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消化系统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消化系统病例讨论

消化系统病例讨论

教学条件>>消化系统病例讨论病例1食欲不振、呕咖啡样物、意识错乱病例2上腹部疼痛,反酸病例3腹痛,恶心、呕吐病例4黏液脓血便伴腹痛病例5黄疸、柏油样便、谵妄病例6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病例7腹胀,黑便,呕血病例1食欲不振、呕咖啡样物、意识错乱赵××,男性,56岁。

主诉食欲不振5年,呕咖啡样物1天,意识错乱5小时。

现病史近5年来常有食欲不振、厌油食。

1天前患者呕咖啡样物2次,呈喷射状,含有血凝块,总量约800ml,未排黑便。

5小时前烦躁不安,衣冠不整,乱扔东西,随地便溺。

1小时前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可以唤醒,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既往史15年前患有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痊愈。

6年前复查肝功和肝炎病毒标志,除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阳性外,其余结果均正常。

5年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硬化。

2年前行胃镜检查提示食道静脉曲张。

无长期大量饮酒史。

体格检查T 37.0℃,P 90次/分,R 18次/分,Bp 100/60mmHg。

嗜睡状态,压眶反射存在。

面色灰暗黝黑,巩膜黄染。

可见肝掌,颈部及前胸可见数枚蜘蛛痣。

心肺查体正常。

腹部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

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增强,扑翼样震颤(+)。

问题1该患者临床诊断有哪些疾病?解说①上消化道出血;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③肝性脑病三期。

问题2该患者的病史有何特点?是怎样演变的?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解说根据疾病发展的时间顺序,该患者的病史有如下特点:①有明确的肝病病史:15年前患有乙型肝炎,6年前仍有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阳性。

②5年来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厌油食等消化道症状。

③上消化道出血:呕咖啡样物约800ml,呈喷射状,含有血凝块。

④5小时前有精神错乱和行为异常:烦躁不安,衣冠不整,乱扔东西,随地便溺。

⑤目前处于嗜睡状态。

从以上病史特点和既往腹部彩超及胃镜结果,该患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其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病例讨论范文

病例讨论范文

病例讨论范文
《胃癌的病例讨论》
胃癌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和管理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我们的医院里,我们遇到了一位47岁的
男性患者,他被诊断出患有晚期胃癌。

在这篇病例讨论中,我们将讨论他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这位患者于三个月前开始出现胃部疼痛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他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炎。

但是症状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

最终,他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我们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检查和一系列的筛查,包括内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最终诊断出他患有胃癌。

由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转移的可能性也很大,我们的治疗团队决定采取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也对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希望可以帮助他度过这个艰难的阶段。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放疗和化疗给他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和脱发等。

这给我们治疗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肿瘤治疗,还需要全方位地关注他的身心健康。

在这篇病例讨论中,我们讨论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及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相信,
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关心,这位患者一定可以克服疾病,重新获得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希望这篇病例讨论也可以帮助其他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类似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培训

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培训

消化内科疾病的病例讨论与培训病例一: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男性,57岁,主诉反复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已有1年,伴有食欲减退。

病史中无明显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发现上腹压痛,但没有明显腹肌紧张。

实施胃镜检查后发现患者胃部有溃疡形成。

病例讨论:这位患者可能患有消化性溃疡疾病,该疾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消化性溃疡疾病是指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遭受到胃酸、胆汁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损害,形成溃疡。

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主要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吸烟和饮酒等。

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发现溃疡形成是确诊的关键。

治疗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酸的分泌,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饮食调整和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重要措施。

病例二:胃肠道出血患者女性,64岁,平素有高血压病史。

现主诉大便黑便伴随大量鲜红色血块,伴有乏力和头晕等症状。

体格检查中发现患者血压明显升高,腹部柔软没有明显压痛。

实施胃镜检查后发现患者胃和十二指肠有活动性出血。

病例讨论:这位患者可能患有胃肠道出血,因为有明显的黑便和鲜红色血块,加上胃镜检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出血的场景。

