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

合集下载

各种光谱分析解读

各种光谱分析解读

各种光谱分析解读光谱分析是一种科学技术,通过研究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可以从中获取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组成信息。

光谱分析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其中常用的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拉曼光谱和质谱等。

下面将对这些光谱分析方法做一些解读。

紫外可见光谱(UV-Vis)紫外可见光谱是通过检测物质吸收或散射紫外可见光而获得的。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电子转移、共振结构等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可以了解物质的电子能级分布、化学键的性质和分子的色彩等。

红外光谱(IR)红外光谱是通过检测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而获得的。

红外光谱可以分析物质的官能团、分子结构和立体构型。

不同官能团和化学键对红外光谱会有不同的吸收峰,通过对红外光谱的解析和比较,可以推断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核磁共振光谱(NMR)核磁共振光谱是通过检测物质中核磁共振信号而获得的。

核磁共振光谱可以研究物质中的原子组成、化学环境和立体构型。

不同原子核有不同的共振频率,通过对核磁共振光谱的分析,可以确定物质中的原子种类和它们的相对数量。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是通过检测物质对激光散射光的拉曼效应而获得的。

拉曼光谱可以研究物质的分子振动模式和晶格振动模式等。

拉曼光谱的谱线对应于物质分子的振动能级差,通过对拉曼光谱的解析,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

质谱质谱是通过检测物质中离子的质量与通量的关系而获得的。

质谱可以研究物质中的原子组成、分子量和化学键的性质。

不同原子和分子具有不同的质荷比,通过对质谱的解析,可以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

光谱分析的原理

光谱分析的原理

光谱分析的原理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光谱光谱是指将光按照不同波长进行分解或者分离的现象。

光谱可以分为连续光谱和线状光谱两种。

连续光谱是指由各种波长和幅度连续变化的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平滑的光谱带。

而线状光谱则是由一系列离散的亮或暗线组成。

2. 色散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通过物质时,由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波长有关,导致不同波长的光被物质分散成不同方向传播,使得不同波长的光能够被分离开来。

3. 光谱仪光谱仪是用于测量光谱的仪器。

光谱仪一般包括光源、入射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记录系统等组成部分。

光源通过发出光线,入射系统将光线聚焦到样品上,样品与光发生相互作用后,分光系统将光谱分离成不同波长的光,并经过检测系统测量吸收、发射或散射光的强度,最后通过记录系统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4. 吸收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程度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当一束光通过样品时,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波长与物质的分子结构、能级跃迁等有关。

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可以得到不同波长下的吸收谱,从而获得关于物质组成和浓度的信息。

5. 发射光谱分析发射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受到外部激发后,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当物质受到能量激发时,原子、分子或离子的电子会跃迁至高能级,并在返回基态时通过发射光子来释放能量。

通过测量发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获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状态等信息。

总之,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通过光谱分析,可以获得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特性等重要信息,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

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各种光谱技术、以及光谱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光谱分析是通过分析物质与电磁波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光谱,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的一种方法。

光谱可以分为连续光谱和离散光谱两种。

连续光谱是由连续的波长范围内各种波长的光组成,而离散光谱则是由离散的波长点上的光组成。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光线通过物质时,根据物质的性质,光会发生吸收、散射、透射等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光谱仪等仪器进行检测和记录,从而得到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的信息。

光谱分析有许多不同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吸收光谱分析。

吸收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根据光谱的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将吸收光谱分析分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除了吸收光谱分析,还有许多其他的光谱技术。

例如,发射光谱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物质激发后所发出的光谱,来研究物质的能级结构和化学元素的存在。

拉曼光谱分析可以通过测量物质散射光中的拉曼散射,来研究物质的分子振动和晶格振动等信息。

光谱分析在各个不同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化学分析中,光谱分析可以用于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如测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

在生物医学领域,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识别病变组织。

在环境监测中,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大气污染物和水质状况。

在材料科学中,光谱分析可以用于表征材料的组成和结构。

总之,光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技术,通过分析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取物质的信息。

不论是吸收光谱、发射光谱还是拉曼光谱等,光谱分析方法都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进而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进步。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光谱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原理、主要用途和实际操作过程。

2. 掌握玻璃透光率、薄膜吸收光谱、固体粉末红外光谱和固体发光材料荧光光谱的测试方法。

3. 学习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原理1. 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特性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一种方法。

2. 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当光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物质会吸收一部分光能,产生吸收光谱。

紫外和可见光的能量接近于电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故紫外与可见光吸收光谱起源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之间的跃迁。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当红外光照射到化合物上时,分子会吸收一部分光能转变为分子的震动能量或转动能量。

