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夫妻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

合集下载

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及处理

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及处理

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及处理作者:杨盛承发布时间: 2009-12-04 09:57:52随着社会的进步,夫妻之间对财产关注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当涉及到财产分割以及财产继承时,因为财产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当无法与他人共同生活时,最重要的就是财产该如何处理。

特别是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涉及财产的问题日益突出,当然,我国《婚姻法》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为我们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本人试从审判实践角度出发对夫妻财产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夫妻共同财产定义、特征及范围所谓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受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或取得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所谓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我国的夫妻共同财产具有以下特征:1.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自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3.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为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既包括夫妻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也包括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当然,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

这里讲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4.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

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

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经纪人应熟知夫妻的共同财产、个人财产以及离婚等相关知识。

为此,本章主要介绍夫妻财产及离婚等内容。

第一节夫妻共同和个人财产一、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①工资、奖金、劳务报酬;②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③知识产权的收益;④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结婚前的恋爱期间或订婚期间不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而婚后夫妻分居期间或离婚诉讼期间则属于婚姻存续期间。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房产,有平等的处分权。

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做出重要决定,如出卖房产,夫妻双方应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①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②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③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二、什么是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①一方的婚前财产;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③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三、哪些房地产归夫妻一方所有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房地产为夫妻一方所有:(1)一方的婚前的房地产。

婚前房地产是指一方于婚姻登记前,购买并登记于自己一人名下的房地产。

若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房地产增值部分,法院可判决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房屋归产权登记方所有。

(2)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房地产。

(3)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登记在出资人子女个人名下,认定为个人财产。

四、房屋产权归属有哪些情形(一)婚前买房出资情况房屋产权登记归属认定一人出资结婚前取得房屋产权,房屋登记在出资人名下,婚后无住房贷款要偿还认定为出资人的个人财产结婚前支付全部购房款,但婚后取得产权证,房屋登记在出资人名下结婚前夫妻一方已支付房屋首付款,并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房屋登记在支付首付款一方名下,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贷款产权归登记一方个人财产,夫妻二人共同支付的贷款及房屋相对应的财产增值部分属于共同财产;尚未偿还的贷款视为产权登记方的个人债务房屋登记在非出资人名下通常出资方不具备购房条件,以对方名义购房。

中国夫妻财产管理制度

中国夫妻财产管理制度

中国夫妻财产管理制度一、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的界定在中国,夫妻的财产通常可以分为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两种。

个人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各自所拥有的财产,包括自己在婚前已有的财产,以及在婚姻关系中个人劳动所得的财产等。

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中共同取得的财产,包括共同经营的生意、买房、买车等共同投资的项目。

夫妻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对夫妻财产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分清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很容易导致财产纠纷和矛盾。

因此,夫妻双方应当在婚姻关系初期就明确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边界,建立起明晰的财产管理制度。

二、夫妻财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平等协商原则:夫妻双方在财产管理中应当坚持平等协商原则,共同商定财产的管理方式和责任分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2. 保护个人财产原则:在处理共同财产时,应当注重保护夫妻双方的个人财产,避免因为财产纠纷导致家庭矛盾。

3. 公平分配原则:在共同财产分配时,应当坚持公平分配原则,避免因为一方受损而导致夫妻感情的破裂。

4. 尊重个人意愿原则:夫妻在财产管理中应当尊重对方的个人意愿和选择,避免强加意志导致财产纠纷。

5. 遵循法律规定原则:夫妻在财产管理中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按照法律的要求处理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避免违法违规行为。

三、夫妻财产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夫妻财产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协议约定:夫妻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和管理方式,确保夫妻财产管理的稳妥进行。

2. 司法裁决:如果夫妻在财产管理中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司法裁决的方式解决分歧,法院会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做出公正的处理。

3. 家庭协商: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家庭协商的方式解决财产管理中的矛盾,共同商定财产的处理方式,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夫妻财产管理制度的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夫妻财产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未来,在夫妻财产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应当更加注重保护妇女权益,加强对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夫妻财产管理的程序和规则,建立健全的婚姻家庭制度,促进夫妻间的和谐与和睦。

