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中专)

合集下载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开课系:服装艺术设计系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普高学生)学时:80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普高)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款式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款式的设计要素;2、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3、掌握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1、指导书《服装款式设计》周朝晖邓美珍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年2、主要参考资料《服装设计学》刘元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服装款式设计大系》王鸣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服装款式构成/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编者: 李永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五、学时分配表六、单元教学组织设计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注重与实物或图片结合.2、为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3、在实训较多的课程的理论讲授时,采用互动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讲授理论后,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信息收集(网络、时尚期刊、市场),并能将其在课堂实训作业中结合利用。

5、为了提高实训的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内容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项目。

6、教学手段概述①理论讲授;②实例讲解;③一对一的习作辅导;七、考核方式和标准1、考查方式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职服装设计基础教案

中职服装设计基础教案

中职服装设计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概念;2.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5.培养学生对时尚和流行趋势的敏感度。

教学内容第一节:服装设计概述1.服装设计的定义和作用;2.服装设计师的角色和职责;3.服装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服装设计要素1.线条与形状:线条与形状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方式和运用方法;2.颜色与材质:颜色与材质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和运用原则;3.比例与造型:比例与造型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第三节:服装图案设计1.图案元素:常见的图案元素及其表现形式;2.图案组织:图案组织的原则和方法;3.图案在不同面料上的应用。

第四节:平面构图与立体剪裁1.平面构图原理:平面构图的基本原理和要点;2.立体剪裁技巧:立体剪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平面构图与立体剪裁的结合应用。

第五节:时尚与流行趋势1.时尚与流行的概念和区别;2.时尚与流行趋势的影响因素;3.了解当前的时尚和流行趋势。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2.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设计作品评价: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技巧、表现等方面;3.考试评价:通过笔试或实践考试来综合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教材:《服装设计基础教程》;2.设计工具:纸、铅笔、剪刀、尺子等;3.设计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等;4.参考资料:时尚杂志、服装设计网站等。

教学进度安排课时内容教学方法第一节服装设计概述授课法第二节服装设计要素授课法第三节服装图案设计实践法第四节平面构图与立体剪裁实践法第五节时尚与流行趋势案例分析法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对时尚和流行趋势的敏感度。

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与制作技能训练教学大纲一、说明1 课程性质和内容技能训练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服装制作的基本技能,各款式的局部缝制工艺和规定服装品种的试做。

主要内容有:手缝针法、机缝缝型,裙、裤、衬衫、西服、中山服、大衣等常见服装款式的局部缝制训练和成品试做。

2 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制作的各项基本技能,熟练使用各种裁剪、缝纫和熨烫工具,掌握常见服装款式的局部缝制方法和技巧,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初步掌握规定服装品种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属实践课范畴,形式不同于理论课。

在教学中,应注重制作方法的演示和训练,要做到边演示边讲解。

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不当之处,并适时教授一些缝制技巧和熨烫技巧知识。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要求掌握各种手缝针法和机缝缝型的操作方法。

通过机缝缝型的练习,熟悉平缝机的使用,初步进行简单的熨烫。

教学内容§1—1 手缝针法训练一、缝针二、寨针三、打线钉四、缲针五、环针六、钩针七、纳针八、拱针九、三角针和花绷十、杨树花针十一、贯针十二、锁扣眼十三、钉纽扣十四、打套结十五、拉线袢§1—2 机缝缝型训练一、平缝二、分缝三、分缉缝四、坐倒缝五、坐缉缝六、分坐缉缝七、搭缝八、压缉缝九、贴边缝十、闷缝十一、别落缝与漏落缝十二、来去缝十三、明包缝十四、暗包缝第二章裙装的制作训练教学要求掌握西服裙的制作方法,能够完成西服裙的制作过程。

重点掌握装拉链和装腰头的方法。

教学内容§2—1 裙子局部缝制训练一、装拉链二、做开衩三、做腰头§2—2 西服裙制作训练一、做缝制标记,收省,寨缉前裙片阴裥二、缝合侧缝,装拉链三、做腰头,装腰头四、做底边,整烫第三章西裤制作训练教学要求掌握男、女西裤各部件的缝制方法,能完成男、女裤的制作。

中职服装设计基础教案

中职服装设计基础教案

《中职服装设计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要素。

- 掌握服装设计的表现方法,包括手绘效果图、服装款式图的绘制。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初步的服装设计。