通过分析吸收光谱中的特征峰,可以推知被测物的结构。

4. 荧光光谱仪:当物质吸收光能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寿命极短,激发态分子会迅速以向周围散热或再发射电磁波(荧光或磷光)的方式回到基态。

通过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光谱仪、样品池、光源、单色器、探测器等。

2. 试剂:玻璃样品、薄膜样品、固体粉末样品、固体发光材料样品、标准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紫光/可见光光度计实验(1)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

(2)选择合适的波长,设置合适的参比溶液。

(3)依次测量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实验(1)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

(2)将样品置于样品池中。

(3)设置合适的扫描参数,进行红外光谱扫描。

3. 荧光光谱仪实验(1)开启仪器,预热30分钟。

(2)将样品置于样品池中。

(3)设置合适的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

(4)依次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测得的吸光度、红外光谱、荧光强度等数据。

光谱分析方法的分类

光谱分析方法的分类

光谱分析方法的分类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或频率下的光的能量强度分布来获取物质组成和性质信息的分析方法。

根据测量光谱的方式和光源的特点,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分类。

一、根据测量方式的分类1.发射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在激发状态下发射的光谱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见的方法有火焰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

2.吸收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在一些特定波长或频率下吸收光的能量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浓度等参数。

常见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等。

3.散射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对入射光的散射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粒径分布等。

常见的方法有动态光散射法、静态光散射法和拉曼散射光谱法等。

4.荧光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在受激发光照射下产生的荧光光谱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方法有荧光光谱法、磷光光谱法和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等。

5.旋光光谱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对具有旋光性质的圆偏振入射光的旋光角度变化来研究物质的旋光性质和构型等。

常见的方法有圆二色谱法和倍频法等。

二、根据光源的特点的分类1.连续光谱分析:使用连续光源(如白炽灯、卤素灯等)产生的连续谱进行分析。

此类光源能够提供从紫外到红外的较宽波长范围的光谱信息。

2.离散光谱分析:使用离散光源(如氢灯、氘灯等)产生的离散谱进行分析。

这些光源能够提供特定波长的光,适用于特定的分析要求。

3.激光光谱分析:使用激光光源进行分析。

激光光谱具有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等特点,适用于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分析。

三、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分类1.定性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光谱特征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特性,但不能得到精确的浓度信息。

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比较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2.定量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光谱的强度和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来获取物质浓度的信息。

常用的方法有比浊法、标准曲线法和内标法等。

总结起来,光谱分析方法根据测量方式、光源特点和定性定量分析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类。

天文学知识:什么是光谱分析?如何用光谱来研究天体

天文学知识:什么是光谱分析?如何用光谱来研究天体

天文学知识:什么是光谱分析?如何用光谱来研究天体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光的波长和强度来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在天文学中,光谱分析成为研究天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之一。

下面我们将从什么是光谱,光谱分析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光谱来研究天体等方面,来详细介绍光谱分析和它与天文学的关系。

一、什么是光谱分析光谱是一种光波的分析,它将可见光或电磁波的其它组成部分根据波长进行分类,构成光谱。

光谱分析是通过分析各种物质发射、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来识别它们的成分和性质。

这些特定的波长被称为“光谱线”,每个元素或物质都有一组独特的光谱线,因此通过分析光谱线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在天文学中,光谱分析被用来研究天体的化学成分和运动,包括恒星、行星、星际气体等。

通过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它们发出或吸收的光线,进而探究其组分和性质等相关信息。

二、光谱分析的原理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组成的,其中电场和磁场是相互垂直并以光速传播的波。

不同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亦然。

当光通过物质时,它可能被吸收、反射或通过。

当它被吸收和再次辐射时,分子或原子会发射出光线。

这些发射出的光线会具有特定的波长和频率,由此形成一组独特的光谱线,可以指示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类似地,当绝大部分波长可以通过物质时,它会通过。

但是也会有一些能量被分子或原子吸收,并从吸收的能量中获得电子跃迁这一过程,从而产生一组特定的吸收光谱线。

这些吸收线可以指示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三、如何用光谱来研究天体在天文学中,光谱分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它不仅可以研究宇宙中的物质,还可以揭示出许多事物的组成和性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1.恒星光谱恒星的光谱中包含了恒星所发出的全部波长的光,这使得我们可以用光谱来分析恒星是否含有某种元素,并用其光谱的特殊的皱痕来确定恒星的温度、辐射流量、年龄、旋转速度等特性。

