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中继与反转形态分析之二中继形态
K线图分析反转形态10种.

K线图分析反转形态1-10种一、反转型态一头肩顶反转形态指股价趋势逆转所形成的图形,亦即股价由涨势转为跌势,或由跌势转为涨势的信号。
1•型态分析头肩顶走势,可以划分为以下不同的部分:(1)左肩部分一续一段上升的时间,成交量很大,过去在任何时间买进的人都有利可图,于是开始获利沽出,令股价出现短期的回落,成交较上升到其顶点时有显著的减少。
(2)头部一价经过短暂的回落后,又有一次强力的上升,成交亦随之增加。
不过,成交量的最高点较之于左肩部分,明显减退。
股价升破上次的高点后再一次回落。
成交量在这回落期间亦同样减少。
(3)右肩部分一价下跌到接近上次的回落低点又再获得支持回升,可是,市场投资的情绪显著减弱,成交较左肩和头部明显减少,股价没法抵达头部的高点便告回落,于是形成右肩部分。
(4)突破一右肩顶下跌穿破由左肩底和头部底所连接的底部颈线,其突破颈线的幅度要超过市价的3 %以上。
简单来说,头肩顶的形状呈现三个明显的高峰,其中位于中间的一个高峰较其他两个高峰的高点略高。
至于成交量方面,则出现梯级型的下降。
2•市场含义头肩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性走势,我们从这型态可以观察到好淡双方的激烈争夺情况。
初时,看好的力量不断推动股价上升,市场投资情绪高涨,出现大量成交,经过一次短期的回落调整后,那些锗过上次升势的人在调整期间买进,股价继续上升,而且攀越过上次的高点,表面看来市场仍然健康和乐观,但成交已大不如前,反映出买方的力量在减弱中。
那些对前景没有信心和错过了上次高点获利回吐的人,或是在回落低点买进作短线投机的人纷纷沽出,于是股价再次回落。
第三次的上升,为那些后知后觉错过了上次上升机会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但股价无力升越上次的高点,而成交量H1 91 Tfi最低点就是该股的底部了。
当双头颈线跌破,就是一个可靠的出货讯号;而双底的颈线冲破,则是一个入货的讯号。
3.要点提示(1)双头的两个最高点并不一定在同一水平,二者相差少于3%是可接受的。
中继形态和转折顶底分型的区分

中继形态和转折顶底分型的区分
在上涨(下跌)过程中第一次出现的顶分型(底分型),如果形态上不十分强烈,那么一般情况下可能是中继分型,不会导致行情向下(向上)转折。
但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出现顶分型,向下(向上)转折的概率非常大。
如果在本级别黄白线没背离,但是红绿柱背离,说明次级别可能背离了
1、顶底分型的买卖规则:
任何级别的走势,如果没有出现顶分型,就没有顶,相对应的操作就是持股。
反之,如果没有出现底分型,就没有底,相对应的操作就是持币。
顶底分型结合背离使用效果非常好,能使你的买卖在相对底部或顶部。
某级别出现底背驰,使用某级别+1级别的底分型作为买入点;
某级别出现顶背驰,使用某级别+1级别的顶分型作为卖出点。
举例:某股票30分钟级别2中枢背驰,当日线出现底分型时买入。
级别排序:1分钟-5分钟-3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
2、顶分型形态影响:
核心是第三根-----实体饱满有力度,收盘在第二根数值下(上)方 次核心是第二根-----长影线、十字星、低(高)开阳(阴)线佳
大阴大阳之后跟随小阴小阳,通常是中继顶底分型概率高,第三根实体力度不够
分型中三根K线的指导意义:
以顶分型为例:
(1)第一根是长阳,之后的小阴、小阳,这样的顶分型的意义不大。
(2)第二根是长上影或直接就是一根长阴,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的区间的一半以上,这种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
(3)第三根K线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是最弱的一种,最具杀伤力。
顶底分型的核心---多空方反复较量的过程。
级别越大的顶分其杀伤力度也就越大。
掌握中继形态的特征与分类

把握中继形态的特征与分类中继形态,是顺势操作最好的借用工具。
那么中继形态有什么特征呢又有哪些分类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如何把握中继形态的特征与分类,欢送阅读。
