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概念与运算

合集下载

角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角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角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角的基本概念1.1 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所构成的图形。

其中,这两条射线称为角的“边”,它们的共同端点称为角的“顶点”。

在图形表示上,角通常用∠A、∠B、∠C 等符号表示。

1.2 角的命名以角的顶点为其中心,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分别标记两条射线,即可确定一个角的名称。

如∠ABC 表示顶点为B,两条射线分别为AB和BC的角。

1.3 角的度量角可以用角度来度量。

角度是对平面角大小的度量单位,一周的度数为360°。

在实际运用中,通常用度和弧度两种单位来表示角的大小。

弧度的定义是:若半径长为r的圆上的弧长为s,则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θ=s/r。

二、角的性质2.1 角的对顶角对顶角是指两个角,它们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对顶角的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2 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是指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小角的射线。

若一条射线同时是两条相邻角的平分线,那么这两条相邻角相等。

2.3 角的补角和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的角称为互为补角,若两个角的和为180°,则称为互为余角。

补角和余角的性质是: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度数和为90,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度数和为180。

2.4 角的对角和角的同旁内角角的对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线相交时,对应的四个角中的相对角。

同旁内角是指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线相交时,交叉线的一侧两条线所对应的内角。

这两种角的性质是:对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的类型3.1 锐角、直角、钝角根据角度的大小,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于90°的角称为锐角,等于90°的角称为直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称为钝角。

3.2 平角等于180°的角称为平角。

3.3 直线角和周角当两条射线在一起形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称为直线角。

当一条射线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称为周角。

3.4 角的顶点在不同象限根据角的顶点所在的象限,角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象限的角,第二象限的角,第三象限的角,第四象限的角。

角的分类与运算

角的分类与运算

角的分类与运算1.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公共端点称为角的顶点,两条射线称为角的边。

–角的大小用度数(°)来衡量。

2.角的分类:–锐角:大于0°且小于90°的角。

–直角:等于90°的角。

–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

–平角:等于180°的角。

–周角:等于360°的角。

3.角的运算:–加法:两个角相加,结果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或周角。

–减法:两个角相减,结果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或周角。

–乘法:两个角相乘,结果是两个角的度数的乘积。

–除法:一个角除以另一个角,结果是两个角的度数的比值。

4.邻补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邻补角相加等于平角。

5.对顶角:–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相对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6.同位角:–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直线切割形成的对应角互为同位角。

–同位角相等。

7.同旁内角:–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直线切割形成的内角互为同旁内角。

–同旁内角互补。

8.角的度量:–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0°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指向角的另一边。

9.角的绘制:–利用直尺和圆规来绘制特定度数的角。

–绘制直角:以一点为顶点,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另一条边指向射线的另一边。

–绘制锐角和钝角:同理,只是量角器的大小不同。

10.角的转换:–度数与弧度的转换:1° = π/180 弧度。

–度数与分数的转换:1° = 60’,1’ = 60’’。

11.角的近似:–当角的度数无法精确表示时,可以使用近似值。

–例如,35°可以近似为40°或30°。

12.角的应用:–在几何图中,角的大小和性质用于解决形状和图形的问题。

–在物理学中,角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用角度来表示。

七年级角的知识点

七年级角的知识点

七年级角的知识点一、角的概念。

1. 角的定义。

-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例如,在生活中,打开的剪刀,时针和分针等都可以看作角的实例。

- 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

当射线绕端点旋转到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当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又重新回到起始位置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平角的度数为180°,周角的度数为360°。

2. 角的表示方法。

- 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AOB,其中O是角的顶点,A、B分别是角的两条边上的点,顶点字母必须写在中间。

-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当以某一点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时,可以用这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个角,如∠O。

- 用数字表示,如∠1、∠2等。

- 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如∠α、∠β等。

二、角的度量。

1. 角度制。

-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即1° = 60′,1′=60″。

- 例如,30.5° = 30°30′,因为0.5°×60 = 30′。

2. 角的大小比较。

- 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

- 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放在重合边的同侧,通过观察另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角的大小。

三、角的运算。

1. 角的和差。

-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如果∠A+∠B = 90°,那么∠A与∠B互余。

-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如果∠A+∠B = 180°,那么∠A与∠B互补。

-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例如,若∠A+∠B = 90°,∠A+∠C = 90°,则∠B = ∠C(同角的余角相等)。

