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合集下载

建筑环境电磁辐射强度检测报告

建筑环境电磁辐射强度检测报告

建筑环境电磁辐射强度检测报告辐射污染被公认为排在大气、水质、噪声之后的第四大污染源。

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把辐射列入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辐射环境建设项目监督性检测,是一项根据辐射照射途径和辐射环境监测目的。

根据辐射能量产生的形式不同,将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在生活中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近年来,各地辐射方面的投诉不断攀升,带来了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通过对辐射环境的持续监测以达到动态掌握,对我国重要环境质量环境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权威的监测并出具公正的监测报告。

中科检测CMA资质认可检测项目多达2000余项。

其中包括水、气声、土、固废、海洋、辐射等相关检测项目,凭借完美的仪器设备及专业技术专家具有多年的检测经验,具有电离/电磁辐射检测机构,可为客户出具权威的辐射检测第三方检测报告。

电离辐射检测电离辐射检测,主要是根据辐射照射途径和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以及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厂址相关的环境辐射本底值为基础,对空气吸收剂量率等外部辐射水平监测以及空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等环境样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的监测,再与收录的天然水平放射性水平进行比较,对污染物源产排情况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具有直观、前瞻性。

可获取区域内辐射背景水平,积累辐射环境质量历史监测数据,掌握区域辐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判断环境中放射性污染及其来源,且持续开展定时、定点的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区域辐射环境背景数据,可为环境辐射水平和公众剂量提供评价依据,在评判或辐射突发事件/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影响提供必不可少的对比参考依据。

或是对企业年度辐射检测以及场地辐射环境监测,为企业环保验收、环保风险评估宇辐射安全评估项目监督性监测,在环境保护的积极预防、采取有针性措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为后续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合理依据。

