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精选3篇)

合集下载

《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10篇)

《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10篇)

《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10篇)《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优选10篇)《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怎么写?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精选篇1)读罢《红楼梦》,虽然感慨结局之悲,但更加欣赏于其中之美。

红楼之美,美在凄美的爱情。

黛玉,曾是湖畔中一朵孤傲的白莲,淡然高洁;曾是夕阳下一抹淡淡的红霞,嫣然而逝。

她的美丽虽然短暂,却让人不可企及。

两人初见便作相识之人,两人相处便心意相通,她也会在心中许下美好的愿景,惦念的情思,还有那"金玉良缘"一说,让她失去了笑靥,终日以泪洗面,可终究是曲终人散。

大婚当日,红盖头下的不是她,红烛下的宝玉,也是精神恍惚。

此时,在潇湘馆中,是一片凄凉,她将诗稿化做灰烬,含恨而终,黛玉短暂一生,恍若如梦。

或许,贾府的荣华富贵,你只是匆匆过客;或许,这封建社会,你并不属于这里。

你用毕生眼泪,还尽前世情债,可这爱情,却像是散落的花雨,随风而逝,不留痕迹......红楼之美,美在青春的单纯。

相比之下,大观园更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封建制度的枷锁,少男少女们有了青春的活力。

芍药茵中,史湘云醉卧,以帕为枕,以花为被,那红润的脸庞,挂着笑意,风吹过,更添了几分浪漫;海棠诗社,风庭月榭,帘杏溪桃,她们吟诗作对,以诗寄情;沁芳桥旁,桃花树下,宝黛共读《西厢记》,两人彼此欣赏,互为知己,亦都向往美好与爱情,亦都无视封建之约束。

还有善解人意的袭人,敢于反抗的晴雯,冰清玉洁的妙玉.......她们不懂社会的黑暗,不懂封建的落后,她们憧憬与希望一切美好的事物。

可最终,贾府逃不过败落的命运,只留下白茫茫雪地,无一丝痕迹。

红楼之美,也在这悲剧中消逝而去......《红楼梦》读后感心得600字(精选篇2)《红楼梦》,乃是一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文学著作。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通用1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通用1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红楼梦》读后感600字(通用1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1“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句林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世人所传唱,而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在暗示着《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悲惨结局与它所蕴含着的对清代封建社会的无耐与叹息。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这本《红楼梦》,它讲述了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起落兴衰为主线,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为辅线见证的大型悲剧故事。

“只不过是讲人性和对封建社会不满的故事罢了。

”初读时,我这样想,再读时随着认知的加深,我逐渐认识到了故事的内涵。

你看贾宝玉虽然天性不羁,但才华横溢,又独得贾母宠爱,因此备受关心,象征着自幼受宠的富家公子哥;薛宝钗落落大方,才貌双全,与大家相处融洽,象征着大家闺秀;林黛玉饱读诗书,却自幼无母,寄人篱下是个典型的悲剧式人物,自然象征着悲惨一生的人;凤姐王熙凤心狠手辣、见风使舵,荣于聪明,亡于聪明,则象征着那些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狡猾人等;而袭人、晴雯、司棋等丫头、佣人们地位卑微,纵使有能力、有才能,与主人相处融洽也无法摆脱命运,象征着底层人民。

综上所述,我认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像一个浓缩版的小社会,里面人物勾心斗角、嬉笑玩闹则是作者曹雪芹揭露的晚清的黑暗封建社会丑恶面,将一群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和贾宝玉一起生活的情景描写出来则是在体现出一部份光明面的同时,表现作者对少年美好生活的追忆与怀念。

最终,我认为《红楼梦》的文学和历史价值都极高,发展出一门独立的学派“红学”是必然的。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2《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于家境富裕的家庭,而晚年生活却在穷困潦倒中度过。

于是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写下了不朽名著《红楼梦》。

《红楼梦》个人优秀读后感600字(7篇)

《红楼梦》个人优秀读后感600字(7篇)

