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真菌学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性,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这些微生物造福自身。
教学内容涵盖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它们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结构和繁殖方式。
2.掌握细菌和真菌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3.分析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利弊,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教案适合高中或大学低年级学生使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繁殖方式。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发酵、医药生产、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了解与细菌和真菌利用相关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细菌和真菌利用相关的实际问题。
•能够查阅资料,收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
•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文字、图表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尊重。
•提升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伦理责任感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
•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的代谢途径及其在不同应用中的作用机制。
•细菌和真菌利用技术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控制。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细菌和真菌利用相关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应用及其影响。
•实验法(可选):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菌和真菌的特性。
例如,观察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或制作酸奶等。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真菌学》教学大纲

《真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真菌学》是生物学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真菌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遗传学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真菌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态习性,掌握真菌的遗传和繁殖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真菌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真菌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形态特征;2、了解真菌的生态习性和繁殖特点;3、掌握真菌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真菌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2、真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3、真菌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第二章真菌的形态学1、真菌的形态特征;2、真菌的结构和组成;3、真菌的繁殖方式。
第三章真菌的分类学1、真菌的分类方法;2、常见真菌的种类和特征;3、真菌的命名规则和方法。
第四章真菌的生态习性1、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多样性;2、真菌与环境的关系;3、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五章真菌的遗传学1、真菌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结构;2、真菌的基因表达和调控;3、真菌的变异和进化。
第六章真菌的应用1、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真菌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4、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一、课程简介《博弈论》是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决策过程中各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策略互动,以及如何通过策略选择达到最优结果。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在决策分析、策略优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细菌真菌的利用》课件

02
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价值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食品工业
01
02
03
食品发酵
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发酵过 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酸奶、面包、酒类的 制作。
食品保存
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抗 菌物质有助于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如乳酸菌、霉菌 等。
食品添加剂
加强安全性评估
随着细菌和真菌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对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评估,确保 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细菌和真菌的未来发展前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新技术的应用
基因组学
通过基因组学技术,深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为 开发新型药物和生物制品提供基础。
合成生物学
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实现高 效、环保的生物生产。
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通过分裂方式繁 殖。细胞壁保护细胞,维持细菌形态;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细胞质包含细胞代谢活动所需的酶和其它成分。