实验中的光谱分析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

实验中的光谱分析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

实验中的光谱分析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光谱分析是一种测量和分析物质的光学性质的方法。

在实验中,光谱分析常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并提出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建议。

一、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适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使用UV-Vis光谱仪,可以分析有机分子、配位化合物、药物等各种物质。

在进行UV-Vis光谱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合适的溶剂:溶剂的选择要考虑样品的溶解度和光学透明度,避免溶剂本身在所选波长范围内有吸收峰。

2. 样品浓度的选择:样品浓度应选择在光谱仪检测范围之内,避免过浓或过稀造成信号的饱和或过低。

3. 内部参比物的使用:内部参比物可以用来校正光源强度和光路的变化,提高光谱数据的准确性。

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是一种能够研究物质分子振动特性的方法,适用于分析有机物、聚合物、气体等物质。

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光谱,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信息。

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选择适当的采样方法:红外光谱需要将样品制备成片状或液体样品,确保样品与光源接触紧密,避免测量结果受到干扰。

2. 样品预处理:某些样品可能存在吸湿或杂质影响,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样品烘干、溶解等。

3. 光谱图谱解读:红外光谱图谱可根据振动频率进行解读,熟悉红外光谱图谱的各种峰位和对应的官能团信息,有利于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分析。

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量和分析液体和固体中的金属元素和某些非金属元素。

AAS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特点,常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进行AAS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样品处理: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如溶解、提取等,以获得含有金属元素的溶液,便于后续的分析。

2. 标准曲线的建立:建立样品待测金属元素的标准曲线,用于后续样品浓度的计算和确定。

光谱分析原理及作用

光谱分析原理及作用

光谱分析原理及作用光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材料等领域。

光谱分析的原理和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进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光谱分析的原理主要是基于物质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当物质受到电磁波(如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等)照射时,会发生吸收、发射或散射现象。

这些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状态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情况来获取有关物质的信息。

光谱分析主要包括吸收光谱分析和发射光谱分析两种。

吸收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情况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浓度。

而发射光谱分析则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受激光照射下的发射情况来获取有关物质的信息。

这两种光谱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可以相互补充,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谱分析在化学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浓度,对于分析未知物质、监测环境污染、检测食品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光谱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的光学性质、电子结构等,对于理论研究和新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化学领域,光谱分析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等领域。

例如,生物学家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医学家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来诊断疾病和监测药物浓度,地球科学家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来研究地球大气和地表的成分和性质,天文学家可以利用光谱分析来研究星体的成分和运动状态。

总之,光谱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它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性质。

