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易经详解-损卦
《易经》第四十一卦损卦详解山泽损艮上兑下

《易经》第四⼗⼀卦损卦详解⼭泽损⾉上兑下兑为泽,⾉为⼭,泽在⼭下。
泽卑⼭⾼,以泽之⾃损以增⼭⾼,所以损象征减损。
减损之时,只要⼼存诚信,就会获得吉祥⽽没有什么灾难;只要守持正固,就利于有所前往。
损之道只要⼼诚,微薄之物也可以奉献出来,但须合时。
损卦,⼭泽损卦,原⽂《损》:有孚,元吉,⽆咎。
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簋可⽤享。
《彖》⽈:损,损下益上,其道上⾏。
损⽽有孚,元吉,⽆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簋可⽤享。
⼆簋应有时。
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
《象》⽈:⼭下有泽,损。
君⼦以惩忿窒欲。
初九,已事遄往,⽆咎。
酌损之。
《象》⽈:“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利贞。
征凶,弗损,益之。
《象》⽈:“九⼆利贞”,中以为志也。
六三,三⼈⾏则损⼀⼈,⼀⼈⾏则得其友。
《象》⽈:“⼀⼈⾏”,“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咎。
《象》⽈:“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六五元吉,⾃上祐也。
上九,弗损,益之,⽆咎,贞吉,利有攸往,得⾂⽆家。
《象》⽈:“弗损,益之”,⼤得志也。
损卦,(⽩话详解):损卦卦象,⼭泽损卦的象征意义损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
上卦为⾉,下卦为兑,⾉为⼭;兑为泽。
兑下⾉上,说明⼭下有泽。
泽⽔由下向上渗透,滋润⼭上万物⽣长,但是却使泽⽔减少。
所以兑下⾉上这⼀卦被命名为含有减少之意的“损”。
从另⼀个⾓度来看,⾉上兑下,⼭上泽下,意味着⼤泽浸蚀⼭根。
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度会损伤国基。
应损则损,但必量⼒、适度。
少损⽽益最佳。
损卦象征着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
⼆者之间,不可不慎重对待。
损卦位于解卦之后,《序卦》中这样解释道:“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解卦在缓和了困难之后,⼀定会因松懈⽽造成损失,所以接着就出现了损卦。
《象》中对本卦的解释是:⼭下有泽,损;君⼦以惩忿窒欲。
这⾥指出: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上,为⼭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因为滋润⼭上的万物⽽减损⾃⼰,这就是损卦的含义。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一.乾——(卦形:乾上乾下)此卦的本意是指日出时,光气舒展的形象,也有发音近似的“健”的含意。
乾卦为天的极至,象征事情要进行到底,一往无前肯定可以成功。
二.坤——(卦形:坤上坤下)此卦象征大地,大地可以包容万物,好像君子宽阔的胸怀;大地依顺着天资生万物,向前永远奔腾不息。
但大地包容既为应当收敛,此时就应该谨行慎言,才不会发生过失,即使不能得到赞赏,也可免除灾祸。
三.屯——(卦形:坎上震下)此卦象征创业的艰难;如同草木刚刚生长不久,不能利用。
但生长不可逆转,只要坚定信念必然前程无量。
四.蒙——(卦形:艮上坎下)此卦象征幼稚就需要启蒙;启蒙的原则,必须动机纯正,坚持到底,如滴水穿石,积少成多,海流百川,汇成汪洋。
五.需——(卦形:坎下乾下)此卦象征需要,生物维持生命就需要各种营养,人们遇到事情就需要等待机会,不可莽撞。
否则就要吃亏。
六.讼——(卦形:乾上坎下)讼既是争讼;争讼就是打官司,官司对双方都不利,遇事恃强争胜,结果必然凶险。
七.师——(卦形:坤上坎下)此卦为师卦;此卦意味着在柔顺的外表之下,埋伏着凶险与机遇,看你如何选择。
八.比——(卦形:坎上坤下)此卦为比卦;象征大家相亲相爱,和睦吉祥。
