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
验 区建设 成为两 岸人 民合 作建设 、 科 学发 展 的“ 共 同 家 园” 的发展 目标 。2 0 l 1年 3月 , 国家 发 改 委 发 布 了《 海峡 西岸经 济 区发展规 划 》 , 单设 章节 突 出“ 建设
保 障是 平 潭综合 实验 区开发 开放 的重要 内涵 和重要
保 障, 营造 良好 的法 治 环境 对 综 合 实验 区 的建 设 和 发展 十分 重要 。 由于平潭 地区较 为独特 的环 境 资源 和脆 弱 的生态环 境 , 在 开 发过 程 中更 应 该 根 据 自身 的特殊 情 况设计 出一 套较 为适 合 自身 的环境 保护 制
3 .湛 江市遂 溪县人 民法 院 , 广 东 遂溪

Hale Waihona Puke 5 2 4 3 0 0 )
要: 当前 , 平 潭 综合 实验 区环 境保 护 立 法 资 源 需 求 与供 给 严 重 失衡 , 依 据 综 合 实验 区生 态 建设 与 环境
保 护 规 划 的 目标 , 本 文 对 平 潭 综 合 实验 区环 境 保 护 立 法 的 必 要 性 、 创新性、 环境保护“ 硬 法” 与“ 软法” 两种 立 法
第2 1 卷 第2 期
2 0 1 3年 3月
成都 理工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J O UR NAL O F CHE N GD U UNI VE RS I T Y OF TE C HNO L O G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B 1 6 ) ; 广 东 省 茂名 市 哲 学社 会 科 学 2 0 1 1年 度 一 般 项 目“ 政 府 生 态 安 全 保 障责 任 法 律 问题 研 究 ” ( 2 0 1 1 0 5 )

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调查与地力评价

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调查与地力评价

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调查与地力评价黄艳【摘要】运用GIS技术和综合指数法对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土壤进行了耕地调查与地力评价。

结果表明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地力水平较差,以五、六等中产田为主。

本区耕地主要限制因素是瘠瘦、干旱、砂化、渍涝、盐分限制、耕地土壤养分不均衡。

利用评价结果提出改良措施,以期为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土壤科学》【年(卷),期】2017(005)002【总页数】9页(P13-21)【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改良措施【作者】黄艳【作者单位】[1]福州市农田建设与土壤肥料技术站,福建福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平潭是福建省东部海域的一个岛县,主岛海坛岛面积342 km2。

至2011年,平潭总人口40.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2.9万人,常用耕地面积8612.11hm2[1],随着国务院《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平潭的开放开发伴随着的大量征地,使平潭的耕地面积进一步减缩[2] [3] [4],施婷婷等[2]研究表明相比于2005年,2014年平潭耕地比例下降7.96%。

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海岛优势,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平潭深入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陈传明等[5] [6]研究表明平潭土地资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质量差,产出率低。

因此,对耕地进行调查并分等定级,加强耕地地力建设和土壤改良利用,不断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对于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福建省对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6] [7] [8] [9]很多,但针对平潭海岛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较少,大多研究土地利用变化[2] [3] [4] [5],骆培聪等[6]利用GIS对平潭县域耕地分等,但研究成果未划分具体区域。

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借助GIS技术对平潭综合实验区耕地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了解耕地土壤现状并按乡镇分等定级,同时提出改良措施为该区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农业结构调整、耕地适宜性种植规划提供最基础的依据。

平潭综合实验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平潭综合实验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最 近 的县份 ;北 面 、西 面 和南 面分 别 与长 乐 市 、 福 清市 和莆 田市秀 屿区 隔海相 望 。福建 省平 潭综 合实验 区下辖原 平潭 县 1 5个 乡镇 ( 城 、苏 潭 澳 、澳 前 、屿 头 、大练 、 白青 、平原 、芦洋 、中
楼、流水、东庠、岚城 、北厝 、敖东 、南海等 ) 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陆域面积 329 平方公里 , 9.2
的过程 中,平潭综合实 验 区的总体规划 逐步清 晰。平潭实验区重点建设六大区域包括 :产业发 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 港区、科技文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
来调研 ,而且 自20 0 8年以来 ,台盟 、民盟 、民

