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共159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共159张PPT)

勤劳
心不在焉
卒业
用“\”将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划掉。
\ 锦囊(nánɡ ránɡ) · \ 博学(bó pó) ·· \ 勤奋(qín qínɡ)
\ 恭敬(ɡōnɡ ɡònɡ) · \ 士卒(zú sú) ·· \ 相逢(fénɡ fónɡ)
【囊】 【恭】 【通】 【练囊】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谦逊有礼。
第三步:知内容
《铁杵成针》共有几句话?课文中的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课文共有 5 句话。故事讲了李白读书时 没读完就 弃去 了,经过一条小溪时,遇到一 位 老媪 正在 磨铁杵 ,想要做 针 。
第四步:查资料
车胤( 约333 年—401年),字 武子 ,南平郡 (今湖北公安)人。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 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 萤火虫,用以照明, 自此学识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东晋大臣。
由这个故事产生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这个成语 的意思是什么?
由这个故事产生的成语是铁杵成针;这个成 语比喻有恒心肯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铁杵成针》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 懈都能成功。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读准字音,注意 词句之间的停顿。
第四步:查资料
《晋书》是中国“ 二十四史 ”之一,由唐 房玄龄 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记 载的历史上起 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 元熙二年(420年) 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 同时还以“ 载记”的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 况。今存一百三十卷。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能否读通畅,读准停顿。

牛角挂书故事

牛角挂书故事

牛角挂书故事摘要:一、牛角挂书背景介绍二、牛角挂书故事详述1.主人公挂书原因2.挂书过程中的趣事和困难3.挂书带来的影响和收获三、挂书故事的寓意和启示四、挂书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传承正文:【提纲】一、牛角挂书背景介绍牛角挂书是指在牛角上挂载书籍,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古代,牛角挂书是文人墨客的一种象征,寓意着勤奋好学、立志成才。

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源于古人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学习的虔诚态度。

二、牛角挂书故事详述1.主人公挂书原因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孙山的青年,他出身贫寒,但酷爱读书。

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购买更多的书籍。

为了充分利用每一本书,他将书挂在牛角上,便于随时随地阅读。

2.挂书过程中的趣事和困难孙山挂书之后,他的牛角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每当他行走于村头巷尾,总能吸引一群好奇的村民。

他们纷纷询问孙山的挂书方法,并表示想要尝试。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孙山那样持之以恒。

在挂书的过程中,孙山遇到了许多困难,如牛行走时书籍的摇晃、雨天书籍的潮湿等。

然而,这些困难都没有让孙山放弃读书。

3.挂书带来的影响和收获挂书让孙山受益匪浅。

他在读书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人生哲理。

这些知识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远见、有智慧的人。

在他的努力下,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

而他的挂书故事也传为佳话,激励着后人勤奋学习。

三、挂书故事的寓意和启示牛角挂书故事传达了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四、挂书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传承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流行牛角挂书这种形式,但挂书所体现的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将挂书精神理解为充分利用时间和资源,不断提高自己。

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少年正是读书时》ppt课件

《少年正是读书时》ppt课件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
中考衔接
❖ 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 高尔基: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 汉朝刘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 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 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 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卡莱尔: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 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 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 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 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 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
了一个学识渊博的的大文豪,写出了《资治通鉴》。

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 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 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 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 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 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 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了解读书的好处。 3.解决现实中学生关于读书方面的
问题和困惑。
一,积累读书名言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 ❖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三国]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懒惰的智慧》教学课件 (共46张PPT)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懒惰的智慧》教学课件 (共46张PPT)
绿色环保床上电脑桌 懒汉洗脚盆 ……
自主探究 体味语言
例一:第四自然段举了汉弗莱·波特发明阀门的事例, 以“人家雇他整天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 写波特发明前工作的无奈;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 活太累人”写他萌发发明念头的初衷;以“不但他可 以脱身走人,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也提高了一 倍”写他发明后的潇洒;以“他就这样懒洋洋地发现 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总结他的成果。在此, “懒汉”波特其人,简直呼之欲出!
勤奋
导入新课
也许同学们都有此感受,家长喜欢勤劳的孩子, 老师喜欢勤奋的学生,上司喜欢勤快的下级。勤劳 者时时、处处得到表扬。不爱劳动,不爱学习,不 爱工作是懒惰的本义,懒汉成了人人指责的对象, 所以古往今来,懒惰成为地地道道的贬义词。而美 国作家凯利别出心裁、富有创意地为懒汉正名,为 “懒惰”分辩,我们不妨一起来关注一下,作者对 懒惰持什么样的观点或者有什么样的解释。
三、拓展思维,体验创新
课外作业:求异创新
本文告诉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引出 新的观点.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 炼出言之成理的观点,把它写成一篇议论文。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3、开卷有益 4、名师出高徒
体会上述彩色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特点一:生动传神又不乏幽默的反映了波特 “懒汉的智慧”。
例二:
(1)真是懒汉干活儿! (2)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
特点二:语言亲切动人,如话 家常,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例三: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 他讨厌哪怕多走半步路。
特点三:这个句子闪烁着俏皮的智慧的光芒, 表意准确,生动传神,幽默风趣!
(寻找关键句)
2、用最简练的语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论点。

