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章 透视图的辅助画法

合集下载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 旳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 慢,该面越宽。
当物体两个立面大小 接近时,画面与物体旳偏 角应防止接近45°,不然 显得呆板,主次不分。用 30 °偏角比较合适。
四、在透视图上作分割和叠加
1、直线旳分割
(1)分割水平线
水平线AB与基
面平行,其透视图
为A0B0,分割成
A0
3:1:2措施如图:
2、两点透视作图法(成角透视)
【例3】两点透视作图法 【例4】两点透视作图法
作业
视距100 视高80
40 20
65
18 18
俯视图
30°
100
14 14
左视图
15
s
80
视平线HL 基线GL
46
三、视点、画面和物体间相对位置旳讨论
1、视点旳拟定 (1)保证视角大小适当 一般把视角看成正圆锥,视角以30°为佳,即:
F1
C0
B0 D0
C1 D 1 B1
➢过A0作水平线并取合适长度A0B1 ,提成6等分; ➢连B1B0 ,并延长交视平线于F1 (辅助灭点); ➢连F1C1 , F1D1 ,得交点C0、D0即透视图等分点。
2、垂线旳分割
A
5
4
3
F
2 1
B
▪ 作辅助线并对其等分,连5A,分别过等分 点作5A旳平行线。
(1)、画面:透视图所在旳假想旳透明画面。 (2)、基面:物体所在旳水平面。 (3)、视点:观察点。 (4)、基线:基面与画面旳交线。 (5)、视平面:过视点旳水平面。 (6)、视距:视点到画面旳距离。 (7)、视高:视点到基面旳距离。 (8)、视线:视点与物体任意点旳连线。
(9) 、灭点:透视图中平行线旳交点(消失点)。 (10)、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旳交点。 (11)、视角:从视点分别作与物体最左和最右两

初中数学 什么是透视图

初中数学 什么是透视图

初中数学什么是透视图透视图是一种用于表示三维物体的二维图形。

在初中数学中,透视图是通过透视原理来绘制的,它能够给人一种立体感和深度感。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什么是透视图以及如何绘制透视图的方法。

一、透视原理透视原理是指当我们观察一个三维物体时,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的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视线夹角导致的。

透视原理在绘制透视图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透视图的绘制步骤1. 确定视点和视线:视点是指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视线是指从观察者眼睛到物体的连线。

在绘制透视图时,我们需要确定视点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

2. 绘制物体主体部分:根据题目给出的物体形状和尺寸,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物体的主体部分。

确保比例和形状准确无误。

3. 确定消失点:消失点是指远离我们的物体在透视图上看起来趋于无限远的点。

在绘制透视图时,我们需要确定物体上的平行线在透视图上相交的点,即消失点。

4. 绘制透视图:根据透视原理和消失点的位置,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物体的透视图。

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注意将物体的不同面和细节都绘制出来,以使透视图更加真实和立体。

5. 添加阴影和细节:根据光源的位置和物体的形状,可以添加阴影和其他细节,使透视图更加生动和立体。

三、绘制透视图的技巧1. 远近原则:在透视图中,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而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因此,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根据物体的远近关系来确定大小的比例。

2. 消失点:在透视图中,平行于视线的线段在透视图上会相交于消失点。

因此,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确定物体上的平行线在透视图上相交的位置。

3. 重点观察:在绘制透视图时,需要细心观察物体的形状、细节和阴影等特征,以使透视图更加准确和真实。

4. 多练习:绘制透视图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尝试。

通过多练习和观察真实物体的透视效果,你将能够掌握绘制透视图的技巧和方法。

绘制透视图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实践和尝试。

如何在CAD软件中绘制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纸

如何在CAD软件中绘制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纸

如何在CAD软件中绘制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纸在CAD软件中绘制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纸可以使设计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CAD软件中绘制透视图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打开C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文件。

选择适当的单位和比例,以适应你的设计需要。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透视的原理和构造。

在透视图中,远处的物体会显得比近处的物体小。

因此,我们需要将图纸中的物体按照透视原理进行缩放和放置。

开始绘制图纸的基本框架。

确定图纸的边框和比例尺,在页面上绘制出基本的线段和矩形。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视点和视角。

