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技术的研究
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预测电流控制方法研究

( e igJ o n nvri ,B on 0 0 4,C i ) B in i t g U i sy e'g 10 4 j ao e t i hn a
‘
Ab t a t T i a e s b ih s mah mai d l o h e — h s o tg o r e g d i v re n wi d p w r g n r — sr c : h s p p r e t l e t e t mo e f t r e p a e v l e s u c r n e t r i n o e e e a a s c a i t n T e n e e i o t l d y h meh d f p e i t e u rn c n r l n tt t o p a e o r i ae .n h i . i v r r s n r l b t e o h t c oe t o o r d ci c re t o to i sai w — h s c o dn ts I t e v c meh d,h c re t d f r n e o h s c c e i r n fr d t ot g in l a n u f S P M , O a o fr e t e t o t e u r n i e e c f t i y l s t s me o v l e sg a s i p t o V W f a o a S st oc h c re t o e tc c e fl w t e ta k o e e e c . e u t t e i v r r h s t e f au e f f s d n mi e p n e, u n fn x y l ol h r c f rf r n e As a r s l,h n et a h e tr s o a t y a c r s o s o e h g o r fc o , n sa l u p t v l g . e i lt n n x e i n a e u t h w a e me h d s v l i h p we a tr a d tb e o t u o t e T s a h mu ai a d e p r o me tl r s ls o t t t t o i a i s h h d a d fail。 n e sb e Ke wo d :n e e s y r s i v r r ;wid p we e e ain;p e i t e c re tc n r l p c e tr p le wi t d lt n t n o r g n rt o r d ci u n o t ;s a e v co u s d h mo u a i v o o
并网逆变器定时滞环电流控制纹波抑制技术

U S h e n g
( T a i z h o u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 T a i z h o u 2 2 5 3 0 0, C h i n a )
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入网电流通用控制

o tr o to sa ay e . es l o o ltd i ATL ue—c n rli n lz d Th i a n i c mpee n M mu t i s AB/ i h k i ic o rfco P )i a d d Smu n , nwh h p we at r( F s d e
个重要的研究方 向。I E t 2 — 0 0标准 要求 逆变器 E ESd9 9 2 0
和 L L滤波器滤波后 , C 向电网馈入与电网电压同频 同相的 正弦波电流。
图l 所示为带 L L滤 波器 的单相光伏并 网逆变器系 C 统 结 构 图。 图 中 O 、0 、Q 、Q 为 IB l 2 3 4 G T开 关 管,L 、 l
低 的应 用场合。19 年 M. ng n和 J vnsn首次提 95 L dr i e . es S o
出用三 阶 L L滤波器 替换传统 L滤波器 的使 用 。在低 C 频段时 L L滤波器可 以被看成是 L L + 2的单 电感滤 波 C = IL
器 , 高频 时 L L滤波器相 比于 L滤波器更 具有 良好 的 在 C 高频衰减特性 ,因此被广 泛用于大功率 、低开关频率的并
.
p pe ,t or pulr c r tae i ub e oo o r lofc pa iorc re nne —l p a nd c r nt a r he m epo a ontolsr tg w t ado l —l p c nto a ct u nti y h r oo nd g ure
1 带L L C 滤波器 的逆变器结构分析
图2 。 i 双闭环控 制策略框 图 和i
太 阳能 电池 阵列将太 阳能转换 成 直流输 出,经过 最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与研究

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与研究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各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一种解决未来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的主要方式。
本文介绍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电流控制技术。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电流控制引言鉴于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随着光伏发电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光伏发电并网规模愈来愈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也带来了愈来愈多的挑战。
并网逆变器是光伏阵列与电网进行电能交互的关键部分,负责将光伏板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符合相关并网要求的交流电并入电网,与电力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稳定灵活的互联。
本文基于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分析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电流控制技术。
1、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逆变器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决定着整个并网系统的工作性能。
根据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转换级数可将光伏并网逆变器分为单级式及两级式。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是指将光伏阵列的输出直接通过光伏并网逆变器完成功率直一交的转换,并且由并网逆变器本身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但单级式对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大小要求较高。
并网逆变器只有满足一定的启动电压才能正常工作,一般通过多块太阳能电池板串联以满足光伏并网逆变器启动工作的直流母线电压要求。
两级式是在光伏逆变器前增加了一个DC/DC升压环节,用于解决单级式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大小不满足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幅值要求的问题。
且一般是采用Boost升压电路,其最关键的是可以在完成升压的同时通过阻抗匹配的原理实现MPPT功能。
光伏并网主要由光伏阵列、Boost升压模块、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控制器、锁相环和滤波环节组成。
系统工作原理:太阳能经过光伏阵列转换为直流电压,Boost升压模块将直流电压调节到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幅值要求,从而使逆变器输出的电流满足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要求,即将有功电流注入电网。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研究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研究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与此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问题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系统结构、控制原理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太阳能光伏阵列、逆变器和并网装置等。
而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对并网电流的精确控制。
在并网运行过程中,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要与电网保持稳定的同步,并且要满足电网的功率需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控制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电流控制层和保护控制层。
电流控制层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实现对并网电流的控制。
保护控制层则负责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这两个控制层相互配合,确保了系统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
MPC算法能够根据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另外,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采用PID控制器。
PID 控制器通过不断调整输出信号来追踪并网电流的变化,使得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外部的变化,并维持稳定的功率输出。
除此之外,还有基于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为并网电流控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流控制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首先是电网对并网电流的要求。
电网要求并网电流具有一定的功率因数,即要满足无功功率的要求。
因此,在并网电流控制中要考虑到这一点,确保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功率因数满足电网的要求。
其次是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对其控制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并网电流的控制效果。
单相并网逆变器的定频滞环电流控制

