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出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课后答案解析杨灿

《国民经济统计学》核算教材课后答案解析杨灿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国民经济核算教程第1章导论【思考题解答】1-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解答:国民经济是一个规模庞大、层次繁多、结构复杂的系统。

在这一大系统中,职能各异、数不胜数的经济主体运用各种经济资源、遵循一定的社会分工规则,从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司其职又互为条件的经济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从分析的角度,可将“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理解为互有联系的两个方面。

首先,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微观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组织、民间机构和住户,以及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等等。

在分析上,需要将有关经济单位(通常是其中的常住单位)依据一定的功能特征适当分类,形成不同的国民经济部门。

据此,我们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各单位、各部门的总和。

其次,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上述经济单位和部门运用各种资源要素所从事的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生产经营、市场交易、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资金融通及资本积累,等等,这些活动彼此衔接、相互影响、不断循环,就形成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

据此,我们也可以说,国民经济就是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总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宏观经济运行过程。

但是,国民经济又并非上述各单位、各部门与各环节、各要素的简单总和。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所有这些方面总是纵横交错、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

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就是要考察各单位、各部门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考察这些经济活动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国民经济各环节、各部门以及本国与国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

1-2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解答:一般而言,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起于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抵于产品的使用(消费、消耗或投资等使用),周而复始;商品流通和收入分配则介于生产和使用环节之间,成为连接两端的中间环节。

于是,从运动形态上区分,国民经济循环表现为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一方面是“生产-流通-使用”这一过程,属于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2024/7/19 胎(汽车厂/消费者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5
从种植小麦到零售面包
小麦 面粉 面包 零售 总计
2024/7/19
售价
100 150 250 300 800
中间产品 价格 0 100 150 250 500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增值
100 50 100 50 300
6
第二、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 流量而非存量。
注:转移支付(tr)不包括在内。
2024/7/19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19
对政府支出的说明:
并不是所有政府支出都进入GDP。与当年最终 产品和劳务对应的政府支出才计入GDP,否则 不计入GDP。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不计入GDP。转移支出 包括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养老金等。 政府支出的这些项目不是对当前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购买,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 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 入并没有变动,因此不计入GDP。
2024/7/19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20
净出口:NX=X―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原 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中既 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进口品,只 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品的购买支出, 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2024/7/19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25
中国按部门法计算的GDP(1997 年;亿元)
部门
(1)农业 (2)采掘业 (3)食品制造业 (4)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 (5)其他制造业 (6)电力及蒸汽等供应业

中国 42部门投入产出表

中国  42部门投入产出表

金属矿 采选业 04 68504 256257 696278 6342985 63897 150257 37717 269473 199685 127608 3768472 2879750 514886 895140 1436451 4347933 721423 944002 120793 257579 275664 44460 8289712 316644 90681 22263 2932612 11664
造纸印刷及 文教体育 用品制造业 10 5555932 784473 73112 0 0 554991 2750886 1118891 3163920 42627766 777097 20700403 411578 1897409 2269216 2009967 1227412 1069295 1531509 346966 664685 7791296 3356703 41029 470556 31394 3304644 67804
268213 1122458 1171394 2017930 138316 416766 143173 841767 129666 944730 238528 337408 158188 23442 52160456 21250239 7346723 4946838 10746273 44290073 96450530
非金属矿及 其他矿采选业 05 10190 88272 470581 0 2579576 111883 22762 169094 72528 87847 1558528 4086018 1485036 285196 354264 2215819 544602 426521 61021 105672 234257 327861 2509609 204376 60977 12714 2477216 11431

投入产出表42部门指标

投入产出表42部门指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品废料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3、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农业:农林牧渔业
2、第二产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研究与试验发展业
综合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增加值:
中间投入合计旧
营业盈余
增加值合计
5、总投入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
总产出的定义: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计算方法:通过GDP(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GDP的计算方法: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计算
预测经济趋势:总产出是预测经济趋势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了解经济走 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 质量对总产出有直接影响
资本:资本的投入量和使 用效率对总产出有重要影 响
技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可以提高总产出水平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丰 富程度和利用效率对总产 出有重要影响
总产出与GDP的关系:总产出等于GDP加上折旧和存货变化,即总产出=GDP+折旧+存货变 化
反映经济活动规模:总产出是衡量经济活动规模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政策制定:总产出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政府了解经济运行情况, 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反映经济结构:总产出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了解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 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 产投资
流动资产投资包括原材料、库存、 应收账款等
政府购买是总 产出的一部分, 包括政府对商 品和服务的购

