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

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

四、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五、教师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六、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七、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八、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八、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

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

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中等程度的动

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校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

效果有明显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

指责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惩罚比忽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

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

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

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

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九、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习对

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

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

用。

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之外,

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在

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要因素

的影响,促进正迁移,提高教学的成效。

十、怎样有效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

确定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

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十一、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一

般直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直觉的理解

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观

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3、观察具有敏

感性和系统性;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

刻性和稳定性。

十二、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

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

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

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着发展;3、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思维的元认知。

十三、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

条件:

(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

2、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

象直观)的配合。首先,形象的直观过

程应该受到词的调节,以引起学生的注

意,提高感知的目的性。为此,在形象

的直观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

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

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

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

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

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

特点: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

目的和任务,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

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

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

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并认真做好观

察记录。观察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

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出观

察报告。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十四、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

条件

(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只用正例

也可以有效地学习概念和规则,但如果

同时提供正例和反例,概念和规则的学

习将更加容易。因为反例的适当运用,

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

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知。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

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

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

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

变化。

(三)科学地进行比较

(四)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在实际

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

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

理、规则。

十五、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

辑记忆能力得到显着提高;2、各种记

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

效的记忆方法。

十六、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二)识记

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三)对材料意义

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五)

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

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

十七、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遗忘发展的一般

规律是“先快后慢”,要提高巩固复习的

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之前及时

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在教学

中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优于

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

单纯的重复阅读,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

与部分复习。

3、复习次数要适宜:一般说来,复习

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

之,则遗忘发生愈快。必要时可采用“过

度学习”来提高记忆效果。过度学习并不

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学习的熟练

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

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

来综合考虑。

一、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

地界定问题3、教育学生

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角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

响解决问题的因素7、提

机会应给予反馈。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

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

原则:①尊重与众不同

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

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

学习机会;⑤使评价与前

来。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

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

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

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

案。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

提出批评性意见;②鼓励

意见或补充意见;③鼓励

多益善;④追求与众不同

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

1、全面认识自我①通过

来认识自我②通过分

的评价来认识自我③

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

识自我⑤通过自己的

果来认识自我⑥通过

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3、努力

确立正确理想自我②努

四、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彩的活动③发挥学生干

五、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则2、社会交换原则3、

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

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

印象2、主动交往3、移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

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①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

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

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

误⑤给别人保留面子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

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

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八、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1、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出现矛盾

2、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3、缺乏人际沟通能力

4、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

5、社会适应能力差

6、家庭问题的影响

7、缺少心理卫生知识

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认可的目标是:1、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2、促进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3、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5、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6、为将来的工作作充分的准备十、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1、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2、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3、独立和依赖的矛盾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5、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

十一、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1、提高生活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十二、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1、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4、注意用脑卫生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十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3、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①感受性训练②角色扮演法③社交恐惧、自卑的调节

十四、命题的一般原则:1、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2、试题内容的取样要有代表性3、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4、文句要简明扼要5、答案应正确可靠6、测题应彼此独立

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

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

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

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

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

们的收入

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学

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

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

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

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

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

的功能

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

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

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

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

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

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五、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1、培养专

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

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

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六、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1、教育发

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

实施的途径

七、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高等教

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

具有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

价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八、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

1、德与才的关系

2、身与心的关系

3、

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九、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教学工

作科学研究社会实践

十、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通才教育

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

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

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

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

情感的陶冶。概括起来,它具有三个明

显特征:

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

性。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

性。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

性。

十一、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专才教

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

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

技能的训练。专才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

统地讲授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培养掌

握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一定专门技

能的人才。特征:首先,专才教育主要

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

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其

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

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

用。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

社会岗位的需要。

十二、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首

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

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

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

道路。再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

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再

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

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十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

则:1、在可承受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

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

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

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

终身教育体系

十四、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1、学制

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学制的建立要受

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3、学制的建立要

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十五、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

