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伦勃朗
浅析伦勃朗艺术

浅析伦勃朗艺术伦勃朗·范·莱因是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和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伦勃朗以其逼真的肖像画和卓越的光影效果而闻名,被认为是欧洲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一、生平与背景伦勃朗1606年出生在荷兰莱顿的一个家具商家庭,他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但仅有四个兄弟姐妹在他出生后幸存下来,这个大家庭为他提供了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支持。
在早期成长阶段,伦勃朗表现出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他在学校展现出绘画才能,为此他被送往莱顿大学学习文法和修辞学,但是他的兴趣更倾向于绘画,于是他辍学并开始拜师学习绘画。
伦勃朗的第一位导师是知名艺术家,他教授伦勃朗绘画技巧和艺术理论,然后伦勃朗成为彼得·拉斯特曼的学徒,学习历史画的绘制和故事性表达。
在完成学徒期后,伦勃朗回到莱顿并开设了自己的画室,他开始接受委托绘制肖像画和历史画,逐渐建立了声誉和客户群,他的作品展示了对细节的精确描绘和对光影的巧妙运用,这些特点后来成为他艺术风格的标志。
但他的个人生活并不一帆风顺,在1634年,他娶了一个名叫萨斯基亚的女性为妻,他们共同经历了悲痛和喜悦,他也面临了经济上的挣扎,伦勃朗的艺术事业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肖像画和历史画受到了社会上层阶级的青睐,并获得了丰厚的报酬,不幸的是,萨斯基亚在1642年去世,给伦勃朗带来了深深的伤痛,这一事件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伦勃朗的经济状况也逐渐恶化,他在投资和生意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他并没有放弃艺术创作,相反,他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来寻找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晚年的伦勃朗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风景画和宗教题材的创作中,他的作品逐渐展现出内省和沉思的特点,反映出他在个人经历和人生困境中的思考。
尽管伦勃朗在经济上遭受了挫折,但他的艺术声誉在欧洲各地不断上升,他的画作被广泛收藏,并受到其他艺术家的推崇和模仿,伦勃朗通过独特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成功地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伦勃朗的事迹鼓舞了我

伦勃朗的事迹鼓舞了我伦勃朗,一个享誉世界的荷兰画家,他的艺术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如今依然被世人所赞美。
然而,除了他的杰出艺术成就之外,伦勃朗的坚持与奋斗精神也深深地鼓舞着我。
首先,伦勃朗的勤奋与毅力给予了我巨大的启发。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并在绘画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天赋。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他几乎每天都在画室里勤奋工作,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追求自己艺术的极致。
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使他的作品逐渐达到了独特的艺术高度。
看到伦勃朗如此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深感自己也应该像他一样,用勤奋和毅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伦勃朗的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给予了我深深的启示。
他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每一幅画作都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创造力。
他敢于突破传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融入作品中,从而创造出了许多经典之作。
他不被外界的评判和眼光所左右,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明白,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再次,伦勃朗的对人性的洞察与关怀给予了我深刻的思考。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绘画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性的本质。
伦勃朗对人性的洞察和关怀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美感,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呈现。
这激励着我在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中,去关注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和关怀。
最后,伦勃朗的坚持和信念给予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希望。
尽管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价值和才华,坚持自己的艺术信念。
正是这种坚持和信念,让他最终获得了成功和认可。
看到伦勃朗如此坚定的信念,我深信只要我坚持自己的梦想,用心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伦勃朗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的传奇,更是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
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或画家是谁为什么

你最喜欢的艺术家或画家是谁为什么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和偏好。
对于我来说,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伦勃朗。
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被誉为“北方巨匠”。
他以绘画肖像和历史题材而闻名,他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巧和深度的情感而著称。
我之所以喜欢伦勃朗,是因为他的作品给我带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的力量。
首先,伦勃朗的绘画技巧非常精湛。
他擅长运用明暗对比和细腻的光影效果,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他能够通过使用不同的色调和笔触来捕捉到细微的表情和细节,使得他的肖像作品栩栩如生,仿佛能够与观者产生直接的互动。
