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
梅毒

2.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
(1)青霉素疗法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分两侧臀部肌注,每周1次,共2-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 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
(2)对青霉素过敏者盐酸四环素,口服,连服15天。强力霉素,连服15天。
3.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黏膜、骨骼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
(1)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1次/周,肌注,共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肌注,连续20天。可间隔2周后重复 治疗1次。
预后
梅毒经过治疗后,如何判断是否痊愈,通常是用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来加以判断,各大医院比较常用的是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RPR是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常用 于疗效的判断。TPP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法检测一旦阳性,无论治 疗与否或疾病是否活动,通常终身保持阳性不变,其滴度变化与梅毒是否活动无关,故不能作为评价疗效或判定 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只能够作为梅毒的确认试验。
流行病学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 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梅毒PPT课件

可累及主动脉全程,表现为 胸痛、呼吸困难等。
可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心 悸、气短、乏力等。
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给予青霉素治疗,同时应用 抗炎、扩血管等药物。
除了青霉素治疗外,还需要 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如主 动脉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搭 桥术等。
其他系统并发症
眼部并发症
如角膜炎、虹膜炎等,表 现为眼痛、畏光、流泪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血液传播和母婴 传播。
02 人群分布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 为主。
03 地域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但发病率因地区、人群和 危险因素而异。
临床表现与分型
潜伏期
感染后可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此时 无明显症状。
二期梅毒
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如皮疹、扁平 湿疣等,还可累及骨骼、眼、神经系
疗效评估与随访
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定 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和 血清学反应。
其他抗生素治疗
替代药物选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 多西环素等替代药物治疗。
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监测
使用其他抗生素时,需注意药物相互 作用、不良反应监测等问题。
联合用药方案
针对复杂或难治性梅毒,可采用联合 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青霉素治疗,同时给予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
除了青霉素治疗外,还需要给予改善脑循环、促进神经细胞 代谢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01
02
03
04
05
梅毒性主动脉炎
梅毒性主动脉瓣关 梅毒性冠状动脉口 梅毒性主动脉炎
闭不全
梅毒ppt课件

建立健全梅毒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提高防治效果。
04
梅毒的社会影响与控制
梅毒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身体健康损害
梅毒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 重损害,引发多种症状,如皮肤 溃疡、骨骼疼痛、神经障碍等。
心理压力与羞耻感
梅毒患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心理压 力和羞耻感,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 活质量。
损失。
梅毒的控制策略与措施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 梅毒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强化性教育
在学校和社区开展性教育课程,增强人们的 性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早期诊断与治疗
鼓励人们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梅 毒,以降低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法律法规制定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行为,减少梅毒 的传播风险。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早期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早期梅毒的典型症状、诊断方法和治 疗手段