革:1、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

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机制2、政府将从

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

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

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

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

备。

十六、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四

个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第二,整

体效应原则第三,最低岗位数量原则

第四,动态性原则

十七、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

革:首先,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

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

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统筹权。其次,建

立一个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管

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

理、健康发展。同时,要发挥社会中介

组织的作用。此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更新大学由国家

办的观念,形成新的办学体制。

十八、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

突出了一下特点:第一,实行党委领导,

体现民主集中制。第二,校长作为高校

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

第三,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

一、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

一,经济因素第二,文化

三科学、技术因素第四

二、提倡一体化模式的主

一,减少机构间的质量等

一体化的机构能特别有效

教育资源。第三,加强理

系。第四,把以前相互割

思想与职业教育思想结合

为科研提供更广阔的基础

构的教师都能参与科研活

体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假设

习能力在某种程序上是充

供适当的教育机会,学生

的差异就可以得到控制。

学生重新选择学习机会。

三.多样化模式的典型特

样化模式的目标是为学习

方面各不相同德学生提供

教育环境。第二,在一个

中,不同结构在声誉、学

存在着等级或差别。第三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英才

他骄傲与部门在管理上有

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

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

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

四、对我国高教结构改革

1、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

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

务3、建立相应的转学机

五、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

因素:第一,学术的因素

的因素第三,区域发展

六、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

向:首先,高等教育宏观

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

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

调。其次,中央和地方合

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

七、高校教师的任务:一

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二

究。三是为社会服务。

八、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

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二

动的创造性三是高校教

性和群体性

九、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

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

师第三,加强高校教师

十、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

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

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

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

十一、高校学生的基本社

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

动的积极性3、群体成员的互动性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十二、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学意义上高校师生间的关系心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伦理学意义上高校师生间关系

十三、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第一,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第二,在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间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洽的情感关系。

十四、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途径:1、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2、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3、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

十五、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专业的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专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

切联系

十六、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的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5、专业设置布局和合理性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

十七、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1、未来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较高的人文精

神和道德风貌2、未来社会要求

十八、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1、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3、培养要求应与个人的发展相一致4、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

十九、教学过程的特殊属性: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

程2、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二十、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1、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十一、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1、独立性的增强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二十二、大学教学原则:(一)科学性

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1、不断钻研

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2、努

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3、充分认识到

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

用(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

原则1、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的全部认

识能力都能积极地调动起来,使学生的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

处于积极的状态2、在教学中要充分挖

掘知识的智力因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

的思维能力3、经常组织学生在自学的

基础上展开讨论4、改变目前的考试方

法(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

结合的原则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

行有效的组织2、善于提出问题,启发

学生积极思考3、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与积极性,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

心和进取心(四)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

施教相结合的原则1、在教学制度上要

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2、坚决按照大纲

要求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

学3、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4、利用选

修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5、帮助学习

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五)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的原则1、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

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2、注意

把各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和理论教学

紧密结合起来

一、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第一,教材

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

的专用书籍第二,教材应当是一部学

科思想发展史第三,教材能够反映与

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

的实际问题。第四,具体、生动、图

文并茂第五,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二.课程建设的意义:1、建立各门课

程的规范2、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

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3、推动教学管理

制度化4、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

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

三、课程建设的内容:1、课程教学内

容、体系的改革2、课程教学设施的建

设3、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

备4、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四、课程建设的要求:1、教学大纲要

富有特色2、教材要合适3、教学资料

要完整4、考核手段要科学5、有一套

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果;6、拥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

施。

五、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

有: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

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

化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

样化。

六、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课堂教

学实验课的教学实习科研毕

业设计(论文)

七、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

课课后总结和布置作业

八、备课的基本要求:首先要钻研教学

大纲和教材;其次教师要注意广泛阅读

和积累有关材料;最后,教师要在了解

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

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

中去。

九、实验课的教学:1、实验课的准备2、

实验课的组织与课堂控制3、实验报告

的撰写4、实验课的总结

十、毕业设计的一般过程:1、文献资

料的收集与阅读阶段2、毕业设计的准

备阶段3、设计制图和实验研究阶段

4、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阶段

5、毕

业设计的检查阶段6、毕业设计的答辩

十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1、选择

课题,确定题目2、查阅文献,收集资

料3、全面思考,拟定提纲4、撰写初

稿,修改定稿5、论文答辩,评审质量

十二、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

原则: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

因材施教原则

十三、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1、

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

信息的传递;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

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

递增。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

渗透和结合。

十四、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1、

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2、由教给学生知

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3、强调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

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十五、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与作

