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神话之异同小探讨
论中西方古代神话的异同

从小我们就非常熟悉女娲、嫦娥、黄帝等神话人物,他们有的是人类的救星,有的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有的则展示了可贵的精神。
这些神话故事对我们人格的培养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后来我们又接触了西方神话,知道了西方神话中的宙斯、阿波罗、奥丁等众神,这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我们看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
下面,我们将中国古代神话与西方神话作一比较。
简单探讨研究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中国上古神话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它没有欧洲那样的神话巨制,现存的神话都是支离破碎的,散见于各种古代典籍之中,在经、史、子、集四部里都有,并且不成系统。
然而,古希腊神话却不同。
希腊有一部长达48卷,近两万八千行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记载、加工了古希腊丰富的神话传说,并形成了一个完整、庞大的神话传说体系。
这是由于希腊神话产生之时,曾出现若干城邦奴隶制国家,与此同时出现了相应的城邦文化,出现了史诗形式及悲剧,这些史诗和悲剧都以古神话为武库和素材,因而使得希腊上古时代的神话得到记录、整理、加工和流传。
此外,古希腊直至公元前4世纪为马其顿所吞并时,还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越长,对上古神话的保存发展才越有好处。
再有,早在荷马时代,希腊人便已基本上作为一个整体在活动了,他们的城邦以斯巴达、雅典为首,经常联合行动,于是他们中间出现了像荷马那样的人物,把分散、零碎的神话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后希腊神话一直被保存下来。
中国上古神话以“善”为美学思想的核心,神话中的神是人类的保护者,是利人者,是真、善、美的化身。
如黄帝惩恶助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这些神话歌颂的是正义、善良、勤劳、勇敢、乐观、毫迈的精神,只有善的歌颂,没有恶的批判。
神话中反映的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情调与自我献身的精神。
中国神话越发展越强调人的力量。
越重视人的社会性,越被人的理性所掌握。
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则多与嫉妒、仇恨、惩戒、复仇、灾难相关,存有罪恶因素,这些神灵往往捉弄人类,追求个人物质、肉体的享受。
中外神话的异同

中外神话的异同
中西方神话在多个方面存在异同。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1. 崇尚的内容:中国和希腊两种神话一个崇“德”,一个崇“力”。
在中国神话中,神祇们或有不可抗拒的威严,或有博爱众生的慈祥,或有入尘不染的高洁。
而西方神话中的神并非高高在上,他们有七情六欲,更加接近人性。
2. 人物形象:中国神话人物是“神化的人”,如伏羲、黄帝等,他们大多不食人间烟火,是伟大的、无私的、无瑕的。
西方神话人物则是“人化的神”,他们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如宙斯、赫拉等,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充满复杂情感和欲望。
3. 主题和情节:中国神话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担忧。
而西方神话则较为享乐,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可算是够荒靡淫乱的。
此外,希腊神话中弑父的故事较多,反映了当时希腊社会的现实,而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我们绝对看不到这类情节。
4. 起源和发展:东方自然是以中国神话为主,而西方的神话则会以古希腊为主。
中西方神话之间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小至内容,大到精神思想。
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中国神话同样对中国文学、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神话的异同

中西方神话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
如西方很多艺术大师创作的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油画作品中,女神们都是和蔼,温暖的美丽女人,天使就是长了一对翅膀的可爱孩童,如天父宙斯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
这些都反映出神和人的共通性.但神祗和人的区别也很明显: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
其中地位最显赫的神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个主神。
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
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许多系统,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的传说,忒修斯的传说,伊阿宋的传说等等。
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
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东方神话故事中的神都是高高在上的,比如佛教中的如来佛祖,掌控着世间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像人们永远无法企及到那个高度。
