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性质调整论证资料报告材料
关于土地调整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我司(以下简称“我司”)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现将我司位于珠海附近某地块的建设用地调整申请报告呈报贵局审批。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珠海xxxx置业有限公司住宅用地调整项目2. 项目地点:珠海附近某地块3. 项目业主:珠海xxxx置业有限公司二、项目现状1. 项目用地取得情况:我司于2010年12月通过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拍卖,以人民币xxxx万元的价格竞得该地块的住宅用地使用权,并于2011年3月全额缴纳了拍卖款。
2. 项目报建情况:我司于2011年3月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建申请,但未能获得批准。
原因是该地块属于“字门储备发展用地”,该片区规划调整为政府办公用地,规划部门要求调整用地性质。
3. 项目调整情况:自2011年5月起,我司积极配合规划及国土部门进行用地调整。
经双方协商,并经规划及国土部门批准,于2012年12月同意将我司用地按照等价值不小于原用地原则调至xxxx片区内。
三、调整原因1. 原规划与市场需求不符:原规划将地块定性为政府办公用地,与我司开发住宅项目的初衷不符,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 项目用地调整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调整用地性质,可以使该地块更好地服务于市场需求,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 项目用地调整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整用地性质后,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调整方案1. 调整用地性质:将原住宅用地调整为商住用地。
2. 保持用地面积不变:调整后,用地面积仍为原面积。
3. 保障项目投资权益:在调整过程中,确保我司在原地块上的投资权益不受损害。
五、调整后项目情况1. 项目名称:珠海xxxx置业有限公司商住用地项目2. 项目地点:珠海附近某地块3. 项目业主:珠海xxxx置业有限公司4. 项目规模:约平方米5. 项目投资:约人民币xxxx万元六、申请事项1. 请贵局审批我司的土地调整申请。
XX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XX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受XXX委托,XXX对该公司位于XX县易俗河的已出让土地(国土证号为潭国用(2008)第A号)进行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的论证。
该地块位于易俗河南岸,地处市区中心区域,周边有多个商业、居住区和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
二、现状情况该地块出让总用地面积为.7平方米,原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但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建设。
三、论证调整依据本次规划用地性质调整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XXX关于规范土地用途管制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
四、规划情况本项目规划调整为商住综合用地(C2/R2),其中商业用地占比为40%,住宅用地占比为60%。
规划建筑总面积为约3.5万平方米,包括商业服务设施和住宅楼。
五、规划调整类型分析本次规划调整属于由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住综合用地的类型,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的需求。
六、用地性质调整原因原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工业用地,但由于周边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用地的工业发展前景不明朗,而商住综合用地则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求。
七、用地性质调整原则本次用地性质调整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的原则,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八、用地调整情况经过调查分析论证,本次用地性质调整基本可行,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
九、调整用地性质的可行性分析本次用地性质调整符合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调整为商住用地后,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办公楼建设以及住宅建设等环境保护要求。
建议作出规划总平面图报规划局审批,在做规划总平面图时应考虑办公楼、住宅以及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的沿街立面与海棠路街道景观协调的关系。
建议按规定到国土部门办理相关的国土手续。
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一、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宏观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中观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微观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块详细规划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状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周边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块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论证调整依据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用地问题情况汇报材料模板

用地问题情况汇报材料模板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向您汇报我所负责的用地问题情况。
经过调查和分析,我整理了以下情况汇报材料,供您参考。
