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四
卤族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应用

卤族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应用一、卤素(1)卤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五种元素,总称为卤素.(2)该族元素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它们都可以与典型的金属元素形成盐.(3)卤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出现,,它们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按原子百分数计算是:氟0.02%,氯0.02%,溴3*10-5%,碘4*10-6%,砹极微小.二、氟的性质及应用1、氟的发现及命名(1)1768年马格拉夫发现HF。
(2)1768至1886先后有四位化学家为制取单质氟而献出宝贵的生命。
(3)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F2.最终莫瓦桑在铂制U型管中,用铂铱合金做电极,在-23摄氏度电解干燥的氟氢化钾制得F2,因此而被授予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1886年Moissan首次用电解法在氟化钾的无水氟化氢溶液中制得了单质氟,他是在一个铂制的小型U型管里放入KF-HF电解液,KF:HF为1:13,管的两臂各插入一个铂电极。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F-—— F2+2e- 阳极反应2HF2-+2e- —— H2+4F-阴极反应在0℃时,由电解池测出的表观电极电势为 2.763V,而在水溶液中,按F- 1/2F2+e-反应计算得知,其标准电极电势为 2.85V。
而实际上该电解过程却需要用8V的电势才能进行,可见该反应是不易变为可逆的,因为产生相当高的超电压。
(4)萤石与矿石一起加热时,会使杂质生成流动性的矿渣而与金属分离,故称氟”Fluorine”.2、氟及其化合物(1)物理性质氟在室温时是一种淡黄色气体,带有刺激性臭味,液态呈淡黄色,-252摄氏度左右黄色液体变无色,固态氟呈乳白色.气态氟在常温下密度为1.11g/cm3,熔点为53.38K,沸点为84.86K.常见的氟同位素主要有19F.(2)化学性质氟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5,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获得一个电子达到饱和,是最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为 3.98,而离子半径又特别小,决定了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氟不溶于水,它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2F2+2H2O=4HF+O2F2+H2=2HF+128kcal反应在低温或黑暗处就很猛烈,由于氢键的关系,在低温HF会产生几种缔合分子, H2F2到H6F6都有.缔合分子数目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约88度下,完全离解成简单的HF.SiO2+4HF=SiF4+2H2OSiF4+2HF=H2SiF6HF在空气里呈现白雾,溶于水生成氢氟酸。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一、卤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
1、原子结构特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电子,从外界获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2、卤素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从F2 Cl2、Br2、到I2,颜色由浅到深(浅绿色、黄绿色、红棕色、紫色),状态由气到液到固,熔沸点和密度都逐渐增大,水溶性逐渐减小。
3、卤素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相似性:均能与H2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卤化氢均能溶于水,形成无氧酸。
H2+F2===2HF (黑暗中反应)H2+Cl22HCl (点燃或加热)H2+Br22HBr(加热)H2+I2(持续加热)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氟除外)2F2+2H2O==4HF+O2X2+H2O======HX+HXO (X表示Cl Br I)4、萃取和分液的概念①在溴水中加入四氯碳振荡静置有何现象?(分层,下层橙红色上层无色)②在碘水中加入煤油振荡静置有何现象?(分层,上层紫红色,下层色)5、卤离子的鉴别:加入HNO3酸化的硝酸银溶液,Cl-:得白色沉淀Ag++ Cl-====AgCl↓Br-:得淡黄色沉淀Ag++ Br-====AgBr↓I-:得黄色沉淀Ag++ I-====Ag I↓6、卤素特性①F元素无正价,只有-1价,AgF可以溶于水,CaF2不溶于水。
②I2可以升华(常用于分离),且能使淀粉变蓝(常用于检验碘或淀粉)7、单质氧化性从F2到I2在减弱Cl2+2KBr=2KCl+Br2Br2+2KI=2KBr+I2Cl2+2KI=2KCl+I2二、拟卤素和卤素互化物拟卤素:⒈概念:拟卤素是指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在自由状态时,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
有剧毒。
重要的拟卤素有氰(qíng)(CN)2、硫氰(SCN)2等。
⒉拟卤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发生歧化反应Cl2+ H2O = HCl + HClO(SCN)2+ H2O = HSCN + HSCNO①与碱反应Cl2+ 2NaOH = NaCl + NaClO + H2O(CN)2+2OH-=CN-+CNO-;Cl2+2OH-=Cl-+ClO-卤素互化物⒈概念: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物质叫卤素互化物。
卤族元素性质总结资料

元素周期律卤族元素性质总结I.元素周期律1.周期表位置VII A族(第17纵列),在2、3、4、5、6、7周期上均有分布。
元素分别为氟(F)-9,氯(Cl)-17,溴(Br)-35,碘(I)-53,砹(At*)-85,未命名元素(Uus*)-117。
2.由于均可与金属化合成盐(卤化物),所以被称为卤族元素。