神话故事里各路菩萨,为唐僧布下九九八十一难,在我看来,在我看来,人类可以被那些所谓的神无限的戏耍,人类在那些神眼里就是蝼蚁一般的存在。
在中国,这种无限的夸大的神的力量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七七鹊桥会,是中国人心中的情人节,人们渴望美好的爱情,渴望团圆。
织女是天上的神,牛郎是人间的凡人,在中国神与人等级是森严的,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人鬼殊途”在某方面就反映出了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其在当代人中的首观点是西方人性的自由化和东方以等级著称的森严体制。
所以在西方神话中诸神是生活在凡间的某个地方,还有很多是跟人生活在一起。
普通人可以找到这个地方走上去;作为中国的神话,我们的神高高凌驾于人之上,普通人永远无法接近。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区别

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区别1、中国神话很零散,希腊神话有严密得体系。
因为,中国统一晚,前221年才统一,而希腊一开始就是一个统一体。
以宙斯为中心的庞大的神的家族。
中国古代神话篇幅都很短小,对神的事迹记载非常简略,故事性不强,没有古希腊神话那样的长篇巨制和曲折生动的情节。
十二大神:主神宙斯、天后赫拉、火神赫菲斯托斯、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战神阿瑞斯、智慧女神雅典娜、美神爱神阿佛洛狄忒(维纳斯),总之,十二大神几乎代表了自然界的所有属性。
中国主神:南方神话开辟神——盘古;北方神话开辟神——女娲;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中国上古神话有着极为鲜明的尚德精神:这一点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进行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
有人说古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中华民族是早熟的儿童,正常的儿童用充满好奇和激情的眼光看世界,早熟的儿童用淡漠和沉思的眼光看世界。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大神均有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凡人情欲的神格特征;神话中充满对远古英雄和帝王献身精神的讴歌与礼赞,以及对神话人物保民佑民的职分要求。
这其中一部分是先天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后天的改造。
几千年来,这种尚德精神一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现实人物的期望,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翻开中国上古神话,一个圣贤的世界扑面而来。
尽管神话没有十分完整的情节,神话人物也没有系统的神系家谱,但它们却有着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其中尤为显著的是它的尚德精神。
这种尚德精神在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的比较时,显得更加突出。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这种尚德精神,一方面源自于原始神话的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则是后代神话改造者们着墨最多的得意之笔。
在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对神的褒贬标准多以智慧、力量为准则,而中国上古神话对神的褒贬则多以道德为准绳。
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注入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神话的这种尚德精神影响着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品评与现实人物的期望,决定着社会对人们进行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甚至也影响着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明的走向。
作业比较中西方神话的异同

作业比较中西方神话的异同
中西方神话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同。
1. 神的分类
在中西方神话中,神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西方神话中,神被分为主神和从神,主神代表着掌管自然和人类的力量和生命力量,而从神则有更具体的功能。
中方神话中,神灵则被分为天神、地神、河神、山神、水神等多个类别,代表着与自然、人文环境有关的力量,如太阳神、月神、风神、雷神等。
2. 神的形象
在中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也有所不同。
西方神话中,神常常被描绘成人类形象,或半人半兽的形象,如克里思普(西方神灵),或火神海法斯托斯。
而在中方神话中,神常常被描绘成动物形象、人与动物的结合形式,如青龙、白虎、黑龙、朱雀等。
3. 神的特征
中西方神话中,神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西方神话中,神常常被描述为威力无比、英俊勇敢、高傲自大,如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奥林匹斯众神。
而在中方神话中,神则常常具有神秘、威严和神圣感,如太上老君、关圣帝君、玉皇大帝等。
4. 神的功能和信仰
在中西方神话中,神的功能和信仰也有所不同。
西方神话中,神常常被崇拜为护教之神、守护之神、仲裁者和救世主。