如果看到别人团结和睦,心里不安才过去团结的人,必然有凶险。
九.小畜——(卦形:巽上乾下)此卦为小畜卦;表示企图旺盛,但力量不足,需要休养生息。
十.履——(卦形:乾上兑下)此卦的卦辞为:履虎尾,不咥人,亨。
表示踩了老虎尾巴,却没有受到伤害,可以亨通。
十一.泰——(卦形:坤上乾下)此卦象征万事如意。
卜得此卦无论干什么事必然亨通。
十二.否——(卦形:乾上坤下)此卦与泰卦相反。
表示天地不通,万事隔绝的景象。
不吉已然到了极点。
十三.同人——(卦形:乾上离下)表示要团结众人,才能夺取胜利。
十四.大有——(卦形:离上乾下)此卦象征君子高高在上,拥有天下。
拥有天下就必须虚怀若谷,不可骄傲伤人,否则不吉。
十五.谦——(卦形:坤上艮下)谦就是谦逊;谦虚就可以亨通,即使开始困难,最终也会受到赏识,得以成功。
易经六十四卦第四十一卦:损卦正解-山泽损(艮上兑下)

易经六⼗四卦第四⼗⼀卦:损卦正解-⼭泽损(⾉上兑下)⼭泽损卦地位:⽼阳|⼈位:⽼阴|天位:少阴|错卦:泽⼭咸|综卦:风雷益|交互卦:地雷复错卦;泽⼭咸。
综卦;风雷益。
交互卦;上坤下震成;地雷复。
地位;⽼阳。
⼈位;⽼阴。
天位;少阳。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序卦传;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序卦传;崔觐⽈:宥罪缓死,失之于侥幸,有损于政刑,故⾔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者也。
损:有孚,元吉,⽆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簋可⽤享。
彖⽈:损,损下益上,其道上⾏。
损⽽有孚,元吉,⽆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簋?可⽤享;⼆簋应有时。
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
象⽈:⼭下有泽,损;君⼦以惩忿窒欲。
损⾉上兑下程传:《损·序卦》:“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纵缓则必有所失,失则损也,《损》所以继《解》也。
为卦⾉上兑下,⼭体⾼,泽体程传:深,下深则上益⾼,为损下益上之义。
⼜泽在⼭下,其⽓上通,润及草⽊百物,是损下⽽益上也。
⼜下为兑说,三⽘皆上应,是说以奉上,亦损下益上之义。
⼜下兑之成兑,由六三之变也,上⾉之成⾉,⾃上九之变也,三本刚⽽成柔,上本柔⽽成刚,亦损下益上之义。
损上⽽益于下则为益,取下⽽益于上则为损,在⼈上者,施其泽以及下则益也,取其下以⾃厚则损也。
譬诸垒⼟,损于上以培厚其基本,则上下安固矣,岂⾮益乎。
取于下以增上之⾼,则危坠⾄矣,岂⾮损乎。
故损者,损下益上之义,益则反是。
损,有孚,元吉,⽆咎,可贞,利有攸往。
朱熹:“损”,减省也。
为卦损下卦上画之阳,益上卦上画之阴。
损兑泽之深,益⾉⼭之⾼。
损下益上,损内益外,剥民奉君之象,所以为损也。
损所当损,⽽有孚信,则其占当有此下四者之应矣。
程传:“损”,减损也。
凡损抑其过以就义理,皆损之道也。
损之道必有孚诚,谓⾄诚顺于理也。
损⽽顺理,则⼤善⽽“吉”,所损⽆过差,“可贞”固常⾏,⽽利有所往也。
⼈之所损,或过或不及,或不常,皆不合正理,⾮有孚也。
《易经》第四十一卦损卦详解山泽损艮上兑下

《易经》第四十一卦损卦详解山泽损艮上兑下
损卦,又称剥落卦,是由艮上兑下组成的。
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山泽相遇,山体遭受侵蚀和剥落,因此得名损卦。
损卦的卦辞:损,有孚,元吉,无所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损卦的卦辞解析:
损,意为削弱、减损。
在这个卦中,有一个基本的命题:损,有信誉,最终是吉祥的,在这个命题的意义上,增加损失是必须的,但是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是值得承受的。
如果你遵循这样的信念,并且把这样的信念付之实施,就会带来无限的好处,也就是“元吉”,在所有的方面都有通畅,而不是有利的方面。
在一些方面的上升,但同时也有一些损失和付出。
因此,在有攸往的情况下,即使面对一些负面的情况,也要坚持不懈地前进。
