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化学题库
《养殖水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适用班级: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60分,)),溶解氧含量约为()。
A.增大,8-12mg/LB.减小,8-12mg/LC.增大,1-2 mg/LD.减小,1-2 mg/L2、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A.水分含量B.有机质含量C.营养盐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比例3、天然池塘水中氧气的来源下列不正确的是()A.空气的溶解B.植物光合作用C.补水D.化学增氧4、可见光在海水中穿透力最强的是()A.红光B.黄光C.绿光D.蓝光5、从营养盐限制的角度而言,河口区浮游植物通常受到()限制A.KB.NC.PD.C6、将鱼苗从一个水体转移到另一个水体时,水温突然变化不能超过()A.1℃B.2℃C.4℃D.5℃7、关于硬度与养殖生产的关系,正确的是()A.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B.钙离子可降低一价金属离子的毒性C.可以增加水的缓冲性D.以上都是8、下列选项中,可以导致硫化氢毒性增大的因素是()A.水温降低B.水温升高C.泼洒黄泥浆D.pH升高9、养殖水体中非离子氨占总氨氮的比例主要受()影响。
A.溶氧B.pHC.盐度D.硬度10、养殖生产上通常要求水体的pH呈中性或弱碱性,这里所说的中性是指()A.pH6.5~8.0B.pH7C.pH6.5~7.5D.pH7~9.011、植物吸收无机化合态氮转变成体内氨基酸、蛋白质等的过程,称为()A.固氮作用B.同化作用C.硝化作用D.反硝化作用12、对虾高密度精养池塘养殖后期水体C/N调节措施是()A.添加碳酸钙B.添加葡萄糖或甘蔗渣C.添加氯化铵D.添加硝酸铵13、关于可控生态养殖管理措施中表述有误的是()A.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B.加大增氧力度,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C.不用杀藻类,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D.保持水体较低水平的浮游生物的数量14、光照强度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过高,抑制浮游植物生长;B.光照强度适宜,浮游植物的生长正常;C.光照强度太弱,浮游植物无法生长。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养殖水域生态学:养殖水域生态学是研究养殖水域中水生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3.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限制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4.耐受性定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受限度的法则5.浮游昼夜垂直移动:无论是海洋或淡水水体中,都可以见到浮游生物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在水层上下往返游动的情况6.范霍夫定律:体温决定有机体的代谢强度,一般温度每升高10℃,化学过程的速率加快2-3倍。
即Q10=2-37.积温:生物特别是植物生长发育时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某一发育期或整个生活周期8.周期性变性(季节变异):是指同一种浮游生物在一年不同的季节或经过若干个世代以后在形态上发生的变化9.贝格曼定律:低温可以延缓恒温动物的生长,由于性成熟的延缓,动物可以活得更久些,故同类的恒温动物,在较寒冷地区的个体要比温热地区的个体,个体大有利于保存体温,个体小便于散热10.随渗生物(变渗生物):体液的化学成分和渗透压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水的盐度高而稳定,并且各种离子的比例稳定且和生物体液相近,不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和额外的能量消耗即可保持正常的体液浓度11.呼吸系数(呼吸熵、RQ):有机体呼吸时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所消耗的氧气量之比1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有机体的量13.阿利氏规律:每一物种都存在着最适的种群密度,并按照环境的具体条件而改变其最适密度,也就是说种群密度也是物种的适应特征之一14.r-选择:这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所能负载的最高负荷量–K值。
一般保持在S型生长曲线的上升段。
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15.K-选择:它们的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k值周围,这类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低,但一般扩散能力也较低16.生殖对策(繁殖策略):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保证种群延续的策略,是生态对策的一部分17.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18.竞争:指两个或多个种群当所需的环境资源或某种必需的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所发生的相互关系19.物种多样性:指群落是哪些动植物组成的、组成群落的物种名录及各物种种群大小或数量,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群落多样性的基础20.红树林生态系统:以红树林为主的生物群落与生境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21.