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专题: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词性及句子成分

中考语文词性及句子成分

3、拆台比搭台 容易<得多>。 ————— ——
用在名词代词前,介词结构要记牢。
句子的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
中心词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修饰语部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六 种。
主语: 1、定义: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 或什么。 2、特点: 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词语或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例句:
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 词。 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 声音的词。如:哗、唧唧、哐 等。
(四)介词:
表示动作对象、时间等的引介关系的词。介 词是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性词语以构成介词结构 的,在句子中介词结构一起充当状语来修饰谓 语。
“介词”口诀表: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 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状语 • 补语 “==== ” “—— ” “~~” “( )” “[ ] ” “< >” 划在主语下面 主要 划在谓语下面 成分 划在宾语下面 用在定语前后 附加 用在状语前后 成分 用在补语前后
返回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1
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2、点:
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 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我猜 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 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 (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现代汉语词性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代词:可以代替实词和短语的词。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分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分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及句子成分的分析现代汉语语法1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 类名称定 义语法特点类 别举 例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一)名词(附)方位词 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 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①人称代词我、你、他、我们、你们②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边 (二)代词 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①能够替代或指示各类实词。

②一般不带修饰成分③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多少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醒、病、游行、觉悟 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②及物动词(他动词)看、写、打、调查、讨论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 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 (三)动词(附一)能愿动词(助动词)(附二)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四)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①基 数一、二、百、千、万、亿(五)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②序 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 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 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 数几(个)、十来(个)、①名量词(物量词)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六)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古汉语中代词属于虚词)(一)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同。

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注:与英语不同,汉语中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如:一、十、第八、每等。

(五)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量词一般与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

如:个、件、幢、下、次、趟等。

(六)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如:你、他们、这、彼等。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六种:副词、助词、连词、介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趋向等的词。

如:很、非常、一律、也、将来等。

“不、没有、也许、大概”(二)助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着”、“了”、“过”。

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者”等。

(三)连词: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虽然、但是、因此、无论等。

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等。

(五)叹词: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

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及其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及其分析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如:①形容词:﹙红﹚花﹙红的﹚花②数量词:﹙三个﹚人﹙两本﹚书③名词、代词:﹙祖国﹚的儿女﹙他﹚的书④短语:﹙又高又大﹚的建筑﹙你来﹚的时候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代词、介宾短语等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如:①副词:【刚】来【很】好②形容词:【快】走【慢慢地】说③代词:【那么】高【这么】说④介词结构:【从北京】来【为人民】服务⑤短语:【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很高兴地】说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①动词:你继续说〈下去〉②形容词:这本书写得〈好〉③数量词:文章看了〈几遍了〉④代词:你学得〈怎么样了〉⑤介词结构:鲁迅生〈于1881年〉⑥短语:他做的〈又快又好〉小李说得〈大家都笑了〉二、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三、重要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放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四、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一天,地动仪向着西方的那条龙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下。

2.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3.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4.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5.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6.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7.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8.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9.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练习)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练习)

语法专题: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导语(一)定义词性:即词的性质,是根据词的特点划分词类的根据。

句子成分:即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而把句子分为的不同组成成分。

(二)关系在某一个固定的句子成分中,需要使用固定词性的词语。

(三)词性的分类根据表示实际意义还是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与虚词(一)定义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二)分类实词大家族A、名词:表示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B、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C、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D、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E、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没有丝影子。

F、代词: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

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虚词大家族A、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其不如国风。

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选讲:句子成分及其分析一、汉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SPAN>补语> (定语) 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重要绕口令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还有助词来区分,的定地状得字补。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

THANK YOU
感谢 聆 听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
量 物量词(数词+物量词+名词)一把铅笔 词 动量词(动词+数词+动量词)讲了三个小时
• 6、代词:指代人或事物名称、动作行 为、性质状态或数量的词。
代 我、你、自己…… (人称代词) 起替

谁、什么、哪、怎样……(疑问代词)
代作 用
⑤短语作定语 阴云密布的天空让人沮丧。(主谓短语) 他一定是个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动宾短语) 我们正为新买的房子装修。(偏正短语) 南边的村子要搬迁了。(方位短语) 我们要让自己有美丽宽广的胸怀。(并列短语) 专家们加紧了对疫苗的研究工作。(介宾短语) 我们所唱的歌正是我们自己写的。(“所”字短语)
表处所 情态、方式
处处、到处、四处 忽然、悄悄
时间、处所、 自从、从、自、往、朝、向、在 方向:
原因、目的: 由于、因为、为了
关涉对象: 对、对于、关于、连、同、和、与
比较:
比、同、跟、和、与
施事、受事: 被、让、把
的、地、得(结构助词)
3、 着、了、过(动态助词)

词 们、所、似的(其他助词)
特殊:和
介词,“和”的作用是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 如:老师在班会上和大家说了假期的注意事项。(“和”
引进相关对象“大家”。)
连词,“和”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和选择关系。 如:语文和数学都是我喜爱的课程。(表并列关系。) 无论毕业后升学和不升学,现在都要好好学习。(表选择)
特殊:和
我和妹妹都有这条裙子。 妹妹不和我商量,就把钱借子了。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句子成分划分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专题: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导语(一)定义词性:即词的性质,是根据词的特点划分词类的根据。