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角的计算方法与技巧角是平面几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端点所构成的图形。

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领域中,角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问题的解决中。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开始,以及角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展开讨论。

一、基本概念1.角的定义角是由平面上两条射线共同端点构成的图形,其中这两条射线被称为角的边,它们的共同端点被称为角的顶点。

2.角的记号通常情况下,角的记号是以角顶点为中心标记一个点,然后用这个点的上面加一个角的字母。

3.角的分类按照角的大小,角可以被分为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

4.角的度量角的度量通常用角度来表示,1个直角等于90度,1个圆周等于360度。

二、角的计算方法1.角的度量单位角的度量单位有度、弧度和梯度。

度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弧度是物理学和数学上常用的角的单位,梯度则常用于工程和建筑领域。

2.角的度数制在度数制下,角的度数是用箭头表示的角对应的圆周弧长所占圆的半径的百分比。

3.角的弧度制在弧度制下,角的度量是指这个角所对应的圆周上的弧所占整个圆周的比例。

1个完整的圆周等于2π弧度。

4.角的换算在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例如,1度等于π/180弧度,1弧度等于180/π度。

5.角的运算在数学运算中,角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例如,两个角的和等于它们的对应的圆周弧的和所对应的角。

6.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用角度作为自变量的函数,常用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它们在解决角的计算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的计算技巧1.利用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时候可以利用三角函数来解决角的计算问题。

例如,在三角形中,可以通过三角函数关系来求解各个角的大小。

2.利用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在角度和边长的比例上具有一定的特点,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角的大小。

3.利用角的平分线和高度在一些几何形状中,可以利用角的平分线和高度的性质来计算角的大小,例如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角的概念与计算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角的概念与计算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角的概念与计算角的概念与计算角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图形的研究和计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五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掌握角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五年级数学中关于角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角的概念角可以理解为由两条射线共同围成的部分,如下图所示:[图片]角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顶点和两条射线。

其中,顶点是角的起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边。

角按其大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 锐角:两条射线的夹角小于90度的角称为锐角。

例如,上图中的角A是一个锐角。

2. 直角:两条射线的夹角等于90度的角称为直角。

例如,上图中的角B是一个直角。

3. 钝角:两条射线的夹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称为钝角。

例如,上图中的角C是一个钝角。

二、角的计算方法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对角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角计算方法:1. 角度的计算:角度是衡量角大小的单位,一般用符号°表示。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量角器或者知道两条射线之间的夹角来计算角度。

2. 角的比较: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角度大小来进行判断。

角的角度越大,角的大小就越大。

3. 角的相加:当两个角以同一个顶点为端点,且两条射线的一条射线可以经过另一个角的另一条射线时,这两个角可以进行相加。

例如,如果角A和角B以同一个顶点为端点且角A的一条射线能够经过角B的另一条射线,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将角A的角度与角B的角度相加来得到这两个角的和。

4. 角的补角和余角:当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直角时,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当两个角的和等于一个钝角时,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例如,如果角A和角B的和等于一个直角,则称角A和角B互为补角。

5. 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是指将一个角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角。

例如,如果角A被一条射线平分成角B和角C,则角B和角C是角A的平分线。

三、总结归纳五年级数学中角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角的认识与计算

角的认识与计算

角的认识与计算在几何学中,角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以及形状的特征。

本文将介绍角的基本概念、角的类型、角的度量以及角的计算方法。

一、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共享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

这个共享的端点被称为角的顶点,而两个射线或线段被称为角的边。

我们可以用“∠”来表示一个角。

二、角的类型1. 零角:零角是由两条重合的线段构成的角,角的度量为0度。

2. 直角:直角是由两条相互垂直的线段构成的角,角的度量为90度。

3. 锐角:锐角是度量小于90度的角。

4. 钝角:钝角是度量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5. 互补角:互补角是两个角的度量之和为90度的角。

