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管道的热力分析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分析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1-05-07T10:30:35.79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作者:杨建[导读] 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结合直埋供热管道发展情况对管道类型进行了重点论述,分析了直埋管道布设和敷设以及保温等多项技术要点,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的优势全面体现出来,经过分析得出,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极高,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乌鲁木齐热力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结合直埋供热管道发展情况对管道类型进行了重点论述,分析了直埋管道布设和敷设以及保温等多项技术要点,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的优势全面体现出来,经过分析得出,其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极高,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关键词: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当设计城镇热力管网时,管道覆土深度非常浅的情况下,管道竖向稳定性将会被影响,以此引起管道表面凸出现象,严峻的情况下还会超出地面。
而管道覆土非常深的情况下,管道外护管表面具体温度提升,不符合相关要求。
基于此,要想保持表面温度处于正常状态,就需要加强对管道保温层厚度的控制力度,降低安全隐患出现概率,在掌握设计管道埋深要点的基础上实施相关作业。
1、对于直埋供热管道发展的论述当前阶段,供热管道地沟敷设期间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将该项问题有效解决,国外结合实际情况对供热方式进行了重点研究,使用直埋敷设代替地沟敷设的供热方式,该项方式由于效果良好,被广泛引进到了各个国家中,同时为了增强直埋供热管线的安全性,还引进了有关的渗漏报警检查系统。
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应用掀开了新的篇章,同时很多区域内还使用了聚氨酯泡沫喷涂保温、涂沥青方式直埋敷设供热管道,不过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无法有效掌握聚氨酯发泡的配料比例,质量得不到保障,空隙非常大,强度不高。
通过相关探究来看,自从热水直埋保管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全方面发展之外,直埋敷设方式逐渐成为了热水供热管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
关于供热管道直埋技术要点的分析

关于供热管道直埋技术要点的分析发表时间:2019-03-29T14:14:53.4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林金铃[导读] 摘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直埋供热管道施工质量,是确保供热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
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 501665摘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直埋供热管道施工质量,是确保供热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
本文主要探究了直埋供热管道的作用及应力特点、施工规程要求、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热管道;直埋技术;施工要点;质量控制引言:目前城市直埋式供热管道开始逐渐被应用到供热系统施工中,为了能够满足当前城市供热需求,直埋供热管道施工技术的完善与改进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我们要加强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不断对直埋供热管道施工技术进行研发和探讨,使直埋供热管道的施工技术更加适用、安全、可靠与经济。
一、直埋供热管道的作用及应力特点温度和压力是热力管道上最主要的两个参数,对于直埋管道,还有轴向位移产生的土壤轴向摩擦力和侧向位移产生的土壤侧向压缩反力。
另外,在管道局部结构不连续处会产生应力集中,对应的应力称为峰值应力。
峰值应力会导致管道疲劳破坏,管道在弯头、三通处产生的应力属于峰值应力。
由于土壤的均匀支撑,管道的自重没有产生自重弯曲应力,故一般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热网中常用的管道,其公称壁厚要远远大于该压力所需的设计壁厚,内压产生的实际应力也就远远小于管材的屈服应力。
相反,由于管道中热胀变形不能完全释放,使管道产生了较大的轴向压力和压应力,其中轴向压应力可能与屈服应力处于同一数量级上。
因此,在直埋敷设热力管道中,内压的影响较小,管道产生爆裂的可能性很小,而温度的影响则较大,管道强度设计中应主要考虑温度变化产生的循环塑性变形和疲劳破坏,特别是对波纹管补偿的影响很大,直埋蒸汽管的泄漏往往是直埋蒸汽管的补偿节破坏造成的。
直埋供热管道变径处的受力分析与保护

文章编号 :1 6 7 3 3 1 9 3 ( 2 0 0 9 ) 0 6 0 5 4 2 0 6