夫妻个人财产范围有哪些

夫妻个人财产范围有哪些

夫妻个⼈财产范围有哪些夫妻个⼈财产是指依法或依当事⼈约定,夫妻婚后各⾃保留的⼀定范围内的个⼈所有财产。

夫妻个⼈财产范围有哪些?店铺⼩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家浏览,谢谢。

夫妻个⼈财产范围有哪些夫妻个⼈财产范围: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财产属于夫妻个⼈财产:1、⼀⽅的婚前财产,结婚前的财产都是属于夫妻个⼈财产的;2、⼀⽅因⾝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活补助费等。

这种情况不管是婚前还是婚内,因为遭受⾝体损害⽽得到的赔偿,只属于残疾⼈个⼈,是残疾⼈个⼈的财产;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的财产。

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明确规定属于⼀⽅的,才是夫妻个⼈财产。

在⽣活中经常会遇到赠与的情况,没有明确说明的,只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4、⼀⽅专⽤的⽣活⽤品。

如个⼈的⾐服、鞋帽、⼿表等等;5、其他应当归⼀⽅的财产。

这项是兜底条款,应对⼀些新的财产类型。

夫妻婚内个⼈财产的认定1、⾸看夫妻双⽅有⽆约定:在婚姻⽣活中,由于感情的掺杂,夫妻财产有着各种复杂的情况。

如果夫妻双⽅对夫妻财产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即可。

2、再看婚姻登记时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的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个⼈财产。

所以,登记后的财产即使在个⼈名下,也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也就是说,婚后去得的财产,即使是在⾃⼰的名下,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最后看资⾦的来源:如对于夫妻⼀⽅婚前购买的按揭房,如果是以个⼈财产⽀付⾸付款并在银⾏贷款,即使产权证取得时间在婚后,该按揭房也属于个⼈财产。

不离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共有⼈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有重⼤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

因分割对其他共有⼈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根据这⼀规定,夫妻共有为共同共有,原则上在夫妻关系终⽌前,除⾮有重⼤理由,不能对该共有财产进⾏分割。

夫妻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夫妻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中所形成的财产权益的规定和管理方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共同财产制度和个人财产制度两种形式。

共同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中所形成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无论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在共同财产制度下,夫妻双方共同享有财产的权益和承担财产的义务。

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夫妻双方的利益,避免因财产问题引发的婚姻纠纷。

个人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中所形成的财产属于各自所有,无论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都属于个人财产。

在个人财产制度下,夫妻双方各自享有财产的权益和承担财产的义务。

个人财产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夫妻双方的独立财产权益,避免因财产问题引发的婚姻纠纷。

在实际生活中,夫妻财产制度的选择可以根据夫妻双方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和确定。

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了共同财产制度作为默认制度,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或法律程序选择个人财产制度。

而有些国家和地区则采用了个人财产制度作为默认制度,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协议或法律程序选择共同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的选择对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和婚姻关系的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

共同财产制度可以促进夫妻之间的财产共享和互助,增强夫妻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亲密关系。

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财产纠纷的发生,特别是在离婚或分居等情况下。

个人财产制度可以保护夫妻双方的独立财产权益,但也可能导致夫妻之间的经济疏离和亲密关系的减弱。

为了避免夫妻财产纠纷的发生,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了混合财产制度,即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分开管理。

在混合财产制度下,夫妻双方可以选择将一部分财产作为共同财产,而将另一部分财产作为个人财产。

这样可以既保障夫妻之间的财产共享和互助,又保护夫妻双方的独立财产权益。

总之,夫妻财产制度是夫妻在婚姻关系中所形成的财产权益的规定和管理方式。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共同财产制度和个人财产制度两种形式。

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

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

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式如下:1、夫妻将该财产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并订⽴的书⾯约定。

2、该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具体包括(1)⼯资、奖⾦。

(2)⽣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等。

那么,实践中该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呢?店铺⼩编在下⽂中告诉你答案。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界定1、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两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双⽅,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合法婚姻缔结之⽇起,⾄夫妻⼀⽅死亡或离婚⽣效之⽇⽌。

3、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为夫妻双⽅或⼀⽅所得的财产,既包括夫妻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也包括其他⾮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当然,法律直接规定为个⼈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财产的除外。

这⾥讲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权利的取得,⽽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如果⼀⽅在婚前获得某项财产如稿费,但并未实际取得,⽽是在婚后出版社才⽀付稿费,此时这笔稿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同理,如果在婚后出版社答应⽀付⼀笔稿费,但直到婚姻关系终⽌前也没有得到这笔稿费,那么这笔稿费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双⽅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特别是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处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取得对⽅的同意。

5、不能证明属于夫妻⼀⽅的财产,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6、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