在这个位置上,对于两个簋的祭品的供应是相同的,这意味着无论你在哪个位置,都要以同样的决心和信念做出同样的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在损卦的阴爻(艮)中,代表着一个新的无垠的山峰正在形成。
在损卦的阳爻(兑)中,代表着泽水汇聚成一股新的力量,涌向山峰。
这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交错而又相互作用的过程,重点在于让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相互依存。
在人际关系或工作中,我们也需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才能够创造更好的结果。
只有在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够通过相互依存和共同努力,达到更高的目标。
《易经》导读(八十六)——第41卦《损》卦(下)

《易经》导读(八十六)——第41卦《损》卦(下)【原文】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注释】(1)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疾”,指六四思恋初九所致“相思之疾”。
此谓六四柔正得位,处艮之始,与初相应。
初九能自损已遄往,己以正道速纳阳刚,阴阳相会,同志斯来,无复“企子”之疾,故曰“损其疾”。
疾何可久?速乃有喜,乃无咎,故曰“使遄有喜,无咎”。
【译文】六四,尽快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将会有喜庆马上到来,没有过失。
《象传》说:“尽快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因为六四以阴柔居处比较尊贵的地位,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等待接受阳刚的助益,会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解说】第四爻是客卦下爻,代表客方的行动。
阴爻,表示客方被动。
客方消极被动,减少客方受到损失,“损其疾”。
抓住机遇,迅速行动,会有收获,“使遄有喜”。
如果这么做,就对了,“无咎”。
第四爻是阴爻在阴位,当位;表明客方消极被动有可能是主方发展的机遇,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与一阳有应,表明主方积极主动,正好可以利用客方的消极被动获取利益,那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有利因素,主方利用客方消极被动的机会是应当的,所以爻辞说“无咎”。
从卦象上看,“六四”以阴居阴,阳刚严重不足,因以“疾”喻指其无刚之弊。
在互《震》(九二、六三、六四)之中,《震》为决躁,引申为犹豫不决的毛病。
“损其疾”就是减损自己的柔弱而益之以阳刚,才会有喜庆的事。
“六四”需要相应的“初九”增益其阳刚。
“初九”是刚毅的君子,“六四”是阴柔的小人,在品格上有缺点。
所以,要以“初九”的优点减损“六四”的缺点。
不过,应当急速,在积恶不深时,就加以纠正,才会有可喜的结果,不会有灾难发生。
“六四”阴爻居柔位,得到“初九”阳刚的正应。
“六四”自损其疾的行为,促使“初九”迅速前来帮助他,所以“初九”言“事遄”,“六四”也言“事遄”。
这当然是可喜之事。
所以爻辞说“有喜,无咎”。
这一爻强调:乐于克服自身的弱点;以损增益,行动必须迅速。
《易经六十四卦注解》第41卦【损】山泽损艮上兑下

《易经六十四卦注解》第41卦【损】山泽损艮上兑下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
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讲议篇第四十一卦山泽损问前程:就一定好多人要你帮,但系唔好摆个大佬款,应该适可而止,但系如果你想搵人帮你,就未必会有帮手,所以尽可能唔好求人,问婚姻:后一段一方迁就另一方面的姻缘,问结婚就好快成功,问离婚就唔岩卦义,因为呢一卦唔系各自为政,而系肯自己蚀底少少都唔计较,所以问离婚唔成功,问事业:合作做野就较为好d,打工就唔使转工,因为卦象系保持现状好d。