详细描述
早期梅毒通常表现为生殖器溃疡、硬 下疳等症状,诊断时需要进行血液检 测,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 素等。
案例二:中晚期梅毒的治疗与护理
总结词
中晚期梅毒的症状、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中晚期梅毒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皮疹、发热等,治疗上需要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同时需要加强护理和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家庭关系破裂
梅毒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破裂,因为 患者可能因为羞耻感而隐瞒病情, 引发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猜疑。
梅毒对社会的危害
传播风险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具有传 染性,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构
成威胁。
社会负担加重
梅毒患者的医疗费用、社会福利 支出等会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
梅毒诊疗及报告

传播途径
01
02
03
性接触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性 接触时可通过破损的皮肤 或黏膜传播病毒。
血液传播
输入感染的血液或血液制 品、共用注射器等可导致 感染。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梅毒后,可经胎 盘或产道将病毒传给胎儿 。
梅毒的分类与阶段
早期梅毒
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 伏梅毒,此时感染时间较 短,传染性较强。
血清学试验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快 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 颗粒凝集试验(TPPA),辅助诊断和治 疗评估。
03
梅毒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首选药物治疗为抗生素。医生会根据 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以杀死病原体并控制病情。
医患沟通与知情同意
医生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了 解其病情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治
疗方案。
在进行治疗前,医生应向患者解 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征得
患者同意。
对于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的情况,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药物 的作用和副作用,并嘱咐其按时
服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抗生素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部分梅毒菌株可能对某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 失败。因此,医生会定期检测梅毒菌株的耐药性,以调整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常用于治疗生殖器梅毒,通 过产生高能量激光束照射病变部位, 达到破坏病原体的目的。该方法具有 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
电凝治疗
对于皮肤和黏膜的梅毒病变,电凝治 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 电凝器烧灼病变部位,可迅速破坏病 原体并控制感染。
梅毒的名词解释

梅毒的名词解释梅毒,也称梅贝尔氏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它得名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活跃在意大利的军人吉奥瓦尼·巴蒂斯塔·代·梅贝尔,是第一位描述并研究该疾病的人。
梅毒是一种多系统累及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影响皮肤、黏膜、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等。
人们通常将梅毒分为三期,即初期、继发期和隐源期。
初期梅毒是感染后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3到4周出现,但有时也可能迟至3个月。
常见的初期症状是梅毒性溃疡,即硬性下疳,它是一个没有痛感的圆形溃疡,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由于疼痛轻微或不明显,初期梅毒易被忽视,这也是该病在初期传播的原因之一。
继发期梅毒是感染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的情况下发展而来。
在继发期,梅毒螺旋体扩散到全身,引发一系列全身性症状。
皮肤病变是继发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往往发生梅毒性斑丘疹或梅毒性疹,其特征是红色斑丘疹,发生在全身不同部位,尤其是手掌和足底。
另外,梅毒还可以引发眼部和内脏器官的损害,导致视力损失、心血管疾病等。
隐源期是梅毒最后一期,也被称为晚期梅毒。
在隐源期,梅毒螺旋体仍在患者体内存在,但症状已经消失或减轻,隐源期可能会持续多年。
如果患者在此期间未经治疗,梅毒可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梅毒。
神经梅毒的症状包括头痛、视觉障碍、肌肉无力和神经系统异常。
如果不及时治疗,神经梅毒可能导致智力障碍和行动迟缓。
梅毒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在初期,医生通常会检测患者的血清反应性试验,例如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