政府购买可以 刺激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机会
政府购买可以 调节经济,稳
定市场
政府购买可以 提供公共服务, 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
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影响因素:汇率、关税、贸易政策等

核算指标

核算指标

主要国民经济核算指标1.总产出:核算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包括本期生产的已出售和可供出售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建工程以及自产自用消费品和自制固定资产价值。

总产出等于中间投入与增加值之和,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2.中间投人: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非耐用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

记入中间投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相对应的生产过程所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二是本期消耗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非耐用品。

中间投入分为物质产品投入和服务投入。

3.增加值: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增加值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四部分,但非营利生产单位的增加值没有营业盈余。

4.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期内为补偿生产活动中所耗用的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反映固定资产存量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或转移的价值,包括基本折旧和大修理折旧。

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及其他固定资产和居民住房参照一定折旧率进行虚拟计算。

固定资产折旧原则上应按其资产的重置价格估价。

5.劳动者报酬: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

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生产单位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工资,即生产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以及居民自产自用的消费品等;三是社会保险,指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待业、退休、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这些付款不论何时实际支付给劳动者,都应记入本期的劳动者报酬。

6. 生产税净额:各部门向政府支付的生产税与政府向各部门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之后的差额。

7.生产税:政府向各部门征收的有关生产、销售、购买、使用货物和服务的税金,记入各部门生产费用。

生产税有四种形式,一是含在货物和服务价格中的、由生产者直接向政府缴纳的税金,如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农牧业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等;二是不含在货物和服务价格中而由购买者直接缴纳并由生产者代征的税金,如牲畜交易税、集市交易税、关税、进口税、特别消费税等;三是从专营专卖活动所获得的利润中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和利润,如烟、酒等商品的专项收入;四是依照规定向政府支付的有关规费。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投入产出表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投入产出表

二、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以矩阵形式,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产出使用去向,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同时,它将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合在一张表上,细化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基本结构投入产出表由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组成。

供给表又称产出表,主栏为n个产品部门,宾栏为m个产业部门,沿行方向看,反映属于某一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是由哪些产业部门生产的,合计为属于该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总产出;沿列方向看,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生产各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合计为该产业部门总产出。

全部产业部门总产出等于全部产品部门总产出。

通常产品部门个数多于产业部门个数。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等于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产出与进口之和;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等于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总供给与商业和运输费用之和。

使用表又称投入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主栏包括n个产品部门,宾栏包括m个产业部门。

沿行方向看,表明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各产业部门使用的价值量,沿列方向看,表明各产业部门从事生产活动所消耗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与第一部分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其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组成,它反映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最终使用的价值量及其构成;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增加值项组成,宾栏与第一部分的宾栏一致,也是m个产业部门,它反映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构成情况。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形式上与使用表相似,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n个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

生产总量核算

生产总量核算

非 金 政 居 为居 国
民 民服 民 府 融 金 交易 金 融 府 民 民服 民
经 务非
机融 和 融 机
务非 经
济 营利
构 企 平衡项 企 构
营利 济
机构


机构
总产出 中间消耗
增加值
第四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一定时期全部货物 和服务的来源有两个:产出和进口;使用去 向也有两个:中间产品(用于中间消耗的产 品)和最终产品(用于最终使用的产品,包 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
3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
▲ 上述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应相等
国内生产总值帐户
使用
来源
总产出
最终消费
未含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
个人消费
减:中间消耗
公共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劳动报酬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生产税净额(含产品税净额) 库存变化
固定资本消耗
贵重物品净获得
营业盈余
净出口
合计
合计
货物和服务帐户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 值总和。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增加值的关系
由于估价方面的原因,国内生产总值并不刚好等于各 常住单位增加值的总和。这些原因包括: (1)各单位的产出采用不含增值税的生产者价格 估价,从中扣除中间消耗后,各单位的增加值也不 含增值税; (2)在SNA中进口也要求按离岸价格估价,从而 进口不含任何进口税; (3)最终产品一律按购买者价格估价(对于出口, 离岸价格就是其购买者价格),从而作为最终产品 价值总和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所有增值税和进口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