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对联欣赏
中国经典对联千古绝对100副

中国经典对联千古绝对100副对联要求非常严格,它不是一种随意性的文体,并且上联和下联不仅要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还要求平仄相谐以及内容相关。
今天小编整理了中国经典对联千古绝对100副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对联千古绝对第1副对联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憾月常圆。
这副对联上联其实是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一个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后来才有人对出了这个下联,可谓是对仗工整,旗鼓相当,堪称千古绝对了。
第2副对联金盏凝霜成玉盏;鸡冠缀露变珠冠。
点评:“鸡”同“玑”是谐音,使的“玑”与“珠”同“金”、与“玉”相互对仗,妙极。
第3副对联枝头睨皖黄鹂,唤回午梦;梁上呢喃紫燕;说尽春愁。
这副对联用鸟声为唤午梦,用燕语为说春愁,可谓想象独特,有一种发现生活美的“诗人之眼”,让人油然而生出共鸣,十分惊艳。
第4副对联一枝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三幅文成,惊破试官之胆。
这副对联是考场上的妙对。
相传永乐年间科举考试,考场用蜡烛来计时。
在最后的廷试环节,永乐皇帝出了这个上联考林环,而林环就这么对出了下联,不但让考官刮目相看,更是让皇帝十分开心。
于是林环无悬念中了状元。
第5副对联小麦已熟,父子及早当归。
大财未进,阿娇权歇半夏。
这幅对联上下两联各含有三种草药的名称,上联是写“附子”、“鸡爪”和“当归”,蕴含着归家之意。
下联是写“阿胶”、“全蝎”和“半夏”,意为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够回家。
第6副对联谁教人只管好高上上上上;我替你从容定喘来来来来。
点评:此联是凉处坐联,当拾级而上,气喘吁吁时,在此小憩,岂不乐乎。
同时亦告诫世人,凡事不要好高骛远。
第7副对联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这副对联巧妙之处在于独特的比喻。
上联把雨当成织布的丝,而下联把红霞比喻成锦缎,而且两者都是天气的情况,正是上联的好对手,对得漂亮。
第8副对联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对联集锦-古今妙联赏析

对联集锦古今妙联赏析--------------------------------------------------------------------------------清朱应镐《楹联新话》言,清时有人与其友合作五十岁生日,撰联云:与我同庚,忝居三日长;得君知己,共作百年人。
同庚,即同年所生。
忝,谦词。
三日长,即比其友大三天。
末句既可理解为两人合起来庆贺一百岁,也可理解为两人都要活到一百岁。
--------------------------------------------------------------------------------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
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
联曰: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魏源对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
“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评释古今巧对》云,秦观与苏小妹成婚之夜,苏小妹不知何故,决定不理秦观,并用如下一联表意: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秦会意,并对下联: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联语主要用双关法。
月朗星稀者,无云也。
无云加不雨,即不会云雨也。
不雨亦谐不语。
成霜,犹言成双。
--------------------------------------------------------------------------------《解人颐》云,明代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
父出句命对,曰: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解缙应对道: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枯竹,箫也。
玉笋,歌女之手也。
乃比喻。
金莲,乃脚之代称。
两联极具形象。
古今名对联欣赏

古今名对联欣赏一、《春江花月夜》古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现代:春江潮水连海平,夜空明月照江城。
二、《黄鹤楼》古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现代:古人已乘黄鹤去,留下黄鹤楼在此。
三、《登鹳雀楼》古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现代:白日依山尽,长江入海流。
四、《满江红》古代: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现代:怒发冲冠,凭栏处、细雨蒙蒙。
五、《夜泊牛渚怀古》古代:牛渚西江水,夜泊秋千帆。
现代:牛渚西江水,夜泊孤帆悬。
六、《夜泊五湖船》古代:月过十分明,露湿五更衣。
现代:月过十分明,露湿夜半衣。
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代: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现代:庭院深深深几许,柳条堆烟,帘幕无重数。
八、《渡汉江》古代: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现代:岭外消息断,经年又过春。
九、《登高》古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现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水清沙白鸟飞回。
十、《望岳》古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现代:会当凌绝顶,俯瞰众山小。
以上是古今名对联的欣赏,这些对联凝聚了古代和现代诗人的智慧和才情,通过对比和对应,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艺术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些对联正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
