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发射台视频监控系统的干扰与防护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引言在无线通信领域,中波发射台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传输中波信号,广播信息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波发射台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高频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研究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及抗干扰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关于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对于干扰产生的原因、抗干扰的技术方案等方面了解不足。
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高频干扰的具体机制,探讨干扰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以保障中波发射台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及抗干扰措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问题提出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问题提出:中波发射台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高频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影响通信正常进行。
研究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及抗干扰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干扰产生的原因和具体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及抗干扰措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用的技术手段。
通过对问题提出进行分析和论证,可以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为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探究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及原因分析,为制定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中波发射台的高频干扰已成为影响正常通信传输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研究解决。
通过研究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可以深入了解干扰产生的原因,从而精准地针对性地制定抗干扰措施。
通过对抗干扰措施的分类和实施方法进行研究,可以为提升中波发射台抗干扰能力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最终目的是让中波发射台在面对各种干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的通信传输质量,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的高频干扰机制主要包括频率干扰、相位干扰和幅度干扰三个方面。
频率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频率和发射信号的频率相近或者与发射信号频率的谐波频率相近,导致发射台无法正常工作。
相位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使得接收端无法正确解调出原始信号。
幅度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幅度超过了接收信号的幅度范围,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
1. 频率选择性滤波器:通过在接收端加入频率选择性滤波器,筛选出所需的频率信号,屏蔽掉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从而降低干扰的影响。
2. 相位锁定环路(PLL):通过在接收端加入相位锁定环路,将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相位同步到发射信号的相位,从而消除相位干扰。
3. AGC自动增益控制:在接收端加入AGC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通过调节接收信号的增益,使得接收信号的幅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受到幅度干扰的影响。
4. 接地屏蔽:在发射台和接收端设备周围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通过接地屏蔽来降低外界干扰信号对发射和接收的影响。
5. 频率偏移技术:通过一定的频率偏移技术,将接收信号的频率与干扰信号的频率区分开来,从而减少频率干扰对发射台的影响。
6. 系统敏感度优化:对发射台和接收端设备进行系统敏感度的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7. 隔离技术:通过合理的信号隔离技术,将发射台和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信号进行隔离,避免发射信号被接收到,从而降低干扰的发生。
8. 硬件滤波器:在发射台和接收端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加入硬件滤波器,通过滤波器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将干扰信号滤除,减少对正常信号的干扰。
9. 抗混叠技术:通过抗混叠技术,消除干扰信号在接收端产生的混叠,保证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原始信号。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 125•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发射中心 蔡乃军中波发射台存在着很强的高频干扰,现机房发射机均为DAM、PDM固态机,信号传输、控制设备等都是低压电子设备,如果不解决干扰问题,将影响着发射设备的安全播出。
本文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存在的干扰进行分析,并对实际电路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希望中波发射台技术人员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1 中波发射台设备受干扰的原因分析电磁干扰(EMI)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干扰源、干扰传播途径、被干扰设备等要素。
