,而它的两边就是宽广无边的亚马逊平原。
这样,我们就可以记住亚马逊平原在南美洲南部。
再次,就是把气候普遍相同的地区归为一类,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例如,在高纬度地区的英国、挪威、丹麦、冰岛等地区,气候基本一致干冷、少雨、温度低。
我们可以把丹麦或冰岛作为代表来记纬度较高的国家的气候特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下苦功。
想学好任何知识,不下苦功是不行的,地理也是一样。
以上,只是我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的粗浅的心得体会,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多多指教!关于地理小论文六篇【二】一天下课后,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便找到了她.她二话不说,扶了扶那镶边的眼镜,十分认真地说:那你可要认真地听了.说着又亲切地为我讲解起来.时不时还问问我懂了没有.如果我回答懂了,她就会微笑着点点头;如果我说不太明白,她就会重新为我讲解,直到我懂了为止.后来还弄得她上课时迟到了,还真有点对不起她了,可她却说这只是做老师的职责而以.我很佩服她,佩服她的知识渊博.有时我真怀疑她是不星一个机器人,或是一本电子词典.她有时不看书乜能准确说出今天要学的知识的页码,还能把知识变成压缩饼干给我们吃.嗯,我们翻到51页,今天我们来学世界的气候.说完,就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气派的大字世界的气候,接着就让我们看图.之后她便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解了起来.她从湖南讲到中国,又从中国讲到世界,语言简单却饱含着哲理.Look,她越讲越听着不像了,有时还讲到初二的《物理》上去了.真令晚生佩服!关于地理小论文六篇【三】你就是再大的学问家,也别想知道澳大利亚东北部那个岛的别名,只有我们高二(3)班的人知道它叫小王八岛,因为我们有个如此之神的地理老头儿宋老师,他会告诉我们这样形象的名字。
地理学科小论文400字

地理学科小论文400字
1、服饰与地理:
首先,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
而太阳光照好的新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
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
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
2、饮食与地理:
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
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地理环境有关。
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
初二地理小论文

初二地理小论文引言地理是一门关注地球和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
在初二学习阶段,我们开始接触地理学,并逐渐深入了解各个地理概念和现象。
本论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初二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和作用:地球的结构和运动、气候与气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地球由固态地壳、液态地幔和固态地核组成。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地幔和地核则对地球的运动和地球内部的热量扮演重要角色。
其次,了解地球的运动对于我们理解地理现象非常重要。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此外,地球也有自转运动,这一运动使得地球上的日夜交替。
这些运动对于我们的时间观念和农业生产都有重大影响。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段时间内地理区域的平均天气状况。
了解气候变化和气象现象对于我们预测未来天气、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防止自然灾害等方面至关重要。
了解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洋暖流、地形等。
气象是研究天气状况的一门学科,通过观测和预测气象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我们的日常活动。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行为和措施。
地理学提供了我们理解环境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学习地球的生态系统和地球上的资源分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消耗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影响未来世代满足需求的发展方式。
学习地理可以让我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
结论初二地理学习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气候与气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环境,并为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地理学习,积极参与其中,提高我们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
地理教学论文(10篇)

地理教学论文(10篇)地理教学论文(第一篇: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资料有目的的将学生引入到自我精心设计的环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到达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教师能够提出一个巧妙的地理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也可带给一个解题思路参考资料,将学生引入精彩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自我正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激起学生困惑、惊奇的心理,从而产生用心探究的欲望,用心思考。
如,在学习地球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何交通灯要以红色灯表示禁止、停止,而用绿色灯表示安全通行,以黄色灯表示有危险呢?进而透过学习大气对不一样光谱的散射与折射,从而逐渐解答问题,学习知识。
二、巧用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领土广阔,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超多的名句,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将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名诗、名词相结合,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气候时,用不一样的诗句来描述不一样的季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讲述气候的垂直分异规律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讲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
三、巧用民谣谚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民谣谚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恰当的运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相关系列知识的理解掌握。
如在讲述我国内陆地区气候温差大时,可借用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
在讲述生态平衡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时,可借用谚语一山不容二虎,不仅仅言简意赅,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在讲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时,可引用抢季节、不违农时等谚语。
在讲述草原地区的地理特征时,可利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方马儿跑,让学生理解到草原的壮丽与辽阔。
大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10篇

大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10篇范文1:城市化对农村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城市化过程对农村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查分析了城市化带来的农田面积减少、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
范文2:环境保护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环境保护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旅游业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策略和措施。
范文3:气候变化对地理生态系统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地理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模拟实验和统计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并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
范文4:地理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本论文研究了地理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地理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探讨了跨文化交流对地理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建议。
范文5: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化策略。
范文6: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全球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考察,分析了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范文7:区域发展差异的地理解释本论文研究了区域发展差异的地理解释。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口等因素,探讨了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范文8:地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研究了地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模型模拟,讨论了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范文9: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对策本论文研究了城市交通拥堵及解决对策。
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流量、道路规划等因素,探讨了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交通状况的具体对策。
范文10: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论文研究了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初中地理小论文(最新5篇)

初中地理小论文(最新5篇)高中地理小论文篇一[摘要]新课程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对地理课程的教育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能够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以及工作中,所以学好地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相比于其他版本的地理教材具有浓重的地域气息,也正是这一点对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对鲁教版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做出了一些分析,希望能够对地理教学中所存在一些困惑做出指引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鲁教版;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对于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社会的实践与生活,对人地关系的发展和协调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是贴近真实生活的,还有一些实际的事例,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由于地理所涉及概念性的问题较多,仅仅通过阅读很难进行深入的理解,了解到的只能是浅显的知识,如果遇到相似的问题也很难去正确的判断。
鲁教版的地理教材很重视实践的内容,相比于其他教材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了解地理。
一、鲁教版地理教学资源的含义对于鲁教版地理教学资源的研究能够从了解教材的内容开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高中地理以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也很容易接受这种直观、形象的信息展示。
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从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来看能够分为文字资源、语音资源、视频资源。
文字资源就是文字表达的教材内容,就是地理书,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最广泛、方便实用的教材资源;语音资源包括录音、广播等通过声音能了解到的内容。
还包括视频教学资源,比如,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的地理课程教学课件,课件当中含有图片和视频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思维意识,还包括视频教学资源,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
二、对地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运用针对鲁教版地理教材特征来讲,教学方法的探索应随着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来变化和革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生态文明从自身做起
八年级一班宋策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人类通过获取能源、资源、空间、排放废弃物、享受自然生态的服务来影响自然;另一方面,自然由于能源、资源、空间供给有限、生态环境恶化等,限制了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打破和谐,再到实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
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
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
因为,你与我,都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水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波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坚持低碳生活,关爱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这才是我们每个人最应该做出的贡献!
生态文明从自身做起,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