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单选题] *○A.认识○B.探索○C.创造○D.实践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单选题]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3.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单选题]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4. 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是() [单选题] *○A.认识○B.发明○C.创新○D.实践5.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作是() [单选题] *○A.《自然辩证法》○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共产党宣言》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单选题] *○A.主体创造客体的活动○B.作为主体的人的日常活动○C.主体适应客观环境的活动○D.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7. 实践的主体是( ) [单选题] *○A.人○B.具有主体能力,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C.绝对精神○D.人的意识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的这段话是指() [单选题] *○A.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段话的意思是() [单选题]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第二章_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

第⼆章_国民收⼊核算练习题第⼆章⼀、判断1、消费者居住⾃⼰的房屋,这部分房租计算到GDP中。
()T2、企业购买股票、债券的⾏为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T3、家庭建造住宅的⽀出被看成是耐⽤消费品⽀出。
()F4、⼈们从政府得到的国债利息应视为利息收⼊⽽被计⼊GDP中。
()F5、家庭购买⼀套旧家具的⽀出可以计算到GDP中()F6、⽤GDP紧缩系数计算出来的实际GDP的值排除了价格变动对GDP的影响。
()T7、某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的性质。
()。
F8、总投资减重置投资等于净投资。
()T9、⼀个消费者购买国产消费品与购买进⼝消费品在GDP的核算中都是⼀样的作为消费计算到GDP中。
()F10、实际国民收⼊等于名义国民收⼊乘以GDP缩减指数。
()F11、如果国内⽣产总值等于消费⽀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就等于进⼝。
()T12、本年⽣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GDP中。
()F⼆、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国内⽣产总值的核算( B )?A、出⼝到国外的⼀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笔救济⾦;C、经纪⼈为⼀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D、保险公司收到的⼀笔家庭财产保险。
2、下列各项中,能计⼊GDP的有:( D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B、出售股票的收⼊;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D、为他⼈提供服务所得的收⼊。
3、下列哪⼀项计⼊GDP?(D )。
A、购买⼀辆⽤过的旧⾃⾏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买进10吨钢板;D、银⾏向某企业收取⼀笔贷款利息。
4“⾯粉是中间产品”这⼀命题(C )。
A、⼀定是对的;B、⼀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5、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 )。
A、企业增加⼀笔存货;B、建造⼀座住宅;C、企业购买⼀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
6、在国民⽣产和国民收⼊中,哪种⾏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D )A、购买新公司债券;B、⽣产性活动⽽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皆不对。
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的括号内。
)( C )1、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 树突 B.轴突 C.神经元 D.细胞体( B )2、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
A. 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运动皮层区 D.感觉皮层区( D )3、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D )4、人脑中主要具有协调肌肉运动和维持平衡功能的是。
A.丘脑 B.下丘脑 C.中脑 D.小脑( A )5、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 B.躯体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 B )6、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及其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神经纤维B、细胞体C、髓鞘D、神经递质( C )7、调节内脏器官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传出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D、躯干神经系统( A )8、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又称为神经元,由细胞体及其发出的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A、树突B、神经纤维C、神经递质D、髓鞘( D )9、负责感觉器官(包括骨骼肌)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信息交流的神经系统称为。
A、交感神经系统B、副交感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D、躯干神经系统( C )10、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__________构成A、脑B、脊髓C、自主神经系统D、交感神经系统( B )11、__________的主要机能是接受从感受器或其他神经元发出的刺激。
A、细胞体B、树突C、轴突D、突触( B )12、在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侧裂处,有一个言语运动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被称为____________A、威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感觉皮层区D、运动皮层区( B )13、大脑两半球被一条称之为________纤维束连为一体,它使得两半球的沟通得以实现。
第二章练习

第二章增值税法近三年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4年考题)某电梯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5月购进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万元、税额85万元;当月销售自产电梯6部并负责安装,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737.1万元、安装费35.1万元、保养费14.04万元、维修费7.02万元。
该企业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A.22.1万元B.25.16万元C.28.22万元D.30.26万元『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分别计算增值税和营业税。
本题中电梯生产企业销售自产电梯并负责安装,对于安装费应单独计算缴纳营业税。