《红楼梦》个人优秀读后感600字(7篇)《红楼梦》个人优秀读后感600字篇1读《红楼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人物世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些感动我们的人物,我们耳熟能详的贾宝玉,林黛玉,薜宝钗,王熙凤乃至刘姥姥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再读《红楼梦》,一些其他的人物又让我产生不同的感觉,一种新的东西也在这些人物中散发出来!《红楼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人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脂寓兼具宝钗,黛玉之类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个人就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女人------秦可卿,秦可卿凭借自己的美丽荣登上了蓉大奶奶的宝座,她蓉大奶奶的地位与她的娘家的家世不相称,她的家里老父弱弟,无钱无势,而贾府却是京都八公之一.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且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的眼睛,因此她的地位并不像凤姐莲二的奶奶的位置那么可靠,她的花容月貌虽然为她增色,让她荣登宝座,但却不能保证她不受歧视,然而秦可卿到了贾府后获得的不是欺负和歧视,反而成为贾母的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这是由于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她不仅秉花容,而且会行事儿这点就印证了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也即一个社会的环境中会行事,会看眼色是一个多大能耐,此时我也不得想到了林黛玉和薜宝钗,为什么后来会有这样的爱情悲剧,在会芳园中赏梅,宝玉想睡中午觉,贾母就让小厮好生哄着去玩一回,秦氏忙主动接过这一差使,为的是博取贾母的欢心,在宁府宝玉会秦钟,二人到里间小炕上肠叙,秦氏忙进来叮嘱宝玉道:宝叔,你侄儿年小,倘或言语不低头,你千万看着我,不要理他。

为的是怕秦钟说错话使宝玉扫兴,秦氏病重,贾府还动了一大群大夫,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秦氏甘冒着凉添病的危险,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为的是怕万一礼数不周,落人非议,……如此这么多,不难看出,秦可卿不细心和要强,但她的这种细心和要强也反映了她只要求不开罪人,不落人褒贬,从而能博得人们的好感。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范文(推荐10篇)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范文(推荐10篇)

红楼梦读后感优秀范文(推荐10篇)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篇一战舒雅翻起一张纸,看尽繁华,最后只余下一抹凄凉。

这是我读完红楼梦的感受。

其实,我早就听说《红楼梦》诠释人间百态,抒写繁华之后的落寞。

读完以后,我的内心如早就预料好的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红楼梦》的人物繁杂,有名有姓的就有几百人,其中让我最有印象的并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而是王熙凤这个角色。

王熙凤被称为“凤辣子”,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她就很形象。

作为贾府权力较大的一位女主人,她很会察言观色。

在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贾母谈到黛玉悲惨的身世,王熙凤就会张扬地用帕子抹泪关心林黛玉一通;见贾母太过伤情,便又立刻迎上笑脸,八面玲珑地招待林黛玉,尽显当家人的风范。

凤姐因利害死过人,世人都说她泼辣,但最后贾府被抄她流落监狱时,跪下身子求刘姥姥去救她的女儿,危急之中,又显出了她作为母亲温情的一面。

在整个故事中我都对凤姐这个人物而心绪复杂,有些时候讨厌她,有些时候又很佩服她,到最后,我只剩下惋惜。

《红楼梦》描写了四大家族从盛到衰的历史,或许也是时代的一抹剪影。

曹先生一生也是经历了磨难波折,在生活饥寒所迫之时,他“批阅十年,增删五次”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这颗最明亮的珍珠,我很爱戴他。

元春回府省亲时,大观园的繁华至极或许也是曹老先生所经历过的,但是在生活完全颠倒之后,他也不曾向命运低头,埋头留下这个时代“繁荣”的明证,我很敬佩他。

每看完一本书,我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空落感,像是丢失了珍贵的朋友。

看完《红楼梦》以后,我脑海中滤过整个故事,从最初的繁华,到最后的落寞收场,一种压抑的迷雾笼罩心头。

我为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感到悲伤,无论他是好是坏;我对可能在那个时代也有太多磨难的每一个人都怀有尊敬之心,无论他到底怎么样。