用: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

展的客观要求;2、科研是提高师资水

平的基本途径;3、科研是培养学生能

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4、科研是

发展新学科的基础;5、科研是学校直

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

十六、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1、高校

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

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

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2、科研与教学

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

充足,3、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

基地;4、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

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

技发展的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

求的信息;5、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是

高等学校科研的特色之一。

十七、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1、

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

则;2、正确处理基础研

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

学相互促进的原则;4、

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

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

原则;6、加速科技成果

原则。

十八、科研程序:(一)

1、选题

2、申请课题(

阶段(三)研究成果评

广应用1、科研成果的审

果的评审和鉴定3、研究

申报和报奖4、研究成果

十九、教育科研方法论原

实际注意理论的层次

研究

二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

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

生2、有定向选择的内容

参与的方式实施4、与高

节具有互补并进的效果

二十一、大学生社会实践

才方面的作用:1、促进

知识的拓展2、增强大学

和社会适应能力3、发展

才能和组织才能4、提高

完善个性品质

二十二、大学胡僧社会实

程序:1、确定活动内容

制活动计划:活动目标

安排预算活动经费3、

4、评估与总结

二十三、大学生社会实践

则:1、坚持教育效益为

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2

以点带面的原则;3、系

行的原则;4、因地制宜

原则

二十四、正确处理开展社

的一些关系:1、出人才

系;2、社会实践活动与

系;3、学生自主性与教

4、深入性与广泛性的关

动与个体活动的关系

二十五、高校思想政治教

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思

关系到社会主义大学的性

根本性问题。首先,高校

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

要内容。第三,高校思想

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政治

保证。

二十六、高校思想政治教

的规律:1、大学生思想

展规律2、高等教育规律

工作的基本规律

二十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

二十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二十九、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调查研究法说理启迪法情感交流法榜样教育法参观访问法

三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教职员工的“三育人” 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校园文化

社会实践

三十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长期艰巨性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 一、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起源? 答:(一)本义教育起源论,本义教育起源论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 2)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 4)社会实践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或社会实际生活需要。 (二)科学教育起源论:学校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的"男女儿童、少年和老人群"的共同活动。 (三)民族文化起源论:教育就是起源于民族文化的。 总之,心理起源论把教育的发生归因于人的心理原因,不妥当,劳动起源论和社会实践起源论这两种观点实质并没有根本的分歧。给予肯定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起源论只是把它们作为研究教育起源问题的存案即可。 2、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3、论述教师的合理知识结构? 答:1)粗深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知识要达到精深的境地,还要站在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用最新的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成为该学科领域的专家。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专业知识的狭小天地,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助于发燕尾服自己的专业知识。3)多方面的教师理论知识:作为21世纪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心理学、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 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 四、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五、教师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六、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七、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八、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八、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 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 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中等程度的动 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校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 效果有明显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 指责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惩罚比忽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 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 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 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 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九、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习对 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 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 用。 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之外, 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在 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要因素 的影响,促进正迁移,提高教学的成效。 十、怎样有效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 确定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 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十一、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一 般直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直觉的理解 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观 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3、观察具有敏 感性和系统性;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 刻性和稳定性。 十二、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 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 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 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着发展;3、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思维的元认知。 十三、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 条件: (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 2、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 象直观)的配合。首先,形象的直观过 程应该受到词的调节,以引起学生的注 意,提高感知的目的性。为此,在形象 的直观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 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 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 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 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 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 特点: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 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 目的和任务,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 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 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 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并认真做好观 察记录。观察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 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出观 察报告。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十四、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 条件 (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只用正例 也可以有效地学习概念和规则,但如果 同时提供正例和反例,概念和规则的学 习将更加容易。因为反例的适当运用, 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 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知。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 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 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 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 变化。 (三)科学地进行比较 (四)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在实际 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 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 理、规则。 十五、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 辑记忆能力得到显着提高;2、各种记 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 效的记忆方法。 十六、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二)识记 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三)对材料意义 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五) 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 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 十七、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遗忘发展的一般 规律是“先快后慢”,要提高巩固复习的 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之前及时 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在教学 中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优于 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 单纯的重复阅读,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 与部分复习。 3、复习次数要适宜:一般说来,复习 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 之,则遗忘发生愈快。必要时可采用“过 度学习”来提高记忆效果。过度学习并不 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学习的熟练 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 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 来综合考虑。 一、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 地界定问题3、教育学生 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角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 响解决问题的因素7、提 机会应给予反馈。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 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 原则:①尊重与众不同 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 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 学习机会;⑤使评价与前 来。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 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 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 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 案。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 提出批评性意见;②鼓励 意见或补充意见;③鼓励 多益善;④追求与众不同 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 1、全面认识自我①通过 来认识自我②通过分 的评价来认识自我③ 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 识自我⑤通过自己的 果来认识自我⑥通过 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3、努力 确立正确理想自我②努 我 四、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彩的活动③发挥学生干 五、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则2、社会交换原则3、 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 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 印象2、主动交往3、移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 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①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 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 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 误⑤给别人保留面子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 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A.1986 B.1993 C.1996 D.2001 2.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 B.强制性 C.自愿性 ?D.普及性 3. 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就是()。 A.以法治教 B.以罚治教 C.依法治教 D.教育法制 4.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普及教育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部门规章 D.地方教育法规 7. 对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形式和任务作出原则性规定并且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是()。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 8. 《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仅适用于公立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 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C.教育的公共性的原则