应纳增值税=(737.1+14.04+7.02)÷(1+17%)×17%-85=25.16(万元)2.(2014年考题)某船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6月购进船舶配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60万元、税额61.2万元;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含税收入包括国内运输收入1287.6万元、期租业务收入255.3万元、打捞收入116.6万元。
该公司6月应缴纳的增值税为()。
A.87.45万元B.92.4万元C.98.3万元D.103.25万元『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国内运输收入和期租业务收入应按“交通运输业”计算缴纳增值税;取得的打捞收入应按“现代服务业——物流辅助服务”计算缴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1287.6+255.3)÷(1+11%)×11%+116.6÷(1+6%)×6%-61.2=98.3(万元)3.(2014年考题)某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具有国际运输经营资质,2014年6月购进飞机配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650万元、税额110.5万元;开展航空服务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含税收入包括国内运输收入1387.5万元、国际运输收入288.6万元、飞机清洗消毒收入127.2万元。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练习题)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1.经济权利是由经济法律、法规所确认的一种( )A.资格 B、行为 C、权利 D、利益2..经济法主体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属于经济法主体的()A.经济权利B.经济义务C.经济职权D.经营管理权3.以下可以作为经济法律事件的是()A、公司的设立B、税务征收C、确定利率D、突发洪水4.以下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国家检察机关B、学校C、厂长D、学生会5、经济法律关系最主要参加者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6、以下不是民法主体而不是经济法主体的是()A、国家机关B、企业C、企业的内部组织D、公民7、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8、享有经营管理权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企业C、社会团体D、事业单位9、经济法律关系()A 、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B、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C、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构成由主体、客体、行为三要素或其中任何两个要素构成10、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物B.经济行为C.客观事件D.专有技术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是法律行为B、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不是法律行为C、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违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D、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不是法律行为12.企业的内部组织是()A、民法主体B、宪法主体C、经济法主体 D 、行政法主体13.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为依据A 、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C 、法律关系内容 D、法律事实14.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发生的()关系A 、奖励和处罚B 、管理和服从C 、权利和义务D 、市场和计划15..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是( )。
A、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B、经济法律关系的标的C、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D、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债权人和投资人对企业资产都拥有要求权,这种要求权总称为( )。
A. 负债B. 所有者权益C. 权益D.债权2. 某企业期初负债总额80000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00000元。
现收回外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此时企业资产总额为( )。
A. 2000000B. 40000C. 180000D. 1600003. 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会引起( )。
A. 负债总额不变B. 费用增加C. 资产总额不变D. 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4. 下列经济业务发生不会使等式两边总额发生变化的有( )。
A. 收到应收账款存入银行B. 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C. 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设备D. 购入材料,货款尚未支付5.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 )项目发生增减变化。
A. 一个B. 两个C. 两个或以上D. 全部6. 由于将资产投入经营过程而发生了资产的消耗时,会引起( )。
A. 负债增加B. 会计等式不再恒等C. 所有者权益减少D. 资产总额不变7. 下列经济业务,使资产和权益项目同时减少的是( )。
A. 生产领用原材料B.以银行存款偿还欠款C. 收到购货单位预付款存入银行D.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8. 利润是企业某个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
A. 营业利润和其他销售利润B.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汇兑损益C. 营业利润、其他单位的利润和投资损益D. 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9. 某公司将1000000元的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金。
该经济业务发生后该公司的( )。
A. 资产总额增加B. 负债总额减少C. 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增加D. 原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均未发生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会计事项有( )。
A. 收入的实现B. 费用的发生C.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D. 提取盈余公积E.投资人追加投资2. 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导致资产减少的是( )A. 预付购货款B. 从银行取得借款C. 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D. 用现金发放工资E. 用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3. 资产是( )的经济资源。
经济学基础课后练习题第二章