光谱分析的原理和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进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材料等领域,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1.了解光栅光谱仪的工作原理。 2.了解倍增管处理系统和CCD处理系统在光谱测量中的应 用。 3.学习一种光谱分析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平面光栅摄谱仪 (1) 光路原理: 一般平面光栅摄谱仪的光路如图6.4-12所 示。图中M1,M2是同一大凹球面反射镜的下、上两个不同框形 部分。光源A发出的光,经三透镜照明系统L1、L2、L3后均匀照 亮狭缝S 。通过S的光经小平面反射镜N反射转向90°后射 向M1,因S由N所成的虚像正好处在M1的焦面上,所以狭缝上一 点S发出的光,经M1反射后成了微微向上射出的平行光,并正 好射到N后上方的平面反射光栅G上。G把入射光向M2方向衍 射。M2把来自不同刻纹的同一波长的平行衍射光会聚成一点,
捉屏幕键来进行保存,并裁减成图 2 所示. 图 2 低压汞灯的图谱 3. 测量激光的波长 (1) 把汞灯换为 He-Ne 激光器并使其对准入射缝. (2) 重复以上 2 中的操作,其中负高压一般为 2,增益系数为 2,波 长范围自定. 8
光栅光谱仪实验38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9-4-29
图6.4-12 平面光栅摄谱仪光路图
(2) 中心波长和光栅转角的关系: 落在B中心线附近的波 长0 叫中心波长。显然,这时 =i,对1级谱光栅方程变为2d sin i=0 ,所以中心波长0 和i有一一对应关系。光栅安装在 一个金属齿盘上,盘底的轴插在机座的轴套上,盘边有一蜗杆 和齿啮合,蜗杆用一连杆和机壳外的手柄联结;转动手柄就可 以转动光栅,并在手柄边上可以读出光栅转角i 。仪器色散能 力较大,一次摄谱B只能容下相差约100nm的波长范围,所以拍 摄不同波段的光谱时,必须把光栅转到相应的i角位置。
(3) 谱级分离: 设B上某点 =600nm,对1=600nm的光 波,k=1,得到了加强;对2=300nm的光波,k=2,也得到了 加强。这样在B上 =600nm处出现的谱线,就无法确定它是1还 是2,这叫谱级重叠。但2是紫外光,它不能透过玻璃,在狭缝 前放一无色玻璃作为滤色片,所有紫外光便都到不了B,从而
图6.4-13 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光路图
2.阅读仪器说明书,按程序进入倍增管处理系统或CCD处 理系统。
3.用汞灯光源进行波长定标。 4.测量氢原子光谱巴尔末线系的光波波长,并由计算氢 的里德伯常量RH 。 【预习思考题】 棱镜光谱仪与光栅光谱仪的光谱有何不同? 【分析讨论题】 光谱仪的入射狭缝的缝宽对光谱线的强度和谱线的线宽有 何影响?
简单地实现了1级可见光谱和2级紫外光谱的分离,滤色后在
=600nm处出现的谱线一定是1。 2.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
WGD-8A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由光栅单色仪,接收
单元,扫描系统,电子放大器,A/D采集单元,计算机组成。
该设备集光学如图6.4-13所示,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均为直狭缝,宽度
界限只能达到 850nm 左右,红外波段则要求改用热电元件作为接收器. (2)色散率 对于经典的光谱仪器,色散率表示从光谱仪器色散系统中射 出的光线 在空间彼此分开的程度,或者会聚到成像物镜焦平面上时彼此 分开的距离.前者用 274 光栅光谱仪实验 角色散率表述,后者用线色散率表述. (3)分辨率 是表示光谱仪器分开波 长极为接近的两条谱线的能力,是光谱仪器重 要的性能指标.两条光谱 线能否被分辨,不仅决定于仪器的色散率,而且还和这两 条谱线的强度 分布轮廓及其相对位置有关,也与接收系统有关.通常用瑞利 (Rayliegh) 提出的仅考虑衍射现象的分辨率理论分辨率作为分辨率的判据.瑞 利认 为,当两条强度分布轮廓相同的谱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重叠时,刚能分 辨这 两条谱线.根据瑞利准则,理论分辨率 R 为 λ R= Δλ 其中 Δλ , λ 分 别为可被分辨的两谱线的波长差和两谱线的平均波长. 一般中,小型的 棱镜光谱仪的分辨率为 103~105 ,特大型棱镜光谱仪可达 1.4×105 ,衍 射光栅光谱仪的分辨率可达 5×105 ,而干涉光谱仪的分辨率可高达 5×107. 3.氢原子光谱 量子理论指出,原子的能级结构是由一系列分立 的能级组成,各能级的能量则 由原子本身确定.原子吸收了外界能量被 激发到激发态上,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处 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它必定 通过一系列的跃迁过程返回基态.跃迁过程可分为辐 射跃迁和无辐射跃 迁两种.无辐射跃迁过程是原子通过其它渠道(如原子间的碰撞 等)释放 能量回到基态能级上.辐射跃迁是一个发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子从高 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释放一个光子,当两个能级的能量差为 ΔE 时,光子 频率必须 满足 hv = ΔE 对于氢原子,此式可以写成 v= 1 λ = RH ( 1 1 2) 2 n j ni (3-31) 其中, R H 为里德堡常数, ni 为跃迁上能级的主量子数, n j 为跃迁下能 级的主量子 数.不同的 n j 对应于氢光谱中不同的线系.巴尔末线系跃迁 的上能级和下能级为 4 5, n j = 2 , ni = 3,, 6 ,分别对应于 H α , H β , H γ,Hδ,Hε,Hζ. 【实验仪器】 全套设备由 WGD-3 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及配套软件, 待测灯 源, 透镜, 计算机及打印机组成. 1.WGD-3 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