D.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9.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结构从()起取得法人资格。 A.申请之日 B.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 C.第一次招生之日 D.学校开始教学活动之日 10.《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体现了教育法的()作用。 A.社会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11.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由()。 A.国务院负担 B.地方政府负担 C.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D.国务院和和地方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 12. 设立幼儿园,需履行的手续是() A.申请审批? B.登记注册 C.审查批准 ?D.主管部门指定 13.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赋予学生的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A.社会? B.学校 C.国家 ?D.教育法律 14.教育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当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应该做 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作什么,这是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 A.法定条件? B.行为准则。 C.法律后果 ?D.法律关系 15.能行使自由裁量行为的主体是()。 A.行政相对人? B.行政主体 C.行政客体 ?D.学校 16.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 A.行政关系 B.民事关系 C.伙伴关系 ?D.管理关系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适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它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A.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方针、目的 D.教育体制 2.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杜威 C.斯宾塞 D.纽曼 3.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的决定性要素是() A.教育因素 B.政治制度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4.从高校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并列课程、核心课程 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C.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 D.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5.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为() A.国家教育部 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D.各省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 6.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天津中西学堂 B.南洋公学 C.京师同文馆 D.山西大学堂 7.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是() A.教务处 B.团委 C.学生会 D.各教学单位 8.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兴趣 D.学习理想 9.“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哪种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A.能力 B.性格 C.作风 D.期望 10.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的是()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11.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图表、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直观的教学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行为直观 D.言语直观 1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13.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是()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社会弱化 D.社会惰化 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为学生爱心奉献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5.教师职业与其它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教书育人 D.公而忘私 1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A.教书育人 B.依法执教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17.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 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制 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 A.职业认定制度 B.职业许可制度 C.职业审核制度 D.职业监督制度 19.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指的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1——高等法规试题(标准答案)

说明:答案中红色为增加的正确答案,黄色为要取消的错误答案,黑色为保留的正确答案。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教育行政法规是由( C )制定和发布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教育部 2.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B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3.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C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A.传授专业知识 B.传授实验技能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D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低于 B.高于 C.同等于 D.不低于或者高于 5.在我国教育法系中,居于第一层次的法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6.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 D )的原则,由高等学校的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A.服从学校发展需要 B.由教师自己申请 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 D.双方平等自愿 7.国家举办的高校实行(C )。 A.党委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董事会负责制 8.高等学校应当为( D )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A.毕业生 B.结业生 C.肄业生 D.毕业生、结业生 9.高等学校实行教师( A ) A.聘任制 B.聘用制 C.合同工制 D.终身制 10.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 C )为目的举办学校 A.私利 B.欺骗 C.营利 D.政治 11.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B )日内,作出处理。 A.20 B.30 C.45 D.60 12.(B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A.1984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5年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