他的绘画技巧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其次,伦勃朗的作品充满了深度和情感。
他不仅仅是描绘外貌,更注重塑造人物的内在世界。
无论是肖像还是历史题材,伦勃朗都能够通过精准的细节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故事。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人物眼中的光芒或是表情中的忧愁,这些深情的刻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个情感世界的展示,让观者产生共鸣。
此外,伦勃朗的作品也反映了他本人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他在作品中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从贵族到平民,从圣人到罪犯,他们都被描绘得非常真实和生动。
他通过对人物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的作品让我们反思和思考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
总而言之,我最喜欢的艺术家伦勃朗以他精湛的绘画技巧、深度的情感和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了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大师。
他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情感的冲击,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无论是他的肖像作品还是历史题材,伦勃朗的作品都令人着迷,并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我也深深地被艺术所感动,不断地在艺术的世界里汲取灵感,探索和追求自己的艺术之路。
伦勃朗:一个高贵灵魂的沉沦

伦勃朗:一个高贵灵魂的沉沦17世纪的荷兰,是一个绘画风潮泛滥的时代,但当时的绘画主要是为市井各阶层作肖像画,雇主的满意与否是一个画家能否成功的关键。
就在这时,荷兰出现了一个成功的画家——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可以说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在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
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你却可能很难想到他的结局……1606年,伦勃朗出生于荷兰莱顿。
父亲是个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
他家共有9个孩子,而伦勃朗是最小同时也是兄弟们中最聪明的。
他14岁进莱顿大学,17岁时只身前往阿姆斯特丹,在画家拉斯特曼的手下学习绘画长达4年之久。
21岁时,他回到家乡开画室,招徒作画。
随着绘画事业步入正轨,伦勃朗在当地也开始小有名气。
1634年,他与一位富商的女儿结婚。
后来,女方家也为他的绘画事业提供了不少帮助。
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类似上海南京路外滩),至今仍保留着伦勃朗夫妻两人住过的一栋故居,可见他当时的生活环境要好于其他画家。
然而,曾经受宠于上流社会的伦勃朗,却因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最终死于家境穷困。
1642年,伦勃朗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队成员画了一幅名为《夜巡》的作品。
这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品。
当时的荷兰画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在画志愿军人的群像时,必须严格按照其身份和军阶进行画面分配。
伦勃朗却一反常规,他以接近舞台效果的手法呈现那些军人,既让每个人的形象都出现在画面上,又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射手们在看过画作以后,认为伦勃朗未将志愿军人的地位摆正确,明暗、大小也是不同。
他们不但拒接画作,还将伦勃朗告上了法庭。
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伦勃朗画室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订单一下子骤减许多。
祸不单行,他的爱妻沙斯姬亚在生下儿子后感染了肺病离世。
在此之前,这对夫妇已经失去了3个孩子。
明暗光影艺术——浅析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明暗光影艺术——浅析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明暗光影艺术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通过对光影的处理,艺术家可以赋予作品生动的立体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在众多的艺术家中,伦勃朗(Rembrandt)是明暗光影艺术的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而著称。
本文将从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入手,浅析其在明暗光影艺术中的独特贡献和影响。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作品体现出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伦勃朗擅长运用精妙的明暗处理,将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物品等元素表现得生动而具有张力。
他善于运用对比强烈的明暗对比,通过深入的阴影和明亮的光线的对比,营造出深沉、神秘、甚至梦幻般的氛围。
通过对光影的处理,伦勃朗的作品常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引导观者走进他所创造的独特情感世界。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技法和风格。
他以油画为主要创作媒介,通过多层次的色彩叠加和明暗对比的处理,创造出细腻而有力的表现效果。
伦勃朗善于运用厚重的油彩,通过厚重的质感和丰富的色彩层次,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他还善于捕捉光线在不同材质上的反射和折射,利用丰富的色彩渲染手法塑造出作品中不同部分的光影效果,从而使作品更富有张力和表现力。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作品体现出对人物情感和内在世界的深刻揭示。
他擅长通过对光影的处理,营造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伦勃朗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具有丰富情感和内在世界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光影的处理,使人物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展现出他们的内心矛盾和情感纠葛。
