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合集下载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八下地理练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大致是(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2.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秦岭—淮河线没有穿过的是( )A.甘肃 B.江苏 C.安徽 D.山东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3~8题。

3.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5.秦岭—淮河线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A.水量丰富 B.含沙量更小 C.汛期更长 D.有结冰期6.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 A.1600毫米 B.800毫米 C.400毫米D.200毫米7.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8.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9.图中对话反映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A.降水的差异B.气温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土壤的差异10.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三个地理区域交界线上的是( )A.秦岭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大兴安岭读图,完成11~14题。

11.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东侧河流为( )A.黄河 B.淮河C.长江D.珠江12.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A.5℃ B.8℃ C.-4℃ D.16℃13.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年降水量的是( )A.1000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80毫米14.关于乙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属热带季风气候 D.河流无结冰期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 D.昆仑山—横断山一线2.下列地形区中,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辽东丘陵 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关中平原3.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B.盛产热带作物,如橡胶、椰子、咖啡等C.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D.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4.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的是( )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气候湿润,降水丰沛C.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5.下列人文景观中,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水乡人家 B.窑洞 C.晾晒葡萄干的“荫房” D.蒙古包6.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7.下列叙述中,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②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下列四组山脉中,属于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B.天山山脉—阴山山脉C.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 D.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平原、山地为主B.以丘陵、高原为主C.以高原、盆地为主D.以山地、丘陵为主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海拔较高4.自西向东,西北地区的景观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草原 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5.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中,太阳能最丰富且多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6.下列地区中,以放牧业为主的是(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南方地区7.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湿热B.光热充足C.高寒D.冬冷夏热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藏北高原B.昆仑山区]、C.柴达木盆地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读图,回答1~6题。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知识点素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知识点素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呈东西走向,为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3.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南北分,自然人文差异大;北为旱地种小麦,两年三熟一年熟;北河量小会结冰,汛期短来变化大;落叶阔叶冬寒干,湿润半湿暖温带;秦淮以南多水田,水稻年熟二或三;南河量大汛期长,沙少水位变化小;亚热常绿阔叶林,一月零度线以上。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
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2.划分的区域名称: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区域界线及确定因素
地理区域分界线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与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
降水(或夏
季风)
青藏地区与其
他地区
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形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 毫米年
等降水量线一致
气候(气温
和降水) 青藏地区完全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西北地区全部位于地势
的第二级阶梯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均跨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范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1《西北地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发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区、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区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用图、画图的能力概括出西北地区自然特征——干旱,并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解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现在,请大家欣赏某个地区景观图。

(展示课件)请思考:你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吗和我们学过的几个分区一样吗为什么有这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西北地区。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师:请同学们,看课件西北地区图。

思考:谁能指图说出本区的范围和作为地理界线的事物,及所包括的省区和相邻的国家,然后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和相对位置不同角度引导。

)小结: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跟海较远,越往西跟海越远。

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学生回答:降水少,跟海洋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习题答案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P3活动:1、1山区和平原: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

2林区和农耕区:植被特点和地形特点。

2、第1、2位编码表示省、市、自治区。

例如山东省---“25”;第3、4位编码表示邮区及县、市邮局。

第5、6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P5活动:1、图5.4中的界线A与图5.5中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10℃等温线。

2800mm等降水量线。

3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

4秦岭----淮河大体一致。

3、图5.4中的界线C与图5.8中的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高低因素。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P8活动:1、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填写下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少、400mm—800mm之间多、800mm以上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2、植被类型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流量北方:小南方:大P10活动:1、分析南方和北方的区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差异原因农耕制度的不同北方一年一熟、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南方一年二熟或三熟。

热量条件不同传统运输方式的不同北方陆路运输;南方水运气候、地形、河湖状况不同传统民居不同北方墙体厚、屋顶坡度小南方墙体高、屋顶坡度大气候不同其它不同文化、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等自然条件不同2、主要原因是南北方气候差异大,改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

3、因为北方冬季寒冷且时间长,所以寒假时间长。

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所以暑假长,而寒假时间短。

第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P12活动:1、按照因果关系组合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2、图5.16中的三种景观从东向西排列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课件

文化与习俗
民间艺术丰富
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如剪纸、刺绣、皮影戏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和历史传承,是西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西北地区的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CATALOGUE
青藏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地势高耸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平 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
经济发展状况
以畜牧业为主
由于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和地形地貌,畜牧业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产业。该地区的畜牧业以牛、羊、骆驼等草食性动物为主, 同时也有一些特色养殖业,如绒山羊、牦牛等。此外,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等。
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发展受限
由于西北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较为恶劣,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尽管 如此,该地区还是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棉花、甜菜等。此外,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西北地区的农业也在逐步向现代化、高效化方向 发展。
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
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候寒 冷,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气候 ,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湖泊众多
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湖泊,其 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纳木错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自然资源丰富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水 能、太阳能等资源,为当地经
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状况
湘教版八年级下 册中国的四大地 理区域课件
目录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 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01
CATALOGUE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体系的一个概括和总结,也是对我国地理环境的一个整体把握。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丰富的实例和简洁的文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差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对我国的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科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地理知识体系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特别是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理解,以及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地图观察、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讲解与展示:详细讲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进行展示。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4.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材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对一些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我国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分享学习心得。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发言,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5.教师点评:针对学生探究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教案实录