第2章均衡价格理论思考与练习一、选择题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A.彩电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2.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平移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3.已知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30-P,市场供给函数为S=3P-10,如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确定4.()反应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动与其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B.需求收入弹性 C.需求交叉弹性 D.供给价格弹性5.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是()A.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B.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C.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变动的比率 D.商品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比率6.商品的均衡价格会随着()A.商品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商品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商品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下降7.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 ( )A.产品大量积压 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C.黑市交易D.市场秩序稳定8.适合于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是()的商品。
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 D.需求完全无弹性9.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A.生产技术 B. 原料价格 C.商品价格 D.居民收入10.下列组合中,一种商品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是()A.香蕉和苹果 B.照相机和胶卷C.汽车和收音机 D. 面包和方便面11.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
A.正常商品 B.劣等商品 C.生活必需品 D.奢侈品12.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意味着()。
A.该经济中的每个成员永远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B.稀缺资源的售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C.政府必须决定每个人应得到的各种资源的数量D.对满足基本需求的物品必须排队购买。
练习题+答案

练习题+答案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在账户贷方的是()。
AA.费用的增加B.收入的增加C.负债的减少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资产和费用的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收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BA.六类B.五类C.七类D.三类资产、负债、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3、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BA.无余额B.借方C.贷方D.借方或贷方4、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A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5、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A.重记经济业务B.借贷方向相反C.漏记经济业务D.借贷金额不等试算平衡的具体内容就是检查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6、“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B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按照资产类账户计算期末余额。
7、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的基本原理。
CA.账户结构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C.会计等式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8、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DA.一个账户B.两个账户C.三个账户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
DA.同增、同减、有增、有减B.同收、同付、有收、有付C.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D.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D10、会计账户的开设依据是()。
C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C.会计科目 D.会计方法11、收到某单位的预付购货款存入银行,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是() BA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得减少B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增加C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D一项负债增加,一项负债得减少借:银行存款(资产)贷:预收账款(负债)12、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C语言中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型的运算符是(A)。
A .% B./ C.! D.* *
分析总结:“%”为取余运算符,要求左右两边的运算对象必须是整形数据。
“/”是除运算符,当左右两边的运算对象是整数时,结果也是整数,即产生整除效应。
2)若变量已正确定义并赋值,符合C语言语法的表达式是(B)。
A.a=a+7; B.a=7+b+c,a++
C.int(12.3%4) D.a=a+7=c+b
分析总结:注意题目中要求找的是表达式,而不是语句。
所以A选项是错误的,首先排除。
B选项是逗号表达式。
C选项%的左边不是整数,错误。
D选项赋值运算符的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使常量和表达式,所以也是错误的。
3)以下中叙述中正确的是(A)。
A.a是实型变量,C允许进行赋值a=10,但不可以这样说:实型变量中允许存放整型值B.在赋值表达式中,赋值号左边既可以是变量也可以是任意表达式
C.执行表达式a=b后,在内存中a和b存储单元中的原有值都将被改变,a的值已由原值改变为b的值,b的值由原值变为0
D.已有a=3,b=5,当执行了表达式a=b,b=a之后,使a中的值为5,b中的值为3
分析总结:A选项:a是实型变量,C允许进行赋值a=10,因C语言的灵活性,系统会自动的将10转换成10.0小数形式进行储存。
课堂上讲过整型数据和实型数据的储存形态是不同的。
B选项: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从运算方向和存储上来理解。
C选项:执行表达式a=b 后,在内存中a的值已由原值改变为b的值,b的值不变。
D选项:已有a=3,b=5,执行表达式a=b,将变量b的值赋值给a变量,使a中的值为5,b中的值不变仍为5;执行第二个表达式b=a,将a变量的值5传递给b,所以最终结果a、b都为5。
4)若a,b,c,d都是int型变量且初值为0,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C)。
A.a=b=c=100 B.d++
C.c+b D.d=(c=22)-(b++)
分析总结:注意语句和表达式的区别。
赋值运算符的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是常量或者表达式。
5)下列选项中不是C语句的是(C)。
A.{int i; i++; printf(“%d\n”,i);} B.;
C.a=5,c=10 D.{ ; }
分析总结:注意语句和表达式的区别。
6)合法的C语言赋值语句是(D)。
A.a=b=58 B.k=int(a+b);
C.a=58,b=58 D.- -i;
分析总结:强制转换符需加括号,即(int)(a+b)。
而D选项- -i;等价于i=i-1;
7)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10,y=3;
printf("%d\n",y=x/y);
}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C)。
A.0 B.1 C.3 D.不确定的值
分析总结:整除
8)若变量已正确定义为int型,要给a,b,c输入数据,正确的输入语句是(D)。
A.read(a,b,c);
B.scanf(“%d%d%d”,a,b,c);
C.scanf(“%D%D%D”,&a,%b,%c);
D.scanf(“%d%d%d”,&a,&b,&c);
分析总结:&取地址符一定不能忘记!