伦勃朗通过对光影的处理,使作品中的人物呈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在抽象世界,从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伦勃朗作为明暗光影艺术的大师,通过对光影的独特处理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作品。
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力上独具特色,而且在对人物情感和内在世界的揭示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正是由于伦勃朗在明暗光影艺术方面的独到贡献和深远影响,使得他成为了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暗光影艺术——浅析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明暗光影艺术——浅析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荷兰画家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是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绘画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以强调明暗对比和光影效果闻名于世,被誉为明暗光影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众多的作品中,伦勃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形象,他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人性的表达。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他善于运用强烈的光源和阴影来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同时准确把握光线的明暗变化,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在他的作品中,明暗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氛围和主题表达,使得观者在视觉上和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刺激。
伦勃朗在明暗处理上的技巧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层次感和立体感。
他善于利用明暗对比来塑造人物的体态和面部表情,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他通常使用暗调背景并将光源集中在人物的重要部位,通过对比来凸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他的作品中的光影变化形成了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使人们感觉到人物和物体的真实存在。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还赋予了他的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他通过明暗的对比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他擅长描绘人物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通过光影效果来刻画人物的表情和情绪。
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人物心灵的扭曲和痛苦,使人们感到深深的共鸣。
伦勃朗通过明暗光影的运用,将视觉和情感融为一体,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体验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研究和模仿。
他的明暗处理技巧成为了后来画家们追求的艺术目标,对于后世的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伦勃朗的明暗光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西方绘画的风格和传统,为后来的艺术家们开辟了新的创作领域。
伦勃朗通过其独特的明暗光影技法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形象,他的作品充满了情感和人性的表达。
他的明暗光影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使观者在情感上得到深深的共鸣。
明暗光影艺术——浅析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明暗光影艺术——浅析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主要创作题材涵盖肖像、历史画、宗教画、风景画等多个方面。
伦勃朗的绘画作品具有浓郁的唯我独尊的风格,他的特点是“明暗光影艺术”和“神秘主义色彩”。
本文将以伦勃朗的代表作品为例,对他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分析。
伦勃朗最经典的肖像画作品《夜巡》以暗色调为主,画面呈现出一种神秘、宏伟的感觉。
画面中的明暗光影变化丰富,呈现出深邃的空间感和厚重的画面构造,使得场景中人物的形态和表情更加生动、形象。
整幅画面采用非常巧妙的光影处理,采用明暗对比将前景、中景和背景巧妙分割,使得画面整体更具层次和深度感。
同时,伦勃朗还注意到光影在色彩上的影响,把色彩与光与影的关系相结合使得画面中的颜色变化更加丰富,增加了画面的维度,更加贴近于生活。
同时伦勃朗的宗教画作品也精彩非凡,其中《荆棘冠》是最为著名的一幅作品。
这幅画作中耶稣头戴荆棘冠,神情痛苦,充分呈现了其受难和痛苦的情绪和生命力。
在整个画面中伦勃朗运用丰富的光影变化,通过对光和暗的处理来凸显画面的情感表达。
画面中有些地方细腻柔和,有些地方粗犷有力,多样的光影变化使观者不浮在表面,更能沉浸在场景之中,感受到画面所呈现的精神世界。
总之,伦勃朗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具有很高的独创性,主要体现在他深厚的明暗光影艺术上。
伦勃朗能够通过明暗变化和光影的对比来表现出画面中的情感与氛围,让人感受到画作里的真切情感,非常打动人心。
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成为了后世画家们的范本和学习典范,直到今天,伦勃朗的艺术魅力仍然活跃在世界各地的画廊和博物馆里,引领着时代的方向。
简述伦勃朗的艺术特色

简述伦勃朗的艺术特色
伦勃朗是荷兰17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光影效果
伦勃朗的画作中,光影效果是最为突出的特点。
他善于运用明暗对比,通过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创造出强烈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深度感。
2. 真实的人物形象
伦勃朗的人物形象非常真实,他善于捕捉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巧,刻画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自然。
3. 独特的色彩运用
伦勃朗的色彩运用非常独特,他善于运用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对比,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色彩的明暗变化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4. 神秘的氛围
