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合集下载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结构,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能够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航海事业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品质,面对困难不退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基本结构;(2)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运用;(2)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

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基本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出本课主题——《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讨论。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对比其他类似题材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分析《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诗歌的基本结构,写一篇短文;2. 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创作一首小诗;3. 选择一首类似题材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写出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结构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理解深度;4. 学生文学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情况。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4.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诗歌主题分析诗歌情感解读第二章:教学过程2.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诗歌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诗歌朗读学生跟读,教师指导发音和朗读节奏。

2.3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5 诗歌创作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学生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3.2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3.3 诗歌创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资源诗歌原文诗歌解析资料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第五章:教学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和背景准备教学材料和资源制定教学计划和时间表6.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内容和背景准备笔记本和文具提前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第七章:教学实践7.1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7.2 诗歌欣赏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欣赏诗歌的语言和节奏,理解诗歌的美感。

7.3 诗歌创作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7.4 诗歌表演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反思回顾教学目标和内容是否实现反思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教学改进和提升的方向8.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受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第九章:教学拓展9.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教师推荐与诗歌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范围。

9.2 诗歌创作比赛组织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9.3 诗歌朗诵活动组织诗歌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7南京市优秀教学设计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7南京市优秀教学设计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7(南京
市优秀教学设计)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一、预习
1.惠特曼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要求学生课前了解其生平和作品。

2.朗诵诗歌,感受作者的感情。

二、研习
1.弄清诗歌比喻象征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这些手法的作用。

(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统一的南北战争比作一段可怕的航程,用航船战胜惊
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南北战争胜利结束,以领航船长象
征林肯的丰功伟绩,以人群挤满海岸等象征人民对废除
农奴制斗争胜利的庆祝欢呼、对林肯的敬意等)
2.理解诗歌中的对比,感受全诗沉痛悲壮的情感。

(一边是胜利的欢呼,一边是倒下的英雄;一边是鲜花、钟声,一边是惨白而僵硬的嘴唇、
冰凉的甲板……)
3.花时间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教学,在朗诵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叙述、呼告的语气变化以及人称的变化,
体会诗人对林肯的热情赞颂、无限崇敬和沉痛悼念的感情。

三、积累阅读
课外推荐学生阅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板块整合】
1.三首诗都是世界名诗,作者及作品人物的生活时代背景与他们的人生选择都有什么样的关系?读完这些诗作,你有哪些认识?
2.三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试作比较。

3.建议课外阅读读本“大写的人”中的《悬崖边的树》《蚯蚓》《巨人何以成为巨人》,可以从表现手法、文体特征与表达方式、人与社会等角度与教材中的三首
诗联系起来阅读。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最新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如历史事件、社会环境等。

分析诗歌与当时社会文化的关联。

1.2 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简介沃尔特·惠特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强调《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在诗人创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章:诗歌内容分析2.1 诗歌结构与形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如诗句、韵律、押韵等。

讨论诗歌的形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2 主题与意象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死亡、英雄主义等的思考。

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船长、海洋等,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章: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3.1 词汇与用词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特殊用词,解释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强调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2 表达技巧与情感传达讨论诗人如何运用语言和表达技巧来传达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以及它们对读者情感的影响。

第四章:诗歌的文化意义与影响4.1 诗歌在当时社会的影响探讨诗歌在当时社会中的接受和影响。

分析诗歌对当时文化和社会观念的挑战或贡献。

4.2 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讨论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强调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

第五章:教学活动与讨论5.1 教学目标与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如理解诗歌内容、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等。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写作等。

5.2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如阅读理解、诗歌创作等。

提供教学资源和材料,如相关文献、诗歌音频等。

第六章:诗歌的解读与分析6.1 诗歌的深层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包括象征、隐喻和主题思想。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船长的代表意义,海洋的隐喻等。

6.2 诗歌的情感表达指导学生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如通过对船长的描述来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情感氛围的营造。

第七章: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意义7.1 诗歌的创作背景介绍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如美国内战时期的社会环境。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苏教版必修

教案: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3)能够欣赏并解读《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2)通过诗歌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的分析;3. 欣赏并解读《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歌。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2. 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的解读;3. 诗歌创作和表演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相关资料和背景知识;2. 学生准备诗歌的阅读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介绍《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3)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2)学生思考并解读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

4. 欣赏与创作:(1)学生欣赏《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歌的美感;(2)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总结课堂教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表演等。

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诗歌时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回答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最新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时期背景,即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探讨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心态。

