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化学
养殖水化学

养殖水化学(Aquaculture Aquatic Chemistry )养殖水化学概念:利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研究水体(天然或养殖水体)中各种水化因子(溶解气体、pH值和主要离子(8种)、有机物和营养元素、有毒物质等)的来源、转化、迁移及其与水生生物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水资源及水体主要特点一、水资源概况1地球水资源分布空气中:12万亿吨水;地表:3800万万亿升=38000万亿吨的水2、我国水资源1.总量丰富,居全世界第四2.人均占有量少3.时空分布不均4.污染严重3淡水水产养殖水体---泛指地球表面低洼地带的集水区,包括江河,湖沼,塘堰,水库,溪流,水渠二水体主要特点1水的重要性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需要水。
水是生物体主要的组成要素。
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总是在体内的水溶液中以酶为催化剂缓慢进行的;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由水与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水是水栖生物的生活环境,也为陆栖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条件,地球上原始的生命孕育于原始的海洋中。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鱼水情深”来形容军民关系,可见鱼和水之间密不可分;2)在我国养鱼8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水摆在8字经的第一位,可见水在水体养殖中的重要性,离开了水体就不存在水体养殖;也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
2水体的主要特点:1)水体的热学特性:①水的比热很大•②水的导热率低•③ 4 C (严格来讲是3.98 C)时水的密度最大,0C结冰时密度最小,因此冰块总是浮于水面,低层不易结冰,为水生生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4 C以下向4C升高时----整个水体温度趋于4C,全同温流转期;由4C继续升温----形成温跃层,这时水温上高下低-正分层;向4C降温时----同样整个水体温度趋于4C,全同温流转期;由4C开始降温----这时水温上低下高-逆分层)P36-39盐度为24.7的海水,密度最大的温度和冰点均为-1.35 C。
养殖水环境化学调查与评价方案设计(含实验数据)

养殖水环境化学水质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1)综合所学养殖水环境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分析技能,完成海水养殖区水质监测与评价。
(2)掌握渔业水域水质调查的基本程序。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1、调查时间与地点地点:广东海洋大学西湖1号调查点经纬度:110.304512,21.157934时间:2023年12月30日上午9:00~10:002、调查项目与方法1现场测定项目1.1西湖水温测定1.1.1实验目的温度是水样的一个根底性指标,准确测量出水样的温度对养殖水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1.1.2实验原理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对温度变化很敏感,它会随着所接触温度的不同而伸缩。
1.1.3实验仪器和材料仪器:水银温度计、烧杯。
实验材料:西湖采集的水样。
1.1.4测定步骤挑选两个适合取水的位置,用烧杯从西湖内取出适量的水样,将温度计的液泡置于液面以下,待温度计的度数不再变化后,准确读出水样的温度并记录。
1.2西湖pH测定1.2.1实验目的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
1.2.2实验原理pH值是一个描述溶液酸碱性质的重要参数,用于评价溶液的酸碱程度,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为7时,为中性。
pH计是常用的测量pH值的仪器,它通过电极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的作用产生电机势差,并将其显示为数字。
1.2.3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pH计、电极、烧杯、吸管、小勺。
试剂:氢氧化钠、盐酸、酸碱指示剂。
1.2.4测定步骤(1)测前准备1)将pH计接通电源并调节为标定状态。
2)取容量瓶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3)用滴定管取一定数量的盐酸溶液并加入到容量瓶中,用同样的方法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使用第三步配置的酸碱溶液,检验pH计是否正常工作。
(2)开始实验1)用烧杯从西湖中取水。
2)把PH计的电极插入容量瓶中的溶液内,并轻轻搅拌10秒。
养殖水化学拓展实验指导

《养殖水化学拓展实验指导》目录1 氯离子------------------------------------------------------------------------- 12 氯度(银量法)------------------------------------------------------------- 23 盐度(比重法)------------------------------------------------------------- 34 盐度(盐度计法)---------------------------------------------------------- 45 硫酸根(EDTA四滴法)------------------------------------------------- 76 碱度(pH法)--------------------------------------------------------------- 97 氨氮(奈氏试剂法)------------------------------------------------------- 118 氨氮(次溴酸盐氧化法)------------------------------------------------- 129 氨氮(靛酚蓝法)---------------------------------------------------------- 1410 硝酸盐氮(锌镉还原—重氮偶氮法)---------------------------------- 1611 硝酸盐氮(镉柱还原法)------------------------------------------------- 1712 