视点决定了透视图的位置,视角决定了透视图的角度。

选择一个合适的视点,并将其放置在图纸上。

你可以使用CAD软件的快捷键或命令来选择和放置视点。

然后,选择一个适当的视角。

调整CAD软件中的视角设置,使图纸视角符合你的设计需求。

你可以通过改变视点的位置和角度来调整透视图的效果。

现在,开始绘制图中的物体。

使用CAD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绘制出透视图所需的各个物体,如建筑物、家具、树木等。

在绘制时,要根据透视原理适当缩放和放置物体。

使用CAD软件提供的3D建模工具,可以更加方便地绘制透视图中的物体。

通过选择合适的建模工具和设置,可以快速绘制出复杂的物体。

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透视图中物体的透视效果。

离观察者近的物体应放大,离观察者远的物体应缩小。

为了增强透视效果,可以使用CAD软件提供的灯光效果和阴影效果功能。

通过添加适当的光源和设置阴影,可以使透视图更加真实和立体。

绘制图中的细节和纹理也是很重要的。

使用CAD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和填充工具,可以添加细节和纹理效果,使透视图更加丰富和生动。

最后,检查和修改绘制的透视图。

仔细查看图纸中的每个物体,确保其透视效果和比例都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CAD软件中绘制出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纸。

这些绘制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设计概念,使图纸更加真实和具有立体感。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1透视图基本画法
1.1 直线迹点法(全线相交法) 1.2 视线迹点法(建筑师法) 1.3 量点法和 距点法
先画立体的基(面)透视(基础平面的透视图)
后画立体的体透视图
平面的 透视作 图
1.1全 线相交 法
1.2
视线迹点法(建筑师法)
3、降低或升高基面作图
直线迹点法(全线相交法) 方法: 1、作出主 向灭点。 2、延长主 向线至画面 作出其的迹 点。 3、利用真 高线作体的 透视。
视线迹点法:
第一步: 作基透视
(建筑平面图 的透视) 两点透视
第二步:利用真高线作体的透视
量点法
量点的概念:辅助直线的灭点(M)。 辅助直线:一组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例题1:平面图的透视 画面与墙面的偏角为30°-60°
例题2:建筑形 体的透视(1/3)
画面与墙面的偏 角为30°-60°
见下页

例题2:建筑形体(2/3)
例2:建筑形体(3/3)
例题3: 建筑形体的透 视(1/3) 画面与墙面的 偏角为45° 见下页 ↓
例题3: 建筑形 体的透 视 (2/3)
例题3:建筑形体的透视(3/3)
距点法(量点法的特殊情况)
例题4:建筑形体的透视
第四次作业
04
1、幅面:A3横式 2、内容(任选2题) 教材(建筑阴影与透视图学)P118,P167 习题集P125(8-8),P127(8-11)(8-12) 3、要求: 用全线相交法,视线迹点法(建筑师法)。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ppt课件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ppt课件

ppt课件
6
3、透视投影的规律
(1)等量的几何要素:近大远小,与画面重合 时大小不变。 (2)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组的透视交于灭点。 (3)水平线的灭点落在视平线上。
4、透视图分类 根据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以及观察者
与物体的角度不同,透视图可分为: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ppt课件
7
(1)一点透视
当物体的主要面或主要轮廓线平行于画面时, 只有与画面垂直的那一组平行线的透视有灭点 (就在心点),灭点必在视平线上。如图: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2)两点透视
当物体有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它两组棱线 与画面斜交,这时除了与画面平行的一组棱线外, 其它两组棱线的透视分别交于视平线上左右两侧的 灭点F1和F2上,这种透视称为两点透视。
向内靠近
23
2、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 每改变一个角度,其透视形象也 随着改变。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 的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 慢,该面越宽。
当物体两个立面大小 接近时,画面与物体的偏 角应避免接近45°,否则 显得呆板,主次不分。用 30 °偏角比较合适。
ppt课件
24
四、在透视图上作分割和叠加
ppt课件
5
(9) 、灭点:透视图中平行线的交点(消失点)。 (10)、视平线: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点。 (11)、视角:从视点分别作与物体最左和最右两
侧的点的视线,其夹角即视角。
(12)、心点:过视点向画面作垂线所得的交点。
透视图和轴侧图一样,都是单面投影,但二者有很
大区别:轴侧图是用平行投影原理,物体上平行的线条在 轴侧图上仍然平行;而透视图是用中心投影原理,物体上 平行的直线在透视图上不一定平行。等长的线段有近长远 短的特点。平行线组在远处消失于一点。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透视图画法入门学习
F1
F2
F1
F2
三点透视是由于产品的表面与地面倾斜形成的。产品倾斜面的平行线组的消失点不在视平线上。
三点透视的画面也是倾斜的。三组平行线分别消失于三个灭点。