河南省2012年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使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 1.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取决于一定社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D,科技 2.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始于 A.18世纪前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3.学位制的确立最早是在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4.以行政权力为主的高等学校管理模式是 A.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亚洲模式 D.欧洲大陆模式 5.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是 A.教学内容研究 B.教学方法研究 C.教育实践研 D.教育科学研究 6.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试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 7.在学习过程中,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A,线性关系B.正弦曲线关系C.型曲线关系D.倒“U型曲线关系 8.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9.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A.广阔性、深刻性和逻辑性B,敏捷性、批判性和广阔性C.流畅性、灵活性和广阔性 D.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认同、遵从和内化 B.遵从、认同和内化 C.遵从、内化和认同 D.内化、遵从和认同 11,高校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 A.爱国守法 B.敬业爱生 C.服务社会 D.为人师表 12.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由于目标或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精神上愉快和满足的道德情感是 A.荣誉感B,自豪感C.正义感D.幸福慼 13,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制度联系最密切的教育政策是【】 A.教育经费政策 B.教育体制政策 C.教育人事政策 D.教育质量政策 14.教育行政赔偿的主体是 A.公务人员 B.学校 C.国家 D.教师 15,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 A,激发学生的情感B.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C.发展学生的智力D.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 16.课堂教学的灵魂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形式 17.通过合理地控制一定的条件,人为地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骏证假设,探讨 教学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行动研究法 D.实验法 18.受训者通过模拟备课以提高其教学技能水平的方法是 A,模拟教学法B.介入教学法C.书面作业法D.微格教学法 19教师运用一些醒目的文字、符号、色彩对比等对学生行为进行的强化是 A.语言强化 B.标志强化 C.动作强化 D.活动强化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1

1.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决定的。D. 内在矛盾 2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 C. 日益扩大 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 敬业 4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D. 师生关系 5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转化为个体道德之前,是一种()。C. 他律性规范 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说这段话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 7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C. 日益发展 8()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D. 道德修养 9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B. 人性化 10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B.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D. 最光辉的职业 12师表风范内在之源的根本就是()。A. 真善美 13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D. 教师的职业理想 14实践证明,只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B. 道德高尚 15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是()。C. 学生 16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是()。D. 人的全面发展 17在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六个要素中,标志着道德品质形成的是()。C. 道德习惯 18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C. 巴黎师范学校 19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个人利益和教师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C. 一致的 20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 ),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B. 协作 2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A. 2001年印发 2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剧的严峻事实,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C. “人性复归” 23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A. 神父兼任的 2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其实这种看法是()。C. 不全面的 25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的是( )。 C.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6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 精神性 27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由此产生的道德冲突是一种()。A. 不同角色的义务冲突 28()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是联系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D. 教学设计模式 29()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录像、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C. 教材多媒化30()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B. 专题网站 31网络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和()。C.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2常用的图像搜索方法:基于图像分类的搜索、()、基于关键字的搜索。B. 基于图像内容的搜索 33()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D. 图像编辑 34网络教学环境具有()、广播、遥控、监看、监听等多种特性和功能。D. 资源共享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关键词是: 学与教的规律; 主要是学的规律; 心理规律; 基本规律; 学校教育情境。 (二)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 除绪论部分外,内容主要有: 1.学习的基本问题(学习心理学); 2.知识掌握心理学; 3.技能形成心理学; 4.品德心理学; 5.教学心理 二、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注意: 1.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要维持一个相对持久的时间; 3.这种变化不是由先天倾向、成熟等因素带来的。 (二)学习的分类 ?1.我国的分类:⑴知识的学习 ?⑵智力技能的学习 ?⑶动作技能的 ?⑷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 ? 2.加涅(R.M.Gagne)按学习结果的分类 ?⑴言语信息的学习 ?⑵智慧技能的学习 ?⑶认知策略的学习 ?⑷运动技能的学习 ?⑸态度的学习 ? 3.布卢姆的分类 ?⑴认知领域的学习 ?⑵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 ?⑶情感领域的学习 ?

