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板的规范
模板的要求规范

模板的要求规范近年来,模板已成为各类文书、报告等文件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使用模板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文档的排版,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如果模板使用不规范,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文档的质量和效果。
下面从规范使用的角度出发,介绍模板的要求规范。
一、基本要求1. 模板应该符合社会公共价值观,不得含有不良信息和涉及违法违规的内容。
2. 模板设计要求简洁明了,尽量避免过多花哨的设计元素。
同时要保证排版整洁清晰,方便阅读、打印和管理。
3. 模板应该明确文件的主题和要点,突出重点,排版合理、严谨,使读者迅速了解文书的主旨、目的和内容。
4. 模板应该注重可复用性,尽量考虑各种情况下的适用性和灵活性,方便用户多次使用和修改文档。
5. 模板应该尽可能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保证文档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格式要求1. 模板中应该包含必要的元素,如页眉、页脚、正文、标题、换页符等,以保证文档的基本格式标准化。
2. 模板中各种元素的大小、颜色、字体等要求要统一,以保持视觉效果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3. 模板中图片、表格等要素的格式、大小、位置等要求要一致,且与文本相互配合,使文档整体风格统一。
4. 模板中应该尽可能保证文本和图形的清晰度,字体大小和排列应充分考虑可读性,避免过小或过于密集的情况。
5. 模板中所包含的内容须与文档主题相关,不可出现无关内容,以免影响阅读效果。
三、使用要求1. 模板使用前,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修改标题、正文内容等。
2. 模板使用时要注意文档应该与主题相匹配,不得出现格式问题,如页眉由于不规范的页边距而垮掉、段落间距无法控制等。
3. 模板中出现的图表要求准确无误,要注意数据的精确性和规范性,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4. 模板中各部分内容要充分考虑逻辑关系,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完整、有序,易于阅读和理解。
5. 模板使用完毕后,需要检查是否存在对原有模板进行的重大调整,如添加、删除、修改部分内容等,以免影响文档可复用性和其他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合同模板的格式与排版规范

合同模板的格式与排版规范协议书鉴于甲方与乙方根据双方的自愿和平等原则,达成以下协议,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合同格式1. 合同名称:合同的标题应明确、简洁,并能准确概括合同内容。
2. 合同编号:合同应具备唯一的编号以便于记录和跟踪。
3. 合同日期:在合同正文中标明签订日期。
4. 目录:适用于较长的合同,按章节顺序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标题和页码。
5. 引言:简要介绍合同的背景信息,确保双方对合同目的和背景的共识。
6. 正文:详细说明合同的具体条款和规定,确保阅读者可以清晰理解合同内容。
7. 附件:附上与合同内容相关的附件,例如技术规范、图纸等。
8. 签署页:留白处以便双方签名、日期和加盖公章。
二、合同排版规范1. 字体和大小:使用易于阅读和理解的字体,常用的宋体、黑体或Arial等字体均可。
正文使用宋体或Arial,字号在10至12磅之间。
2. 标题和副标题:采用层次清晰的标题和副标题,使用加粗、缩进或不同字号等方式进行区分。
3. 条款和段落:合同中的条款和段落应按逻辑顺序排列,各个条款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距以便于阅读。
4. 缩进和编号:使用缩进和编号来标示合同中不同层次的条款和分割内容。
5. 顶部页眉:在每一页的顶部添加页眉,包括合同名称和页码,以便于整理和导航。
6. 起草语言:使用简明扼要的起草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以确保双方都能够容易理解合同内容。
7. 对齐方式:保持合同中的文本对齐方式一致,例如左对齐或两端对齐。
8. 行间距和段落间距:采用适当的行间距和段落间距,使文本易于阅读和理解。
三、补充规范1. 法律适用:明确合同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并确保各方都已明确理解。
2. 争议解决:如发生争议,明确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方式和仲裁机构。
3. 生效日期:确保合同中有明确的生效日期,以确定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时间。
4. 权利和义务:在合同中清楚阐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双方有共同的理解。
5. 保密条款:如果适用,应在合同中添加保密条款以确保合同中的机密信息得到保护。
建筑模板质量安全规章制度

建筑模板质量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模板质量安全管理,维护工程质量安全稳定,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模板,包括木模板、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
第三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建筑模板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模板的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建筑模板管理部门应当配备专业人员,确保建筑模板的选材、制作、安装等工作符合相关的质量安全标准。
第二章建筑模板质量管理第五条建筑模板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材料应当具有合格证明,制作过程中应当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
第六条建筑模板的设计应当符合工程要求,结构合理稳定,尺寸精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第七条建筑模板的制作应当经过认真的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结构牢固,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第八条建筑模板的安装应当按照专业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安装的结构稳定、牢固。
第九条建筑模板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出现变形、开裂、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处理。
第十条建筑模板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拆除,清理整理,并按照规定归还给仓库管理部门,做好保养维护工作。
第三章建筑模板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建筑模板的安全管理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模板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落实责任。
第十二条建筑模板的搬运、装卸、安装等作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做好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建筑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划定安全区域,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作业现场。
第十四条建筑模板的安装作业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第十五条建筑模板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模板出现松动、变形等安全隐患,应当及时予以处理,确保作业安全。
第十六条建筑模板的保养维护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模板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排版规章制度