凯氏氮------------------------------------------------------------------------- 2013 总磷---------------------------------------------------------------------------- 2214 可溶性硅酸盐(硅钼蓝法)---------------------------------------------- 2315 透明度------------------------------------------------------------------------- 2516 水色---------------------------------------------------------------------------- 2617 嗅和味------------------------------------------------------------------------- 2618 悬浮物质---------------------------------------------------------------------- 2619 浑浊度(目视比浊法)---------------------------------------------------- 2820 浑浊度(分光光度法)---------------------------------------------------- 3021 浑浊度(浊度计法)------------------------------------------------------- 3122 溶解氧(膜电极法)------------------------------------------------------- 3223 化学耗氧量(重铬酸钾法)---------------------------------------------- 3324 化学耗氧量(碱性高锰酸钾法)---------------------------------------- 3525 生化需氧量(五日培养法)---------------------------------------------- 3626 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38实验一氯离子一、方法原理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可采用银量滴定法。
《养殖水化学》第六章天然水中胶体及其作用

胶体对水透明度的影响
总结词
胶体物质悬浮在水体中,会降低水的透明度,影响水质。
详细描述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通常是指悬浮于水中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可能是泥土、有机物、矿物质等。当这些胶体颗 粒悬浮在水中时,它们会阻碍光线通过,降低水的透明度。透明度的降低不仅影响水的美观度,还可能影响水生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过滤法
总结词
利用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将胶体颗 粒截留下来,达到去除目的。
详细描述
过滤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通过将水通 过一定的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使 胶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或内部,从 而达到去除效果。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等。该方法适用于颗粒较小
、浓度较高的胶体处理。
粘土矿物在水中的分散状态可以发生变化,形成胶体或沉 淀,这取决于水体的pH值、离子浓度和其他因素。
04
胶体的处理方法
自然沉降法
总结词
利用重力作用使胶体颗粒沉降下来,达 到去除目的。
VS
详细描述
自然沉降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处理方法 ,适用于颗粒较大、浓度较低的胶体。通 过在静置状态下使水体保持静止,使胶体 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沉降,从而达到 去除效果。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处理时 间较长。
THANKS
感谢观看
胶体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
总结词
胶体物质可能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
详细描述
某些胶体物质,特别是含有有机成分的胶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能会分解产生消耗氧气的产物。同 时,这些有机物分解过程中可能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缺氧。缺氧环境下,鱼类和其他 水生生物可能会出现窒息、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的情况。
详细描述
养殖水环境化学试验课件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四、实验步骤-2
2.水样采集
采水器出水后,立即套上橡皮管引出水样。采样时水样先 充满橡皮管并将水管插到瓶底,放入少量水样冲洗水样瓶, 然后再将水样注入水样瓶,橡皮管管口始终处在水面下, 装满后并溢出约水样瓶1/2的水样,抽出水管并盖上瓶盖 (此时瓶中应无气泡存在)。
3.水样固定
25
实验二:硫化物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水样瓶:容积125ml左右,瓶塞为锥形或斜口形,磨口要严 密;乳胶管:长20~30厘米;酸式滴定管:25毫升,分刻度 0.05毫升;锥形瓶:250毫升;碘量瓶:250毫升;量筒:100 毫升;烧杯:500、1000毫升;试剂瓶:500毫升5个;500毫 升棕色10个;.定量加液器:10毫升,1毫升;移液管:50毫 升2支,1毫升3支;滴瓶:1个;吸球;容量瓶:250,500, 1000毫升;
5.水样测定
小心打开瓶塞,用移液管吸取水样50毫升至锥形瓶中(取 双样)。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待试液呈淡黄色 时,加入3~4滴淀粉-甘油指示剂,继续滴至淡蓝色刚刚 退去,20秒不呈淡蓝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所消耗的硫代 硫酸钠溶液体积。取水样重复进行两次滴定,偏差不超 0.05毫升。
19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1、了解水环境中溶解氧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掌 握溶解氧测定的方法
13