9)若变量a,b,t已正确定义,要将a和b中的数进行交换,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语句组是(C)
A.a=a+b,b=a-b,a=a-b; B.t=a,a=b,b=t;
C.a=t;t=b;b=a; D.t=b;b=a;a=t;
10)若有正确定义语句
double x=5.16894;
语句printf(“%f\n”,(int)(x*1000+0.5)/(double)1000);的输出结果是(D)。
A.输出格式说明与输出项不匹配,输出无定值
B.5.170000 C.5.168000 D.5.169000
分析总结:强制转化类型的书写格式为:(转换类型)(需转换的表达式或者常量)
11)若有以下程序段:
int c1=1,c2=2,c3;
c3=c1/c2;
printf(“%d\n”,c3);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A.0 B.1/2 C.0.5 D.1
12)若有以下程序段
int a=0,b=0,c=0;
c=(a-=a-5),(a=b,b+3);
printf(“%d,%d,%d\n”,a,b,c);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B)。
A.3,0,-10 B.0,0,5
C.-10,3,-10 D.3,0,3
分析总结:c=(a-=a-5),(a=b,b+3);是两个逗号表达式c=(a-=a-5)和(a=b,b+3)组成一个大的逗号表达式。
二、填空题
1)若k为int型变量且赋值11。
请写出运算k++后表达式的值__11__和变量k的值__12___。
分析总结:自增自减运算符的要点是:无论是++i还是i++,变量i的值必然要增加一个。
表达式的取值按照从左往右的方向取值。
2)表达式s=10应当读做___将10赋值给变量s_________。
3)把a1,a2定义成双精度实型变量,并赋初值1的定义语句是_ double a1=1,a2=1;_ 。
4)若x为double型变量,请写出运算x=3.2,++x后表达式的值__4.200000___和变量x的值__4.200000____。
5)若有以下定义,请写出以下程序段中输出语句执行后的输出结果__见图______。
int i=-200,j=2500;
printf("(1)%d,%d",i,j);
printf("(2)i=%d,j=%d\n",i,j);
printf("(3)i=%d\nj=%d\n",i,j);
6)变量i,j,k已定义为int类型并均有初值0,用以下语句进行输入时:
scanf("%d",&i);scanf("%d",&j);scanf("%d",&k);
•从键盘输入:12.3<CR>
•则变量i,j,k的值分别是__12__,___0____,____0___。
分析总结:12.3的整数部分为12赋值给变量i,剩下0.3是小数无法赋值给%d类型的整型变量j,所以j和k变量的值仍然为初值0。
7)复合语句在语法上被认为是__一条语句____,空语句的形式是___;____。
8)C语句的最后用__;___结束。
三、编程题和改错题
1)更正后程序为: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double a,b,c,s,v;
printf("input a,b,c:\n");
scanf("%lf%lf%lf",&a,&b,&c);
s=a*b;
v=a*b*c;
printf("%f %f %f\n",a,b,c);
printf("s=%f\n,v=%f\n",s,v);
}
分析总结:scanf和printf中的格式控制串%d,%f,%lf与数据类型int,float,double都需严格的一一对应。
2)参考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a=560;//a为560分钟,要求转化为小时和分钟表示
printf("%d分钟转换后为%d小时%d分钟\n",a,a/60,a%60);
}
3)参考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a,b;
printf("请输入两个整数:如1500,350\n");
scanf("%d,%d",&a,&b);
printf("%d除以%d的商为%d\n%d除以%d的余数为%d\n",a,b,a/b,a,b,a%b); }
4)参考代码: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
int a,b,c,t;
printf("请输入三个整数:\n");
scanf("%d%d%d",&a,&b,&c);
printf("交换之前a=%d,b=%d,c=%d\n",a,b,c);
{
t=a;
a=b;
b=c;
c=t;
}
printf("交换之后a=%d,b=%d,c=%d\n",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