(3)三点透视
一点透视作图法(平行透视) 例题1. 设长方体:长×高×宽=40×20×30cm,放在视点下方,视高60cm,物体正面在画面上,左边中点偏离30cm,画面离视点80cm,求透视图。
03
视点:观察点。
04
基线: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05
视平面:过视点的水平面。
06
视距:视点到画面的距离。
07
视高:视点到基面的距离。
08
视线:视点与物体任意点的连线。
2、透视图常用术语:
透视图和轴侧图一样,都是单面投影,但二者有很大区别:轴侧图是用平行投影原理,物体上平行的线条在轴侧图上仍然平行;而透视图是用中心投影原理,物体上平行的直线在透视图上不一定平行。等长的线段有近长远短的特点。平行线组在远处消失于一点。
大型物体(建筑物)
在物体下部
向内靠近
中型产品,视平线应放在物体高度内偏上位置,俩灭点稍向内靠近,且在画面之外。
大型物体,视平线在物体下部,两灭点向内靠拢,体现雄伟壮观形象。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每改变一个角度,其透视形象也随着改变。
物体立面与画面之间的偏角越小,透视收敛越慢,该面越宽。
水平线的灭点落在视平线上。 根据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以及观察者与物体的角度不同,透视图可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
3、透视投影的规律
一点透视 当物体的主要面或主要轮廓线平行于画面时,只有与画面垂直的那一组平行线的透视有灭点(就在心点),灭点必在视平线上。如图: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经典实用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经典实用
高度一定要从基线往 上取,在画面上体现高度 的线叫真高线。
x
h F1
o
s’
F2 h
x’
o’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s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二)两点透视画法 1、视线法
x h F1 x’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o
s’
F2
h
o’
s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二)两点透视画法 1、视线法

4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两 点 透 视)
c
(x 一)a 一b 点透视画法
o
c
h a
x’ b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s h
s o’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透视图的基本作法
(一)一点透视的画法(距点法) 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点的距离与画者至心
点的距离相等,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一定消失于距点。
第二章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一、透视常用术语
基面(H)—地面。 画面(V)—透视图所在平面,与
基面垂直。 基线(OX)— 基面与画面的交线。 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
投影中心。 站点(s)—人站立的位置,即视
点在基面上正透影。
主点(s’)—视点在画面上的正投 影。
视高 (Ss)—视点至基面的距离。 视距 (Ss’)—视点至画面的距离。
交点与灭点的连线。
V
画面 h
灭点 V
视平线
B
Bo
A点透视
b
基面H
视 高
h A Ao
N

透视图教程

透视图教程

透视图教程透视图是一种艺术绘画技巧,通过绘制物体的空间比例和透视关系,使其具有立体的效果。

透视图可用于绘制建筑、风景、人物等各种对象,并能够为画作带来更加逼真和生动的效果。

在本篇教程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绘制透视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视点。

透视图的效果取决于视点的位置和角度。

一般来说,视点越靠近被绘制物体,透视效果越明显。

此外,视点的高度和角度也会影响绘制的效果。

所以,在开始绘制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好视点的位置和角度。

第二步是绘制主线。

主线是连接视点与被绘制物体各个重要点的直线,它决定了整个透视图的框架和结构。

首先,我们需要绘制一条水平线,这条线将成为我们绘制的平面基准线。

然后,根据被绘制物体的形状和位置,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垂直线或斜线来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关系。

这些线条将构成透视图的主线。

第三步是绘制辅助线。

辅助线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绘制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绘制水平线和垂直线,我们可以将被绘制物体的各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的块状,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空间结构。