句子成分:即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而把句子分为的不同组成成分。

(二)关系在某一个固定的句子成分中,需要使用固定词性的词语。

(三)词性的分类根据表示实际意义还是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与虚词(一)定义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副词例外),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除外)。

其存在的价值在于帮助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表示某种语法关系。

(二)分类实词大家族A、名词:表示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B、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升。

C、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D、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E、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音,也没有丝影子。

F、代词: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

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虚词大家族A、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其不如国风。

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B、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

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

C、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

D、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附加意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

看过《三国演义》吧。

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

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E、感叹词(语气词):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

“ 哎呀,你丢钱啦!”“唔,是叫我吗?”“嘿,不是你还有谁呀。

傻帽!”“哦!谢谢!”F、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兼类词A定义: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感受词性由此我自然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同他的弟子的一段对话。

名词:动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一、概述:句子的组成部分可以分为:部分和部分。

中心词部分包括修饰语部分包括六种。

二、单句的句子结构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是: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四、标识符号•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主语1、定义: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词语或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例句:1、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2、在烟雾弥漫、热气蒸腾中,主人白莉苹的美丽俊俏的笑脸和灵活的黑亮的眼睛是特别引人注意的目标。

4、请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⑴五月十日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2)我昨天迟到了。

(3)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4)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词充当(与英语不同,汉语中的谓语也可以由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例句:1、瓢泼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2、他为人正直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3、补充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一般由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4、请指出下面句子的谓语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⑵明天星期日。

⑶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⑷战士们英勇顽强。

⑸小王今年十六岁。

⑹什么书他都看。

(7)我们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词语或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词语、句子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1、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

4、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

例句:台上坐着贵宾走了个张飞,来了个李逵。

我准备去一趟广州他每天读英语大家喜欢游泳。

门口有一群看热闹的。

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5、双宾语有的动词常带两个宾语叫双宾语。

一个指人,靠近动词,称。

一个指物,在近宾语之后,称。

例句: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核舟他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他想起了妈妈的嘱托:坚持下去定语附加在主语和宾语前面,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宾语的词组。

各种词组和结构都可以充当定语。

“ ”是定语的标志。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⑵三杯美酒敬亲人。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状语1、状语是在主语谓语之间,用来修饰、限制谓语,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 ”是状语的标志,常作状语。

2、状语的语义类型可以分为状语和状语两类。

①限定性状语主要用来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范围、对象、数量等意义。

例如:昨天下午我专门来过一趟。

(时间)他在阅览室查阅资料。

(处所)我十分郑重地点点头。

(程度)老师昨天因故没有来上课。

(否定)按照市场行情及时进行价格调整。

(方式)通过投票选举,他担任了公司总经理。

(手段)我替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对象)大家一个接一个地给他提问题。

(数量)我们都来了(范围)。

②描写性状语:描写动作状态或人物情态,主要由形容性词语来充当。

也可叫状语。

例如:他脸色阴沉地走出考场。

她两条胳膊静静地垂着,又高兴又紧张地望着他。

那位男子非常热情地领我们进了他家的里屋。

3、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同学们[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4、找出状语(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①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②在地质会议上,人们以极大的敬意看着李四光。

③关于改进操作方法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④夜晚,市区万家灯火,人人满面生辉。

补语1、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

即在后面修饰中心词。

“ ”是补语的标志。

2、找补语: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这个活累得他汗流浃背。

这个同学跑得相当快。

她的衣服染红了。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独立语1、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2、例如:(1)据说,最美的城市应该在山与湖之间。

(2)十分明显,他这是在撒谎。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⑸大师傅,白天的事你千万不要见怪。

总结:句子成分划分方法1.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2.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3.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4.定语:用在主语、宾语前面,起限定、修饰作用5.状语:用在谓语前面,起修饰作用6.补语:用在谓语后面,起补充作用如何划分句子成分?1、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3、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总结: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然后再找出。

练习:我家的猫最怕陌生人。

祖父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划分句子成分的作用找出主干1、请找出主干:近十几年来新中国发行的各种各样的邮票又大大地丰富了这个艺术宝库。

2、找句子主干应注意:第一,找主干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长句。

第二,找主干也要留下一些必不可少的词语第三,找主干时遇到否定词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3、练习:请找出主干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的布满了。

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5、那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

4、练习划分句子成分:1.船长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话。

2.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

3.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

4.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5.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6.会变色的花很多。

7.一大早,勤奋的同学们就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各门功课。

8.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修改病句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1、找出错误(1)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2)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3)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⑷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⑸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

2、多重定语: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关系的;(表示“谁的?”)b.表时间、处所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c.代词或量词短语;(多少?)d.动词或动词短语;(怎样的?)e.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什么样的?)f.表示性质、类别或范围的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