如果反应性结果呈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更准确的检测,例如梅毒螺旋体DNA检测或暗场显微镜检查。
治疗梅毒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类药物。
对于初期和继发期梅毒,通常只需一次性注射剂量即可,而隐源期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注射剂量。
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杀灭体内梅毒螺旋体,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
预防梅毒的最佳方法就是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使用安全套和定期进行性病筛查。
梅毒的科普知识

梅毒的传 播途径
梅毒的传播途径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性 行为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另外,婴儿可以通过感染的孕 妇传染给他们。
梅毒的传播途径
切病人的血液或使用受感染的 针头等方式也可能传播梅毒。
梅毒的症 状
梅毒的症状
初期梅毒可能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 的症状,如溃疡或疹子。 但如果不治疗,梅毒会进入次要阶 段,出现更明显的症状,如发热、 头痛、乏会出现严重并发 症,如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 问题等。
梅毒的预 防和治疗
梅毒的预防和治疗
最有效的预防梅毒的方法是正 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的 性行为。 孕妇要进行梅毒筛查,以保护 新生婴儿不被传染。
梅毒的预防和治疗
梅毒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 治疗,早期治疗可以防止疾病 的进一步发展。
梅毒的科普知 识
目录 梅毒的基本概念 梅毒的传播途径 梅毒的症状 梅毒的预防和治疗 梅毒的重要提示
梅毒的基 本概念
梅毒的基本概念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 旋体引起。 梅毒在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 若不进行治疗,会逐渐发展并对身 体造成严重损害。
梅毒的基本概念
错误的治疗或未及时治疗会导 致梅毒转入晚期,对神经系统 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梅毒的重 要提示
梅毒的重要提示
如果有怀疑梅毒的症状或接触过患 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不要使用未经检查的针头、注射器 等物品,以防止感染梅毒。
梅毒的重要提示
增强性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识和预防 意识。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梅毒诊断标准

(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胎传梅毒
疑似病例
生母为梅毒患者或隐性梅毒者;
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
或无任何临床症状。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其抗体滴度高于生母4倍及以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或出生后3个月随访滴度升高。
梅毒诊断标准
梅毒诊断要点:
梅毒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梅毒诊断分为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梅毒诊断原则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分期/类
病例分类
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一期梅毒
疑似病例
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硬下疳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2.梅毒病例记录与报告要求:
①梅毒病例的记录与报告应按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进行。②仅报告以前未做出诊断的首诊病例或新发病例,复诊与随访检测者不报告。③梅毒再次感染者需要报告。④术前病人、孕产妇和献血人员的梅毒血清检测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后报告,仅依据阳性检测结果不报告。⑤梅毒病例分类为疑似病例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病例和阳性检测病例。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
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二期梅毒
疑似病例
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
二期梅毒皮疹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确诊病例
(实验室诊断病例)
同上
同上
暗视野检查阳性;
梅毒

辨证论治
①肝经湿热证——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血热蕴毒证——清营汤合桃红四物
汤加减 ③毒结筋骨证——五虎汤加减 ④肝肾亏损证——地黄饮子加减 ⑤心肾亏虚证——苓桂术甘汤加减
预防与调护
⒈加强宣传教育 ⒉严禁卖淫嫖娼 ⒊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对梅毒患者要避孕
或及早中止妊娠。 ⒋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⒌坚持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原则,建立
粘膜:硬腭近中央部穿孔是特征性 的。鼻中隔树胶肿。鞍鼻。
骨、内脏、神经
二、先天梅毒
特点:传染途径不同,不发生硬下 疳,影响生长发育,早期梅毒症状较重, 晚期症状较轻。
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下,往往早产、 营养不良、消瘦、皮肤干皱、呈老人面 貌,哭声低弱嘶哑。
