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主题宣讲讲课稿

中国梦主题宣讲讲课稿

中国梦主题宣讲讲课稿

XX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会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赓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就“中国梦”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国梦”的提出振聋发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5月8日、5月11日、5月15日,四川省委、XX市委和四川省公安厅党委相继对“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动员部署;5月13日,市公安局安排部署了主题教育活动,我代表市公安局党委,作了《增强责任感凝聚正能量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报告,号召全市公安机关统一思想认识,立足职责任务,紧紧围绕XX公安

工作“整体推进、突破跨越”的主基调,以建设实力公安、效能公安、和谐公安和过硬公安队伍为主线,以建设平安XX、法治XX、和谐XX、稳定XX为目标,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贡献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根据省公安厅党委和市委的统一要求,在全市公安机关启动开展《感恩奋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书写XX公安篇章》专题宣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公安民警的思想认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快推动XX公安突破跨越,为书写XX公安新篇章做出重要贡献。下面,我代表市公安局党委,分三个部分向大家进行宣讲。

伟大中国伟大梦想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阐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伟大梦想,深刻勾勒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的逻辑主线,深情描绘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也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纵观整个世界和历史,唯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没有中断,中华民族的强盛一直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持续奋斗中,始终追逐着同一个梦想。

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估算,中国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到1826年嘉庆年间,中国一度占到了世界贸易总额的32%,可以说,从公元1000年到康乾盛世,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如果把世界各国圈层化,那时的中国处于轴心地位。然而,大清这样一个“老大帝国”,却以一种屈辱的姿态进入了近代史。

乾隆晚期,清朝由盛转衰。1796年,乾隆皇帝传位嘉庆,当起掌握实权的太上皇,晚年的乾隆对自己近六十年的皇权统治和“政绩”十分自满,自封为“十全皇帝”,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进行多次盛大的南巡。此时的大清朝以“天朝”自居,自认为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当外国使臣向清政府提出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口岸时,乾隆帝却认为“天朝”无需再与别国互通有无,对此一屑不顾,反而把

原有的4个贸易口岸缩减为1个,使清朝从此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然而,正是这个时期,世界民主政治和工业经济飞速发展,1789—179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1796年,美国缔造者华盛顿在连任两届总统后主动辞呈退位;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英国成为了第一强国。英国使臣觐见清朝皇帝后,回国向女皇承诺,只要给他四艘军舰,就可以叩开中国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的大门。

1840年,英国军舰逼近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国门,打碎了“天朝之梦”。至1900年的几十年间,帝国主义先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直至八国联军入侵等一系列侵华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王朝由衰落走向末路,走向分崩离析的边缘。

1912年,末代皇帝傅仪下诏退位,宣告清政府灭亡。随后十多年,军阀割据混战,资产阶级革命烽烟四起,张勋复辟、袁世凯登基等政治乱象丛生,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灾难进一步加剧。1927年,蒋介

石组建了南京国民政府,但他们派系林立、党争四起,昏庸腐败、治国无方,资产阶级统治未能救广大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陷入了空前的巨大灾难之中。

可以说,纵观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百年”,是一部充满血泪的近代史;“落后、挨打、屈辱、抗争”,是整个中国的缩影。自进入二十世纪起,民族复兴就已经成为整个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开启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就是为了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期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康有为、梁启超等封建维新者,做过救亡图存的“变法梦”;奕昕、李鸿章、曾国藩等清朝重臣,做过中体西用的“洋务梦”;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及其率领的革命党人,做过“三民主义梦”;陈启元等民族企业家,做过“实业救国”梦;陈独秀、蔡元培等“五四”运动领袖,做过“科学民主梦”;也尝试过各种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结果却屡试屡败。梦醒时分,不知路在何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长夜难明赤县天。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华民族才真正踏上了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

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才使我们追逐“中国梦”有了可能。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真正进入了全球化的坐标体系,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我们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连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13亿人口的总体小康的奇迹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表现、在一系列大事难事喜事方面的作为;西方用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解决了10亿人的发展问题,中国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改变了13亿人的命运,用10年就构筑起一些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基本社保,不到20年里就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超过70%的贡献。今天,孔府学院遍布全球,少林功夫走向世界,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满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特别是近年来,我们顺利实现了奥运梦、世博梦、青藏铁路梦;还有前人难以想象的飞天梦、潜海梦、航母梦;今天的中国,民族复兴梦在继续,住房梦、创业梦、宜居梦、小康梦……在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奏响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今天的中国,完全有这个自信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