1 - 8
第2 期
姚成林 :平潭综合实验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现 互惠 双赢 ,有 助 于 进 一 步密 切 两 岸 合作 交 流 ,
支持福 建 省 加 快 建 设 海 峡 西 岸 经 济 区 的 若 干 意
见》 ,福建省委省政府作 出设 立福州 ( 平潭 )综 合实验 区的重大决策部署 ,决定在平潭推行一系 列对台 “ 先行先试 ”政 策,在对 台关 系 中扮演 “ 先行军”的角色。 L 成立 之初 ,综合 实验 区缺 4

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在 《 意见》里 明确提
出 “ 现有海关 特殊监管 区域政策 的基础上 , 在 进一 步探索 在福建 沿海 有条 件 的岛屿设立 两岸合 作 的海 关 特 殊 监 管 区 域 ,实 行 更 加 优 惠 的 政

平潭综合 实验 区的基本概 况
福州 ( 平潭 )综合实验 区规划建设 开始 于
[ 关键词 ]平潭综合 实验 区;改革 ;机遇 ;挑战 [ 中图分类号 ]F0 15 [ 6.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32 (0 1 2— 0 8— 4 6 1 22 2 1 )0 0 1 0

平潭岛调研报告

平潭岛调研报告

平潭岛调研报告【平潭岛调研报告】平潭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平潭县境内,是中国第四大岛,一个美丽的海岛旅游胜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平潭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本报告将对平潭岛进行调研,并总结其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平潭岛位于台湾海峡,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生态资源。

岛上有蔚蓝的海水、绵延的沙滩以及丰富的海洋生物。

岛上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南山寺、坛城、樟墩博物馆等。

南山寺是岛上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吸引了很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坛城是一座古老的石城,保存完好,给游客带来了历史的感觉。

樟墩博物馆则展示了岛上的历史和文化。

二、经济发展的情况平潭岛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福建省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岛上目前已经建成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实验区内有福州平潭国际旅游岛,拥有五星级酒店、游艇码头、高尔夫球场等一系列高端设施,为岛上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平潭还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多个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平潭岛的调研结果,我们认为未来平潭岛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岛上的旅游资源丰富,如果能够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同时,可以开发一些特色的旅游项目,例如海上娱乐活动、民俗表演等,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其次,可以进一步发展岛上的产业经济,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拉动就业率。

最后,可以加强平潭岛与沿海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方便游客前来旅游。

总之,平潭岛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海岛,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我们建议岛上的相关部门和投资者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并且加强对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平潭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还应加大对岛上产业的发展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为岛上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动力。

最后,应与沿海城市加强交通联系,为游客提供方便的交通方式,提高岛上旅游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

平潭旅游发展swot分析

平潭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三)
随着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决策的实施,建设发展平潭相关项目的资金来源日益宽广。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海峡大桥的建成通车大大改善了平潭的投资环境。外来投资商们看到平潭未来的发展前景,都争相竞逐相关开放的投资项目,而作为平潭未来最被看好的发展项目之一的旅游业的投资更是吸引力十足。大量的外资流入为平潭岛内基础设施的建设,立体交通的发展,房地产的开发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和物质支持。
三、
(一)
随着对台关系的改善及两岸来往的频繁,福建省提出了打造海峡旅游品牌的旅游口号,其中平潭被纳入海峡旅游的重点建设项目[8]。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提出,给平潭的发展带来更加优惠的政策,为平潭在更宽领域、更高层面上开展两岸区域合作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随后进行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中指出,旅游业是平潭实验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将平潭实验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岛旅游休闲胜地,对科学指导平潭实验区旅游的开发建设,实现平潭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
目前世界产业转移的脚步已遍布各个角落,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后,产业转移将出现新的动向,各地均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致力于通过第三产业的蓬勃创造各地经济发展的新高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将旅游业确定为中国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旅游必定成为人们服务消费的首选。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与具有当地特色的海洋产业的开发与发展,对台产业的多领域对让使平潭的发展前途不可估量[9]。
(二)
福建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经历了大众旅游之后,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旅游方式的选择日益多元化。目前,平潭的旅游业开发仍以观光旅游为主,海上垂钓、航海、潜水、购物、博彩、大型会议等海岛旅游产品尚不完善[11],而国内外旅游正在由观光旅游逐渐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转变,个人游、家庭游、驱车游、活动游已成时尚,这就要求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多样化,以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介绍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介绍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介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介绍总体介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的平潭县。

平潭县是⼤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县,⾯积392.92平⽅千⽶,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岛。