真菌的结构与功能
真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通过孢子或菌丝 的繁殖。细胞壁保护细胞,维持真菌形态;细胞膜控制物质 进出细胞;细胞质包含细胞代谢活动所需的酶和其它成分。
细菌和真菌可以产生天然 色素、风味物质等食品添 加剂,丰富食品的口感和 外观。
农业
有机肥料
细菌和真菌在有机肥料的 生产中起到关键作用,能 够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 长。
生物防治
某些细菌和真菌具有防治 植物病害的作用,可以替 代化学农药,减少环境污 染。
真菌学知识点

真菌学知识点真菌学是一门研究真菌的学科,涉及到真菌的分类、形态、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在人类和环境中的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就真菌的分类、生命周期、结构特征以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真菌的分类真菌是一类以吸收营养方式获取能量的生物体,与植物和动物不同。
根据真菌的外部形态和生殖方式,可以将真菌分为以下几类:1.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是真菌界最大的门类之一,包括了我们常见的蘑菇、霉菌和酵母菌等。
担子菌的特点是产生担子孢子,主要通过分生孢子实现繁殖。
2. 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真菌门类,包括了酵母菌、霉菌以及发霉食物中的曲霉等。
子囊菌的特点是产生子囊孢子,通常以子囊的形式聚集在子囊床中。
3. 微生孢子菌门(Zygomycota):微生孢子菌是一类原始的真菌,通常生活在土壤、腐烂的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中。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盘,用于繁殖和传播。
4. 真菌动物门(Chytridiomycota):真菌动物包括了水生和陸生的一些小型真菌,主要以分裂孢子方式繁殖。
它们在植物和动物的分解、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真菌的生命周期真菌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产生通过两个菌丝体结合而形成的孢子来繁殖的过程,而无性生殖则是指通过单个菌丝体产生孢子来繁殖的过程。
在真菌的有性生殖中,不同的真菌门类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
例如,担子菌门的真菌通过担子孢子进行有性繁殖,而子囊菌门则通过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在真菌的无性生殖中,常见的方式有菌丝分裂和营养孢子的形成。
菌丝分裂是指通过菌丝的分裂来产生新的菌丝体,而营养孢子则是通过特定的部位产生的,用于繁殖。
三、真菌的结构特征真菌的结构特征主要由菌丝、菌核和孢子等组成。
菌丝是真菌的体内结构,由一系列细长的丝状细胞组成,能够扩展到较大的面积。
菌核是一种由菌丝形成的大型细胞核,其中包含着真菌的遗传物质。
真菌学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的应用

真菌学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在生物农药中,真菌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真菌具有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迅速、广泛分布及能与其他生物竞争等,这使得真菌成为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资源。
本文将着重探讨真菌学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的应用。
一、真菌的生物活性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个环境中的微生物。
与细菌和病毒不同,真菌可以以菌丝蔓延的形式存在,并且具有高度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真菌的生物活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真菌可以通过与目标害虫的物理接触以及分泌的代谢产物来发挥杀虫、杀菌和杀草的作用,这些都为生物农药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二、真菌的杀虫作用真菌的杀虫作用是真菌学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真菌可以通过与害虫物理接触产生作用,例如感染害虫的外壳、内部组织等,进而导致害虫的死亡。
此外,真菌还可以分泌特殊的酶类或毒素,对害虫产生排斥、致病或抑制作用,从而起到杀虫的效果。
这些特性使得真菌成为制造高效生物农药的理想来源。
三、真菌的杀菌作用除了杀虫作用,真菌学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杀菌作用。
真菌可以通过分泌的代谢产物对病原菌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从而控制农作物上潜在的病害。
一些真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可以同时对抗多种病原菌,这使得真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真菌的生物防治潜力真菌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生物防治领域。
真菌可以利用其优秀的生物学特性,如高度适应性和环境容忍性,对抗害虫和病原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真菌菌种并进行生物防治研究,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病害的有效控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五、真菌学的挑战与前景然而,真菌学在生物农药开发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真菌抗药性、生物安全性以及大规模应用的困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同时,真菌学在生物农药开发中的前景也是令人充满期待的。
随着对可持续农业的需求增加,真菌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新的契机。
应用真菌学

真菌学
一、古代应用真菌学( -1860) 二、近代应用真菌学(1860-1950) 三、现代应用真菌学 (1951- )
2021年8月21日
真菌的应用领域
Ø真菌的工业利用 Ø真菌与农业生产 Ø真菌与医疗卫生
真菌的工业利用
1.甘油发酵 2.有机酸工业生产
目前利用发酵法生产有机酸采用的菌种全都是真菌,如柠檬酸、乳酸的生产
植物内生真菌
AM群落的多样性、抗病虫害机理
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食用菌的生产
真菌与医疗卫生
真菌药材
真菌药材历史悠久,许多都是名贵中药材,如灵芝、虫草。其中一些 有效成分对许多癌症具有明显的疗效。
药品生产
甾族化合物、真菌来源的其他化学药物,如麻黄素、麦角碱等
真菌病原菌致病机理
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
Enlightenment
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知识 实验设计要科学、严谨 敢于大胆创新
!
