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

合集下载

宫颈癌诊断金标准

宫颈癌诊断金标准

宫颈癌诊断金标准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查、阴道镜观察宫颈表面
的情况、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其中,病理诊断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当TCT或HPV发现问题时,再进行下一步的阴道镜下的活检,将有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诊断,这才是明确宫颈癌的一个金标准。

如果宫颈细胞学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且高危HPV-DNA检测呈阳性,或宫
颈细胞学的检查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都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

此外,宫颈癌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情况,当出现此种症状后患者需要到妇科门诊就诊,医生首先会进行简单的阴道检查,用窥阴器扩开阴道壁暴露宫颈,观察宫颈情况,同时可以做宫颈细胞学采样和HPV
检查。

对于有糜烂严重、触碰出血、比较脆弱的宫颈,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宫颈有赘生物,此时就需要结合阴道镜取宫颈组织送病理检查,如果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则一般可以确诊为宫颈癌。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决定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效果,宫颈癌早期首选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的宫颈癌需要结合放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

总之,平时女性应做好自身保护,注意个人卫生和性生活卫生,定期到医院体检。

如果有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宫颈癌

宫颈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为主占90%~95%, 腺癌仅占5%~10%,二者在外观 上无特殊差别,均好发在鳞柱交 接部和移行带区。
1.大体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早期 浸润癌,肉眼观察无特殊异常,似一般宫颈糜烂, 浸润癌可有四种不同类型
外生型:又称增生型和菜花型,最常见 内生型:又称浸润型。 溃疡型:内外二型进一步发展。 颈管型:临床不多见。
在我国宫颈癌的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 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
近40年来国内外都已普遍应用阴道脱落 细胞防癌涂片检查,宫颈癌死亡率下降。
一、病因(Etiology)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国内外 资料认为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性行为: 早婚、性生活过早、性生活紊乱、 18岁以前有性生活或20岁以前结婚。
分娩因素:
多产、密产:调查:分娩1~3次患病率 最低(110.38/10万),分娩7次以上明 显增高(377.52/10万)。 男性性行为及有关因素:
配偶的性伴侣数,高危男子。
病毒感染
如:单纯泡疹病毒II型(H.S.V-2)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
血清学检查发现,宫颈癌患者中HSV-2抗 体阳性率高达80%以上,而对照组仅为 14.14%~57.14%。
七、诊断 Diagnosis
如果患者有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多, 应排除宫颈癌。需要作详细查体及有关辅 助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是最普遍应用于筛 检宫颈癌的辅助方法之一,普查采用的主 要方法。
碘试验 对癌无特异性,主要是明确病变的 危险区,确定取材部位,提高诊断率。
阴道镜检查 细胞学涂片检查三级以上,在碘 试验阳性区,应用阴道镜观察,选择病变区 取材。
以直接蔓延和淋巴道转移为主。

宫颈癌的早期危险信号

宫颈癌的早期危险信号

宫颈癌的早期危险信号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化程度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

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危险信号对于治疗和预防该疾病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并识别早期宫颈癌的危险信号是每个女性应该主动了解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宫颈癌的早期危险信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潜在的致命疾病。

1. 宫颈疼痛或不适:宫颈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宫颈疼痛或不适感。

这种疼痛可能是阴道内的隐痛或不适感,或者是疼痛的放射感。

一旦出现这种疼痛,尤其是持续性的疼痛,就应该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 阴道出血:异常阴道出血是宫颈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在月经期外的不正常出血应引起女性们的警觉。

持续或间歇性的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早期的信号之一,因此,任何不正常的阴道出血都应该受到重视,并及时就医。

3. 异味或异常分泌物:宫颈癌患者可能会有异常的阴道分泌物,包括异味、颜色的改变或增加的量。

这些异常分泌物可能是宫颈病变的信号,因此,如发现阴道分泌物发生明显的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4. 排尿困难:宫颈癌可以对尿道产生压迫,导致排尿困难或痛苦。

女性在尿道排尿时感受到任何异常或困难都应该引起警觉,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5. 性生活带来的疼痛:早期宫颈癌患者可能在性生活中经历疼痛或不适感。

如果性生活带来的疼痛是新近出现或持续存在的,就应该尽快咨询医生以排除宫颈癌的可能性。

6. 深夜盗汗:一些宫颈癌患者在深夜或睡觉时会出现盗汗症状。

这种夜间盗汗可能是身体内部出现问题的信号,因此应引起女性的警觉,并找医生尽早进行相关检查。

7. 其他不适感:宫颈癌的早期症状还包括腹痛、背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

这些不适感可能并不明显,但是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也应该引起女性的关注,并及时就医。

虽然以上症状可能与宫颈癌相关,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因此,诊断宫颈癌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测试。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或其他不适感,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咨询非常重要。