(三)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 )是致力于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社会文化取向说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学生个人成长取向上说是知、情、意、行整体发展的教育。 盖茨(A.L.Gates )1956年说过 ?当别人向你问及类似“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的问题时,你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数学的老师。”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解释全人教育观念时说:“课堂教学内容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而人类文化的全部由6个方面组成: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学问教育追求‘真’;道德教育追求‘善’;艺术教育追求‘美’;宗教教育追求‘圣’;身体教育追求‘健’;生活教育追求‘富’。” ?在盛行唯智主义教育的今天,特别要提醒人们不要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初尝人生经验,感受发现的喜悦,回味奋斗的乐趣,体味创业的艰辛,领悟朋友的情谊,重温父母的恩情,理解老师的胸怀。 三、教学的作用在于促进学习 ?教学是用来刺激、推动、维持学生学习活动的外部情境安排。 心理学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 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 ? 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 ?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 ? 4.设计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 ? 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指导方法。 ? 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实例1: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1)尝试法 ?(2)有次序地计数 ?(3)知识建构法 ? 四、学习动机含义、结构与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提纲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指11~17世纪欧洲各国兴起的高等学府,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 教育方针: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教育目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个人本位论: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好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 高校教师聘任制:根据教学与科研任务的需要,高校设立何种工作岗位,采取何种方式聘任教师,并规定受聘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的制度。

高等学校的学制:一个国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系统。 专业: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学科门类。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高校教学计划: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一般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的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的水平的教学制度。 学分制:与学年制相对应,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 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 英才教育: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这个阶段,大学主要培养治国的精英,大学是统治阶级服务的机构。教育内容是博雅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致力于统治才能的培养。

辽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二章 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您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考点:(1)教学能力问题,尤其是教学设计、演讲能力; (2)教学监控能力失败,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3)应用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理论。 解题思路: (1)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大学教师对自身的社会角色认识不足。专业教学专家:高校教师既是专业学术领域的学术专家,又是本专业的教学专家。 ②是教学监控能力失败。 (2)如何帮助他改进教学: ①提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的认识。 ②增强大学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帮助他提高教学监控能力,这位教师要探讨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教学方法。 2、一位教师只顾上课教学,不与学生交往。这种做法错在哪,怎样改正? 解题思路: (1)错在哪里: ①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认识不到位。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多与大学生交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②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教师自己对胜任教学工作能力的判断或估计; ③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较差。教学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2)怎样改正: ①提高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识,优秀教师要具有的受到学生尊重和信任的影响力。 ②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途径和方法:观摩、座谈、研讨;利用反馈;现场指导等。 ③增强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3、一位教师上课学生经常起哄,怎么办?

考点:(1)教学效能感;(2)教学监控能力;(3)教师威信; (4)教学机智中的及时发现异常现象;(5)应用课堂教学或课堂管理理论。解题思路: (1)简单分析学生在上课时经常起哄的原因: ①教师威信差; ②教学效能感低下; ③教学监控能力不足; ④在教学中缺乏教学机智,没及时发现异常现象。 (2)重点放在怎么办上。 ①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优秀教师要具有的受到学生尊重和信任的影响力。 ②增强自己的教学效能感; ③加强教学监控能力; ④强化自身教学机智,及时发现课堂异常现象。 4、学生集体罢课怎么办? 解题思路: (1)简单分析学生集体罢课的原因: ①大学教师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缺位。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优秀教师要具有的受到学生尊重和信任的影响力。 ②自己的教学监控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能力。 ③不能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2)重点放在怎么办上。 ①大学教师要增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认识,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②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特别是教学监控能力。 ③学会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教师对学生的异常反应和突发事件作出敏感反应和果断处理的能力。 5、一位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怎样改正? 解题思路: (1)分析教师经常背后嘲笑某学生错在哪: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重点 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 测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 等。 2、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 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固有的、较稳定 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高等教 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 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份。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 社会现象。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 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从 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 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 性、多样性。 4、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 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 形式。而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 把我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马克思主义 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

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涵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制定高等 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专才教育 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 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 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总之,专才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 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关于通识 教育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 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已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 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三是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 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 和态度的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①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 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②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 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③形式结构 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④地区结构 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8、高等学校职能体系及其相互关系:20世纪50年代之前,发展 科学与服务社会还只是个别或少数国家大学的职能,随着社会

