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及卤族元素总结

合集下载

专题复习13(卤族元素、氯气)

专题复习13(卤族元素、氯气)

专题复习13——卤族元素、氯气一、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括:F、Cl、Br、I、At。

它们的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强氧化性。

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也存在着差异。

二、氯气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2、化学性质:(1)与H2O的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2)与某些金属反应:2Na + Cl点燃2NaClCu + Cl点燃CuCl22Fe + 3Cl点燃2FeCl3(3)与H2的反应:Cl2 + H点燃2HCl三、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1、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1)HClO是一种弱酸。

(2)HClO见光易分解:光照2HCl + O2↑(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

(4)Cl2和NaOH或Ca (OH)2反应得到漂白液或漂白粉。

(5)次氯酸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中的Ca2+、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

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Ca(ClO)2 + Na2CO3 = CaCO3↓+ 2NaClOCa(ClO)2 + NaHCO3 = CaCO3↓+ HClO + NaClO2、次氯酸的生成:将氯气通入到熟石灰溶液里,以制得次氯酸钙。

再与稀盐酸或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便可得到次氯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3、次氯酸及其盐的主要用途作漂白剂和消毒剂。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①次氯酸有很强的氧化性,某些有色物质被次氯酸氧化,破坏了其中的显色结构而褪色。

②某些有色物质分子中存在着不饱和键,次氯酸与它们起加成反应而褪色。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1. 氯(Cl)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7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7,原子量为35.45 g/mol。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素族。

2. 氯的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5,具有7个外层电子。

氯原子倾向于接受一个电子形成Cl-离子,达到稳定的8个外层电子结构。

3. 氯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元素,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4. 氯化物是氯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氯化物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铁(FeCl3)等。

氯化物在化学和生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氯化钠用作食盐,氯化铁用作催化剂和螯合剂。

5.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例如,氯与非金属氢直接反应生成盐酸(HCl),氯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6. 氯气被广泛用于消毒和水处理,它可以灭活微生物和氧化有机物。

然而,氯化物与有机物反应会生成致癌的氯代有机物(如多氯联苯)。

7. 氯的同位素包括氯-35和氯-37,其中氯-35是最常见的同位素,占氯元素自然存在的相对丰度约为75%。

8. 氯洗(chlorination)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过程,用于清洁和消毒水、污水处理、制备氯化物等。

9. 氯气具有剧毒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危害。

因此,在使用和处理氯气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设备和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氯及卤族元素

氯及卤族元素

(2)溴在常温下为深棕红 色液体(唯一液态非金属单质),
极易挥发产生红棕色且有毒的溴蒸气。
实验室通常将溴密闭保存在 处,
且在试剂瓶中加 进行液封阴,暗不能用 。
(3)碘是
色水固体,易升华、
橡胶塞
易吸潮(紫遇黑铁色在水催化下易反应,故盛碘的瓶子不能
用铁盖),
使碘淀与粉变变 价金蓝属铁反色应(常生用成来检验而碘不的是存在),。
单质的氧化性 最强 ,氟离子(F)很难被氧化。 氟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只有 负价 ,没有 正价, 常温下氟气与水剧烈反应且 生成氧气, 不能 从其他卤化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其他卤素, 能与稀有气体反应(常见的产物均为白色)。 氢氟酸为 弱 酸,有剧毒, 能 腐蚀玻璃, 实验室中常用 塑料 容器保存HF。 AgF 易 溶于水,无 感光性。
元素非金属性 F>Cl>Br>I

单质氧化性 F2>Cl2>Br2>I2 阴离子还原性 F-<Cl-<Br-<I-
, ,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HClO4>HBrO4>HIO4 ,
氢化物稳定性 HF>HCl>HBr>HI

氢化物还原性 HF<HCl<HBr<HI ,
考点3 卤素及化合物的特性与卤素的检 验
亚铁
三价铁
3.卤素及卤离子检验
氯气:使湿润KI淀粉试纸呈现 蓝 色。 碘:与淀粉溶液呈现 蓝 色;
加苯分层上层 紫 色。 溴:加苯分层上层 橙 色。
C为l、白Br色、、I淡加黄稀H色N、O3和黄硝酸色银。生成沉淀 Br、I也可以用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和 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来检验卤素单质。

