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思考题
第二章 思考题

(2)ΔH=0 (3)ΔU=ΔH=0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思考题
1.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S<0 过程则不能发生。 答:必须限制在组成不变的封闭体系中,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即公式 dU=TdS-pdV 的适用范围。当 dU=0,dV=0 时,dS=0,不可能发生 dS<0 的过程。
2.某体系从始态经历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某些状态函数的变 量,可以设计一绝热可逆过程,从同一始态出发到达国一终态。 答:根据熵增原理,绝热不可逆过程△S>0,而绝热可逆过程的△S=0。从同一 始态出发,经历绝热不可逆和绝热可逆两条不同途径,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4)ΔU=0 (5)ΔG=0
6.试分别指出系统发生下列状态变化时的△U,△H,△S,△A 和△G 中何者必 定为零: (1)任何封闭系统经历了一个循环过程; (2)在绝热密闭的刚性容器内进行的化学反应; (3)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组成及温度都保持不变,但体积和压力发生变化; (4)某液体由始态(T,P*)变成同温、同压的饱和蒸气。其中 P*为该液体在 温度 T 时的饱和蒸气压; (5)任何封闭系统经任何绝热可逆过程到某一终态; (6)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答:(1)对于循环过程,系统的状态最终未变,因而所有状态函数均未改变。故 △U,△H,△S,△A 和△G 均等于零; (2)绝热 Q=0,恒容 W=0,故△U=0; (3)对于定量、定组成的理想气体,U 和 H 只是 T 的函数,故 T 不变,则△U 和△H 为零; (4)此相变可通过等温、等压且W ′ = 0 的可逆相变过程来实现,故△G=0; (5)绝热可逆,△S=0; (6)节流膨胀,等焓过程,△H=0.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答案要点: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从广义来讲,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
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答案要点:主要从7个方面理解:(1)不可检验性。
(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3)不可储存性。
(4)不可移动性。
(5)季节性。
(6)脆弱性。
(7)共享性。
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从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分析(课本第29页)。
排他性问题要从景区日常经营的门票制度来分析,最好能引导学生分析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与准公共产品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类型博物馆游客流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课本图2-7博物馆生命周期曲线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功能创新,详细内容参见课本40页。
引导学生列举不同创新方法的景区产品。
第二章思考题

思考题
1.设A 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87.425m 。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时,问A 、B 两点的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2.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3.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在水准测量中各起什么作用?
4.何谓水准点?何谓转点?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
5.将图2-37中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填人表2-3中,计算出各点的高差及B 点的高程, 并进行计算校核。
图2-37 第5题图
6.调整表2-4中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高程。
7.调整图2-38所示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8.DS 3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9.设A 、B 两点相距为80m, 水准仪安置在中点C ,测
得A 、B 两点的高差h AB =+0.224m 。
仪器搬至B 点附近处,
B 尺读数b 2=1.446m ,A 尺读数a 2=1.695m 。
试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10.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哪些误差?
表2-3 第5题表
图2-38 第7题图
表2-4 第6题表。
卷烟工艺学第2章 思考题

卷烟工艺学第2章思考题卷烟工艺学第2章-思考题第2章思考问题一、填空题1.卷烟生产过程包括三个主要工艺阶段,分别为:。
生产能力水平由三个生产因素决定。
2、目前,在制丝连续生产中,工序间的连接一般采用3种输送方式。
3.工厂产能验证可分为两个阶段:和。
二、名词解释卷烟制造工艺流程:三、简答题请简要说明制定卷烟工艺流程的原则。
1、卷烟生产工艺包括三大主要工艺阶段,即。