鱼产力(鱼产潜力):指在水域中不投饵、不施肥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水域中天然饵料生物、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可以转化为鱼产品的能力22.渔获量:单位时间内从水域中捕获鱼类的总重量,又称鱼类捕捞量23.水华(水花、藻花):是指一定的营养、气候、水文条件和生物环境下,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过多,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使水体呈现明显藻色,并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的现象24.赤潮:是海洋或近岸海水养殖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而引起海水变色并使海洋动物受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5.生物入侵(生态入侵、生物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引入历史上该区域尚未出现过的物种,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巨大变化二、名词解释或填空1.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2.饱和光强(饱和照度):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不再增大甚至减弱而至于停止时的光照强度,称为饱和光强3.最适光强(最适照度):饱和光强的起点就是最适光强4.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种植物的光补偿点5.窒息点(氧阈):动物在环境含氧量降低到较临界氧量更低的某个界限时开始死亡,这个界限为动物的窒息点6.群落演替:这种在一个区域内,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7.高斯原理:由于竞争的结果,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种群不能永久共存8.共生现象:两个物种在一起生活,之间关系密切程度不同,有的是对双方无害,更多的情况是对双方或其中一方有利,这种两个不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总称为共生现象9.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10.生态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改变。
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水产养殖专业试卷及参考答案

I 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北省普通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水化学模拟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50分)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他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4.水中溶解氧较低时,鱼的呼吸频率加快,耗氧率。
15.水体有机物含量的表示方法常用:总有机碳(TOC)、、化学耗氧量(COD)、高锰酸钾指数。
16.太阳高度角是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17.水面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减小而。
18.天然水中磷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溶解磷和。
19.富营养型水体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20.河流及贫营养型水体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1.已知水中HCO -3含量为122.0mg/L,CO 2-3含量为6.00mg/L,OH -含量忽略不计,则水的碱度为()mgCaCO 3/L。
(计算中各元素的原子量分别取:H=1,C=12,O=16,Ca=40)。
A.1.101B.2.202C.110.1D.128.022.水体三大营养元素是N、()、S i 。
A.NaB .PC.CaD.Cl23.造成水体水化学成分垂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大风B.注水C.排水D.光照和水温24.NH 4+、NO -3、NO -2和N 2大量共存时,藻类一般优先吸收()。
A.NH 4+B.NO -3C.NO -2D.N 225.淡水及盐度低于()的海水,其最高密度相应的温度均在其冰点以上。
A.1‰B.25‰C.35‰D.50‰26.水体中脱氮作用发生的位置是()。
A.水的上层B.水中无氧层C.水中有氧层D.跃温层27.在水体营养分解层,有机物合成速率()有机物分解速率。
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8.在氧气充足的水层,有机物中的硫元素最终被氧化成()。
《养殖水域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养殖水域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6)一、名词解释1.限制因子:。
2.临界氧量:3.拥挤效应:4.生态位:5.水呼吸:6.赤潮生物:7.内禀增长率:8.窒思点:9.营养级:10.生态学:11.生态系统:12.生态因子:13.生境:14.阈:15.生态幅:16.指示生物:17.种群:18.环境容纳屋:19.生物群落:20.群落演替:21.库:22.积温:23.有效积温:24.生物群落:25.生态平衡:二、选择题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生态学定义是由首次 _________ 提出的。
A.Odum E.P.B. Haeckel E.C. ForelD. Tansley2.水体光照特点之一是透入水层光的光照强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___________ 。