妙趣横生的语文 PPT课件 通用

妙趣横生的语文 PPT课件 通用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谐音趣话
• 今天上完第一节课,一个好朋友递给我一张纸, 并诡异地说“读一读吧!我为你写的诗,不看会 后悔的。”我连忙接过纸,内容是:“暗湿竹, 暗湿绿,暗湿透春竹,暗湿达春绿。卧梅有闻花, 卧枝伤痕低。”我先是莫名其妙,再认真地读一 遍,总感觉很怪,当我读到“卧枝伤痕低”时, 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在忽悠我。我又认真地琢磨 了前面几段,原来她在利用谐音让我上当。整首 诗翻译为:
音趣
• 从前,有个卖豆芽的人,请村上的教书先生为他写春联。 这个教书先生却给他写了幅古里古怪的同一字对联:长长 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横批:长长长长 。这幅对联 一共用了十八个“长”字,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
• Chang Zhang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 •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

《观书有感》PPT课件

《观书有感》PPT课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它,指方塘。 清如许——这样清澈。 为——因为。 要问这池塘里的水怎么这样清澈? 这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 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文公文集》。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观书——读书。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鉴——镜子。 徘徊——来回移动。
半亩方塘像明镜一样清澈明净, 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
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 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 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 用功。
目不窥园: 在西汉时期,大儒学家董仲舒在年少时
就读书非常刻苦认真,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 书,常常快到黎明前才睡,然后鸡一叫,就 又来读书,总共也就睡不到3小时。他的书 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 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总是读书。有 人劝他出去走走,不要老呆在家里读书。他 却说:“我不读书,只顾去玩,就算我出去, 也只是和其他人讨论诗书。”后来他长大了, 是有名的高等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 布四方。
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
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 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 (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 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 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 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 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 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 的政治家。

牛角挂书ppt课件

牛角挂书ppt课件
4
•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 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 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 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 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 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
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 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 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 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 鞯:衬托马鞍的垫子 • 适:恰逢,正赶上 • 帙:书套,指书卷 • 按辔:按捺住马鞍 • 蹑:追随 • 因:于是 • 识度:见识和风度
3
• 非若等辈:不同于你们这些人。若, 你,你们
• 结:结交 • 纳:接纳 • 大业:隋炀帝年号 • 举:起,发 • 关:指函谷关 • 遂:于是,就 • 语:交谈
5
• 1.
•适:恰逢,正赶上 •因:于是 •识度:见识和风度 •举:起,发
6
•2
•B:你,你们 •A:比得上 •C:如果 •D好像
7
• (1)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 得很奇怪
• (2)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 不是你们能比的
• (3)玄感在黎阳起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8
•李密;勤奋学习,胸怀大 志 杨素;慧眼识英才
牛角挂书
1
•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 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 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 “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 下拜。问所读,曰:“《项羽 传》。”因与语,奇之。归谓 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 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 人入关迎密。
2
• 密:李密,隋末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 失败后投农民起义军瓦岗军,成为首 领
9
10

一年级传统文化(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山东友谊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年级传统文化(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山东友谊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年级)
第一单元 好学 2 苟不学 曷为人
学习新课
第2课 苟不学 曷为人
学习目标
1.熟读经典,知道来到学校就要认真学习,成为有用的人 2.学习“牛角挂书”的故事,理解“苟不学 曷为人”。 3.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勤学苦练。
劝学
第2课 苟不学 曷为人
犬 守 夜,鸡 司 晨,
修身
背一背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三字经》
读一读
苟 不 学,曷 为 人. 蚕 吐 丝,蜂 酿 蜜, 人 不 学,不 如 物.
读一读
【出处】 宋·王应麟《三字经》
读一读 【古语今说】
狗在夜里会看守家门,鸡在早 上会报晓,人如果不能学习,又 怎么称得上人呢。蚕能吐丝,蜜 蜂能酿蜜,人不懂得学以致用, 就不如动物。
想一想 【明道喻理】
牛角挂书
听故事并想一想李密是如何勤奋学习的?
李密一边赶路,一边在牛背上读书。
广闻博识
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卓。
---《三字经》
边担柴边读书的朱 买臣和把书挂在牛 角上的李密,虽然 身体很劳累,仍然 在艰苦的环境中坚 持读书。
修身
背一背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且歌且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行且读:一边行走一边读书。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 其后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偷偷摸 摸的样子。
密识素,下下拜。
位置在低处的,跟“上”相反:下面,上下左右 用作动词:下,从牛背上下来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 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 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 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 ,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 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 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 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 ,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 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 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 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 ,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密以薄鞯乘牛,(
பைடு நூலகம்
)。越国
公杨素(
),按辔蹑其后,曰:"(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 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 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 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 ,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 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 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 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 ,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密识素,(
)。问所读,曰:"
《项羽传》。"(
)。
归谓子玄感曰:"(

"玄感遂(
)。大业九年,玄
感举兵黎阳,(
)。
《隋书•李密传》
趣读小古文之“勤学篇”
再见!
趣读小古文之“勤学篇”
牛角挂书
李密
李密,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 (今陕西西安)人,隋唐时期的群雄之 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 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 称魏公。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 世济民为己任。著有作品《陈情表》。
牛角挂书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 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 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 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薄鞯[jiān] 一帙[zhì] 按辔[pèi]
蹑[niè]其后 遂[suì]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诗》 鞍鞯:马鞍下面的垫子。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帙角上,行且读。
帙,书衣也。――《说文》

包书套子,用布 帛制成
帙:书卷,一卷书即一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