三个要素缺少任何一项干扰都不会产生。
1.1 干扰源指产生干扰的元件、设备或者信号。
对于中波发射台来说,干扰源主要是高频辐射干扰。
1.2 干扰途径及方式指从干扰源传播到被干扰设备的通路或介质。
通常的干扰路径一般是通过导线(传导)和空间(辐射)传播的。
由于进入设备的干扰路径不同,其干扰的形式及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例如辐射干扰、耦合干扰、共地或共电源干扰和传导干扰等等。
传播干扰途径也可能几种同时存在,例如由接地导线引入的干扰,可能同时有辐射干扰(接地线比较长且细的)、耦合干扰(接入线长且与其他大脉冲电流的导线靠得太近)、共地干扰(系统接地不良或接地系统不合理)。
1.3 被干扰设备指容易被干扰的对象。
例如:较长的输入引线部件,单片机,数字集成IC,A/D、D/A转换器,逻辑控制电路等。
2 解决高频干扰的办法针对不同的干扰途径、干扰的方式、被干扰设备,应当采取不同的抗干扰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要抑制干扰源、切断干扰传播的路径、提高元器件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等。
2.1 抑制干扰源在不影响原电路功能的前提,尽可能的减小干扰源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
减小干扰源的电压变化率主要是通过在干扰源两端并联电容来实现。
例如采用RC串联电路并接在继电器接点两端做为火花抑制电路,电路一般选择几kΩ到几十KΩ的电阻,电容大约选择0.01uF左右,这样可以减小电火花的影响;在带电机的电路中加滤波电路,电容和电感的引线尽量短;在紧靠集成电路电源引脚处并接一个0.01μF~0.1μF高频电容下地,用来减小电源引入的对集成电路的干扰影响;在可控硅电路中,为了减小噪声严重时击穿可控硅,在其两端并接RC抑制电路。
中波发射台电磁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电磁及抗干扰措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信息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离不开的重要内容,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高于以往,在当前,技术发展能力与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众多传媒渠道中,广播电视在信息传播形式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全面提高广播传输效果与质量,才能全面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在广播电视工作中,技术是核心,只有全面提高技术能力与水平,才能保证高清传播,技术应用非常复杂,需要通过各种设备共同运行,才能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和节目播放,保证实现高清、高质的目标。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波发射台电磁干扰源类型、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较为详细的抗干扰防范措施,以此,全面提升中波发射台运行品质,推动广播事业健康发展。
标签:中波发射台;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源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and information is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daily work life that people’s demand for information is higher than ever.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technology are unceasingly enhanced,and among many media channels,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still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orms of information spreading. Only by comprehensively enhancing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broadcast transmission can we fully meet the people’s needs for information. In the work of radio and television,technology is the core. Only by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ability and level can high-definition transmission be guaranteed.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s very complex and needs to be operated through various kinds of equipment. Good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program broadcast can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objectives of high-definition,high-quality transmiss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 and caus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ource of the medium wave transmitting st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more detailed anti-interference prevention measures,so a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quality of the medium wave transmitter in an all-round way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broadcasting industry.Keywords:medium wave transmitter;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ource廣播传输需要性能良好的天线,为了保证传输效果,会在一定范围内架设大功率广播电视发射台,形成连续传导,保证信号高清高质。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中波发射台是用来进行广播传输的重要设施,但由于其使用的频段较为接近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频段,很容易受到高频干扰的影响。