卤素元素及知识点总结

卤素元素及知识点总结

卤素元素及知识点总结卤素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17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具有共同的特性,如高电负性、对金属有强烈的化学活性、易离子化等特点。

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卤素元素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消毒、药物制剂、化工生产等领域。

1. 氟(F)氟是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其电负性为3.98,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

氟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于制造有机化合物、药物、农药和农业化肥等。

氟也是强力的腐蚀剂,能够与金属形成氟化物,并能用于制造不锈钢和铝合金。

2. 氯(Cl)氯是一种绿色有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塑料、橡胶、药物等化学产品。

氯化物也被用作食品加工中的脱色剂和防腐剂。

氯化合物也被广泛用于水处理、消毒等领域。

3. 溴(Br)溴是一种棕红色液体,有辛辣的气味。

溴和其化合物主要用于生产染料、消毒剂、防火剂等。

溴化银是曾经广泛用于摄影的感光材料。

4. 碘(I)碘是一种紫黑色晶体,具有金属光泽。

碘主要用于制备医药、化工原料和感光材料等。

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5. 砹(At)砹是一种放射性元素,非常不稳定。

由于其稀缺性和毒性,砹的应用非常有限。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化合物中,包括卤化物、卤氧酸盐、卤代烃等。

卤素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也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

除氟外,其他卤素元素主要以共价键的形式存在。

在生物学领域,卤素元素对生命体的作用非常重要。

如氯化物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传导神经冲动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部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心血管功能等有重要影响。

然而,卤素元素也有毒性,过量摄入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氟过量摄入会导致骨骼矿化不良、牙齿斑点等疾病,碘过量摄入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亢或甲减等疾病。

卤素元素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如氟化物广泛用于牙膏、口香糖等口腔护理产品中,氯化物和溴化物被用作水处理剂、消毒剂等。

卤族元素知识点总结

卤族元素知识点总结

卤族元素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第七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卤族元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首先,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都具有七个价电子,因此它们在化合物中通常以单负离子的形式存在。

这也使得卤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定的活性,特别是氟元素,由于其电子云的吸引力较大,因此具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其次,卤族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特点。

卤族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1,但在一些化合物中也可以表现出其他化合价,如氯元素在氧化亚氯中的化合价为+1。

卤族元素与金属的化合物通常为离子化合物,而与非金属的化合物则为共价化合物。

此外,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常呈现出颜色,如氯离子溶液呈现黄绿色,溴离子溶液呈现橙黄色,碘离子溶液呈现紫色。

再者,卤族元素的化学反应特点。

卤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活泼的性质,如氯元素能与氢气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此外,卤族元素还能与氢氧化物反应生成卤化物,如氯元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卤族元素还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卤氧化物,如氯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氯氧化物。

最后,卤族元素的应用。

卤族元素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氯元素被广泛用于消毒,制取氯化铝等化工产品。

氟元素被用于制取氟化氢和氟化铝等化工原料。

此外,卤族元素还被用于医药、农业等领域。

综上所述,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通过对卤族元素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化学反应和应用中的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氯及卤族元素

氯及卤族元素

氯及卤族元素一. 氯元素的位、构、性关系1. 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易得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因此,氯元素具有较强的性,在自然界中以存在,氯气具有性,性质活泼,以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主。

2. 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为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

(2)化学性质:①跟金属反应:铁与氯气的反应②跟非金属的反应:H2与Cl2的反应③跟水的反应:④跟碱反应:Cl2+2NaOH= ;2Cl2+2Ca(OH)2= (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⑤跟还原性化合物反应:Cl2 + 2I- = I2 + 2Cl-Cl2 + 2Br- = Br2 + 2Cl-Cl2 + 2Fe2+ = 2Fe3++ 2Cl-与含低价硫元素的化合物:Cl2 + H2S = S + 2HCl Cl2+SO2+2H2O=2HCl+H2SO4与含氮的化合物:3Cl2 + 2NH3 = N2 + 6HCl 3Cl2 + 8NH3 = N2 + 6NH4Cl氯气的水溶液可氧化酸碱指示剂和品红,使这些物质的溶液褪色[练习1] 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装置:(2)反应原理:,此方程式中浓HCl体现性、性。