中继形态的含义中继形态,是操作中最有把握的交易时机产生源泉,由于中继形态本身表达的是顺势操作的精髓,同时通过中继形态的自身风险把握功能,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将交易风险把握在有限的范围内,同时也能通过中继形态产生合理的最小目标猜测,假如再协作均线、趋势线等技术手段的帮助,交易成功率可以到达很高的境地。
中继形态的特征中继形态是形态操作的核心,是宝石中最亮的那一颗,相对于反转形态,对我们的操作更为有利,由于反转形态无论把握多么大,都属于逆势操作,而中继形态那么是顺势操作最好的借用工具。
中继形态表示在图表上所消灭的价风格整结构,只是当前趋势的一个临时休整,下一步市场运行的方向仍将依据原来的趋势运行。
这就为我们的操作供应格外好的依据:1、交易方向确定为顺应原来的方向,这没有逆势的风险;2、中继形态都有形态本身所产生的关键支撑和阻力,能够清楚的识别交易风险;3、中继形态在方向连续的时候,总会经常性的消灭,越是凌厉的单边走势,其中的中继形态越多。
在市场的某一个阶段走势中,可能反转形态只能消灭2次,即开头和结束的时候,而中继形态却可以很多次地消灭,直到趋势的扭转。
中继形态的分类三角型态、(1)对称三角型对称三角型由数个次高点和次低点组成。
请在高于次高点并低于次低点的时机进场。
对称三角型可以这样描述,一条高价斜线和一条低价斜线逐步会聚于一点,这种形态轨迹看起来像一个三角型。
对称三角型的形态意味着市场在反复震荡,买卖双方力气旗鼓相当,无法推动市场走出明朗的走势。
假如买卖双方处于猛烈的斗争中,市场就有可能消灭对称三角型的图表形态。
对称三角型通常属于持续型形态。
它表示既有趋势临时处于休整状态,随后将恢复开展。
在下述所示的例子中,原先趋势向上,因而最终可能性较大的是,以价格向上突破来了结这场三角型调整。
缠论基础(二)中继分型和转折分型的区分!

一、定义:中继分型:顾名思义,在上涨或者下跌过程中产生的分型结构,其作用仅为中继作用,帮助延缓上涨速度或者下跌速度,背后含义为上涨或者下跌中的抵抗动作。
转折分型:对一段上涨或者下跌的终结,引发趋势的转折,导致上涨结束,转为下跌,或下跌结束,转为上涨。
背后含义是本级别趋势的反转。
如图 日线级别从3450-3254的这一笔下跌,中间出现了4个底分型,其中有3个是中继底分型,真正终结这一笔下跌的是4号底分型,如何来避免抄底抄到中继底分型的概率?二、区分方法:(举例讲解的主要是底分型,顶分型同理)1、时间先后: 一段上涨或者下跌开始后,第一个分型通常都是中继。
也就是说越往后,转折分型的概率越大。
所以我们如果喜欢抄底或者做低吸的尽量不要买在第一个底分型。
2、背驰。
关于背驰,我后面的文章会专门用一节课讲解,因为背驰还会分为中枢背驰、盘整背驰又是新的概念。
这里运用到判断是否为转折分型的主要是用MACD在本级别或者次级别的指标背驰。
如下图:2号底分型相比1号的绿柱边长,面积变大,明显没有背驰,3号绿柱比1号略短,但是MACD的白线数值还在创新低,而最后4号底分型,绿柱最短且MACD已经拒绝创新低。
3、分型内的K线形态:顶底分型由3根组成,3号K线为最重要的K线,其次是2号K线。
3号最佳形态:实体长,大阳线或者大阴线。
底分型中大阳线的收盘价大于1号K线的最高价。
相反顶分型中3号K线最好是收盘价低于1号K线最低价。
所以由此相反,如果3号K线实体太小,收盘价格太低,则中继分型的概率就大。
2号K线最佳形态 :底分型中的2号K线收长下影,顶分型中的2号K线收长上影。
(如图例)反面例子以上是3种区分中继分型和转折分型的辅助方法,是不是很好理解?还有一个实战中的辅助方法叫分型停顿法,这个方法在我后面文章中开始讲缠论实战一买时再来分享给大家。
12种K线形态大总结,中继反转形态全汇编

12种K线形态大总结,中继反转形态全汇编我们先来看下降空头型的形态总结:提示几个注意点:1.其中对称三角形,矩形是最中性的形态,向上向下的概率差不多2.下降三角形,上升方形旗,上升锲型旗,出现在下跌中途的效果更好3.扩散三角形,菱形,前期如果经历了长期的上涨的情况下,效果更好4.M顶,三头顶部,头肩顶这些主要看颈部的突破情况,不一定就是顶部5.倒V字反转的出现频率是不如V型反转的,威力也不如6.扩散三角形,菱形,倒V,M头,三头,头肩顶,菱形,这是常见的顶底转换形态7.对称三角形,下降三角形,旗型,矩形,这些是常见的中继形态8.建议在黄金,沪指这些图形中寻找相关形态二接着是上升多头型形态1其中对称三角形,矩形是最中性的形态,向上向下的概率差不多2上升三角形,下降方形旗,下降锲型旗,出现在上涨中途的效果更好3菱形,前期如果经历了长期的下跌的情况下,效果更好4扩散三角形虽然可以向上突破,但是向下突破更多见,顶部更常见。