r n a eo m s i rv d a d t e c n r la c r c s i r v d A a t r b i i g s lt n mo e y Mal b t e smua in r — e tw v fr i mp o e , n h o t c u a y i mp o e . tl s, e ul n i ai d l t , h i lt e o d mu o b a o
使 输 出 电流 与 电 网 电压 同 频 同 相 , 电 网 输 出 高质 量 的 电 能 。 向
关键词 : 单相 并网逆变器 ; 定频 滞环 控制 ; 最小二 乘算法
中 图 分 类 号 :M 6 T 4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89 20 )7— 0 7— 3 10 8 2 (0 8 0 07 0
光伏发电 、 燃料 电池 等分 布式 电源系统 被认 为是将来 最有 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价值 的 电能来 源 0 , 要将 它们 输 出 的直流 J 电能输入 到 2 0V交流 电网中 , 2 需要一个与 电网连接的接 口 , 即
并 网逆 变 器 来 实现 。
流误差进行控 制 , 现定 频滞 环 电 流跟 踪 。最 后 , 用 Mal 实 利 tb a 进行 建模 , 仿真结果 证明 了该方法在实现开关频 率恒定 的 同时 , 可使 输出 电流准 确 、 速地 跟踪 电网电压 , 电网 电压 同频 同 迅 与
( ol eo f mao nier g Xaga ie i , i ga 1 5 C ia C lg fI o t nE gnei , intnUnvr t Xa t 4 1 , hn ) e nr i n sy n n 10
Abs r t A e c nsa 一 q nc se e i re tc nto eh d f rsnge p s rd— o n ced iv re sp o s d. s d o tac : n w o tnt ̄e ue yhy tr sscu r n o r lm t o o i l ha e g i c n e t n e t ri r po e Ba e n s mpln h a tc c e o ure te o ,t r n fne tc ce o u e te o y la ts a e l o ihm s e tma e ,a d t e ne t a i g t e l s y l fc r n r r he te d o x y l fc r n r rb e s —qu r sag rt i si t d n h x c ce o u e te rrt r c ee e c re s c ntol d. e y l fc r n ro o ta k r fr n e cu nti o r le Th n,s th n  ̄e u nc sc re td t a g tv u t u p r wic i g q e y i o ce o tr e a e,he o t utcu — l
三相光伏并网电流型PWM逆变器的研究

:= l
1 W 实验装 置 。通过 仿 真 分析 和 实验 验 证表 明 , 方 法 不仅 实现 了逆 变 器 网侧 电流 正 弦化 并 与 网侧 k 该
套基 于 T I公 司 T 3 0 F 4 7 的 D P控 制 系 统 实 验 装 MS 2 L 2 0 A S 置 , 真 实验结果 证 明了理论分 析 的正确性 。 仿
P werSu py Te h ol y an t pia in o p l c n og d I Ap l t s c o
三相光伏并 网电流型 P WM 逆变器 的研究
周 东 ,林 平 ,李 玉玲
( 江 大 学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0 2 ) 浙 10 7
电 压 同 相 位 , 且 实 现 了 直 流 侧 电压 宽 范 围调 节 , 高 了 系统 动 态 性 能 , 适 合 于 光 伏 并 网 。 而 提 更 关 键 词 :光 伏 并 网 ; 电 流 型 P WM 逆 变 器 ;S WM 调 制 ;单 位 功 率 因 数 P
中 图 分 类 号 :T 1 . M9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K y wo d e r s:p oo o ti r c n e td;c r n o re P M n e e ;S W M d lt n;u i o e a tr h tvl c gi a d— o n ce u r tsuc W e iv r r P t mo u ai o n t p w r fco y
(h ol e o l tclE g er g Z e ag U i ri ,H n zo 10 7, hn ) T e C l g fEe hu 30 2 C ia e ci n i i e t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