早期皮肤损害:生后3周~3月,为二 期皮损,斑疹、丘疹、脓疱疹。在口周、 肛周的浸润性斑片,形成放射状皲裂, 愈后呈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
本病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亦称 “苍白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细长,长7~14um, 宽0.25um,6~12个螺旋。螺规则约 1um。透明不易着色。运动方式:围绕 长轴旋转,螺旋自身屈伸,靠螺旋伸 缩。为横断分裂生殖,30~33小时繁殖 一次。为厌氧微生物,体外很易死亡, 对寒冷抵抗力强,-78℃数年不丧失传 染性。一般消毒药物如升汞、苯酚、 乙醇等很容易将其杀死。
二期:一期未治疗或是不规范,梅 毒螺旋体由淋巴管系统进入血液大 量繁殖播散而出现的症状。主要表 现为杨梅疮。可侵犯皮肤、粘膜、 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先 有流感样症状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继之以皮肤粘膜疹为主。
皮肤损害:四不象而不痒的皮肤病。
共同特点:无急性炎症现象,境界明 了,有浸润,压诊不完全褪色,通常 不经治疗可以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 瘢痕;广泛对称,疏散而不融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及治疗
预防及治疗
吉赫反应(Jarisch-Herx heimer reaction) 多发生在接受治疗后 6~ 8h ,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皮疹等, 注意要与青霉素过敏相鉴别。
预防及治疗
疗程结束后应在 2、4、6、9、12 个月时追踪监测 VDRL 或 RPR 试 验,直至其滴度持续下降或阴性。
诊断
梅毒诊断是比较复杂的检测过程,其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应联合 R PR 和 TPPA 两种实验方法同时进行,相互检测验证,提高检出率,最大 限度地降低甚至避免误诊和漏检率。
诊断
神经性梅毒的诊断主要是脑脊液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白定量、VDR L 试验、PCR 检测 TP DNA 等。其中,PCR 法可快速准确地诊断神经性 梅毒
传播途径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病原菌引发的感染,按获得该病原菌的路径可以分 为 3 类:先天性梅毒感染、妊娠期梅毒感染和获得性梅毒感染。
先天性梅毒螺旋体的感染途径主要有:①经过胎盘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 ②感染胎盘
临床表现
早期先天性梅毒
晚期先天性梅毒
临床表现
早期先天性梅毒: 小于胎龄儿、早产儿 皮肤黏膜:斑疹、疱疹、掌(趾)大疱、脱皮、湿疣、淤斑、鼻炎 骨骼:骨软骨炎、骨膜炎、假性瘫痪 肝脾:肝脾肿大, 肝炎, 血液:贫血、血小板减少、DIC
实验室检查
非特异性试验 即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为 梅毒的常规筛查试验。主要有性病研究实验室 (VDRL) 试验和快速血浆反 应素(RPR)试验。
VDRL 是唯一推荐用于检测脑脊液内反应素的试验,对诊断神经性 梅毒有重要价值。
RPR 试验为 VDRL 试验的改良法,适合大规模筛选,梅毒感染 4 周内即可出现阳性反应,
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诊断胎传梅毒 ②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③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④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 ⑤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ELISA) ⑥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TmpA)快速检测
实验室检查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如 TPPA)是诊断的确诊试验,部分患者治愈后仍 可终生阳性。这两个试验结果需结合看,第 1 种情况:RPR 试验阳性,梅 毒螺旋体特异抗体 1∶ 40 以上,为正在感染梅毒;第 2 种情况:RPR 试验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 1∶ 40 以上,为既往感染梅毒。
诊断
疑诊先天性梅毒婴儿的医学评估要点: ⑥胎盘或脐带组织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 ⑦如果发生任何梅毒疾病征象,应做完整的眼部检查; ⑧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
确诊依据
①取胎盘、羊水、皮损等易感部位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找梅毒螺旋 体,但阳性率低;
②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FTA-ABS)试验; ③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④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⑤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 ⑥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⑦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TmpA) 的快速检测; ⑧PCR 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 DNA
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母亲梅毒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疑诊先天性梅毒婴儿的医学评估要点: ①全身体检,寻找先天性梅毒的体征; ②血清定量 VDRL /RPR抗体或特异性抗体( 最好检测 FTA-ABS-IgM) 测定 ③脑脊液细胞数、蛋白分析及 VDRL 试验; ④长骨和胸部 X 线; ⑤肝功能;
神经梅毒的治疗 对神经系统受累者疗程 3 周。 6个月时需再复查脑脊 液。
及时、正规治疗孕妇梅毒,是减少先天性梅毒发病率的最有效措施。
谢谢!