A.指数式递减 B.指数式递增 C.不变 D.算术级数递减3.鱼类和贝类的存活曲线接近于_______ 。
A. B型B.C型C.A型D.其它型4.以下呈C型存活曲线的生物是_______ 。
A.熊猫B.鲸鱼 C.鲤鱼 D.人5.以下哪种生物更倾向于K-对策者 ________ o A.轮虫 B.枝角类C.税足类D.原生动物6.海洋硬计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____ 0 A.等渗调节 B.低渗调肖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7.淡水硬计鱼类对水体溶解盐的适应性调节机制是________ 0 A.等渗调节 B.低渗调肖C.高深调节D.随渗调节8.天然淡水温带湖泊中氧气的主要由_______ 消耗。
A.鱼类呼吸B.逸散入空气C.底栖生物呼吸 D.水呼吸9.林徳曼定律生态效率一般是_____________ 。
A. 10% B. 10-20% C. 50%D.15%10.两物种间相互作用彼此得利但缺少另一方不能继续生活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 oA.互利共生B.原始合作C.竞争D.中性作用11.个体水平的生物能量学方程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 。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易错题精选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易错题精选1. 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主要因素为()A.空气氧分压B.水温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2.最主要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有机物为()A.有机氮B.蛋白氮C.氨氮D.亚硝酸盐氮E.硝酸盐氮3. 酚的急性毒作用机制主要是使蛋白质凝固.对错4. 五氯酚、辛基酚、壬基酚、双酚A等具有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干扰效应.对错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粪大肠菌群这一指标.对错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污染物分为两类,汞和砷属于可蓄积的第一类物质,应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检测.对错7. 农业用水可采集 IV 类地表水.对错8. 二氧化氯消毒()A、消毒效果稳定,受pH影响,能除臭味,余氯不稳定B、消毒效果稳定,不受pH影响,不与氨反应,余氯稳定持久C、消毒效果不太稳定,不受pH影响,不与氨反应,余氯稳定持久D、消毒效果不太稳定,受pH影响,能与氨反应,并能除臭味E、对原虫的杀灭能力弱9. 当水中的氨含量较多时,加氯量与余氯的关系为()A.当出现余氯后,随加氯量的増加,余氯量逐渐上升,但产生的是游离氯B.只有在原水的折点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余氯量上升,形成的余氯全部为化合氯C.当出现余氯后,随加氯量的増加,余氯量逐渐上升,但产生的是化合氯D.在加氯量投入过程中,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水中余氯会有化合性余氯增加——化合性余氯恒定——游离性余氯增加的一系列变化E.在加氯量投入过程中,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水中余氯会有游离性余氯増加——游离性余氯减少——化合性余氯增加的一系列变化10. 水体富营养化后期,溶解氧下降,有机物厌氧分解,其产物主要是()A.二氧化碳、水、硝酸盐B.藻类毒素C.硫化氢、甲烷D.甲烷,水,硝酸盐E.硫化氢、硝酸盐11. 关于土壤的组成正确的是()【多选题】A.土壤是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组成B.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C.土壤矿物质约占土壤固体总重量的80%D.土壤液相是指土壊中水分及其水溶物E.土壤的气相是指土壤孔隙所存在的多种气体的混合物12. 关于土壤孔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正确的是()【多选题】A.土壤颗粒越小,容水量越大B.土壤颗粒越大,渗水性越强C.土壤容水量越大,透气性越差D.土壤颗粒越小,毛细管作用越差E.土壤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13. 关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正确的是()【多选题】A.环境背景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B.是指相对不受污染情况下,环境要素的基本化学组成C.在未受或少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土壤中化学元素的自然组成及其含量水平,又称环境本底值D.同一环境要素在不同的地理、地质环境中,自然背景值是相同的E.化学元素含量超过了环境背景值,表明环境可能受到了污染14. 饮用水混凝沉淀和过滤处理的目的是()A.调节水的pH值B.去除有毒物质C.杀灭病原体D.改善水的感官性状E.调节水的温度15. 某地区人群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皮肤瘙痒、腹泻及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你认为水源可能受到哪种物质污染()A.砷B.甲基汞C.苯D.酚E.氰16. 某种污染物污染水体后能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的该污染物时,出现头痛、头昏、心悸等症状,可引起甲状腺增生和肿大。
养殖水化学试题库

养殖水化学试题库《养殖水化学》试题库一、判断问题(共60个)1.大洋水缓冲能力大于淡水。
2.藻类在水中的光合作用增加了水的pH值和碱度3。
重金属最有毒的形式是自由离子4.无机还原物丰富的水溶氧测定时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5.各个河口区盐度与氯度关系式中常数项相同。