电磁辐射检测而电磁辐射检测主要集中中波广播发射台、气象雷达、基站与输变电工程。

中波广播发射台周边复杂环境下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探讨

中波广播发射台周边复杂环境下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探讨

第45卷第4期2020年4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SCIENCEANDMANAGEMENTVol 45No 4Apr.2020收稿日期:2020-01-10作者简介:陈玮(1984-)ꎬ男ꎬ硕士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辐射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ꎮ文章编号:1674-6139(2020)04-0129-04中波广播发射台周边复杂环境下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探讨陈玮1ꎬ王巍1ꎬ於国兵1ꎬ邓霖华2(1.安徽省辐射环境监督站ꎬ安徽合肥230071ꎻ2.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ꎬ北京100000)摘㊀要:为科学监测中波广播发射台对周边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ꎬ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ꎬ采用理论预测和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法ꎬ对复杂环境下不同非选频监测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ꎮ表明手持设备监测和支架法监测结果差别较大ꎬ手持式方式在各点位监测数据均大于支架法监测结果ꎬ且综合电场强度越高差别越大ꎬ远场区支架法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吻合度较高ꎮ验证了使用无人机平台搭载电磁环境监测系统便捷可行ꎬ其结果能够反映不同高度电磁环境ꎮ关键词:电磁辐射ꎻ中波发射台ꎻ监测方法中图分类号:X837文献标志码:AMeasurement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inComplexEnvironmentAroundMWTransmittingStationChenWei1ꎬWangWei1ꎬYuGuobing1ꎬDengLinhua2(1.EnvironmentalRadiationSurveillanceStationꎬEnvironmentalProtectionDepartmentofAnhuiProvinceꎬHefei230071ꎬChinaꎻ2.BeijingSafetyTestTechnologyCo.ꎬLtd.ꎬBeijing100000ꎬChina)Abstract:InordertoscientificallyandaccuratelydetecttheenvironmentalimpactofelectromagneticradiationaroundMWTransmittingStationꎬacombinationoftheoreticalpredictionandactualmonitoringisusedtocompareandanalyzedifferentnon-frequency-selectivemonitoringmethodsandresultsincomplexenvironments.Itisshownthattheresultsofhand-helddevicemonitoringandstentdetectiondevicesarequitedifferent.Themonitoringdataateachpointofthehand-heldmethodaregreaterthanthestentdetectionresults.Thehighertheintegratedelectricfieldstrengthꎬthegreaterthedifference.Thestenttestresultsagreewellwiththetheoreticalpredictions.Itisverifiedthatitisconvenientandfeasibletousean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monitoringsystemwithadroneplatformꎬandtheresultscanreflectelectromagneticenvironmentsofdifferentheights.Keywords:electromagneticradiationꎻMWtransmittingstationꎻmeasurementmethods㊀㊀中波广播发射总功率一般高达几十千瓦[1]ꎬ发射台周边存在较强的复杂电磁辐射区域ꎮ随着城市化的推进ꎬ原中波发射台所在的偏远区域ꎬ其城市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ꎬ有很多建筑规划到发射台周围ꎬ环境敏感点日益密集ꎬ对日益复杂的中波发射台周边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科学㊁准确的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环保意义[2]ꎮ目前ꎬ中国对于中波电磁环境监测采用的标准沿用«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 2-1996)ꎬ该标准中对电磁辐射污染源的监测只规定了一般环境条件㊁监测布点㊁通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时间ꎬ而对于具体的测量方法没有更细致的相关说明[3]ꎬ文章选取某中波广播发射台ꎬ采用模921拟计算加实际监测的方式ꎬ对发射台周边复杂电磁环境的非选频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ꎮ1㊀理论预测与测量方法本次理论预测和实地监测选取某中波广播发射台ꎬ发射台位于城市郊区ꎬ承担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㊁安徽广播电台等八套中波广播的发射任务ꎬ共有四副单根铁塔拉线发射天线ꎬ天线塔高76m~156mꎬ发射频率范围为540kHz~1395kHzꎬ因其需要覆盖几十公里的区域ꎬ发射总功率为24kWꎬ发射台各天线参数如表1所示ꎮ因城市发展ꎬ该中波发射台周边规划㊁建设了多处高层建筑ꎬ建筑物与发射台最近距离不足300mꎬ周边电磁环境复杂ꎮ根据«广播电视天线辐射防护规范»(GY5054-1995)ꎬ天线电磁辐射场可划分为㊁电抗近场区㊁辐射近场区和远场区ꎮ由于近区场离场源近ꎬ且空间不均匀度也较大ꎬ是一个复杂的不均匀场ꎬ场强变化梯度大ꎬ不易计算ꎮ辐射近区位于天线的非辐射的电抗近场区和辐射远区之间ꎮ此区域和辐射远区的分界点在2D2/λ处(D-天线口径的最大尺寸)ꎮ表1㊀某中波广播发射台各发射天线的技术参数天线编号塔高(m)发射频率(kHz)极化方式节目近远场分界距离(m)T176720垂直极化农村广播27.91395垂直极化小说评书53.1T2156540垂直极化中国之声26.2936垂直极化安徽新闻36 0T3119666垂直极化合肥新闻34.11170垂直极化合肥故事59.7T4156864垂直极化经济广播42.91.1㊀理论预测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 