为了保证中波发射台的正常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高频干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邻频干扰。
邻频干扰指的是其他设备在中波频段的邻频频段产生的干扰信号。
由于设备之间的频段相近,当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时,可能会发出无意中的干扰信号,对中波发射台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2. 杂散干扰。
杂散干扰是指由于设备自身的工作原理产生的无意中的频率干扰。
由于中波发射台是通过调制和发射特定频率的信号来进行广播,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和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可能会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
3. 外部干扰源。
外部干扰源包括电磁波干扰、信号串扰、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
当中波发射台周围存在较强的电磁波源,如高压线路、雷达等设备,这些波源会对发射台的信号传输造成影响。
1. 选用合适的频段。
选择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频段相隔较远的频段,可以减少邻频干扰的可能性。
2. 加强设备屏蔽。
在中波发射台内部加强屏蔽措施,提高设备对外部干扰信号的抵抗能力。
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屏蔽结构,阻止干扰信号进入设备内部。
3. 提高抗干扰能力。
改进发射台的信号处理算法和电路设计,提高中波发射台对杂散干扰的抵抗能力。
采用尽量抑制杂散干扰信号的数字滤波器和信号调理器。
4. 联合频率规划。
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的管理部门进行频率协商和联合规划,使中波发射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频段不重叠,减少邻频干扰的可能性。
5. 加强电磁兼容性管理。
加强对中波发射台周围电磁辐射源的监测和管理,保证它们的辐射水平不会对中波发射台造成干扰。
中波发射台在面临高频干扰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抗干扰措施,包括选用合适的频段、加强设备屏蔽、提高抗干扰能力、联合频率规划和加强电磁兼容性管理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高频干扰对中波发射台的影响,确保其正常工作。
中波发射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特点及抗干扰、防雷简析

传输
摘 要:安徽省铜陵市转播台(中波实验台)属于铜陵市文旅委下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同频干扰敌台对我广 播和转播中央、省、市广播信号。铜陵市转播台于 2008 年搬迁到铜陵市铜都大道 6615 号(青年生态园旁),搬迁时转播台建设 一套模拟的视频监控系统来保障重点广播电视设施安全,经过近十年的运行,该系统已严重老化,多个监控点位损坏,且监控系 统存在严重的干扰问题,已不能满足转播台安全需求。为提高铜陵市转播台的安全保障能力,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抑制,根据 国家广电总局安全防范方面的技术规定,铜陵市转播台在 2016 年 12 月重新规划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本文将简析该系统的特点 及采取的抗干扰、防雷措施。 关键词:中波发射台;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防雷 铜陵市转播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共 有 9 个视频监控点位,它们分别监控户 外箱式变压器、发射机馈线、备用发电 机机房、发射天线、发射机机房等转播 台台区重点部位,对转播台台区来往人 员和车辆进行监控,其主要技术要求是 能清晰观察人员面部特征和车辆型号、 车牌等信息。 1 转播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的构成 转播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由四个子 系统构成,分别为:视频采集系统、信 号传输系统、设备控制系统以及重点区 域照明系统。 1.1 视频采集系统 视频采集系统主要负责视频信号 的 采 集, 主 要 设 备 有 高 清 数 字 摄 像 机 及 配 件。 相 关 摄 像 机 分 别 选 用: 海 康 DS-2DC3T36DWD-I8 一 台, 海 康 DS2DC3T35D-I8 三台、海康 DS-2DC4220IWDE3/W 一台、 海康 DS-2DC4220IW-D 两台、 海康 DS-2CD5A32EFWD-IZ 两台。 1.2 信号传输系统 信号传输系统主要负责视频信号的 传输,本系统远距离(大于 20 m)采用 超五类带屏蔽网线 + 光纤进行传输、近 距离(小于 20 m)直接采用超五类带屏 蔽防水网线进行传输,相关设备分别选 用:HTB 百兆光纤收发器、电信级室外 皮线单模光纤和安普西蒙超五类屏蔽防 水网线。 1.3 设备控制系统 设备控制系统主要是对已采集的视 频信号进行处理、记录和显示,主要设 备有网络交换机、网络硬盘录像机、显 示器、视频监控综合管理软件等,相关 设备分别选用:华为 16 口千兆交换机、 海康 DS-7716N-I4 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三星 S24E360HL 显示器和海康威视视频 管理软件。 1.4 重点区域照明系统 重点区域照明系统主要是为了保障 转播台台区重点部位夜间的监控效果, 主要设备选用 : 海威特节能型路灯 5 盏 (高 度为 3m)。 2 转播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 转播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是按照广 播电视行业安全标准设计,主要设计要 求是:在静态 IP 地址的前提下可实现安 全、可靠地远程访问和控制。它具有以 下特点: ①支持国标 28181 协议 ; 支持 H.264、 H.265 编码前端自适应接入支持 4K 高清 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 ②支持一键开启录像功能 ; 支持海康 SMART IPC 越界、人脸、车牌等多种智 能侦测接入与联动,能清晰观察、区分、 辨认人员脸部和车辆车牌等特征。 ③支持重要录像文件加锁保护功能, 支持硬盘配额和硬盘盘组存储模式,可 对不同通道分配不同的录像保存容量或 周期。 ④支持海康威视 DDNS 域名解析系 统,双千兆网卡,支持双网络 IP 设定等 应用。 3 转播台台区视频监控系统抗干扰及防 雷措施 3.1 抗干扰措施 铜陵市转播台原有模拟监控系统建 于 2008 年,经过近十年的使用,已严重 老化,多个点位损坏,且存在严重干扰, 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其主要现象是监 控画面存在水波纹和白杠纹,为查出干 扰源,为新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做准备, 经过技术人员大量实验分析得出以下结 论:水波纹是 50kHz 工频干扰造成的, 其原因是模拟监控系统存在地环路;白 杠纹是 1107kHz 调幅信号,其原因是中 波 1107kHz 发射机发射信号串扰造成的。 