6. 补角:补角是两个角的度量之和为180度的角。

三、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可以用度、弧度或梯度来表示。

1. 度:度是最常用的角度量单位,一个完整的圆有360度。

2. 弧度:弧度是衡量角的另一种方式,一个完整的圆有2π弧度。

度数与弧度之间的关系是:180度= π弧度。

3. 梯度:梯度是角度量的第三种单位,一个完整的圆有400梯度。

度数与梯度之间的转换公式是:1度 = 10/9梯度。

四、角的计算方法1. 角度之和:当两条角的边相交时,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计算它们的度量之和。

a. 互补角:两个互补角的度量之和为90度。

b. 补角:两个补角的度量之和为180度。

c. 相对角: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横穿时,相对的内角或外角的度量之和为180度。

2. 角的运算:角可以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a. 加法运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角度量之和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度量相加。

b. 减法运算:当我们需要计算两个角度量之差时,我们可以将它们的度量相减。

五、总结角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角的认识和计算来理解和解决与角有关的问题。

文章介绍了角的基本概念、角的类型、角的度量以及角的计算方法。

理解角的概念和运算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几何学知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七年级数学角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角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角知识点总结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既是其他几何概念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七年级数学角知识点作一总结。

一、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即零点)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其中一个射线是起始边(即始边),另一个射线是结束边(即终边)。

角的度数表示的是始边逆时针旋转到终边的度数大小。

二、角的分类1.锐角:度数小于90度的角。

2.直角:度数等于90度的角。

3.钝角:度数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4.平角:度数等于180度的角。

三、角的要素1.零点:角的起始点。

2.始边:角的开始边。

3.终边:角的结束边。

4.内部点:位于角内部的点。

5.外部点:位于角外部的点。

四、角的度数计算1.弧度制:以单位圆的半径为一,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该角的弧度数。

即1弧度等于180度/π。

2.角度制:以90度为直角,180度为平角,360度为一周。

五、角的运算1.同角:具有相同终边的角。

2.补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

3.余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

4.对顶角:共享相同的零点,相互之间无直接关系的两个角,其度数相等。

5.相邻角:共享相同的零点和始边,终边指向各自角的两个角。

六、角的常用概念1.角平分线: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称为该角的平分线。

2.垂线:从一个点向一条直线竖直(垂直)地延伸出去的线段,称为该点到直线的垂线。

3.角平分线定理:在一个角内部,过角的顶点引一条角平分线,则该条角平分线所分割角的两个邻角为相等角。

4.垂线定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作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所截坐标轴成的两条线段的乘积相等,即一个点到直线的垂线上的两个线段长度乘积相等。

以上为七年级数学角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同学们能够对角的概念、分类、要素、度数计算、运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的几何学习打好基础。

角的概念与角的计算

角的概念与角的计算

角的概念与角的计算在几何学中,角是指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共同端点所形成的图形。

角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是学习几何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它们在解决形状、测量和定位问题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角的概念以及常用的角的计算方法。

一、角的概念角可以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类型。

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由两条垂直的线段构成,形成一个90度的角。

直角通常由一个小方块"⊥"来表示。

锐角是指小于90度的角,而钝角则是指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角的度量可以用度或弧度来表示。

度是指一个角所占的平面角度的1/360;弧度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度量方式,是指弧长等于半径的弧所夹的角所占的角度。

在角的计算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度作为单位。

二、角的计算方法1. 角的度量计算一个角的度量需要测量角度的大小。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直角器或度规来测量角度。

直角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测量出直角、锐角或钝角的大小,而度规可以用来测量更加复杂的角度。

2. 角的运算(1)角的加法:当两个角共享一个公共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将这两个角的度数相加来计算它们的和。

例如,角A的度数为60度,角B 的度数为30度,则角A和角B的和为60°+30°=90°。

(2)角的减法:如果我们要计算两个角的差,可以通过将两者的度数相减来实现。

例如,角C的度数为130度,角D的度数为80度,则角C和角D的差为130°-80°=50°。

3. 角的乘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两个角的乘积。

这通常发生在三角函数的计算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将两个角的度数相乘,然后根据需要转化为所需的度量单位。

例如,角X的度数为45度,角Y 的度数为60度,那么角X和角Y的乘积为45° * 60° = 2700°。

4. 角的平分角的平分是指将一个角划分为两个度数相等的角。

当我们需要计算角的平分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角的平分度数 = 原角的度数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初一学科数学编稿老师郑如霞课程标题角的概念与运算一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孙永涛一、考点突破本讲的内容是中考常考的内容,尤其是角的个数等内容是中考的热点。

