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整理的最完整的的房树人测验-理论、操作、解释
房树人

统合型房树人测验分析方法(一) 、整体分析:1、测验时间:一般所需平均时间房子(H)为11分钟,树(T)为9分钟,人(P)为11分钟2、顺序:正常为 H:屋顶、墙、门、窗。
T:树干、冠、根。
P:头面部、躯体、手足。
顺序混乱往往说明被试者 1>精神发育迟滞;2>情绪障碍、兴奋、无计划;3>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精神分裂症;4>图形综合不能,脑器质性障碍;5>轻率任性;6>无决断力、不安,有关反复抹消的部分,提示多存在心理冲突问题。
3、远近感:1>画面远近适当的存在:提示具有适切的调动感、现实感、冷静性、计划性。
2>画面过分远离:提示回避现实,或过度批判的,焦虑不安,自卑感。
3>画面无远近感:缺乏调整力,只看到问题表面,心理水平未成熟。
4、使用画面之大小:1>、过大:画面>2/3纸——显示强调自我存在、活动过度、对环境感知无压力、但内心充满紧张、躁狂、妄想、攻击、好幻想、敌意。
2>、过小:画面<1/9纸——不适应环境、自我抑制、内向、自尊心弱、自我无力感、自卑、焦虑不安、害羞、活动少、精神动力不足、退行。
5、位置: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义。
(空白部分>2/3)1>、中心画——成人提示内在的不安感,努力维持内心的平衡,控制自我,儿童具有自我中心,可塑性差,不能客观地认识环境。
2>、左侧画——感情世界,过去的生活,内在生活,自我意识,女性化。
3>、右侧画——理智世界,将来的生活,外在生活,客观意识,男性化。
4>、上部——目标远大,努力追求,在空想中寻求满足,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感,自我与他人保持距离,难以接近,乐观。
5>、下部——感到自我现实的确定的目标,失败感,不安感,非协调感,抑郁,具体的事物存在于身边才能安定的想法。
6>、与画纸的一边相连接——对自己独立的行动感到不安,渴求得到依赖,支持的人。
(完整版)房树人解释

4、调解夫妇关系,亲子关系,治疗和矫正不良 青少年
5、作为艺术疗法,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
优点: 1。具有主动性、构成性、非言语性的特点。 2。了解被测者智力,不容易造成心理创伤体验。
3。再测验不会导致练习效果,有利反复测验。
测试方法
1。测试前准备
2。测验指导语: 请你拿起铅笔,认真地画一座房屋,画任何结构的 房屋都可以,只要你努力地去画就可以了,如果你 觉得不满意,可以用橡皮修改,在时间上没有特 别的限制,只要你认认真真地画就可以!
越画越差——心理病态。
11、对称性: • 不对称:人格统合障碍,失平衡,易行动化,冲动, 过分活动。 • 过分对称:强迫观念,情感冷淡,与人保持距离,压 抑,冲动,理智。
12、透明性:情绪障碍,脑器质性损害,不能正确认 识自我与外界关系,心理混乱。
14。方向:
房子.树.人全正面:显示人格生硬,不妥协。
7。笔划压力与线的浓淡:
笔划压力重:精神动力高,自我主张、过于自信、 对行动积极。
笔压力轻:精神动力低,自卑、无助感,无自信, 焦虑不安抑郁,恐怖,心理缺陷。
** △过重笔迹:心理紧张,病态人格,急性精神障碍。
轮廓线浓,人物正面时:自我意识强,参加社交欲求; 侧面时:内向,自恋。
8.线条:
长线条:自我控制性强,对行动控制得体。 短线条:易冲动、兴奋。 直线条:自我主张,攻击性,待人处事可塑性差。
19。其他: 1>、太阳:权威, 2>、气候/气象:对环境的感情。
(三)内容分析-房子
房子表示个体出生、成长的家庭,也是指个体对一般家庭、家族关系的想法、 感情、态度。通过对屋顶、窗户、和地面线等构成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 个体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空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家庭亲子关系,安全感, 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个人整理的最完整的的房树人测验-理论、操作、解释

下午2013级新生心理拓展棒打负心汉传呼啦圈方队心有千千结朋辈活动房树人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它开始于John Buck的“画树测验”。
John Buck于1948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
而动态屋、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在1970年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屋、树及人。
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理论作用房树人测验(HTP)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
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试。
总而言之,“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
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疗作用。
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HTP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 N. Buck(1948)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