初九:问前程:表示呢人做野好热心,好有冲劲,现在做野好顺利,但系唔好冲动,因为呢一爻的缺点系太冲动,问婚姻:系一段好好的姻缘,问结婚就情投意合,好快成功,问离婚就唔会成功,问事业:合作就一定好,反而独资就辛苦,打工就唔好转工,唔好睇见己事遄往就放低现在份工,转第二份。
九二:问前程:表示来问卦的人面面俱圆,好够手段,现在做乜野都好顺利,问婚姻:系一段好好的姻缘,问结婚就好快成功,问离婚就唔成功,因为呢一爻系讲究圆滑而唔损害自己的,所以无理由离婚,问事业:伓作同独资做野都好,因为做生意讲究面面俱圆,打工就唔主张转工。
六三:问前程:做任何野最好就系唔好埋堆,埋亲堆都无好结果,问婚姻:就系一段好专一的姻缘,因为绝对唔会有第三者,问结婚就好快,问离婚就唔成功,问事业:合作就无乜好结果,独资就有人帮,打工就唔赞成转工,更加唔赞成班人转工。
损己利人的大德之损——解读《易经损卦》

损己利人的大德之损——解读《易经损卦》《损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四十一卦。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
上艮为山;下兑为泽。
山水相映,一派美景,而这美景是如何而来?《损卦》解出了答案;《损卦》的精义就是“损己利人”,是以下来帮助上,就是下卦的《乾》损一阳爻变为“泽”,而使上卦的《坤》增一阳爻变为“山”。
《乾》把自己“损”了,把大地变成了高山(成就了他人),其实也成就了自己(自己成了滋润万物的大泽);《乾》为天的损,是大德之损,上智之损。
《损卦》是损下益上,下为内,为己,上为外,为人。
《损卦》也可以理解为损己利人。
损己利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怀。
【原文】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在受到减损的时候,要以诚信为准则,才会吉祥,才不会有错误,才可以保证安宁,这样才有利于继续前行。
在受到损的时候,祭祀可以简单一些,但要诚心诚意。
【启示】能做到损己利人,就是“有孚”,然后就“元吉,无咎”,并且“可贞”。
以诚信态度与人交往,以己之能来帮助别人,所以“利有攸往”。
在受到损减的时候,祭祀可以简单一些,但是要诚心诚意(心到佛知,心诚则灵)——形式可以减损,但那颗诚实的、执着的、上进的心丝毫不能有所损减!【原文】初九:祀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译文】停止自己所做的事急忙前往祀事,这样没有灾祸;可以适当减损一部分礼仪和供奉标准。
【启示】初爻处卦之始,即为谋事之始,是当困难解除之后,这时做事必然有些局促,因为能力有限,祭祀的礼仪和供奉都可以适当减损一些。
【原文】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译文】九二得其中,利于贞正。
若不可损而损之,征凶;不损就是益。
【启示】守持中道,该损则损,不该损则不损;不损就是益。
这里讲了一个止损的哲理:不退就是进,不失即是得,不损就是益。
【原文】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
一人行,则得其友。
【译文】三人同行,必有一个受损或者掉队。
而一人行,就会得到朋友的加入。
【启示】此爻说明,人众多了就会受损;而孤单的,反而会得到朋友的加入。
第四十一、四十二卦:损卦、益卦

第四十一、四十二卦:损卦、益卦展开全文41、损卦第四十一艮上兑下善人善己损卦从卦形上看,上卦是艮卦,为山为止,下卦是兑卦,是泽是悦。
山下之泽,犹如大山之德,既滋润万物亦滋润自身,犹如大山奉献的喜悦,既悦之于人又悦之于己,此乃善人亦善己;山土多而水少,泽土少而水多,山增益于泽而减损于己,同时亦悦于泽。
损,损失、受损等,损失自己而帮助别人,乃善行、行善是也。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意思为:停下自己的事情速去支援相助,没有过错,但要斟酌力量、减损适度。
遄:(chuán)迅速。
解析为:此为第一爻,阳爻阳位,居于下卦最下方,故有“初事”之象;与“六四”阴阳相应,故有“前往相助、支援”之象;与“九二”比肩相向于“六四”,故有“共同帮助”之象;帮助、援助、资助别人,故有“善良、向善、为善”“无咎”之象;初爻柔弱,又与“九二”相近不相亲,故有“酌损之”之象。
