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案

合集下载

长高了变矮了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长高了变矮了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长高了变矮了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通用5篇)长高了变矮了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篇1设计意图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就成为幼儿园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这一角色的转变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长大的自豪感。

该活动意在指导孩子们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发现自己在身高和体重上的变化,形象地感知到自己长大一岁了。

指引幼儿尝试运用不同工具和方法测量身高、腰围等,激发幼儿自主展开探索活动,让幼儿在与伙伴相互测量的过程中,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长大是一个过程,希望通过活动帮助、促进幼儿独立、自信、自主意识的建立,并使这些品质一直伴随幼儿成长,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绳子、毛线等测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学习简单的比较和记录的方法。

3.感受相互测量的乐趣,感知相互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1.幼儿每组一张身高记录纸,一张胖瘦记录纸,一盒水彩笔。

2.长短不一的尼龙绳、毛线绳若干:提早在相应高度的墙上贴上白纸。

3.《高人走,矮人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音乐激起幼儿活动兴趣伴随《高人走,矮人走》音乐,带领幼儿交替变换动作做踮步、屈腿下蹲走等进入活动室。

(评析: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感受高、矮的变化,激起幼儿对高矮的探究欲望。

)学习测量身高的方法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跟着音乐模仿了高人走、矮人走,我们班小朋友个子一样高吗?谁最高?幼儿自由讨论、推荐出自己认为最高的小朋友。

2.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身高?还有什么方法?幼儿提出测量方法:背靠背比一比;用东西量一量(尺子、绳子、本子、书……);靠墙比一比。

幼儿每说出一种方法,教师就请幼儿上前来试一试。

提示幼儿在测量时注意:①站直;②从下往上沿身体中间脊柱部位测量;③靠墙比时两人站在同一位置。

3.组织幼儿分成5组尝试测量身高,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测量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①小朋友们学会了这么多测量身高的方法,请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测量一下身高。

②出示身高记录表,激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学目标1.认识身体各部位和它们的功能;2.观察记录身高的变化;3.练习测量、比较和刻画。

教学内容主题:《长高了变矮了》第一堂课活动一:认识身体各部位和它们的功能1.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大头贴中的人物头部、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

2.老师引导学生讲述头部各部位的功能,例如头盖骨保护大脑,眼睛帮助我们看到世界,鼻子帮我们呼吸等等。

3.老师带领学生说出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它们的功能。

活动二:观察记录身高的变化1.老师出示两种不同长度的绳子,分别让学生站在长绳子和短绳子上。

2.老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绳子的长度,并提出长绳子可以表示身高增长,短绳子可以表示身高减少的想法。

3.老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通过量身高的方式,记录自己身高的变化。

第二堂课活动一:练习测量身高1.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把尺子,让学生相互合作测量身高,并记录自己的身高。

2.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身高比较,了解每个人的身高状况。

活动二:绘画身高的变化1.老师给学生发放纸张,让学生用自己的身高为基准绘制一个人物。

2.老师要求学生在图画上记录下自己身高的变化,例如:5岁时的身高是多少,6岁时的身高是多少。

3.老师鼓励学生在图画中刻画出不同时期的自己,让图像更丰富。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意义。

2.通过实际的测量行动,让学生了解自己身高的变化,刻画自己的成长轨迹。

3.安排绘画活动,让学生借助画图的手段来总结自己的身高变化,增强记忆,激发创意想象力。

注意事项1.活动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不要拌绊倒地。

2.老师应当严格掌控课堂,确保教育内容质量和教育效果。

3.老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不要一味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要尽量让学生充分体验自我教育的过程。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身体的“长高”、“变矮”这一现象以及其原因,并学会运用
“长高了”和“变矮了”这两个词汇。

2.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节奏感,唱出《长高了、变矮了》这首歌
曲的动感旋律。

3.通过合唱团体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感受团队合作
的乐趣。

教学内容
课堂讲解
通过图片、实物等手段引导幼儿了解身体“长高”、“变矮”这一现象,讲解生长
的原理。

合唱练习
准备一首动感的儿歌《长高了、变矮了》,并选出合适的音乐伴奏,让幼儿跟
着练习唱歌。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重点教导歌曲的节奏和曲式。

活动设计
1.模仿生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模仿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姿态,如种
子生长、草丛生长、树木生长等。