1.2 诗人沃尔特·惠特曼介绍沃尔特·惠特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析诗人的创作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诗歌主题与结构分析2.1 诗歌主题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英雄的赞美、对死亡的反思等。

分析诗歌如何通过具体意象和情感表达这些主题。

2.2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韵律、节奏、押韵等。

探讨诗人如何通过结构安排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第三章:诗歌语言与意象3.1 诗歌语言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富有想象力的比喻、象征手法等。

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语言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

3.2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关键意象,如船长、海洋、死亡等。

探讨这些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第四章: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4.1 诗歌的审美价值分析诗歌的艺术魅力,如韵律美、情感张力等。

探讨如何欣赏和评价这首诗歌。

4.2 诗歌的教育意义探讨这首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价值。

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利用这首诗歌进行教育。

第五章:教学设计与示范5.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如学生能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等。

5.2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朗读、写作等。

5.3 教学步骤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如导入、讲解、互动、总结等。

5.4 教学示范提供诗歌朗诵、讲解等教学示范视频或音频,以便教师参考。

第六章:课堂活动与互动6.1 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探讨诗歌中的主题和意象。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2 创意写作设计写作任务,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的短文。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第七章:诗歌解析与批判性思维7.1 诗歌解析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诗歌中的语言、意象和结构。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优秀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解释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诗人简介介绍诗人的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

探讨诗人与诗歌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诗歌主题与意象2.1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友情、忠诚、牺牲等。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2 诗歌意象解析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船长、船员、海洋等。

引导学生感受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章:诗歌结构与形式3.1 诗歌结构分析解析诗歌的结构布局,如诗节、诗行、韵律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2 诗歌形式特点分析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如抒情诗、叙事诗等。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诗歌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第四章:诗歌语言与修辞4.1 诗歌语言特点解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如简洁、华丽、含蓄等。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美感和独特性。

4.2 诗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作用。

第五章:诗歌解读与欣赏5.1 诗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2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感受诗歌的美感。

鼓励学生通过朗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喜爱和感受。

第六章:诗歌创作与表达6.1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押韵、节奏、意象等。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2 诗歌表达与分享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绘画等方式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组织诗歌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交流。

第七章:诗歌与文化7.1 诗歌与文化背景探讨诗歌与文化、历史的关系,了解诗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7.2 诗歌比较与分析选取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诗歌的背景,了解作者威廉·亨利·戴维斯及其创作风格。

(2)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3)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深沉的哀思和对船长的敬意。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

2. 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意义的理解。

2. 诗歌中深层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图片、相关背景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船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船长在航行中的威武形象。

(2)简要介绍作者威廉·亨利·戴维斯及其创作风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思考船长的形象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

(2)选取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5. 修辞手法讲解(1)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让学生举例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加深理解。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7.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诗歌。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理解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惠特曼与《草叶集》,学会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3、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领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二、作者简介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

生于长岛。

他曾在公立学校求学,任过乡村教师,干过送信,排字等杂务,后在报馆工作,成为编辑。

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和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歌剧、舞蹈、讲演术,喜欢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青年时期,他帮助父亲承建房屋,经营小书店、小印刷厂等,他性格自由散漫,喜欢游荡并和船夫、舵手、渔民、杂役、马车夫、机械工等结交朋友,自称是美国的“吟游诗人”。

1855年出版《草叶集》第一版,收诗12首。

南北战争期间,他自愿到华盛顿看护伤员,战后曾先后在政府部门供职多年。

1873年身患瘫痪症,以后始终没有恢复健康,直到逝世,卧床达20年之久。

但他的乐观主义,他对生活的热爱,他的民主理想至死不渝。

在他生前,《草叶集》再版多次,每次都有变动,现在通用的全集,是所谓“临终版”,即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收诗383首。

1865年,诗人还出版了《桴鼓集》及其续集,内有一首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

1882年,诗人出版了他的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

《草叶集》中最长的《自己之歌》,表达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

“草叶”象征一切平凡普通的东西和平凡普通的人。

诗的背景是纽约的街道和长岛的海滩,反映了劳动阶层人民的生活。

诗采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的肉体、灵魂和宇宙间关系的认识。

他的泛神论思想,他对无罪的肉体的歌颂,在当时都是惊世骇俗的,而他的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以及像大海波涛一样气势豪迈的诗歌节奏,都是对传统诗体的创新。

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诗人胸襟开阔、勇于进取的个性。

除《自己之歌》外,《草叶集》还收录了《通向印度之路》、《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等佳作。