六十年代,日本引进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
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患者。
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
这就是统合型HTP测验— Synthetic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 。
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试者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房树人心理测验

房、树、人心理测验指导语请你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你心目中的房子、树木和人。
怎样画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认真。
画完之后,请对照第2-5页的说明部分,了解你自己的潜意识和心理健康状况。
“房、树、人”说明部分房:你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画楼房:智商较高;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不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房子侧面画楼梯:想回避和间接性接触;画烟囱:向上的直烟暗示你需要出气筒;向上的烟代表你内心的压力;一般人画的烟方向会向右,如果向左可能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树:象征感情,投射你对环境的体验单线条的树:你内心忧郁,如果除了单线条的树外还画了落叶,你很可能在10天之内有自杀倾向;嫩叶:你渴望或正在重新开始;树干涂黑或树根呈鹰爪状:你潜在的攻击意识较强;柳树:男性你较女性化;女性你则较追求完美;女性画松树:追求成熟,较男性化;白桦树:你较敏感;画上树疤:你曾受过心理创伤,可以根据树疤在树干上的位置判断受创的大致年纪;画果实:你童心未泯或有退行行为;高山上一棵树:你可能有性行为问题或恋母情结。
人:投射你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
符号化的人:你有掩饰性,说谎的能力较强;头:头画得越大,你的心理年龄越小。
一般12岁以后不应该出现大头小身体的样子,否则可能智力有问题;耳朵: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愿家长口罗嗦;画大耳朵的你如果画的不是卡通形象,可能比较敏感;鼻子:画纽扣鼻的人可能智力有问题;成人画出鼻梁则表示对性的关注;画牙齿:你有情绪、言语攻击性;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画眼睫毛的人对美过分关注;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手:一般人只画形状,画手指的人太注意细节;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但一般在90度以下;画中手放到后面的你一般有被动攻击行为,如果是儿童则可能经常掩饰自己的错误行为;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头发:把头发画得竖起来的你攻击性较强;衣服:画口袋、纽扣的你比较注意细节;如果很注重对称则有强迫症的倾向;裸体人:你有品行障碍或显露癖;画出内脏:你有精神分裂症的倾向。
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详解

潘天寿巨幅作品 《鹰石山花之图》 1065万元的落槌 价(加含10%佣 金,成交价为 1171.5万元)也 一举改写了潘天 寿作品的最高价 纪录。
1.2绘画艺术疗法的发展
1.2.1起源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从多个角度去运用绘画等 艺术形式了,或是记载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或是表现
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与探索,或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情感,或是帮助自己战胜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在
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对于绘画艺术的心理治疗功能 的发挥还只是处于懵懂的阶段和水平上。 应该说,人类具有天生的艺术创作的倾向,但是有意 识的把艺术和治疗结合起来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绘画艺术疗法的诞生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融合了多学科的产物,是多个领域研究者协同劳动 的成果。
1.1绘画艺术疗法的定义