一、用地现状我所负责的区域用地总体情况稳定,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违规占用,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其次,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另外,一些工业用地存在环境污染隐患,需要及时整治。
二、用地问题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分析。
首先,农村集体土地被违规占用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严、监管不力,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力度。
其次,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原因是城市规划不合理,需要优化城市规划,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另外,工业用地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排放行为,需要加强环保监管,强化企业环保责任。
三、解决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使用行为。
其次,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利用。
另外,加强环保监管,严格落实环保政策,推动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
四、工作计划为了落实以上解决对策建议,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首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土地管理和监管工作的落实。
其次,组织开展城市规划优化工作,制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动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利用。
另外,加强环保监管,加大对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
以上就是我所负责的用地问题情况汇报材料,希望能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我将按照以上工作计划,积极推动解决用地问题,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
建设用地调整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城乡规划局:我单位(个人)于XXXX年XX月XX日在贵局举办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或挂牌)出让活动中,成功竞得位于XXXX市XXXX区XXXX街道的XX地块,用地面积为XX 亩,土地用途为住宅用地。
现将就地块进行开发建设,特向贵局申请对该地块进行建设用地调整。
二、项目背景1. 项目名称:XXXX住宅项目2. 项目地点:XXXX市XXXX区XXXX街道3.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亩,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
4. 项目性质:住宅、商业、配套公建等。
5. 项目投资:总投资XX亿元人民币。
三、调整原因1. 原规划不符合实际需求:根据原规划,该地块仅规划为住宅用地,但考虑到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市场需求,我单位拟在地块内增加商业、配套公建等用地,以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2. 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原规划用地面积较大,部分区域存在闲置现象。
通过调整用地性质,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调整用地性质后,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
四、调整内容1. 调整用地性质:将原规划的住宅用地调整为住宅、商业、配套公建等综合用地。
2. 调整用地面积:保持原用地面积不变,对部分区域进行整合,优化土地利用。
3. 调整建筑密度:根据调整后的用地性质,合理调整建筑密度,确保建筑布局合理、美观。
4. 调整容积率:根据调整后的用地性质,合理调整容积率,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
五、调整后项目情况1.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亩,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
2. 项目组成:住宅、商业、配套公建等。
3. 项目投资:总投资XX亿元人民币。
六、保障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确保项目用地合法合规。
2. 加强项目监管,确保项目质量、进度和投资效益。
3.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 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明月花园规划指标调整论证报告

关于对明月花园项目用地调整规划指标的论证报告永州县明月花园项目用地是郴州市鸿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20日通过挂牌方式取得的一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
经郴州市鸿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设计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本着土地节约集约高效使用与土地适度开发相结合的精神,对明月花园项目用地的规划指标进行调整论证。
该宗用地位于县城新区中心地段,属原永州县茶安管理局,东临兴旺大道,南靠七一路延伸段,与华际水岸春城一期隔路相望,西靠荒地,北邻立邦今朝花园,在《永州县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中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业用地。
根据2007年6月26日(安)规地设(2007-005)号文件对该地块的规划要求,地块的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可兼容住宅)、多层居住:2.0,多层商业:4.0,综合容积率按比例折算、建筑限高临街建筑层数不少于6层、绿地率大于25%、建筑密度小于45%,机动车停车位为居住:0.6车位/100 m2建筑面积,商业:0.6车位/100 m2建筑面积。