它们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精确的表达,勾勒出了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无论是古代的山水诗还是现代的都市诗,都展示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尽管时代变迁,但对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联的欣赏,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可以感受到现代诗人的思考和表达。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艺术都是人类情感的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些对联正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
它们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精确的表达,勾勒出了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无论是古代的山水诗还是现代的都市诗,都展示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今经典对联欣赏

古今经典对联欣赏同字异音这是刻在山海关姜女庙上的一副名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异字同音饥鸡盗稻童桶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无山得似巫山好,何水能如河水清。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点灯登阁各攻书,移椅倚桐同赏月。
丫头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童子击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回文倒顺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贴翰林书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雪映梅花梅映雪莺宜柳絮柳宜莺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对联故事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
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
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相传秦少游与苏小妹新婚之夜,苏小妹出了上联“双手推开窗前月”,对不出不让入洞房,这可难住了我们的少游兄,苦思冥想不得,苏东坡躲在一旁以石块扔进水缸提示,秦对出“一石惊破水中天”民国时一广告联“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叠字复字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重重迭迭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同偏旁部首联嗟叹嚎啕哽咽喉泪滴湘江流满海荷花茎藕蓬莲苔芙蓉芍药蕊芬芳逢迎远近逍遥过进退连还运道通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迷途逝远返回达道游逍遥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八国联军出上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清朝官员对下联)谐音双关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刑前自叹。
古今经典最著名的十幅对联

千古绝对
一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
二
上联: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斩庞德,千秋至德无双下联:生蒲州,事豫州,守徐州,战荆州,万古神州有赫三
上联:一叶小舟,载着两三个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四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五
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下联:十寺九僧藏八卷轴谨遵七戒六道五律却惜无四三二徒一筹莫展
六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下联: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七
上联: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下联: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八
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下联: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九
上联: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下联: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十
上联: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下联: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古今十大绝妙对联

古今十大绝妙对联古今十大绝妙对联包括:1.岳王庙前绝对: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幅流传千古的绝对,作者是清乾隆朝十七年的状元秦大士。
2.明人名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是明代万历年间文人洪应明写的对联,意境深邃,直抒胸臆,为历代人们熟知喜爱。
3.左宗棠题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书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晚清左宗棠的述志联,表达了其胸怀天下、勤奋好学的志向。