在绘制辅助线时,我们可以使用直尺或绘图板等工具来保持线条的准确性和笔直度。

第四步是绘制物体的轮廓和细节。

在绘制物体的轮廓时,我们需要根据主线和辅助线的引导,用自由的笔触画出物体的形状和边界。

当绘制物体时,我们需要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如纹理、阴影和透明度等。

这些细节将为作品增添更丰富和真实的感觉。

第五步是渲染和着色。

渲染是指通过着色和阴影的处理,使绘制的物体具有更真实和立体的效果。

在透视图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色调和明暗度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光照效果。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和阴影的变化,我们可以使绘制物体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最后一步是修饰和亮化。

在绘制完成后,我们可以对作品进行一些修饰和亮化的处理,以增加绘画的亮度和色彩的饱和度。

可以使用修正液、彩铅或水彩等工具进行修饰,使作品更加鲜艳和生动。

透视图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绘画方法,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基面平行线上截取若干连续等长的线段
二、矩形的分割 1、将矩形分割成全等的矩形
将矩形分割成全等矩形
2、铅垂矩形的分割
将铅垂矩形竖向分 将铅垂矩形竖向分割成 割成四个全等的矩形 宽度比为 的三个矩形 铅垂矩形的分割
三、矩形的延续 1、等大矩形的延续
等大矩形的延续
等大矩形的延续
2、两个不等大矩形的延续
第二十一章 透视图的辅助画法 §21-1 灭点在图板外的透视画法
一、辅助灭点法 1、利用心点s0作为辅助灭点
利用心点s 0 作为辅助灭点
利用心点s 作为辅助灭点
0
2、利用另一个主向灭点Fy作为辅助灭点
利用另一个主向灭点F y 作为辅助灭点
利用一个主向灭点Fy 作为辅助灭点
二、辅助标尺法 如下图(a)知画面ABCD、铅垂线MN、视点S的正投影,可作出铅垂线MN 在画面ABCD上的透视M0N0如图(b)。 以画面的两条铅垂边线作为辅助标尺来求作点的透视的作图方法,称为 辅助标尺法。利用辅助标尺作透视图不用考虑形体两个主向灭点Fx、Fy,能 够在有限的画面上作出尽可能大的透视图。
Ⅲ Ⅳ


宽窄相间的矩形平面 宽窄相间的矩形平面的透视 两个不等大矩形的延续
作对称已知矩形的透视
四、根据房屋的立面图,在已作出的房屋主要轮廓的透视图上画出门窗的透视
在透视图上确定门窗位置
§21-3 透视图的放大
利用心点 为投影中心放大小透视图
利用 点为投影中心放大小透视图
§21-4 三点透视的辅助画法 一、两点透视缩成三点透视
透视图 投影图 辅助标尺的作图原理透视图 投影图 辅助标尺 Nhomakorabea作透视图
§21-2 建筑细部的简捷画法
一、直线的分割 1、在基面面平行线上截取成比例的线段 在平面几何中,一组平行线可将任意两直线分割成比例相等的线段, 如下图左图所示,AB:BC:CD=EF:FG:GH。在透视图中,当直线不平行于画 面时,其透视产生变形,直线上各分段之比不等于实际分段之比。根据画 面平行线各线段长度之比在透视图中不发生改变的透视特性,还是可求作 画面相交线的各分点的透视,如下图右图所示。
线段的分割
在基面平行线上截取成比例(
)的线段
2、在基面平行线上截取等长的线段
在基面平行线上截取等长的线段
3、在基面平行线上截取若干连续等长的线段 如下图所示,已知基面平行线AK的透视A0K0,现将AK截取若干等长的线段,并 使每段实长等于AB的实长,求各分点的透视。先在视平线h-h上任取一点M, 过A0作视平线的平行线。连接MB0,并延长与过A0所作的视平线平行线相交 于 B1 ,以A0 B1 为单位长度,在过A0所作视平线的平行线上截取若干等长的线段, 0 0 0 0 0 如 ,与 B1C1、C1D1、…。分别连MC1、MD1、…、 MH1 A K 交于C 、D 、…、H 。若 继续向右截取单位长度线段,会扩大作图范围,不方便,因此过H0再作一视 平线的平行线,在其上以H0 为单位长度截取线段,将 M和各分点相连,从而 H2 求得各等 分点 的透视。
两点透视缩成三点透视
二、三点透视中的分割
三点透视图中的分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