而在中方神话中,神则被信仰为能够掌控自然和人事、调和阴阳五行之力、掌管命运和灵魂的神灵。
综上所述,中西方神话在神的分类、形象、特征以及信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异同,这也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进程和特征。
论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论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内容摘要:东西方文化有着个自的特点,也孕育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的神话故事。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了各自神话的差异,但同为一种题材的传说和人类早期的产物,两者又有着相似的地方。
东西方神话有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本文主要从东西方神话关于世界的起源和神的“性”的问题展开研究。
神话对现世也有较大的影响和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神话相同点不同点影响正文:人类产生以后,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早期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极其有限,面对着强大的自然力,他们无能为力。
为了生存,他们又不得不同大自然进行着抗争,但受着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的束缚,他们只能凭借着幻想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于是,神话诞生了。
神话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神话故事,有着普遍的共性,但是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会造成各自神话具有地方独特的个性。
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代表着东西方的不同文化的结晶。
研究二者的异同点,对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有着现实的意义。
在人类的童年时期,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们对于自然力感到惊恐和慌张。
于是人们为了生存,迫切地希望提高生产水平来改造自然,支配自然。
人们就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把自然形象化。
所以产生了神话这种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古希腊和中国位于地域上的东西方,神话文化存在着许多异同点。
一、古希腊与中国神话的相同点首先关于世界的起源,两者有着相同的认识。
按照古希腊人的说法,最初的宇宙是混沌的一片,之后分出天地水,正是从混沌之中诞生了大地女神盖亚和厄洛斯(深渊)和塔尔塔洛斯(地狱),接着在大地底层出现了层出现了厄瑞玻斯(黑暗)与倪克斯(夜),两者结合生出“光明”与“白昼”。
盖亚又生出了乌拉诺斯(天空)和蓬托斯(海洋)。
盖亚与她的儿子乌拉诺斯结合,生下了十二个泰坦巨神(Titans)及三个独眼巨人和三个百臂巨人,这就是世界上所有怪物的始祖。
七年级语文教案:中西方神话的异同

七年级语文教案:中西方神话的异同】中西方的神话文化源远流长,各具特色。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神话跨越了时空界限,深入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中西方的神话传说各自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但又呈现出了许多值得对比和研究的异同之处。
本文将分别从中西方的神话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寓意等角度,来探寻中西方神话之间的异同。
一、神话背景的异同中国古代神话的背景通常与历史上的真实事迹紧密相连,其中最古老的神话即源于祭祀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由于古代神话故事的讲述者多数是文人,因此神话故事大多流传下来的是从宫廷、庙宇或士族口耳相传的版本,并在长期的口头文化演变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说法。
中国的古代神话文化中的这种特点,表明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而西方神话的背景,则多数是源于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并在中古时期的欧洲进一步发展成中世纪的基督教传说。
西方神话的故事情节,从根本上来讲,是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情感和心理的表达。
西方神话直接以人类的上帝与魔鬼、好与恶等基本现象作为文化基础。
在欧洲文化传统中,基督教神话被广泛认为是单一真理的标志,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均不同于中国的神话。
二、人物形象的异同中国古代神话,“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古老的神话传说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人物形象。
在以上神话中,女娲为修补天空极力用尽汗水凝聚而成,嫦娥奔月是因为食用了仙药而在月亮上度过心中思念人世大好时光,而夸父追日也无愧其中的英雄角色,俗话说的“拼命三郎”就是描述他一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与中国的神话所塑造的神仙形象不同的是,西方神话则更注重于人性造型的塑造,如美狄亚、潘多拉、雅典娜、阿喀琉斯等人物形象都是富于人性的。