4.乾隆题联: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此联为清代寒雪梅所作,表达了崇尚节俭、坦荡无私的情怀。
5.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此联为清代上海人李熙所题,表达了上海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之地,春申是战国时楚相黄歇的封号。
6.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此联为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的配套联,意为瑞雪化去后梅花便凋零了,初春的杨柳又新叶成荫了。
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7.百年推甲子,诗画动江山。
此联意为甲子年是一个轮回的开始,江山代表着祖国的美好河山。
用诗画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8.事可对人语,寒雪梅中尽。
百年推甲子,福地在春申。
这两句对联被拼在一起,表达了人生百态、岁月流转的哲理思考。
同时也体现了寒梅傲雪、坚韧不拔的品质和精神。
9.寒雪梅中尽,百年推甲子。
这两句对联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沉淀,同时也体现了坚韧不拔、历久弥新的精神境界。
10.苔石随人古,山事拂面新。
这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的自题联,表达了其追求古朴、创新的艺术理念。
古今对联大全经典

古今对联大全经典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方式。
它以对仗的形式,通过对句子的呼应和对比,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古今对联是对联中的一种形式,它将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等进行对比,展现出古今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下面是一些古今对联的经典作品。
1. 古:风萧萧兮易水寒,今:人来人往兮桥上看。
这句对联通过对比古今的景象,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
古代易水寒冷,如今桥上熙熙攘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古:山重水复疑无路,今: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对联表达了古今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古代山重水复,人们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而现代社会,尽管也面临各种困难,但总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和出路。
3. 古:千山鸟飞绝,今:万径人踪灭。
这句对联通过对比古今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平衡的警示。
古代千山鸟飞绝,如今万径人踪灭,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4. 古:白日依山尽,今:黄河入海流。
这句对联表达了古今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未来的期待。
古代白日依山尽,如今黄河入海流,时间的流转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5. 古:春风又绿江南岸,今:明月何时照我乡。
这句对联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古代春风又绿江南岸,如今明月何时照我乡,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都是永恒的主题。
6. 古:千古风华绝代间,今:万世辉煌照今天。
这句对联表达了古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代的风华绝代,如今的辉煌照耀着今天,古代的文化和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古:山高水长人未老,今:月明花满人初寒。
这句对联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希望能够保持健康长寿,享受生活的美好。
古今对联是对联中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等,展现出古今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古今修身养性五言经典对联鉴赏

古今修身养性五言经典对联鉴赏(5副)(一)优游乐闲静,恬淡养清虚。
这是清文学家姜宸英(1628—1699)自题书斋“真意堂”联。
上联的“优游”,谓悠闲自得。
语本《诗经·大雅·洄酌》:“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意思是说,过着随遇而安、悠闲自得的生活,可以愉悦心情。
正所谓“淡月轻云,潇洒襟怀而长啸;疏花密竹,优游雅兴而高歌”(清·石成金《传家宝·快乐联瑾》)下联的“恬淡”,即清静淡泊。
语本《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无为则俞俞(从容自得的样子)。
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这就是说,只要恬淡无欲,清虚栖心,追求精神的安宁,就能达到养神全形的效果。
(二)宁静而致远,澹泊以清心。
上联语出《文子·上仁》:“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亦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里的“宁静”指清静寡欲,不慕荣利。
亦指环境和心情的安定平静。
意谓不宁静就不能加强自身修养,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宁静致远,不但是修身的要旨,且是养神的必然要求。
宁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名利所诱,不为灯红酒绿所吸引,守住心灵的一片净土,保持心境的平和,享受平静的生活。
故有人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下联的“澹泊”,指恬淡寡欲。
明·姚舜牧曾说:“澹泊二字最好。
澹,恬淡也;泊,安泊也。
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