.T a n dt h es e c o n d a r y s t a g et a p e rp i p e s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p r e s s u r e s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we a kl i n ko f
( 2 )
5 4 4
中 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2 0 0 9年第 6期
由式 ( 可见 , 处于锚固段的变径管 , 大头的轴向力小于大管的轴向力 , 而小头的轴向力大于小管的轴 2 ) 向力 , 因此小头和小管连接处将承受较大的应力 . 该截面的轴向力随局部压缩 长度 线性 增大 . 当 长直 管线 锚固段满足安定性条件时 , 该截面未必能满足强度条件 , 所以必须对处于锚固段的变径管小头处进行应力 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I J i a n g a n g
.T e n g i n e e r i n gp r a c t i c e h ema x i mu ma l l o wa b l ec y c l et e mp e r a t u r ed i f f e r e n c e swe r eg i v e nf o rt h ep r i ma r y
为 大管侧 最 大过渡段长度 ,m;爧 为大 管 侧 局 部 伸 长 段 长 度 , ′ ′ ″ m;爧 1 2 为小 管侧 最大 过渡段长度 ,m;爧 1 为小管侧局部压缩段长度 ,m;爫牃为变径管小头的轴向力 ,N;爞 为变径管受到的土壤压缩反力 , ″ m;爧 2
直埋热水供热管道热损失、沿程温降计算分析

A 3 6・
张呼 生, 等: 直埋热水供热 管道热损 失、 沿程温降计算分析
第3 4卷
第1 期
—
—
保护层 热 阻 , m・ K / w
点 位置 进行 局部 开挖 , 将保 温 管的保 护层 、 保 温层进 行 切 割露 出工作 钢管 , 将 管壁 打磨 光亮后 涂抹 黄油 ,
同样 忽略 工作 钢管 热 阻 、 工作 钢管 内表 面热 阻 ,
取1 . 5 w/ ( m・ K)
日 — —折 算 深度 , m d —— 供 回水管 道 中心距 , m
— —
管 顶埋设 深 度 , m
化范 围 为 1 2~1 5 W/ ( n q ・K) , 取
1 3 . 5 w/ ( m ・ K)
O t —— 土壤 表面传 热 系 数 , w/ ( m ・ K) , 变
人, 副教 授, 硕士 , 从事 暖通 、 给排水专 业的教学和研究 。
( 尺 + 。 。 ) ( R +R 。 i )一R
R = R =Ri+尺P E
1 直埋敷 设供 热管道热损失计算
对 于 直埋 并 列 敷设 的供 回水 管 道 , 应 考 虑相 互
式 中 q ——供水管道单位长度的热损失 , W/ m t s — —供 水 温度 , ℃
第3 4卷
第 1期
煤 气 与 热 力
GAS & HEAT
Vo 1 . 3 4 No .1
2 0 1 4年 1月
J a n .2 0 1 4
・
供 热 热 网与 热 力 站 ・
直埋 热 水供 热 管道 热损 失 、 沿程 温 降计 算分 析
张呼生 , 锡 建新 , 郭 华
直埋供热管道应力及热位移的分析

第2 6卷
第 5期
煤 气 与 热 力
GAS & HEAT
V0. 6 No 5 12 . Ma 0 6 y2 O
20 0 6年 5月
劫 பைடு நூலகம்
奏 热网热站毳 热与力 供
{ s & 毽 s
直埋 供 热 管 道 应 力 及 热 位 移 的分 析
面从 活 动端逐 渐移 向 固定 端 , 由于 管段 与 周 围 土壤
之 间的摩 擦力 作 用 , 段 热伸 长 受 阻 。随 着 管 段 活 管 动 截面逐 渐接 近 固定 端 , 擦 阻 力增 加 至 与 温 升产 摩 生 的热应力 相等 , 点管道 截 面受力 平衡 , 该 管段 不能 再 向活动端 伸长 , 而进入 自然 锚 固状态 , 从 该点 即为 自然锚 固点 。过 渡段 中由于各点 都有 不 同程度 的热 位移 , 应力 得到 部分 释放 , 热 因此 过渡 段段 的轴 向热
Absr c t a t: T e c a g h r c e sis o te s,t e ma ip a e n n t r p rmee s o — h h n e c a a tr tc f sr s i h r ld s lc me ta d ohe a a t r fdi r cl u e e ts p y p p ln u n r i g t mp rt r ic l t n c a g r n lz d. By a ay e ty b r d h a—up l i ei e d r g wo k n e e au e cr u ai h n e ae a a y e i i o n l— zn h h n e o hepaa tr n t e wo k n r c s fln tag tp p ln e to n h r r n i i g t e c a g ft r mee si h r i g p o e so o g sr ih i ei e s c in a d s o tta s— to i ei e s cin,t e efc f t r a s lc me to r cl u e pei e o i ei e s f t s in p p ln e to h fe to he m ldip a e n fdie t b r d pi ln n p p ln aey i y i sude t id. Ke r s: die t u e p ln y wo d r cl b r d pie i e; h a— u p y p p l e; sr s ; t e a ip a e n y i e ts p l i e i te s n h r ld s lc me t m
大管径热力管道直埋敷设设计分析

大管径热力管道直埋敷设设计分析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速度惊人,促进了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脚步。