2-1996)中的环境质量预测的场强公式ꎬ在地势开阔没有建筑物遮挡的区域ꎬ中波综合场强可按舒来依金-范德波尔公式计算ꎬ近似公式:E=300dP G A(1)式中:A=1.412+0.3X2+X+0.6X2X=πdλ (ε-1)2+(60λσ)2ε2+(60λσ)2各式中:E为综合场强(V/m)ꎻd为监测点位与中波天线直线距离(km)ꎻP为中波发射功率(kW)ꎻG为天线相对于接地振子的天线增益系数ꎻA为地面衰减因子ꎻX为数量距离ꎻλ为不同频率信号的波长ꎻε为大地的介电常数ꎻσ为大地的导电系数ꎮ预测点位每处都受各塔的共同影响ꎬ分别计算各天线的综合电场强度后进行叠加计算ꎬ对于多个天线发射不同频率电磁波的综合场强采用计算公式:E=E21+E22+ +E2n(2)式中:E为各频率产生的复合场强ꎻEi为频率i的电场强度ꎮ发射台共有四副单根铁塔拉线发射天线ꎬ周边各点位电场强度理论计算结果示意图见图1ꎮ图1㊀发射台周边环境综合电场强度理论计算结果0311.2㊀手持设备测量目前ꎬ编制中的«中波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监测方法»尚未正式发布ꎬ针对中波广播发射台的监测方法还有待完善ꎮ依据现行监测标准要求ꎬ对电磁环境质量监测采用非选频式宽带电磁辐射监测仪器ꎬ选取中波广播发射台中心为相对水平零点ꎬ向开阔方向布设测量线ꎬ每个点位间隔10mꎬ监测高度为距地面1 7mꎮ实际测量时ꎬ具体点位视建筑物㊁树木等影响进行适当调整[4]ꎮ选发射台南侧约300m处一24层高层住宅ꎬ不同高度逐层监测ꎬ监测点位选取建筑物面对发射台一侧窗外1m处ꎮ监测仪器采用德国Narda公司NBM550宽频电磁辐射分析仪ꎬ测量时手持设备ꎬ探头距人体大于0 5米ꎮ1.3㊀专门支架测量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 2-1996)对监测方法没有具体说明ꎬ对中波发射台周边电磁环境质量监测没有使用专门支架的要求ꎮ但对发射台周边进行电磁环境测量时ꎬ在较高电磁场区域人体会造成周围环境中的电场畸变ꎬ手持式测试仪器有时不能准确反应所测量区域的综合电场强度[5]ꎬ在对上述点位测量时ꎬ必须考虑人体对综合电场的畸变影响ꎮ为验证实际监测中配备专门支架的必要性ꎬ将手持设备改为支架法对原有点位再次测量ꎬ测量设备㊁监测点位和高度不变ꎮ1.4㊀无人机监测系统中波广播发射台高度高ꎬ影响范围广[6]ꎬ且在发射台周边部分区域高空综合电场强度远高于地面ꎬ而监测标准也只考虑了地面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布点和方法ꎮ为实现对发射台周边拟建项目的高空电磁辐射环境监测ꎬ使用无人机平台的电磁环境监测系统ꎬ通过将电磁环境监测设备集成到四旋翼无人机平台上ꎬ实现对空间电磁环境的自动测量及测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ꎮ本次监测采用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人机载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OS-7ꎬ监测设备为非选频综合电场测量仪ꎮ测量位置距发射台水平距离约300mꎬ各点位监测高度与不同楼层窗外各监测点位对应ꎮ2㊀结果分析根据对该中波广播发射台周边电磁环境质量的非选频实际监测ꎬ结果表明:中波发射台周边测点的综合场强在4 7~79 2V/m之间ꎬ部分测值超出«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波频段公众暴露控制限值40V/mꎬ距塔70m外ꎬ地面各测点综合场强均满足GB8702-2014要求ꎮ从趋势看ꎬ发射台周边综合电场强度在没有建筑物及其他遮挡时ꎬ分布都基本处于空间均匀状态ꎬ因全向天线周围场强分布随距离增大逐渐减小ꎬ综合电场强度监测值随着点位与发射台距离的增加ꎬ而逐渐下降[6]ꎮ中波在人体附近会因为电磁波的反射㊁折射等原因发生较大畸变场ꎬ综合电场强度一般会高于周围空间环境ꎮ如图2所示ꎬ相同点位手持设备监测和支架法监测结果差别较大ꎬ手持式方式在各点位监测数据均大于支架法监测结果ꎬ且综合电场强度越高差别越大ꎬ编制中的«中波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监测方法»也已明确 监测时应使用专门支架 ꎮ图2㊀不同距离处理论计算及手持设备、支架法监测结果比较131在距发射台水平距离50m以上的各点位ꎬ按舒来依金-范德波尔公式计算的理论预测结果与支架法监测量结果吻合度较高ꎮ在发射台50m范围内ꎬ理论计算结果远高于实际监测结果ꎬ其原因是近场区电场强度波动大ꎬ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位㊁幅度关系不确定ꎬ且受到塔架周边电场畸变的影响ꎬ其电场强度分布已不能用舒来依金-范德波尔公式预测[7]ꎮ图3㊀不同高度电磁环境监测结果为确定发射台周边一定高度位置的电磁环境ꎬ使用无人机平台的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对距广播塔300m处开阔位置不同高度进行断面巡查ꎮ如图3所示ꎬ除最高几层外ꎬ在高度基本一致时无人机监测和各楼层窗外手持设备监测结果比较接近ꎬ趋势相同ꎮ在开阔处ꎬ无人机系统监测的综合电场强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ꎬ在50m处升至最高后缓慢下降ꎮ与之等高的建筑物窗外1m处的监测结果表明ꎬ电场强度随着楼层升高而升高ꎬ在建筑物最高层因中波发生畸变ꎬ电场强度远高于周围空间ꎮ3㊀结论在对中波广播发射台周边复杂环境进行电磁环境监测时ꎬ因中波电场在人体附近发生畸变ꎬ为使监测数据准确可信ꎬ在较高电场强度环境下使用专门支架代替手持设备监测是十分必要的ꎮ高空环境特别是建筑物周边的高空电场强度不适用于传统舒来依金-范德波尔公式模拟ꎬ中波广播发射台周边已建和拟建高层项目逐渐增多ꎬ为掌握发射台周边一定高度位置的电磁环境质量ꎬ使用无人机平台搭载的电磁环境非选频监测系统便捷可行ꎬ能够反映不同高度电磁环境ꎮ参考文献:[1]米玛.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J].西部广播电视ꎬ2019(20):240-241.[2]王成林.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及防护[J].工程建设与设计ꎬ2017(4):131-132.[3]魏光辉ꎬ卢新福ꎬ潘晓东.强场电磁辐射效应测试方法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高电压技术ꎬ2016(5):1347-1355.[4]彭峰莉.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及质控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ꎬ2020(1):48-49.[5]刘振业.城市中中波台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ꎬ2016.[6]王丽娜.中波广播监测的技术要点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ꎬ2019(11):244-245.[7]陆佩佩.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技术研究和场区保护[J].西部广播电视ꎬ2019(6):237-238.231。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所 呈 现 蚩 出 雷 的 畸 变 ” 6 O 0