反是以求浓艳,趋炎势,蝇营狗苟,心劳而日拙矣,孰与澹泊之能日休也。
”(《药言》)。
“清心”指心地清净,无思无虑。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白云观》:“问及长生久世之道,则以清心寡欲为要。
”意谓只要能澹泊自守,清心寡欲,就能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心态,得亦不喜,失亦不惊,有利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静坐澄思虑,闲吟乐性情。
这是宋·邵雍《独坐吟》之二中的颈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今对联欣赏1.灰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福州天。
当代画家范增挽周恩来。
上联言周恩来留下遗言:将他的骨灰洒在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并极言人民群众无比悲痛的心情。
“看不尽江涛,涓滴都是人民泪”,这是何等令人心碎的情景啊!下联言周恩来总理功昭日月,德配天地,浩气长存,永垂不朽。
2.奠山河于磐石,登人民于衽席,反殖反霸反帝反修,老瘁一身当大任;建社会以繁荣,措政治以休明,不怠不骄不卑不亢,勋名千古仰先知。
现代诗人张伯驹挽周恩来。
上联重写周恩来的伟大事业,大意为,周恩来一生致力于使人民政权巩固,使百姓生活幸福,在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方面,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下联重在写周恩来的崇高品德和深远影响,突出了周恩来“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的伟大形象。
3.君等入地登天,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但凭赤手空拳,洒尽人间血泪;我亦痛心疾首,反对独裁,反对贪佞,悉本侨胞公意,只求国跻三强。
爱国华侨陈嘉庚挽李公朴、闻一多。
上联写烈士,对烈士“但凭赤手空拳”,为“争取民主,争取自由”,“洒尽人间血泪”,敢于“入地登天”、舍身成仁的精神表示无限的景仰。
下联写自己,对烈士的被害、对国事的日非深感“痛心疾首”,对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和官场的“贪佞”横行,公开表示反对,同时,表达了侨胞希望祖国强大起来,与苏、美、英三国平起平坐的强烈愿望。
4.李君为生活编者,闻君为死水作者,生死云何哉!生为才人,死为雄鬼;右面有朝廷王师,左面有野战义师,朝野如此耳!朝有灾黎,野有饿殍。
胡厥文挽李公朴、闻一多。
上联哀悼死者。
“生活”指李公朴创办的或参编的《读书生活》或《大众生活》,《死水》指闻一多的诗集。
“生为才人,死为雄鬼”化用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意,对死者以高度赞扬。
下联痛斥当局。
“朝廷王师”指国民党军队,“野战义师”指共产党军队,“灾黎”指灾难深重的劳苦大众。
下联后两句将矛头直接指向国民党统治集团。
5.个中小寄闲情,待移来五岳精灵,供之几席;此处已非故国,且分取南冠涕泪,洒向花枝。
书法家邓散木赠周瘦鹃。
上联中“五岳精灵”意谓五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魂。
大意为花圃中小寄闲情,将五岳名山精灵再现于盆景之中,供之于几案之上,以慰忧民爱国之思。
下联中“南冠”代称囚犯。
大意为这里已是沦陷的孤岛,我辈只能与日占区里形成形同楚囚的同胞同挥悲愤之泪,用以浇灌花枝。
6.笔墨留声遗万代;风流艺海看今朝。
张爱萍题兰亭右军词。
上联写王羲之书法艺术在历史上的影响。
“笔墨留声遗万代”极言王羲之在书坛上的崇高地位。
下联写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发展。
“风流”,指作品超逸美妙。
下联极言书法艺术在当代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7.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文学家王蘧常题杭州岳庙。
上联写岳飞在抗金战争中节节胜利,为什么只换得大宋一个偏安的局面呢?上联发问,问而不答,让游人自己去思考作答。
下联写身后岳飞。
意为800年来,西湖的山光水色,仍映照着岳飞的赤胆忠心。
下联赞扬,但不说人们如何赞颂他,却说山光水色也在印证他的一片丹心。
8.救国有心,嗟壮志未酬,捷报频传身竟死;回天无力,恨权奸构陷,长城自毁罪难逃。
臧克家题岳飞庙联。
上联对岳飞救国有心、立功身死寄予同情。
下联对权奸卖国、自毁长城表示深切的痛恨。
此联语句铿锵,掷地有声,洋溢着爱国主义气氛。
9.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给张。
民主革命家孔庚题武昌蛇山岳飞亭联。
上联写南侵金兵与岳飞统帅的岳家军作战,屡战屡败,感叹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抑何”,或许,多么。
下联有人问岳飞:天下何时太平?岳飞答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谠论”正直的言论。
此联以史带论,用典贴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0.宗派开新,名垂宇宙丹青手;园亭依旧,恸绝平生兄弟交。
作家、教育家台静农挽画家张大千。
上联说张大千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其作品融会贯通前人法度,自成风格,作者称其在艺术上“宗派开新”。
下联叙说作者与张大千兄弟般的终生友谊。
“园亭依旧”指张大千在台湾的故居。
作者曾常常造访张大千住宅,如今,“园亭依旧”,人去楼空,自然不能不令作者深感“恸绝”。
11.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
军事家郭化若题林则徐纪念馆。
上联写林则徐焚毁鸦片之事,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对鸦片的深恶痛绝和反抗侵略的决心,所以,作者赞扬林则徐虎门销烟是“正气壮山河之色”。
下联写林则徐挥师抗敌。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督率两广军民严守海防,使英军进犯广东的阴谋未能得逞,特别是三元里严惩了英国侵略者,所以作者说“义勇夺魑魅之心”。
12.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政治家李尔重题武侯祠。
上联大决为,论文学应推重西汉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二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联大意为,论经邦济世应推重南阳的卧龙先生。