2、卷烟制造工艺流程:。
()4、试回答出三条车间空间布局的设计原则?5、试回答出三条制定卷烟工艺流程的原则?一、填空题1.卷烟生产过程包括三个主要过程阶段。
2.压接工艺包括、和其他工艺。
3.包装工艺是采用多种和,将合格的烟支包装成符合产产品质量标准,便于成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
4.卷烟制造过程中工序间的连接方式影响产品属于5.目前卷烟制造朝着、、、相结合的制造方向生产过程采用多级计算机控制和管理6.生产场所的空间布局主要根据和的原则,确定各工顺序生产过程的阶段组成,生产和物流设备的合理选择和配置。
7.生产能力水平是由、和三个因素决定的。
8.制丝工序的生产能力以单位表示,卷取和包装工序的生产能力以单位表示3、制丝线上的连接方式采用皮带输送、振动输送和自动装盘。
表示9.设备的生产能力q=10.工序的工艺制造能力二、简答题1.制定卷烟工艺流程的原则是什么?2、从制丝到卷包的整个工艺流程的周期包括哪些?3、车间空间布局的设计原则是什么?4、卷烟制造过程中工序间的连接方式有哪些?5、简述制丝工艺包括那些工序?选择题1.以下描述不正确()a.制丝生产过程主要实现原料加工,将各种烟叶制成配比均匀、纯净无杂质,宽度、水分、温度等工艺参数均符合各等级卷烟工艺要求的烟丝,以满足后序卷制工艺的要求。
b、压接的工艺任务是将合格的烟丝和符合工艺要求的材料按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卷制成合格的卷烟。
c.包装工艺是采用多种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将合格的烟支包装成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便于贮运和销售的成品。
思考题2

1. 分别说明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的特征? (1)能量信号:信号的能量是一个有限值。 (2 ) 功率信号: 能量无穷大, 但平均功率是一个有限值。 2. 自相关函数有哪些性质? (1)偶函数。
(2)零点值等于信号的能量或功率。 (3)其傅里叶变换等于能量谱或功率谱。 3. 何谓随机过程?它具有什么特点? 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 可看成样本函数的集合或者不同时刻随机变量的集合。 4. 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主要有哪些?分别表征随机过程的 什么特征? (1 ) 数学期望: 表示随机过程 n 个样本函数的摆动中心。 (2)方差:表示随机过程在时刻 t 相对于平均值的偏离 程度。 (3)相关函数:衡量随机过程在任意两个时刻上获得的 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5. 何谓严平稳?何谓广义平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严平稳随机过程: 一个随机过程的任意有限维分布函数与 时间起点无关。 广义平稳过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随机过程:随机过 程的均值与时间无关,为常数。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 有关。 严平稳随机过程必定是广义平稳的,反之不一定成立。 6. 什么是高斯过程?其主要性质有哪些? 随机过程的任意有限维分布均服从正态(高斯)分布,则 称为正态(高斯)过程。
高斯过程的主要性质有: (1)对于高斯过程,只需要研究其数字特征即可。 (2)广义平稳的高斯过程也是严平稳的。 (3)高斯过程经过线性系统后的输出仍是高斯过程。 6. 高斯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 Q(x)函数和 erf(x)函数的关系 如何?
F (x ) 1 1 Q 1 x erf 2 x a a 2 1 1 x erfc 2 a 2
缓慢变化的正弦波。 9. 窄带高斯过程的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统计特性如何? 一个均值为 0 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 其同相分量和正交分 量同样是平稳高斯过程,均值也为 0,方程也相同。在同一 时刻二者是统计独立的。
第二章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
为什么能用自相关分析消去周期信号中的白噪声 信号干扰?
周期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仍然是同频的周期信号; 随机噪声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将随 的增大快速衰减。 所以:用自相关分析测量信号周期比用波形分析测量信 号周期准确。
采样定理是什么?若不满足采样定理会发生什么 现象?
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必须大于等于原信号中最高分析频 率的2倍; 不遵循此原则将产生频谱混叠现象。
思考题
自相关函数与互相关函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自相关函数描述信号一个时刻与另一时刻取值的依赖关系; 互相关函数表示两个信号之间依赖关系。
如何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傅立叶变换是谱分析的基本工具。 周期信号可采用傅里叶级数;
非周期信号和各态历经过程可采用傅立叶变换;
随机信号可采用信号的自相关函数的傅立叶变换(自功率 谱密度函数)。
大齿轮频率:f1=600/60=10(Hz) 、17um 中齿轮频率:f2=f1x2=20(Hz)、9um 小齿轮频率:f3=f1x4=40(Hz)、26um泄露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减小它? 泄露是采样过程对信号的截断带来的必然现象, 窗函数在频域上除了主瓣都存在旁瓣; 选择适当的窗函数将会减小泄露。
思考题
有一齿轮传动系统,大齿轮为输入轴,转速为600转/分, 大,中、小齿轮的齿数分别为40,20,10,请根据齿轮箱 机壳上测得的振动信号功率谱图(纵轴单位为微米), 估计出哪个齿轮的振动最大?