发酵液中紫杉醇浓缩提取流程
量较高的正突变株K178,然后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进一步 提高产量。
生态环境的治理
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絮凝剂的生产
高效可降解絮凝剂
关于壳聚糖提取工艺的思考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从黑曲霉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工艺。方法是通 过强酸/碱预处理黑曲霉菌丝体得甲壳素,碱法脱乙酰基制壳聚糖,稀酸溶 出和碱沉淀纯化。取黑曲霉菌丝体40 g,加入0.5 mol/L 盐酸溶液,沸 水浴 1 h,水洗至中性,离心收集固体;加入 15%氢氧化钠溶液,沸水 浴 30 min,脱出蛋白质,水洗至中性,离心收集固体;加入 0.5% 高锰 酸钾浸泡1 h,脱色后再加入适量草酸溶液于70 ℃温浴30min,水洗至中 性,离心收集固体;加入 50% 氢氧化钠溶液121 ℃处理2.5 h脱乙酰基, 水洗至中性,离心收集固体;加入 0.1 mol/L 盐酸溶液,沸水浴处理 2 h,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 p H 10,离心收集沉淀。
人类利用真菌的例子

人类利用真菌的例子人类利用真菌的例子:1. 食用真菌:人类利用真菌作为食物的例子非常丰富。
例如,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真菌,它们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和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黑木耳、香菇、松茸等也是人们常食用的真菌品种。
2. 药用真菌:真菌中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被广泛用于医药领域。
例如,青霉素是一种由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被用于治疗多种感染。
此外,人类还利用其他真菌制造抗生素、抗癌药物、免疫调节剂等,对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
3. 发酵食品:真菌在食品加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酵母菌被广泛应用于面包、啤酒、葡萄酒等发酵食品的制作中。
酵母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团膨胀发酵,增加食品的口感和香气。
4. 土壤改良:真菌在土壤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丰富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真菌还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共同构建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质量。
5. 生物除草剂:真菌可以用作生物除草剂,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
例如,赤霉素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植物生长抑制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
6. 环境修复:真菌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可以分解和吸附污染物,对环境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白腐真菌可以分解有机污染物,如石油、农药等,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此外,真菌还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减少其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浓度。
7. 纺织品染色:真菌产生的色素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染色。
与传统的化学染料相比,真菌色素具有天然、环保的特点,并且可以产生出丰富的色彩效果。
8. 生物燃料生产:真菌可以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真菌通过分解植物纤维素,产生乙醇和其他可燃气体,可以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
9. 生物农药:真菌可以用作生物农药,用于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例如,白僵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害虫和病菌,对环境友好且无毒副作用。
10. 食品保鲜:真菌具有抑制食品腐败的能力,可以用于食品保鲜。
真菌学研究的进展及应用

真菌学研究的进展及应用真菌学是研究真菌的分类、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学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真菌学在人类生活、医学、农业、食品、环境和产业等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类、生态学、代谢产物和应用等方面来谈论真菌学研究的进展和应用。
1.生物学特性真菌是由由一根或多根由菌丝组成的菌株培育而成的单细胞真菌生物。
它们可以独立生长或形成菌群以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真菌生物具有很强的营养来源多样性,它们能够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吸取和利用各种形式的碳源、氮源和磷源等营养物质。
真菌也可以生长在其他生物或物体上进行共生、寄生或腐生等。
有的真菌生物可以合成或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抗生素、药物、酶类和食品添加剂等。
此外,真菌还具有能够影响环境和气候的能力,例如霉菌和蘑菇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
2.分类真菌生物在地球生物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生物分类学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经过长期的研究,目前已知共有5个门31个纲180多个属,近10万个品种,远远超过了所有动物类分的层级。
真菌的分类依据主要是形态特征、营养特点和生态环境等因素,通过对其菌丝分支、孢子形态颜色、菌丝生长类型和其在宿主体内的表现等细节来确认真菌生物的种类和归属。
此外,通过对真菌的DNA序列分析,也可以对真菌的分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3.生态学真菌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包括空气、土壤、水体、生物表面和内部等。
它们可以进行共生、寄生、腐生和生长等各种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真菌能够分解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物,加速土壤肥料循环,提高土壤养分,促进农业生产;真菌还可以参与生物固氮,减少氮肥使用;同时,真菌也能清除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
因此,真菌在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4.代谢产物真菌可以合成多种代谢产物,如酶、酸、抗生素、酵母、多糖等,这些代谢产物在医学、食品、工业和环保等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ies, 1794-1878),瑞典人 被比作是“真菌学的林奈” <<真菌系统>>(Systema Mycologicum)对真菌分类学
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层菌(hymenomycetes)、核菌(pyrenomycetes)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虽然人类对 真菌的存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进行 了应用和简单的分类,只是依据易于 识别的宏观形态来鉴别真菌,建立了 简单的描述语言.然而科学的发展促 使真菌学的研究由宏观形态的描述进 入细胞形态的观察。
应用真菌学
参考资料
真菌学, 周与良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11. 真菌分类学, 邵力平等主编.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6, 8. 植物病原真菌学, 张中义等主编.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10. 真菌学概论, [美]C. J. 阿历索保罗等主编, 余永年等译. 北 京: 农业出版社, 1983, 7. 普通真菌学, 邢来君等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植物病害真菌学, 陆家云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11. 中国药用真菌生产与产品开发, 林树钱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0,11. 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 陈德明主编.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12. 食用菌栽培学, 杨新美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 菇菌生产技术全书, 陈士瑜主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2.