5W底,三底,头肩底这些主要看颈部的突破情况,不一定就是底部6V字反转要满足条件再进行操作,具体可以见我V字反转专门的文章7扩散三角形,菱形,V字,W底,三底,头肩底这是常见的顶底转换形态8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旗型,矩形,这些是常见的中继形态9建议在黄金,沪指图里寻找这些相关形态三还有一种既不是底,也不是顶,也不是中继,但是是最本质的形态:N字结构这种在黄金,沪指等标的中是最本质的一种走法。
务必掌握,大家可以翻看我专门讲N字结构交易方法的文章,会做N字,就会做一半的行情学习这些形态的方法上:1.多看这些形态交易方式上的经验总结2.平时增强这些形态的敏感度,没事多在诸如黄金,沪指K线图上对以前的行情多画画3.建议从N字结构——三角形——旗型——矩形——M头W底——头肩顶——其他,这样的学习顺序上进行深度学习4.不要死套画出来的标准样子,很多的形态都是有变种的,比如M头两个头可以不一样高。
k线理论

1起源K线图这种图表源处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
当前,这种图表分析法在我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均尤为流行。
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
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
我们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
K线图形态可分为反转形态、整理形态及缺口和趋向线等。
那么,为什么叫“K线”呢?实际上,在日本的“K”并不是写成“K”字,而是写做“罫”(日本音读kei),K线是“罫线”的读音,K线图称为“罫线”,西方以英文第一个字母“K”直译为“K”线,由此发展而来。
2绘制方法首先我们找到该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价,垂直地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再找出当日或某一周期的开市和收市价,把这两个价位连接成一条狭长的长方柱体。
假如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高(即低开高收),我们便以红色来表示,或是在柱体上留白,这种柱体就称之为"阳线"。
如果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低(即高开低收),我们则以绿色表示,又或是在住柱上涂黑色,这柱体就是"阴线"了。
3构成要素⒈W底第一个低点与第二个低点之间,两者至少必须有比较长距离,市场中有时候会出现短期的双底走势,这不能算作W底,只能算是小行情的反弹底,且常为一种诱多陷阱。
⒉第一个低点的成交比较活跃,第二个低点的成交却异常沉闷,并且,第二个低点的外观,通常略呈圆弧形。
所以说,W底形态有左尖右圆的特征。
W底形态的形成是由于价格长期下跌后,一些看好后市的投资者认为价格已很低,具有投资价值,期待性买盘积极,价格自然回升,但是这样会影响大型投资机构吸纳低价筹码,所以在大型投资机构的打压下,价格又回到了第一个低点的位置,形成支撑。
《技术图形之K线图》K线图的反转(突破)形态

《技术图形之K线图》K线图的反转(突破)形态一、反转(突破)形态简介股价的移动是由多空双方力量大小决定的。
股价移动的规律是完全按照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大小和所占优势的大小而行动的。
形态理论就是通过研究价格所走过的轨迹,分析和挖掘出市场运动时形成的各种价格形态的多空双方力量对比结果,从而预测价格未来的波动趋势,进行行动。
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形态可能产生的不同的解释。
同一个形态,可以看做是头肩型,也可以看做是三角形,都对。
形态理论是一个很主观的理论,没有客观的标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错。
形态理论以趋势及量能为主要关注点,根据价格移动遵循的规律,价格运动的形态主要分为两种:持续(整理)形态、反转(突破)形态。
反转形态是指市场价格改变原有的运行趋势所形成的运动轨迹。
反转形态存在的前提是市场原先确有趋势出现,而经过横向运动后原有的方向改变。
反转形态与持续形态,两者都是多空平衡的过程,唯一不同的是结果。
反转形态在多空博弈过程中,原有趋势一方力量战败,新的一方占优,股价会朝着原有趋势相反的方向去运动[3]。