II.物理性质II.1物理性质通性(相似性)液态的温度范围都比较小,单质均有颜色。
卤素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分子),在水中溶解度都比较小,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都比较大。
气态卤素均有刺激性气味。
II-2.物理性质递变性随着周期的递增,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递变性有:1.颜色由浅变深。
2.在常温下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
3.熔沸点逐渐升高。
4.密度逐渐增大。
5.溶解性逐渐减小。
II.3.物理性质特性1.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
液溴极易产生有毒的溴蒸气,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与阴冷处,不能用胶塞,且试剂瓶中加水,以减弱溴的挥发。
2.碘具有金属光泽。
易溶与酒精,碘酒是常见的消毒剂。
3. 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而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生成I3)。
II-4.卤族元素物理性质一览表氟(F)-9 氯(Cl)-17 溴(Br)-35 碘(I)-53 砹(At*)-85 (Uus*)-117常温下色态淡黄绿色气体黄绿色气体红棕色液体紫黑色固体黑色(可能)固体(可能)未知物态变化易液化易液化易挥发易升华未知未知密度0.0016 0.0032 3.1200 4.9400 未知未知————————————————————→密度的递变:密度逐渐增大————————————————————→熔点-219.7 -101.5-7.2 113.7未知未知————————————————————→熔点的递变:熔点逐渐增大————————————————————→沸点-188.1-34.058.8185.2未知未知————————————————————→沸点的递变:沸点逐渐增大————————————————————→注意: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而碘易溶于碘化钾溶液(生成I3-)III.化学性质III-1.原子化学性质III-1.1.原子化学性质通性1.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2.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形成非极性共价键,都很稳定(除了I₂)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
化工四大化学(专业)卤族元素(课堂讲义)

3.制备
卤素阴离子的氧化:2X-- 2e- → X2 I2 通氯气于天然卤水中 Cl2 + 2I- → 2Cl- + I2 注意
应避免通入过量的氯气 - +10Cl-+12H+ I2 + 5Cl2 + 6H2O → 2IO3
3.制备
卤素阴离子的氧化:2X-- 2e- → X2 I2 通氯气于天然卤水中 Cl2 + 2I- → 2Cl- + I2 用NaHSO3处理智利硝石提取 NaNO3后剩下的母液
1 2
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 卤素 反应物质 反应程度 所有金属 反应激烈 F2 除氮、氧外的非金属 常伴有燃烧和爆炸 F2与Cu、Ni、Mg作用,表面生成氟化物 Cl 与上类似 平稳 2 保护膜,可阻止进一步被氧化,所以F减 2可 小 活泼金属 常温 Br 储存在 Cu 、 Ni 、 Mg 制成的容器中 2 I2 其他金属 加热
第十一章 卤族和氧族元素
11.2 卤族元素
11.2.1 卤族元素的通性 卤素,希腊文原意为成盐元素
ⅢA 2 B ⅣA ⅤA ⅥA 0
ⅦA He 氦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3 Al 铝 Si 硅 P 磷 S
硫 Cl 氯 Ar 氩
碘 Xe 氙
4 Ga 镓 Ge 锗 As 砷 Se 硒 Br 溴 Kr 氪 5 In 铟 Sn 锡 Sb 锑 Te 碲 I
工业上: 电解饱和食盐水溶液制烧碱的副产品
电解MgCl2熔盐制Mg的副产品
2NaCl+2H2O 电解 2NaOH + Cl2 + H2
电解NaCl熔盐制Na的副产品
MgCl2(熔融) 2NaCl(熔融)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的代表:氯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
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
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
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本段卤素的命名由于卤素可以和很多金属形成盐类,因此英文卤素(halogen)来源于希腊语halos(盐)和gennan (形成)两个词。
在中文里,卤的原意是盐碱地的意思。
Halogen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
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
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₃(三氟化氯).ICl(氯碘化合物)。
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₂.HClO₃.HClO₄。
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并且还含有有少量的MgCl2。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
氧化性:F₂> Cl₂> Br₂> I₂> At₂(一些单质是否有氧化性要看具体化学反应)其对应的卤离子还原性依次增强。
另外,卤素的化学性质都较活泼,因此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卤族元素颜色及状态的记忆歌谣:氟气(F)淡黄绿色,氯气(Cl2)黄绿色。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卤族元素的代表:氯卤族元素指周期系ⅦA族元素。
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简称卤素。
它们在自然界都以典型的盐类存在,是成盐元素。
卤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它们的物理性质的改变都是很有规律的,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卤素都有氧化性,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