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二、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对近现代中华儿女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仅是一句豪言壮语,而是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实现中国梦,就是让国家更强盛。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的梦想蕴藏着中国人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折射着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英国梦”等西方国家梦。个人主义是西方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中国梦”则继承了东方文化的集体主义传统,推崇“国家的强大能成为人民福祉的保障,让每一个人都从国家的发展中收获自己应得的成果”。因此,“只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什么俄罗斯人拥戴普京?因为普京非常关键地抓住了俄罗斯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混乱,社会腐败,国际上不受尊重,人民没有尊严。这种情况下,普京提出了光复俄罗斯之梦,要恢复彼德大帝时期的辉煌。可见民族整体际遇对个人梦想的影响同样重要。

——实现中国梦,就是让人民更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没有人民富裕,发展就不算成功;没有人民幸福,复兴就不算完成。从小平同志提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作为目标,几十年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每个老百姓过上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始终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在此意义上,现代“中国梦”,不再是重塑汉唐雄风和再造康乾盛世的复兴旧梦,因为在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虽国富却民穷,人民没有实现公平正义和理想的途径。因此,现代“中国梦”,追求的是强国、富民的双重目标,国家强盛和个人幸福的交合。

——实现中国梦,就是让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心理。对人类做出贡献的思维和世界观,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话:回想过去我们感到惭愧。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我们要有为人类做更多事情的雄心壮志。13亿人的中国梦,必须对人类文明有责任有贡献,以和平文明筑梦,靠自力更生圆梦,不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在能源消耗上,美国人均年消费石油

22桶多,中国只能在人均年消费石油两桶多的情况下,以不断降低能耗求得发展;在人口流动上,欧洲19世纪向海外移民6000多万,靠建立殖民地开疆拓土,而中国则要在自己的国土上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在增强综合国力上,中国不搞军备竞赛、也不对外输出革命,而是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

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深刻体现在从“长夜难明”到“梦想成真”的近代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民族复兴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这个世纪中叶,在新中国建立100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立足当前最新形势,在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具体细化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在建党100年即202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说明,实现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持续奋斗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

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按照这个“梦”设计的,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干的事。

三、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释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道路:高扬梦想风帆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是否能够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从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在不断探索和奋斗中,我们形成、发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举世瞩目。找到这条道路,我们深切体会何谓“来之不易”、何谓“倍加珍惜”、何谓“始终不渝”。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不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造成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饱受苦难。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苏东剧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各种挑战风险相连、矛盾陷阱叠加的复杂情况下,没有停顿,没有后退,更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正如赵本山的小品所述:“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坚持十八大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就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属性。总之,我们科学把握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60多年的持续探索、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经验、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最终确立了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铸就13亿人的中国梦。这是历史和实践作出的明确结论。

——中国精神:凝聚全民力量

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把我们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今天中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精神力量的作用愈加凸显,更需要我们共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旗帜和灵魂。爱国主义可以让

我们冲破意识形态的差异,逾越利益关系的羁绊,找到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将个人力量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巨浪。正是凭借“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己任”的大中华观念,神州大地虽上演过许多烽烟战火,数度分分合合,但主体上始终维持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格局;正是凭借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观念,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情况下,救亡图存的运动、革故鼎新的呐喊像世纪的潮汐激荡不已、奔涌不息;正是凭借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观念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面对世所罕见的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同心同德,焕发出震天撼地的强大精神力量。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梦”,抓住了中国社会最大的政治公约数,集中了全民意志,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民族风貌。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拉开了气势恢宏的改革开放大幕。从小岗村鲜红的手印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从股市带来的全民投资热潮到贡献了六成国内生产总值的中小企业,30多年来,改革创新精神激荡神州,造就了历史的巨变,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日益凸显的发展

瓶颈、深层次矛盾问题,环境红利、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日益枯竭的形势下,中国下一步的红利是什么?第一个最大的红利就是改革,也叫制度创新红利。这既是社会顶层设计的问题,也涉及基层的首创精神。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制度创新是关键,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税收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农村土地产权及流转制度的改革创新等等。第二个红利就是科技创新。人类社会目前正处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前夜,这就是以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3D打印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

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融入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就一定能永远蓬勃地迈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中国力量:托举民族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由多要素构成,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力量等,但归根结底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汇涓成海,聚沙成塔。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一切与人民为敌的势力,最害怕的就是人民的团结。人民只有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在争取

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任务,只能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56个民族、13亿人民大团结的必然条件。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处在当今这样一个新时代,中国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虚幻的、不是缥缈的。实现中国梦,对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扬眉吐气,意味着安居乐业,意味着创造人生精彩,意味着实现价值和放飞梦想。全体中国人的梦想汇集在一起,就汇成了变革中国、改造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有了每个人的共同“给力”,才有国家社会的不断前行,才能让更多人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凝聚起推进民族复兴的中国力量。因此,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必须最广泛地造福全国各族人民。只要全国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聚起强大的正