食用真菌:随着真菌学理论研究的不断 发展,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 —菌蕈学(Mushroom Science)形成和 发展起来。其中心内容包括菌种培育、 堆肥制备、段木准备和栽培管理等几个 主要组成部分。菌蕈学的兴起使得食用 真菌的研究得到飞跃发展。
真菌遗传学 的研究在近20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这首 先得益于脉冲电泳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通过电泳核型 分析对丝状真菌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菌株的染色体 基因组分离成完整染色体带,从而获得染色体的数目 及基因组的大小。在真菌中已对近40个属的真菌进行 了研究,为其基因杂交定位及基因作图的研究提供了 遗传背景,改变了过去用经典的遗传学方法和细胞学 方法对真菌遗传物质基础的研究手段。 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丝状真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为 真菌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提供了方便的有效的方法, 使得种间甚至属间杂交成为可能。1979年Case等人在 粗糙脉孢菌中建立了第一个丝状真菌的DNA转化系 统,从此,丝状真菌的遗传学研究跨入了分子遗传学 时代。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通常是指那些微小、简单、肉眼难 以观察的生物。
• 英文“微生物”一词“microorganism”, 就是在“生物(organism)”词之前加上 前缀“非常小(micro)”所构成。 • 微生物并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术语,它们 主要是根据生物体的大小而被人为地划归 在一起的。
近代真菌学时期(1860—1950)
狄巴利(Heinrich Anton de Bary, 1831-1888),德国人
发表了许多真菌学的专著,如<<黑粉菌>>、<<菌形
动物>>、<<真菌形态学和生理学>>。
被称为近代真菌学奠基人。
证明了马铃薯晚疫病是由Phytophthora infestans 寄生引起,
的真菌分类 ( ~1860) ●近代真菌学时期-细胞学的真 菌分类 (1860~1950) ●现代真菌学时期-实验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真菌分类 (1951~)
真菌的发展历史
古代真菌学时期(
-1860)
中国在仰韶文化已大量采食蘑菇 公元前100-200年的《神农本草》有真菌作为 药材的记载 英国的Ray(1684-1704)在其《植物史》中将 94种真菌分为4组 Magnol(1689)首先以形态性状作为大型真菌 分类基础 17世纪中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制成简单显微镜, 真菌研究由大型真菌转入小型真菌
括粘菌门和真菌门两大类群真菌。
3、真菌分类系统的演变和比较
(1)三纲一类的系统 ① 藻状菌纲 ② 子囊菌纲 ③ 担子菌纲 ④ 半知菌类
(2)Ainsworth (1973)的系统 真菌(菌物)界包括粘菌门和真菌门,而真菌门包括5个 亚门: ①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 ②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 ③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 ④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⑤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异同
细菌:(Bacteria) 有细胞壁,无核,有核区— 属原核生物。 粘菌:无细胞壁,有核, 繁殖产生孢子。 藻类:光合色素--自养生物。 Fungi:无根、茎、叶,异养 贮藏物质: 糖,脂肪 高等植物:有根、茎、叶,自养 贮藏物质:淀粉。
第一章 绪论
一、真菌的发展历史
真菌分类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 阶段或三个时期: ●古代真菌学时期-比较形态学
真菌(Fungi)的主要特征
(1)有固定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2)营养体 简单,大多为菌丝体。(3)营养方式异养型(腐生 和寄生),无光合色素。真菌大多腐生,以已死的 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少数寄生的真菌主要寄生在 活植物上。(4)繁殖方式为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不是植物,不含叶绿素,无根、茎、 叶的分化。
20世纪初到60年代以前是以Martin(1961)为 代表的传统真菌分类系统,把真菌分为四纲: 藻状菌纲Phycomycetes、Ascomycetes、 Basidiomycetes和Deuteromycetes。这一分类系