-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能够制作简单的服装模型或样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服装设计的作品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要素的理解。

- 手绘效果图和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技巧。

- 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设计思维转化为实际的服装设计作品。

-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制作出较为精细的服装模型或样衣。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和要素,以及手绘效果图和服装款式图的绘制方法。

- 介绍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法- 通过展示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和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法和创新之处,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

- 让学生分析自己喜欢的服装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服装设计的主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享自己的设计想法和创意,互相启发和借鉴。

4. 实践操作法- 安排学生进行手绘效果图和服装款式图的绘制练习,以及服装模型或样衣的制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原理和技术,能够运用各种设计元素和技巧创作出符合潮流和市场需求的优秀服装设计作品。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观念和设计思维,提高其综合艺术素养和设计能力。

二、课程内容:1.服装设计基础知识:a.布料材质的了解与运用b.轮廓与剪裁技术c.色彩与面料搭配d.服装构造与结构e.流行趋势与市场需求2.设计元素与技巧:a.线条、形状与比例的运用b.图案、花纹与装饰的设计c.立体造型与结构设计d.颜色搭配与色彩表现e.流行元素与创新设计3.设计过程与方法:a.设计启发与创意发掘b.设计草图与临摹技巧c.设计构思与呈现d.原型制作与改进e.服装设计的基本制作流程4.设计实践与项目:a.学生个人设计项目b.团队合作设计项目c.实践案例研究与分析d.设计作品展示与宣传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提供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技术要点,让学生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练习和作品创作,通过实践积累经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设计能力。

3.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优秀的服装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行业流行趋势,培养市场敏感度和时尚触觉。

4.基础训练:学生进行基础素描、色彩、剪裁等训练,提高其绘画技巧、手工能力和设计造型能力。

5.团队合作:通过分组合作的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评价与考核:1.设计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设计作品创意、构思、技术运用和表现能力。

2.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手工制作、样衣制作等。

3.设计思维与创意考核:通过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能力和设计思路的展示与评估。

4.课堂参与与表现:考核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表现和合作精神。

五、参考教材:1.《服装设计与制版》-王志凌,高等教育出版社2.《时装设计学》-迈克尔·法尔科恩,中国青年出版社3.《大众时装图解课》-阿曼多·阿基奇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4.《服装造型设计与创意思维》-潘悦华,中国纺织出版社5.《服装设计与流行趋势》-唐曼诗,中国纺织出版社六、教学进度安排:根据课时安排和课程要求,将课程内容分为十个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分别进行理论授课、实践演练、案例分析和作品评估。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掌握对材料的应用等
工艺特性,以及对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2.通过从服装造型设计、服装形式法则的变化规律、服装的结构分类与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意识、服装艺术素养和服装艺术的鉴赏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服装设计的各项技术技巧进行创作。

4.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服装设计教育的独特性,掌握服装设计教学的方法。

5.能结合实际需要,将服装设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情趣,弘扬个性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韩静张松鹤编著.《服装设计》,吉林美术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袁仄等编著.《服装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晓刚等编著.《时装设计艺术》,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公凯卢辅圣编著.《染织与服装设计》,上海书画出版,2003年4月版
《世界时装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时装设计:过程、创新与实践》[英]凯瑟琳•麦凯维等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

服装设计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重要课程,服装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服装设计理论学习及设计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为服装设计相应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服装廓形设计;第二部分服装设计风格;第三部分服装材料设计;第四部分服装设计师。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服装设计技能,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

课程要求: 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服装设计的设计思维方法;3、掌握服装设计的表达方法。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与市场接轨,根据企业要求开展教学;开发学生设计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模块1 衣领的造型设计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节通过对衣领分类、造型、结构原理的讲述,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衣领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黑白款式图形式设计各种款式新颖的领型,为服装的整装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Ⅱ、教学内容一、领的分类平领;立领;翻领。

二、衣领的造型仿生;线条的运用;中心线的设置;反里法。

三、领的装饰教学建议1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充分的联想2 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要观察仔细3 充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4 还要要求学生自己发现新的东西5 让学生动手去设计模块2 衣袖造型设计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节通过对衣袖结构、长度、袖型、装饰等的讲述,让学生知道衣袖的分类、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并能运用黑白款式图(半身效果图)形式设计各种款式新颖的袖子,为服装的整装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Ⅱ、教学内容结构变化;长度变化;袖型变化;装饰变化;面料的运用;袖的结构原理。