6.如果不同水体中HCO3-和CO32-的含量相等,则两者的pH值相同7。
经典的碘量法用于测定水产养殖水中的溶解氧。
8.河口水s-cl‰关系中的常数项是相同的。
9.河口区与大洋水的cl‰与s‰之间具有相同的关系。
10.水体中碳酸根含量高,其ph值必高。
11.在池塘水中,当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时,溶解氧含量通常最高。
12.池塘水的pH值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13.水体ph越高,硫化物中硫化氢占的比例越大。
――14.水体ph越低,总氨中分子氨占的比例越高。
15.藻类光合作用增加了水的pH值,导致HCO 3-含量降低,CO 32-含量增加。
16.Alekin分类仅适用于淡水,不适用于海水17.光合作用使池水ph升高,所以引起水中co2含量下降,co32-含量升高。
18.no2-对鱼的安全浓度(sc)可用下式求算:sc=0.01×96hlc5019.cl‰=0.3285233×Wag,其中Wag为在标准海水中沉淀1kg卤素所需的纯银克数。
20.当向池塘施用碳酸氢钠时,二氧化碳会增加。
21.鱼池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池水ph上升,co32-也随之增加。
22.鱼池水溶氧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23.鱼池水中溶氧主要为养殖鱼类所消耗。
24.1-3mmol/L或2-3mmol/L的水产养殖水是最好的。
25.气体溶解度反映了气体在水中能溶解的最大值。
26.海水具有最大的缓冲能力。
27.普通海水没有最大缓冲容量。
28.当海水与淡水的温度与ph均相等,则两者二氧化碳系统各组分含量大小顺序也必相等。
29.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o32-+co2+h2op2hco3-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水产养殖学专业水环境试题及答案

《水环境化学》试卷(必修,A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08级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分配系数2.标化分配系数3.辛醇-水分配系数4.生物浓缩因子5.亨利定律常数6.水解速率7.直接光解8.光量子产率9.生长物质代谢10.共代谢四、问答及应用题:(共70分)1.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H2CO3*]、[HCO3-]和[CO32-]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30分)2. 在一个pH为6.5、碱度为1.6mmol/L的水体中,若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上升至8.0。
若用NaOH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入多少碱?(20分)3. 叙述有机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20分)《水环境化学》试卷(必修,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配系数:在土壤-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即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2)标化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颗粒物-水中的分配系数与颗粒物中有机碳呈正相关,以固相有机碳为基础的分配系数即标化分配系数。
(3)辛醇-水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是指平衡状态下化合物在正辛醇和水相中浓度的比值。
它反映了化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的迁移能力,是描述有机化合物在环境中行为的重要物理化学参数。
K OW与化合物的水溶性、土壤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密切相关。
(4)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5)亨利定律常数:通常可理解为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气-水分配系数。
(6)水解速率:反映某一物质在水中发生水解快慢程度的一个参数。
(7)直接光解: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能而进行分解反应。
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D.非病原性疾病
11.以下哪种措施可以降低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A.增加饲料投喂量
B.减少水生植物种植
C.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
D.增加换水次数
12.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什么?()
A.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
B.降低水生生物多样性
C.不影响水生生物多样性
D.提高水生生物繁殖能力
9.减少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措施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
10.________和________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水体富营养化只会发生在静水水体中。()
2.增加养殖密度会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13.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A.定期使用消毒剂
B.投放化学絮凝剂
C.增加水体植物
D.提高水温
14.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哪种水质问题?()