第二章思考题

第二章思考题1、用润湿原理说明为什么纯净棉花容易被水润湿,而原棉较难被润湿?答:原棉表面有许多杂志,如蜡质、农药、虫浆、泥沙等,这些都是疏水物质,使纤维变成低能表面,对润湿不利。
纯净棉花表面已除去油脂,露出极性表面,表面张力比较大。
2、现有三个杯子,杯里分别有纯水、盐水、加表面活性剂的水,杯口水面分别呈如下情况,试推断各杯中相应是什么水?答:a)纯水b)加表面活性剂水c)盐水3、天然水硬度为200ppm,其中主要为Ca2+、Mg2+、HCO3-、Cl-、NO3-、SO42-,煮沸一段时间后,水的硬度会下降否?水中减少的是什么离子?会留下什么离子?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除什么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吸附)什么离子?答:会下降,水中减少的是Ca2+、Mg2+、HCO3- 。
留下Ca2+、Mg2+、Cl-、NO3-、SO42- 、少量HCO3- 。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除Ca2+、Mg2+,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除HCO3-、Cl-、NO3-、SO42-。
4、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为0.2%,当溶液浓度为0.1%,问该溶液能增溶有机溶剂否?若加入硫酸钠后溶液有增溶能力,推测此时溶液临界胶束浓度可能是多少?答:不能增溶有机溶剂。
只有溶液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才能增容有机溶剂。
0.1%,加入硫酸钠后产生电离,钠离子与表面活性剂离子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减弱表面活性剂离子同电荷间的排斥作用,提高表面活性,降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加入硫酸钠后溶液有增溶能力,则可知已达临界胶束浓度。
5、下列物质中,哪个是两性表面活性剂:( C )A、C12H25SO4NaB、R2NH2+.Cl-C、RNHCH2CH2COOHD、RO(C2H4O)nH6、表面张力使纯液体表面积有:(B)A、扩张趋势B、收缩趋势C、不变化D、任意变化7、下列表面活性剂中,HLB值最大的是:(D)A、C12H25O(CH2CH2O)8HB、C12H25O(CH2CH2O)12HC、C12H25O(CH2CH2O)16HD、C12H25O(CH2CH2O)20H。
第二章思考题及答案

2、错 预算外收入中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纳入预算管理,其数额在预算报告中专门列明
3、对
4、错 采用收费还是税收应根据政策目标和效率原则进行抉择,没有一定之规
A、定额税 B、比例税
C、累进税 D、累退税
7、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有:()
A、减税让利
B、增税政策执行不力
C、分配政策向个人倾斜
D、根本原因是体制调整带来的生产效率下降
8、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包括:()
A、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思考,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宜过大,目前过快的提升速度应适当加以调节,使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空间
7、对
8、对
9、错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的比例
10、对
三、不定项选择
1、ACD
2、AC
3、A
4、A
5、ABCD
6、AD
7、ABC
8、ABD
9、A
10、ABD
四、问答
1答:在各种名目下安排的财政支出,虽然无一例外的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却存在着差异。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虽然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的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也就是说,在这些支出安排中,政府如同其他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体现了政府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我们将此类支出成为转移性支出,它体现了财政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时, 越大则使τ越大 过渡过程则进行的越慢. 越大, 定时,C 或L 越大则使 越大,过渡过程则进行的越慢.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 2.3.(2)在 RC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换路前最好将电 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电路换路瞬间电流发生突变, 【答】由于 RC 电路换路瞬间电流发生突变,产生初始冲击 电流,故电路中若串联了电流表,则最好在换路前将电流表短接, 电流,故电路中若串联了电流表,则最好在换路前将电流表短接, 以免初始冲击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而将表损坏. 以免初始冲击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而将表损坏.
= ( 2e 500 t + 10 10e 500 t )V = (10 8e 500 t )V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一定, 越大, 2.5.(2)在一阶电路中,R一定,而 C 或 L 越大,换路时的过 在一阶电路中, 一定 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还是越慢? 渡过程进行得越快还是越慢?
R2 UeS = US 2 = 10V R1 + R2
R′′
时间常数 则
u′′C = UeS (1 e
2 3 6 τ ′′ = R′′C = ×10 × 3×10 s = 2×103 s 3 t
+ + ′′ U eS uC
C
τ ′′
) = 10(1 e
500 零状态响应, 根据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有 uC = u′C + u′′C
a
+ b U S1
S
R1
+ ′ uC
C
R2
(b)
S
+ US2
R1
+ ′′ uC
C
R2
(d)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解零输入响应(图(b) ),电容有初始储能,则 解零输入响应 图 ,电容有初始储能,
R2 u′C(0) = U′0 = US1 = 2V R1 + R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分析与思考解答
2.1.(1)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有没有过渡过程? 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有没有过渡过程? 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答】无过渡过程.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为阶跃波(设 无过渡过程.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为阶跃波 设 接通电源时刻为t=0 ,则电压,电流波形如图 . 则电压,电流波形如图). 接通电源时刻为
R′
u′C = U ′0e
τ′