如今,供热管道的敷设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理论性的知识已经逐步成熟。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此,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工程的管理,加强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满足施工要求。
本文主要针对供热管道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热力管道;直埋敷设;设计探讨0前言在开展工程施工之前,相关人员应该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工程的设计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阶段,供热管道理论在市场上逐渐成熟,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理论都是借鉴弹性理论知识,管道的管径热力一般都是控制在DN500左右。
由于管道的热力会对承轴的压力有一定的应力效果,甚至会影响着管道的硬度和强度,从而难以控制管道的稳定性。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管道的敷设技术的发展。
1 我国直埋管网设计存在的问题在直埋管网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设计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来当下我国直埋管网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如今,由于我国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再加上施工条件受到限制,大管径的热力管道直埋敷设工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管道直埋敷设施工过程中,有一部分的施工工程需要高空工作,因此需要支架进行架空作业。
但是现阶段,大管径的管道直埋敷设的架空工作的施工技术在市场上尚未成熟,也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更加没有相关的建设法律依据,从而使得大管径的管道直埋敷设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可依,其相关权益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关于此类问题,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噬待解决。
(2)大管径的直径比较大,所以其管顶的覆土深度就越深,从而也将会缩短管道的整体敷设长度,在此工程作业中,其各个工作程序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会有所增加,所需要的工程零件或者构件也随之增多。
有关直埋热力管道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与探讨

有关直埋热力管道施工中的相关问题分析与探讨摘要:随着我国集中供热的不断发展,供热管道直埋敷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此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热力管道施工前的勘测问题,然后就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中的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可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热力管道;施工;措施;前言热力管道工程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性强、标准要求高的工程,施工单位人员一定要在施工前对工程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规范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才能保证不发生质量问题,确保施工顺利实施。
一、施工前“路由”的勘测问题分析1、在承接施工任务后,应根据施工图的位置,到将要施工的道路段,对周围各类情况有个直观的大概的了解,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它包括:一是管道的起止点、走向、折点、管线、阀门井、泄水井及固定墩,管道变径的位置等。
二是依据初步的勘测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计划,绘制现场平面图,材料、设备布置图及施工起点。
三是依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水准点位置,用测量仪器将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标识,作为管道沟槽开挖及施工标高的基点依据。
四是根据施工图的标识,会同相关部门对与施工管道平行或交叉的地下物做出相应的标识,以便于施工。
2、积极与政府各级管理部门联系,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他们的支持。
一是与交管部门配合,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适时的截断和疏导交通,并由交管部门通知相关部门。
二是根据交管部门的要求,制作或购买规定标识的护栏、绳索、警示灯,用于现场维护和夜间防护,并派专人在现场指挥。
三是积极与市政排水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根据工程情况,确定相应的排水点,为沟槽开挖时排水工作做准备。
四是与道桥部门取得联系,为破路面工作做好准备,并办理相应的手续。
五是如管线有穿越树林、草坪等处时,应提前与园林部门取得联系,安排挖移工作,并做相应补偿。
六是如管线走向上有房屋及临时占道需联系有关部门给予清理。