胃肠道出血是指胃、十二指肠、小肠或大肠等部位发生出血的一种情况,以黑便或鲜红色血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

常见的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肝硬化、血液病等。

患者的高血压病史也值得重视。

治疗方面,需要首先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采取止血等急救措施。

针对出血原因,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酸药物、抗菌药物、止血药物等。

病例三:胰腺炎患者男性,42岁,有酗酒史。

主诉持续中上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实施血液检查后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腺酶也明显升高。

病例讨论:这位患者可能患有胰腺炎,因为有中上腹剧痛、呕吐等症状,加上血液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胰腺酶升高。

mdt病例讨论模板 -回复

mdt病例讨论模板 -回复

mdt病例讨论模板-回复MDT病例讨论模板: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结肠癌的诊断与治疗]引言: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位患有结肠癌的病例,讨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病例描述:患者63岁,男性,主诉腹痛、腹泻、大便黑色。

既往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等。

体格检查:腹部软,无明显肿块、压痛,直肠指检未发现异常。

问题1:该患者所表现的症状是否符合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回答1:是的,腹痛、腹泻、大便黑色均为结肠癌的常见症状。

腹痛可能是由于肿瘤堵塞或破裂,引起肠道张力增高而导致的。

腹泻则是由于肿瘤在结肠内阻碍了正常的粪便排出。

大便黑色可能是因为肿瘤出血,血液经过结肠被分解成黑色,这是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

问题2:对于这位患者,我们应该进行哪些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回答2:进一步的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肠道内镜以及实验室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最准确、最可靠的结肠癌诊断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直视观察、组织活检等手段明确病变的位置和性质。

肠道内镜可以评估肿瘤的深度浸润情况,并指导手术决策。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可以辅助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问题3:根据患者的病情,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治疗策略?回答3:治疗策略应根据病变的良性恶性程度以及分期来确定。

对于早期结肠癌(局限于肠壁内),可以选择内镜下切除术或经肛门手术。

对于进展期结肠癌(侵犯深层组织或有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结肠癌是首选治疗方法,可以配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

对于手术不可行或远处转移且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考虑靶向治疗、放疗、化疗等手段。

问题4: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有何影响?回答4: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或化疗。

辅助化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

肠道癌合作组的临床试验显示,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

辅助放疗将放射线直接作用于手术区域,可以清除残留癌细胞,预防局部复发。

实验十三 消化系统疾病

实验十三 消化系统疾病

实验十三消化系统疾病一、实验目的1.掌握溃疡病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结局及合并症。

2.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特点;熟悉各类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3. 掌握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认识各型肝硬化肉眼形态的不同点。

4.熟悉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和分级。

5.熟悉原发性肝癌、食管癌、胃癌及大肠癌的形态特点;了解其组织学类型和临床表现。

二、实验内容【病理组织观察】(一)观察方法1.肉眼观察 (1)胃体积大小,形态,颜色有无变化,胃黏膜完整性有无破坏,有无溃疡,肿瘤,坏死的形成,有无梗阻;如有溃疡,溃疡的形状,大小,深度,有无穿孔,边缘是否整齐;如有肿瘤,肿瘤的大小,颜色,质地,有无坏死,有无梗阻。

(2)食管黏膜完整性有无破坏,有无溃疡,肿瘤,有无狭窄和梗阻。

(3)肠粘膜是否完整,黏膜表面有无溃疡,肿瘤和坏死,有无狭窄和梗阻。

(4)肝脏的大小,形态以及颜色有无变化,表面是否光滑,包膜是否紧张,重量是减少还是增加,切面颜色,形态的变化如何,表面或者切面有无结节,有无肿块。

2. 镜下观察 (1)胃黏膜腺体数量有无减少,腺腔有无扩张,有无肠上皮化生现象,有无炎症细胞浸润;胃黏膜有无溃疡,有无炎性渗出,坏死或者肉芽组织的形成;有无异常细胞的增生,有无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腺腔,有无出现病理性核分裂。