“经济”指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上联是为下联作陪衬的,所以整联是赞美诸葛亮的管理才能。
13.话尽燕山,沉诗冤海;胸怀日月,遗惠生民。
画家吴作人挽邓拓。
上联写邓拓蒙受的冤屈。
“话尽燕山”指邓拓的著作《燕山夜话》,此书受到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却被反革命集团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下联写邓拓的功德。
“胸怀日月”指取拓胸怀宽广,“遗惠”指把仁爱遗留给后世或后人。
14.覆地翻天,纪元重开新史;空前绝后,人物且看今朝。
现代诗人张伯驹挽毛泽东。
本联化用毛泽东的诗词,如上联“覆地翻天”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翻地覆慨而慷”而来;下联“人物且看今朝”是从《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化用而来的。
此联采用正对格式,对仗工整,化用得体,格调雄浑,抑扬顿挫,激昂悲壮,含义深刻。
15.名既大,谤亦随焉,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健则行,倦即睡耳,哲人遽萎,究难消一代沉哀。
梁寒操挽胡适。
上联着眼于死者在学术上的影响,既肯定了死者在文坛上声望遐迩、资望深隆,又指出了有人对他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攻击、诽谤之词。
作者认为,“名既大,谤亦随焉”,这是正常现象,因此“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
应当说这一见解是公正、公允之论。
下联落笔于对死者的沉哀。
“哲人”,智慧卓越的人,指胡适。
“遽萎”突然去世。
“究难消一代沉哀”,表明了胡适去世带来的广泛影响。
16.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现代作家徐懋庸挽鲁迅。
上联作者自问,我到底是鲁迅先生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呢,这我只有问自己了。
下联是说先生生前看到我的好处、坏处,都不吝批评,但现在是“无言”了,在我是不能再接受教诲了。
17.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促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陆小曼挽徐志摩。
上联追念夫妇共同生活5年的恩恩爱爱,伉俪情深,时光飞逝,失声哭出“天道复奚论”,哀怨悱恻,无以复加,继之以哭诉“欲死未能因母老”,直抒胸臆,毫无矫情,悲愁之态,跃然纸上。
下联写小曼立志将志摩的著作编成全集出版,这既符合死者生前的愿望,也是作为未亡人力所能及的明智选择,是其“答君心”表现。
这说明作为诗人的遗霜,是何等理智,作此决断,确使人感到爱情的巨大力量。
18.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自题联。
此联是唐代李商隐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翻新。
然而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推陈出新,完全改变了原句伤感、失落的情调,透出一股青春不老的洒脱。
虽然此联对仗有欠工稳,但辞不害意,仍不失为一副蕴含深刻的佳联。
19.写白话文,传白话神,能使普天下读者如亲謦亥;为青年师,向青年学,愿告吾辈中悫士共守仪型。
语言学家郭绍虞挽朱自清。
上联写朱自清对白话文运动“写文”“传神”的贡献。
下联写朱自清与青年的关系,号召忠厚诚实的人学习朱自清的榜样,向朱自清看齐。
20.承龠州,启梅村,一代文章在娄水;继东林,匹几社,千秋山斗仰天如。
胡厥文题张溥故居。
上联赞扬张溥的文学成就。
“龠州”指王世贞,“梅村”指吴伟业,二人都是太仓人。
一“承”一“启”,肯定了张溥“一代文章”的地位。
“娄水”指太仓。
下联称颂张溥节操的高洁。
“东林”指东林党人,“几社”指明末知识界的知名团体。
张溥倡导复社,自称继承东林党人,也舍身成仁。
一“继”一“匹”,表现了张溥及其复社同仁高卓的文品和高尚的节操。
21.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厕中顽石,不中不正,又臭又顽。
抗日将领续范亭刺阎锡山、蒋介石。
上联言阎锡山、蒋介石孤陋寡闻,见识浅陋。
下联言他们立场顽固,臭名远扬。
22.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
杨虎城题革命公园联。
上联赞扬死难军民将一切献给革命事业,生生死死都名垂青史。
下联中“功满三秦”是赞扬死难军民;“怨满三秦”是说北洋军阀军队在陕西犯下的暴行,引起天怒人怨、千夫所指。
23.魑魅魍魉残余,知法网有漏;琴瑟琵琶坑尽,问民权何存。
社会活动家李德全挽“一二•一”烈士联。
上联将杀害师生的国民党军警特务指斥为“魑魅魍魉残余”,并进而提出这些杀人凶手“知法网有漏”,从而揭露出惨案发生的原因不在于这些杀人凶手本身,而在于国民党制度,把矛头直指国民党独裁政权。
下联指国民党当局绞杀进步的文化教育事业,与历史上“焚书坑儒”的反动政策无异。
“问民权何在”,直接为民权呼吁,号召人民为维护、结束专制而起来斗争。
24.一生超是非毁誉祸福而前行,万古云霄终独往;举世正困辱憔悴悲哀而无告,八方风雨适安归。
叶恭绰挽孙中山联。
上联讲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一生为实现自己的革命理想,屡仆屡起,愈挫愈奋。
“终独往”不是独来独往,而是独领风骚,出类拔萃之意。
下联讲孙中山的死。
言天下尚为太平,孙中山辛劳一生,宜其安息,死得其所。
25.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许世英南安郑成功祠联。
上联说台湾。
大意为:站立海边,翘首东望,大陆与台湾风景虽没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因中国在中日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已割让给了日本,举目之中,自然有河山变色之感。
下联说祠。
大意为:郑成功的家乡永远留下了纪念他的庙宇,他收复台湾后反清复明的雄图虽没有实现,但他的英名却妇孺皆知。
二、古今名人自题、自勉联赏析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上联表明林则徐自己接人待物的态度:必须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对人有所宽容,兼听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善如流。
下联说明自己立身行事的原则:要成就一番事业,应像千仞石壁,排除一切私心杂念。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