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_顾自翀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预制构件是现代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然而,在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的设计、材料选用、加工制造、运输安装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质量控制方法。

一、设计阶段中的预制构件质量控制在进行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时,需要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形状、连接方式等进行详细设计,并准确计算出各个部分的尺寸要求。

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方便性和可行性,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和计算。

同时,需要对每个构件进行编号,并将其具体细节信息记录清楚,以便后续生产和安装阶段使用。

二、材料选用与检验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其中,对于钢材来说,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钢板或型钢,并进行理化性能检验;对于混凝土构件来说,应选用优质的水泥和骨料,并进行配合比的确定和强度检验。

三、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预制构件的加工制造环节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焊接、测量等工序,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尺寸精确、形状符合要求。

同时,需要注意防锈处理,避免构件表面出现氧化等问题。

四、运输与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预制构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损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运输前,应对构件进行稳固包装,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搬运。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正确拼装,并使用合适的连接方式,以保证构件之间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五、质量检验与验收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与施工后,还需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工作。

首先要对各个部分进行尺寸偏差与方正度测量,并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其次,还需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弯曲、抗拉、抗压等力学性能检验。

此外,还应对构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验,并根据相关规范对合格与不合格构件进行分类管理。

总结: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预制混凝土结构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浪费并确保质量控制。

本文将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首先体现在设计阶段。

设计团队需要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连接方式等关键参数。

设计图纸应清晰明确地标明每个构件所需的材料规格和加工要求,以确保其制造过程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与生产厂家密切合作,共同解决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和调整。

二、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查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也涉及到原材料的选择与检查。

为了确保构件强度和耐久性,生产厂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优质混凝土原材料,并委托专业实验室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测试。

这包括水泥、砂、骨料以及添加剂等。

在施工过程中,厂家还应抽样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并记录相关数据供后期跟踪和分析。

三、加工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细致入微地进行。

首先,生产厂家应确保加工设备的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其次,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并遵循相应的生产标准。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并特别注意防止模板变形、温度不均匀、震动频率不合理等问题对构件质量产生的影响。

四、运输和安装环节的控制预制混凝土结构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经过运输和安装环节,因此对于这两个环节也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在运输过程中,厂家应选用符合条件的运输车辆或船舶,避免过度震动和振荡对构件的破坏。

同时,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外部碰撞和恶劣气候条件造成损坏。

在安装操作中,工人应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并配备适当的起重设备和辅助工具,确保构件正确、稳固地连接。

五、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而言,现场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质量控制预制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其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预制混凝土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主流选择之一。

然而,预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可靠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材料选择与检查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选用合适的混凝土原材料至关重要。

首先,水泥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优质产品,并通过实验室检测其品质。

其次,骨料应具备均匀粒径、干燥无尘和无盐等特点。

此外,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剂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以确保混凝土性能稳定可靠。

2. 材料检查在使用前,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查非常必要。

例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可能导致骨料过度粉碎或污染,因此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洁。

另外,在水泥运输过程中也需要避免潮湿,以防止其早期水化反应而失去质量。

二、预制构件制作1. 模具设计与制造在预制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重要。

首先,模具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预制构件精度和几何尺寸的一致性。

其次,对于大型或复杂的预制构件,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强结构设计,并确保模具拆卸时不会对构件造成损害。

2. 浇注工艺控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控制工艺参数对于预制构件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应控制适当的浇注温度和湿度,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其次,要合理安排振捣操作,并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

最后,在浇注完毕后适时安排养护期间,并进行必要的温度和湿度监测。

三、验收与检测1. 预制构件表面检查在预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构件表面进行全面检查。

主要是检查是否存在模具残留物、麻面或裂缝等表面缺陷。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并确保不影响整体质量。

2. 压力试验为了确保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压力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在预制构件施工后进行试验,可以评估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结构如果出现问题。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