目录分析
在控制技术方面,该书首先介绍了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的分类,包括间接电流控制和直接电流控 制。其中,间接电流控制又分为基于稳态模型的控制和基于动态模型的控制,直接电流控制则分 为基于PWM的控制和基于SPWM的控制。在此基础上,该书详细阐述了各种控制技术的原理、实现 方法以及优缺点。
该书还介绍了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方法,包括滤波器的设计、功率开关的选择、控制电路的 实现等。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控制
逆变
通过
并网
系统
lcl
输出
并网
技术
控制 技术电能Biblioteka 逆变策略实现
实验
研究
应用
光伏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旨在揭示其控制策略和相关实现方法。LCL型并 网逆变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在光伏发电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控制技术 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LCL型并网逆变器的作用是将光伏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并 输送到电网中。其控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以满足电网的需求,同 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本书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提出了一 种基于间接电流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实 现对电流的间接控制。本书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滤波器优化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旨 在减小系统谐波含量,提高电能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表清单
图 2.1 两级式并网发电系统.................................................................................................................6 图 2.2 单级式并网发电系统.................................................................................................................6 图 2.3 单相全桥并网逆变器.................................................................................................................7 图 2.4 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方法及逆变桥输出波形 .........................................................................7 图 2.5 单电感滤波并网逆变器.............................................................................................................8 图 2.6 LC 滤波并网逆变器 ...................................................................................................................8 图 2.7 LCL 滤波并网逆变器 .................................................................................................................9 图 2.8 L 和 LCL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9 图 2.9 单电感滤波并网逆变器滤波电感电流波形 ...........................................................................11 图 2.10 单电感滤波并网逆变器滤波电感电流的谐波分布 .............................................................11 图 3.1 LCL 滤波并网逆变器电路 .......................................................................................................13 图 3.2 LCL 滤波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 ...............................................................................................14 图 3.3 入网电流反馈控制框图...........................................................................................................14 图 3.4 入网电流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伯德图 .......................................................................................14 图 3.5 入网电流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根轨迹 .......................................................................................15 图 3.6 LCL 滤波并网逆变器串联阻尼电阻的电路图 ......................................................................15 图 3.7 添加阻尼电阻后入网电流反馈控制框图 ...............................................................................16 图 3.8 带阻尼电阻和不带阻尼电阻时 LCL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16 图 3.9 添加阻尼电阻后入网电流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根轨迹 ...........................................................16 图 3.10 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控制结构框图 .....................................................................................17 图 3.11 分裂电容法电容中间电流反馈控制结构框图 .....................................................................18 图 3.12 入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框图 .........................................................................18 图 3.13 分裂电容法电流控制输出量闭环系统幅频特性曲线 .........................................................19 图 3.14 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控制输出量系统和入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幅频特 性曲线 ..................................................................................................................................................20 图 3.15 电容电流内环控制框图.........................................................................................................21 图 3.16 幅频特性曲线.........................................................................................................................21 图 3.17 入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控制等效结构框图 .................................................................22 图 3.18 典型Ⅱ型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中频宽 .....................................................................23 图 3.19 加入电网电压前馈后,电流双闭环控制等效结构框图 .....................................................24 图 4.1 并网逆变器仿真模型...............................................................................................................25 图 4.2 单电感滤波并网逆变器仿真波形 ...........................................................................................26 图 4.3 LC 滤波并网逆变器仿真波形..................................................................................................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技术的研究 姓名:徐志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指导教师:谢少军 200902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并网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单相全桥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 对并网电流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滤波器有 L、LC 和 LCL 三种形式,通过对这三种滤波器的滤波性能进 行对比发现,LCL 滤波器高次谐波衰减效果显著,即使在低开关频率和较小的电感情况下也能 满足电流谐波衰减要求。本文采用了 LCL 滤波器作为输出滤波器,并根据技术指标设计了滤波 器参数。 LCL 滤波器在谐振频率处存在幅值尖峰,对并网电流控制策略要求较高,采用典型的入网 电流直接闭环控制的并网逆变系统是不稳定的。为了抑制谐振尖峰,改善系统稳定性,必须增 加系统阻尼,LCL 滤波并网逆变器的谐振阻尼控制策略可分为无源阻尼方案和有源阻尼方案。 无源阻尼方案简单易于实现,但是,它增加了功耗,降低了滤波器的高次谐波衰减程度,而且 系统稳定性较差。论文从系统稳定性、谐振抑制效果和入网电流相位控制三方面对逆变器输出 电流反馈控制、分裂电容法电流控制与入网电流和电容电流双闭环控制这三种有源阻尼方法进 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了各种控制策略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具有谐 振抑制能力强,入网电流相位直接可控的优点,且系统稳定性也较好。文中对电流双闭环方案 的谐振抑制原理和系统稳定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闭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外特性的 改善措施。 为了验证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行了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最后采用入网电流和电 容电流双闭环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谐振尖峰,实现高 功率因数并网,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 关键词: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控制,LCL 滤波器,电变器电流控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