惠特罗为建立美国自己的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写作背景介绍这是诗人惠特曼为纪念林肯而写下的著名诗篇。

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农奴。

他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候,反动势力雇用的刺客杀害了他。

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许多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这首诗是最著名的一首。

四、文本研习1.思想内容全诗三节,逐层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林肯总统的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之情。

(1)航程结束,大船凯旋,船长却倒下了。

噩耗伴随着胜利的巨大欢乐而来,人们为船长的死而悲恸、痛惜。

诗人把美国比作“大船”,林肯比作“船长”,把林肯率领联邦政府军战败南方叛军的过程比作是“度过了一切风险”的“艰苦航程”。

这里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驾驶美国这个大船的船长,把南北战争比做艰苦的航程,通过大船的胜利返航表现林肯的功绩,形象地赞颂林肯,表达对他的爱。

这一节描绘了大船的形象:稳定、威严而英武;突出了航程之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

借此来肯定船长林肯的伟大功绩。

在这一节里,在抒情方式上,诗人直称林肯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表达了一个士兵,一个水手,抒发对自己的统帅亲切爱戴之情。

(2)人民群众为大船凯旋而热情欢呼,钟声军号齐鸣,旗帜飘扬,鲜花飞舞,但船长倒下了,人们是多么悲痛!这一节描写的欢庆胜利的场面极为壮观,通过侧面描述人民群众对林肯的爱戴、敬仰之情,来赞颂林肯。

在抒情方式上,这一节里,诗人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人,这比上节只称林肯为船长感情更近一层。

对林肯直接称为“你”,这第二人称与“父亲”的称呼相配合,直接与林肯对话,感情热切而真挚。

(3)航船下锚,大功告成,而船长永远倒下了。

这一节诗人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林肯的成绩,并表达了自己万分悲痛之情。

诗人终于从想象(梦境)中回到现实中来,明确地知道“船长”真的是死了。

在这一节里,诗人把林肯改称为“他”,表明诗人清醒的绝望、极度的悲痛。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林肯这个人物的形象,赞美林肯的业绩,表达对林肯的敬仰与爱慕之情。

2.《啊,船长,我的船长》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分析:(1)反复咏叹。

诗中以“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为主句反复咏叹,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差别,这样的手法使本诗在表现上既保持悲怆感情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2)象征。

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整体象征手法,把美国比作一只大船,把林肯总统比作这只船上的船长,当这只大船凯旋时,船长却牺牲了。

诗人形象而又鲜明地表现了对林肯的敬仰爱戴和对林肯之死的无限悲痛。

3.《啊,船长,我的船长》的思路与结构是怎样的?分析:本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情是由浅入深、层层渐进的,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对林肯卓越的功勋的赞颂。

诗人把林肯比喻成船长,把美国比喻成一只大船。

在第1段中,这只大船在船长的指引下,“艰苦航程已经终结”,“渡过了一切风险”,“显得威严而英武”,突出大船的凯旋,借以表现林肯的功业;在第2段中,“旗帜正为你飘扬,军号正为你发出颤音”,“为你,送来了这些花束和花环”,“他们为你欢呼,他们的热情的脸转朝着你”,表现了广大人民对林肯的爱戴、拥护和敬仰;在第3段中,“这只船安安稳稳下了锚”,“大功已经告成”,从历史意义的角度,对林肯的功勋作出极高的评价。

诗人在诗中一步步地深入表现林肯的功勋,使人倍感诗人对林肯的推崇之情。

②诗人对林肯的个人感情。

在第1段中,诗人将林肯称为“我的船长”、“我们的船长”,这时他流露的是战士对统帅、水手对船长的敬仰之情。

在第2、3段中,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入,他深情真挚地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我的父亲”,表现诗人深厚的父子般的感情。

这样的深入变化使诗人的感情更加浓郁深重,在第1段中只是为失去领航人而悲伤,在第2、3段中则是为失去慈父般的亲人而惨痛,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诗人感情上的深入。