排版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文件、资料的排版格式,提高工作效率
和统一形象,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公司文件、资料的排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字体,统一使用宋体或黑体,避免使用花体或艺术字体。
2. 字号,正文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标题字号为小二号或小三号。
3. 行距,正文行距一般为1.5倍行距,标题行距为1.5倍行距
或两倍行距。
4. 段落格式,段落首行空格为2个字符,段落间距为1.5倍行距。
5. 对齐方式,正文一般采用两端对齐,标题一般采用居中对齐。
第三条:文件、资料的排版应注意以下细节:
1. 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使用过长或含糊不清的标题。
2. 段落,段落应分明、层次分明,避免出现长句长段,影响阅读和理解。
3. 表格,表格应清晰明了、规范整齐,避免出现错位或混乱的表格格式。
4. 图片,图片应清晰美观、与文本相符,避免使用模糊或不相关的图片。
第四条,文件、资料的排版责任人应当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进行排版,确保排版质量和效果。
第五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公司领导同意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生效。
模板的内容与格式规范

模板的内容与格式规范模板的内容与格式规范是指在文档或文件的创建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编写和排版。
这些规范和要求涵盖了文档的结构、文字的格式、标点符号的使用、字体的选择等各个方面,旨在提高文档的可读性、简洁性和专业性。
一、模板的内容规范在编写模板内容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简明扼要:模板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不应该冗长。
关键信息和必要内容应该被清晰地阐述,避免废话和无关信息的干扰。
2. 高度准确:模板内容应该准确无误,明确表达需要的信息和要求。
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或表达方式,以免引起歧义。
3. 逻辑严谨:模板内容的排列应该有条理,逻辑严谨。
信息的先后顺序要合理,内容之间要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以方便读者的理解和使用。
4. 完整全面:模板内容应该包含所有必要的要素和信息,不应该遗漏重要的细节。
尽量囊括各个方面的内容,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二、模板的格式规范在排版模板时,需要遵循以下格式规范:1. 标题和副标题:使用适当的字体、字号和加粗方式来标示标题和副标题,以突出文档的层次结构和重要信息。
2. 段落和行间距: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间距,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行间距也应适中,既不太密集也不太稀疏。
3. 字体和字号: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字号。
标题和段落的字号可以有所差异,以凸显重要性。
4. 列表和编号:使用有序列表或无序列表来整理和展示信息,以便于读者的查阅和理解。
5. 表格和图表:如有需要,可以使用表格和图表来清晰地呈现数据和统计结果。
表头和数据的排列要整齐规范,便于读者的比较和分析。
6. 缩进和对齐:段落的开头可以进行适当的首行缩进,以凸显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
文字的对齐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等。
7. 标点和引号:使用标点符号和引号时要准确无误,符合规范。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位置和引号的类型,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解。
8. 版权和注释:如有需要,可以在文档中标注版权信息或添加注释。
模板的厚度、材质、硬度与大小的设计规范

一、目的推行作业标准化,实现模具设计快速统一.二、适用范围龙光模具厂设计部三、内容一、模板厚度、材质设计规范(厚度T,单位mm)(1)连续模模板设计规范2)复合模设计规范3)冲孔模设计规范4)折弯模设计规范二、模板的规范1)在设计中,定模板尺寸大小时,模板的一边尽可能用尾数为50与00的整数,如(150*AA,200*AA,250*AA,300*AA),以方便机加工快速开料。
2)当模板需750*450线割机线割时,需线割的边到模板边不小于25mm,当模板需520*370,或500*350线割机线割时,需线割的边到模板边不小于20mm,当模板需320*220线割机线割时,需线割的边到模板边不小于14mm。
以上均为要保证一个直角边在此范围内,设计时,销钉孔、导柱孔位置应尽量考虑以上要求。
3)模板中,弹钉孔、定位避位孔,材料避位孔,且在钻铣加工时不会影响到有用工作部分,不用线割4)脱垫板(止挡板)一般不用线割,若需定位或安装入块时可线割或CNC加工。
5)优力胶孔、弹簧孔一般采用钻孔加工,而不用线割。
6)滑块和滑块主体一般情况下不需分开备料,滑块部份需磨好工作边。
(注:视情况也可用滑块分开备料)。
7)在备模板时,单块钢板的外型尺寸最大只能备长度不超650mm,宽600mm。
三、落料、冲孔模模具板料备料设计规范(上下垫板、上下夹板、脱料板、母模板)。
四、模座设计规范1、当模座长小于700时,上下模座厚度为35mm ;当模座长大700小于800时,上模座厚度35mm ,下模座厚度40mm ;当模座长度大于800小于1000时,上模座厚度40mm 下模座厚度40; 当模座长度大于10000时,上模座厚度50,下模座厚度50mm; 2、模座材质全部用A3。
3、模架标准形式有四种(如图4.1, 4.2, 4.3, 4.4,)模座模板图41图4模板模座模座模板模座模板图4图44、模座板板料备料规范有两种形式:1.第一种形式:没有外导柱情况下按下表2、第二种形式:有外导柱的情况下按下表。
简述模板的基本要求