教学建议1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充分的联想2 要求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要观察仔细3 充分理解知识的重要性4 还要要求学生自己发现新的东西5 让学生动手去设计模块3 工艺设计Ⅰ、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节通过工艺的处理与衣袋的讲述,让学生知道工艺设计的各种形式、原理及衣袋的设计方法;掌握省、塔克、褶等各种工艺和各种不同类别的衣袋的造型、款式设计,为整装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标准(2022版)本课程标准是根据2020年中高职衔接五年贯通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服装设计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针对设计研发方向企业的款式设计师、色彩搭配师、图案设计师等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岗位核心能力并转化为学习领域,前导课程有《素描》、《色彩》、《时装画技法》,相关课程有《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

本课程任务是介绍服装设计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形式美法则在服装中的表现,认识服装设计的要素,了解基本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学会观察和分析服装中的设计意图,能够根据设计任务使用设计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二、课时60课时。

三、课程学分4学分。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运用基本理论指导进行服装设计实践。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服装设计的基本发展历程;(2)了解服装设计中形式美法则;(3)掌握服装设计的思维和方法(4)掌握服装款式造型的方法(5)掌握配色原理和方法(6)掌握面料应用的方法(7)了解服装设计中的图案应用(8)掌握成衣设计的方法2.能力目标(1)能执行服装设计的工作过程(2)有绘制图纸表达设计构思的能力(3)能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形式美法则(4)能完成服装款式造型设计实践(5)能进行服装色彩的采集,分析色彩流行趋势,完成服装色彩搭配实践(6)能分析图案的流行趋势,完成服装中的图案应用(7)能完成成衣设计实践3.思政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创新能力;(3)养成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4)具有团队意识,工作中与其他岗位合作、交流和沟通的能力;(5)具有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策略、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
适用专业:服装制作与营销
学时:3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是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造型基础模块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服装的设计能力,通过理论讲授、创意设计等实训方式,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的设计要素;
2、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形式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掌握服装设计的造型、色彩和材料单品类服装的分类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对服装专业的设计兴趣;
2、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严谨态度;
3、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一)服装造型设计(32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造型设计概述;服装造型设计构思;服装造型的形式美;服装的外轮廓造型;服装内部造型布局;服装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造型、服装形式美、服装廓形的基本概念以及服装造型设计的形
态空间、内容形式、相关因素和服装造型设计的设计构思;
2)培养学生的形式美、外轮廓造型、内部造型布局、局部造型设计、基础服装款型设计和设计意图的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服装色彩设计(18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色彩概述;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服装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色彩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教学目的与要求、服装色彩的心理原理;
2)培养学生配色的美学原理、服色形式美法则、配色的方法和配色美规律、服装配色的相关因素、流行色的分析与应用、服色设计构思与启示和各类服装的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力和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服装材料构成(14课时)
1.教学内容:服装用材料概述;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服装用裘皮皮革;服装用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

2.教学方法:图片启发式/互动式/讲解、分析优秀创意作品;讲解理论/举例、分析优秀作品/示范/同步练习与辅导相结合
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用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服装材料的演变与发展、服装材料与服装的关系、服装用纤维纱线、服装用纺织织物;
2)培养学生使用服装用裘皮皮革、辅助材料、衣料的性能风格的设计能力以及衣料的鉴别选用和衣料的洗熨保管的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成衣的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实训指导书和主要参考资料
1、指导书
《服装款式构成》李永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2、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色彩设计学》贾金生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服装设计概论》(日)大智浩、佑口七郎编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5月《服装面料及其判别》编者: 郑佩芳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五、学时分配表
六、单元教学组织设计
1、,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注重与实物或图片结合。

2、为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考核项目,利用5~10分钟的课堂时间测试和评分,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效果。

3、在实训较多的课程的理论讲授时,采用互动的形式,分组进行讨论,代表发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教师在讲授理论后,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信息收集(网络、时尚期刊、市场),并能将其在课堂实训作业中结合利用。

5、为了提高实训的教学效率,课前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标,制定由浅入深的实训项目,并对实训内容进行检查,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项目。

七、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
服装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考虑中专生的基础较弱,将课时平均分布,用于让学生理解服装的设计表达,设计方法的运用。

2、授课方式的改革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要求,同时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实训方面的改革
分类更细,目标要求更加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