七是通知驻地派出所及街道做好宣传治安防工作。
八是根据现场周围情况,联系相应的电源点、供水点。
对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分析

对供热管道直埋技术的分析摘要:要保证热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就是要控制热力管道的施工质量,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技术改造。
本文通过对直埋无偿技术技术理论的分析,以及微电池的腐蚀等方面来分析供热管道直埋技术,期望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供热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管道;安装;防治措施引言目前采暖系统普遍采用的低温水供热,因为它比蒸汽可节约能源20%-30%。
目前民用住宅工程采暖管道,人多数采用明装管道,优点是能充分发挥热效能。
除了高级建筑工程采用管廊、管井外,尽量不采用暗装管道。
因不便于维修、更换等,所以采用明装比较广泛。
一、直埋无补偿技术理论简介采用弹性变形分析方法进行直埋热水管道工程设计,弹性变形分析方法,就是要保证热水管道始终处于弹性变形的范围之内,处于弹性状态。
无补偿直埋是产生轴向应力,轴向应力由管道自身的强度承受。
热水管道直埋无补偿技术其理论基础为第二强度理论,即应力分为一次应力:工作压力在直管中产生的应力,内压环向应力;二次应力摄度应力:热涨冷缩不能自由释放,在直管中产生的应力,如温度升高产生的轴向应力;二次应力值应力:承受一次应力和二次应力直管向管件释放变形,在该管件上产生的应力。
在直埋管线中,二次应力的水平远远大于一次应力,因此,直埋管线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管线的轴向温变应力。
二、降低微电池腐蚀的技术微电池腐蚀是指由于相距仅为几毫米甚至几微米的阳极和阴极所组成的微电池作用所引起的管道腐蚀性。
管道内由于焊缝、熔渣以及表而氧化膜的产生,都会使得管道与土壤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电极电位差,进而产生腐蚀。
不过与之前的几种腐蚀相比,这一类型的腐蚀对于管道的危害性较小。
目前供热管道防腐采用普遍的技术是三层PE防腐层,常见的型式是将内层聚氨醋泡沫塑料、聚乙烯外护壳、钢管三者粘结在一起构制成保温管型式。
但这种技术需要采取焊接技术,接头处容易发生腐蚀泄露,加之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和管道接触减低管道的安全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场和热流密度进行较精确的分析, 前述简化方法 必然导致温度场计算欠精确, 以致不能满足后继演 算的需要。
本文采用边界离散法对具有均匀保温层的地下 直埋管道的热力状况进行分析, 得到了直埋管道保 温层及其周围土壤温度场的级数形式的解。
1 定解问题及解的一般表达式
具有均匀保温层直埋管道的特征尺寸如图 1 所
T 1 = T f , 在 r = r 0, H= 0 处. ( 10)
对 L apl ace 方程式 ( 4) 和式( 6) 采 用分离变 量法求
解, 得到两个区域内的一般解为
T n ( r , H) =
a ( n) 0
+
b( n) 0
lnr
+
∞
6[
a( n) m
r
m
cos
mH+
b( n) m
极坐标系下定解问题为:
在区域 I:
92 T 1 9r 2
+
1 r
9T 1 9r
+92 T 1 9 H2 Nhomakorabea=
0,
( 4)
T 1 = T i, 边界 Si 上.
( 5)
在区域 II:
92 T 2 9r 2
+
1 r
9T 2 9r
+
92 T 2 9 H2
=
0,
( 6)
K(T2 -
T f)
=-
K2
9T 9r
( 1. Department of Buil ding Science, School of Archi cture, Ts inghua Uni versi ty, Beij ing 100084, Chi na;
2. Harbin Ins ti tute of Technol ogy, Harbin 150001, China)
( n) N
]
T
,
( n = 1, 2) 为未知量, 共有 2( 4N + 2) 个待定系数。求出方程组 的解 X ( 1) 和 X ( 2) , 于是得到式( 11) 各项系数。最后将 像平面 F上的解反演到物理平面 Z 上, 便得出直埋 管道保温层内部( 区域 I ) 以及保温层以外( 区域 I I ) 的温度场的解析形式的级数解。事实上, 在得到式 ( 11) 各项系数后, 可以通过式( 3) 将 Z 平面上的点 映射到 F平面上, 直接由式( 11) 得到各点的温度值。 可见, 边界离散法是一种半解析方法, 适当选取级数
取足够大的 N , 将方程截断为
a( 1) 0
+
b( 1) 0
ln
r*
+
N
6[
a
( 1) m
r
m *
cos m H+
b( 1) m
r
*
m
cos
mH+
m= 1
c( 1) m
r
m *
si n mH+
d ( 1) m
r
*
m
sin
m
H]
=
T i.
( 13)
式( 13) 对于圆周 Si 上的任意点( r* j, Hj) 均成立。
Co 相应地映射到像平面 F上的曲线 Si, S c 和 So , 其
中 Sc 和 So 为同心圆, 且 So 为单位圆( r o= 1) , 如图 2
所示。
图 2 像平面( F平面)
将计算域划分为 I 区和 II 区且令 T 1 和 T 2 分别
为 I 区和 II 区的温度。于是平面 F上以 O 为原点的
Key words: boundary dis cretiz at ion met hod; nonort h ogon al boundary; s tr aight buried inst alloat ion; t em perat ure f ield
管道直埋技术[ 1 ] 经济指标一般优于有沟埋敷, 目前已应用于供热、输油等工程领域。对于这类问
收稿日期: 2000-10-26 作者简介: 樊洪明( 1964-) , 男( 汉) , 黑龙江, 博士后。
E-mail: fanh m@ x263. net
樊洪明, 等: 直埋管道的热力分析
F( Z) = Z -
H2-
R
2 c
.