简述模板的基本要求
模板的基本要求是指在使用模板时需要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和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板基本要求:
1. 清晰明确的结构:模板应该具有清晰明确的结构,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并使用模板。
模板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但应该包括必要的部分,如标题、正文、段落、列表、表格等。
2. 规范的格式:模板的格式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以确保模板的可读性和易用性。
例如,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和行间距,合理的排版和对齐方式等。
3. 简洁明了的语言:模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模板应该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使用模板。
4. 准确无误的信息:模板中的信息应该准确无误,以保证模板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模板中的信息应该经过仔细核对,确保没有错误或遗漏。
5. 灵活可定制的选项:模板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以便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模板中可以包含一些可选项或参数,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设置。
总之,模板的基本要求是要求模板具有清晰明确的结构、规范的格式、简洁明了
的语言、准确无误的信息和灵活可定制的选项。
遵循这些基本要求可以提高模板的易用性和效果,使其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完整版)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一、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5.1.6承重的支架柱,其荷载应直接作用于立杆的轴线上,严禁承受偏心荷载。
6.1.1应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6.1.9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和板的立柱,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长度不得小于15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杆。
所有水平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应采用Φ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用两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梁下支撑立柱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水平杆与支撑体系连成一体。
6.2 支架立柱安装构造6.2.4当采用扣件式钢管作立柱支撑时,其安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管规格、间距、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0mm。
2.钢管支架立柱间距、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1.9条的规定。
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两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模板的规范
篇一:共70页,jgj162-20xx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xx
1总则
1.0.1为在工程建设模板工程施工中贯彻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和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
1.0.3进行模板设计和施工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方案和构造措施;应满足模板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宜优先采用定型化、标准化的模板支架和模板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提高重复使用率。
1.0.4建筑施工模板工程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除
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面板surfaceslab
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
并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
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
2.1.2支架support
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2.1.3连接件pitman
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二者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
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2.1.4模板体系(简称模板)shuttering
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也可统称为“模板”。
2.1.5小梁minorbeam
直接支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次楞或次梁。
2.1.6主梁mainbeam
直接支承小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楞。
一般采用钢、木梁或钢桁架。
2.1.7支架立柱supportcolumn
直接支承主楞的受压结构构件,又称支撑柱、立柱。
2.1.8配模matchingshuttering
在施工设计中所包括的模板排列图、连接件和支承件布置图,以及细部结构、异形模板和特殊部位详图。
2.1.9早拆模板体系earlyunweavingshuttering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规范所规定的拆模原则下,达到早期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2.1.10滑动模板glideshuttering
模板一次组装完成,上面设置有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
并从下而上采用液压或其他提升装置沿现浇混凝土表面边浇筑混凝土边进行同步滑动提升和连续作业,直到现浇结构的作业部分或全部完成。
其特点是施工速度快、结构整体性能好、操作条件方便和工业化程度较高。
2.1.11爬模crawlshuttering
以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为支承主体,依靠自升式爬升支架使大模板完成提升、下降、就位、校正和固定等工作。
2.1.12飞模flyingshuttering
主要由平台板、支撑系统(包括梁、支架、支撑、支腿等)和其它配件(如升降和行走机构等)组成。
它是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因其外形如桌,故又称桌模或台模。
由于它
可借助起重机械,从已浇好的楼板下吊运飞出转移到上层重复使用,故称飞模。
2.1.13隧道模tunnelshuttering
一种组合式定型模板,同时浇筑墙体和楼板混凝土的模板,因这种模板的外形像隧道,故称之为隧道模。
2.2主要符号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小侧压力标准值;
Fs───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设计值;
g1k───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
g2k───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g3k───钢筋自重标准值;
g4k───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
m───弯矩设计值。
n───轴心力设计值;
ntb───对拉螺栓轴力强度设计值;
p───集中荷载设计值;
q1k───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
q2k───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q3k───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V───剪力设计值;
gk───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g───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qk───活荷线荷载标准值;
q───活荷线荷载设计值;
2.2.2计算指标
e───钢、木弹性模量;
nex───欧拉临界力;
f───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c───木材顺纹抗压及承压强度设计值;fce───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fj───胶合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lm───铝合金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木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tb───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fv───钢、木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正应力;
c───木材压应力;
───剪应力;
2.2.3几何参数
a───毛截面面积;
a0───木支柱毛截面面积;
篇二:混凝土模板规范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
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2、±0.000以下模板安装要求,略。
3、±0.000以上模板安装要求
(1)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②技术要点
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2)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
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
②技术要点
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日寸,起拱0.2%),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仆侧模。
(3)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②技术要点
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①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没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
②技术要点
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做成企口式拼接,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4、模板组拼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
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1、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
2、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
3、模板平整度≤2
4、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
5、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
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
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控制线,以便于梁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上。
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6、模板的支设
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
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
所有内侧模板必须刷油性脱模剂。
7、模板支撑
1、梁侧模板采用木方作为内楞间距约330mm,木方作为外楞间距500mm,采用可回收的m12普通穿墙螺栓加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