《宫颈癌科普》PPT课件

《宫颈癌科普》PPT课件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鉴别诊断
需与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 瘤变等良性疾病进行鉴别。
误区提示
避免将宫颈炎等良性疾病误诊为宫颈癌, 也需防止将早期宫颈癌误诊为良性疾病 而延误治疗。同时,不要忽视对无症状 女性的筛查,以免漏诊。
03
宫颈癌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手术治疗原则与术式选择
手术治疗原则
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 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制 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日常生活调整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饮食和 睡眠习惯。适当的锻炼和户外活动也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症状管理
教授患者如何有效管理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减轻身体不适感。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宫颈癌患者互助小组或线上社区,为患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 分享心得的平台。这有助于患者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和理解。
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分型
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等,其中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占80%~ 85%;腺癌约占15%~20%;腺鳞癌占3%~5%。
02
宫颈癌筛查与诊断
筛查方法及适用人群
01
02
03
宫颈细胞学检查
通过刮取宫颈表面细胞进 行检查,适用于所有有性 生活的女性。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生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 果。
加强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度过 难关。
05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心CBT)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减轻焦虑和抑 郁症状。研究表明,CBT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心理 健康水平。

病理分级标准 宫颈癌

病理分级标准 宫颈癌

病理分级标准宫颈癌
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

一般来说,宫颈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鳞癌、腺癌和腺鳞癌。

其中,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级,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此外,根据肿瘤的发展程度,宫颈癌可以分为四期。

第一期是肿瘤局限在子宫内,是病发的早期阶段。

第二期是肿瘤已经超出子宫,但还未到达骨盆壁或阴道下1/3的位置。

第三期是肿瘤扩展到了骨盆壁,可能出现直肠受累和肾脏部位积水、肾功能下降等症状。

第四期是肿瘤已经超出了骨盆范围,可能侵犯到膀胱、直肠黏膜等其他组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分期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标准来确定。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在早期诊断和治疗。

如果发现任何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

疾病名称(英文) cervical cancer拚音ZIGONGJINGAI别名中医:癥瘕、积聚、石瘕。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子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中国宫颈癌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35%—12%),在多数西方国家中宫颈癌仅次于乳腺癌占第二位。

宫颈癌可分为鳞形细胞癌、腺癌(见“宫颈鳞形细胞癌”、“宫颈腺癌”条)。

宫颈微灶型浸润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ofcervix uteri)是指癌组织已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浸润灶较浅而小,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故属临床前癌,又称早期浸润癌(early stromal invasion)、镜下早期浸润癌等。

中医释名西医病因迄今为止,宫颈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多数作者认为宫颈癌的发病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宫颈撕裂或外翻、性生活过频、性生活紊乱、包皮垢以及性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其他如妇女卫生、经济条件及精神刺激也可能有关。

最近不少学者提出病毒病因。

有人发现宫颈脱落细胞中有Ⅱ型疱疹病毒,并对女性生殖道有Ⅱ型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作前瞻性追随,发现其宫颈癌发生率比对照组高6倍,因此认为Ⅱ型疱疹病毒与宫颈癌有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因素,如精神创伤、社会经济状况、家属肿瘤史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宫颈癌的发病有重要意义。

中医病因与肝郁气滞,七情所伤、冲任受损、外受邪毒、湿毒瘀阻等有关。

季节地区人群发病年龄为40~55岁。

60~65岁又有一高峰出现。

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子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数仅次于乳腺癌。

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普查,宫颈癌发病率有明显下降,在我国近二十年来由于开展了全国性普查普治宫颈癌,发病率亦明显下降。

北京地区1972~1976年较1958~1959年普查官颈癌的患病率下降至原1/7,而原发癌的比例则由5.5%上升为43.7%,上升8倍,早期发现、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死亡率有明显下降。

宫颈癌百科知识

宫颈癌百科知识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宫颈癌概述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

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

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1病因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3.其他生物学因素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滴虫等病原体的感染在高危HPV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4.其他行为因素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另外,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影响疾病的发生。

2临床表现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难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区别。

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易漏诊或误诊。

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1.症状(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袭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一般外生型较早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多;内生型较晚出现该症状。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