实验一:溶解氧测定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量水样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锰和碱性碘化钾试剂后, 生成的氢氧化锰被水中溶解氧氧化为褐色沉淀,主要是 Mn(OH)3,加硫酸酸化后,沉淀溶解。在碘化物存在下,被 氧化的锰又被还原为二价态,同时析出与溶解氧等摩尔数 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淀粉指示终点。各步反
养殖水化学答案

养殖水化学答案养殖水化学答案【篇一:养殖水化学知识点】xt>1. 天然水中的主要阳离子和主要阴离子2. 养殖水环境中重要的水质指标、意义及分类3. 表示水中含盐量的水质指标,表示方法间的关系,对养殖的影响4. 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的水质指标5. 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其相关的作用6. 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分布变化规律7. 温跃层及危害8. 水中有毒物质及影响因素9. 电子活度与pe、氧化还原电位10. 增氧作用和耗氧作用11.水中气体溶解度与饱和度,影响因素12.水体碱度、硬度,变化规律及与养殖的关系13.水体二氧化碳系统、分布系数与碳酸平衡14.水体ph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15.离子强度、活度与活度系数16.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17.水体透明度与补偿深度18.日较差及养殖水体溶解氧的管理19.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的一般规律20.水中磷元素的存在形式、循环、及分布变化规律21.天然水有机物的分类22.腐殖质其对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23.水中胶体的种类、带电性与电动电位24.胶体的稳定性与脱稳25.胶体的吸附与吸附等温式26.溶解度与溶积度27.同离子效应与盐效应28.水中常见难容物质溶解性与ph的关系29.络合物与络合常数30.水中常见配位体的种类及对金属的配合作用31.水体缓冲体系32.水中毒物种类及特征33.水中调控1【篇二:养殖水化学】txt>一、考试说明1. 参考教材养殖水环境化学,雷衍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2. 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1)填空(30%)2)问答题(50%)3)计算题(20%)二、考试大纲1. 考试大纲的性质养殖水化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养殖水化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养殖水环境化学

▲水体Alk=0.1~0.3 mmol•L—1其生产力低; ▲水体Alk=0.3~1.5 mmol•L—1其生产力一般; ▲水体Alk达到1.5~3.5 mmol•L—1才有可能具有较高 的生产力。 ▲一般要求Alk值要>1 mmol•L—1;但是Alk值>3.5 mmol•L—1时,对生产不利,而且随着pH值的升高毒 性增强。 有报道称四大家鱼养殖用水的危险指标是 10 mmol•L—1。 ▲海水碱度较为稳定,一般在2~2.5 mmol•L—1范围内。
在Na+和K+中,动物需要较多的Na+ ,植物需 要较多的K+ 。
钠是动物肌肉保持正常感应性所必需的。某些 蓝藻特别需要钠,其适宜的钠浓度低限约为4 mg/L。 有些蓝藻在40 mg/L钠时增长最快。
钾与植物原生质的活动有关,在其分生组织和 幼嫩器官中含钾较多。巨藻(Nereocystis)含钾量占湿 重3%。缺钾时无论高等或低等植物都不能发育。
Cl— ,但含量差别很大。 氯在岩石中的含量远较天然水中其它主要成分为低。
16km厚的地壳中的氯有3/4存在于海水中。
与其它主要离子相比,Cl—的地球化学行为最为简单,
也是水体中最保守的成分。水中的主要来源有: 1、沉积岩中含食盐矿床的溶解及火成岩的风化作用;
2、人类活动; 3、海风、降雨以及泉水补给或污染。
达里诺尔湖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淡水湖,面积 238km2,最大深度为13m,平均水深7~8m,容积是16 亿m3,湖面海拔1226m。成因类型为堰塞湖(因构造 下陷形成构造湖的基础上,又受到玄武岩流堰塞而形 成的湖泊) 该湖泊是一个高原内陆封闭式半咸水湖,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水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水质的稳定性和品质都具有直接影响。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水质,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一、pH值pH值是指养殖水中氢离子活性的酸碱度指标。
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水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度、养殖生物的生理代谢以及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pH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养殖水的pH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氨氮氨氮是常见的养殖水环境指标之一,主要来自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留物。
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
因此,合理控制和监测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是维持养殖水质的关键。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常常由于底泥产生并溶解到养殖水中。
硫化氢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高浓度的硫化氢还可导致养殖生物的中毒和死亡。
因此,定期清除底泥、增加氧气供应和保持充足的水流是减少硫化氢的重要措施。
四、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化学指标之一,是维持养殖生物呼吸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养殖池塘、养殖箱或养殖槽等养殖设施的氧气供应方式和水流状况会影响养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提高养殖水的质量,减少氨氮和硫化氢含量。
五、硬度水的硬度主要由溶解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所决定,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