1构件加 工
预制墙板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要求都很高 , 墙板外 表应
图 1 埋 件 定位 图
光洁平整 , 不得有疏松 、 蜂窝等缺陷。 这要 求预 制构件 的模板 在保证 一定刚度和强度 的基础上 ,既要有较强 的整体稳定
性, 又要 有较高 的表面 平整度 。~般构件模板 多采 用定 型钢
起 重力矩为 主要 指标选择塔式起重机。 每层构件 吊装应顺序 吊装 。
件。 通常 P C墙板的预埋件种类有墙板与墙板、 墙板 与柱和墙 板 与横 梁之 间连接 的连接件 、 安装时调整墙 板上下高度和垂 直度的连接件和 临时固定 的连接件 , 以及设备的预留孔和部 分预埋 的电器线路等部件 。这些连接件 、 留孔和线 路部件 预
预 制墙板 内需要设置许 多连接件 , 这些连接件俗称预埋
制在 1c/ )恒温 7h 恒温时段 温度保 持在 5 ±2C)降 5ch ; ( 5 o ;
温 3 h 降温速度控 制在 l c/ ) ( 0ch 。
2 运输和 吊装
预 制构件运输及 临时堆放 时 , 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外形尺 寸设计钢支架 , 支架要求有一定 的刚度 , 保证构件 运输 、 堆放 时不变形 , 防止储 藏过程 中构件 的损坏 , 为 构件 与钢 支架接 触点应设置枕 木。 现场 吊装时 ,应综合考虑预制构件重量及 吊运距离 , 以
都 要求在预 制墙板 中精确定位。
【 作者简介 1 自舯(90 )男 , , 目总工 , 师。联 顾 18一 , 本科 项 工程
系地址 : 上海市大渡河路 80号一楼 (0 07 。 5 2 0 3 )
预制构件 吊装需要配置专 用的起 吊工具 , 目前应用于预 制装配施 工吊装 的工具形式众 多, 中“ 其 吊点可调式横 吊梁 ”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一、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而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精度对整体建筑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具有极高的要求,本文将从设计阶段、加工阶段以及安装阶段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二、设计阶段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1. 精确量取与准确定位在设计阶段,在进行预制构件制作前,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详细测量并准确记录。

这包括基层墙体的尺寸、地板平面的标高等数据信息,并依此来定位和设计各个预制构件以实现尺寸匹配和精确安装。

2. 设计考虑接口间隙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考虑不同预制构件之间的接口间隙。

因为这些间隙直接影响到最后整体拼装效果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合理安排预制构件的尺寸,确保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因为间隙过大或过小导致装配失败。

三、加工阶段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1. 精确度控制在加工环节中,通过使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精准的工艺流程,可以有效保证预制构件的准确尺寸。

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切割和铣削等操作,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确保构件尺寸无误差。

2. 检验与筛选加工完成后,需要对每个预制构件进行质量检验和筛选。

这包括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尺寸、表面平整度以及连接孔位的位置误差等指标。

只有通过检验合格的构件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

四、安装阶段中的预制构件精度控制1. 规范化施工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在定位、固定以及接口衔接等方面做到精确可靠。

2. 加强监控和调整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应加强对预制构件的监控和调整。

定期检查构件的水平和垂直度,以确保构件安装的精度和稳定性。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完整和牢固。

3. 施工质量验收完成预制构件安装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验收。

这包括对于每个预制构件进行尺寸、水平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检查。

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法摘要:结合当前建筑行业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情况,从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出发,论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希望对于今后推广应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制式,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特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在传统模式下建筑业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后的生产方式带来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建筑工业则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则是通过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要构建,并经过相关工艺措施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也是建筑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

本文结合自身的工程实践经验,重点分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特点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特点第一,具有固定的生产设备及成型模具,能够实现重复使用的要求,满足节能要求;第二,实现工业化制作,具有较高的精度,质量过程控制水平高;第三,在开展现场的装配和连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涉及到的模板和现浇混凝土工序较少,全方位重视构建良好的施工环境,杜绝施工材料的浪费;第四,具有较快的建造速度,不太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涉及到劳力较少;第五,机械化程度比较高,质量控制从分散化特点转为集中式控制。

2.2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方面的不同第一,不同的作业环境,特别是涉及到相应的预制构件的安装和连接等内容;第二,不同的施工场地,一定要结合实际来设置足够大面积的场地,有效进行相应的预制构件的堆放工作;第三,不同的管理范围,不仅是涉及到管理施工现场的内容,还主要包括相关的管理构件的制作内容,具体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工程中构件验收、计划协调等方面的内容;第四,不同的施工计划内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许多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建筑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保证建筑质量。

然而,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一、原材料选择与检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所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膨胀剂等。

首先,在选择原材料时,应根据项目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搭配,并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

其次,在原材料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试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二、生产工艺控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生产工艺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首先,需要确定适宜的模板及支撑系统,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合理性。

