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习题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优质文档】

作业成本法综合习题(含答案)
【综合案例】大华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企业过去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现拟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已知成本资料和作业情况如下表1-1和1-2所示。

表1-1 产品成本资料
表1-2 作业中心及成本动因情况表
要求:分别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计算两种产品的成本。

解:
1、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3。

表1-3 传统成本核算法成本计算表
2、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
(1)计算成本动因率,如表1-4。

表1-4 成本动因率计算表
(2)将各作业中心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产品,如表1-5。

表1-5 制造费用分配表
(3)计算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表1-6。

表1-6 作业成本法法成本计算表。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习题(10-13章)及答案

成本习题(10-13章)及答案

第十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步法D、分类法2、在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批法B、分步法C、分类法D、定额成本法3、下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分步法B、分批法C、品种法D、定额法4、选择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产品消耗定额是否准确、稳定B、产品种类是否繁多C、能够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D、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5、工业企业的(),是按照生产组织的特点来划分的。

A、单步骤生产B、复杂生产C、多步骤生产D、大量生产二、多项选择题1、品种法适用于()。

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E、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2、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来确定。

A、产品产量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E、生产规模大小3、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4、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

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定额法E、分类法三、判断题1、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工业企业最终都必须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 )2、大量生产和成批生产中,管理上可能不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 )3、多步骤生产都应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

( )4、品种法是不分批、不分步只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5、分批法是不分步只分批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 )第十一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项选择题1、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答案)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答案)

作业成本法习题一(含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作业成本法习题
【综合案例一】亚华公司同时生产N1、N2两种产品。

20×7年10月,该公司发生的制造费用总计600 000元,过去该公司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表12-1,12-2所示。

表12-1 产品相关资料
表12-2 制造费用资料表
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两种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解:1、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如下表12-3所示。

2、按照作业成本法进行动因分析及成本追溯,如资料表12-2所示。

3、按作业成本法的动因确定分配率,如表12-4所示。

表12-4 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表
4、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动因分解制造费用,如表12-5所示。

表12-5 制造费用分配表
5、按照作业成本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如表12-6所示。

表12-6 产品成本计算表
6、不同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如表12-7所示。

表12-7 产品成本对比表。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答案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法概念中的•成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而是(A )。

A、价格B、生产费用C、劳动价值D、成本加利润2、从卖方的角度来看,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B)o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收益原理D、价格构成原理3、从买方的角度来看,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A ), 即买方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不能高于他所预计的重新开发建造该房地产所需花费的代价,如果高于该代价,他还不如自己开发建造。

A、替代原理B、生产费用价值论C、预期收益原理D、价格构成原理4、只要是新近开发建造、计划开发建造或者可以假设重新开发建造的房地产,都可以采用(C )估价。

A、比较法B、收益法C、成本法D、假设开发法5、成本法特别适用于(D )的房地产的估价。

A、有收益交易少B、无收益交易多C、有收益交易多D、无收益交易少6、单纯建筑物的估算通常采用(C )。

A、比较法B、收益法C、成本法D、假设开发法7、在房地产保险(包折投保和理赔)及其他损害赔偿中,通常是米用(A )。

A、成木法估价B、收益法估价C、比较法估价D、假设开发法估价8、在现实中,房地产的价格直接取决于其(B ),而非花费的成本,成本的增减一定要对()有所作用才能形成价格。

A、市场成交价格B、效用C、开发成本D、交换价值9、运用成本法估价,需要懂得(C )。

A、房地产成本构成B、房地产供求关系C、房地产价格构成D、房地产重置价格构成10、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下,土地取得成木一般由购置土地的价款和购置时由(D )构成。

A、买卖双方同时缴纳的税费B、卖方缴纳的税费C、买卖双方各自缴纳的税费D、买方缴纳的税费11>从估价的角度来看,开发商自有资金应得的利息也要与应获的(A )分开,不能算做()。