最新2019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考试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题库500 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热爱学生,以情育人的基本道德要求(ABC )。ABC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B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C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全面严格要求 D尽量不讽刺挖苦学生 2.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ABC A . 内隐性B. 神圣性C . 基本性D . 上层社会性 3.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BCD A. 激励B . 认知C . 情感D . 意向 4.马克思曾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 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 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这段材料体现了道德行为选择的什么特点?( D ) A. 利益性 B. 功利性 C. 价值性 D. 超功利性 (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是(ABC ) A.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的统一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3)教师道德行为选择归根到底是( C )的选择。 A. 功利 B. 善 C. 利益 D. 价值 (4)你认为如何培养高校教师道德行为选择能力?(ABD ) A.要全面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 B.要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C.要认真对待本职工作 D.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第五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选择与评价 5.一位教师在监考时发现一个学生抄袭了一道一分的题目。事后,老师在这个学生的试卷上打分为:“ 100-1 ”。这位学生接到试卷后非常惭愧,立即找到老师,承认错误,要求老师将100 分改回99。老师听后,在他的试卷上批了一个“ 99+1”,并对他说:“知错就改就行,以后要特别注意,这一分是对你能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奖励”。根据这段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中的哪方面的内容( B ) A. 道德评价依据 B. 道德评价机制 C. 道德评价标准 D. 道德评价手段 (2)这段材料体现了教师的( C ) A. 教师内心信念 B. 教师职业良心 C. 教师职业公正 D. 教师道德追求 (3)这段材料体现了( B )的重要性? A. 自觉进行人身修养 B. 提高教育素养 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D.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4)你认为我们要实现教师职业公正应该注意那些?(ABCD ) A. 自觉进行人身修养 B. 提高教育素养 C.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D.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6.高校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团结协作,应做到(ABCD )。 A 坚持把教师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B 教师间要相互尊重. 相互支持. 团结协作C工作上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D 尊重.服从领导 7.教师要教育人. 改造人. 完善人,首先要(ABC)。 A. 不断完善自我 B .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塑造自己完美人格 D.提高技术规范操作能力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二章试题 8.(ABC )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时刻遵循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ABC A社会主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人道主义原则D教书育人原则 9.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在机制包括ABCDE 。 A .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B. 建立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C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D.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E.建立有力的奖惩机制 F.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

2017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精华版

1大学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 2大学教学论是由高等教育学与教学论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学科归属上说,它是高等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用来专门研究大学中的教学问题,探究大学教学规律,指导大学教学实践。从学科发展渊源来说,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 (以基础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科)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教学论学科新近开辟的研究领域。 3. 教学问题是教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群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4拉特克,德国人,是的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在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学校改革奏本中自称“教学论者”,称自己新的教学技术为“教学论”。 5夸美纽斯17世纪捷克的教育家,他的《大教学论》与《分析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学论的经典著作,奠定了这门学科的基础。 6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心里学家,他被尊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1 ?教育性教学思想,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道德,而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教学。2.教学心理化思想。 观念是赫尔巴特心理学钟最近本的术语,其含义是指事 物呈现于感官、意识中留下的印象。 7凯洛夫I苏联教育家,他把教学过程概括成“感知一理解一巩固一应用”四个阶段。他的教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8 I杜威I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在教学组织的 形式上,他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认为班级授课制是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的划一,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的主要活动代替教师的讲授。 9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他的教学理论思想主要是在对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视和对“发现法”的提倡。发现法可以提高智慧的潜力,能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能使学生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10大学教学论要真正成为一种理论研究,不仅要有研究的对象,更要有研究的问题,既要从林林总总、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所构成的研究对象中发现问题。 11要发挥好大学教学质量水平评估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是大学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12大学教学丰富的含义:(1)大学教学是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学;(2)大学教育不仅传递知识与技能,而且具有研究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3)大学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相结合的过程(4)大学教学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13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具有幵放的意识,进去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 14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大学的发展经历了英、德、美、苏大学传统的递变过程。 15英国大学教学传统:自由教育与心灵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自由、公平、沉着、稳健和智能”生活习惯的绅士。德国大学教学传统:研究和发展知识。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并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 的大学观。提出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德国的大学制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初始模板。16 春秋战国时期,在齐国出现了一所著名学府,一一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思想重镇。宋代的书院产生,意味着中国民间高等学校的诞生。书院是古代学者研究学 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8、1921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主持制定《教育部大学校令》,确定了大学“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阖才、应国家需要”的宗旨,使“学”与“术” 分离,确定了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的综合性,确立了大学设评议会、各科设教授会的方针,形成所谓的“教学治校”的制度。1、约翰?杜威I 是美国实用主 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 2、杜威提出“存在即被经验”的命题, 他认为“经验”包含两个部分:发出动作和承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