较少单独命题,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角平分线、余角、补角、方位角这几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综合,出现在解答题中。

主要考查以下内容:(1)角的概念及角的几种表示方法;(2)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3)角平分线的意义;(4)角的有关计算;(5)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掌握角的和、差、倍、分关系,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并进行计算。

难点:在未知图形的基础上建立讨论的思想解题。

能力提升类例1 如图,∠AOE=100°,∠DOF=80°,OE平分∠DOC,OF平分∠AOC,求∠EOF的度数?一点通:已知∠AOE和∠DOF的度数,又因为OE平分∠DOC,OF平分∠AOC,所以可以利用转化的思想把角∠EOF转化成∠COE+∠COF,再利用已知条件求解。

解:∵OE 平分∠DOC ,OF 平分∠AOC ,∴可设∠DOE =∠EOC =∠α,∠COF =∠FOA =∠β, 根据图形,∠EOF =∠COE +∠COF =∠α+∠β, 观察图形得,∠AOE =2∠β+∠α=100°①, ∠DOF =∠β+2∠α=80°②, ①+②得,3(∠α+∠β)=180°。

∴∠α+∠β=60°。

即∠EOF =60°。

点评:由角平分线可以找出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角与角之间的关∵∠AOB =90°, ∴∠MON =45°。

(2)若∠AOB =α,有∠MON =21∠AOB =2 。

(3)由(1)、(2)的结论和(1)的解题过程,可以得出结论:∠MON 的大小与∠BOC的大小无关,它总等于∠AOB 的一半。

点评:结合图形,把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综合运用类例4已知∠AOB、∠COD都是直角,(1)如图①,试猜想:∠AOD和∠BOC在数量上是否存在相等、互余或互补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COD绕点O旋转到如图②位置时,(1)中的猜想是否成立?一点通:根据图形,分别把∠AOB、∠COD用两个角的和表示出来,再判断∠AOD和∠BOC的关系。

解:(1)∠AOD与∠BOC互补。

∵∠AOB+∠COD=180°,∴∠DOB+∠BOC+∠COA+∠BOC=180°,∴∠AOD+∠BOC=180°。

(2)结论不变∵∠AOB+∠COD=180°,∴∠DOC+∠COB +∠BOA+∠AOD=360°,∴∠AOD+∠BOC=180°。

点评:求共顶点的若干个角中某个角的度数,关键是弄清已知角和所求角之间的和、差、倍、分的关系,从图形中挖掘条件。

例5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COD,∠AOE比∠EOD大30°,∠EOD比∠BOD大30°,(1)求∠AOE的度数;(2)写出∠BOD的所有补角和余角。

一点通:题目条件较多,先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AOE的度数,再分别找出∠BOD 的补角和余角。

解:(1)设∠AOE=x°,则∠DOE=x-30°,∠BOD=∠DOE-30°=x-60°,由∠AOE+∠DOE+∠BOD=180°,得x+x-30°+x-60°=180°,解得x=90°。

即∠AOE=90°(2)∠BOD的余角有∠DOE、∠BOF。

∠BOD的补角有∠AOD、∠BOC、∠EOF。

点评:题中有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时,可以考虑设未知数x,把每个角用x表达后,列方程求解。

例6 灯塔A在灯塔B的南偏东60°方向上,A、B相距30海里,轮船C在B的正南方向,在灯塔A的南偏西60°方向上,通过画图(用1个单位代表10海里)确定轮船C 的位置,求∠BAC和∠ACB的度数,并求出轮船C与灯塔B的距离。

一点通:分别以A、B为基点,根据已知,测量角度画出图形,分别求出∠BAC和∠ACB 的度数,并判断△ABC的形状。

解:根据已知,以B为基点,作∠CBA=60°,以A为基点,作∠DAC=60°,∴∠BAE=30°,∠CAE=30°,∴∠BAC=60°,∴△ABC为等边三角形,∴∠ACB=60°,∴BC=AB=AC=30海里所以轮船C与灯塔B的距离为30海里.点评:方位角的确定首先要确定基点,再由正南或正北测量出夹角。