能量,托举起伟大的中国梦。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

XX,是世纪伟人小平同志的家乡。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指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此后,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第三步走”作了细化和丰富,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中国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称。可以说,“中国梦”与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一脉相承,就是小平同志的“强国梦”。作为小平同志的家乡人,更应当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征程中奋勇争先、努力奋斗。

为此,5月11日,XX市委按照省委部署,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市委晓春书记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与XX实际相结合,切实把主题教育活动与“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与扩大开放

合作、与加强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为谱写中国梦XX篇章而努力奋斗,更好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造福群众。随即,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小平故里争先锋”的高潮,开创了“凝心聚力促跨越、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

“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人民加倍努力和勇于实践。为切实书写好“中国梦”XX篇章,市委市政府在客观审视XX市情和准确把握XX的发展基础、发展机遇、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作为公安民警,作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XX的同行者、保障者和促进者,大家务必要了解掌握XX市情、XX目标、XX机遇、XX战略,从而为XX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一、XX市情

一方面,经济发展持续加快,但发展水平总体不高。XX年,全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66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全省、全国分别快、个百分点。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亿元,增速比全省和全国分别快、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058亿元,增长%;粮食产量达万吨,实现“六连增”,农民收入

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0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和全国分别快、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获取六类19项优惠政策支持,广渝、广深经贸合作全面推进,招商引资57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亿美元,增长83%,总量、增幅分别居全省第4位、第3位。今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持续扩大,增加值+13%;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全社会固定投资亿元、+%,经济增长持续加快。然而,由于XX发展基础的薄弱和经济总量的偏低,横向比,目前的经济水平仍处于全省中下游;纵向看,XX经济发展仍建立在低起点增长的基础上。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克难攻坚、跨越追赶是XX面临的最大的市情。

另一方面,社会总体安定和谐,但矛盾问题日益凸显。总体上看,全市社会局面保持安定团结。XX年,全市未发生有影响和重大危害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和“6+3+1”战略格局的形成,因城市新区建设、老城旧城改造、农村人口转移和征地赔偿、环境污染、就业保障等敏感问题衍生的不稳定因素将会持续增多;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保、社保络,

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教育、医疗、就业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强烈,民意诉求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当前,传统与非传统的不稳定因素交织叠加、竞相迸发,稍有不慎,极可能引发有影响的事件。与此同时,随着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临近,“法轮功”、“实际神”等邪教组织活动加剧,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暗流涌动,试图通过境内境外勾结、上下串联,抓住XX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乘机发难,蛊惑、挑唆群众,达到制造事端、渗透破坏的目的。加之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一起普通的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也可能掀起上舆论风暴,甚至诱发社会危机。由此可见,XX处于对敌斗争复杂期、刑事犯罪高发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的态势没有改变,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更加不易,这是XX公安面临的最基本市情。

二、XX机遇

当前,XX正处于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拥有着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五张“国字号”招牌,享有国家层面给予支持的特殊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与

此同时,随着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临近,为XX 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政治机遇。抢抓当前这些最宝贵、最现实、最直接、最难得的机遇,把中央、省上和社会各界对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转化为支持XX追赶跨越的强大力量,就会为发展凝聚更多资源,赢得更大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委一方面紧锣密鼓推进36项重大献礼项目,加快实施“两化互动”和“6+3+1”的多点多极战略,强力推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另一方面,又因势利导地发起了“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财物力,推动XX大发展。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遇,今年3月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央企入川、民企入川和“港澳企业四川行”三大投资活动的机遇,精心包装项目,搭建招商平台,吸引大企业在我市开展多领域项目合作,成功签约6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突破1000亿元,走在全省各市州的前列。可以预见,随着这批项目的陆续落地,必将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拉动投资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XX目标

省委王东明书记来川赴任后,首选XX开展视察调研,提出XX要走在“全省改革开放的最前列”的要求。

为此,以晓春书记为班长的新一届市委结合XX 实际,主动融入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提出以“感恩小平、我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为引擎,以筹办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独特机遇,用好用活各项政策,进一步加速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快推进“次级突破,跨越升位”,努力把XX建成川东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当中的示范点、排头兵。

市委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XX年,全市GDP达到XX亿元,进入全省发展的一流方阵,以XX年的766亿元为基数,确保每年递增14—17个百分点。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5月8日,晓春书记在四届市委第46次常委会议上强调:“要把主题教育活动与‘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拿出具体举措,做强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在竞相跨越中实现次级突破,坚实迈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XX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