4 1
影响是需要分别计算的。 3计算分析程序及验证
在一个发射台之中, 通常隋况下都要建设多座发射塔 , 所呈现出的 发射频率实质上也是多层次的。几个不同的发射塔所呈现出的多个频 式 中: E 为场强, m V / m ; d 为被测位置与发射天线水平距离, k m ; p 为发 率对于发射台周围所呈现出的环境叠加影响来说 , 是极为复杂 的, 如果 射机标称功率, k W; G相对于接地基本振子 晾 源天线 G = I )的天线增益 仅仅只是利用人工的方式来得出其中的结论 ,那么便无法切实有效的 麴 为地面衰减因子 为数量距离; 为波长朋 e为大地的介 电 保证其中的准确性。 依据预测模型来说 , 开发出—套具有计算分析功能 常数( 无量纲 盯为大地的导电系数, 1 / ( n・ m ) 。 的程序 ,才能够精确的预测 出电磁辐射环境之中所呈现出的多方面影 2 . 2 单个短波发射频率的计算公式 。 场强计算公式与中波场强计算 响。 公式相同 的计算公式为: 在实际预测的过程中,仅仅只需要在各个程序之中输入是发射塔 的波长 、 发射功率 、 天线增益、 天线位置 、 导电系数 、 计算点等多个方面 : × 的计算数据之后 , 便可以切实有效的计算 出其中所存在的相关指数以 及叠加所呈现出的场强。 为了能够对于该预测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 2 . 3多个中波发射频率的预测模型。 中波段单个项 目的评价标准为 选取 了某 中波台的 2 号塔进行预测。实际监测和理论计算的结果见图 1 。 1 7 . 9 V / mm个 中波发射频率的计算公式采用场强叠加公式 。