卤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大量无机盐,此外,在有机合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碘、溴、氯卤族元素Halogen卤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它们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7个电子,有取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的八隅体结构的卤离子的倾向,因此卤素都有氧化性,原子半径越小,氧化性越强,因此氟是单质中氧化性最强者。
除F外,卤素的氧化态为+1、+3、+5、+7,与典型的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他卤化物则为共价化合物。
卤素与氢结合成卤化氢,溶于水生成氢卤酸。
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互卤化物,如ClF3、ICl。
卤素还能形成多种价态的含氧酸,如HClO、HClO2、HClO3、HClO4。
卤素单质都很稳定,除了I2以外,卤素分子在高温时都很难分解。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盐,主要就是由氯元素与钠元素组成的氯化物。
卤素单质的毒性,从F开始依次降低。
从F到At,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但氢化物的稳定性呈递减趋势。
氧化性:F₂> Cl₂> Br₂> I₂> At₂,但还原性相反。
单质氟氟氟气常温下为淡黄色的气体,有剧毒。
与水反应立即生成氢氟酸和氧气并发生燃烧,同时能使容器破裂,量多时有爆炸的危险。
氟、氟化氢和氢氟酸对玻璃有较强的腐蚀性。
氟是氧化性最强的元素,只能呈-1价。
单质氟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氟酸再与盐的反应,通入碱中可能导致爆炸。
水溶液氢氟酸是一种弱酸。
但却是稳定性、腐蚀性最强的氢卤酸,如果皮肤不慎粘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
4-6 卤族元素ppt课件

碘酒为褐色。
13
溴的溶解性实验
Br2 水
Br2 水
苯
溴水 (橙色)
CCl4
溴水 (橙色)
溴的苯溶液 (橙红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橙红色)
14
碘的溶解性实验
(褐色)
CCl4
碘水 (褐色)
上层: 碘的苯溶液
(紫红色)
下层:碘的四氯 化碳溶液 (深紫色)
15
溴和碘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比较 (溶质由稀到浓)
注意:萃取剂必须与原溶剂(一般是水)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
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2)分液
把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可分成上下两层)从界面
处分离开的操作。使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萃取和分液是两码事儿,但在操作时有密切联系。萃取常在分液漏斗
中进行,萃取后都要进行分液。
(3)操作步骤(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
C.避免溴被氧化
D.防止试剂升华
3、如何提纯食盐与碘的混合物?
4、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壁上粘有碘,应用 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上的白色斑迹应用 碘化钾中含有少量的碘,除去的方法是
洗涤。 酒精 洗稀涤盐。酸 。 加热升华
18
回忆: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1. 与金属反应: 2. 跟非金属反应: 3. 跟水的反应: 4. 跟碱反应:
其离子半径均大于相应原子的半径, 如Cl-离子半径大于Cl原子半径。
(2)递变性 从F → I,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其离子半径也依次增大,即离子半径。
F C l B r I
5
1、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大的是( ) (A)F (B)Cl (C)Br (D)I
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卤族元素

A
1 1 II
A
234
主
族 元素周期表
副 族
0
2 III IV V VI VI
K2
A A A A IA
5
6
7
8
9
10
L K
8 2
3
11 12
III BIV B来自V BVI BVII B
VIII
IB
II B
13 14 15 16 17 18
M L k
18 8 2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过渡元素
镧
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 系
89 90 91 92 93 精94选版9课5 件p96pt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
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课本6-7页)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
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 ,原子半
5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7
6 55 56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1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 8
109 110 111 112
精选版课件ppt
6
3、卤素单质化学性质
(1)与H2反应
阅读教材P8:“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归 纳通式: X2 + H2 = 2H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何从食盐和碘的混合物中提取碘?