⼈⼝35万。

辖7个镇、8个乡。

区管委会和县⼈民政府驻潭城镇。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先试的⽰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区。

2012年2⽉,国家发改委发⾔⼈表⽰将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双币制”,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则表⽰要在实验区探索实⾏“五个共同”的新模式。

基本信息福建东部,有⼀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岛——海坛岛,它的⾯积相当于⾹港本岛四倍、新加坡总⾯积⼀半。

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围绕近中期⽬标(2010年~2015年)和中长期⽬标(2016年~2020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积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的产业⽀撑体系。

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信息、海洋⽣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

以构建⽣态园林城市为⽬标,形成低投⼊、低消耗、低排放和⾼效率的经济发展⽅式,建设现代化的⽣态海岛城市。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将重点推进六⼤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港区、科技⽂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

福建平潭特区⽐特区还特,在这⾥任何新⽣事物都可以尝试,任何新政策都会先⾏先试。

平潭⽬前仅次于福建省。

⾏政级别与厦门、福州平起平坐。

成⽴背景福建省委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后,平潭县委、县政府在原有⼯作基础上于,2006年初向上级建议提出了设⽴实验区的初步设想,并着⼿开展相关前期⼯作。

我们认为,基于平潭特殊近台区位优势、开放开发条件安全、对台历史渊源悠久等诸多独特优势,以平潭全岛作为特殊区域,设⽴两岸合作开发的实验区,实现互惠双赢,有助于进⼀步密切两岸合作交流,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平潭特殊对台优势和加快平潭的开放开发步伐。

平潭自贸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平潭自贸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从2011至2013年,平潭围绕《平潭综合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化》大力推进开发建设,通过100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平潭新城已初具雏形,目前平潭开放开发和两岸对接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2014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确定了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验范围,包括平潭、福州、厦门三个片区,其中平潭片区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分为港口经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旅游商贸休闲区等三个功能区。

平潭自贸区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落地面临挑战,产业需寻求发展平潭招商引资的的“杀手锏”是中央赋予的政策红利。

尤其在对台方面,平潭拥有非常突出的政策优势,不过,就目前来说,平潭在项目落地方面仍面临挑战。

尽管所公布的正在推进的项目有一长串名单,但截至2014年,却只有台湾宸鸿科技投产。

利用自贸区效应和低成本优势,对接台湾、吸引台湾资本,这是平潭发展的定位。

但产业的规划愿景实现并不容易。

台湾向大陆的产业转移已经历了三轮投资浪潮,如今台湾的产业结构已进入“三二一”阶段,即第三产业占比重最大,整体的产业结构也趋向稳定,即使再进行转移,也不会像上世纪80~90年代那样形成巨大规模。

同时,平潭产业基础薄弱仅靠政策吸引力有限。

目前台湾企业在大陆各地都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布局,对于一个原有产业基础几乎是空白的新城市来说,只靠优惠政策很难吸引到企业入驻。

二、优惠政策与企业间有待磨合台企宸鸿科技的投产是平潭产业落地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作为首家进入平潭的大型制造企业,宸鸿科技也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

宸鸿科技在平潭享受到减免税款共计超过1.6亿元,其中1.5亿是前期购买机器设备进口的相关退税。

不过,虽然目前平潭有不少优惠政策,但部分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实,和大陆其他成熟的产业园区相比,平潭缺乏运用到实际的经验,而这个磨合的过程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据官方统计显示,2013年,平潭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只有155.3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33.24亿元,同比下降12.4%。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背景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并指出要“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

根据这一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2009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正式作出了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

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意义当前,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有序推进。

在这新形势下,在平潭建设两岸交流合作综合实验区,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探索两岸合作的新模式。

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需要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在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中探索由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进一步发挥两岸同胞的主体作用,凝聚两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为两岸交流合作开辟发展新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有利于打造密切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新载体。

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在平潭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交流合作的综合试验,促进两岸交流合作领域从经济、文化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拓展,构建两岸同胞共建家园、共同生活、共创未来的特殊区域,促进两岸同胞密切交往、增添福祉、增进情谊。

三、有利于形成推动海西加快发展的新格局。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符合两岸同胞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共同心愿。