Art therapy或Art psychotherapy或Drawing therapy, 艺术心理治疗,艺术治疗或艺术疗法。 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ln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AATA,2007) 绘画艺术治疗是一门已经确立的心理健康专业,它运 用艺术创造性过程改变和提高各个年龄阶段的个体的 生理、心理和情感健康。它建立在一个信念之上,就 是艺术表达的创造性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冲突问题, 发展人际技能,管理行为,减少压力,提高自尊和自 我意识,并达到洞察的目的。艺术治疗包括人类发展、 视觉艺术(绘画、描绘、雕塑以及其他的艺术形式) 和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模式在内的创造性过程。
第二章 房树人绘图心理测验
参考书籍: 张同延,张涵诗。解开你人格的秘密——房树 人绘图心理测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李洪伟,吴迪著。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 典,湖南人民出版社。 吉沅洪。树木人格投射测试,重庆出版社。
房树人测验完整版

房树人测验完整版房树人测验目录I 房树人测验(HTP)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1II 房树人测验技术及其标准化 3III "房树人测验"的某些特定意义 3房树人之间的标准化 4一般房树人测量的评分标准 7有关房屋部分的评定 7有关房屋比例评定 8房屋的透视技巧方面评定 8树木部分评定 9树木透视技巧画法评定 11人物方面部评定 11IV 有关量化分析、统计与智商 15一般的分析 15智商的推算过程 15“房树人测验”量化评定的评估 16V统合型房树人测验分析方法 16总体印象:对被试的直感,表面观察测验态度。
17形式分析: 17内容分析 19房树人”质的分析和解释 28有关部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28比例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29透视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30时间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30描绘线条的质量方面的分析 31判断性方面的分析和解释 31VI 房树人分析的理论意义 32正常健康人的统合型HTP 32描绘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32综合性房树人与心理病理之间的关系 33人(PERSON)由于人物画最明显地反映人的形象,于是被试带有意无意地予以歪曲,或画别的人,或画成漫画,抽象画的人物等。
这些表现可能是对自我形象的确立困难者,人际关系不良者,不愿暴露隐私者,于是在画人时,自发地动用心理防御机制。
在人的画面中,反映了人物的自我现实像,包括心理上的及躯体上的(身体状况),有时也表现自己的理想像。
另外,有的所表现的是对被试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无论是赞美,还是丑化,都对被试有强烈的情绪关系,好、恶及矛盾情感,再者,还反映了被试对人物的一般认识,概括印象。
正常顺序:头面部—躯干—四肢、五官等细节。
先画躯干四肢的:对自我概念不清,人际关系不良,性情冷漠。
先画五官,再画脸庞轮廓线:不喜欢与他人的情绪接触。
先画四肢:手—人际关系有问题,有罪恶感。
先画足:性变态可能,对性的关心及冲突。
(1)性别:一般先画同性再画异性。
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详解

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详解心理投射测试(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Tes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其通过观察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投射图形的反应,推测个体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冲突和需要。
其中,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测试形式,通过被试对绘制的一棵房子、一棵树和一个人物的描绘,分析被试内心的想象、情感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详解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的意义、步骤和解读方法。
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是由心理学家洛尔·贝尔纳特(Lowell Bennett)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被广泛用于孩童和成人的心理评估中。
测试最初是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对象都有特殊的情感和意义,可以通过对这些对象的描绘来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
进行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时,被试会被要求画一棵树、一座房子和一个人物,并为这些图形扩展背景和其他细节。
同时,被试还需注明背景、姿态和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涉及到的情景和想法。
绘画完成后,测试者会针对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与被试的访谈。