强化孩子对于“生长”的理解和认知。

2.长高、变矮游戏:玩家依次用肢体完成“长高、变矮、高、低”等姿势,
直到有人出错为止,从而培养肢体协调和注意力集中等能力。

3.合唱实践:教师组织幼儿合成合唱团,在班级内集体唱一遍《长高了、
变矮了》这首歌曲。

通过团队合作和协调,加深幼儿对于“长高、变矮”这一现象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着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利用儿歌词曲的
特点,引导幼儿对于“生长”的理解和认知。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幼儿的团
队合作训练,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做好准备。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长高了、变矮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长高了、变矮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长高了、变矮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生长的变化,知道长高、变矮的原因。

2.培养幼儿关注身体变化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身体生长的变化,知道长高、变矮的原因。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身体变化,培养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身体生长变化过程图。

2.游戏道具:身高尺、体重秤、气球、皮筋。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引导幼儿关注身体变化(1)教师展示PPT课件,让幼儿观察身体生长变化过程图,引导幼儿发现身体生长的变化。

(2)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吗?(3)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讲解长高、变矮的原因(1)教师讲解身体生长的原理,让幼儿了解长高、变矮的原因。

(2)教师举例说明:吃饭、睡觉、运动等生活习惯对身体生长的影响。

(3)幼儿提问,教师解答。

3.游戏活动:测量身高、体重(1)教师发放身高尺、体重秤,让幼儿互相测量身高、体重。

(2)教师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并与同伴分享。

4.游戏活动:长高了、变矮了(1)教师发放气球、皮筋,让幼儿分成两队,进行“长高了、变矮了”的游戏。

(2)游戏规则:队员需要通过吹气球、拉皮筋的方式,使自己的队伍“长高”或“变矮”。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关注身体变化有什么好处?(3)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游戏、测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身体生长的变化,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加强管理。

5.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教案《长高了变矮了》一、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能够从生活中察看到物体的变化,了解一些物体会长高会矮低的情况。

2. 技能目标: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物体的变化情况,提高察看、记录和表达的本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古怪心,培育幼儿的探究精神,加强幼儿的自信念。

二、教学内容1. “长高了变矮了”生活中的物体变化。

2. 察看和记录物体的变化情况。

3. 用简单语言表达物体的变化情况。

三、教学步骤1. 游戏揭晓(5分钟)老师通过画面或手势暗示,让幼儿们猜猜今日要学些什么内容。

2. 导入(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孩子们呈现长出来的芽,发芽的豆芽、芦笋等,让孩子们发觉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物体长出来或变矮了。

3. 准备(10分钟)活动本领:让孩子们通过本身的察看发觉这个世界上有哪些物体有生命力,经过肯定的时间后能长出来或变小。

学习策略:通过让孩子们讨论和察看的方式,让孩子们找到这些物体长出来或变小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认得物体和自然。

4. 学习(2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们认真察看以下物体的变化情况:物品1:纸杯(画面或实物)孩子们可以通过本身拨弄纸杯,发觉纸杯会被挤压变小,然后会弹回原来的大小。

这里提示幼儿要当心别弄坏纸杯哦。

物品2:毛绒玩具(画面或实物)老师可以使用几个毛绒玩具并把其摆放起来,让孩子们察看不同毛绒玩具的大小是否相同,然后询问是否有几个小的毛绒玩具长大了。

老师应当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们思考和回答,如下提示::“毛绒玩具和毛绒玩具是否一样大?”:“你们注意到有哪些玩具长大了或缩水了吗?”:“它们为什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5. 呈现(25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本身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身所察看到的物体变化情况。

随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进行语言练习。

6. 总结(5分钟)通过这次学习,幼儿们把握了物体变化的基本察看方法和理解,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物体变化的情况。

并且发觉哪些物体会发生变化。

小班科学活动: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科学活动:长高了,变矮了

小班科学活动:长高了,变矮了一、活动目标:1、喜欢探究影子的变化。

2、感知当光线的角度变换时,影子的“高”“矮”也会变化。

二、活动重、难点:当光线的角度变换时,影子的“高”“矮”也会变化三、活动准备:课件、手电筒和积木、易拉罐每人一个,老师用记录表四、活动过程:(一)玩手影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看看老师会给小朋友变出什么?师:看,这是什么?这个呢?师: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出这些小动物的?(先个别说在集体说)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老师用手和手电筒变出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就是我们手的影子。

师:你们想不想玩玩手影游戏?那就请小朋友用手电筒照照自己的手,看你的手会变出什么?(二)、自主探索,初步感知。

(1)、小朋友手影游戏好玩吗?那除了手影,你还见过哪些影子?谁能告诉老师影子是怎么来的?小结:当物体挡住了光线时,就有了影子,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和物体。