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宫颈管柱状上皮在 宫颈外口的交接处,称原始鳞—柱交接部。此 交接部的位置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而改变。在 高雌激素影响时,柱状上皮向外扩展,雌激素 水平低落时,柱状上皮回缩至宫颈管内。这种 随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移位的鳞—柱交接部 称生理鳞柱交接部。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 鳞柱交接部之间的区域称移行带区。 • 移形带区的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的机 制有鳞状上皮化生和鳞状上皮化。鳞状上皮化 多见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
• 2.体征 CIN和镜下早期浸润癌宫颈光滑 或仅有宫颈糜烂的表现。随着宫颈浸润癌 的生长发展,类型不同,局部体征亦不同。 外生型宫颈癌见宫颈有息肉状、乳头状、 菜花状赘生物,质脆,触之易出血,可合 并感染;内生型见宫颈肥大、质硬,宫颈 膨大如桶状,宫颈表面光滑或仅有浅表溃 疡。
• 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凹陷性溃疡或 空洞,并覆盖灰褐色坏死组织,恶臭。 癌灶浸润阴道壁时可见阴道壁有赘生物。 如向宫旁浸润,双合诊和三合诊可扪及 子宫两册增厚、结节状、质地与癌组织 相似,有时浸润达盆壁,形成冰冻骨 盆”。
z h
[转移途径]
• 1.直接蔓延 最常见。癌灶向下蔓延至阴 道,向上可累及宫体,向两侧蔓延至宫 旁组织、主韧带、阴道旁组织甚至达骨 盆壁,晚期可引起输卵管阻塞,癌灶向 前后蔓延侵犯膀胱或直肠。
[转移途径]
• 2.淋巴转移 是浸润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癌瘤可经淋巴管转移到宫旁、宫颈旁、 闭孔,髂内、外淋巴结,称一级组淋巴 结转移;进而达髂总,腹股沟深、浅淋 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称二级组淋 巴结转移。
• 3.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 腺管将腺管口堵塞,腺管分泌物储留其 内形成囊肿,称为宫颈腺囊肿。 • 移形带区的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替代的 机制有鳞状上皮化生和鳞状上皮化。鳞 状上皮化多见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 • 在移行带区反复变动的过程中,若宫颈 上皮受到某些致癌因素的刺激,逐渐发 展成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浸润癌。
宫颈肿瘤
莆田市第一医院 刘季馨
宫颈上皮内病变
• 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有 二中不同结局:自然消退或癌变潜能。
CIN病因
• 1.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感染。但HPV感 染可自然消退;若持续存在,可诱发CIN。危 险因素: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或其性伴 侣有性病病史等。 • 2.宫颈组织学特征:宫颈上皮由宫颈阴道部鳞 状上皮与宫颈管柱状上皮组成。两者在宫颈外 口的交接处,称原始鳞—柱交接部。此交接部 的位置受雌激素水平的影响而改变。在高雌激 素影响时,柱状上皮向外扩展,雌激素水平低 落时,柱状上皮回缩至宫颈管内。这种随体内 雌激素水平变化而移位的鳞—柱交接部称生理 鳞柱交接部。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性鳞柱交 接部之间的区域称移行带区或转化区。
[治疗]
• ,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全身情况、 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选择手术、放疗及 化疗等
1.手术治疗
• (1)CIN:CIN I级按炎症处理。CINⅡ 级可选用电凝、冷冻、激光或宫颈锥切 术。术后每3~4个月复查宫颈刷片细胞 学。CINⅢ级多主张做全子宫切除术。对 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行宫颈锥 切术或宫颈电刀环切术,术后定期随访。
• IV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 黏膜及直肠黏膜 • IVA 肿瘤侵犯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 • ⅣB 远处转移 •
[诊断]
•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全身检查和妇科 三合诊检查可诊断。下列辅助检查可协 助早期诊断和临床分期。
1.宫颈细胞学检查
• 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简便方法,普遍应用于防 癌普查 。可用平滑的竹片、小脚板或细胞刷在 宫颈口的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部取材。取材 后可直接涂于玻片上,固定染色后镜检;或液 基细胞制片系统。目前的细胞分类法有巴氏分 类法和TBS分类法。如发现癌细胞或核异质细 胞(SLIL、HSIL)应作宫颈活组织检查。HPV检 测配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IB 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者镜 下病灶>IA2期 • IB1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 • IB2 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 • Ⅱ期 病灶超出宫颈,但未达骨盆壁或 未达阴道下1/3 • ⅡA 累及阴道上2/3,但无宫旁浸润 • ⅡB 有宫旁浸润,但未达骨盆壁
• Ⅲ期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或)侵犯 到阴道下1/3,有肾积水或肾无功能 (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除 外) • ⅢA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骨 盆壁 ‘ • ⅢB 肿瘤侵犯到骨盆壁或引起肾积水 或肾无功能
2.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 是确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最可靠和必不 可少的方法。应在宫颈鳞一柱状交界部 的3、6、9、12点等处多点取材。在碘试 验不着色区或阴道镜指导下活检可提高 取材的准确性。所取组织包含上皮及间 质。应注意,晚期患者取活检时钳夹组 织不宜过大过深,以防大出血;又不宜 过浅过少,以防仅取表层腐烂组织不能 确诊。