解读这些图像时,心理学家会根据一些普遍的标准和经验提出推测。
例如,树的描绘通常代表个体对于自我、成长和未来的愿景和期望。
房子则代表个体对于家庭和个人隐私的态度以及情感层面的满足。
而对人物的描述和描绘可以反映出个体对于他人和社交关系的看法和期望。
在具体解读上,需要综合考虑每个元素的形状、位置、细节以及整个画面的整体感觉。
例如,一棵高大茂盛的树可能代表被试内心成熟、自信和有自信的态度。
而一座破旧的房子可能暗示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对家庭的不满。
而对人物的描绘则可能反映个体的社交能力、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的态度。
需要指出的是,房树人心理投射测试的解读并不是100%准确的,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测试方法。
因此,解读结果应该以多种信息的交叉验证为基础,不能独立地对个体进行评估和判断。
同时,在测试中也需要注意测试环境和被试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屋树人心理测试解读

屋树人心理测试解读
【实用版】
目录
1.屋树人测试简介
2.屋树人测试的解读方法
3.屋树人测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4.结论
正文
1.屋树人测试简介
屋树人测试是一种心理测试,通过被测试者对一张画有房屋、树木和人的画的自由联想,来揭示被测试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这种测试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泛,因此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屋树人测试的解读方法
在屋树人测试中,被测试者需要对画有房屋、树木和人的画进行自由联想,测试者则会根据被测试者的联想内容进行解读。
例如,如果被测试者将房屋解读为自己现在的家庭,树木解读为自己过去的经历,人则解读为自己,那么测试者就可以通过分析被测试者的联想内容,揭示被测试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
3.屋树人测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屋树人测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屋树人测试,心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屋树人测试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治疗。
4.结论
总的来说,屋树人测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测试方法,通过揭示被测试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可以帮助心理医生更好地进行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午2013级新生心理拓展棒打负心汉传呼啦圈方队心有千千结朋辈活动房树人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它开始于John Buck的“画树测验”。
John Buck于1948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
而动态屋、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在1970年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屋、树及人。
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屋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理论作用房树人测验(HTP)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
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试。
总而言之,“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
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疗作用。
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HTP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 N. Buck(1948)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
六十年代,日本引进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
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患者。
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
这就是统合型HTP测验— Synthetic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 。
