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实践.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进行专业的建

设与改革。

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过去,大多数学校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两年在学校,一年进企业实习,这种培养模式形式单一,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低,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较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针对专业的发展,针对企业、行业开展“企业、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调研,与行业专家、企业骨干等进行专业建设研讨,以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联合开展对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分析,确定岗位工作过程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一定将校企合作作为基础,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工学交替、轮岗实践、多轮实践等多形式培养模式,在培养实际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⑵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范文先生网

a.构建“必需实用”的文化基础课程

b.构建“提升学生修养”的职业素养课程

c.构建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技能课程

⑶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法,实现技能和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在能力的实训过程中,集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

⑷加强工学结合校本特色教材建设。在项目化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本着“整合、实用、开放、发展”的原则,挖掘内涵,编写能够对接岗位需求、衔接技能鉴定、体现项目教学、应用任务驱动的实训教材,教材要体现先进性、新颖性、仿真性、综合性和地方专业特色。

⑸加强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研发、引进和整合校内外专业优质教学资源,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提供教学资源,包括试题汇编、教学案例、实训项目、图片素材、视频素材、教学大纲、课件、教案、课程标准和行业技能标准等通用主题素材,为专业教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牵动专业教务的改革。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教学环境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能反映学校较高标准的课程,对推动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能使本专业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既能上讲台又能下车间,既懂得如何教学又懂得如何训练,既是训练的设计者又是学生的指导者、陪伴者和支持者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建设一支由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个数量充足“动态组合、校企流动”模式的兼职教师人才库;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教学团队。

⑴专业带头人建设

⑵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⑶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⑷构建师资队伍建设长效运行机制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是中职办学改革的基础,学校进一步扩大了与企业的联姻力度,推进学校“教产一体化”进程;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对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专业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用,课程体系和质量考核体系共同开发的格局,建立起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订单培养”,逐步形成互惠互利、人才共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⑴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建设“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深层次校企合作。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整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资源,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共同建设专业,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探索专业办产业的办学思路,为专业发展出谋划策。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执行《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规范校企合作运行制度》,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⑵强化“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由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企业提出培养标准,学校按企业培养要求进行人才培养,联合开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联合开发实训教材,参与学生的考核,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提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

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采取对外经营,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需要,实现100%的学生能够至少有半年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

⑷教学质量评价多元化。以就业能力为核心,建立以知识、技能、素质、就业和用人企业满意度为主的“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的多元评价方式。建立由办学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人员组成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督导机构,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充分利用学生实习实训信息管理平台,做好校外学生实习的动态管理,注重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改革校内考试模式,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从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习效果,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双证书”等内容纳入过程考核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