对于该宗用地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郴州市鸿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要求做如下调整:修改前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照表根据郴州市鸿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报告,为保证规划调整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我室根据郴州市鸿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要求,对该用地规划调整报告进行论证。
现就调整的理由和可行性论证如下:①响应《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的文件精神,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需要,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②该宗用地位于县城新区中心位置,为新旧城区连接的枢纽,区位、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提高其开发强度,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为国有土地的保值增税作出贡献。
同时,由于开发强度的提高,工程量亦有所增加,相应地可以提高销售税务收入。
③符合县城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根据《永州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和《永州县城商业网点规划(2008—2020)》的商业网点布局,七一路是永州县城最为重要的商业街,七一路与兴旺大道交叉口是永州县城极为重要的商业节点。
建设用地调规的申请报告

报告编号:XXZD-2023-001一、报告编制单位及日期编制单位: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3年3月15日二、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XX新城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XX市XX区XX街道3. 项目性质:住宅、商业、教育综合体4. 项目总投资:人民币50亿元5.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5年三、项目用地现状及规划调整原因1. 项目用地现状XX新城建设项目原规划用地为XX街道的XX地块,占地约300亩,土地用途为住宅用地。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发现该地块存在以下问题:(1)地块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居民生活品质;(2)地块内原有建筑密度较低,无法满足项目整体开发需求;(3)地块周边交通状况不佳,难以满足项目发展需求。
2. 规划调整原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项目整体开发效益,现申请调整项目用地规划。
具体调整原因如下:(1)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2)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3)改善交通状况,促进项目周边区域发展。
四、规划调整内容1. 用地性质调整将原住宅用地调整为住宅、商业、教育综合体用地,实现多功能复合开发。
2. 用地规模调整原用地规模为300亩,调整后用地规模为500亩,增加200亩。
3. 用地布局调整(1)住宅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60%,约300亩,包括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等多种类型;(2)商业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20%,约100亩,包括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等;(3)教育综合体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20%,约100亩,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
4. 配套设施调整(1)完善交通设施,增设公交线路,改善周边交通状况;(2)增设商业、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3)优化绿化景观,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五、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前期工作(1)完成项目用地规划调整审批手续;(2)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等;(3)完成项目用地拆迁、补偿等工作。
《新村镇镇区N-10地块规划指标调整论证技术报告公示材料》

《新村镇镇区N-10地块规划指标调整论证技术报告公示材料》规划公示说明一、项目编制背景新村镇镇区N-10地块规划指标调整论证是对现行《新村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N-10地块的控制要求进行的论证,通过专家评审会后形成了本次论证报告成果。
二、项目情况1、区位与规划范围:论证地块位于新村镇镇区的北部,迎宾大道从项目地块的西侧经过,地块北侧规划有一条市政道路,共同组成了项目对外联系的通道。
论证范围总用地面积8729平方米。
2、论证原则(1)科学合理原则论证从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视角,融合城乡规划、地理、社会、工程、生态环境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考虑影响建设项目的各项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符合相关法规原则论证过程严格遵守各个层面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3)集约利用土地原则论证本着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好的提升项目价值。
(4)区域统筹协调原则充分连接周边规划建设情况,协调与衔接周边路网、基础设施等布局,为项目的建设提供支持。