反转形态的规模,包括空间和时间跨度,决定随之而来的市场动作的规模,也就是说,形态的规模越大,新趋势的市场动作也越大。
在形态理论中也有一个说法,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就是指的磨底阶段时间越长,里面的筹码交换越充分,筹码集中度越高,上涨幅度就越大,同样的,地量见低价,天量见天价,差不多也是同样的道理。
通常来说,顶部反转形态的形成时间较短,底部反转形态形成的时间较长。
交易量是确认反转形态的重要指标,而在向上突破时,交易量更具参考价值。
所有形态的意义,都在于支撑与压力,但形态的一般意义不会一成不变,根据趋势所处的阶段周期不同,相同的形态也有不同的市场意义,也可能演变成不同的形态,从而演变成完全不同的市场行为。
常见的反转图突破形态包括:(1)头肩底(顶)、(2)双重底(顶,也称为W底,M顶)、(3)三重底(顶)、(4)圆弧底(顶)、(5)V形反转、(6)岛形反转、(7)潜伏顶和潜伏底等。
中继形态是单边行情中最常见的调整形态之一

形态分析是技术分析领域中比较简明实用的分析方法,把汇价走势中若干典型的形态作出归纳,并命名之。
被分为两大类:反转形态和中继形态。
我们先说说反转形态。
反转形态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整理形态则表示市场正逢盘整,也许在修正短线的超卖或超买之后,仍往原来的趋势前进。
反转形态:头肩型三重顶与底双重顶与底V型顶与底圆型还有三角形菱形楔形矩形等整理形态:三角型对称三角型上升三角型下降三角型扩散三角形菱型旗型楔型矩型整理形态-----1、三角形当价格上涨或下跌过速,它将达到一个前进动力完全耗尽的点,这时汇价要么反转其趋势回撤到一个较强的支持价位处,要么“巩固”它的位置,以由细小波动组成的“横向”图形形式存大,直到它重新追上自己,即,准备继续原来的走势。
整理形态通常表示价格的盘整动作,是当前趋势的暂时停止,接下来价格还是会循原来的走势进行。
整理形态和反转形态另一个不同处在形成的时间上,反转形态态需要较长的形成时间,整理形态则较短。
形态虽分门别类,但也会有例外,比如三角形通常是属于整理形态,有时也具有反转的作用。
三角形三角形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常出现于各个时间段,且大多数时候属于中继形态,所以在实战中的操作价值较高;有时也作为反转形态出现实际运用中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三角形没有非常好的测量目标位的方法。
但是有规则可供使用。
假设有一个上升运动,从开始形态的第一个反弹顶部出发,作为一条平行于底部边界线的直线,这条线将会向右滑离开形态。
价格可望一直上升而达到这条线,而且,在从形态突破后,价格上升的角度和速度等趋势特征通常与进入形态之前的趋势特征相同。
这条规则可使我们得出价格到达测量线的大体时间和价格水平,同样的规则适用于下降运动。
三角形并不是预示着趋势反转。
相反,除非相当不寻常的情况下,它们更倾向于预示着最好称作“巩固”的形态。
三角形的图表很少有预示价格在哪个方向突破三角形的线索,直至突破行为最后发生。
在未冲破边界前,价格朝两边交叉的顶点推进得越远,该形态的力量或能量可能会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线中继与反转形态分析之二中继形态中继形态-----1、三角形
整理形态通常表示价格的多空力量呈平衡状态,是当前趋势的暂时停止,接下来价格往往还是会循原来的走势进行。
当趋势启动后,力量先增强再减弱,当价格行进到某关键位置时遇到了很大阻力,多空力量趋于平衡。
由于方向不明,成交开始减少,同时价格区间也在收缩,就形成了三角形。
三角形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出现最多,且大多数时候属于中继形态,止损/止赢比一般比较好。
所以在实战中的操作价值较高;有时也作为反转形态出现。
上升(下降)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都属于整理形态。
上升三角形在上升过程中出现,暗示有突破的可能,下降三角形正相反。
上升三角形在突破顶部水平的阻力线时,为短期买入讯号。
上升三角形向上突破后的最少涨幅为三角形的竖直高度。
对称三角形是一种未明朗的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可以产生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