组织发生与发展
在移行带区反复变动的过程中,若宫颈上 皮受到某些致癌因素的刺激,逐渐发展 成宫颈浸润癌。
病理
• 宫颈癌好发于宫颈外口的鳞柱上皮交接 部。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为一 组连贯性的病变。(如图)
病理
• (2)宫颈原位癌:异型细胞累及上皮全层, 但限于上皮层内,基底膜完整,无间质 浸润,又称上皮内癌。镜下特点为:① 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②细胞核大, 核浆比例增大;③核异型性大,染色深 浅不一;④异常核分裂相多见,在上皮 内各层均可发现。
临床表现
• 无特殊症状。是有阴道排液增多或接触 性出血。
诊断
•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最简单,但有漏 诊,现普遍采用TBS分类系统。 • 2.阴道镜检查 • 3.宫颈活检:最可靠方法。在阴道镜下取 材可提高确诊率。 • 4.高危型HPV-DNA检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治疗
• 1.CIN I 大多数可自然消退。但应随访, 若持续存在,可治疗。 • 2. CIN Ⅱ或CINⅢ 均需治疗,可用微波 治疗或LEEP术,无生育要求的CINⅢ可 行全子宫切除。
病理
• 2.宫颈浸润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 80-85%,腺癌约占15%,腺鳞癌和小细 胞癌则较罕见。也偶见宫颈原发肉瘤和 恶性淋巴瘤。鳞癌预后较好,低分化腺 癌和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病理
• 宫颈浸润癌的大体病理可分为:①外生 型或莱花型,肿瘤向外生长状如菜花, 初为息肉样或乳头状突起,质脆、触之 易出血;②内生型:肿瘤向宫颈深部组 织浸润,宫颈表面光滑或仅有轻度糜烂 , 宫颈膨大如桶状;③溃疡型:癌组织坏 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如火山口;④颈 管型:肿瘤生长在宫颈管内,侵入宫颈 及子宫峡部。(图18-2)。(不同于内生型, 后者是侵润生长扩散到宫颈管。)
妊娠合并CIN
• 一般认为妊娠合并CIN可观察,产后复查 后处理。
宫颈癌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最常见的 女性生殖道恶性种瘤,40-60岁为发病高 峰。由于宫颈癌癌前病变较长,宫颈易 于暴露,可直接进行宫颈细胞学及活体 组织检查,使宫颈癌能够得到早期诊断 与治疗。近年,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下降。 宫颈癌被认为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 (3)阴道排液: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 性, 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样,有腥臭。晚 期因癌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有恶臭白带。 • (4) 晚期癌的症状:根据病灶侵犯的范 围而出现继发性症状。病灶波及盆腔结 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或直肠、 坐骨神经等时,患者诉尿频、尿急、肛 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下肢肿痛 等。到了疾病末期,患者表现消瘦、发 热、全身衰竭等。
病理
•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 (1)宫颈不典型增生: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镜下见:①细胞核大、深染,大小形态不一② 染色质增多、增粗;③核浆比例增大;④核分 裂增多;细胞极性紊乱至消失。 • 根据细胞异型程度及上皮累及范围分为轻、 中、重三度(三级)。CIN I级:轻度不典型增 生, 细胞异型性轻,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l /3; CIN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 异型细胞限于上皮层的下1/3~2/3;CINⅢ级: 细胞异型性显著,包含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 癌,异型细胞占据上皮层的2/3以上或达全层。
3.宫颈锥切术
• 当多次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而宫颈 活检结果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而临 床不能排除浸润癌时,可考虑做官颈锥 切术。切除标本作连续病理切片检查。 传统的锥切术因并发症多,目前临床上 少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或冷凝电 刀作锥切术可减少出血,一般也不影响 病理检查。
4.影像学和内镜检查
• B型超声、CT、MRI、淋巴管造影、膀 胱镜、结肠镜、静脉肾盂造影等可了解 病变侵犯的程度,协助进行临床分期。
[鉴别诊断]
• 早期宫颈癌应与宫颈糜烂鉴别;宫颈浸 润癌应与宫颈乳头状瘤、子宫黏膜下肌 瘤、宫颈结核(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 溃疡、菜花样赘生物)、宫颈尖锐湿疣 (菜花样赘生物)等鉴别;子宫内膜癌 宫颈转移应与原发性宫颈腺癌鉴别,宫 颈活检是最可靠的鉴别方法。
[转移途径]
• 3.血行转移 很少见。晚期可经血行转 移至肺、肝、肾和脑。
[临床表现]
• (1)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或仅有少量接触 性出血,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 时甚至见宫颈光滑;有些病变位于宫颈 管内,宫颈阴道部外观正常,易被漏诊 或误诊。

• 一旦出现症状,其临床表现为: • 阴道流血: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 的接触性出血以及阴道不规则流血。出 血量可多可少,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 质内血管的情况定,血管病灶较大侵蚀 较大血管时,可出现致命性大出血。年 老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年轻 患者表现月经紊乱或血性白带。一般外 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 出血较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