A.溶解氧含量升高
B.溶解氧含量降低
C.氨氮含量降低
D.亚硝酸盐含量降低
15.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A.饲料残饵
B.畜禽粪便
C.工业废水排放
B.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
C.水体中微生物数量过多
D.水体温度过高
2.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A.减少养殖密度
B.投放化学药剂
C.增加水体植物
D.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
3.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以下哪种现象?()
A.水质清澈
B.水色变绿
C.水体透明度增加
D.水中生物种类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水化学》试题库一、判断题(总计60题)1.大洋水缓冲能力大于淡水。
2.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水的pH增加,碱度也增加。
3.重金属最毒的形式是自由离子。
4.无机还原物丰富的水溶氧测定时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5.各个河口区盐度与氯度关系式中常数项相同。
6.不同水体中HCO3-与CO32-含量分别相等,则两者pH相同。
7.养殖水中溶氧测定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8.河口水S—Cl‰关系中常数项相同。
9.河口区与大洋水的Cl‰与S‰之间具有相同的关系。
10.水体中碳酸根含量高,其pH值必高。
11.池塘水中,当二氧化碳含量达最高时,溶氧含量往往也最高。
12.池塘水的pH随水深增加而增加。
13.水体pH越高,硫化物中硫化氢占的比例越大。
14.水体pH越低,总氨中分子氨占的比例越高。
15.藻类光合作用使水的pH增加,所以引起HCO3-含量下降,CO32-含量增加。
16.阿列金分类法仅适用于淡水,不适用于海水。
17.光合作用使池水pH升高,所以引起水中CO2含量下降,CO32-含量升高。
18.NO2-对鱼的安全浓度(Sc)可用下式求算:Sc=0.01×96h LC5019.Cl‰=0.3285233×W Ag,式中W Ag为沉淀1Kg标准海水中卤素所需纯银的克数。
20.向池塘施放碳酸氢钠,CO2必增加。
21.鱼池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引起池水pH上升,CO32-也随之增加。
22.鱼池水溶氧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碘量法。
23.鱼池水中溶氧主要为养殖鱼类所消耗。
24.养殖用水的A t 1—3mmol/L或2—3mmol/L为最佳。
25.气体溶解度反映了气体在水中所能溶解的最大值。
26.大洋水具有最大缓冲容量。
27.一般的海水不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28.当海水与淡水的温度与pH均相等,则两者二氧化碳系统各组分含量大小顺序也必相等。
29.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O32-+ CO2+H2O ≒2 HCO3-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NO2-对水产动物的安全浓度(Sc)可用下式求算:Sc=0.01×96h LC5030.31.夏天中午光线强,水温度高,氧气溶解度低,所以易发生鱼虾缺氧浮头死亡。
32.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aCO3+ CO2+H2O ≒2 HCO3-+Ca2+ 向左移动,因而引起碱度的下降。
33.向池塘施加NH4HCO3,池水CO2必增加。
34.水中藻类光合作用,使下列平衡CaCO3+ CO2+H2O ≒2 HCO3-+Ca2+向左移动,因而引起水体A与H T的下降。
35.已知某河水的钙硬度为8.38°H G,镁硬度为1.01mmol/L,则总硬度为4.00 mmol/L 。
36.如水中存在下列平衡:H++ CO32- ≒CO2+ H2O (1)HCO3-≒CO32-+ H- (2)CaCO3≒Ca2+ + CO32- (3)夜间,当呼吸等作用使水中CO2量增加时,HCO3-量相应增加,因此(2)式向右移动,又使CO32-量增加,(3)式向左移动,导致CaCO3沉淀,所以呼吸作用使CO2量增加,可形成CaCO3沉淀。
37.如以KCl溶液代替标准海水测定氯度,则需从元素周期表上查得钾与氯的原子量,再据海水分析要求以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用容量瓶准确配成即可。
38.某养殖场数日昼夜气温均为2℃,风力较强,某日突然暖流来临,气温剧增至5℃,且几乎无风,因此池水相应转为全同温期。
39.某井水pH=6.30,通过曝气驱除部分CO2,pH值升至7.00,井水曝气后,CΣCO2减少了,碱度值未变。
40.已知某河水的钙硬度为8.38°H G,镁硬度为1.01°H G,则H T为167.7mg CaCO3/L。
41.鱼池水CO32-含量高,其pH必高。
42.有毒性的物质必定是毒物。
43.当风吹动池水时,下风口的含氧量要高于上风口。
44.一种毒物对于一定鱼龄的某种鱼的24、48及96小时半致死浓度具有三种确定的值。
45.盐度就是总含盐量。
46.某年某月5—10日,某浅水湖泊所在地昼夜气温均为6℃左右,11日凌晨气温降至2℃,因此湖水转为全同温期。
47.向池塘施磷酸盐肥料最好在下午光合作用进行强烈的时间,以便为水生植物充分吸收。
48.天然水的碱度主要是由水中HCO3-、CO32-及OH-形成。
如pH一定时,CO32-含量高的水,A t不一定高,因HCO3-可能含量很低。
49.当水中H+量一定,CaCO3处于饱和状态,HCO3-量越多,Ca2+量不一定越少。
50.某湖泊,钙硬度为8.00°H G,镁硬度为 2.00°H G,则该湖水总硬度为25.025mgCaCO3/L。
51.鱼池中的营养盐越高越好。
52.如鱼池水A值高,其H T值也必高。
53.湖泊水中如A t高,其H T必定低。
地下水如A t高,H T值必定高。
54.以容量法测定海水氯度,可以据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量准确配制的KCl溶液代替标准的海水。
55.盐度与实用盐标概念不同,但对同一份水样测得的数值相等。