5 8・
科技 论坛
中短波广播发 射 台电磁 辐射环境影 响预测模型

周边电磁环境影响测试评估报告

周边电磁环境影响测试评估报告

周边电磁环境影响测试评估报告发布时间:2022-08-08T07:37:28.90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8期作者:郝放[导读] 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位于嘉峪关机场南侧7km处,包括调频发射塔和中波发射塔。

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作为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其广播信号将覆盖嘉峪关市城区并辐射酒泉市。

单位:民航西北空管局单位邮编:710082一、评估项目概况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位于嘉峪关机场南侧7km处,包括调频发射塔和中波发射塔。

嘉峪关广播转播台作为重要的社会传播媒介,其广播信号将覆盖嘉峪关市城区并辐射酒泉市。

嘉峪关广电调频转播发射3个频率的台站,将由现在的位置迁建到嘉峪关机场东南进近主降方向,距离盲降天线阵8450米、距离跑道中心线5000米处。

由于调频广播频段(88-108MHz)与民航盲降航向航向信标(ILS)、全方向信标(VOR)频段相邻(108-118MHz);与民航地空通信甚高频频段(118-137MHz)相近。

迁建后,大功率的调频转播发射信号有可能对民航嘉峪关机场进近导航和终端区甚高频地空通信产生干扰及影响。

因此,对嘉峪关现有调频转播台进行场强参数测量、分析来评估对嘉峪关机场通信、导航及监视雷达的影响程度,同时提出避免干扰的必要条件和建议。

另外,随嘉峪关广电调频转播台一同迁建的大功率中波(2MHz以下频率)广播电台不在测量分析评估范围内。

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影响程度与界限分析均以民航行业规范、民航政策法规为依据。

调频广播发射机、天线、天线场的相关技术指标,民航兼容指标以广电部门所能提供的、或广播电视的国标为依据,其次参考现场测量得到的技术参数指标。

二、现场环境与测量现有调频广播发射台站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发射塔高74米,塔底周边存在大量建筑、树木等障碍物;测量场存在电磁波反射和遮挡的影响,不符合电磁场、天线测量场地的环境要求(天线场周边几百米范围平坦开阔),现场测量得到的数据不能用于场强分析,但是能够作为发射机杂散参数的测量,测量环境及杂散测量值见下表3:表3:调频转播台杂散抑制比测量(测量频率119.300MHz)测量得到调频广播发射机杂散抑制比Sr=77.34dB,国军标Sr=76dB采用国军标76dB。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辐射环境部分-电磁辐射相关)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辐射环境部分-电磁辐射相关)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辐射环境部分-电磁辐射相关)2011年状况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发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

开展监测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周围环境敏感点电磁辐射水平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开展监测的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定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公众全天候辐射时的工频磁场限值。

2010年状况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未见明显变化。

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

开展监测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周围环境敏感点电磁辐射水平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开展监测的输变电设施周围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公众全天候辐射时的工频磁场限值。

2009年状况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除个别大功率发射设施周围局部环境综合场强略超国家标准外,其它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满足国家标准。

电磁辐射设施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情况较好,个别大功率发射设施周围局部环境存在超标现象。

开展监测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电磁辐射水平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个别大型广播发射台周边环境敏感建筑物部分监测点位环境综合场强略超《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开展监测的各输电线和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点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低于《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JH/T24-1998)规定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和公众全天候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移动电磁辐射监测记录模板

移动电磁辐射监测记录模板
2.根据GB 9175-88一级标准(安全区)的要求,在微波波段的容许辐射强度为:功率密度S<10μW/cm2,场强E<6.14V/m。
3.Pd=(E2/377)×100式中:Pd:功率密度,μW/cm2;E:电场强度,V/m。
测量人校核人校核日期
监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
记录编号:第页共页
图1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示意图
测量人校核人校核日期
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1。
测量人:陪同人员:
监测记录
记录编号:第页共页
表1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
点位代号
监测点位描述
测试点与天线1的直线距离(m)
电场强度
E(V/m)
功率密度
Pd(μW/cm2)
备注:
1.根据GB 8702-88的要求,在30MHz~3000MHz的频段内,电场强度小于12V/m或者功率小于40μW/cm2就符合安全标准。
监测记录
记录编号:第页共页
监测情况说明
监测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及编号
技术指标
频率响应范围:100kHz~60GHz
量程范围:0.01V/m~9999V/m
测量高度:探头离地1.7m(或离立足点1.7m)
监测的
环境条件
监测日期/时间:
天气:
机楼天面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监测地点
监测点地址:

辐射监测报告范文

辐射监测报告范文

辐射监测报告范文1. 引言辐射监测是对环境中辐射水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辐射监测主要是为了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辐射的危害,以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本报告旨在介绍辐射监测的方法、设备以及最新的监测结果,并分析评估所得数据。