(2)肝脏正常小叶结构有无破坏,有无出现假小叶,有无水肿,脂肪变性,有无点状坏死,碎片样坏死,桥接坏死或者大片坏死;有无异形的肝细胞或者形态不规则的肝细胞出现。

(二)观察内容肉眼观察1.消化性溃疡溃疡好发于胃窦部或十二指肠球部。

椭圆形,直径<2.5cm。

边缘整齐,不隆起。

溃疡较深,底部平坦。

溃疡周边粘膜呈轮幅状向中央集中。

2.病毒性肝炎①急性普通型肝炎:肝体积轻度增大,质软,黄疸型者呈黄绿色。

②重度慢性肝炎:肝脏体积肿大,表面切面呈细颗粒状,质地较硬。

③急性重型肝炎:肝脏体积显著缩小,重量减轻,质较软,被膜皱缩。

6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6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19
17

骨髓涂片:


四、红细胞内卟啉代谢

复习: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一、临床表现


贫血的一般表现
缺铁的特殊表现(非必须) 小细胞:MCV<80fl 低色素:MCH<27pg,MCHC<32%;男性Hb<120g/L,女 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 铁代谢:见辅助检查 游离原卟啉(FEP)/血红蛋白(Hb)>4.5µg/gHb
6
分析—— 3.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检查内容
①大便常规检查(隐血试验):P211.若阳性提示溃疡
有活动性,持续阳性提示癌变。
②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可确诊消化性溃疡。(其次X
线钡餐检查)
③Hp检测:有助制定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④继续血常规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⑤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查该贫
阴性者)用抑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③如系胃溃疡癌变,可考虑手术。 ④补充铁剂。
8
复习: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慢性 2.周期性(发作→缓解→发作→缓解…) 3.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节律 性不同)
(二)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和黏膜活检:有确诊价值 2.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 镜检查者 3.Hp检测
9
复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
1.区分Hp阳性还是阴性。 2. 若Hp阳性,则首选抗Hp治疗,结束后再给2~4周 抑制胃酸分泌治疗。 3.若Hp阴性,则给H2RA或PPI,DU 4~6周,GU 6~8周。
4.是否维持治疗:根据复发频率、年龄、服用非甾 体抗炎药、吸烟、有无并发症等综合考虑。

《消化内科讨论病例》课件

《消化内科讨论病例》课件

现病史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隐痛, 与饮食无明显关系。1周前,患者上腹部疼痛加重,伴食 欲不振、恶心、呕吐。
查体
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病例初步诊断
诊断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诊断依据
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近期出现上腹部疼痛加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症状,查体显示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根据患者病史、症状 、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胃镜治疗前后对比图
通过胃镜对病变进行切除、止血等治 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胃镜图像,评估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前后对比图
药物治疗前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 病变的变化情况,评估药物治疗的效 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科学、合理
详细描述
治疗方案需要遵循医学原理和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合理地 安排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总结词
安全、有效
详细描述
治疗方案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 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病例预后评估
客观、准确
输入 标题
02
病例讨论
病例诊断分析
总结词
准确、全面
详细描述
病例诊断分析是病例讨论的重要环节,需要医生根据患者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和判断,确定患者的疾病诊断和病因。
总结词
深入、科学
详细描述
医生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掌握相关医学知识 和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诊断分析,为后续 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病例病理学检查图片

国外病例讨论范例一位老寡妇的左下腹痛

国外病例讨论范例一位老寡妇的左下腹痛

国外病例讨论范例一位老寡妇的左下腹痛左下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

本文将以一个国外病例作为范例,讨论一个老寡妇的左下腹痛情况。

病例背景:一位65岁的老寡妇,最近几个月一直有左下腹痛的症状。

她描述这种疼痛为隐痛、持续性的感觉,且疼痛有时会辐射到左腰部。

她否认有恶心、呕吐、腹泻或者排尿异常等其他症状。

症状分析:根据这位老寡妇的描述,她的左下腹痛可能涉及到多个潜在的病因,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等等。