其次,混凝土的配比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在搅拌、浇筑、振捣等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品质。

三、施工现场管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需要对施工团队进行全面培训,并制定完善的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个人员的责任和任务。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监督与检查,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同时,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和处理。

四、质量检验与验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

首先,要对已完成的构件进行尺寸和线形精度的检测,并对外观质量进行评估。

其次,还需对焊缝、连接件、防水层等部位进行必要的试验检测。

最后,在全部检测项目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文件。

五、隐蔽工程验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隐蔽工程验收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预埋件、钢筋接头等关键部位进行验收,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整理。

同时,要加强与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隐蔽工程有序进行,并及时消除施工缺陷。

六、施工质量追踪与评估为了持续改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质量,需要进行施工质量追踪与评估。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构件精度控制与优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构件精度控制与优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构件精度控制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中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等环节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对构件精度控制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件精度控制的基本原则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精度控制是确保构件质量和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基本保障。

它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1. 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明确构件尺寸、偏差要求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得以合理进行。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针对具体项目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明确每个步骤的施工要求和关键控制点,为构件精度的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3.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前技术交底、定期检查、抽查等措施,确保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构件精度优化的方法与技术1. 优化制造工艺通过优化构件制造工艺,采用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构件加工精度。

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进行补偿和调整,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制造精度。

2. 提高运输保管水平装配式建筑中大规模使用预制构件,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容易受到挤压、碰撞等因素影响导致尺寸变形。

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包装方式和组织运输顺序,以减少尺寸变形可能性。

3. 确保安装质量安装是影响构件精度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通过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构件精度控制的意识和技能,合理选择安装工具和辅助设备,可以有效避免安装误差,并确保构件安装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精度控制与优化的意义1. 提高建筑质量施工中的构件精度控制与优化能够降低施工误差,提高构件和整体结构的质量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顾自翀(1980-),男,本科,项目总工,工程师。

联系地址:上海市大渡河路850号一楼(200037)。

【收稿日期】2010-05-24BUILDING CONSTRUCTION
建筑施工
第32卷第7期Vo1.32No.
7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

顾自翀
(上海市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200062)
【摘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工厂化生产新技术,按照施工步骤可以划分为:构件加工-运输和吊装-调节和固定-与现浇混凝土浇筑连接。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其关键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复合保温外墙板节点构造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001(2010)07-0655-02
Construction Precision Control ove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近年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住宅工程中的不断应用,相应的施工技术也不断日趋完善。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将外墙板、楼梯等构件工厂化预制生产,运输至现场组装,而主体受力结构梁、剪力墙、柱采用现浇形式。

在所有预制墙板的板片上都有预留钢筋,通过该预留钢筋和建筑的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浇铸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安全牢固。

因此连接节点及安装精度的控制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和保证。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步骤可以划分为:构件加工→运输和吊装→调节和固定→与现浇混凝土浇筑连接。

1构件加工
预制墙板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要求都很高,墙板外表应光洁平整,不得有疏松、蜂窝等缺陷。

这要求预制构件的模板在保证一定刚度和强度的基础上,既要有较强的整体稳定性,又要有较高的表面平整度。

一般构件模板多采用定型钢模板。

部分模具考虑一模多用时,将模具外包尺寸,如长度、宽度等设计成可调节形式。

但通常只是在两种构件外形相同,而长度或宽度不同时,为节约模具数量而采用的。

墙板模板的配置采用平躺结构,可以使墙板正面和侧面全部与模板密贴成型,使墙板外露面能够做到平整光滑。

预制墙板内需要设置许多连接件,这些连接件俗称预埋件。

通常PC 墙板的预埋件种类有墙板与墙板、墙板与柱和墙板与横梁之间连接的连接件、安装时调整墙板上下高度和垂直度的连接件和临时固定的连接件,以及设备的预留孔和部分预埋的电器线路等部件。

这些连接件、预留孔和线路部件都要求在预制墙板中精确定位。

一般对于预埋件和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的固定定位可以采用在模板上打孔采用螺栓在构件外部精确定位的方法,混凝土成型后拆去埋件的固定螺栓;预埋件和模板面没有直接接触的,预埋件的固定采用定位架的方式定位,即在模件的相应位置上方,另外制作配备架空的定位架,埋件也是打孔采用螺栓精确定位在定位架上。