答:加热食盐和碘的混合物。碘易升华,从而 可将碘提取出来。
讨论
根据卤原子的结构,试推测氟、氯、溴、 碘在化学性质上应出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四氯化碳 (比水重)
橙→橙红
碘
黄→褐 淡紫→紫红
紫→深紫
在有机溶剂中,溴不离橙,碘不离紫。
新课
溴、碘的特性
溴有刺激性,易挥发的液体, 密度比水大,液溴为深红棕色,溴 水为橙色,溴蒸气为红棕色,有毒。 溴是常温下唯一的为液态的非金属。
碘是一种紫黑色固体,易升华。碘的蒸 气呈紫色。
思考
1.液溴如何保存?
化学上,我们常常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 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 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萃取。 如:我们可用CCl4把溴水中的溴和碘水中的碘分别 从它们的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新课
溴和碘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比较(溶质由稀到浓)
溶剂
溶质
水
汽油或苯 (比水轻)
溴 黄→橙色 橙→橙红
5.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D)
A.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升高 B.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加深 C.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D.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Br2
水
CCl4
溴水 (橙黄色)
下层: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橙红色)
I2
水
CCl4
生成氢化 物稳定性
H2 + F2 = 2HF
光照
H2 + Cl2 = 2HCl
很稳定 稳定
5000C
H2 + Br2 = 2HBr
较不稳定
△
H2 + I2
2HI 很不稳定
新课
1、与H2的反应
H2 + X2 = 2HX (X--F、Cl、Br、I)
结论:氟、氯、溴、碘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 渐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也逐渐降低。
△
H2 + I2
2HI
可逆反应:在同一反应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
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叫做可逆反应。
练习
判断下列各对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1)
通电
2H2O = 2H2 + O2
点燃
2H2 + O2 = 2H2O
(2)
高温、高压
2SO2+O2 催化剂 2SO3
高温、高压
2SO3 催化剂 2SO2+O2
2、与水的反应 2F2 + 2H2O = 4HF + O2 X2 + H2O = HX+ HXO(X---Cl、Br、I)
结论:F2、Cl2、Br2、I2与水反应的剧烈程 度逐渐减弱, F2与水反应比较特殊。
开心辞典
这里有五个问题,你想回答哪一个?
幻灯片
42
5
幻灯片
4
42
⒈砹(At)是核电荷数最大的卤族元素, 推测其单质及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 是( D)
作业:P77 第一题
A.单质砹是有色固体 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HAt 很不稳定 D.砹易与水反应
2.卤素单质中,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是( F2 ),
受热易升华的是( I2 ),熔沸点最高的是( I2 ),
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Br2),颜色最深的是( I2) , 遇水能放出气体的是( F2).
பைடு நூலகம்
3.下列溶剂能溶解单质碘和溴,但不能把
Br
I
1. 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2. 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3.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新课
第二节 卤族元素
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单 颜色和状态 质 (常态)
密度
熔点 ℃
沸点 ℃
溶解度
(100g水)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
Br2 深红棕色液体 I2 紫黑色固体
3.119g/cm3 4.93g/cm3
-219.6 -101 -7.2 113.5
-188.1 与水反应
-34.6 226cm3
58.78 184.4
4.16g 0.029g
新课
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颜 色:浅
深
状 态:气
液
固
密 度:小
大
熔沸点:低
高
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小
新课
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卤素单质能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新课
第二节 卤族元素
画出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9 2 7
+17 2 8 7
新课
+9 2 7 +17 2 8 7 +35 2 8 18 7 +53 2 818 18 7
F
Cl
Br
I
卤素的原子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新课
第二节 卤族元素
一. 卤素的原子结构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
不同点:F Cl
碘和溴从碘水和溴水中提取出来的是( )
A.C苯
B.汽油
C.酒精
D.四氯化碳
4.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类似卤素单质,它和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Br + H2O = HBr + HIO下 列有关IBr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IBr是共价化合物 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IBr跟水反应时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IBr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I、NaBrO和H2O
不同点:F Cl
Br
I
1. 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多
2. 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3.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易得1个电子, 单质具有氧化性
得电子能力减弱, 单质氧化性依次减 弱
三、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与H2的反应
单质
F2 Cl2 Br2 I2
反应条件
冷暗处爆炸 光照或点燃 5000C高温 高温持续加热
化学方程式
碘水 (棕黄色)
下层:碘的四氯 化碳溶液(深紫色)
比一比
已知硫氰(SCN)2、氰气(CN)2和Cl2性质相似。 试完成下列反应: (1) (CN)2+NaOH (2) MnO2+HSCN
答: (CN)2+2NaOH=NaCN+NaCNO+H2O MnO2+4HSCN=Mn(SCN)2+ (SCN)2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