时代的破旧脏乱每一个人崭新的新生命,对此,我感到无奈。

让《红楼梦》里的那些人,生在那个时代,或许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悲哀,但却是那个时代的惊喜。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篇二夏若頔这次寒假参加学校举办的“读红楼品名著”的活动。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作文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作文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作文5篇第一篇《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它描绘了一个富贵世家的兴衰过程,以及人们的情感纠葛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读完《红楼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小说的魅力。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吸引。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而小说中的情节也是精彩纷呈,林黛玉的情感纠葛、荣府的衰败、宝玉与贾母的对话等情节都让我无法自拔。

其次,我也被小说中的思想内涵所震撼。

《红楼梦》不是一个简单的富贵故事,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探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小说中贾宝玉的道德沦丧、林黛玉的苦难经历、薛宝钗的理智冷静等都是小说对人性和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反思,也让我对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我认为《红楼梦》的重要性在于其影响和地位。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的地位与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是分不开的,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总之,读完《红楼梦》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我相信,无论是今天还是将来,这部小说都将永存于人类文化的历史中。

第二篇《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是一本古典的小说,作者曹雪芹所描绘的是一个盛世的背景,通过主人公贾宝玉和一系列的角色在其中穿梭,黯然地展现出了人性的弱点和真实的可怕。

我认为,这本小说在文化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动,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细腻地描绘了每一个人物的特点,每一个人物都具备了自己的个性和命运。

这些人物的造型深入人心,也让读者对小说中的场景与情节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

其次,《红楼梦》通过一系列的情节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

在这个富贵世家里,荣辱兴废的变迁可谓是陡然之间,小说中每一个角色都要面对不同的难题和限制,从而反映出社会和人性的无情。

而内心的冲突和外在的冲突相结合,也很好地体现了小说人物的复杂性和立体感。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篇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一段青涩的奇梦。

它并不只是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荣化走向衰败的生活,也是在控拆封建社会贵族阶级的无耻与堕落,《红楼梦》展现的是一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一边是金玉良缘,一边又是木石前盟,这声为爱的较量让宝黛钗三人落下了终生遗憾。

“闲静时似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拂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作者通过宝玉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聪明多才,美貌休弱的绝代佳人——林黛玉。

在黛玉葬花中,她哭泣地吟诵《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有谁知道她此时此刻的痛苦,有谁能够明白她的思绪,那是一个世俗人所体会不到的,她不愿混浊之水污染了美丽的花。

说话尖酸刻薄的她含有一个脆弱善良的心,有着她对生命的珍惜。

“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这就是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

在《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钗》中金钗因冤枉,耻辱跳井而死,一朵开放的花就这样凋零,十几岁少女的死在冷漠的薛宝钗眼里并不算什么,她说:”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边贪玩,失了脚才掉进去的,她拘了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玩玩逛逛。

岂有这么大气的理!纵然有这么大的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一朵鲜花的凋零在她眼里只是芝麻大的小事,外表端庄稳重的她含有一颗冷漠无情的心。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

“林黛玉就在贾宝玉的婚庆敲锣中离开了人世,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经历了痛苦的离别,林黛玉离开了那个钟爱她,她也钟爱的人,带着那“甜蜜”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梦中的伴侣。

读名著《红楼梦》有感作文600字(通用24篇)

读名著《红楼梦》有感作文600字(通用24篇)

读名著《红楼梦》有感作文600字(通用24篇)读名著《红楼梦》有感作文600字(通用24篇)读名著《红楼梦》有感作文600字篇1九岁的时候第一次认识了它。

当我擦净它身上的灰尘时,它放出了迷人的光彩,我不禁一页一页的读起来,但是看了一半后就不看了,林黛玉的哭哭啼啼、贾宝玉的女儿家习气都使我厌烦,于是我丢下了它又去看其他书了。

十一岁时真正认识了它。

它我痴痴地钻进《红楼梦》中,感受到了什么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一个家庭从兴胜到败落的过程,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凄美婉转的爱情故事感叹已。

我个人是比较欣赏薛宝钗的,因为她不像宝玉那样痴里痴气、不知人间疾苦,也不像黛玉那样伤春悲秋。

她为人温柔,但柔中带刚;她做的好诗,但不陈词旧调。

所以我很喜欢宝钗。

在从多的红楼丫环中我很喜欢紫娟。

因为她有主见,不会像袭人那样似哈巴狗样的讨好巴结。

她的个性耿直,说话不拐弯抹角。

在《红楼梦》这本书中把黛玉刻画的十分传神,曹雪芹对她的描写细腻动人。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一点笔墨便把她的神情模样很好的刻画出来了,一个活生生的弱柳扶风的女子便站在人们眼前。