图1埋件定位图
混凝土浇筑振捣应细致,不能漏振,浇筑前应对模具、支架、已安装的钢筋和埋件做检查。

预制构件采用低温蒸汽养护。

蒸养按照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进行。

静停2h ;升温2~3h (升温速度控制在15℃/h );恒温7h (恒温时段温度保持在55±2℃);降温3h (降温速度控制在10℃/h )。

2运输和吊装
预制构件运输及临时堆放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外形尺
寸设计钢支架,支架要求有一定的刚度,保证构件运输、堆放时不变形,为防止储藏过程中构件的损坏,构件与钢支架接触点应设置枕木。

现场吊装时,应综合考虑预制构件重量及吊运距离,以起重力矩为主要指标选择塔式起重机。

每层构件吊装应顺序吊装。

预制构件吊装需要配置专用的起吊工具,目前应用于预制装配施工吊装的工具形式众多,其中“吊点可调式横吊梁”
655·
第7期7/2010
顾自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
比较新颖和实用,目前已在多个工程中推广使用,该起吊工
具可以根据不同的起吊构件对吊点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塔吊
吊钩和预制构件重心竖向一致。

可以有效避免防止吊装过
程中预制板块倾斜,方便预制构件就位。

图2吊点可调式横吊梁
图3吊装形式
吊点一般采用在预制板内预埋吊钩(环)、鬼抓、接驳器等型式,钢丝绳应根据每次起吊最重的构件选取。

3调节和固定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各板块安装的精度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传统现场施工的低精度主体结构与高精度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之间的连接靠简单的焊接、螺栓固定是达不到精度要求的。

在预制墙板吊装后,要对预制构件水平、进出、垂直度等进行精细的调节,才能保证构件拼装后的立面平整度,尤其是针对面砖饰面墙板、复合保温外墙板等外立面无抹灰的预制构件。

经过不断摸索和改进,调节器具由最初的撬棒、千斤顶等简易工具改进为竖向固定调节角铁与斜向撑杆相结合的调节装置,该装置既能起到构件调节作用,还能将构件牢靠固定,但是该调节装置操作繁琐,调节精度低,现已逐渐淘汰,目前比较理想的高精度调节和固定装置,由三个方向的调节设备和一系列的预埋件组合而成,调节设备包括标高控制螺栓、水平调节螺杆以及斜向调节螺杆(图4)。

通过在预制构件两侧底部各设置1道标高控制螺杆和可调节水平拉杆。

调节螺杆高度可以控制预制构件标高,旋转水平拉杆,可以对预制构件底部形成推拉作用,起到板块进出调节的作用。

在预制构件两侧中部各设置1道可调节斜拉杆,拉杆后端均牢靠固定在结构楼板上。

旋转斜向拉杆件,可以对预制构件顶部形成推拉作用,起到板块垂直度调节的作用。

高精度组合调节装置可以实现三个方向的高精度调节,
图4高精度调节固定装置示意
调节的精度都是通过螺纹控制,操作方便,有利于工人现场操作;调节设备的加工成本低,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图5)。

图5高精度组合调节装置
4与现浇混凝土浇筑连接
一般预制外墙构件调节、固定后,进行现浇结构模板的支设及钢筋绑扎工作,钢筋绑扎期间,要将所有预制墙板的板片上都有预留钢筋或预埋接驳器接长的钢筋锚入现浇主体结构,一般情况下锚入长度要满足抗震锚固长度要求。

为了减小在现浇结构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混凝土侧压力等不利因素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影响,避免构件产生位移和变形。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适当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若采用固定泵浇筑时,预制构件固定杆件应避开固定泵泵管支撑系统,浇筑混凝土期间应并派专人监测。

5结语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绿色施工”、“节能环保”;产业化流水预制构件工业化程度高;成型模具和生产设备一次性投入后可重复使用,耗材少,节约资源和费用;现场装配、连接可避免或减轻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预制装配工艺的运用,使劳动力资源投入相对减少;机械化程度有明显提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得到有效缓解;预制构件外装饰工厂化制作,提高外贴饰面层的粘合效果,建筑物外立面可以减少湿作业,不采用外脚手,不产生落地灰,扬尘可得到有效抑制.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成本方面比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形式略高,在结构阶段施工进度比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形式略慢,每层约滞后工期1~2个工作日,但在装饰阶段,由于建筑外立面湿作业的减少,工程总体施工周期略有缩短。

·6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