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展开进一步讨论。

1. 消化系统疾病:- 结肠炎症:结肠的炎症可能导致左下腹痛,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然而,这位老寡妇并未提到腹泻或者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

- 结肠息肉:结肠内的息肉也可能引起疼痛,尤其是当它们发生炎症或引起肠梗阻时。

由于缺乏更多相关信息,我们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结肠息肉。

2. 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炎症:老年女性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可能导致左下腹痛。

然而,这位老寡妇并未提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的症状。

- 肾结石:肾结石可以引起严重的下腹痛,常表现为剧烈的钝痛,并可放射至腰部。

然而,老寡妇并未描述剧烈的疼痛。

3. 妇科疾病:-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也可能导致左下腹痛。

然而,老寡妇没有提到其他可能与卵巢囊肿相关的症状,如月经异常等。

治疗和建议:根据这位老寡妇的症状和描述,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病因。

如果她的症状持续存在或者恶化,建议她尽快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可能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分析、盆腔超声等。

临床医生将根据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论:左下腹痛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涉及多个疾病。

本文以一位老寡妇的病例为例,讨论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妇科疾病等可能引起左下腹痛的病因。

然而,具体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医生的评估和相关检查来确定。

如果读者或家人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对于预防和及早发现疾病也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发现】 • 一般检查:尸体全身皮肤微黄,巩膜黄染,腹腔积液4.000毫升,两 侧胸腔也有少量积液。横隔静脉曲张。 • 肝脏:重950克,色灰黄,质硬,边缘锐利,表面结节状,大小不一 致,大者直径超过1厘米,小的约2毫米直径。切面黄褐色,见结节大 小不匀。周围纤维膜包襄。镜下见肝小叶结构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 的假小叶,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中央静脉。假小叶中肝细胞排列紊乱, 部分细胞呈变性、坏死及再生,假不占周围有较宽的纤维间隔,纤维 组织疏松,有较多的慢性炎细胞浸润。 • 脾脏:重500克(正常150~200克),质软,包膜轻度增厚,切面呈 暗红色。脾小休不明显。镜下脾包膜增厚,脾窦扩张淤血,脾小体萎 缩。 • 消化道:食道粘膜水肿,食道静脉明显扩张,尤以下1/3更为明显, 一处有明显溃破。 • 胃腔扩大:腔内充满果酱样物质,粘膜明显水肿,胃底部粘膜出血。 • 肠段大部分暗红色,肠腔内充满果酱样物质,粘膜表面见点状出血。 • 肺脏:两肺表面光滑,切面呈暗红色,有粉红色泡沫状液体流出,镜 下见部分肺泡腔中有水肿液,部分区域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 心脏:重235克,未见明显异常,镜下见心肌间质水肿,心外膜有点 状出血。
Case 1
• • • • 【讨论题】 1.本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 2.讨论本病例各病理变化间的相互关系。 3.本例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对机体的 影响。 • 4 .本病例有哪些临床症状可用已发现的病 理变化来解释?如何进一步体会疾病的形 态改变与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 5.本例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什么?
病毒性肝炎的发展
肝细胞反复变性坏死
坏死区胶原纤维增生 网状支架塌陷
形成纤维间隔 包绕肝小叶
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血液循环途径改建
肝纤维化
假小叶形成
