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地理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农业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农业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 5.我国东部,南部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主要有肉 类,乳类 产品,
• 6.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第一章 中国的主 要产业
第一节
农业
一.农业的定位 1.农业的含义: 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职业。
2.农业的五大部门 种植业:农 牧业:牧 水产业:渔 林业:林 副业:副
一般指生产单位所从事的主要 生产以外的其他生产事业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主要作物的分布及南北方的差异 地区 耕地 耕作 粮食 油料 糖料 类型 制度 作物 作物 作物
北方 以旱 一年 小麦 地为 一熟 主 南方 以水 一年 水稻 田为 二熟 主 花生 甜菜
油菜 甘蔗 籽
请同学们完成P5的第四题
成都平原 鄱阳湖平原
松嫩 平原
洞庭湖平原
棉花的主要生产地
长绒棉的产地
2.经济作物的分布 1)长绒棉分布在新疆 2) 棉花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 3)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在华南
四.农产品出口基地 分别有:山东半岛 太湖平原 闽南 珠江三角洲 花卉 水果 蔬菜 水产 畜禽
盛产
五.畜牧业分布 1.定义: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取得的生产部门 2分类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3.四大牧区 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4.四大牧区的优良品种 1)新疆牧区:伊犁马,新疆细毛羊 2)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3)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4)西藏牧区:西藏牦牛
稻谷 小麦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较快 • 粮食,肉类,棉花,油菜籽,水果 居世界第一 位。 • 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棉花占有 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3.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干合理。 1)建设大量的高产稳产农田 2)培育了新的农业基地 3)建立了许多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产品基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精品课件)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精品课件)

.混血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黄种人
五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2019·北京中考真题)“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 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 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文明。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6.多彩的亚洲文明( ) A.孕育 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注入海洋B.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
广的大洲C.亚洲季风气候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D.亚洲人口最多,自然增
长率居世界第一位
本课结束
The end of the lesson
下课
8.受气候影响( )A.河无明显汛期
B.幼发拉底河的流速快C.黄河没有结冰期
D.长江水量季节变化大9.文明对话大会中提到的( )①“和”是地区间和谐共处②“和
”是地区间统一文明③“合”是地区间消除差异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五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五 中考直击
Test the hitting
(2012·福建莆田·中考真题)图是世界局部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题 。 3.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4.③地以南地区所在半岛的名称是( )A.阿拉伯半岛
B.
中南半岛C.印度半岛
D.索马里半岛5.④地的主要人种是( )A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知识点1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知识点1

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节农业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我国农业的发展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人均超世均。

三、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的分布1、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旱地作物为主,小麦、花生和大豆,甜菜、棉花。

山东、河南是花生的主产区。

甜菜分布在中温带(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北部)。

东北是春小麦,华北是冬小麦。

2、南方(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水稻等水田作物为主经济作物:油菜子甘蔗棉花,长江流域是油菜子最大产区,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四川盆地和广西)新疆长绒棉华南是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椰子、可可、咖啡。

秦淮以南的丘陵山地是茶叶的主产区。

福建、浙江、云南是主产茶区3、棉花产区: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南疆地区四、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平原。

五、畜牧业分布:分为两类:牧区畜牧业分布在非季风区;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在季风区。

(农耕区畜牧业的牲畜占主要(80%))西北部的天然放牧业(我国四大牧区)(草原辽阔,牧场宽广,水草肥美,畜牧业历史悠久。

)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新疆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海青海牦牛西藏藏绵羊、牦牛六、影响农业的因素: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等因地制宜:山地—林业(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宜林则林);平原盆地—种植业(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宜粮则粮);高原—畜牧业(这里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牧则牧);水域—渔业(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

宜渔则渔)丘陵—副业、经济林;第二节工业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我国工业的发展1、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位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都是北方的重要的工业中心。

5、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二、南方地区1、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目录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目录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目录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 第一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1.1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2 自然环境对居住选择的影响- 1.3 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二章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1 地理信息技术对环境监测的作用- 2.2 地理信息技术对环境规划的作用- 2.3 地理信息技术对环境管理的作用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分布- 3.1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总体特征- 3.2 中国的陆地自然地理环境- 3.3 中国的水源地自然地理环境- 第四章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分布- 4.1 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总体特征- 4.2 中国的乡村人文地理环境- 4.3 中国的城市人文地理环境第三单元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五章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分布- 5.1 世界的陆地自然地理环境- 5.2 世界的水源地自然地理环境- 5.3 世界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第六章世界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分布- 6.1 世界的人文地理环境总体特征- 6.2 世界的地域人口分布- 6.3 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分布第四单元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中国的地理资源及分布- 7.1 中国的能源资源及分布- 7.2 中国的矿产资源及分布- 7.3 中国的水资源及分布- 第八章世界的地理资源及分布- 8.1 世界的能源资源及分布- 8.2 世界的矿产资源及分布- 8.3 世界的水资源及分布第五单元人口与城市- 第九章人口与人口问题- 9.1 人口分布与人口数量的不均衡- 9.2 人口变动与人口结构的变化- 9.3 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第十章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 10.1 城市化的内外因素- 10.2 城市化的影响与问题- 10.3 城市化发展的策略与措施第六单元农业- 第十一章中国的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11.1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与机遇- 11.2 中国的农业区划及其特征- 11.3 中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第十二章世界农业与粮食安全- 12.1 世界农业与粮食生产的格局- 12.2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与挑战- 12.3 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七单元工业与能源- 第十三章中国的工业发展及区位优势- 13.1 中国的工业经济与经济增长- 13.2 中国工业区位发展的条件与优势- 13.3 中国工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第十四章世界上重要工业国家和工业区位- 14.1 世界上重要工业国家的分布- 14.2 世界上重要工业区位的分布- 14.3 世界工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八单元交通运输与通信- 第十五章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通信- 15.1 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特点- 15.2 中国主要交通枢纽及其区位- 15.3 中国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第十六章世界主要国家的交通运输和通信- 16.1 世界主要国家的交通运输网络- 16.2 世界主要国家的通信科技发展- 16.3 世界交通运输与通信的国际联系第九单元地理与环境保护- 第十七章地理与环境保护- 17.1 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地理问题- 17.2 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7.3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以上为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目录,共分为九个单元,涵盖了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城市、农业、工业与能源、交通运输与通信、以及地理与环境保护等内容。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知
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
归纳总结。