在平潭建设两岸综合合作实验区,实施特殊的两岸交流合作政策措施,将在继续发挥厦门特区前沿平台作用的同时,在北部的平潭构建新的前沿平台,形成南有厦门、北有平潭,福建沿海南北连线、带动海西整个区域的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新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平潭岛的调查分析
平潭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份,有史以来就是大陆联系台湾的重要桥梁之一,改革开放后更成为两岸经贸交流的主要中转站。

从地缘、人缘、商缘优势和区域辐射能力、对台窗口形象等各方面因素考虑,平潭具有非常突出的特殊性和重要的战略区位。

下面对平潭岛的区位条件、优势、劣势和不足作出分析,并给予建议。

一、区位条件
1.地理位置
平潭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2008年末总人口38.47万人,陆地面积371.9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08公里,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

其主岛海坛岛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面积251平方公里。

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莆田为邻,南靠莆田南岛,北望白犬列岛,基础设施建设中,2008年运输邮电的状况为:邮路单程长度108 公里,农村投递线路总长度65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08公里。

2. 气候、水域、地势地貌
平潭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温热湿润,夏凉冬暖,霜雪罕见,年平均气温19.6 ℃,日照1919.7 小时,降水量1172mm,风速6.9米/秒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多为东北风海域面积6064平方公里,地域奇特,山石居多。

3. 行政区域
平潭岛属福建省福州市辖县,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全县辖7个镇(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平原镇、敖东镇)8 个乡(白青乡、屿头乡、大练乡、芦洋乡、中楼乡、东庠乡、岚城乡、南海乡),200 个居委会、行政村。

4. 物产资源
平潭富含矿产,有花岗岩、石英砂、明矾等,花岗岩储量约8 亿立方米;石英砂储量10 亿吨,含硅量高达96%以上,水生动物有鱼、虾、蟹等679种,海水软体动物(贝类)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5 .经济产量
2008年平潭地区生产总值60.49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0.28 亿元,第二产业中工业4.99 亿元,建筑业4.80 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0.42 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0.99亿元,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重为2:9。

200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3.56 千公顷,粮食作物5.65 千公顷(春收、夏收、秋收的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为8:4:101),非粮作物7.91千公顷200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为粮食(26064吨) 油料(9120 吨) 水果(1761 吨) 肉类(6408 吨) 水产品(325586吨)。

二、独特优势
1)区位优势
平潭岛不仅扼守我国“海上走廊”台湾海峡和闽江口咽喉,是我国和太平洋西岸沿海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而且是东北亚经济区域和东南亚经济区域的联结点,是环海峡经济走廊的中心岛屿。

平潭东面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具有对台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

1978年平潭在全国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点,1981年东澳港被定为福建省最早设定的4个台轮停泊点之一,1992年南中港被增辟为平潭第二个台轮停泊点。

同时,平潭位于福建省北部,与台湾地区有良好交流合作基础,设立两岸自由综合实验区,还有利于改善福建省对台长期以来“南强北弱”的局面,进而增强和改善福建对台合作的整体实力和总体格局。

2)交通优势
平潭岛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拥有5000吨级金井码头,为国家二级口岸,稍加改造就可提升为一级口岸对外开发。

规划中的京台高速公路、铁路、台湾海峡隧道出入口,均将平潭列为备选地之一。

平潭岛连接大陆的海峡大桥已经结束,平潭岛长乐机场仅60多公里,环岛交通公路、通岛接线高速公路等项目正在筹建,京台高速公路、台湾海峡隧道出入口选址平潭,将形成完备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其较完备的海陆交通网络优势不断凸显。

3)环境优势
平潭森林覆盖率达35%,海坛风景名胜区已成为第一批国家自然遗产,被建设部列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是中国沿海待进步开发的世界级旅游观光休闲目的地之一。

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将吸引两岸人民前来旅游休闲,购物消费。

平潭岛具有设立“对台自由贸易区”必需的、最为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

平潭地理地貌为低矮丘陵,中部为长期海砂冲积形成的平原,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开发腹地。

长期作为海防前哨,平潭岛经济相对落后,设立“对台自由贸易区”恰似在白纸上规划,不会对周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还能发挥“启动器”的作用。

4)后发优势
平潭县长期作为军事前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未形成,城市化进程处初期阶段,具备后发优势。

平潭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其后发优势有利于对平潭两岸自由港综合试验区进行重新的整体规划与建设。

5)历史优势
平潭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规模。

平潭这块近台特殊区域在台湾岛已是家喻户晓,成为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一个特殊“窗口”。