3、论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3)《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201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5)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6)《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8年修改版)(7)《关于加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建函【2016】146号(8)《海南省农贸市场设计导则》琼商建〔2017〕316号(9)海南省地方标准《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DB46/T 80—2007)(10)《海南省城镇农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1)《陵水黎族自治县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12)《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4)《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件)(15)国家、省、县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标准(16)其他相关政府文件以及现场收集的资料三、论证内容本次论证主要包括用地性质调整和控制指标确定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为:用地性质调整:论证将N-10地块中8729平方米的二类居住用地调整为B1商业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况 (4)(一)区域情况 (4)1、宏观区域 (4)2、中观区域 (5)3、微观区域 (6)(二)项目概况 (7)二、规划情况 (8)(一)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 (8)1.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8)2.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11)(二)地块详细规划情况 (12)三、现状情况 (15)(一)周边情况 (15)(二)地块现状 (16)四、论证调整依据及要求 (20)(一)论证依据 (20)(二)修改要求 (20)五、拟规划调整类型分析 (23)(一)规划修编 (23)(二)规划整合 (23)(三)规划局部调整 (23)六、用地性质调整原因 (25)(一)规划调整的现实原因 (25)(二)规划调整的社会原因 (26)七、用地性质调整原则 (27)(一)整体性原则 (27)(二)以人为本原则 (27)(三)区位原则 (27)(四)土地使用相容性原则 (27)(五)经济利用的原则 (28)八、用地调整情况 (30)九、调整用地性质可行性分析 (32)(一)规划用地分析 (32)(二)交通影响分析 (35)(三)基础设施影响分析 (35)(四)环境影响分析 (36)(五)城市景观影响分析 (36)(六)社会效益分析 (37)十、结论及建议 (38)一、概况(一)区域情况1、宏观区域沾化,位于省北部,渤海湾南岸,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是省海上北大门,对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
沾化区位于滨城区东北方向,距滨城区35km,之间有国省道连接,交通便利。
据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
区境有荣乌、津汕、滨德三条高速公路5个出口,205国道纵穿南北,超二级永馆路横贯东西;黄大、滨港铁路穿境而过;大高通用航空机场被批准核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1000-3000吨级泊位码头5个,千吨海轮可直接驶入县城。
沾化已经构筑起"海陆空铁"立体交通格局,已成为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
2、中观区域城区道路采用外环、环加方格网布局形式。
“外环”在180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以外,是整个城区对外交通联系纽带;"环"即南外环、东外环、北外环、荣乌高速沿线段、海天大道围成的环路,与城区26条主干道贯穿相通;两条横向主干道富国(金海六路)、富桥路(金海四路)将县城城区、老城区和沾化经济开发区三区联接,对外扩大开放对紧密联系,形成了纵横贯通的大交通格局。
地块位于沾化区新城区,综合行政中心核心地段,处于连接老城区、新城区的中间地带。
东邻徒骇河城市水系,南侧为横穿城区东西的城市交通性主干道金海六路,西侧为纵贯城区南北的交通性主干道银河四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3、微观区域地块北侧为政务中心,西侧规划为沾化区商业中心,东侧为现状居住小区,南侧为村庄用地。
从整个区域看,位于新城区规划核心地段。
(二)项目概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城市规划确定的每块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质,是根据城市用地的区位、规划用地布局与结构、交通组织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生活活动需求的制约,也受到市场供求调节机制的影响。
由于对城市本身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局限与城市自身发展受众多外部因素影响而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使得由预先编制的城市规划所确定的某些城市土地使用性质,在一定时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最初静态的形态规划发展到今天动态的过程规划,城市规划已经从对城市发展的终极蓝图的描绘,发展到一种从决策到实施的连续统一体。
为了使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更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效的按城市规划实施,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做到合理用地、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保证用地,根据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不违反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金海五路至金海六路,银河二路至银河四路地块进行用地性质调整论证。
地块由银河三路分为东西两个片区。
西片区现状为人民公园,东片区现状为市民活动中心。
本次论证一是论证现状建设改变用地性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是东片区为完善功能用地需调整部分城市绿线,通过对地块调整后用地性质的分析,论证调整后的影响。
二、规划情况(一)总体规划及实施评估报告1.《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沾化县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始于2004年,《省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于2005年由滨州市政府批准实施。
《省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批准实施至今已历经11年,近年来,沾化县的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建设项目众多。