(3)生成氯气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有;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浓硫酸的作用是(4)收集方法:排空气法或排法;(5)尾气吸收:Cl2有毒,用吸收,防止污染环境。

[练习]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得)( )A.若提供0.4molHCl,MnO2不足量,则可测得氯气2.24LB.若提供0.4molHCl,MnO2过量,则可测得氯气2.24LC.若有0.4mol HCl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2.24LD.若有0.4mol HCl 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2.24L四、氯水的成分和性质含有离子: 含有分子:HClO 的性质:①弱酸性:比碳酸弱 ②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因此要现用现配,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③强氧化性:使有色的布条褪色,用作消毒剂、漂白剂[练习3]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游离态氯元素的是( )A.液氯B. 氯水C. 盐酸D. 次氯酸五.卤族元素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1. 卤族元素包括了 。

(完整word版)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

(完整word版)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

卤族元生性质复习要点1。

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别及递变规律;2。

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3。

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要点察看卤生性质的变化规律。

1。

氯气[ 氯气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

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为固态氯。

(2)常温下,氯气可溶于水( 1 体积水溶解 2 体积氯气)。

(3)氯气有毒并拥有激烈的刺激性,吸入少许会惹起胸部悲伤和咳嗽,吸入大批则会中毒死亡。

所以,实验室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方法为: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许的氯气飘进鼻孔。

[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原子在化学反响中很简单获取 1 个电子。

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开朗,是一种强氧化剂。

(1)与金属反响: Cu + C12CuCl2实验现象:铜在氯气中激烈焚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

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有棕黄色的固体粉末。

向集气瓶内加入少许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连续加水,溶液变为蓝色。

2Na + Cl22NaCl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说明: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响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此中,变价金属如( Cu、Fe)与氯气反响时表现高价态(分别生成 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可以与铁发生反响,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别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

如铜在氯气中焚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CuCl2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焚烧,产生的白烟为NaCl 晶体小颗粒;等等。

(2)与氢气反响。

H2+ Cl22HCl注意:①在不一样样样的条件下, H2与 C12均可发生反响,但反响条件不一样样样,反响的现象也不一样样样。

点燃时,纯净的 H2能在 C12中安静地焚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响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出现;在强光照耀下, H2与 C12的混淆气体发生爆炸。

氯及卤族元素

氯及卤族元素

氯及卤族元素一、Cl 2的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有毒、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二、Cl 2的化学性质1、 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如:Na 、Mg 、Al 、Fe 、Cu 等注意:① 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烧的条件下,均可与氯气反应;②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因此可用钢瓶储运液氯;③ Fe 、Cu 与Cl 2 、Br 2 、I 2 、S 等反应产物分别为FeCl 3、FeBr 3、FeI 2、FeS 、CuCl 2、Cu 2S 。

2、 与H 2的反应Ci 2 + H (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 注意:① H 2、Cl 2混合反应易引起爆炸;② HCl 为无色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水溶液称“氢氟酸”,俗名“盐酸”; ③ F 2、Cl 2、Br 2、I 2、At 2与H 2化合逐渐变难。

3、 与H 2O 的反应Cl 2 + H 2O HCl + HClO ( Cl 2 + H 2O H + Cl --+ HClO )注意:① Cl 2、Br 2、I 2、At 2与H 2O 反应相似,而2F 2 + 2H 2O == 4HF + O 2↑②“液氯”即Cl 2“氯水”中含有Cl 2(黄绿色) 、H 2O 、HClO 、H +、OH -、ClO --、Cl -- ③ HClO 的性质:a 、弱酸性:HClO H + --b 、不稳定性:2HClO == 2HCl + O 2↑c 、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等功能 ④“氯水”应置于棕色细口瓶,放于阴凉处⑤ 常见漂白剂:a 、氧化型:Na 2O 2、H 2O 2、HClO 、Ca(ClO)2、NaClO 、O 3b 、化合型:SO 2c 、吸附型:活性炭ABC 、品红4、与酸的反应Cl2 + 2HBr == 2HCl + Br2Cl2 + 2HI == 2HCl + I2Cl2 + H2S == 2HCl + S↓Cl2 + SO2 + 2H2O == 2HCl + H2SO4Cl2 + H2SO3 + H2O == 2HCl + H2SO45、与碱的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可用于Cl2的尾气处理及消毒液的制备)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制备原理)注意:①漂白粉的主要成份:CaCl2、 Ca(ClO)2的混合物漂白粉的有效成份:Ca(ClO)2②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 + H2O + CO2 == CaCO3↓+ 2HClO③漂白粉如保存不当会变质,变质的方程式为:Ca(ClO)2 + H2O + CO2 == CaCO3↓+ 2HClO ; 2HClO == 2HCl + O2↑因此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及卤族元素》总结一、氯气(Cl2)1.Cl2的物理性质:________色,有_________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______,在水中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2.Cl2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Cl原子容易________ (填“得”或“失”)电子,所以Cl2化学性质活泼,作强______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1)与金属反应:Cl2+(Na、Cu、Mg、Fe)①Cl2+Na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Cu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Mg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l2+Fe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Cl2作强氧化剂,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Cl2+(H2、P(红磷)、NH3、H2O)①Cl2+H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P(红磷)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NH3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可利用NH3来检验Cl2是否发生泄漏。