③诗人对林肯的悼念之情。

在第1段中,诗人对于林肯之死,只是客观地叙述道:“甲板上躺着我们的船长,倒下来了,冷了,死了”,林肯之死的突然,使诗人在震惊中感情麻木而没有感到过度的悲伤,只是当作一件客观事件来接受,来陈述;在第2段中诗人从震惊中惊醒,悲伤涌上他的心头,但是他在感情上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不肯相信船长已经死去,他呼唤“亲爱的父亲”,他用“手臂把”船长的“头支起”,他宁肯相信这是“在一场梦里”,他对船长仍用“你”来称谓,表示船长和他一样,仍是在人世间活生生的人,只是暂时“倒下来”而已;在第3段中,诗人不得不接受这惨痛的现实,他不得不承认船长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手臂,船长“他已经没有知觉,也没有脉息”,自己支起船长的头呼唤也无济于事,于是他只好放下船长,“踏着悲哀的步子”在“甲板上走来走去”,诗人忍受“他倒下了,冷了,死了”给自己带来的悲痛。

诗人用第三人称“他”称谓船长,表示诗人已经承认船长和自己已是冥世人间永隔了。

在第2段中诗人还觉得像“梦”,还有一丝希冀,而现在却只有绝望了。

整首诗诗人对船长由无人称到第二人称再到第三人称称谓的变化,呈现了诗人悲痛心情的发展过程。

④总结:本诗中,诗人的感情抒发旋律是起伏波动的,每一段的感情主旋律都是由欢乐的激昂转到悼念的悲痛。

第1、2段的前部分都是欢快的语调,船已经回来了,“争取的胜利已经获得”,港口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呼”,但是在这两段的下半部,却都一下子跌入沉痛悲伤的气氛之中;第3段除去前几行叙述船长的语句,也基本上和第1、2段一样,从“大功已经告成”的欢乐中又跌入到“悲哀”之中。

整首诗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反差,更使人体会到诗人心中那种悲怆欲绝的感受。

4.《啊,船长,我的船长!》表现了对林肯总统的崇敬和哀悼。

歌颂林肯的功绩,实质是赞美、肯定什么精神?这首诗表达了对建立自由美国而献出生命的领袖林肯的无比崇敬和悲悼之情,诗中的林肯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实际上就是赞美了为追求人民的自由平等而不惜一切的奉献精神。

5.《啊,船长,我的船长!》共三节,在思想感情方面不断上升、加深,请留意体会。

“倒下来了,冷了、死了”这句诗多次间隔反复,起了什么作用?反复咏叹,诗人抒发的感情是由浅入深、层层渐进。

诗中以“倒下了,冷了,死了”为主句反复咏叹,其中又有人称上的差别,这样的手法使本诗在表现上既保持悲怆感情抒发的一致性和沉重性,又体现了这种情感的发展过程。

6.为什么说《啊,船长,我的船长!》这首诗的象征手法用得很巧妙?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庇佑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一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任务的伟大崇高,在“航船”到达“港口”,船长却倒下了,具体可感地增添并表现了诗的悲壮情感7.深入探究:(1)你认为这首诗歌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对南北战争的领导人林肯的崇敬和赞颂)(2)诗歌是怎样把这种感情传达出来的?(诗歌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运用象征的手法“国家—航船,林肯—船长,南北战争—可怕的航程,港口—胜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象征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林肯总统的伟大作用,这样构思有利于形象地表现人物的伟大崇高。

在航船到达港口时,船长却到下了,具体可感地表现了诗歌的悲壮的情感。

)(运用场面的对比。

航船即将到达港口的时刻,万众欢腾喜庆胜利,而为搏击风浪而顽强奋斗的船长却在此时到下了。

这种场面的对比,在情感上引起强烈的反差,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心中的那种悲痛欲绝的感受。

)(3)诗歌为什么每一节的末尾都写“他已浑身冰冷,停止了呼吸”?(人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在反复的咏叹中加剧了悲剧气氛。

)(4)第二节的诗的称代为什么突然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表达出人民对林肯的崇敬,“船长,亲爱的父亲”,表现了人民对总统高尚人格的敬重。

)(5)你认为本诗歌的基调是怎样的?(悲壮的基调,表达出对总统的崇敬和赞颂)(6)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

两位诗人都是有正义感的战士。

诗人都抒发了英雄的敬重之情,他们的诗歌都在赞颂高尚的人格。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是鼓励战友的诗篇,悲壮中充满了乐观;《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悼亡,基调是悲壮而忧伤的。

(7)谈谈你对“燃烧的心”的理解(既指诗歌中所写人物的心,也指作者的燃烧的心)五、课堂小结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讴歌人物,诗人用航船战胜惊涛骇浪到达港口比喻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结束,以领航的船长象征了创造了丰功伟绩的林肯总统,在万众欢腾中,以一曲悲歌赞颂一位伟大的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