水的硬度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很重要。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水的硬度要求不同,因此根据养殖对象的要求,适当调节养殖水的硬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包括pH值、氨氮、硫化氢、溶解氧和水的硬度等。
合理控制和管理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养殖水质,保障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能对养殖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水化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 参考教材
养殖水环境化学,雷衍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
1)填空(30%)
2)问答题(50%)
3)计算题(20%)
二、考试大纲
1. 考试大纲的性质
养殖水化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养殖水化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2.考试主要内容
绪论
什么是水质?
水质是由水与其中所含的物质共同呈现的水体特征,其实质是水体中物理、化学、生物诸多复杂过程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常见水质指标有哪些?
水质指标是指水样中除去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描述水质状况的一系列标准。
水质指标大致可分为:(1)物理指标(嗅味、温度、浑浊度、透明度、颜色等)
(2)化学指标[(a)非专一性指标:电导率、pH值、硬度、碱度、无机酸度等;(b)无机物指标:有毒金属、有毒准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c)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总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总有机碳、高锰酸钾指数、酚类等;(d)溶解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
(3)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藻类等)
(4)放射性指标(总α射线、总β射线、铀、镭、钍等)
有些指标用某一物理参数或某一物质的浓度来表示,是单项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而有些指标则是根据某一类物质的共同特性来表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水质状况,称为综合指标,比如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污染状况,总硬度表示水中含钙、镁等无机盐类的多少。
国内常见的水质标准有哪些?
水质标准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中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所做的限制性规定。
是一定时期内衡量水质状况优劣的尺度和进行水环境规划、评价和管理的依据。
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②《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③《渔业水质标准》
④《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⑤《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天然水的化学组成;表示天然水中离子含量的指标有哪些?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什么是天然水的依数性?天然水的透光性;水的流转混合作用与水体的温度分布。
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离子
硬度的概念、单位及其生态学意义;碱度的组成、单位及其生态学意义;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
第三章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天然水中溶解氧的分布变化规律;溶解氧的测定原理及饱和含量、饱和度的计算;溶解氧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中二氧化碳系统的组成;水的pH 及缓冲性;二氧化碳系统的重要性;水中硫化氢的产生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营养元素
营养盐与藻类的关系;米氏方程;氮元素的存在形态;氮的来源和转化;有毒氮元素的形式有哪些?非离子氨的求算;磷元素的存在形态;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硅及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在水中的含量及其与水生生物的关系;富营养化的概念、成因与解决办法。
第五章有机物质
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反映有机物含量的水质指标有哪些?耗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在水中的变化;腐殖质;持久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生物富集;有机物与水生生
物的关系。
第六章水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水中的胶体物质有哪些;凝聚作用与水生生物;吸附作用对于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水中常见络合反应;水中常见的溶解与沉淀平衡反应。
第七章水中的污染物质
污染物质的种类与来源;水质评价方法;毒性试验的种类;急性毒性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处理;重金属的来源及毒性;生物富集、生物蓄积。
第八章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技术
主要的监控指标;水质调控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水质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