刚才小朋友的手、身体挡住了光线,所以就留下了影子。

(三)探究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其变化。

(重点)(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手电筒和玩具,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手电筒和玩具,用手电筒照小玩具,仔细观察,当手电筒位置不同时,看看影子有什么变化?(出示记录表,记录孩子的猜想)(2)师:刚才小朋友的发现不一样,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再来玩一次游戏,看看谁的发现是正确的?(老师可提示幼儿将手电筒上下、前后移动,观察影子的变化)(验证猜想)(四)、讨论发现,有趣的影子(1)、谁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让你的影子长高的,变矮的?小结:从下面照,影子长高,从上面照,影子变矮;从近处照,影子长高,从远处照,影子变矮(2)、小朋友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同一个物体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是怎样的?正午的影子又是什么样的?(课件)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小结:一天中,同一个物体的影子正午时最短,早晚时最长。

(五)游戏:踩影子这么有趣的影子咱们一起来玩个踩影子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玩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到别的小朋友,还要想想怎样才能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活动延伸:小朋友今天表现的都特别棒,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好不好?。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案名称:《长高了、变矮了》音乐活动教案目标年龄:幼儿园小班(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认识身体的不同部位,如头、手、脚等。

2. 培养幼儿的身体认知、听觉感知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器材:音乐播放器。

2. 角色:教师和幼儿。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头部、手臂、腿部的运动。

b. 运用想象力,让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像风车一样转动,或像小鱼一样游动。

2. 引入活动主题:a.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如摇头、举手、跺脚等。

b.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自己长高了还是变矮了?”引导幼儿通过比较身高来回答。

3. 音乐游戏《长高了、变矮了》:a. 教师指挥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当音乐变快时,幼儿尽量伸直身体,做出长高的姿势;当音乐变慢时,幼儿弯曲身体,做出变矮的姿势。

b. 随着音乐变化,教师可增加动作的难度,如要求幼儿同时进行手部、腿部的动作。

4. 反思总结:a.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说出他们喜欢的动作和音乐。

b. 提问幼儿:“你们觉得此次活动中最有趣的是什么?为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结束语:a. 教师为幼儿进行动作放松,如深呼吸、慢慢放松身体等。

b. 结束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了解不同物体的高低差异。

2. 在户外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树木、建筑物等,让他们感受到身体的高度和空间。

3. 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参与有趣的音乐活动,增强家庭亲子互动。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2)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2)3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2)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 (2)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长高了、变矮了》音乐活动教案适用年龄: 幼儿园小班(3-4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如头、肩、膝、脚等。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力。

3. 锻炼幼儿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材料:1. 音乐《长高了、变矮了》的录音或音乐器乐CD。

2. 身体图示卡片或人体剪影图卡片。

教学准备:1. 预先录制或准备好音乐《长高了、变矮了》的录音或音乐器乐CD。

2. 准备身体图示卡片或人体剪影图卡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 (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长高了、变矮了》让幼儿听,然后问幼儿:“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感觉?”师生互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2. 了解身体部位 (10分钟):教师出示身体图示卡片或人体剪影图卡片,依次指着身体各个部位,如头、肩、膝、腿、脚等,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并重复说出相应的名称。

3. 身体动作配合音乐 (15分钟):教师放音乐《长高了、变矮了》,让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起立、蹲下或伸直身体,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可以示范和引导,帮助幼儿参与并配合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4. 音乐游戏 (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长高了、变矮了》,幼儿在音乐停止时,转身向后跳一跳。

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音乐停止的频率,让幼儿进行更多的跳跃动作。

5. 总结活动 (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音乐活动过程,鼓励幼儿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并对他们的参与和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 将活动扩展到其他身体部位的认识,如手指、胳膊、腿等。

2. 制作简易乐器,与音乐一起演奏和表演。

教学提示:1. 音乐活动可以增加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

2. 在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动作配合和语言表达,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动。

3.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的难度和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案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长高了变矮了教案小班健康活动长高了变矮了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推进,放松活动等内容,能按指令踮脚、下蹲行走,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健康活动课,快来看看长高了变矮了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按指令踮脚、下蹲行走。

2、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魔术棒。

活动过程:
1、引题:我们一起来玩变魔术的游戏。

教师手持魔术棒,发出变小鸟变小兔变小鱼等指令,幼儿做飞跳爬游等动作。

2、介绍玩法: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圈,按指令长高了变矮了做相应动作:长高了--双手上举、踮脚走;变矮了--蹲下走。

3、交代规则:听到指令后才能变换动作。

活动推进:
教师可逐渐加快变化口令的速度。

放松活动:
幼儿扮小鸟,做高飞、低飞动作。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