这些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显示出人类的美好或黑暗面,将人们赏识、崇拜和害怕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人类本质的可爱和残忍表现得非常真实。
三、故事情节的异同中西方神话的故事情节也各自呈现出独特的特征,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往往是在为表达一种道德或哲学理念,而西方神话则常常为表达情感感情和人生的困境。
试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点

试论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中两大瑰宝,各自拥有丰富的故事和神秘的神明。
虽然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
本文将就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神祗的形象与角色中国神话中的神明多呈现出人类形象,例如九天元始天尊、女娲、后羿等,他们具有明显的人格特征和人们相似的喜怒哀乐。
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则更为多样,既有人形神如宙斯、阿波罗,也有兽面神如赫淮斯托斯。
同时,希腊神话中的神明具有凡事均能掌控的全能性质,他们掌握着统治整个宇宙的权力。
二、创世神话的差异在创世神话方面,中国神话中存在着“盘古开天地”的概念,宇宙始于一颗蛋,盛开了至分的日月星辰。
而希腊神话中则是通过众神的产生,最终形成了宇宙万物。
这两种不同的创世观念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对于宇宙起源的不同看法。
三、神话故事的题材中国神话的故事往往涉及到人类世界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传承,例如女娲补天、禹治水等。
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则更多地关注于神祗之间的冲突、爱情与命运的纠葛,例如宙斯与提坦之战、阿佛洛狄忒与阿多尼斯的爱情故事等。
四、神话中的道德观念中国神话中所讲述的故事往往含有深刻的道德寓意,它们希望借助神话的故事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
例如《封神演义》中展现了忠诚与背叛、善与恶之间的对立;《山海经》则告诫人们要尊重大自然。
而希腊神话中的道德观念相对较为模糊,其故事更多地展现了人类的弱点和欲望。
五、文化影响的差异中国神话对于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不仅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提供了指导,还对于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西游记》、《红楼梦》等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均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元素。
而希腊神话则对于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这些神话成为了西方文学、艺术和哲学的重要源泉。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在形象、角色、创世观念、题材、道德观念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这些不同点体现了两种文化对于宇宙、人类和道德的不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神话之异同小探讨
神话,是人类早期对自然和自身的模糊的认识,它源自于人类与自然的对抗以及自身的成长,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是人类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在古代的中西方文明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中国古代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半月,西方的特洛伊战争、盗火的普罗M 修斯等。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经历过一个神学阶段的认知时期,那时人们虚拟超自然的主体经验之外描述世界。
神话与自然有着整体的互渗,神话中的互渗不是对对象的占有,它的实质恰恰在于主体既是它自己,又是与它互渗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从神话中窥见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其形成的历史渊源。
.中西方神话的共性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涉及到哲学、宗教、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
中西方神话体现出许多共性,这种共性中应该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就神话的产生而言,中西方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因为原始时代自然条件恶劣,人们生产方式极其落后,而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人们渴望从自然界的诸多不可解释的现象中得到慰籍,因而对自然界的诸多现象和各种生物产生的崇拜和幻想,这就产生了神话。
神话的产生无异于原始的宗教信仰,给予原始时代的人们必不可少的希望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战胜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而且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的大脑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而神的形象虽然是他们幻想出来的,但是却是他们自己的理想状态,起到了模范作用,使他们不断追求而不断进步。