坏死后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以肝细胞变性坏死 为主的变质性炎,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有时有明显桥接性 坏死,乙肝病毒感染时可见毛玻璃样肝细胞和砂 状核。 •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功 能异常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黄疽等,有的病程迁 延或反复发作成为慢性;少数人发展成为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主要为肝 昏迷、肝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及继发性感染。
• 【体检】神志不清,大喊大叫,检查不能合作,体温37.3℃, 呼吸20次/分,脉搏98次/分,血压120/79毫米汞柱。两侧瞳 孔大小不等,心律齐,两肺阴性,腹软,肝脾未触及,有移 动性浊音。下肢无浮肿,巴氏试验阴性,两踝阵挛阳性,无 扑翼样震颤。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950/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 75%,淋巴细胞19%,单核细胞2%,嗜酸性粒10%,谷丙 转氨酶(SGPT)80单位(正常<40单位)。香酚絮状试验: 阳性(正常阴性)。脑磷指絮状试验:阳性(正常阴性), 黄疸指数:74单位(正常4~6单位)。尿胆红素:弱阳性 (正常阴性)。尿胆元:1:80阳性(1:20阳性表示增 多)。尿胆素;阳性(正常阴性)。蛋白电泳,γ球蛋白增 加38%(正常15~20%),白蛋白降低41.6%(正常 55~61%)。X线食道钡剂造影,食道下1/3显示静脉曲张。 aFP阴性。 • 【住院经过】入院后给低盐、低蛋白饮食及积极药物治疗后, 昏迷未见好转,且渐加深,并仍有柏油样的大便,病情继续 恶化,于1月15日晨出现点头呼吸,两侧瞳孔扩大,对光反 射消失,经抢救无效,最后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 1.本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 根据病人的病史以及尸检可以怀疑为: 慢性肝炎引起的坏死后性肝硬化并发肝性 脑病。
• 3.本例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对机体的 影响。 发展过程: 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 坏死后性肝硬化 肝昏迷
病毒性肝炎的发生
• 肝炎病毒进入人体后 侵袭肝细胞,在其中复制繁殖,然 后从肝细胞中逸出,此过程并不引起肝细胞的损害,而是 在肝细胞膜表面上形成特异性的病毒抗原。 • 从肝细胞逸出的病毒进入血循环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致 敏淋巴细胞和特异性抗体。 • 进入血液循环的病毒被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识别 后 者致敏增生。此种致敏淋巴细胞与肝细胞膜表面上的病毒 抗原相结合,使致敏淋巴细胞释放出各种体液因子 如淋 巴毒素、细胞毒因子、趋化因子 移动抑制因子、转移因 子等,结果将病毒杀灭的同时肝细胞亦遭受损害,引起坏 死和炎症反应。 • 免疫反应强烈的患者可能发生急性重症肝炎(暴发性肝炎)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HBV后易演变为慢性肝炎或携 带者;免疫功能正常且侵及肝细胞的病毒量较多时,临床 表现多为一般的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理消化系统病例讨论
组员:池洁 吴燕洁 钟娜 周溦 周魁魁 吕婷 沈炜娣 张婧
Case 1
• 姓名:俞XX 性别:男 年龄46岁 尸检号:A627 • 【主诉】六年前曾患传染性肝炎,一直未愈。入院前一天 晚上突然呕血及黑便多次。 • 【现病史】患者于1967年1月因发热去某医院就诊,发现 黄疸及肝功能损害,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疗。住院四 个月,经保肝治疗病情缓解,但SGPT仍在100单位以上, 以后患者牙龈常发生出血,自觉乏力、食欲减退症状。肝 功能时好时坏,病情一直不稳定。 • 72年3月15日又因鼻出血、神志恍惚,诊断为慢性肝炎、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及伴早期昏迷而入院,经中西医结合 治疗,症状改善,但肝功能仍未能恢复正常,住院二个月 而出院。 • 近日,因食胎盘、肉类等高蛋白饮食后,感腹胀不适。昨 晚突然呕鲜血,伴黑便多次,并有少尿,今日神志不清来 院急诊,傍晚病人烦躁不安大喊大叫,诊断为肝昏迷及上 消化退出而入院。
• 扑翼样震颤,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仰, 肘关节固定 手掌向背侧伸展,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 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 不规则的扑翼样抖动,嘱患者手 紧握医生手1分钟,医生能感到患者抖动 • 踝阵挛是腱反射高度增强的指征,它们可发生在任何有腱 反射增强的场合,也包括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病变时。在神 经官能症和全身生理反射亢进时的阵挛和器质性病变的阵 挛不同,前者通常不恒定,两侧表现程度一般相等,不伴 有器质性症状。两则反射不对称,则表示有器质性疾病。 在神经根或脊髓灰质中的反射弧损坏,或者一侧反射增强, 说明锥体束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