特别是随沾化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工业用地围也早已突破原总规确定的建设用地边界,现行由省城镇规划建筑编制的《沾化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确定的发展重点与方向相对原沾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容具有较大变动,存在两者衔接与协调的问题。
与此同时,沾化县的发展也随着各项新的规划和政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体规划中明确:城区2010年人口15万人,2020年人口26万人。
建设用地2010年为18.00平方公里,人均120.00平方米;2020年为28.84 平方公里,人均110.91平方米。
城区向西跨越徒骇河发展,形成“一带两轴双中心”的布局结构。
其中提到:保留和发展文化路附近的文化馆、图书馆和吕剧团等文化娱乐设施,形成旧城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在新城区行政办公中心南侧、富国西路与富城西路之间的地块建设文化中心。
在新城区和旧城区各建设一个体育中心。
近期在现有体育中学的基础上,建设占地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
远期在新城区一经路以东和富国西路以北新建县级体育中心。
新城区路网基本按总体规划路网框架形成,但城市土地在开发过程中与总体规划有出入,特别是公园绿地、体育用地的位置与总体规划差别较大。
针对地块,总体规划中确定,地块西片区用地性质为文化娱乐用地和水域,地块东片区用地性质为文化娱乐、公园绿地和商业金融用地。
规划中确定的用地性质布局较为分散,对于中小城市来说,集聚力不够,不能满足综合行政中心区域的使用和景观需求,且现已与建设不符。
2.《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在2013年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中,已对现状土地使用性质与总体规划不符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规划调整的建议方案,特别是综合行政中心区域。
建议方案中,地块西片区调整为公园绿地,地块东片区调整为文体混合用地。
(二)地块详细规划情况根据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整个地块功能区分为两部分,一为公园绿地区,二为市民活动中心区。
人民公园和市民活动中心的体育馆、文化馆、体育场已建设完成。
2015年12月,针对市民活动中心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对其功能缺失进行补充,并对地块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进行梳理。
规划去除北侧支路,增加了室外体育场地和游泳馆。
市民活动中心影像图人民公园鸟瞰原市民活动中心方案现市民活动中心方案市民活动中心鸟瞰图三、现状情况(一)周边情况地块位于沾化区新城区,综合行政中心围,周边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
道路控制红线按下表控制:路段名称等级红线宽度(m)横断面道路功能后退红线(m)金海五路主干道32 6-20-6 生活20银河三路主干道30 6-18-6 生活20银河二路主干道40 3-4.5-1.5-22-1.5-4.5-3交通20金海六路主干道50 6-6-2-22-2-6-6交通30银河四路主干道40 3-4.5-1.5-22-1.5-4.5-3交通20地块西邻沾化区商业中心,北邻沾化区政务中心,东邻水岸龙居、泰和景园、国土馨园等新建居住小区,南邻现状村庄,区域居住人口较多。
沾化区商业中心鸟瞰图(二)地块现状地块由银河三路分为东西片区,地块西片区为人民公园,地块东片区为市民活动中心,其中人民公园、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已经建设完成并使用。
地块影像图金海五路水系绿化带现状1金海五路水系绿化带现状2沾化体育馆现状沾化文化馆现状沾化体育场现状沾化区人民公园四、论证调整依据及要求(一)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滨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2012.6;《沾化区市民活动中心北侧新增地块规划方案》2015.12;单位申请报告;宗地图;现场采集的资料。
(二)修改要求地块功能由文化商业中心调整为公园绿地和市民活动中心。
用地性质:地块东片区由文化娱乐、公园绿地、商业金融用地调整为体育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地块西片区由文化娱乐、广场用地调整为公园绿地。
地块东片区市民活动中心城市绿线距金海五路道路中心线96米调整为距金海五路道路中心线67米。
《沾化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土地性质现状用地性质拟调整用地性质五、拟规划调整类型分析从城市规划的实际工作来看,目前规划调整工作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种类型:(一)规划修编修编一般是指规划的时效性逐渐减弱,或者社会经济发生重大改变,引发规划的不适应性,例如总规、控规已不适应发展需要,或者政府对该区域需重新定位,或者指导控规的上层次规划,如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发生了较大改变等,都将引发重新规划修编工作。
规划修编工程量大,时间持续较长,对于时间紧迫的建设项目来说,实施难度较大。
(二)规划整合规划整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不同于规划修编、规划局部调整,规划整合的对象是至少2个以上的规划。
现行规划以控规为例,控规大都是以标准分区为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工作的,部分由于缺乏对相邻标准分区规划或者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与协调,出现不同标准分区控规成果的“打架”现象;部分由于控规编制主体不一,控规主导思想不同,各自为政,以致相互衔接不够,于是控规整合工作应运而生。
(三)规划局部调整由于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城市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房地产开发的市场导向作用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规划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常常遇到对于规划的各项具体控制要求进行调整的各种变动诉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划局部调整工作,例如对某地块用地性质或土地开发强度进行变更、改变城市道路走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