根据⽣产、⽣活的实际需要、财产的来源等情况,由双⽅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和⼥⽅权益的原则判决。

7、夫妻⼀⽅死亡,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夫妻共同财产的⼀半分归另⼀⽅所有,其余的财产为死者遗产,按照处理。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千零六⼗⼆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财产:1、⼯资、奖⾦;2、⽣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财产知识点

夫妻财产知识点

夫妻财产知识点夫妻财产是指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婚后财产以及两者间的转化。

夫妻财产的处理和分割是婚姻终止或离婚时的重要问题,因此了解夫妻财产的相关知识点非常重要。

以下是夫妻财产知识点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步骤:1.婚前财产:婚前财产是指婚姻登记前夫妻各自拥有的财产。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如果没有特殊约定,婚前财产仍然保持个人所有。

2.婚后财产:婚后财产是指婚姻登记后夫妻共同取得的财产。

无论是夫妻共同努力取得的财产,还是个人努力取得的财产,都属于婚后财产。

婚后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都有平等的权益。

3.财产转化:在婚姻关系中,婚前财产可以转化为婚后财产,而婚后财产也可以转化为个人财产。

财产转化通常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双方协议、法律规定或法院判决等。

4.财产分割:婚姻终止或离婚时,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在财产分割中,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婚姻期限、财产来源、贡献程度、抚养子女的需求等。

分割的方式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途径来进行。

5.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在婚姻关系中产生的债务通常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无论是婚前债务还是婚后债务,夫妻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6.继承和赠与:夫妻之间的财产也可以通过继承和赠与的方式进行转移。

夫妻可以在生前通过赠与的方式将自己的个人财产转移到对方名下,也可以在去世后通过继承将财产转移给对方或子女。

综上所述,了解夫妻财产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婚姻关系的稳定和财产分割的公平公正非常重要。

在处理夫妻财产时,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个人协议和合理原则来进行分割和处理,以维护夫妻双方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浅析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浅析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浅析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的规定和安排。

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之一,是为了规范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财产关系,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和谐而建立和完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完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夫妻共同财产制度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共同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无论是谁的名下,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在我国的婚姻法中,规定夫妻共同经营的财产,以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所得,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生产、经营所得、财产性损益、继承和赠与取得的财产等,均为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是我国现行婚姻法确定的基本财产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家庭观念,强调了夫妻双方平等共同取得财产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和谐,体现了夫妻双方平等合作、共同负责的原则。

夫妻个人财产制度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夫妻个人财产保护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夫妻双方的个人所有权和自主权。

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激励夫妻双方积极参与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和权益,推动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协议财产制度协议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通过协议或约定,规定各自的财产归属和利益分配。

在我国的婚姻法中,规定夫妻双方可以依据自愿原则,通过书面协议或约定,规定婚姻中的财产归属和利益分配,对夫妻双方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进行约定或规定。

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体现了平等、自愿、公正和合法的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个人意愿。

这种制度安排有利于夫妻双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和权益,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也提醒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应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维护和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区分夫妻个人财产和家庭财产
夫妻个人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

1、夫妻个人财产。

夫妻个人所有的财产一般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除此之外,不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的夫妻个人财产还有:
(1)《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根据《意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主要是指双方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离婚时一方尚未明确可以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婚前复员军人、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及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回乡生产补助费,或者婚后10年内取得的复员费、转业费。

(2)《解释(二)》第十三条规定的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及医药生活补助费。

(3)《解释(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并且没有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部分,以及出资的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部分。

2、家庭财产。

家庭财产指家庭成员各自所有财产及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或部分家庭成员共同所有财产的总和。

既包括夫妻个人所有的财产、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又包括夫妻之外其他家庭成员个人所有的财产以及全体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

对于有夫妻之外成员的家庭财产,首先应当分家析产,将夫妻共同财产从家庭共同财产中分割出来后再进行分割。

对于确实难以查清的家庭财产问题,可以告知当事人另案处理,或者中止离婚诉讼,待析产案件处理后再恢复离婚诉讼。

3、把家庭共有财产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的个人财产相区别
对财产所有权是家庭成员共有还是个人所有,必须根据财产是为家庭成员共同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所取得,还是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所取得来认定。

如果是家庭成员中的某个人依法取得的财产,即使在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
取得,也不存在共有关系。

对于个人财产的处理,以归个人所有为原则,即便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也不改变财产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