( 3)
Z+
H2-
R
2 c
经式( 3) 变换后, 把物理平面 Z 上的曲线 Ci, Cc 和
80 8
清 华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2002, 42( 6)
映非正交边界 Si 的几何形状, 为已知函数, 因此可
以 得 到 Si 上 离 散 点 的 坐 标 集 合 ( r * j , Hj ) ,
( j= 1, 2, …, 2N + 1) 。将各点的坐标代入式( 13) , 得
到下列形式的子方程
a( 1) 0
+
b( 1) 0
ln r*
j
+
N
6[
a r ( 1) m m *j
c os
mH+
b( 1) m
r
*
m j
cos
mH+
m= 1
c r ( 1) m m *j
sin
mH+
d r ( 1) - m m *j
si n mH]
=
T i.
( 14)
图 3 非正交边界离散示意图
对由式( 7) ~( 10) 代入式( 11) 中所得到的方程
示。温度场的边界条件为:
T = Ti
在边界 Ci 上, ( 1)
K(T -
Tf) = -
K1
9T 9Y
,
在边界 Co 上.
( 2)
图 1 物理平面( Z 平面)
设 T f, T i, K , K1 及 K2 均为常量, 其中: T f 为地 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T i 为金属热力管道的外表面温 度; K 为地表的对流换热系数; K1 及 K2 分别为保温 层和土壤的导热系数。H 为管道埋深; R i 和 R c 分 别表示金属热力管道外半径和保温层外半径。Ci, Cc 和 Co 分别表示金属热力管道外表面、保温层外 表面和地表。在处理这种复连通问题时, 可采用保形 映射的方法, 取
( 1. 清华大学 建筑技术科学系, 北京 100084;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热能工程系, 哈尔滨 150001)
26/ 38 80 6-80 9
摘 要: 为 了对直 埋管道 保温层及 其土壤 邻域的 温度场 进 行较 精确的分析, 采用 保形映射、分离变 量和边界 离散法 对 地下直埋管道的温度场进行分析, 得到了级数形式的 解。其 中确 定级数项系 数的边界 离散法适于 解决某些可 分离变 量 的非正交问题。对工程实例的计算表明, 在直埋管道保 温层 及其周围土壤邻域的温度场计算方面, 使用边界离散法 得到 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
关键词: 边界离散法; 非正交边界; 直埋敷设; 温度场
中图分类号: T U 833. 12 文章编号: 1000-0054( 2002) 06-0806-04
文献标识码: A
Thermal analysis of a straight buried pipe
FAN Hongming1, JIANG Yi1, HE Zhongyi2
ISSN 1000-0054 CN 11-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 T singh ua U n iv ( Sci & Tech ) ,
2002 年 第 2002, V o l.
42 卷 第 6 期 42, N o . 6
直埋管道的热力分析
樊洪明1, 江 亿1 , 何钟怡2
r
*
m
sin
m
H]
=
T i.
( 12)
式( 12) 属于非正交边界 Si , 虽然也可以 使用 F ourier 正交级数方法处理, 但该式中的 r* 是极角 H 的函数, r* = f( H) , 因此式( 12) 的各项失去了对正、 余弦函数的正交性, 即
∫ ∫ 2P
2P
r
m *
cos mHsin k HdH=
大。本文采用一种新的边界离散法来求解这类问题。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边界点离散, 对式( 12)
直接赋值来避免形如式( 12) 的大量积分。应当指出, 转化为无穷代数方程组这一基本结构是由定解问题
的非正交性决定的, 任何非 Fourier 方法 均无法回
避。
根据求解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有限化原则, 可选
题, 通过数值方法解决, 过于复杂。实际应用中假定 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均匀分布, 这样就简化为单层域 复连通问题, 该问题已有解析解。事实上, 保温层外 表面温度是不均匀分布的。近年来在研究保温层准 静态热力损伤以及管道强度和稳定性[ 2] , 分析埋设 区土壤的冻融状态和土壤的热物性变化[ 3] 等许多技 术问题都要求对直埋管道保温层及其土壤邻域的温
2
R,
边界
S0
上.
( 7)
其 中: R 是 由于 保 形映 射 引 入的 映 射 因子, R=
2 X
2+
H 2H 2-
R
2 c
R
2 c
.
在区域 I 与在区域 II 的交界处:
T1 = T 2,
r = r c 处,
( 8)
-
K2
9T 2 9r
=
-
K2
9T 9r
2
,
r = r c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