引言WGD-8A型光栅光谱仪是采用平面反射光栅作为分光元件,具有光 电倍增管和CCD两种接受器件,通过光电转换将数据送至单片机进行预 处理后,再将数据传递给计算机通过软件分析,最终绘出光谱分析所需的 曲线。从而大大提高光谱分析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使得光谱分析变得 更加简便直观,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四. 实验内容 1. 光谱仪的初始化 (1)先接通控制系统的电源,再启动计算机. (2)点击桌 面上的 "WGD8a" 图标启动程序, 光谱仪自动进行初始化. (3)接通汞灯电 源,使光直接照射在单色仪入射缝 S1 上.狭缝 S1 大小为 0.15mm,狭缝 S2 大小为 0.1mm,大小已调好,一般不需要 再调. 2. 测量汞灯光的波长 (1) 采集信息 点击"当前寄存器"列表框右侧的按钮" " ,在"寄存 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某一寄存器,输入样品名称 Hg 灯,操作人 中输入实 验小组每个人的姓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2) 设置工作参数 6 点击"参数设置"菜单,依次设置各值为:模式为"E"(能 量谱),扫描间隔 0.1nm,波长范围 350.0—630.0nm,相对能量范 围 0—1000,负高压为 5, 增益系数为 3,确认输入. 起始波长和终止波长在工作范围内选择.因为低 压汞灯的最 短波长为 365nm,长波长为 623nm,所以设置的测量波长范 围包括 了低压汞灯的所有波长即可. 负高压是指光电倍增管工作时的负 高压共有,1—8 档, 调整负 高压将明显影响各谱线峰值,对普通光源一般 取 4 挡-6 挡,不得 作较大改动. 增益是指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共有 1—8 档,对普通光源一般 取 3 挡-4 挡. (3) 扫描汞灯光谱 选择"工作"中的"单 程扫描"或点击快捷按钮,开始扫描. 注意此时屏幕上会出现"正在检索,请 稍等!按取消键停止 检索. ,检索耗时可能较长,但千万不可按取消键,因为 系统正 " 在把光栅从当前波长处(200nm) 转到设定的测量波长处, 若取 消, 将导致测量错误,只有重新初始化后方可再测量,耗时更长. 检索完毕, 系统进行测量,状态栏上可看到当前波长和读数. (4) 检峰 点击工具栏上 的 进行自动寻峰,输入最小峰高,比如 50 (输入最小峰高应比目测最小峰 高略低,不宜太小,否则会因毛 刺太多而分不清.一般以能读出 576.96nm 和 579.07nm 两条波长 线为准输入,实际测量值与此标准值可能稍有误 差),读出各波 长的读数. 7 若有波长的峰值超过 999,则需要回到(1)步,重新选择一 个寄存器进行信 息输入,在(2)步中把负高压的值调低一级,重 新进行测量. 若所有有波长 峰值中的最大值低于 700,则也需要回到(1) 步,重新选择一个寄存器进行 信息输入,在(2)步中把负高压的 值调高一级,重新进行测量. 若图中无法 分辨出 365.02nm, 365.48nm 和 366.3nm 三条谱线, 也即读出的各波长 中无此三值,则需要对入射缝 S1 和出射缝 S2 进行微调,稍微减小其大 小.但其为单色仪的脆弱部分,调整时 一定小心谨慎,严禁大力随意调整. 然后回到(1)步,重新选择 一个寄存器进行信息输入后进行测量. (5) 保存 光谱 若测量的图中至少有图 2 中所示的 9 条谱线,则可通过键盘 上的捕
范围0~2mm连续可调,光源发出的光束进入入射狭缝S1,S1位 于反射式准光镜M2的焦面上,通过S1射入的光束经M2反射成平
行光束投向平面光栅G上,衍射后的平行光束经物镜M3成像 在S2上或S3上。
【实验仪器】 WGD-8A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一组光谱灯,先进电 机驱动器(由计算机控制驱动光栅转动),计算机一台。 【实验内容】 1.熟悉光谱仪的各部分结构,各电源的功能。
正好落在照相胶版B上。G相邻刻纹的衍射光传播到的光程差 =d (sini+sin) ,式中d是光栅常数,i、 分别是入射光、衍 射光相对于G的法线的夹角,sin 取+号是因为 、i在法线的同 侧。显然,要是个亮点,必须 =k,于是得光栅方程d (sini+sin )=k,式中是光波波长,k=0,±1,±2,…叫衍射 级。除0外,对同一k,因i相同而不同则 将不同,也就是不同 波长的像点将落在B的左右不同位置,成为一个单色像。狭缝S 是连续的点的集合,所以是一条亮线。对同一k,A发出的所有 波长所形成的所有单色像构成A的光谱,用胶版B就可以把它们 拍摄下来。
光谱分析系列实验三 光栅光谱仪实验
光栅分光与棱镱分光相比具有色散均匀、分辨率高、能量 集中,光谱范围宽等优点,光栅光谱仪的使用相当普遍。CCD 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s)的简称,是由美 国贝尔实验室于1970年提出来的新型半导体器体。CCD具有尺 寸小、重量轻、功耗小、线性好,噪声低,动态范围大、光谱 响应范围宽,寿命长,实时传输和自扫描等一系列优点。30多 年来,CCD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已成为跨专业、 跨行业的一种光电产品,是现代光电技术中最活跃,最富有成 果的器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