向上突破:通常发生在价格产生了一段升幅,由于涨幅已大,短线获利盘开始获利了结,形成了对价格的打压,但看多者逢低继续买入,便形成了相互拉锯的三角形整理状态,价格运行一段时期后,将在一个较窄的区域内暂时达到平衡,多空双方势均力敌,这时如果出现一种力量(常是一种外力),加入到多方之中,均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上突破,并指示了向上攻击的方向,一波升势又将展开,
向下突破:通常是在价格产生了较大的跌幅,因跌幅较大,投资者惜售,短线买家进价格形成三解形整理形态,多空力量暂时平衡,但这只是下跌途中的中转站,一旦新的利空因素产生,稍有卖压,平衡即被打破,产生向下突破,另一轮跌势又将开始。
判断对称三角形是否有效突破,要注意三点:
(1)价位产生明显的改变,有明确的突破方向。
(2)向上突破时,必须有较大成交量的支持,成交量增加幅度越大,突破的可信性就越高,向下突破时,可以有较大成交量增量,也可以没有成交量增量,没有成交量增量突破可以成立,如有大成交量的配合,向下突破就更为有力。
(3)以日图为例:突破后3日内,价格没有重新走回对称三角形之内,这样可以确认价格已走出对称三角形,形成了向上或是向下的突破。
有假突破时,应随时重划界限形成新的三角形。
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第一个高点和低点延伸至三角形顶端的这条直线叫颈线力距,一个对称三角形其突破信号通常产生于颈线力距的1/2或3/4处,在这种距离产生的突破,一般较有力度,理论上如果价格超过3/4长度位置后,仍未产生有效突破,价格会缓慢运行至对称三角形顶端,多空力量相互抵消,价格继续横向运动,但在实践中,也经常出现价格直至运行到三角形顶端时,才产生向上或向下的突破。
对称三角形产生突破后,经常会有一种反抽现象,向上突破产生反抽是一个较好的逢低买入点,而向下突破,投资者应坚决离场,不要死等反抽点的出现,因为一旦下跌趋势产生,经常这种反抽根本不出现。
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向上和向下的空间是可以度量的。
理论上,对称三角形突破后,其向上的最小涨幅和向下最小跌幅是对称三角的宽,也就是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第一个顶点与第一个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对称三角形的价格变动愈接近其顶点而未能突破界线时,其力量愈小,若太接近顶点的突破即失效。
通常在距三角形底边一半或四分之三处突破时会产生最准确的移动。
1 、注意突破时间的意义
一般而言,三角形的横向宽度1/2-3/4之间的某个位置来选择原方向突破,如果超过该区域仍未突破,则三角形的顺势性减弱,突破方向变数增加,这是在操作中以等候突破方向为主。
2 、短暂假突破
在实际走势中,假突破经常出现,如何来鉴定假突破呢?推荐的常见判别方法有二:一是收盘价越过突破线原则;二是突破后站稳于突破线之上,突破幅度达到三角形最长一个边
的3%。
在对称三角形形态内的投资策略:虽然对称三角形大部分是属于整理型态,不过亦有可能在升市的顶部或跌市的底部中出现。
根据统计,对称三角形中大约四分之三属整理型态,而余下的四分之一则属转势型态,所以应遵循等待,观望,休息的策略,直至产生突破方向时,才进入市场。
对称三角形:对称三角形是投资者暂时摸不清楚价格未来的走向,多空双方看法出现严重分歧,多方有看多的理由,空方有看空的现由,因此价格下跌,多方人士逢低买入,而价格上涨,空方人士借机高场,虽然一底比一底高,但没有出现多方预期的效果,使多方信心产生动摇,买方力量逐步减弱,相对应的价格一顶比一顶低,但并没有向空方预期的那样,产生大幅下跌。
因此使空方对自己原来的判断产生怀疑,致使做空不坚决,因此空方力量同样逐步减弱,这样就出现了多空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方,但价位区域却在逐步缩小,价格去向含糊不表,究竟未来是升是跌,暂时没有明确的信号,这便是对称三角形的主要特色。
当价格运行到对称三解形的尾端或接近顶点时,多空双方处于一种暂时的平衡状态。
三角形的内部结构
一个标准的三角形调整形态,都包含了5个边和6个点,每个边的构成均为3波结构,且理想状态下每个边的运行幅度都是前一个边的61.8%。
了解三角形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我们在实际走势逐渐判定的过程中及时跟随市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