要彻底解决干扰问题,就必须从设 计源头来消除干扰,转播台电磁环境复 杂,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设计 要求。此次铜陵市转播台视频监控系统 采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设计方案,解决 了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易受干扰的 (下转第252页)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波发射台已经成为广播传输的重要设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外界干扰的存在,中波发射台的正常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波发射台的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中波发射台在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性能。
一、高频干扰机制1.外部射频干扰外部射频干扰是指来自周围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源以及其他无线电台发射的射频信号对中波发射台造成的干扰。
这类干扰有时是由于设备自身电路设计不当或者电磁波辐射过大,导致射频信号泄露;有时则是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射频信号发射。
这种干扰具有时间间断性和随机性,给中波发射台的正常工作带来困难。
2.自身射频干扰自身射频干扰是指中波发射台内部设备之间以及设备自身不同部分之间发生的射频信号干扰。
这种干扰通常由于设备设计缺陷或者老化故障引起,表现为频率偏移、调制失真、功率放大失真等现象,严重影响中波信号的正常传输。
3.近距离电磁干扰近距离电磁干扰是指中波发射台周围电子设备的工作导致的电磁辐射干扰。
随着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周围设备的电磁辐射干扰逐渐成为中波发射台的重要干扰来源。
以上三种高频干扰机制是中波发射台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干扰来源,影响了中波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抗干扰措施来减轻这些干扰所带来的影响。
二、抗干扰措施1.外部射频干扰抗干扰措施对于外部射频干扰,我们可以采取辐射源定位和信号调查技术来确定干扰源的位置和频率特性。
然后,通过合理布局天线和增加信号过滤器等措施来减少外部射频干扰对中波发射台的影响。
加强周围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限制周围电子设备的电磁波辐射,也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2.自身射频干扰抗干扰措施自身射频干扰通常由于设备老化或者设计缺陷引起,定期对中波发射台内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设备设计和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也是减少自身射频干扰的有效途径。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

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及抗干扰措施中波发射台是指用于发射中波电台信号的设备,其发射的信号可以覆盖很大的范围,是中波广播电台的重要设备。
在实际运行中,中波发射台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其中高频干扰是比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
本文将从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的机制及抗干扰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波发射台高频干扰机制1.高频干扰的产生高频干扰是指在中波发射台的工作频率附近出现的高频信号,它会混入到正常的中波广播信号中,从而影响接收效果。
高频干扰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1)天气影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雷暴天气、大风天气等,可能引发中波天线的非线性效应,产生高频信号。
这些信号与正常的中波信号混合在一起,会导致干扰。
(2)跳频设备:一些跳频设备在工作时也会产生高频信号,如果这些设备在中波发射台的附近工作,就有可能引起干扰。
2.高频干扰的影响高频干扰会对中波发射台的正常工作造成多方面的影响:(1)降低接收质量:高频干扰会使接收端的信噪比降低,从而影响用户接收信号的质量,甚至导致接收端无法正常接收中波信号。
(2)影响广播范围:高频干扰会使中波信号的有效辐射范围减小,从而影响广播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3.高频干扰的检测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高频干扰问题,中波发射台需要配备相应的干扰检测设备。
干扰检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中波信号的质量和频谱特性,并及时发现干扰源的位置和干扰类型。
1.天线设计中波发射台的天线设计是防止高频干扰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天线的结构和参数,可以降低高频干扰的发生概率。
比如采用金属屏蔽罩等结构,可以有效地阻止外部高频信号的干扰。
2.滤波器在中波发射台的天线系统中安装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高频干扰信号。
滤波器可以根据干扰信号的特性进行选择和配置,从而降低高频干扰的影响。
3.耦合器设计耦合器是中波发射台天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将发射机的信号耦合到天线系统中。
合理设计耦合器的结构和参数,可以降低高频干扰信号对发射信号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波发射台视频监控系统的干扰与防护措施
摘要:中波广播发射台大都处在偏远地带。
为了确保发射台广播设施及人身财产安全,大多数台站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对台站内重要部位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极大减轻了台站安防巡视的工作量。
由于中波发射台存在较强的高频电磁干扰,视频监控系统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干扰问题。