思维拓展类例7 如图,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1)若∠A=60°,求∠BOC;(2)若∠A=100°,∠BOC又是多少?(3)由(1)、(2)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提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一点通: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解题;同时根据(1)、(2)的结果发现规律。

解:(1)∵BO平分∠ABC,CO平分∠ACB,∴∠1=∠2,∠3=∠4;∵∠A+∠ABC+∠ACB=180°(三角形内角和),∠A=60°,∴∠ABC+∠ACB=180°-60°=120°,即∠1+∠2+∠3+∠4=120°,∴∠1+∠4=60°,∵∠1+∠4+∠BOC=180°(三角形内角和),∴∠BOC=180°-60°=120°。

知识相结合的解题能力,需要多加练习。

例9 已知直角∠AOB,以O为顶点,在∠AOB的内部画出100条射线,则以OA、OB及这些射线为边的锐角共有多少个?若以O为顶点,在∠AOB的内部画出n条射线(n≥1的自然数),则以OA、OB及这些射线为边的锐角共有多少个?一点通:在∠AOB的内部,以O为顶点,画1,2,3,4条射线,数数各有多少个锐角,找出规律,再计算100条射线、n条射线所构成的锐角的个数。

解:5 150个锐角;232nn+个锐角。

问题:已知∠AOC=60°,∠AOB=80°,两个角有一个公共边AO,OD平分∠BOC,求∠AOD的度数?一点通:已知中没有给出图形,此时应建立起讨论的思想,分OB、OC在OA的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

再根据角的和与差运算。

解:(1)如图,当OB、OC在OA的同侧时,∵∠AOC=60°,∠AOB=80°,∴∠BOC=∠AOB-∠AOC=80°-60°=20°,在OA的异侧时,(答题时间:60分钟)1. 如图直线a、b相交,∠1=130°,则∠2+∠3=()A. 50°B. 100°C. 130° C. 180°2. 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O 点,则图中相等的角(平角除外)有( )对A. 3对B. 4对C. 6对D. 8对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180°的角是补角 B. 110°和90°的角互为补角 C. 10°、20°、60°的角互为补角 D. 120°和60°的角互为补角 4. 如图,∠PQR 等于138°,SQ ⊥QR ,QT ⊥PQ 。

则∠SQT 等于 ( )A. 42°B. 64°C. 48°D. 24°5. 如图,将一矩形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折叠后B E B A ''与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BD 的度数( )A. 大于90°B. 等于90°C. 小于90°D. 不能确定6. 若∠A =45°18′,∠B =45°15′30″,∠C =45.15°,则( )A. ∠A>∠B>∠CB. ∠B >∠A >∠CC. ∠A>∠C>∠BD. ∠C>∠A>∠B7. 如图,两个直角∠AOB ,∠COD 共顶点O ,下列结论:①∠AOC =∠BOD ;②∠AOC +∠BOD =90°;③若OC 平分∠AOB ,则OB 平分∠COD ;④∠AOD 的平分线与∠COB 的平分线是同一条射线。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个A. 1B. 2C. 3D. 48. 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 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两人做法如下: 甲:将纸片沿对角线AC 折叠,使B 点落在D 点上,则∠1=45°乙:将纸片沿AM 、AN 折叠,分别使B 、D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一点P ,则∠MAN =45°对于两人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都对B. 甲对乙错C. 甲错乙对D. 甲乙都错二、填空题 1. 78.36°= 度 分 秒。

2. 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 度。

3. 有公共顶点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南偏东15°与北偏东25°,则这两条射线组成的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为 。

4. 一个角的补角是123°24′,则这个角是_____。

三、简答题1. 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大40°,求这个角的度数。

2. 如图,∠AOB 是直角,OD 平分∠BOC ,OE 平分∠AOC ,求∠EOD 的度数。

3. 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 ∠COF =34°,求∠BOD 的度数。

4. 在AOE 的内部,从O 引出三条射线OB OC OD 、、,中共有多少个角? 若在∠AOE 的内部从它的顶点O 引出n 条射线,则图中有多少个角?一、选择题1. B2. C3. D4. A5. B6.A7. C8. A二、填空题1. 78度21分36秒2. 903. 140°4. 56°36′第11页版权所有不得复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