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础,自转导
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决定了四季的变化。

2. 地理经纬度:经度和纬度是标志地球上任何一点位置的坐标,经度决定东西方向的区别,纬度决定南北方向的区别。

3. 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轴倾斜是太阳直射点和极圈的形成原因,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4.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人类生活的居住区。

5. 地球的领海和陆地分布:地球的表面被海洋和陆地覆盖,陆
地分布不均匀,有七大洲和五个洋。

6.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分为淡水和咸水,淡水资源非常有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7. 地球上的气候:全球气候的形成与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暖流和冷流等因素有关,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类型。

8.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地球上有各种自然环境,包括森林、草原、沙漠、高山等,这些环境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存。

9. 地球上的人类文化:地球上各个地区有不同的人类文化,文化差异是地球上多样性的体现。

10.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地球上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这些灾害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威胁。

本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我国国土面积宏大,地大物博。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八班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八班级下册地理第一章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1.1 农业让“土地奉献”的产业:我国农业的进展(重点):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农田灌溉面积已占到农田总面积的40%,农田防护林建设有了很大进展。

但是,农业的生态环境条件还比较差,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农产品出口基地:我国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近年来,这些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畜牧业分布: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别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这里的许多地方水草肥美,气候适宜,具有悠久的畜牧业生产历史。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1.2 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工业的进展:我国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能源工业分布:能源供应不足与浪费并存,必须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

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在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

水力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

钢铁工业分布: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

为进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机械工业分布:机械工业是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部门之一。

纺织工业分布:1.3 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进展;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

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进展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

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

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现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高技术产业的分布: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高技术产业带。

初二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最新范文

初二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最新范文

初二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最新范文地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二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初二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1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一、水旱灾害1.原因和危害2.措施二.寒潮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三、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活动一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安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三种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基本规律;接着三组再作为北京、广州及乌鲁木齐的政府部门,结合刚才总结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案,最终以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教师。

活动二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

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

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初二下册地理第一章教案2[提问]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学生讨论]略[小结] 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面积 1/5人口 1/3稻谷 70%棉花 1/3淡水鱼 60%轻工业产品 1/2工农业生产总值 2/3[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顺三中八年级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入后面的表格中。

20*3=60)
1、我国平常所说的农业一般是指:
A 林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
2、下列省区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
A海南B湖南C江苏D新疆
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工业C交通运输业D工业和旅游业
4、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是:
A煤炭B水电C核电D石油
5、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的是:
A煤炭B水资源C石油D钢铁
6、下列工业基地,位于京沪线上的是:
A辽中南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海南经济特区
7、高新技术产业以()为基础:
A资金B科学技术C生产原料D劳动力
8、沿边地区发展产业的优势是:
A智力资源优势B地理位置优越
C劳动力优势D工业基础雄厚
9、邻近香港,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特区的是:
A海口B珠海C厦门D深圳
10、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线是:
A京包—包兰线B青藏线
C陇海—兰新线D京广线
11、京九线的起止城市是:
A北京和九江B南京和九龙
C北京和广州D北京和九龙
12、速度较快、运量较大、价格较低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B铁路C水运D空
13、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应该发展:
A渔业B牧业C林业D种植业
14、我国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米饭B面食C地瓜D玉米
15、我国四大牧区与其优良畜种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牧区————三河牛
B新疆牧区————牦牛
C青海牧区————细毛羊
D西藏牧区————伊犁马
16、下列部门中不属于农业的是:
A种植业B畜牧业D渔业D农产品加工业
17、下列地区中,一般来说农作物为一年两熟的是:
A内蒙古高原B江汉平原C海南岛D松嫩平原
18、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
A纺织工业B煤炭工业C化学工业D钢铁工业
19、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A华北油田B大庆油田C中原油田D克拉玛依油田
20、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A葛洲水利工程B三峡水利工程
C三门峡水利工程D小浪底水利工程
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2分)
21、据表中情况,你认为应该使用哪种交通方式最合适?[12分]
类别起止点交通方式500吨木材哈尔滨—大连
游览三峡重庆—南京
鲜花上市北京郊区—城区
西气东输塔里木盆地—上海
两箱急救药品乌鲁木齐—北京
一万吨海盐天津—厦门
22、读“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图”和“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分析回答:(18分)
(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
② ③ ⑧ ⑨
① ②


⑤ ⑥



(2)、⑧和⑨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主要是,
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3)、②、③基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①基地农作物其熟制是。

(4)、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流域是我国最主要的油菜产区
22、读“中国铁路简图”,回答(10分)
⑴铁路枢纽①是京沪线和线在这里交会。

⑵铁路枢纽②是,包兰线、、线在
这里交会。

⑷铁路枢纽④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