= 2e 500 tV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解零状态响应(图(d) ),电容无初始储能,换路后利用戴维 解零状态响应 图 ,电容无初始储能, 宁定理电路可简化为图(e),其中 宁定理电路可简化为图 其中
2 ′′ = R1 // R 2 = k = 0.667 R 3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处于零状态, 2.4.(1)如果换路前 L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iL(0) = 0 ,而 t→∞ 时, uL(∞) =0 ,因此可否认为 t = 0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 ∞ 时 电感相当于开路, t→∞ 时,电感相当于短路? 电感相当于短路? →∞ 【答】可以. 可以.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2.4.(2)如果换路前 L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未处于零状态, 【答】若换路前L未处于零状态,则 iL(0) ≠ 0 , t=0 时电感 若换路前 未处于零状态 不能视为开路, 仍有u 不能视为开路,而 t→∞ 时,仍有 L(0) =0 ,即 t→∞ 时电感相当于 →∞ →∞ 短路. 短路.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分析与思考
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 2.1.(1) 理想电阻元件与直流电源接通时,有没有过渡 过程?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过程?这时电阻中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是什么样的? 2.1.(2)阶跃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阶跃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2.1.(3)含电容或电感的电路在换路时是否一定会产生 过渡过程? 过渡过程? 的电容器, 2.2.(1)今需要一只 50 V,10 F 的电容器,但手头 , 只有两只50V,5F 和两只 30V,20 F 的电容器,试问 只有两只 , , 的电容器, 应该怎样解决? 应该怎样解决? 2.2.(2)可否由换路前的电路求 iC(0) 和 uL(0)?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2.5.(1)任何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是否都可以用叠加原理由它的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得,请自选一例题试试看.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求得,请自选一例题试试看. 【答】可以. 可以. 例如图(a)所示电路,换路前电路已稳定,t=0 时将开关由 a 端 例如图 所示电路,换路前电路已稳定, = 所示电路 换接到 b 端,已知 US1=3V, US2=15V, R1=1 k , R2= 2k , C=3 F ,求 求 uC.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的电容器, 2.2.(1)今需要一只 50 V,10 F 的电容器,但手头只有两只 , 50V,5F 和两只 30V,20 F 的电容器,试问应该怎样解决? 的电容器,试问应该怎样解决? , , 【答】可用二只 50V,10 F 的电容并联或用二只 30V,20 , , F 的电容串联.这样,不仅总电容值满足要求,而且每个电容的 的电容串联.这样,不仅总电容值满足要求, 实际工作电压亦满足其各自额定工作电压的要求. 实际工作电压亦满足其各自额定工作电压的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处于零状态, 2.3.(1)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uC(0) = 0, , 电容相当于短路, →∞ 而 t→∞ 时, iC(∞) =0,可否认为 t = 0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t→∞ →∞ ∞ , 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C不是处于零状态 不是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 否成立? 否成立?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 2.3.(2)在 RC 电路中,如果串联了电流表,换路前最好将电 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流表短路,这是为什么? 处于零状态, 2.4.(1)如果换路前 L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iL(0) = 0 ,而 t→∞ 时, uL(∞) =0 ,因此可否认为 t = 0时,电感相当于开路, →∞ ∞ 时 电感相当于开路, t→∞ 时,电感相当于短路? 电感相当于短路? →∞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2.4.(2)如果换路前 L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换路后,电容向 并联电阻放电,电路简化为图(c) 换路后,电容向R1, R2并联电阻放电,电路简化为图 . 2 + R′ = R1 // R 2 = k = 0.667 3 ′ uC C 时间常数 2 ′ = R′C = × 103 × 3 × 106 s = 2 × 103 s τ 3 (c) t 则
,波形如图(b) . 波形如图
u
u
U
U
0
(a)
t
0
(b)
t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2.1.(3)含电容或电感的电路在换路时是否一定会产生过渡过 程? 【答】不一定,若换路并未引起电容的电场能量或电感的磁 不一定, 场能量的变化则不会产生过渡过程. 场能量的变化则不会产生过渡过程.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2.2.(2)可否由换路前的电路求 iC(0) 和 uL(0)? 【答】不可以. 不可以.
返 回分析与思考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题
下一题
第 2 章 电 路 的 暂 态 分 析
处于零状态, 2.3.(1)如果换路前电容 C 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uC(0) = 0, , 电容相当于短路, →∞ 而 t→∞ 时, iC(∞) =0,可否认为 t = 0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t→∞ →∞ ∞ , 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C不是处于零状态 不是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如果换路前 不是处于零状态,上述结论是 否成立? 否成立? 处于零状态, 【答】换路前若电容C处于零状态,则 t = 0 时, uC(0) =0 , 换路前若电容 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 又 t→∞ 时, iC(∞) = 0 ,故可认为 t = 0 时电容相当于短路, t→∞ →∞ ∞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而若换路前电容未处于零状态, 时电容相当于开路.而若换路前电容未处于零状态,则 uC(0) ≠ 0 , 电容不可视为短路, 电容仍可相当于开路. 电容不可视为短路,但 t→∞ 时仍有 C(∞) =0 ,电容仍可相当于开路. →∞ 时仍有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