A、利润B、利息C、收入D、收益12、开发利润是正常条件下开发商所能获得的(B )。

1A、实际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正常利润13、在估算开发利润时要注意(B )与利润率的对应。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小计30.51640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2)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

成本法的练习题

成本法的练习题

成本法的练习题一、题目描述:某公司在一年的经营中出现了以下成本和费用,请根据成本法的原则计算出总成本和总费用,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3.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4. 库存物资盘亏:5,000元5. 管理费用:30,000元6. 销售费用:25,000元7.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二、成本法计算:根据成本法的原则,我们需要将上述成本和费用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计算。

1. 直接成本:a) 原材料采购成本:100,000元2. 间接成本:a) 工资及福利支出:80,000元b) 生产设备折旧费:20,000元c) 管理费用:30,000元d) 销售费用:25,000元e) 其他杂项费用:10,000元3. 总成本:总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总成本 = 100,000元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成本 = 265,000元4. 总费用:总费用 = 间接成本总费用 = 80,000元 + 20,000元 + 30,000元 + 25,000元 + 10,000元总费用 = 165,000元三、问题回答:1. 请问该公司的总成本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成本为265,000元。

2. 请问该公司的总费用是多少?答:该公司的总费用为165,000元。

四、结论:根据成本法原则,我们按照分类和计算规则,统计了某公司一年的成本和费用,并计算出了总成本和总费用。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进行业务决策和财务分析。

请注意,以上结果仅基于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

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其他成本和费用,或者计算方式可能因不同的会计准则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真实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数据。

成本法习题

成本法习题

成本法习题一、单选题1.在成本法估价中,关于合理确定开发用地取得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对象土地的原始取得途径B.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估价对象所在区域类似土地的主要取得途径C.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收集的取得成本最高的土地取得途径D.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土地取得途径2.某钢混结构厂房的耐用年限为60年,占用的土地是10年前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使用期限为50年的工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建设期为2年。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

采用直线法计算该厂房建筑物现在的成新率为()。

A.70.00%B.83.33%C.84.00%D.86.67%3.下列关于建筑物寿命和经过年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短于实际经过年数B.建筑物的经济寿命长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C.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自然寿命相等,有效经过年数与实际经过年数也相等D.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可能短于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4对于收益性房地产来说,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是()。

A.建筑物竣工之日起到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之日的时间B.在正常市场和运营状态下净收益大于零的持续时间C.由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用途与维护状况等决定的时间D.剩余经济寿命与实际年龄之和的时间5.某综合办公楼建设期为3年,有效经过年数为10年,现补办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为35年,则计算该建筑物折旧的经济寿命应为()。

A.35年B.45年C.48年D.50年6.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200 m2 ,有效经过年数为12年.重置价格为800元/m2 ,建筑物经济寿命为40年,残值率为2%,则运用直线法计算该建筑物的现值为()。

A.10.2万元B.11.0万元C.11.3万元D.11.5万元7.某办公楼是15年前在划拨土地上建设的,现按要求补办了土地出让手续,出让年限为50年,已知该办公楼建筑物在建设时投入的费用为255万元,现时重新购建价格为350万元,经济寿命为60年,残值率为3%,则采用直线法计算其建筑物的折旧总额为()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在成本法估价中,关于合理确定开发用地取得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对象土地的原始取得途径
B.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估价对象所在区域类似土地的主要取得途径
C.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时点收集的取得成本最高的土地取得途径D.开发用地取得途径应为估价委托人提供的土地取得途径
2.某钢混结构厂房的耐用年限为60年,占用的土地是10年前通过出让方式取得的使用期限为50年的工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厂房建设期为2年。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

采用直线法计算该厂房建筑物现在的成新率为()。

A.70.00%
B.83.33%
C.84.00%
D.86.67%
3.下列关于建筑物寿命和经过年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短于实际经过年数B.建筑物的经济寿命长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C.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自然寿命相等,有效经过年数与实际经过年数也相等D.建筑物的经济寿命短于自然寿命,有效经过年数可能短于也可能长于实际经过年数
4对于收益性房地产来说,建筑物的经济寿命是()。