寓意为:别人有难,慷慨解囊,别人有求,伸手向援,帮人、助人、为人,乃为善,即:善良、行善、从善、向善、为善、善待等。
但是,帮助别人需量力而行,不可强己所难,即:善人,力所能及。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意思为:守住纯正有利,过分追求则凶险,不能以伤害自己来帮助别人。
弗:(fú)不、不要。
解析为:此为第二爻,阳爻阴位,位居下卦中位,居中不持正,故有“过分逞强”之象;与“六五”阴阳相应,故有“利贞”之象;向上与“六三”阴阳相近相亲,而“六三”与上面两阴爻即三阴阳呈比肩之势,阴之太盛,故有“征凶”和“损益之”之象。
寓意为:帮助、援助别人即善人,要动机端正,坚守纯正,不可过度、过分追求,不要为善而善,更不要强己所难以损害自己为代价,帮助了别人回头还要别人来帮助自己,故善待别人,也要善待自己,即:善人,亦要善己。
六三友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
意思为:三个人同行,会因为其中两人背地同谋,而损害另外一个人。
一个人独自行旅,则可以获得增益。
解析为:此为第三爻,阴爻阳位,不正,故有“心怀叵测”之象;与上面两阴爻共同形成三阴爻“比肩”之势,故有“三人行”之象;与“九二”成“阴居阳”即承居之势,故有“损一人” (九二)之象;与“上九”阴阳相应,故有“一人行则得其”亦即“独善”之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泽损
【原文】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损卦:有诚信,最为吉祥,没有灾难,可以正固,适宜有所前往。
要使用什么?二簋(gui,古代的盛器)就可以用来献祭。
【解读】
1、损卦是下兑上艮,亦即“山泽损”。
《序卦》说:“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解卦在缓和了困难之后,一定会因松懈而造成损失,所以接着出现了损卦。
2、损卦是损下益上,下为内,为己,上为外,为人。
能做到损己利人,表示“有孚”,然后就“元吉,无咎”,并且“可贞”。
以诚信态度与人交往,以己之能来帮助别人,所以说“利有攸往”。
3、“曷(he)”为何,“曷之用”是问如何表现这种诚信。
“二簋(gui,古代的盛器)”是供品中最简单的,“簋”为内圆外方的祭器,用以存放黍(shu)稷(ji)谷梁。
心中真诚而供品简单,鬼神也会欣然接受。
【原文】《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
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译文】《彖传》说:损卦,减损下方而增益上方,它采取向上走的路。
损卦有诚信,最为吉祥,没有灾难,可以正固。
适宜有所前往。
要使用什么?二簋(gui,古代的盛器)就可以用来献祭。
使用二簋献祭应该配合时机,减损刚强者而增益柔顺者也要配合时机。
减损与增益,满盈与空虚,都是随着时序而运行的。
【解读】
1、由“损下益上”一语可知,损卦(山泽损)是泰卦(地天泰,第十一卦)所变,亦即泰卦的初九成为上九,使其他各爻下降一位,亦即下卦少了一个阳爻而使上卦多了一个阳爻,阳爻大阴爻小,所以是“损下益上”若是损上益下,则是下一卦益卦了。
为了益上,所以说“其道上行”关键在于“损而有孚(fu,信用)”一语,以减损来表示诚信,亦即肯定损己利人的美德。
2、“二簋(gui,古代的盛器)可用享”固然肯定了真诚不可或缺,但并不表示繁复盛大的礼仪可以弃置。
这要取决于时机。
正如“损下益上”所展现的“损刚益柔”也须考量时机。
万物的消长,原本就是“与时偕行”,自然界的盈虚是自己如此,而人间的损益则要靠智能了。
【原文】《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译文】《象传》说:山下有沼泽,这就是损卦。
君子由此领悟,要戒惕愤怒,杜绝嗜欲。
【解读】
1、损卦下兑上艮,艮为山,兑为泽,亦即“山下有泽”泽水可
以润山,并且,泽越深,山就显得越高。
2、君子由“损下益上”体认了修养的方法,就是“惩忿窒欲”。
愤怒最易使人冲动,因而失去理性,做出各种后悔的事。