在临床心理学中,给被试者铅笔、橡皮以及几张白纸,要求他们在白纸上描绘一些图画,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图画进行分析、评定、解释,以此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功能,判定心理活动的正常或异常等问题,为临床心理上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有关这种形式和类型的心理测验统称为绘画测绘。
“房树人测验”是属于心理投射法测验,测验者在开始测验时,对所描绘的房屋、树木、人物等并不知道具有何种意义。
他们在测验中,把以前经常见到的,在梦中所梦见的事物的形象在纸上描绘下来。
对投射性心理测验来说,比较著名的有:“洛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而做为投射画的“房树人测验”与这些著名的投射测验存在着具有类似和不同的方面。
所谓相同,是它们都涉及到被测者不太会掩饰(说谎倾向)个体人格潜意识的内容;而不同的方面在于,“洛夏”和“TAT”测验,主要取决于被测者的统觉功能,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在测验中主要涉及到言与行的表达。
要求被试明确的讲述所描绘的对象,以及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采取的是言与行的联想,而“房树人测验”是非言语性的,主要描绘的是画,它涉及到被测者人格特征中的感受性、成熟性、灵活性、效率性和综合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甚至还涉及到人的智力性。
透过房树人测验,可投射出个人的心理状态,有系统地把你的潜意识释放出。
透过潜意识去组识自己的动机、观感、见解及过往经历等,去帮助自己了解事件的本质,自己对外界的接触取向及生活模式及作出适当的反应。
测验技术"房树人测验"可以有两个方面来研究:(1)是从非言语性,创造性的角度。
绘画的特点,基本上是无结构性的。
(2)从言语的统觉的角度来认识,被测者的绘画又具有一定构造性的形式,被测者所描绘的形象也涉及到环境关系,具有一定联想性作用。
一般说,对在测验时要求被测者所描绘的房,树木,人物并没有具体的指示,所以没有限定他们应该描绘什么样的房子、树木和人物。
有关房屋的大小、类型,表现方法;树木的种类、大小、树龄的表现方法;人物的年龄、性别、高低、朝向、行为,表现方法等都没有任何的限制,画面的描绘主要是被测者自己的见解或者从身边环境中体验到,并从众多的事物中选择出一个或数个房屋、树木或人物的形象综合而成,由此形成测验中绘画像。
所以在指导语中所提到的房、树、人是一种有关事物的分类语,不是一种具体化的事物。
因此被测者在描绘过程中,他们会把情绪状态在画面上描绘下来,甚至通过画面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愿望(喜怒哀乐、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所以说,“房树人测验”是取决于某些方面的投射为前提的。
1。
必须明确,在测验中所描绘的房树人是一种特定的形象,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像”,因为测验者总是在描绘中考虑要把最重要的描绘特征表达出来,而这些特征可以说被测者内在心理特征的再现。
2。
被测者对房树人的描绘,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组合、比例、结构、在画面上的位置、是表达描绘对象的部分还是整体等,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一般来说,他显示出以下两方面:(A) 被测者积极的进行表达,他们在测验中,在描绘前进行积极的思考、设想。
对所描绘的对象,部分与部分之间如何结合,哪些应该先画,哪些应该后画。
另外,在表现手法上也显示出各种不同性。
为了积极的表达,他们有的会反复的涂擦或对某一部分,在线条上进行强化(把有的部分画得很浓、很重,有些部分甚至描绘时花费时间过长,这都可以显示出他的积极性,还有的绘画表现出奇怪性,刻板性,固执性,甚至对画面进行文字上的描述说明)。
(B) 被测者消极性的表达,他们对所描绘的对象,在整体和局部之间表达不完整,尤其对一些本质性的部分表现出省略、遗漏,如不画门、窗、树叶,人物缺乏耳朵、鼻子等主要器官,还有的在表达手法上,表现出矛盾,古怪的形象,图形结构不完整,描绘时间过短而草率等。
"房树人测验"的某些特定意义在部份上:在描绘过程中,某些绘画整体、局部之间关系不明确,强调某部分或缺少某些部分,有关部分的意义,在房屋中以房顶,门窗为主,在树木中以树干,树枝为主,在人物中以头部,上肢为主。
◇比例:所描绘的部分与其它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房屋当中,窗户与门的关系,树木中,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人物中,上肢长度与躯体长度的关系,这些比例关系往往涉及到被测者的智力水平,很显然,智力低下的人往往会表现出画像比例方面的不同。
◇透视性:在描绘房树人时,画面的表达,如在纸上的位置,房树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能显示被测者的能力和人格特征。
如,人比房子、树木大,显示出被测者具有自我中心的心理状态,在智力水平方面,一个着装完整的人与裸体人的描绘,一方面与智力有关,另外一方面人格方面的差异性,这些都能显示出一定的信息。
测试方法1.测试前的准备:准备测验纸、A4纸,没有橡皮胶的铅笔一枝(2B)。