20多年来,平潭对台贸易额10多亿元,停泊点接待台轮、台胞总数居全国前列。

平潭对台贸易条件日臻完善,是省定点两家对台小额贸易专营单位之一,三家对台渔工劳务合作单位之一,全国沿海唯一拥有两个台轮停泊点的县份。

三、平潭岛的经济发展状况劣势
1)鼓型产业结构为主,产业配置陈旧,平潭岛以农、渔、业为主;工业起步晚,发展程度低,对经济贡献少,三大产业内部配置陈旧,基本以基础型粗放型生产方式增长,产业创新度低,缺乏经济增长亮点
2) 产业零散、缺失、无规则分布,平潭岛以渔业、养殖业为主,岛边居民以海洋、滩涂沙石为依托,均设有小规模养殖场、沙石销售场,设点零散,无统一分区,生产效率低,依靠劳力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岛内居民则以少量山石开采、砖块加工为主要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单一,匮乏煤矿等工业资源从全岛看,产业分布无规则,区域划分不清。

同时,平潭岛旅游业、服务业等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造成产业种类缺失。

3) 依靠能源及环境损耗拉动经济增长,平潭岛居民对当地资源过度依赖和满足,心理上视自己为独立的岛屿,没有归属感,没有融入国内的发展潮流中,平潭岛内的工业原材料直接来源山地人工开采及海滩沙石人工采集,在岛内直接设厂开采建筑业石块的工厂有30 余家,污染物排放量大,制造高分贝噪音,周边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长年来,沙石质量与海滩蟹居类生物锐减。

4) 封闭式自我发展。

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平潭岛孤立于海峡两岸汪洋大海中,运输设施少使交通不便对外贸易缺乏,人流物流资本等多以封闭式的回流方式在岛内进行流转,生产技术性及创新度较低,产业发展空间以及市场拓展面受限,生产力水平迟滞。

四、对加快平潭岛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结构优化,产业创新
调整产业结构,规划产业布局,良性组合优势产业,增强产业外部的关联性及产业内部的耦合度,进行产业创新,发挥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岛屿地区要发挥其产业优势,实现产业串联,同时进行产业深加工升级,形成创新产业如岛屿地区旅游业,可进行自然旅游包装;
海滩工艺品如贝雕工艺及海产品可进行深加工,部分地区海沙质量良好,举办沙雕节可广纳游者,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以产业的创新引领出产业特色,带动产业变革,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

2)主导引领,以点带面
支柱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若缺乏龙头产业,在市场中易散失主导地位,面对市场的高风险和高淘汰率,经济受束缚,前进步伐受限。

岛屿地区的厂商应协商合作,形成前景可观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带动市场发展,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多类别产业依附,从主导产业的一个点出发,联络市场多种产业,用点带动面,促进市场的繁荣稳定,实现岛屿经济的壮大。

平潭岛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借鉴夏威夷模式建造海滨浴场、海滩游乐场、酒店等,周边可发展特色餐饮业。

3)要素引进,结合重组
岛屿经济环境决定其自然要素的限制性,而经济发展过程对要素的需求却是多样性的,要根据市场的变动,选择性的引入岛屿欠缺的要素种类及要素数量,并将岛屿现有要素与引进要素重组,使其满足市场发展的现时需求,保证市场发展的要素供给。

当前平潭岛欠缺高科技材料、金属、化工等生产要素以及高技术管理人才等人力资源要素,要打开发展大门,加大要素引进,同时进行要素匹配重组,形成软件园、研究所、工业区等多要素集中带,加固产业基础。

4)兼顾环境,持续发展
环境始终是经济发展后盾,立足眼前利益而损耗环境的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

应跟随海西意见指导,研发先进的资源再利用技术,可借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进行资源循环利用,使环境与经济相协互助,满足长远发展需求,形成和谐共赢局面岛屿地区政府要根据市场状况,严把环保监管,同时要加大持续发展宣传力度,从源头上形成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

5)政策下达,稳定市场
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市场发挥的调节效力,还需要政府发挥角色作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政策导向,平潭岛经济体起步较晚,政策导向性尤其重要,政府部门要定期实行市场调查,借鉴发展良好地区的政策主张,拟定适合本岛经济发展的政策方案,通过政府威慑力,发挥政策导向力,稳定市场,指明经济发展方向,把握经济发展脉络。

可在闽台合作机遇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颁布投资优惠政策,增设流通渠道,加快市场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