56.以容量法测定海水Cl‰,必须用标准海水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
57.电解质溶液中,化学物质(离子、分子等)的活度系数由于周围离子的静电作用而均小于1,因而使活度小于浓度。
58.总含盐量>离子总量>盐度>矿化度。
59.气体在水中的最大含量受到亨利定律的限制。
60.海水的pH高于淡水的pH。
二、问答题(总计80题)1.不同的毒物混合后,毒性可能发生哪些变化?2.重金属的污染特点有哪些?盐度的化学含义是什么?3.4.海水有哪些常量成分?5.海水为什么呈碱性?6.叙述碱度、硬度的涵义以及表示单位7.为什么光合作用使pH升高?8.池塘水中有哪些因子使水的pH降低?9.在什么条件下池塘水会产生硫化氢?10.水中硫化物与氨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由什么因子决定?11.有机物在养殖生产中有什么意义?12.水中主要的毒物有哪些?13.水体中无机氮的存在形式有哪些?14.大洋水中CaCO3的溶解度要高于一般河水中的相应值,为什么?15.COD Cr、BOD5各代表什么意思?16.Na2.06.5Cl 表示水质什么特点?17.Cl‰=0.3285233W Ag,式中W Ag代表什么?18.阿列金分类法中硫酸盐和氯化物的钙组和镁组中为何没有Ⅰ型水?19.总含盐量与矿化度的区别。
20.半致死时间与半致死浓度的涵义是什么?21.天然水的常量成分有哪些?22.天然水的缓冲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海水是否具有最大的缓冲容量或最小的缓冲容量?为什么?23.影响海水中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24.海水有哪些化学特性?25.海水有哪些化学成分和化学特点?26.有氧海区与无氧海区的主要氧化作用特点是什么?27.亨利定律的使用条件。
28.海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原理29.碱度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表示单位有哪几种?30.水体的溶氧量对水质与生物有哪些影响?31.淡水鱼池中,HPO42-含量大于或等于H2PO4-,池水的pH该为多少?32.海水常量成分的恒定性原则是什么?33.TLm与LC50各代表什么意思?34.1978年实用盐标的固定参考点。
35.实用盐标35‰的固定参考点是什么?其浓度值为多少?该溶液的特点是什么?36.指出实用盐标公式的使用范围。
为何可根据河口区所测得的水的相对电导率求得实用盐标?37.天然水中与水生生物有关的主要化学过程有哪些?38.天然水的缓冲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海水是否具有最大或最小的缓冲容量?为什么?39.氯度的新定义及其表示式。
40.河口滨海区使用哪种氯度—盐度公式较为合适?41.什么叫海水相对电导率?42.养鱼池水溶氧的测定方法与经典的碘量法的差异。
43.大洋水与河口水的盐度和氯度关系式的差异。
44. C.F、COD Cr、BOD5各表示什么含义?45.说明活性磷酸盐与有效磷的含义。
46.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47.在封闭性的海域中,为什么在夏天阴雨天的凌晨海水中溶氧量最低?48.为什么夏天阴雨天的凌晨鱼类易浮头?49.简要说明海水如何实现自净作用的?50.举三个例子说明海水常量成分离子对的形式对海水化学成分存在形式的影响。
51.说明天然水中溶氧丰富时具有哪些化学特征?52.溶解氧在海水养殖生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53.说明LC50与BOD5的涵义,并写出相应的英文词。
54.求算NO2--N与重金属离子的安全浓度的公式有何差异?55.春夏季晴朗天气,池塘中以上水层与底层水在化学因素上有哪些区别?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56.密度环流与风动环流在养殖生产上有什么重要意义?57.五日生物化学需氧量的涵义是什么?58.CO2系统包括哪些成分?59.什么叫水体的酸度、碱度与pH?60.水中有氧氧化与无氧氧化有何差异?61.什么叫有效磷?62.什么叫活性磷酸盐?63.说明TLm与BOD5表示什么涵义?64.气—液之间定量交换的原则是什么?使用亨利定律的条件是什么?65.说明养殖池水中NH3-N t测定不可用次溴酸盐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法的原因。
66.二氧化碳系统有哪些平衡?67.说明富积系数的含义68.养殖水体的主要离子有哪些?。
69.说明COD Mn与COD Cr所表示的含义。
70.二氧化碳系统在养殖生产上有什么作用?71.海水中二氧化碳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存有哪些平衡?这些平衡对海水的化学性质和海洋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作用?72.水中具有下列化学平衡:CO2+ H2O ≒H++ HCO3- (1)HCO3- ≒H++ HCO3- - (2)当水中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使平衡(1)向左移,使HCO3- (3)含量减少,因而又使(2)式左移,使CO32-含量下降,最终导致pH值下降。
这种推理对否?为什么?73.天然水中硫酸盐类的钙组中为何没有Ⅰ型水?74.缺氧海区有哪些重要的化学特征?75.说明在夏季晴朗无风天气,20—30公分以上的上层水与下层水溶氧、pH、二氧化碳、营养盐含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76.说明光合层中CO2、pH、DO昼夜变化特点。
77.说明池水中起缓冲作用的因子。
78.说明水体的主要的化学成分。
79.说明当光合作用使水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时,相应地将使碱度与硬度发生什么变化?呼吸作用使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又将引起碱度发生怎样的变化?80.pH过高与过低对养殖生产有何不利?三、实验原理(总计6题)1.写出碘量法测定溶氧的方法原理。
2.说明以下两种水质分析的原理:总硬度、氨态氮3.以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水中溶氧的测定原理。
4.Winkler法测定海水中溶氧的原理是什么?5.写出碘量法测定溶氧的方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