2. 方法2.1 辐射监测设备本次辐射监测使用了先进的辐射监测设备,包括辐射计、剂量仪、γ射线探测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测量不同类型的辐射,如γ射线、β射线和α射线等。

2.2 监测区域选择我们选择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区域作为监测样本,包括城市区域、乡村地区、村庄周边土壤等。

这些区域涵盖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人群密集度,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辐射水平。

2.3 监测方法在选择的区域内,我们使用辐射计和剂量仪进行了定点监测。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移动式监测,使用γ射线探测仪对空气中的γ射线进行实时监测。

3. 监测结果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区域的辐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城市区域的辐射水平较高,可能与人口密集和工业活动有关。

乡村地区和村庄周边土壤的辐射水平较低。

•不同类型的辐射也存在差异。

γ射线是最主要的辐射类型,其辐射水平较高。

β射线和α射线的辐射水平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注意。

•辐射水平在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也存在差异。

在晴朗天气下,辐射水平相对较高,在阴雨天气下,辐射水平较低。

4. 评估与建议根据我们的监测结果,我们对当前的辐射水平进行评估,并提出以下建议:•对城市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控制。

建议加强工业企业和放射性物质处理厂的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对于乡村地区和村庄周边土壤中的辐射水平较低的情况,可以适量开展辐射保健教育,提高公众对辐射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针对辐射水平较高的时间段和天气条件,建议公众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辐射源附近。

5. 结论本次辐射监测报告对不同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得出了辐射水平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辐射的特点以及辐射与时间、天气的关联性等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评估和建议。

中波广播电台及其周边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阐述和分析

中波广播电台及其周边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阐述和分析

传输216中波广播电台及其周边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阐述和分析艾 明(作者单位: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033台)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中波广播电台及其周围电磁辐射环境而展开分析。

不仅分析计算了中波天线周围可能产生的电场的强度、并对其分布规律和电磁污染可能的范围进行了论述。

采用电磁辐射源固有危险性评价指数法对文中的模型进行评价,之后用该评价指标对中波广播电台固有危险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中波广播电台;电磁辐射;固有危险性评价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但是,电磁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运用,无疑是把人们置于一个充满人工电磁辐射源的环境中。

随着中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一些中波广播电台逐步进入到城市的中心区域,成为城市污染的来源,造成了环境问题。

1 对电磁辐射的简介由于电场和磁场产生变化而导致的电磁在发射时产生的泄露现象叫做电磁辐射。

对于电磁辐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做人为电磁辐射;另一类是自然电磁辐射。

此外,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取决于电磁波的强度和波度,所以就此来讲,电磁辐射强度还可以分为强电磁辐射和弱电磁辐射。

2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发展从电磁技术的发现到被广泛运用,经历了较短的时间,电磁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电磁设备的广泛运用。

电磁设备的运用为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TO)把电磁辐射污染列为继水、气、声之后的第四大污染。

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会产生健康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源于电磁干扰。

就第一方面的危害来讲,会导致人体机能的破坏,从而诱发各种疾病;而电磁干扰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对正常磁场的干扰以及对其他电磁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来位于郊区等一些非中心位置的中波广播电台进入到市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记录和报告格式
表A.1现场监测记录表(一)
共页第页
注:本表格由监测机构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对内容负责,并按有关规定存档。

表A.1现场监测记录表(二)
共页第页
监测人员校核人校核日期
注:在远场区,可以只监测电场强度(或功率密度);在近场区,需同时监测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表A.1现场监测记录表(三)
共页第页
表A.2监测报告内容与格式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监测类别
报告日期
(加盖监测报告专用章)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监测项目
委托单位
委托单位地址
监测类别监测方式
委托日期
监测日期
监测的环境条件监测时间:年月日:~:
天气:;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监测地点
监测所依据
的技术文件
名称及代号
使用的主要仪器设
备名称、型号规格
及编号
仪器主要
技术指标
频率范围、量程、校准证书及有效期等监测结论
备注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表1XX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结果
点位代号监测点位描述
点位与天线水
平距离(m)
电场强度
E(V/m)
磁场强度
H(A/m)
第页共页
XXXX环境监测机构
监测报告
字第号
XX台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点位示意图
以下正文空白
报告编制人编制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签发人签发日期
(监测报告专用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