测验时间:一般所需平均时间房子(H)为11分钟,树(T)为9分钟,人(P)为11分钟2.要求:(1)画好的线条不可用橡皮胶擦掉,但可以重画;(2)画完一部份或整幅图画后,不得重画;(3)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必须有房子、树、人;(4)画人的时侯,不可以画火柴人;(5)画图时不可用尺子;(6)构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3.测验指导语:首先让被测者填写姓名、年龄等一般资料,然后把测验纸放在被测者面前。
指着 [A] 的方框告诉被测者:“请拿铅笔,认真的画一座房屋,画任何结构的房屋都可以,只要你努力的画,就可以了。
自己觉得画得不满意,可以用橡皮修改,在时间上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你认认真真地画就可以了。
”被测者中有中年、老年,还有儿童,有时候,他们会提出“我不是画家,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也没有学过绘画”,从而对该测验表现出抵制。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测验者,要明确的告诉他们,“房树人测验”不是一个有关艺术能力的测验,在描绘的时候,并不要求你画得跟画家一样,只要使他们能够认真的配合,顺利进行描绘就行;当有的被测者提出要求用尺,要明确告诉他们,画这些画不能使用尺等工具,请采用手描的方式进行。
对于“统合性房树人测试”,测验工具为8开白纸、带橡皮2B型铅笔或橡皮1块(也可选择蜡笔)。
测试指导语为:请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要求你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没有限制,也允许涂改;画完后请你写上自己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3.对测验的记录:在测验的过程中,要求测验者进行以下记录:首先要记下描画时间,指导语结束后到被测者开始描画的时间,一幅画画完所需时间等。
其次,对于被测者在描绘房、树木、人时要正确的记录画面部分的顺序,如先画房顶、然后画墙壁、再画门、窗等。
最后,被测者在描绘过程中,可能会作出某些提问或自言自语的进行解释,如“这是房顶。
这是墙壁。
这有一个窗”等等,也需要进行记录。
总之,要严密的观察被测者在绘画过程中是连续性描绘还是停顿性描绘。
描画过程中情绪状态怎样,是平稳的,还是烦躁的;是心安理得的,还是烦恼的;对绘画是合作的,还是抵制的。
以下举例说明:病例张某某房屋(1)房顶(2)在房顶的地方有窗(3)画墙壁,上面带有门廊“要配一个好的过道”(苦笑了一下)(4)门廊的柱子(5)窗户(6)画二间房的右边窗户(7)画另一间房的左边窗(8)二间房的中央窗(9)屋顶的瓦片(10)地基( 11)18秒停顿(12)“再画二棵树”(13)在房左侧画一棵树,在右侧画一棵树(14)在门的下面画一个步行道(15)结束,整个时间五分十三秒。
4.描画以后的提问(见附表)[询问阶段]“H”关于房子1.这间房子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是什么材料构成的?2.这房间附近,有别的人家吗?3.你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天气?4.这是你从远处看到的房子呢,还是近处呢?5.住在这房子里的主人是怎么样的人?6.家庭气氛是温暖,还是冰冷?7.看见这房子、使你想起什么?想起谁?8.你想住在这样的家里吗?9.你想住在这间屋的哪间房间里?10.你想跟谁在一起住在这个家里?11.你自己的家比这个大,还是小?12.你绘画时,想的是谁的家?13.你是否画自己的家?14.(特殊的房子时)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房子?15.(不可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16.这张画上还想画些什么?17.你是否成功地按自己最初的设想完成了画作?什么部分难画?画得好不好?1.这是什么树(常绿树、落叶树)?2.这是种在什么地方的树?3.这是什么季节的树?4.是孤零零一棵呢?还是森林中的一棵?5.这画上的天气如何?6.有风吗?如果有风,会从什么方向吹向什么方向? 7.有太阳吗?如果太阳升起,会从哪儿升起?8.这棵树的树龄有多少?9.这是活树,还是枯树?(何时,如何变成枯树的?)10.是棵坚强挺拔的树?还是弱小的树?11.与什么性别相似?男?女?12.这棵树使你想起谁?13.这棵树使你感到象谁?14.这是你远处看到的树?近处的树?15.对这棵树来讲,什么最必要?16.这棵树比你大呢,比你小?17.(伤痕)这是什么?怎么会有的?18.(特殊的树)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树并画成的? 19.(难以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20.还想添点什么?21、画得成功吗?什么部分难画?画得不好?1.这人大约几岁?2.结婚了吗?家里有几个人?什么样的人?3.这个人干什么的?4.他正在干什么?5.(他)她正在想什么?感到怎样?6.身体是否健康?7.朋友多吗?什么样的朋友?8.素质如何?优点?缺点?9.幸福还是不幸?10.对他(她)来说,什么最重要(必要)?11.你喜欢这个人吗?12.你想成为这样的人?13.你想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成为朋友吗?14.在画时,你想画谁?15.这人像你吗?16.(特殊的人物时)你怎么会想到画这样的人的?17.(难理解的部分)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18.还想添点什么?19.画得成功吗?哪个部分难画?画不好?5.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房树人的集体测验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