本文结合我台16路监控系统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干扰问题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视频监控系统干扰的根源、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同时论述了有效的抗干扰的措施,为中波发射台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台;视频监控系统;高频干扰;防护措施
引言
我台原有一套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由于传输距离远,本身抗干扰能力弱,图像清晰度差,干扰严重,图像画面也很不理想。
“十九大”召开前夕,为了提高防范,确保重要保障期的“双安”工作不出问题,我台对原有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并将视频监控系统扩充到了16路。
监控范围包括发射机房、办公区域、发射场地、天馈线等重要部位。
由于这些监控部位比较分散,因此采用了分片增加子系统的方式。
在升级改造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高频干扰问题,通过分析论证,查找受干扰的根源,经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和技术防护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16路监控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
1. 高频干扰的影响及类型
中波发射台的发射功率较电视、调频、移动通讯发射功率大得多,单个频率的二次谐波及多个频率之间的交互调制,使得发射天线近场区的电磁辐射强度大且又十分复杂,这些干扰可以说无孔不入,其主要的干扰对象是发射台的电源系统、弱点模拟系统、音频信号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
如果干扰造成设备控制程序错乱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解决好发射台的抗干扰问题是监控系统稳定性工作的前提条件。
如果这些干扰因素不能很好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信源信号有杂音、电脑运行缓慢或死机、固定电话无法正常通话、弱电设备操作失灵、天线倒换装置误动作、无法登陆互联网等干扰故障。
如果视频监控系统干扰处理不好,轻者影响视频监控画面的清晰度,出现或轻或重的干扰条纹,严重的会影响正常使用甚至损坏监控系统设备部件。
中波广播的电磁干扰类型可以分为传导干扰、辐射干扰和线形耦合干扰。
(1)传导干扰
传导干扰指电磁信号利用导电介质干扰电磁网络,传导干扰多来自于电源供
电部分。
中波发射台的供电系统处于近场强的强磁干扰范围内,这种情况是被动的也不可避免的。
空间电磁干扰、电网内部的开关启停操作、传导装置的谐波等,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影响。
由于输电线路遭受传导干扰,供电部分反过来又会对用电设备造成二次干扰。
(2)辐射干扰
辐射干扰是高频电磁波向空间辐射形成的干扰,它的干扰是全方位的,处在中波发射台近场区的所有金属介质和用电设备都会不同程度遭受辐射干扰。
辐射干扰在线路上又会形成新的传导干扰,因此辐射干扰的影响面即复杂又严重。
在中波发射台,辐射干扰的主要来源是发射机、传输馈线、调配网络及发射天线,其中天线辐射是最大的干扰来源。
(3)线形耦合电磁干扰
线形耦合干扰与传导干扰相似,不同的是线性耦合干扰不但会沿线路传输,还会在多种线路之间的耦合形成新的电磁干扰。
线性耦合可分为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以及电磁性耦合三种形式。
电容性耦是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电感性耦合是线路之间的回路磁场相互影响而导致的;电磁耦合是由于电场与磁场互相影响形成的。
图1 16路视频监控系统拓扑图
2. 视频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对于中波发射台其他设备干扰的防护措施,诸多中波技术文章里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很多方法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安装时间不同,又受安装条件和成本限制,我台的16路视频监控系统有模拟的也有数字的,有光纤传输也有双绞线传输,由于采用的系统架构不同,消除干扰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1)共模干扰消除法
我台早期安装的一套监控系统是模拟系统,近距离的摄像头采用同轴线传输,远距离的摄像头采用双绞线传输,虽然也做了接地、屏蔽等防护措施,但监控画面不够理想,整体画面还算清晰,但有细小的网纹干扰。
在此次监控系统改造过程中,所有摄像头传输都采用的双绞线传输,有效的消除了共模干扰,不细看看不出来画面的纹波干扰。
(2)辐射干扰的屏蔽消除法
采取屏蔽的方法将干扰对象包围起来,进而削弱或阻断辐射干扰和耦合干扰。
我台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供电部分全部采用屏蔽线传输(包括长距离高压传输和短距离的低压传输)。
在传输线路上,应尽量避开或远离发射机与天线之间的传输馈线,如果没有选择的余地,供电线路必须要沿着馈线线路的话,最好不要把供电线路与馈线捆扎在一起,应沿着馈线杆离馈线1米的下方或上方架设视频监控供电线路。
供电线电路的外屏蔽层最好每隔10米接地一次,如果是沿着线杆传输的,最好每个线杆接地一次。
不仅供电传输线进行屏蔽接地,监控系统的信号传输也要采用屏蔽接地的方式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屏蔽体应尽可能严密,最好不要裸露屏蔽体内的芯线部分。
视频监控系统的屏蔽接地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监控系统屏蔽接地示意图
(3)干扰的滤波消除法
滤波法是保留传输信号、滤除干扰信号的一种抗干扰措施,也是最为有效的
抗干扰方法。
由于辐射和传导干扰源发出的电磁频谱比较宽且频率复杂,这些干扰源可以说是有害的无用信号,需要采用滤波的方法进行消除。
按照滤除频率特性的要求,常用滤波形式有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几个种类,根据监控系统的传输特点,我们最常用的滤波器是带通滤波器。
供电部分采用电源滤波器,选用220V 50/60Hz带通滤波器,让220V工频交流电通过,将其他频率的干扰信号滤除,可有效地消除来自电源部分的干扰;视频部分采用视频信号滤波器,滤除视频信号之外的其他干扰频率。
电源滤波器和视频信号滤波器实物图如图3所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监控系统的电磁干扰类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简要阐述了一系列防护措施,目的是探索消除干扰的有效途径,提高中波发射台监控系统画面的质量和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中波广播发射台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范文彦.中波发射台播出自动监控系统的实践 [J].通信世界,2005.
[1]周建明.通信电磁辐射及其防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图3 电源滤波器和视频信号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