A.建筑物竣工之日起到不能保证其安全使用之日的时间
B.在正常市场和运营状态下净收益大于零的持续时间
C.由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用途与维护状况等决定的时间
D.剩余经济寿命与实际年龄之和的时间
5.某综合办公楼建设期为3年,有效经过年数为10年,现补办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50年,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为35年,则计算该建筑物折旧的经济寿命应为()。

A.35年B.45年C.48年D.50年
6.某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为200 m2 ,有效经过年数为12年.重置价格为800
元/m2 ,建筑物经济寿命为40年,残值率为2%,则运用直线法计算该建筑物
的现值为()。

A.10.2万元B.11.0万元C.11.3万元D.11.5万元7.某办公楼是15年前在划拨土地上建设的,现按要求补办了土地出让手续,出
让年限为50年,已知该办公楼建筑物在建设时投入的费用为255万元,现时重新购建价格为350万元,经济寿命为60年,残值率为3%,则采用直线法计算其建筑物的折旧总额为()万元。

A.61.84 B.78.35 C.84.88 D.173.17
8.某写字楼的建筑面积为4000㎡,剩余经济寿命为32年,由于没有电梯,出租率仅为80%,月租金为30元/㎡。

当地有电梯的类似写字楼的平均出租率为90%,月租金为40元/㎡,报酬率为6%,如果修复没有电梯这一功能缺陷,则该写字楼可升值为()万元。

A.67.60
B.811.24
C.1622.48
D.2433.72
9.某10年前建成的小型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500㎡,层高4.1米,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30年,不可续期。

目前市场上具有相同功能的该类办公楼的正常层高为3.6米,建筑物重建价格为2000元/㎡。

假定层高没增加0.1m,建造费用每平米相应增加10元。

由于层高过大,该办公楼每年要多耗费2.5万元能源费用。

以重建价格为基础估算该建筑物的价值,则应扣除的功能折旧为()万元。

(建筑物报酬率为10%)
A.11.80 B.16.07 C.23.57 D.31.07
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物的折旧就是建筑物的原始建造价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B.在估价上,重新构建价格与折旧总额的差被视为资产实际价值,它必须与市场价值相一致。

C.在建筑物折旧中,只有不可修复的功能落后,不存在可修复的功能落后。

D.就建筑物的重新构建价格而言,一般情况下,重新价格高于重置价格。

11.在成本法中计算投资利息时,不应计息的项目是()。

A.销售税金B.开发房地产取得的税费
C.续建开发成本D.销售费用
12.某成片荒地面积1k㎡,进行“七通一平”的开发后分块有偿转让,开发成本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为3亿元,年贷款利率为7.2%,开发经营期为1年。

上述费用均匀投入,可转让土地面积比率为65%,该地块可转让土地的应计成本是()元/㎡
A.310.61
B.321.60
C.477.87
D.494.77
13.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一幢建筑面积100
00㎡的写字楼,开发完成后销售均价为3000元/㎡,已知取得土地时楼面地价为1000元/㎡,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为1200元/㎡,开发成本和管理费用在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开发完成后即开始销售,销售费用为销售价格的2%,销售税费为销售价格的5.5%,开发期为1.5年,年利率为10%。

该幢写字楼的销售利润率为()。

A.7.90%
B.11.08%
C.11.83%
D.13.73%
二、计算题
1. 某公司于5年前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面积2000m2的40年使用权的土地,并于3年前建成物业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5000m2。

现时重新取得40年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为2000元/m2,重新建造建筑物的建安成本为600万元(建设期为2年,第一年投入40%,第二年投入60%,可视为年中集中投入),管理费用为建安成本的3%,年利率为6%,销售税费为90万元,开发利润为120万元。

门窗、墙面等损坏的修复费用为8万元;装修的重置价格为140万元,平均寿命为5年:设备的重置价格为100万元,平均寿命为10年:假设残值率均为零,试计算该宗不动产现时的价格(土地资本化率为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