在这方面,中西方是没有太大差别。
其次,在中西方的神中,都有一个主神,古希腊中的宙斯与中国神话中的玉皇大帝,是众神之首,统领着下面的神。
而下面的诸神都各有分工,古希腊神话中有冥王哈迪斯,海神波塞冬等,而在中国也有阎王和龙王等不同角色。
这种分工实际上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人分工的真实写照,也同时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分类认识。
最后,中西之神都有性别之分,这更是人类自身的直接反映,在长相上,中西方的神则都符合各自人种的典型特点。
我想中西方神话中这些共同点说明了纵然中西方神话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对自然界的主观反应。
它们的出现有着相同的背景,体现了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迫切心情,是人类对自然现象解释的原初状态。
.中西方神话及的差别
中西方相隔万里,民族、种族的不同,在语言、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是巨大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构。
反应在神话上,有着诸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西方的“人神同构”与中国的“人神同一”
神话尽管都反映人类拟人的世界观,但希腊神话表现的是人神同构,而中国神话表现的是人神同一。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与人类相似但不是人,他们像人一样的有个性,有情欲,爱争斗,但同人有严格的界限。
在中国神话中,人神之别非常模糊,许多人中之杰像神农、女娲、伏羲、后羿即是神,而神农和伏羲很可能就是历史中某些人物形象的累积。
“同构”与“同一”有着根本的差别。
同构意味着,首先这是两个东西,其次才是两个东西相似。
人神之别,反映了对象性思维的原始形式。
人神同构,导致了希腊的有机自然观念。
同是似人,在希腊自然观念中,事物是由于有了某种结构,才变得类似。
希腊人,首先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于人的东西加以整体地看待,把自然看成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客体,人类可以认识客体。
神的构成
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
任何一个神都有其来龙去脉,其在神谱中地位与职责也非常明确。
在希腊神话里,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海神、冥王、战神、太阳神等各司其政,共同参与创世大业,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秩序井然、分工各异的创世神体系。
北欧创世神体系与希腊的很相似:主神奥定与兄弟费利和凡分管陆、海、冥三界,奥定的子女神及其他神也直接或间接地与奥定有血缘关系,他们共同创世,形成了以奥定为核心的家族创世集团。
希伯莱神话虽只有惟一神上帝,但除了他之外还有众多的天使,他们是上帝意志的执行者,只是不能称之为神罢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希伯莱神仍构成了以上帝为核心的完整体系。
但在中国神话中,诸神几乎没有谱系,神的角色在不同的记载中往往不同,甚至在同一记载中,同一神扮演不同的角色,互相矛盾。
不但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构不成系统,就是从单个民族的创世神也难以寻出个完整系统来。
以创世神话保留完整、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为例,苗族的盘古,拉祜族的厄莎天神,瑶族的密洛陀,壮族的布洛陀等,都是单个的神,他们之间也攀不上亲戚,构不成系统。
西方完备的诸神谱系,实际上是逻辑系统的原始形式。
如果把诸神进一步作为自然事物的象征,那么,神谱的系统性可以看作对自然之逻辑构造的原始象征。
自然界不仅是有别于人的东西,也不仅是有规律、有秩序的,更重要的是其规律和秩序可以为人把握。
希腊人极大地发展了逻辑演绎方法和逻辑思维。
古代中国对辩证法中的某些辩论技巧和合法性感兴趣,更注意系统和关系。
而古希腊则对形式逻辑和对论证的纯抽象分析感兴趣,更注意部分和结构。
他们对待自然的理性态度是很重要的,因为科学精神就源于此。
神人关系
中西创世神尽管都创造了高度智慧的人,但是在如何定位和处理人神关系上,他们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差异。
西方神话认为人只是用泥土、木片所造之玩偶,人神地位是不能平等的,人没有资格享有神们特有的东西。
创世神甚至会为了维护其统治与尊严而惩罚乃至毁灭人类。
众神不仅千方百计地阻挠人类获得不灭之火,还把装有疾病、瘟疫、嫉恨等祸端的潘多拉盒子丢给人类。
北欧的创世神也是如此,在北欧神话里,暴风雨是万神之主奥定骑了马在世界驰过,收拾死者的灵魂,人在暴风雨中如果冲犯了奥定带着鬼魂所走的路便会遭受不幸。
上帝只喜欢听从他、祈求他的奴隶,而不愿看到人的智慧与力量赶上他。
中国的创世神似乎天生就与人有着极深厚的感情,神与人之间是和睦、平等的。
他们只会帮助人类免受灾难与毁灭,而不会加害于人。
在普M族神话中,普M人是创世神尖若线鲁和六色花树生的姑娘结亲后所生。
显然,中国创世神话一开始便有人神合一趋向,人神之间的差别比较淡漠。
虽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概念提出得较晚,但这种天人和谐相处的理想早在中国的远古神话中就有所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和西方为各自画出了不同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轨迹。
中国始终是以“天人合一”的理想为前提,欧洲则是征服自然的欲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