伦勃朗的画作中,常常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到神秘、深
沉、内敛。
他善于运用暗示和象征手法,使画面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伦勃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光影效果、人物形象、色彩运用和氛围营造等方面,他的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60年自画像
这一时期作品
《1634年自画像》 《1660年自画像》 54岁的伦勃朗,左手握着调色板与画笔,右手叉在腰间,一副不修边幅的 样子,露出他的贫穷与寒酸。胖胖的身材,缠着头巾,只有一对眼睛还在炯炯有 神,他好象在思考着什么,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冷冷地伫立在画架前。背景被淡 化了,突出了画家的上半身,象一座塔一样巍然不动,在他身上只有艺术的生命 永恒地维系着他。他的自画像一般不注年份,如若把他的全部自画像排列起来, 可以看出,在34岁以前,他的自画像充满着信念,具有顽强与坚毅的性格。在这 一幅自画像上,画家只用简约、阔大的笔触去雕琢他的内心情感,表情的严肃, 正是他忍受着日益加剧的生活重压的外在反映。
风格形成阶段
在莱顿时期中,,伦勃朗把卡拉 瓦乔式的明暗对比画法加以发展,形 成了自己的画风,后人称之为伦勃朗 式的明暗画法,即主要利用光线来塑 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面画 气韵生动,层次丰富,而且富有戏剧 性。早期作品虽不像后来作品那样成 熟,但已显示出画家很早就致力于发 掘油画颜料本身的质感和潜力,从他 那时的有些油画作品,已经可以看到, 他曾采用厚凃画法以及在画布的颜料 层上用笔杆刮出痕迹之类技法。
不惑之年——伦勃朗
1640~1648
1640年自画像
40年代,伦勃朗个人生活中 遇到了一些不幸事件。生活 的折磨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 和理解社会,在艺术上进入 深化阶段。1642年,萨斯基 亚在儿子蒂蒂斯出生后不久 病死。同年,名画《夜巡》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问世。画家进一步突破传统 的团体肖像画程式,使它带 有风俗画和历史画的性质, 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要使观众 由此而回忆起往昔荷兰人民 反抗异族统治的革命斗争。
《画家和他的妻子》
而立之年的---伦勃朗
伦勃朗从1632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到 1640年,是其创作的成熟阶段。成名作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蒂尔普教 授的解剖课》 (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突 破团体肖像画呆板的程式,在构图和人 物神情上处理得逼真而又生动。这时期 的大量宗教画,均表现世俗内容,具有 巴洛克画风。1636年所作《参孙被弄瞎 眼睛》,因表情刻画细腻而复杂,被评 论家形容为相当于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 白夫人。类似的杰作还有《画家和他的 妻子》、《怀抱萨斯基亚的自画像》 (藏德累斯顿画廊)等。
荷兰银行
开放流动;职业选择的灵活性;宗教宽 容政策造成的人才随移民大量流入;社 会宽容和个人享有较多的自由空间;荷兰
人长期保持的节俭习惯和勤劳不懈的生活态度; 等等。
十七世纪的荷兰绘画
在绘画方面,17世纪的荷兰画派尤为重要。虽然在其他时 期也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画派和画家,可是唯独在17世纪,荷兰画 派作为一个整体,才以其巨大的规模和成就,对整个西方美术的 发展,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17世纪也为荷兰绘画的黄 金时代。革命的胜利促使经济和文化的欣欣向荣。这个新兴
自画像 1934年
思考:伦勃朗为什么在而立之年选择了阿姆斯 特丹
我认为1.外在条件:那个时期城乡之间的开放流动, 宗教宽容政策造成的人才随移民大量流入,社会宽容 和个人享有较多的自由空间;使哪个时期的人们可以 大量涌入大城市,同时荷兰成为当时头号海上强国, 经济高速发展,大量财富向城市聚集,促进了文化的 发展2.内在条件:当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 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 尔夫特,伦勃朗当时为了追求更好发展,选择去阿姆 斯特丹。
我眼中的荷兰画家伦勃朗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A0982 姓名:程旭 学号:25
荷兰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 公里,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面与 德国为邻,南接比利时。西、北 濒临北海,地处莱茵河、马斯河 和斯凯尔特河三 荷兰地图角洲, 海岸线长1075公里。低平是荷兰 地形最突出的特点。“荷兰”在日 耳曼语中叫尼德兰,意为“低地 之国”,因其国土有一半以上低 于或几乎水平于海平面而得名,部 分地区甚至是由围海造地形成的, 比如弗莱沃兰省的大部分地区。 这些低地都修建了海堤来保护 。 荷兰有“风车之国”、“牧场之国”、 “郁金香王国”的美誉。
伦勃朗· 哈尔曼松· 莱因 凡·
我眼中的荷兰画家伦勃朗
• 对于伦勃朗,我想用孔子的 一句话来概述。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 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 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 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 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 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 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 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顺耳之年的伦勃朗
1665~1669
1669年10月4日,穷困与寂寞的伦勃朗终 于离开了人世,他给后世留下了大约600幅油画, 1300余幅版画,2000多幅速写与素描。如此 之多的作品,可是在他死后几十年内一直未被荷兰社 会给予应有的重视,直至18世纪中叶。这是很不公 正的。
1665自画像
1665自画像
这幅名画是荷兰 著名画家伦勃朗 1630年 画的自画像
伦勃朗――伦勃朗光
在伦勃朗的自画像以及 其他许多作品中,我们发现伦勃 朗似乎对于一种用光方法情有独 钟,这种用光方法就是我们现在 所称的“伦勃朗光”。由于伦勃朗 的画里通常充满大块的暗部,有 人认为伦勃朗光主要贡献是为画 面提供了合适的阴影。
自画像 1929年,伦勃朗23岁
解析这一时期伦勃朗的艺术思想
《参孙被弄瞎眼睛》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这时期的大量宗教画,均表现世俗内容,具有巴 洛克画风。突破团体肖像画呆板的程式,在构图和人 物神情上处理得逼真而又生动。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群体肖像画!