孔子在学生请教如何“辨惑”时,特别指出:一朝之忿(气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论语•颜渊》)至于嗜欲,则是指出于个人私心的欲念,最易因而损人利己者。
君子要杜绝的是这种欲,而不是其他正常的欲望。
【原文】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已事遄(chuan,往来频繁)往,尚合志也。
【译文】
初九:办成了事就赶快前往,没有灾难。
要酌量减损。
《象传》说:办成了事就赶快前往,是因为与上位者心意相合。
【解读】
1、初九居损卦初位,它原是泰卦(地天卦,第十一卦)的九二降下一位所成,亦即泰卦的初九去益上,才造成了损卦(山泽损)。
所谓“已事”,即指办成此一损卦之事。
不过,初九在损卦之初,要做损下益上之事,必须“酌损之”不可过度与过量。
2、初九的“遄(chuan,往来频繁)往”(遄为速),是因为与六四阴阳正应,是“尚合志也”, 所以“无咎”。
【原文】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
九二:适宜正固,前进有凶祸。
不要减损,就有增益。
《象传》说:九二适宜正固,是因为以居中为其心意。
【解读】
1、在损卦中,上九已经“损下益上”了,初九要“酌损”九二要“弗损”。
九二的“弗损”是说不要自损,如此才可上济六五阴柔之君,亦即所益为六五。
2、九二在下卦中,是应损的部分,所以说“征凶”。
反之,则是“利贞”因为它得居中位,又有六五正应。
【原文】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译文】
六三:三人一起行走,就会减去一人。
一人行走,就会得到友伴。
《象传》说:一人行走,因为三人会引起猜疑。
【解读】
1、六三居上下卦之际,对于泰卦变为损卦有所观察。
泰卦(地天泰)下乾上坤,皆为三个同性爻走在一起。
一变而为损卦(山泽损)就是新的局面,亦即“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上九有六四、六五为友,六三有初九、九二为友。
异性相处为“友”, 同性则为“朋”。
2、“一人行,三则疑也”此语显示《易经》肯定阴阳二元相对相成的原理。
《系辞下》谈到此爻,说:天地絪緼(yinyun),万物化
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阴阳会合是二合一的组合,此为万物生成变迁的原则。
【原文】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
六四:减损他的疾病,让他赶快有喜庆,没有灾难。
《象传》说:减损他的疾病,也是值得欢喜的。
【解读】
1、六四在互震(九二、六三、六四)中,震为决躁,引申为犹疑不定之疾。
损卦为损下益上,六四阴爻居柔位,有待支持,在上卦中,等着下卦来增益,其“疾”可知。
2、六四有初九正应,“可喜”而“无咎”。
初九的“遄往”,对六四则为“使遄(chuan,往来频繁)有喜”。
【原文】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译文】
六五:有人增益他价值十朋的龟,不能拒绝,最为吉祥。
《象传》说:六五最为吉祥,是因为从上位者得到保佑。
【解读】
1、“朋”,古人以贝为货币,一串五贝,两串为朋。
“十朋之龟”为价值不菲的宝龟。
由象上看,六五下有九二正应,上有上九可以相
承,而从九二到上九(山泽损)形成一个大的离卦, 离为龟(大离卦)。
六五又在互坤(六三、六四、六五)中,坤为地,而十为地数,并且这个互坤形同两串贝,是为朋,所以说“十朋之龟”。
2、六五的元吉,除了与九二阴阳正应之外,主要是有上九之损下益上,形成“自上佑”的局面。
【原文】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
上九:不是减损,而要增益,没有灾难,正固吉祥。
适宜有所前往,得到臣民而没有自己的家。
《象传》说:不是减损而要增益,是为了充分实现自己的心意。
【解读】
1、上九居损卦终位,表现了损而益之的风范。
现在上卦为艮,艮为止,可以“弗损”,但依然“益之”。
这是“大得志也”,所以“无咎”,“贞吉”。
2、上九是从初九来到上位的,所以说它“利有攸往”。
它位居上九,下临互坤(六三、六四、六五),坤为众,为臣民,它离开原先泰卦的下乾,等于离开自己的家,所以说是“得臣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