④Cl2+ H2O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

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水见光易分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氯水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

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久置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与碱溶液反应:Cl2+NaOH/Ca(OH)2①Cl2+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氏消毒液的合成)。

巴氏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__。

②Cl2+Ca(OH)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粉精的合成)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为____________。

注:巴氏消毒液和漂粉精均有____________作用。

漂粉精在酸性环境中消毒效果更好。

漂粉精暴露在空气中会失效,相关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氏消毒液与洁厕灵混合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其他还原剂反应:Cl2+(H2S、Na2SO3、FeBr2、FeI2)①Cl2+H2S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2+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少量Cl2+ FeBr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量Cl2+ FeI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化学性质总结:Cl2作强氧化剂,其对应的还原产物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______MnO2+______HCl(浓)______MnCl2+______Cl2↑+______H2O。

气体制备一般需要五个装置,依次是:_________装置、_________装置、_________装置、_________装置、_________装置。

(2)发生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Cl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

A B C(3)除杂装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Cl2中混有_______气体,应选用_________溶液除杂。

选择此溶液除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燥装置:干燥Cl2应选用_________。

A.浓硫酸B.碱石灰C.无水CaCl2D.P2O5(5)收集装置:Cl2的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_。

(6)尾气处理装置:用__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不能用___________溶液吸收Cl2。

综上,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如下:4.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氯气的工业制法,相关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卤族元素性质总结1.卤族元素:简称卤素,是指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的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物理性质的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①卤素单质颜色逐渐____________(填“加深”或“变浅”);②卤素单质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③卤素单质密度逐渐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④卤素单质溶解性逐渐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⑤卤素单质均有毒,毒性逐渐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注意:(1)F2的腐蚀性是卤素中最强的,若皮肤不慎沾到,将一直腐蚀到骨髓。

(2)液溴易挥发产生有毒的溴蒸气,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瓶塞要用(填“玻璃塞”或“橡胶塞”),且试剂瓶中要加水水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卤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为7,在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卤素单质常作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F2、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一顺序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1)F2、Cl2、Br2、I2与H2化合由难到易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F、HCl、HBr、HI的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Br、I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Cl-、Br-、I-的还原性由弱到强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反应:Cl2+2NaBr→________________,Br2+2NaI→__________________。

4.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以X2(X=F、Cl、Br、I)代表卤素单质,完成下列反应:(1)与金属反应,如与Fe反应:3X2+2Fe2FeX3(X≠_______)。

I2与Fe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H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C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作参比电极注意:卤化银具有感光性,见光易分解:2AgX2Ag+X2(X≠F)。

∴AgCl、AgBr、AgI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

注:AgNO3溶液也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

6.溶液中Cl-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先加________酸化(目的是______________),再加___________溶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溶液中存在Cl-。

7.特殊的F:(1)F2和水剧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HF是弱酸,HCl、HBr、HI均是强酸。

HF有剧毒,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可以刻蚀玻璃,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氟酸应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备HCl、HF的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用浓硫酸制备HBr、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F、HCl、HBr、HI的熔沸点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卤化银AgX一般难溶于水,但AgF易溶于水。

(5)OF2中的O的化合价为+2价,如2F2+2NaOH→2NaF+OF2+H2O(不要求)。

8.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在另一溶剂所在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叫萃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