《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呢商同业公会理事》
夜巡
我认为:这一时期的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已经结束,文艺复兴带来了 人们的觉醒,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科学家们揭示许多自然界的奥 秘,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信。封建社会开始 解体,代之而起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大大解放。这为群体肖像 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伦勃朗突破了荷兰传统的团体肖像画 的呆板程式,在构图和人物神态上均处理得逼真而生动,促进了群体 肖像画的发展。
国家是当时欧洲先进思想中心之一。荷兰画家们怀着 民族自豪感。用写实手法在作 品中表现祖国的人民 生活和自然风景等。绘画终于摆脱 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
我眼中的荷兰画家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年7月15日 - 1669年 10月4日)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 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 伟大的画家。台湾简称为林布兰 特。伦勃朗早年从师 P.拉斯特 曼 ,1625 年在家乡开设画室。 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 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 等。作为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 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 的画家。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 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 素描,在这其中,有100多幅他 的自画像,记录了画家的各个年 龄阶段。
的依附,开始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随着绘画市场和画商的 出现,绘画成为市场上的商品。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审美需要, 绘画的品种较之以往大为扩充。除宗教历史画和肖像画外,风 俗、风景、静物和动物画也发展为重要画种。17世纪荷兰最重 要的画家为伦勃朗、F.哈尔斯、J.维米尔及J.van雷斯达尔。当 时,荷兰多数城市中绘画艺术均相当发达,其中最发达的为阿 姆斯特丹、哈勒姆和代尔夫特。而今天我主要讲的就是17世纪 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的伦勃朗
•
孔子
伦朗
伦勃朗的人生轨迹
伦勃朗的人身轨迹
十至十五 至于学
1606-1632
三十 而立
1632-1640
四十 而不惑
1640~1648
五十 而知天命
1648~1665
六十 而顺耳
1665~1669
青年时期——至于学 (1606-1632)
1606年7月15日,伦勃朗出生在荷兰的莱顿,父 亲是位磨坊主。伦勃朗天性爱好绘画,不过父亲却 想让他成为法学家。伦勃朗14岁时,被父亲送人了 莱顿大学学习法律。然而,伦勃朗更痴迷于绘画, 并到杨凡· 斯瓦宁堡的画室学艺。由于经常旷课,他 在大学学习不到7个月便办了休学。父亲知道后勃然 大怒,但在斯瓦宁堡的亲自劝解之下,最终同意伦 勃朗学习绘画。 之后,伦勃朗进入了崇尚意火利画风、颇有名 气的画家彼得· 拉斯特曼的画室,在那里他受到了意 大利绘画的传统教育,并掌握了许多重要的技法。 伦勃朗的画艺增长很快,没过多久便受到了画坛的 重视,开始在他乡崭露头角。
知天命——伦勃朗
1648~1665
(1648~1669)伦勃朗晚年生活 困难,1656年,伦勃朗被迫宣布处 于变相的破产状态。以后两年,房子 和动产均被拍卖。他的油画买主不多, 可是宗教题材蚀刻画却销路甚广,其 中有一幅俗称《1OO荷币版画》(约 1649),即是由于买价高而获得这 一名称的。1660年,他迁居阿姆斯 特丹犹太人区域附近的一座小屋。同 年,他充当妻子与儿子开设的一家美 术公司的雇员,因为这样才能免于受 到债主们进一步的逼债。
小结
伦勃朗在艺术中无意于现实生活的表 现,但是生活却在积淀中影响了他的艺术, 赋予它们得以生长的根基。特别是在伦勃 朗晚期的自画像中,其笔触运用得饱含悲 怆,深刻透彻,无形之中反映出了艺术家 内心的寂寥与愁苦,深深打上了现实沧桑 的烙印。这其中既有对17世纪新型资产阶 级社会伪善的批判,又有对充满尔虞我诈 的拜金主义社会的种种不满与无奈。但是, 伦勃朗始终保持了对艺术、对生活的赤子 之心。假如没有对人生命运的明了,没有 对世俗、红尘忽起忽落、骤喜骤悲的刻骨 铭心的体味,他是不可能创作出这些感人 的不朽之作的。 静静的注视着伦勃朗的画,能窥见他 的内心:一颗热烈燃烧的心,饱含激情, 全神贯注,严谨而真诚,大师的心灵向我 们表露无疑,仿佛会说话一般,虽然经历 时空,却恒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