统以形态学、生物学为主要依据,并且是以生物显 微镜所能看到的形态为主。这一时期分类的主要问 题是藻状菌纲太混乱,到60年代中期以后,分类系 统变动主要集中在这一纲中。
这一时期的真菌分类工作主要是对大量新种 的描述及对以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中意 大利伟大的的真菌学者P. A. Saccardo (1845~1920)将全世界已发表的真菌描述进 行了收集整理,用拉丁文汇编成25-26卷的巨 著《真菌汇刊》。这一巨著的问世为全世界 真菌分类学家提供了方便,为真菌分类学的 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真菌毒素 :1960年黄曲霉毒素的发现以 及它对动物的毒性和致癌作用,引起了 人们对真菌毒素的研究。仅以黄曲霉毒 素而言,在1960年后的10年中就发表了上 千篇的研究资料。目前已知的200多种真 菌毒素中,至少有10多种可引起人和实 验动物致癌,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 素、黄变米毒素、镰刀菌烯酮等。
导致了植物病理学的诞生。
将进化论的概念引入真菌分类,提出按进化顺序排
列的真菌分类系统。
萨卡度(Pier Andrea Saccardo,1845-1920),
意大利的真菌学家
完成了<<真菌汇编>>
将所有已知的真菌属和种经过整理用拉丁文进行描
述,并对已往的真菌类群加以整理,重新分类,订 正了大量的属和种。
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真菌学建立的起点。
林奈(Carl Linnacus, 1707-1786),德国植物学家 双命名制(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同 时也为真菌的命名奠定了基础。 他的名著<<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记载了 被视为植物的真菌10个属,从此,开始对真菌以正式
药用真菌:近些年来,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 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导致了真菌系统病(深部病) 的不断出现,其中许多是条件致病菌,已引起世界 范围的普遍重视,推动了研究方法的改进,使医学 病原真菌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改变了以往认 为真菌只能引起“疥癣之疾”而不受重视的局面。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药用真菌日益引起人们 的重视。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探索和发掘新药的重 要领域之一,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在当前的抗癌 药物筛选中,真菌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据报道,目 前发现有40个属的真菌发酵物具有抗癌活性,这主 要是真菌多糖和萜烯类化合物。
真菌的微细结构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给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辨率更强的 工具,用以观察真菌的细微结构和亚显微 结构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如鞭毛的9+2结 构、脉孢菌细胞壁的四层结构、担子菌复 杂的桶孔隔膜与细胞核的精细结构以及孢 子纹饰等。1957年Pontecorvo指出,在半 知菌中存在着异核体和准性生殖现象。
综上所述,真菌学研究在这一时期有了较 全面的发展。无论是在真菌的细微结构、 生理生化、遗传变异、DNA重组,还是医 学真菌、药用真菌、食用菌、真菌毒素以 及系统分类诸方面都进入了快速地全面发 展的时期。
二、真菌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1、真菌分类的目的
根据国际上已经承认的一些分类系统给每一
种真菌命名,以便交流有关真菌的各方面的知识;
现代真菌学时期(1951-至今)
Geoffrey C. Ainsworth,英国真菌学家 <<真菌词典>>,1943年第一版,1983年第七版均
由Ainsworth主编。
1995年第八版出版(Ainsworth & Bisby’s)
把真菌界分为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和担
子菌门。
初期(1950 ~1979):这期间一些真菌分类学者如 Bessy1950、Gaümann(1928-1964)、 Martin1961等 都对实验生物学的真菌分类做出了贡献。还有中国 真菌学者邓叔群(1963-1964)、戴芳澜(19621973),以及美国学者Alexopoulos(1962-1978)等。
年《真菌字典》(第八版)接受了8个界的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动物界、胆藻界、真菌界、
眼虫动物界、藻物界、动物界、绿色植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