先天梅毒
儿科五病区
定义:
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又称胎传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kum,TP)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感染。
先天性梅毒分为:1)早期梅毒:2 岁以内发病者为早期梅毒。 2)晚期梅毒:2岁后为晚期梅毒 3)先天隐性梅毒:先天性梅毒未经治疗,无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 ①出生时RPR阳性,滴度大于母亲的4倍,可诊断; ②RPR阳性小于母亲的4倍,魅两个月随访,升高者可诊断,若6月后 未转阴,每3个月随访至18月。
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试验 即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一般用作确 认试验,尤其适用晚期梅毒。包括:
预防及治疗
首选青霉素,每次 5 万 U/kg,每 12 h一次,静脉滴注,7 d 后改为每 8 h 一次,共 10 ~ 14 d。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 5 万 U/kg,肌注, 共 10 ~ 14 d。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每日 15 mg /kg,分 2 ~ 3 次, 连用12 ~ 15 d,口服或静脉滴注。
实验室检查
PCR 技术检测梅毒螺旋体 DNA
文献报道 PCR检测梅毒螺旋体 DNA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血清学 方法。用腹股沟淋巴结穿刺结合 PCR 检测诊断早期梅毒 和 潜 伏 期 梅 毒,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可达100%。
其他辅助检查
①脑脊液:如单核细胞增多, 蛋白质升高,VDRL 阳性, 可诊断为神经梅毒。 ②长骨干骺端 X线摄片:先天性梅患儿长骨干骺端常出现线状低密度影, 称“ 梅毒线” , 有助于先天性梅毒的诊断; ③ 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 贫血,血小板减少。
预防及治疗
首选青霉素,每次 5 万 U/kg,每 12 h一次,静脉滴注,7 d 后改为每 8 h 一次,共 10 ~ 14 d。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 5 万 U/kg,肌注, 共 10 ~ 14 d。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每日 15 mg /kg,分 2 ~ 3 次, 连用12 ~ 15 d,口服或静脉滴注。
梅毒血清实验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
病原
病原为梅毒螺旋体,形似螺旋状纤维,约 6 ~ 20μm 长,0. 25 ~ 0. 3 μm 宽,有 8 ~ 12 个排列均匀的螺旋,在暗视野可见其运动似波浪 形。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外的生活力较弱,在干燥环境中和阳光直射下迅速 死亡,但在 - 10 ℃ 可生存 3 h。普通消毒剂能在短时间内使其死亡。
传播途径
先天性梅毒主要通过血源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多发生在妊娠 4 个月 后(16 ~ 18 周)。孕早期由于绒毛膜朗格汉斯巨细胞层阻断,螺旋体不能 进入胎儿;妊娠 4 个月后,朗格汉斯巨细胞层退化萎缩,螺旋体得以通过胎 盘和脐静脉进
入胎儿循环。
传播途径
胎儿感染与母亲梅毒的病程及妊娠期是否治疗有关,母孕期早期感染且 未治疗,其胎儿几乎均会受累,其中50%的胎儿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或 在新生儿期死亡。
临床表现
早期先天性梅毒: 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脑膜炎 全身淋巴结肿大 其他:肠炎、腹膜炎、腹腔积液;肾病或肾炎, 水肿;葡萄膜炎、脉
络膜视网膜炎、青光眼;肺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晚期先天性梅毒症状 多出现在 2 岁后 皮肤:口周、肛门处皲裂、树胶肿、腭部穿孔 骨骼:上颌短、腭弓高、马鞍鼻、军刀腿、舟状肩胛、Clutton 关节炎 眼:间质性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 牙齿:桑椹样牙、Hut chinson 齿、牙轴质不良 神经系统:神经性耳聋、智力障碍、瘫痪、抽搐
实验室检查
直接观察梅毒螺旋体 适用于早期梅毒的诊断。可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病 损基部浆液内的梅毒螺旋体;可用银染色法或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活体组织 检查梅毒螺旋体;还可采用多功能显微诊断仪直接观察样本内病原体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试验: 是梅毒诊断最主要的实验室手段,根据所用抗原不同可分为非螺旋体
抗原和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两类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VisuAppealing
01
梅毒螺旋体
02 Subtle Touch
血清学试验
03 3
Animation PowerPoint
梅毒螺旋体 DNA 检测 Dynamic look to youerPoint
Templates & Backgrounds for Your Impressive Presentation
诊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 ①生母为梅毒患者 ②有或没有CDC临床表现 ③非螺旋抗体滴度是生母4倍,或生后滴度持续上升; ④暗视野或梅毒螺旋抗体实验阳性。 同时符合4条为确诊,同时符合前3条为疑似病例
诊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诊断标准 ①生母为梅毒患者 ②有或没有CDC临床表现 ③非螺旋抗体滴度是生母4倍,或生后滴度持续上升; ④暗视野或梅毒螺旋抗体实验阳性。 同时符合4条为确诊,同时符合前3条为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