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教案实录

初二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教案实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及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理区域的分类,那么大家知道我国有哪些地理区域吗?生:我国有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

请大家打开教材,翻到第34页。

(1)气候差异: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青藏地区气候高寒。

(2)地形地貌:南方地区多山地丘陵,北方地区多平原,西北地区多高原和盆地,青藏地区为高原。

(3)植被类型:南方地区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植被以针叶林和草原为主,西北地区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青藏地区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

师:大家明白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后,我们分析一下各自的特点。

3.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师:我们来看北方地区。

请大家观察教材第35页的地图,找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生:北方地区的范围是秦岭—淮河以北。

师:很好,北方地区的特点是气候寒冷干燥,地形以平原为主,植被以针叶林和草原为主。

请大家举例说明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生:北方地区有著名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还有长城、黄河等。

师:我们来看南方地区。

请大家观察教材第36页的地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生:南方地区的范围是秦岭—淮河以南。

师:南方地区的特点是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请大家举例说明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生:南方地区有著名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还有黄山、峨眉山等。

师:接着,我们来看西北地区。

请大家观察教材第37页的地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岭—淮河以北
0℃以下
800mm以下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0℃以上
800mm以上 亚热带
湿润地区
四大区域的划分
一下
800mm以下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
0℃以上
800mm以上 亚热带
湿润地区
四大区域的划分
c
界线c
A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四大区域的划分
七、地形 12、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 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 为主 八、区域 1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四大区域的划分
一月平均气 温
年降水量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 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 素的影响。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分界线:昆仑山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 山
四大区域的划分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0
四大区域的划分
800
界线B大致与多少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农业区
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四大区域的划分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C
B
界线C 界线A 界线B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P5-6)
四大区域的划分
A
A
红线是多少 毫米等降水 量线
确界定线AA的的主确导定因,素主是导什因么素?是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四1大、区域的我划分 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 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一、气温 1、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 4、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气候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大区域的划分
四、农业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五、植被 9、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六、河流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区域的划分
C
西北地区 A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B
南方地区
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比较上面的几幅图片,我们可以得出哪些 结论呢 四大区域的划分
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 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 一致。
2、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
四大区域的划分
基界
本线
C

合 ?
与 图









线
四大区域的划分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 分界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青藏地区:高寒,日照强
四大区域的划分
四大区域的划分
四大区域的划分
四大区域的划分
小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秦岭-淮河线以 秦岭-淮河线以
<0℃北
>0℃南
1月平均气温
结冰
不结冰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800毫米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水田为主 水稻
耕地类型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 耕作制度
苹果、柿、枣 马拉大车
柑橘、柚、茶 船
四大区域的划分
名称 四大区域的划分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 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
鞘岭以东、秦岭-淮河 省全部或大部,甘肃东南 地区,1月0℃ 等温线和
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部和江苏、安徽北部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 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 临东海、南海
四大区域的划分
耕 耕 主要 传 传统
地 作 农作 统 运输
类制
物 民屋顶 方式
型 度一年 小麦、 居坡度 马车
旱 一熟 大豆、 较小,
或两 花生、 墙体


年三 熟
甜菜
较厚


一年
屋顶
区田 水
两熟 水稻、 坡度 至三 油菜、 大,

熟 甘蔗 墙体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四大区域的划分
四大区域的划分
暖温带 亚热带
四大区域的划分
这是根据什么分的?
根据什么分的?
四大区域的划分
这个呢? 四大区域的划分
湿润地区
结合上面几幅图片,观察下面所示红色分界线, 说明其地理意义?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四大区域的划分
观察分析 四大分区的地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
四大区域的划分
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 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 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 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
划分
.
四大区域的划分
描述你家乡的自然景观?
不同区域的差异 四大区域你的划分能够说出这些区域存在哪些差异吗?
你知道哪些地理区域的划分呢?
四大区域的划分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行政区划
自然区划
经济区划
行政区 工业区
地形区 气候区 温度带 干湿区
…… 同类型区域尺度不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秦淮一线:1 、一月零度等温线。 2、 亚热带温带季风 气候分界线。 3、 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4 、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5、 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6、 南北方分界线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区域的划分
C
西北地区 A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B
南方地区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长江中下游、南部沿 海和西南各省(市、 自治区)
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 地区, 1月0℃ 等温线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 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 山以北
内蒙古、新疆、宁夏和 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 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以西
青藏 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 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 阿尔金山以南
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海拔高,气候寒冷
四大区域的划分
二、秦岭-淮河一线
四大区域的划分
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横亘在东部季风区的中部, 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冬季阻挡减弱了寒冷干燥的西北风 南下,夏季阻挡减弱了温暖湿润的东南方北上,对东部 季风区南北的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
看图思考:亚热带、暖温带根据什么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