黛玉的诗总是悲伤连绵,这暴露了她的性格以及寄人篱下的种种无奈,而黛玉葬花一段更是将黛玉孤独无依的处境以及自我感伤刻画的深入骨里,读之落泪。

而黛玉的风筝断线,更为后文中黛玉的凄凉结局,埋下了伏笔。

我建议大家深刻阅读《红楼梦》这本书,它真的是书中瑰宝!读名著《红楼梦》有感作文600字篇2有位伟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红楼梦当做历史书来读。

的确,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

以上层阶级社会为中心,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状,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真实写照。

全书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对传统的等级制度,陈旧的婚姻观,封建的科举都进行了批判。

贾府这个大观园充斥着封建主义的存在,几百号人口,从上到下有着分明的等级制度,不得丝毫僭越,上层统治者享受着这种制度,但下层人民却苦不堪言,却因势单力薄,无法抵抗。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5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5篇《红楼梦》,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这本书吧,是曹雪芹所著的,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欢迎查阅!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篇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荣国府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讲述了金领贵族名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转至衰败的过程,以大观园的点滴琐事,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我觉得,《红楼梦》中,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其中的诗句了,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众人以白海棠来作诗,他们作的诗一首比一首好,一个比一个妙,尤其是林黛玉作的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我觉得这个“偷”和“借”用得特别好。

还有薛宝钗作的那句"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珍重芳姿昼掩门”让人感觉白海棠是贤淑而端庄的。

还有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众人吟的菊花诗也是很妙,其中潇湘妃子的《咏菊》中那句“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特别优美。

作者会写诗已经够厉害了,还会根据各种角色的各种性格来作诗,就更厉害了,作的诗还那么优美,蕴藏含义,真的是太厉害了!非常值得我学习。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林黛玉了,虽然她有些多愁善感,谨慎多疑,但她坦率纯真,聪明过人,才学横溢,作的诗特别优美,引人深思,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叛逆者,我很欣赏、很佩服她的才华,也很喜欢她率直的性格。

《红楼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了解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生活。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优秀范文【篇2】红楼梦里知人心,人人皆笑我痴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精选3篇)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读后感1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精彩绝伦,我更觉得《红楼梦》最为经典,《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生活、风俗等等诸多方面的大百科全书,这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是一部史书。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方面很多很多。

《红楼梦》这本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故事。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爱情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这本书有着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曹雪芹之所以要写这样一本书,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本优秀的著作,是因为他亲身经历过人生的沉浮,亲眼看到过家族的兴衰。

有了这种不平常的经历,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封建社会的黑
暗和罪恶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深切的感受。

由此,他用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来,写出了这部批判封建礼教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由于它人物刻画鲜明,描写生动,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的感染性,一问世就惊天动地,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从一点点的细节来看,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那种语言的魅力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张一弛。

一丝一毫无不张显出人物的特点,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发展的’问题,具体的症结,具体的民生国计。

读完《红楼梦》,会让我们非常憎恨万恶的封建社会,更加热爱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

红楼梦读后感2
《红楼梦》,一部流传于世的名著,带着悲伤的爱恋来到我们身边。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

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

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
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文中所刻画得最仔细的,那就是林黛玉,黛玉从小就体弱多病并且她常常把自己内心的痛苦放在心里,不说出来在贾府中常常默默寡闻,因为她多猜疑,并把愁放在内心的性格,和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实在太少了,使她与宝玉的爱情也无法长久。

她与宝玉无法长久的在一起,是因为自己的自卑心理。

她有爱情,可她只放在心上,无法让宝玉真正的理解。

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体会不到。

黛玉悲哀只能用诗来寄托自己的精神。

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读完后就是万箭穿心的那种窒息感,那种肝肠寸断的刺痛。

她实在是太爱宝玉了,直至临终前还是在笑着喊着“宝玉,宝玉……”悲惨,委屈地离开人世。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红楼梦读后感3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

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

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